期刊文献+
共找到405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据驱动的船舶航迹跟踪控制方法研究
1
作者 熊勇 周思文 +1 位作者 王显飞 吕志远 《中国舰船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32-246,共15页
[目的]针对存在船舶模型参数未知、外界扰动未知以及舵机约束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数据驱动的在线辨识船舶参数,迭代解析计算最优控制量的航迹跟踪控制方法。[方法]构建双螺旋桨船的三自由度动力学方程,通过采集船舶的运动数据,设计扩张... [目的]针对存在船舶模型参数未知、外界扰动未知以及舵机约束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数据驱动的在线辨识船舶参数,迭代解析计算最优控制量的航迹跟踪控制方法。[方法]构建双螺旋桨船的三自由度动力学方程,通过采集船舶的运动数据,设计扩张状态观测器-多新息递推最小二乘交互式算法。再将辨识得到的船舶运动模型在采样周期内近似为定常线性模型,将船舶航迹跟踪问题转变成带约束和干扰的线性二次型优化控制问题。通过引入加权矩阵与罚函数,构建包含轨迹误差、外界干扰量和控制量约束不等式的二次型性能指标,并运用精细积分法获得矩阵黎卡提微分方程的解析解,得到有限时间状态调节器的迭代计算式。[结果]实现了在线辨识船舶运动模型参数和估计未知扰动,并设计出一种“启动后不用管”的航迹跟踪控制算法,降低了参数辨识和控制算法对实验设计的严格要求。[结论]通过Matlab数值仿真分析权重矩阵Q,R和S对航迹跟踪精度的影响,验证了参数辨识和控制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艇 操纵性 运动控制 数据驱动 扩张状态观测器 精细积分法 线性二次型状态调节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器学习的隐身涂料设计方法与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刘旭 刘永豪 齐建涛 《涂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3-18,共6页
隐身涂料通过对雷达波、红外辐射、可见光及激光信号特性的调控,广泛应用于军事装备与先进技术领域。然而,隐身涂料的设计涉及多种材料和复杂加工参数的耗时实验。为了克服这些限制,数据驱动的涂料设计方法受到广泛关注。文章综述了基... 隐身涂料通过对雷达波、红外辐射、可见光及激光信号特性的调控,广泛应用于军事装备与先进技术领域。然而,隐身涂料的设计涉及多种材料和复杂加工参数的耗时实验。为了克服这些限制,数据驱动的涂料设计方法受到广泛关注。文章综述了基于机器学习的隐身涂料设计的最新进展。概括了隐身涂料的主要类型,包括吸波涂料、电磁屏蔽涂料、红外隐身涂料和复合隐身涂料,探讨了传统设计方法面临的挑战。介绍了数据驱动的隐身涂料设计,展示了数据预处理与特征提取策略如何优化模型输入,强调了高质量数据库、模型可解释性与多目标优化的重要性。此外,总结了机器学习在隐身涂料性能预测、材料筛选、结构设计及逆向优化等方面的研究案例。最后,探讨了各领域数据驱动下功能涂料的最新研究,为隐身涂料的智能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身涂料 机器学习 数据驱动 设计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解析优化的大规模双馈风电机群电磁暂态等值建模
3
作者 郭端格 施星宇 +3 位作者 曹一家 王炜宇 李勇 唐欣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5868-5880,I0010,共14页
开展风电机群电磁暂态仿真将有助于分析系统故障或弱阻尼场景下的多时间尺度动态特征。单机聚合方法能够提高仿真效率而在大规模风电机群分析中被广泛采用,但传统方法存在参数辨识计算时间长,模型构建内部精细程度不足,多时间尺度动态... 开展风电机群电磁暂态仿真将有助于分析系统故障或弱阻尼场景下的多时间尺度动态特征。单机聚合方法能够提高仿真效率而在大规模风电机群分析中被广泛采用,但传统方法存在参数辨识计算时间长,模型构建内部精细程度不足,多时间尺度动态表征性能欠佳的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解析优化的大规模双馈感应机群电磁暂态等值建模方法,该方法以风机内部模块为单位,关联方程参数/结构约束和运行数据构建风电机群灰箱等值模型,并通过稀疏松弛正则化与近端梯度算法解析求解;在考虑不同风机规模与参数配置的场景下对比该文方法与传统的单机聚合方法,且在经高压直流输电送出的海上风电场进行大/小干扰验证。算例表明,所提方法计算复杂度低,训练样本少,构建的等值模型能够准确反映原系统多时间尺度动态,且在机群参数、结构变化的情况下,等值精度相比传统方法具有更好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馈感应风电场 电磁暂态等值建模 数据模型混合驱动 解析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ata-SSI与图论聚类结合识别果树固有频率 被引量:5
4
作者 许林云 韩元顺 +2 位作者 陈青 姜东 金晶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5期136-145,共10页
果树的固有频率是林果振动采收机械设计的重要依据之一。为有效识别果树的固有频率,该研究提出了基于数据驱动随机子空间Data-SSI(Data-driven Stochastic Subspace Identification)法与图论聚类稳定图相结合、仅以果树的输出响应信号... 果树的固有频率是林果振动采收机械设计的重要依据之一。为有效识别果树的固有频率,该研究提出了基于数据驱动随机子空间Data-SSI(Data-driven Stochastic Subspace Identification)法与图论聚类稳定图相结合、仅以果树的输出响应信号对果树进行固有频率识别的方法,以尽量减少人为主观因素的影响。将该方法用于一棵室内小型银杏树和一棵室外较大银杏树固有频率的识别并与冲击力锤频谱测试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室内小型果树在随机激励下采用本文方法识别结果与频谱试验结果最大相对误差为4.17%;室外大型果树在环境激励下所提方法识别结果与频谱试验结果平均相对误差为2.88%,最大相对误差为6.02%。本文方法对仅基于输出响应信号的果树固有频率识别具有一定可行性,可为果树智能化共振采收时快速准确确定共振频率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 收获 固有频率 data-SSI法 图论聚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驱动的不可靠装配线性能评估方法
5
作者 熊攀 王军强 +1 位作者 袁航 宋云蕾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515-1538,共24页
装配线受机器故障、机器维护等随机扰动事件的影响,使得产线投入产出呈现出非线性变化关系。此外,实际中的机器可靠性并不服从确定分布的假设,经典的性能评估方法难以适用。面向不可靠装配线,构建了基于概率密度估计的生成对抗网络模型... 装配线受机器故障、机器维护等随机扰动事件的影响,使得产线投入产出呈现出非线性变化关系。此外,实际中的机器可靠性并不服从确定分布的假设,经典的性能评估方法难以适用。面向不可靠装配线,构建了基于概率密度估计的生成对抗网络模型,提出了一种数据驱动的性能评估方法。在机器故障数据预处理的基础上,抽取出机器故障间隔时间、机器故障修复时间两个特征参数,采用概率密度估计方法,挖掘了机器故障数据的潜在分布规律,获得了特征参数的概率密度函数。通过生成器和判别器的对抗训练,得到了收敛的生成对抗网络模型,输出符合实际机器可靠性模型的机器故障间隔时间和机器故障修复时间数据。进一步地,从状态变更、事件触发、性能统计等3个维度,剖析了装配、缓冲和拆解等线体及产线的运行逻辑,给出了不可靠装配线仿真流程,为产线性能评估提供了运行逻辑。对M公司新能源汽车总装线进行了实例分析,结果表明所提方法与实际产量相差1.6%,且最大偏差不超过5%,从而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可靠装配线 性能评估 数据驱动方法 概率密度估计 生成对抗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U型振动管密度计的研制
6
作者 孟荣丽 唐建祥 +4 位作者 潘江 谢代梁 方卫华 王文种 陶然 《计量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98-404,共7页
为了实现液体密度高准确度测量,研制了一种基于电磁驱动的双U型振动管密度计测量装置。使用该装置,在温度范围278~345 K内,分别在真空环境和使用纯水,标定了密度计的仪器参数。通过测量无水乙醇和异丙醇的密度对装置的性能进行验证,并... 为了实现液体密度高准确度测量,研制了一种基于电磁驱动的双U型振动管密度计测量装置。使用该装置,在温度范围278~345 K内,分别在真空环境和使用纯水,标定了密度计的仪器参数。通过测量无水乙醇和异丙醇的密度对装置的性能进行验证,并将实验结果与Refprop计算值和文献比较。结果表明了本实验系统的可靠性和准确性。最后对实验装置进行测量不确定度分析,密度的测量扩展不确定度为0.42 kg/m^(3)(k=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度计量 双U型振动管密度计 液体密度 振动法 电磁驱动 不确定度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体火箭发动机燃烧不稳定研究:数据驱动方法
7
作者 关昱 安强 +1 位作者 徐冠宇 汪广旭 《火箭推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4-49,共16页
燃烧不稳定依然是研发新一代液体火箭发动机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如何能够对其准确建模、早期预警和有效抑制,具有很高的理论研究和工程应用价值。近些年来,随着数据驱动方法在燃烧不稳定研究中的广泛应用,以往未被详细探究的复杂动力... 燃烧不稳定依然是研发新一代液体火箭发动机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如何能够对其准确建模、早期预警和有效抑制,具有很高的理论研究和工程应用价值。近些年来,随着数据驱动方法在燃烧不稳定研究中的广泛应用,以往未被详细探究的复杂动力学现象和未被识别发掘的模式及特征(如复杂网络的相关属性),均被有效地提取和解读。流动-声-燃烧这三者复杂的相互作用关系在由数据驱动方法搭建的特征空间中被重新梳理,并借此提炼出相应的燃烧不稳定预示因子,为系统的设计参数和实时控制提供有效信息,有效抑制甚至完全避免燃烧不稳定问题。此外,过去几年伴随着机器学习方法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相关方法被用于燃烧不稳定的早期预警研究,取得了不错的成果。针对液体火箭发动机燃烧不稳定问题,归纳总结了近期基于数据驱动方法的燃烧不稳定预测研究,尤其关注动力系统理论、复杂网络和机器学习在燃烧不稳定研究中的相关应用进展。在未来,结合日益多元化和高精度测量手段所产生的海量数据,数据驱动方法将进一步发挥其潜在价值,帮助科研和工程技术人员更深入全面地认识和理解燃烧不稳定问题,助力新型液体火箭发动机的研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烧不稳定 液体火箭发动机 数据驱动方法 非线性动力学 不稳定预示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混合驱动的航空发动机气路故障诊断技术综述
8
作者 陈肖楠 王奕首 卿新林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880-1892,共13页
发展基于气路的航空发动机健康管理技术,对于提高发动机安全和降低维修成本具有重要意义。首先介绍基于气路的航空发动机健康管理技术发展的总体概况。其次,以模型驱动、数据驱动和混合驱动分类方式,系统总结气路故障诊断方法的研究现状... 发展基于气路的航空发动机健康管理技术,对于提高发动机安全和降低维修成本具有重要意义。首先介绍基于气路的航空发动机健康管理技术发展的总体概况。其次,以模型驱动、数据驱动和混合驱动分类方式,系统总结气路故障诊断方法的研究现状,并介绍基于数模混合驱动的故障诊断方法。同时,综述航空发动机建模方法、航空发动机传感器故障诊断方法和航空发动机气路性能预测技术,并讨论这些方法的特点、优势及不足。最后,总结航空发动机气路故障诊断技术的发展趋势和所面临的挑战。混合驱动方法在提升气路故障诊断精度、泛化性以及工程适用性方面展现出显著潜力,为复杂工况下的健康管理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驱动方法 航空发动机气路故障诊断 传感器故障诊断 数据驱动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中文教学短视频分类与研究方法
9
作者 金旋 吴应辉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2-39,共8页
国际中文教学短视频以深度适应碎片化学习需求的特点,通过情境化的语言运用、生动的视觉呈现,以多模态技术为支撑,为学习者构建沉浸式的语言学习环境,已成为中文教育和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但学界对其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文章以国际中... 国际中文教学短视频以深度适应碎片化学习需求的特点,通过情境化的语言运用、生动的视觉呈现,以多模态技术为支撑,为学习者构建沉浸式的语言学习环境,已成为中文教育和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但学界对其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文章以国际中文教学短视频为研究对象,从内容属性维度将国际中文教学短视频分为语言教学类、文化传播类和综合类,从生成模式维度分为专业生成内容、机构生成内容和用户生成内容,从教学目标维度分为初级教学、中级教学和高级教学等类别和应用场景。文章将已有成果对国际中文教学短视频的研究方法归纳为定性研究、定量研究和多元方法,其中定性研究注重内容特性与传播机制的探索,定量研究多通过数据分析来揭示传播效果及其影响因素,定性与定量结合等多元方法则可更全面地剖析短视频的知识属性和传播属性。文章依据国际中文教学短视频不同类型的特征,提出模态分析法、眼动追踪实验法、数据驱动行为分析法及虚拟互动实验法等国际中文教学短视频的创新研究方法,为国际中文教学短视频的深入研究和创新应用提供理论与方法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中文教学短视频 眼动追踪实验法 多模态分析法 数据驱动行为分析法 虚拟互动实验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局域分布式多功能一体化信号级博弈对抗仿真系统设计
10
作者 李维谦 杨天玉 +1 位作者 李宗阳 陈建军 《系统仿真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45-860,共16页
为了研究区域内多个多功能一体化电子装备资源集约管控、自组织协同应用方式,构建了一种支持区域内多个分布式多功能一体化电子装备开展协同作战/博弈对抗的信号级数字仿真系统。提出一种“基于帧调度的变步长时间推进”与“独立事件驱... 为了研究区域内多个多功能一体化电子装备资源集约管控、自组织协同应用方式,构建了一种支持区域内多个分布式多功能一体化电子装备开展协同作战/博弈对抗的信号级数字仿真系统。提出一种“基于帧调度的变步长时间推进”与“独立事件驱动的时间推进”的联合时间推进机制,既能保证每个装备每帧探测仿真数据的完整性,又能实现系统内多个装备按照自身的时序同时有序推进。仿真结果表明:该仿真系统能够实现对抗场景想定、博弈对抗仿真及结果显示,可为多功能一体化装备作战应用方式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试验平台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功能一体化电子系统 对抗仿真 信号级仿真 时间推进方式 事件驱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价值驱动的城市轨道交通项目运营期ESG评价研究
11
作者 高建 王立晓 李洁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4-224,共11页
为促进城市轨道交通项目运营期高质量发展,将环境、社会和治理理念(ESG)引入到城市轨道交通项目运营期开展ESG评价。据此,基于价值驱动视角并结合负责任的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要求诠释了城市轨道交通项目运营期ESG内涵,在系统地比较国内... 为促进城市轨道交通项目运营期高质量发展,将环境、社会和治理理念(ESG)引入到城市轨道交通项目运营期开展ESG评价。据此,基于价值驱动视角并结合负责任的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要求诠释了城市轨道交通项目运营期ESG内涵,在系统地比较国内外主流ESG评级体系以及考量运营期个性化特点的基础上,构建了包含通用和特性指标的城市轨道项目运营期ESG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运用ANP法确定主观权重、熵值法确定客观权重、拉格朗日乘子法确定组合权重的方法构建了指标权重体系。以南京地铁3号线为例运用云模型对其运营期进行应用评价分析,结果表明:3号线运营期评价综合云参数为(79.0776,3.5557,0.5569),评价结果为“良好”级,与项目运营实际情况相符合,验证了构建的评价体系合理性和可行性,为城市轨道交通项目运营期ESG评价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值驱动 城市轨道交通项目 运营期ESG评价 组合赋权法 云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梯度材料数据驱动格点型有限体积法
12
作者 龚京风 陈思成 +2 位作者 宣领宽 李晨琦 张跃 《力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6-147,共12页
复合材料结构力学性能的评估是机械工程领域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将材料应力应变数据与格点型有限体积法(cell-vertex finite volume method,CV-FVM)相结合形成数据驱动格点型有限体积法,用于解决复合材料本构建模复杂和成本高昂的难... 复合材料结构力学性能的评估是机械工程领域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将材料应力应变数据与格点型有限体积法(cell-vertex finite volume method,CV-FVM)相结合形成数据驱动格点型有限体积法,用于解决复合材料本构建模复杂和成本高昂的难题.该方法将材料应力应变数据与格点型有限体积法相结合,利用交错网格技术,将应力-应变定义在单元内,位移和拉格朗日乘子定义于节点,围绕节点构建控制体,为每个单元分配应力应变数据,基于格点型有限体积法对每个控制体的几何方程和平衡方程进行离散和求解,最终通过满足守恒定律的点与材料数据库中的点的距离极值最小化以寻求出问题的最优解.采用C++语言开发数值求解程序,通过该程序分析均匀材料带孔方板和功能梯度材料复合拉压板力学性能,数值计算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对三角形网格、双线性四边形单元和混合网格适用性良好;数据库数据点数量、数据点间距以及常数矩阵取值对计算结果的影响与现有文献中有限单元法的结论吻合;在保持计算成本相近时,该方法计算结果的精度与有限单元法格式下的数据驱动算法结果精度接近,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最后通过功能梯度板的数值模拟计算,展示了该方法具备对复合材料的力学行为进行预测和模拟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驱动计算力学 格点型有限体积法 功能梯度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驱动的球磨工艺逆向寻优研究
13
作者 高本瀚 董军乐 +2 位作者 虞洋 谢正浩 陈雪 《中国陶瓷》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1-62,共12页
球磨生产中影响浆料性能的因素众多,对陶瓷浆料的批量化生产的稳定性造成很大影响。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数据驱动的球磨工艺逆向寻优模型,用于快速预测球磨性能指标以及逆向找出最优性能指标对应的工艺参数。该方法通过灰色关联分析法... 球磨生产中影响浆料性能的因素众多,对陶瓷浆料的批量化生产的稳定性造成很大影响。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数据驱动的球磨工艺逆向寻优模型,用于快速预测球磨性能指标以及逆向找出最优性能指标对应的工艺参数。该方法通过灰色关联分析法进行数据降维,确定了模型的10个输入变量;进而建立10输入3输出的GA-BP预测模型,并通过性能分析确定了模型的结构参数,实现了浆料性能的定量预测。开展了浆料性能的敏感性分析,揭示了工艺参数对浆料性能的影响,实现球磨工艺的优化。针对浆料性能多目标寻优的问题,利用熵权法建立了浆料性能综合评价体系,以浆料性能的综合指标最佳得分作为遗传算法的优化目标,逆向寻优得到对应球磨工艺参数组合,结果表明该方法使得浆料性能综合评价指标得分提高了5.59%。该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及寻优速度,实现了生产过程的降本增效,对推动陶瓷行业的转型升级具有重大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磨工艺 数据驱动 遗传算法 BP神经网络 熵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有地勘企业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艾旗明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0-98,共9页
在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迈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的背景下,地质勘查行业作为资源开发的基础性行业,其发展质量直接关系到国家资源安全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有效推进。当前,地勘行业面临勘查技术水平不均、创新能力不足、资源利用效率低、环... 在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迈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的背景下,地质勘查行业作为资源开发的基础性行业,其发展质量直接关系到国家资源安全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有效推进。当前,地勘行业面临勘查技术水平不均、创新能力不足、资源利用效率低、环境保护意识薄弱等问题,地勘企业特别是国有地勘企业亟需转型升级,探索高质量发展路径。本文旨在厘清国有地勘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及特征,识别其发展动因,并构建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本文首先在梳理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从地勘行业与国有企业的双重属性出发,界定了国有地勘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内涵,即以创新驱动替代要素投入驱动,实现经济与社会双重价值的持续创造。随后,从动力、效率、布局、韧性、机制和声誉六个维度提炼出国有地勘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典型特征。为进一步分析发展水平,本文系统回顾了现有地勘企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进展,归纳其应用特征与局限性,指出当前指标多集中于宏观层面,地勘行业研究相对缺乏,且部分指标体系操作性较弱。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构建适用于国有地勘企业的多维度发展评价体系的思路与方法,强调指标的可获取性、代表性与行业适配性。最后,通过典型案例验证评价体系的适用性,提出优化企业治理机制、强化技术创新投入、完善绿色勘查标准等切入点和配套措施建议。研究结果可为我国推进地勘行业高质量发展、构建中国式现代化资源保障体系提供理论依据与实践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地勘企业 高质量发展 创新驱动 多维评价指标体系 熵权TOPSIS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相鼠笼异步电机定子匝间短路诊断方法
15
作者 党月懋 张睿成 +3 位作者 吴立建 许明阁 詹皓岚 张品佳 《电机与控制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4,共14页
多相鼠笼异步电机功率密度大、可靠性高,广泛应用于大功率传动领域。由于恶劣运行工况导致的定子匝间短路故障,可使电机性能恶化,甚至造成停机等严重后果,因此本文对其准确诊断进行研究。基于定子匝间短路故障的Park矢量轨迹特征,采用... 多相鼠笼异步电机功率密度大、可靠性高,广泛应用于大功率传动领域。由于恶劣运行工况导致的定子匝间短路故障,可使电机性能恶化,甚至造成停机等严重后果,因此本文对其准确诊断进行研究。基于定子匝间短路故障的Park矢量轨迹特征,采用粒子群优化的卷积神经网络(PSO-CNN)的数据驱动方法,进行定子匝间短路的故障诊断与定位,具有准确率高、获取故障信息全面等优势。首先建立了五相鼠笼异步电机等效模型,进行坐标变换得到Park矢量轨迹,使用对称分量法阐明其轨迹方程与五序分量的关系;进而对定子匝间短路故障不同模式及不同故障严重程度下的Park矢量轨迹进行椭圆参数拟合,得到故障特征参数与故障模式的数据集;最后,采用数据驱动方法进行五相鼠笼异步电机定子匝间短路故障诊断,实现对故障模式与短路匝数比的准确识别,并通过样机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驱动 故障诊断 定子匝间短路 对称分量法 PARK矢量 五相鼠笼异步电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辆目标轨迹预测方法研究综述及展望
16
作者 王克江 李海霞 +2 位作者 许树园 安健鹏 李帅 《火力与指挥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3,共13页
随着大数据、智能学习等技术的快速发展,车辆目标轨迹预测技术在智能交通和军事领域的应用价值越来越高。从车辆目标轨迹预测的基本概念、预测方法及其优缺点进行综述,并讨论未来的研究方向。对轨迹预测的定义进行概述,并根据建模方式... 随着大数据、智能学习等技术的快速发展,车辆目标轨迹预测技术在智能交通和军事领域的应用价值越来越高。从车辆目标轨迹预测的基本概念、预测方法及其优缺点进行综述,并讨论未来的研究方向。对轨迹预测的定义进行概述,并根据建模方式、背景因素及输出类型对预测方法进行分类;根据建模原理的不同,分类讨论基于行为驱动、概率统计和深度学习的轨迹预测方法,并比较分析;最后,讨论车辆轨迹预测的潜在研究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迹预测 行为驱动 概率统计 深度学习 潜在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UML模型的用户界面自动生成
17
作者 董泽华 蒋建民 +2 位作者 李朝江 何清 马国栋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08-1218,共11页
为解决传统低代码平台无法全自动生成用户界面的缺陷,保证生成用户界面过程中的一致性、正确性、完整性,提出一种基于UML模型的用户界面自动生成方法。将领域概念模型和用例模型作为系统需求,结合形式化方法,开发用户界面自动生成算法... 为解决传统低代码平台无法全自动生成用户界面的缺陷,保证生成用户界面过程中的一致性、正确性、完整性,提出一种基于UML模型的用户界面自动生成方法。将领域概念模型和用例模型作为系统需求,结合形式化方法,开发用户界面自动生成算法。为保证系统需求与用户界面之间的一致性,满足高可信软件的要求,提出一致性分析与检测方法。不同于传统低代码开发平台的拖、拉、拽操作方式,只需要建立软件系统领域概念模型和用例模型,即可全自动生成用户界面。以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ML模型 用户界面 形式化方法 低代码开发平台 模型驱动工程 一致性 高可信软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nternet-based event synchronization communication driven telerobotics
18
作者 XieXiaohui SunLining DuZhijiang CaiHegao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05年第2期341-345,共5页
Based on QoS (quality of service) parameters: time delay, jitter, bandwidth and package loss. As time delay in the Internet is variable, it is hard to compensate it by traditional methods. Event synchronization commun... Based on QoS (quality of service) parameters: time delay, jitter, bandwidth and package loss. As time delay in the Internet is variable, it is hard to compensate it by traditional methods. Event synchronization communication driven method is proposed to overcome the negative effects induced by time delay. This method is a non-time based method and it can get rid of the effects of time in the control loop of telerobotics. Stability, transparency and synchronization can be maintained in it by event-driven method. Multimodal enhanced telerobotics is put forward with its feedback including force, video, audio and temperature etc. The use of multimodal feedback improves the efficiency and safety of the whole system. Synchronization in multimodal feedback is hard to ensure and event-driven method is also good for it. Experiments on an Internet-based shaft-hole assemblage system show good results by using event synchronization communication driven method and UDP protoc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ernet-based telerobotics time delay UDP protocol event synchronization communication driven metho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弹性力学第一性原理的数据驱动力学建模 被引量:1
19
作者 郑勇刚 吴哲同 +3 位作者 张涵博 刘振海 叶宏飞 张洪武 《计算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3-80,共8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弹性力学第一性原理的数据驱动力学建模方法,其能够从基于弹性力学方程的数值计算结果建立简洁且能准确捕捉变形机制的力学模型。基于有限元计算得到的高精度数据和无监督数据驱动控制方程识别方法Seq-SVF,从梁的载荷和... 提出了一种基于弹性力学第一性原理的数据驱动力学建模方法,其能够从基于弹性力学方程的数值计算结果建立简洁且能准确捕捉变形机制的力学模型。基于有限元计算得到的高精度数据和无监督数据驱动控制方程识别方法Seq-SVF,从梁的载荷和位移数据中自动识别出了Timoshenko梁形式的弯曲控制微分方程,得到了三种不同加载条件下剪切影响系数关于结构尺寸和力学参数的函数表达式。揭示了经典模型适用的加载条件,同时还给出了一种未发现的新模型。通过将基于弹性力学的第一性原理计算与数据驱动范式相结合,克服了传统建模方法的局限性和对人类经验的强依赖性,为建立简洁的力学模型提供了一种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力学模型 数据驱动 方程识别 TIMOSHENKO梁 第一性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驱动的半无限介质裂纹识别模型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江守燕 邓王涛 +1 位作者 孙立国 杜成斌 《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727-1739,共13页
缺陷识别是结构健康监测的重要研究内容,对评估工程结构的安全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然而,准确确定结构缺陷的尺寸十分困难.论文提出了一种创新的数据驱动算法,将比例边界有限元法(scaled boundary finite element methods,SBFEM)与自... 缺陷识别是结构健康监测的重要研究内容,对评估工程结构的安全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然而,准确确定结构缺陷的尺寸十分困难.论文提出了一种创新的数据驱动算法,将比例边界有限元法(scaled boundary finite element methods,SBFEM)与自编码器(autoencoder,AE)、因果膨胀卷积神经网络(causal dilated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DCNN)相结合用于半无限介质中的裂纹识别.在该模型中,SBFEM用于模拟波在含不同裂纹状缺陷半无限介质中的传播过程,对于不同的裂纹状缺陷,仅需改变裂纹尖端的比例中心和裂纹开口处节点的位置,避免了复杂的重网格过程,可高效地生成足够的训练数据.模拟波在半无限介质中传播时,建立了基于瑞利阻尼的吸收边界模型,避免了对结构全域模型进行计算.搭建了CDCNN,确保了时序数据的有序性,并获得更大的感受野而不增加神经网络的复杂性,可捕捉更多的历史信息,AE具有较强的非线性特征提取能力,可将高维的原始输入特征向量空间映射到低维潜在特征向量空间,以获得低维潜在特征用于网络模型训练,有效提升了网络模型的学习效率.数值算例表明:提出的模型能够高效且准确地识别半无限介质中裂纹的量化信息,且AE-CDCNN模型的识别效率较单CDCNN模型提高了约2.7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驱动 比例边界有限元法 自编码器 因果膨胀卷积神经网络 裂纹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