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欧式变换的矩形破片拦截靶点云拼接方法 被引量:1
1
作者 任杰 蒋海燕 姬建荣 《兵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47-356,共10页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可直接获取破片拦截靶板的高精度点云数据,从而识别提取破片对拦截靶形成的孔洞、凹坑等损伤特征,然而对于大规模靶板阵列,激光扫描仪在多个位置、角度所采集的靶板局部点云位置相互独立,难以反映靶板阵列整体结构,为...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可直接获取破片拦截靶板的高精度点云数据,从而识别提取破片对拦截靶形成的孔洞、凹坑等损伤特征,然而对于大规模靶板阵列,激光扫描仪在多个位置、角度所采集的靶板局部点云位置相互独立,难以反映靶板阵列整体结构,为此提出一种基于欧式空间变换的矩形靶板阵列点云拼接方法。根据局部点云角点坐标及位置关系构建旋转矩阵与平移向量,通过多次旋转变换与平移变换实现多个局部点云的角度姿态调整,拼接为一个矩形破片拦截靶整体点云。与现场靶板阵列的尺寸相对比,拼接所得靶板整体点云的高度与长度的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2.035%、1.192%。所提方法填补了破片飞散分布测试技术领域靶板阵列激光点云拼接方法的研究空白,在此基础上未来可结合破片特征识别技术,进一步开展基于激光点云的战斗部破片场飞散分布三维重构方面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片分布测试 点云数据处理 欧式空间变换 旋转矩阵 平移向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中心对数比变换的分布型符号数据时间序列建模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陈梅玲 俞翰君 《统计与信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14,共12页
针对分布型符号数据线性运算不封闭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分布型符号数据时间序列模型。分布型符号数据分析为处理和分析大规模数据提供了一种全新而有效的思想,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然而由于表征分布型数据单元为概率分布函数,其特殊... 针对分布型符号数据线性运算不封闭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分布型符号数据时间序列模型。分布型符号数据分析为处理和分析大规模数据提供了一种全新而有效的思想,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然而由于表征分布型数据单元为概率分布函数,其特殊表达形式和内在约束导致缺乏合适的运算规则,极大地限制了统计技术的灵活运用。为此,采用中心对数比变换方法,先将表征分布型数据单元的概率密度函数等距变换成普通函数,变换后的函数可以采用函数空间中的线性运算和内积运算,在保持样本空间形态不发生改变的前提下,有效克服了概率分布函数内在约束的影响。进一步提出了分布型时间序列数据的模型识别和参数估计方法,并通过仿真实验和实际数据验证了所提模型方法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符号数据 分布型数据 中心对数比变换 时间序列 贝叶斯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源数据的云南人口空间分布模拟研究 被引量:20
3
作者 曹彦波 李永强 +3 位作者 李敏 李兆隆 吴艳梅 李智蓉 《中国地震》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18-131,共14页
人口数据精度是提高地震灾情速判准确度的关键之一。本文基于多源数据融合思路,以云南第6次人口普查数据为基础,把居民地作为人口分布指示因子,利用GIS软件工具,分析了人口分布与地貌形态、坡度、地形起伏度以及土地利用之间的关系,构... 人口数据精度是提高地震灾情速判准确度的关键之一。本文基于多源数据融合思路,以云南第6次人口普查数据为基础,把居民地作为人口分布指示因子,利用GIS软件工具,分析了人口分布与地貌形态、坡度、地形起伏度以及土地利用之间的关系,构建了人口影响因子的权重系数,并采用城乡人口-面积统一模型对人口统计数据进行了网格化空间模拟及精度检验。以2013年3月3日云南洱源5.5级地震为例,通过多种估算方法对灾区人口进行了计算及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多源数据融合法生成的千米网格人口与实际人口的相关性均在0.89以上,人口数据精度符合实际,可为灾情速判提供可靠的数据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 人口数据 空间化 居民地 公里网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符号数据的无监督学习:一种空间变换方法 被引量:2
4
作者 王建新 钱宇华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89-93,121,共6页
近年来符号数据的无监督学习在模式识别、机器学习、数据挖掘和知识发现等诸多领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然而现有的针对符号数据的聚类算法(经典的K-modes系列算法等),相比数值型数据的聚类算法,在性能方面仍然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近年来符号数据的无监督学习在模式识别、机器学习、数据挖掘和知识发现等诸多领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然而现有的针对符号数据的聚类算法(经典的K-modes系列算法等),相比数值型数据的聚类算法,在性能方面仍然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其根本原因在于符号数据缺乏类似数值数据那样清晰的空间结构。为了能够有效地发掘符号数据内在的空间结构,采用了一种全新的数据表示方案:空间变换方法。该方法将符号数据映射到相应的由原来的属性组成的新的维度的欧氏空间中。在这一框架的基础上,为了找到符号数据更有代表性的模式,结合CarreiraPerpin提出的K-modes算法进行无监督学习。在9个常用的UCI符号数据集上进行了测试,与传统的符号数据聚类算法进行了实验比较,结果表明几乎在所有的数据集上提出的方法都是更加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符号数据 数据表示方案 空间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机内置加速度传感器数据的空间坐标转换算法 被引量:13
5
作者 赵宏 郭立渌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01-306,共6页
手机内置加速度传感器坐标系固定于设备自身,其采集的数据因手机姿态的改变而不断发生漂移,受此影响即使同一运动过程,加速度数据也难以同前一个时刻保持一致。为解决该问题,提出利用空间坐标转换算法将加速度数据从手机坐标系映射至惯... 手机内置加速度传感器坐标系固定于设备自身,其采集的数据因手机姿态的改变而不断发生漂移,受此影响即使同一运动过程,加速度数据也难以同前一个时刻保持一致。为解决该问题,提出利用空间坐标转换算法将加速度数据从手机坐标系映射至惯性坐标系,从而确保数据在手机任意姿态下均能准确反映实际的运动状态。为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设计一种手机传感器数据在线采集与实时处理新方法,实现Matlab中数据动态特征的实时观测及算法性能的在线评估。利用此方法,在旋转实验中分别测试方向余弦与四元数两种算法的可行性,并在计步器实验中进一步测试四元数算法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基于方向传感器数据的方向余弦算法因测量范围限制,不能实现全方位空间坐标转换;而基于旋转矢量传感器数据的四元数算法则能够实现全方位转换,且转换后的加速度对步态识别率达到95%以上,较准确地反映了实际运动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机内置传感器 数据漂移 空间坐标转换 四元数法 计步器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商空间理论的遥感影像多粒度合成分割 被引量:5
6
作者 李刚 万幼川 管玉娟 《应用科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90-396,共7页
传统影像分割方法只能对影像进行单一粒度空间的分割,分割结果的准确性限于单一粒度空间,该文运用商空间理论提出一种遥感影像多粒度合成分割方法.首先探讨多粒度影像分割的商空间模型,用影像数据场表达像元空间关系,用分形维数特征增... 传统影像分割方法只能对影像进行单一粒度空间的分割,分割结果的准确性限于单一粒度空间,该文运用商空间理论提出一种遥感影像多粒度合成分割方法.首先探讨多粒度影像分割的商空间模型,用影像数据场表达像元空间关系,用分形维数特征增强人工地物和自然场景的区分能力.对灰度特征、影像数据场、分形维数分别进行分水岭分割和迭代自组织数据分析(ISODATA)聚类,获得多粒度分割结果.最后基于粒度合成原理给出一个具体的多粒度影像分割的商空间合成算法.实验表明该方法能充分利用各个粒度空间分割结果的优点,纠正了单一粒度空间的分割错误,分割结果更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空间 数据场 分形维数 分水岭变换 多粒度合成分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的组合预测模型的建模方法 被引量:2
7
作者 张世强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70-472,共3页
目的研究变量代换对非线性回归预测模型精度的影响,寻找能提高预测精度的建模方法。方法基于数据挖掘、空间变换和加权处理的组合方法,充分利用原始数据提供的信息。结果给出了基于数据挖掘的组合预测模型的建模方法。结论基于数据挖掘... 目的研究变量代换对非线性回归预测模型精度的影响,寻找能提高预测精度的建模方法。方法基于数据挖掘、空间变换和加权处理的组合方法,充分利用原始数据提供的信息。结果给出了基于数据挖掘的组合预测模型的建模方法。结论基于数据挖掘的组合预测模型的建模方法减少了变量代换带来的严重影响,充分利用了原始数据中的有用信息,较显著地提高了预测模型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挖掘 非线性模型 空间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成像点道集(CIG)叠加方法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程志国 许云 +1 位作者 范旭 郑鸿明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A01期20-22,共3页
在构造复杂区的地震数据处理中,叠加速度往往难以准确求取,本文在等效炮检距方法(EOM)基础上提出了共成像点道集(CIG)叠加方法。该方法无须预先知道任何速度信息,通过基于波阵面曲率的空间—时间域几何变换,将多个CMP道集变换成为单一的... 在构造复杂区的地震数据处理中,叠加速度往往难以准确求取,本文在等效炮检距方法(EOM)基础上提出了共成像点道集(CIG)叠加方法。该方法无须预先知道任何速度信息,通过基于波阵面曲率的空间—时间域几何变换,将多个CMP道集变换成为单一的CIG共成像点道集。由于消除了界面倾角影响,其反射能量更聚焦,而且地震资料的信噪比得到提高。通过对准噶尔盆地天山地区正演构造模型和陆东地区实际二维地震资料的处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成像点道集(CIG) 地震数据处理 等效炮检距几何变换 空间-时间域 能量聚焦 信噪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LA/RTI仿真框架中的坐标转换及其实现机制 被引量:2
9
作者 钟海荣 刘晓建 +1 位作者 金士尧 凌云翔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4期13-16,共4页
为了保证分布交互仿真的互操作、可重用和时空一致性,应在仿真运行支撑环境(RTI)中提供不同仿真应用的坐标转换功能。文章首先分析了坐标转换的必要性,然后介绍了常用坐标系及其相互转换关系,最后探讨了HLA/RTI仿真框架中的坐标转换实... 为了保证分布交互仿真的互操作、可重用和时空一致性,应在仿真运行支撑环境(RTI)中提供不同仿真应用的坐标转换功能。文章首先分析了坐标转换的必要性,然后介绍了常用坐标系及其相互转换关系,最后探讨了HLA/RTI仿真框架中的坐标转换实现机制,重点解决了如何转换、何时转换、由谁转换、如何标示所用坐标系、如何调用坐标转换模块等问题,并建议在当前的对象模型模板(OMT)增加有关对象所用坐标系的说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LA RTI 仿真框架 坐标转换 分布交互仿真 对象模型模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动分析中离散数据的可视化处理
10
作者 黄凤良 任立义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1998年第6期72-75,共4页
为了完成流动分析中可视化技术最一般描述问题,对其控制方程、插值方法、积分方法以及积分精度进行了相应的阐述;并对该控制方程的求解作了详细的讨论,得到了由离散数据进行流动可视化处理的一套算法,经由某定常系统验证了该算法具... 为了完成流动分析中可视化技术最一般描述问题,对其控制方程、插值方法、积分方法以及积分精度进行了相应的阐述;并对该控制方程的求解作了详细的讨论,得到了由离散数据进行流动可视化处理的一套算法,经由某定常系统验证了该算法具有一定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散数据 坐标转换 可视化处理 流动分析 流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状态空间线性变换的主动配电网分布式电压控制 被引量:6
11
作者 杨鹏 赵子珩 +3 位作者 王中冠 安佳坤 杨书强 李鹏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64-72,共9页
大规模分布式发电的接入使得主动配电网电压控制问题日益凸显。受限于配电网模型参数的精度,传统集中式的电压控制和基于模型的分布式电压控制策略效果受到显著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状态空间线性升维变换的主动配电网分布式电压控制方... 大规模分布式发电的接入使得主动配电网电压控制问题日益凸显。受限于配电网模型参数的精度,传统集中式的电压控制和基于模型的分布式电压控制策略效果受到显著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状态空间线性升维变换的主动配电网分布式电压控制方法。通过矩阵分裂方法实现了海森矩阵的分布式求逆,将分布式控制收敛速提升至超线性收敛。基于Koopman数据驱动方法,利用配电网历史运行数据作为训练样本,构建高维线性精确潮流模型,从而推导得到电压-无功全局灵敏度,以此校正分布式牛顿控制中的迭代方向。算例结果证明,相比依赖于模型的分布式电压控制方法,所提方法具有更快的收敛速度和更优的控制收敛结果,且不受参数不精确问题影响,具有更强的工程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配电网 分布式发电 电压控制 分布式控制 数据驱动 状态空间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变换数据空间的相干脑电源定位算法
12
作者 张军鹏 尧德中 +1 位作者 徐鹏 崔园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2003-2006,共4页
不同脑区之间的相互协作对大脑完成认知任务具有重要意义.脑区电活动的相干性被认为是这种协作的表现形式.从头表脑电无创地三维定位相干源有助于了解大脑的内在机制.传统的MUSIC算法不能定位相干源.本文发展了一种在变换数据空间的MUSI... 不同脑区之间的相互协作对大脑完成认知任务具有重要意义.脑区电活动的相干性被认为是这种协作的表现形式.从头表脑电无创地三维定位相干源有助于了解大脑的内在机制.传统的MUSIC算法不能定位相干源.本文发展了一种在变换数据空间的MUSIC算法用于相干源定位.首先根据先验信息大致估计相干源区的范围,然后设计能压制相干源区的数据变换矩阵.最后在变换后的数据空间定位相干源.不同条件下的计算模拟实验表明,相比其它方法,这种方法具有更高的定位精度,运算速度也更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电源定位 MUSIC 相干源 变换数据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挖掘机构别名的Jaccard相似度数据空间转换方法
13
作者 尚玉玲 曹建军 +1 位作者 李红梅 刘艺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3期88-92,共5页
针对同一机构实体对应多个机构名称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Jaccard相似度数据空间转换的机构别名挖掘方法。根据机构与作者间的隶属关系,建立机构-作者二部图模型;采用Jaccard相似度度量两机构名称所对应作者姓名集合间的相似度;根据机... 针对同一机构实体对应多个机构名称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Jaccard相似度数据空间转换的机构别名挖掘方法。根据机构与作者间的隶属关系,建立机构-作者二部图模型;采用Jaccard相似度度量两机构名称所对应作者姓名集合间的相似度;根据机构间的相似度矩阵,将集合型数据转换成数值型数据;通过计算机构名称对应的相似度向量间的余弦相似度,实现了机构别名的有效挖掘。最后用真实数据进行对比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体分辨 机构别名 数据空间转换 Jaccard相似度 余弦相似度 关系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63全球海气耦合预报模式的并行计算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天刚 徐金秀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5期193-195,共3页
介绍了基于T63全球海气耦合业务预报模式的特点及基本原理,在分析了它的基本流程及串行运行时间的基础上,针对其巨大的计算量以及数据流特点,提出了基于纬圈并行的并行方案,并对I/O作了比较有效的优化,在神威并行机上实现后,在8处理器... 介绍了基于T63全球海气耦合业务预报模式的特点及基本原理,在分析了它的基本流程及串行运行时间的基础上,针对其巨大的计算量以及数据流特点,提出了基于纬圈并行的并行方案,并对I/O作了比较有效的优化,在神威并行机上实现后,在8处理器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最大可扩展至48处理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模式 海洋模式 海气耦合模式 空间转换 并行算法 数据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面红外目标数据联合增强方法 被引量:2
15
作者 赵晓枫 夏玉婷 +2 位作者 徐叶斌 牛家辉 张文文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117-1124,共8页
针对地面非合作特种车辆目标红外数据获取难度大、成本高,深度学习网络小样本数据条件下易于出现过拟合、网络泛化能力差等问题,本文以地面车辆红外数据为对象,提出了一种基于几何-特征空间变换的数据增强方法。首先,通过高清红外设备... 针对地面非合作特种车辆目标红外数据获取难度大、成本高,深度学习网络小样本数据条件下易于出现过拟合、网络泛化能力差等问题,本文以地面车辆红外数据为对象,提出了一种基于几何-特征空间变换的数据增强方法。首先,通过高清红外设备构建了原始地面车辆红外数据集;在此基础上,利用金字塔生成对抗网络(SinGAN)的空间特征重构机制,联合几何空间变换,对原始车辆红外数据进行了增广,并建立了地面目标红外数据集Infrared-VOC;最后,利用几种不同深度学习目标检测模型对增强后的红外数据集进行测试,验证了几何-特征空间联合变换方法数据增强的有效性,为地面非合作特种车辆红外数据增强提供了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面目标 红外数据集 数据增强 几何-特征空间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蜜罐加密技术在私密数据保护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6
作者 银伟 周红建 邢国强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3406-3411,共6页
针对传统加密技术脆弱性问题,将蜜罐加密技术应用到身份证号码、手机号码和银行卡密码的保护中以保证数据存储安全。首先,分析阐述了蜜罐加密技术原理,并设计了对蜜罐加密系统分布式转换加密器;然后,抽象了消息空间,对系统进行实现和性... 针对传统加密技术脆弱性问题,将蜜罐加密技术应用到身份证号码、手机号码和银行卡密码的保护中以保证数据存储安全。首先,分析阐述了蜜罐加密技术原理,并设计了对蜜罐加密系统分布式转换加密器;然后,抽象了消息空间,对系统进行实现和性能评估,发现性能开销问题并提出增强型机制。在蜜罐加密设计与实现中,考虑到均衡分布和随机分布的消息空间,并将其运用到对称加密算法和公钥加密机制。通过所提设计、系统实现和实验结果得出以下结论:1)由于性能问题,蜜罐加密技术更适合小的消息空间;2)设计消息空间时需要考虑周全,不能带来指纹特征,否则不能解决暴力破解脆弱性问题;3)蜜罐加密的保护能力随应用的不同而不同;4)对于不同的应用,蜜罐加密技术的实现需要定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蜜罐加密 私密数据 暴力破解 消息空间 分布式转换加密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频率空间(三维)F-XYZ域预测去噪技术 被引量:17
17
作者 苏贵士 周兴元 李承楚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95-103,共9页
本文在二维频率空间F-XY域预测技术基础上提出了三维频率空间F-XYZ域预测去噪方法。其基本假设仍然是F-XYZ域的地震数据中有效信号具有可预测性,而随机噪声无此特性。该方法首先把地震数据变换到F-XYZ域,利用最小平方原理求取预测... 本文在二维频率空间F-XY域预测技术基础上提出了三维频率空间F-XYZ域预测去噪方法。其基本假设仍然是F-XYZ域的地震数据中有效信号具有可预测性,而随机噪声无此特性。该方法首先把地震数据变换到F-XYZ域,利用最小平方原理求取预测算子;然后将此预测算子应用到地震数据中,实现压制随机噪声的目的;最后把地震数据变换到时空域得到最终结果。理论模型试算与实际资料处理均表明,三维频率空间F-XYZ域预测去噪技术是压制三维叠前地震数据中随机噪声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处理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数据处理 三维 F-XYZ域 信噪比 地震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