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83篇文章
< 1 2 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SODATA在油水层综合判别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
作者 冯亚丽 伊三泉 +2 位作者 冯卓利 于志刚 许少华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87-89,共3页
针对油藏地质中油水层判别问题,提出了一套利用测井资料综合判别油水层的ISODATA方法,建立了此方法的数学模型,并编制了相应的软件。运用该方法对地质情况复杂的海拉尔盆地乌尔逊地区的测井资料进行处理,总符合率达88.0%。结果表明该方... 针对油藏地质中油水层判别问题,提出了一套利用测井资料综合判别油水层的ISODATA方法,建立了此方法的数学模型,并编制了相应的软件。运用该方法对地质情况复杂的海拉尔盆地乌尔逊地区的测井资料进行处理,总符合率达88.0%。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提高油水层识别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SOdata 测井资料 综合判别 地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庆油田CIFLog测井数智云平台建设应用实践 被引量:1
2
作者 李宁 刘英明 +2 位作者 王才志 原野 夏守姬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7-25,共9页
针对大庆油田生产中测井数据量大、类型多和数据来源复杂等问题,以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大型测井处理解释软件CIFLog为基础,以业务需求为主导,采用微服务架构和测井分布式云计算技术体系,研发测井大数据存储管理、中间服务层和云... 针对大庆油田生产中测井数据量大、类型多和数据来源复杂等问题,以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大型测井处理解释软件CIFLog为基础,以业务需求为主导,采用微服务架构和测井分布式云计算技术体系,研发测井大数据存储管理、中间服务层和云端测井处理解释应用等新功能,形成了大庆油田测井数智云应用平台。目前,平台已全面安装部署到大庆油田相关单位,应用效果显著。特别在大庆油田智能决策中心,平台直接用于重点水平井随钻地质导向的现场决策,大幅提升了Ⅰ类储层的钻遇率。未来平台将重点围绕新功能研发、油田数智化应用场景建设和标准化技术体系构建等开展工作,并将取得的成果及时推广复制到西南油田、塔里木油田等油气田。CIFLog云平台作为中国油气工业软件数智化建设应用的先行典范,必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示范引领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庆油田 CIFlog测井数智云平台 大数据 人工智能 微服务架构 分布式云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iLog:OpenHarmony的高性能日志系统
3
作者 吴圣垚 王枫 +4 位作者 武延军 凌祥 屈晟 罗天悦 吴敬征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055-2075,共21页
日志是计算机系统中记录事件状态信息的的重要载体,日志系统负责计算机系统的日志生成、收集和输出.OpenHarmony是新兴的、面向全设备、全场景的开源操作系统.在所述工作之前,包括日志系统在内OpenHarmony有许多关键子系统尚未构建,而Op... 日志是计算机系统中记录事件状态信息的的重要载体,日志系统负责计算机系统的日志生成、收集和输出.OpenHarmony是新兴的、面向全设备、全场景的开源操作系统.在所述工作之前,包括日志系统在内OpenHarmony有许多关键子系统尚未构建,而OpenHarmony的开源特性使第三方开发者可以为其贡献核心代码.为了解决Open Harmony日志系统缺乏的问题,主要开展如下工作:(1)分析当今主流日志系统的技术架构和优缺点;(2)基于OpenHarmony操作系统的异构设备互联特性设计HiLog日志系统模型规范;(3)设计并实现第1个面向OpenHarmony的日志系统HiLog,并贡献到OpenHarmony主线;(4)对HiLog日志系统的关键指标进行测试和对比试验.实验数据表明,在基础性能方面,HiLog和Log的日志写入阶段吞吐量分别为1500 KB/s和700 KB/s,相比Android日志系统吞吐量提升114%;在日志持久化方面,HiLog可以3.5%的压缩率进行持久化,并且丢包率小于6‰,远低于Log.此外,HiLog还具备数据安全、流量控制等新型实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操作系统 日志系统 开源软件 数据安全 流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MLogs:基于模板匹配的日志解析方法
4
作者 章一磊 张广泽 +1 位作者 龚声望 苑淑晴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461-2466,共6页
日志主要记录软硬件的运行信息,通过查看系统日志,可以找到系统出现的问题及原因,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正常运行。日志解析的目的是将半结构化的原始日志解析为可阅读的日志模板,现有解析方法往往只注重于对原始日志的解析,而忽略了后期... 日志主要记录软硬件的运行信息,通过查看系统日志,可以找到系统出现的问题及原因,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正常运行。日志解析的目的是将半结构化的原始日志解析为可阅读的日志模板,现有解析方法往往只注重于对原始日志的解析,而忽略了后期模板处理,导致结果的精度不能进一步提高。自此,提出了一种日志解析方法FMLogs(logs parsing based on frequency and MinHash algorithm)。该方法通过设计正则表达式和调节阈值参数以获得最佳性能,同时采用了字符级频率统计和MinHash方法对长度相同和不同的日志模板进行合并。FMLogs在七个真实数据集上进行了广泛的实验,取得了0.924的平均解析准确率和0.983的F 1-Score。实验结果表明,FMLogs是一种有效的日志解析方法,在解析日志的同时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效率,并能保证性能的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志分析 解析方法 数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气井压裂示踪监测技术现状及发展建议 被引量:1
5
作者 邸德家 《钻采工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4-81,共8页
压裂示踪监测技术作为非常规油气井动态监测的一种重要方法,相比常规生产测井技术,具有长期分段分相监测的优势,适用于长水平井及复杂结构井。压裂示踪监测技术在示踪剂材料、施工工艺和资料解释方面各家技术服务公司存在较大的差异,争... 压裂示踪监测技术作为非常规油气井动态监测的一种重要方法,相比常规生产测井技术,具有长期分段分相监测的优势,适用于长水平井及复杂结构井。压裂示踪监测技术在示踪剂材料、施工工艺和资料解释方面各家技术服务公司存在较大的差异,争论较多,有必要对该技术进行回顾和分析。文章分别对示踪剂的材料、施工工艺、样品检测分析和资料解释方法进行了综述,介绍了微量元素、量子点和固体缓释材料已发展为新一代高精度示踪剂,分析了示踪剂注入、取样和检测分析方法,明确了示踪监测资料在各段流体产出分析、裂缝参数评价和指导完井工艺优化的作用。重点阐述了压裂示踪监测技术在材料、工艺和资料解释方法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技术瓶颈,提出了该技术的发展趋势、难点攻关和标准化建议。通过技术现状的梳理分析及发展建议,以期为该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裂监测 示踪剂 资料解释 光纤监测 生产测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AN的测井仪器遇阻预测实验设计
6
作者 高雅田 刘志文 《实验技术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11-217,共7页
以测井仪器遇阻预测为典型教学案例,针对仪器遇阻导致相关测井数据(涉及油气开发核心信息)不足且获取渠道受限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生成式对抗网络(GAN)的预测方法,通过在教学过程中生成测井数据以补充样本,为学生提供大量训练数据集,从而... 以测井仪器遇阻预测为典型教学案例,针对仪器遇阻导致相关测井数据(涉及油气开发核心信息)不足且获取渠道受限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生成式对抗网络(GAN)的预测方法,通过在教学过程中生成测井数据以补充样本,为学生提供大量训练数据集,从而提升深度学习模型的预测性能,助力教学任务的开展。实验结果表明,该实验过程能够帮助学生理解生成式对抗网络的原理及其应用,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与科研思维能力。此外,该方法在复杂地层条件下的预测精度显著优于传统方法,展示出良好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式对抗网络 仪器遇阻 测井数据 深度学习 教学案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钻井中地震资料高分辨率处理的多尺度智能融合与动态验证
7
作者 袁三一 许言午 +2 位作者 谢仁军 陈帅 袁俊亮 《石油勘探与开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07-617,共11页
针对钻井过程中的地震资料分辨率低导致井筒附近和钻头前方小尺度地质体刻画不精准问题,开展钻井场景下地震资料高分辨率处理技术和方法研究。将钻井场景下的高分辨率地震资料处理分为钻前处理、已钻井修正与随钻更新3个阶段,通过整合... 针对钻井过程中的地震资料分辨率低导致井筒附近和钻头前方小尺度地质体刻画不精准问题,开展钻井场景下地震资料高分辨率处理技术和方法研究。将钻井场景下的高分辨率地震资料处理分为钻前处理、已钻井修正与随钻更新3个阶段,通过整合不同阶段、不同空间范围和不同频率的地震资料、已钻井和随钻井信息,并利用人工智能建模方法,构建了一种多元信息融合的渐进式高分辨率地震资料处理技术,实现了简单高效的随钻信息更新。实例应用表明,随着多元信息的逐步加入,地震资料的分辨率和成像精度显著提升,薄层弱反射得以更清晰显示。随钻更新的地震信息在钻头前方地质体预测中展现出较高的应用价值,并通过测井、录井和钻井工程的多种数据验证,确保了高分辨率地震处理结果的保真性,为钻井工程提供了更清晰、更准确的地层信息,从而提升了钻井作业的安全性与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资料高分辨率处理 随钻更新 随钻测井 多元信息融合 薄层弱反射 人工智能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特征平衡图注意力网络日志异常检测模型 被引量:1
8
作者 陈旭 张硕 +1 位作者 景永俊 王叔洋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08-320,共13页
针对现有方法忽略了日志异常数据不平衡和日志特征间的关联性,导致异常检测准确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混合特征平衡图注意力网络的日志异常检测模型(HBGATLog)。构建混合日志图构建模块,通过混合特征提取模块提取日志数据的语义信息... 针对现有方法忽略了日志异常数据不平衡和日志特征间的关联性,导致异常检测准确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混合特征平衡图注意力网络的日志异常检测模型(HBGATLog)。构建混合日志图构建模块,通过混合特征提取模块提取日志数据的语义信息、日志序列和时间结构,增强日志特征间的关联性,并采用日志图构建模块构建日志图,有效保留空间结构特征。设计平衡日志图生成模块,解决不平衡的日志数据导致检测结果偏向多数类问题。采用图日志异常检测模块进行异常检测。使用BGL、Thunderbird和HDFS三个公共数据集对HBGATLog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F1 score分别达到了99.0%、98.7%和98.1%。证明HBGATLog不但能够解决日志数据不平衡问题,充分考虑日志数据特征的关联性,而且有效降低了漏检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志异常检测 日志分析 图神经网络 混合特征提取 数据不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XGBoost算法的页岩岩相测井预测方法 被引量:1
9
作者 闫佳飞 李胜利 +2 位作者 魏泽德 吴忠宝 陈建阳 《古地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63-776,共14页
页岩岩相的识别与预测对于分析确定页岩油气甜点层段非常重要。在缺乏岩心信息进行单井岩相研究时,测井数据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而基于XGBoost算法可以充分挖掘多维测井数据所揭示的页岩岩相信息,从而达到预测单井页岩岩相的目的。本... 页岩岩相的识别与预测对于分析确定页岩油气甜点层段非常重要。在缺乏岩心信息进行单井岩相研究时,测井数据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而基于XGBoost算法可以充分挖掘多维测井数据所揭示的页岩岩相信息,从而达到预测单井页岩岩相的目的。本研究应用具有监督学习算法的XGBoost机器学习方法,利用常规测井数据作为变量数据集,建立了可预测页岩岩相类型的计算模型。首先建立适合具体研究区的页岩岩相划分标准,该标准应能体现研究区页岩岩相的辨识差异性,再统计不同矿物含量,确定不同岩相的具体矿物含量和TOC含量界限。在建立计算模型时,相关变量可能会提供相似的信息,导致模型过于依赖这些特征,需注意去除相似信息。XGBoost算法在参数优选方面,其网格搜索具有全面性,在网格搜索过程中应该进行多次优选,不断缩小搜索范围以求取最优值。以松辽盆地松南地区赞字井区块为例,采用矿物组分含量、沉积构造及TOC含量建立页岩岩相划分标准,青山口组可划分出5类主要页岩;在应用XGBoost算法进行变量优选时,对于具有较高相关性的深侧向电阻率(LLD)和浅侧向电阻率(LLS)曲线,保留一条即可,结果表明模型准确率可提高4%左右;经过变量选择及参数调优后,最终模型预测岩相的准确率可达90.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岩相预测 XGBoost算法 变量选择 参数调优 测井信息 青山口组 松辽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ogR技术改进及其在烃源岩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41
10
作者 刘超 卢双舫 +1 位作者 黄文彪 王伟明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7-31,共5页
利用测井资料计算岩石中有机碳含量是烃源岩评价中的重要研究领域。此前的△logR方法以固定的叠合系数将声波时差和电阻率曲线叠合,确定基线位置后需读取基线值计算△logR,操作过程繁琐且影响计算精度,同时主观确定有机碳含量背景值... 利用测井资料计算岩石中有机碳含量是烃源岩评价中的重要研究领域。此前的△logR方法以固定的叠合系数将声波时差和电阻率曲线叠合,确定基线位置后需读取基线值计算△logR,操作过程繁琐且影响计算精度,同时主观确定有机碳含量背景值误差较大。研究发现,△logR方法计算有机碳含量的精度受声波时差和电阻率间叠合系数影响,并从理论上解释了原因。为此,对原有模型改进,实现自动优选叠合系数,在缺少成熟度参数、无需人为确定有机碳含量背景值及基线值情况下,通过计算机快速、准确地计算有机碳含量。改进模型在海拉尔盆地及松辽盆地的应用结果表明,改进方法使计算有机碳含量与实测有机碳含量相关度达到最高,且方法简单,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烃源岩 测井信息 有机碳含量 logR 改进 叠合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评价生油岩有机质含量的CARBOLOG法及其初步应用 被引量:11
11
作者 刘俊民 彭平安 +1 位作者 黄开权 张林晔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581-586,共6页
对法国石油研究院利用测井资料计算烃源岩有机碳含量的CARBOLOG法的原理进行了剖析,推导出利用声波测井及电阻率测井资料计算总有机碳含量的理论关系式,弥补了CARBOLOG法利用电测资料作图评价有机质丰度的不足,较大程度地改进了方法的... 对法国石油研究院利用测井资料计算烃源岩有机碳含量的CARBOLOG法的原理进行了剖析,推导出利用声波测井及电阻率测井资料计算总有机碳含量的理论关系式,弥补了CARBOLOG法利用电测资料作图评价有机质丰度的不足,较大程度地改进了方法的可操作性。以取芯较好的牛38井分析测试资料为基础,进行回归计算,标定了理论关系式的相应系数,相关系数为0.90,该成果在东科1、丰112、富15等井的生油岩评价中得了到进一步的检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烃源岩 CARBOlog 电测资料 总有机碳含量 改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大数据背景下log数据挖掘与应用——以PISA(2012)中国区问题解决测验为例 被引量:5
12
作者 首新 叶萌 +2 位作者 胡卫平 刘念 王红艳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58-64,共7页
log数据是教育大数据的一个子集,为分析问题解决过程提供了新的思路。文章截取PISA(2012)中国区的log数据,采用关系挖掘、聚类等教育数据挖掘方法 ,分析"交通"一题的答题时间、鼠标点击数,以及使用"有目的试误"策... log数据是教育大数据的一个子集,为分析问题解决过程提供了新的思路。文章截取PISA(2012)中国区的log数据,采用关系挖掘、聚类等教育数据挖掘方法 ,分析"交通"一题的答题时间、鼠标点击数,以及使用"有目的试误"策略情况。结果显示:(1)台湾和上海形成强烈反差,上海学生在高百分位上的解题时间和鼠标点击次数都较低,说明他们可能更在意时间成本;(2)"有目的试误"策略不仅有助于解答"交通"一题,其在体现个体问题解决能力中仍处于重要位置;(3)依据使用"有目的试误"策略的程度,学生的问题解决过程可分为5个群组(最优组、有目的试误组、其他策略组、只顾玩乐组、功能障碍组),台湾在"最优组"表现最好,香港在"只顾玩乐组""功能障碍组"比例最高。可见,log数据在分析问题解决过程、辨别问题解决群组、发展基于证据的教育决策等方面有其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大数据 PISA 问题解决 log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布式的web log挖掘模型 被引量:3
13
作者 罗建利 沈洁 +1 位作者 许有志 杭月芹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30-32,35,共4页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分布式weblog挖掘模型 ,并针对该模型设计了一种有效的基于分布式的挖掘算法。该算法首先在各分布式服务器上进行关联规则挖掘 ,然后将各个服务器上的挖掘结果合成。这有利于减轻网络频繁的通讯负担 ,体现并行计算、...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分布式weblog挖掘模型 ,并针对该模型设计了一种有效的基于分布式的挖掘算法。该算法首先在各分布式服务器上进行关联规则挖掘 ,然后将各个服务器上的挖掘结果合成。这有利于减轻网络频繁的通讯负担 ,体现并行计算、异步挖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挖掘 关联规则 数据文件 数据转换 事务数据库 分布式服务器 web log挖掘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LOG算子和小波变换的图像边缘检测方法 被引量:9
14
作者 黄剑玲 邹辉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1期115-117,共3页
针对目前常用的边缘检测方法对噪声比较敏感,测得的边缘比较粗糙等现象,在传统边缘检测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数据融合的边缘检测方法。该方法分别采用改进的LOG算子和离散小波变换对原始图像进行边缘检测,建立相应的融合原则,并... 针对目前常用的边缘检测方法对噪声比较敏感,测得的边缘比较粗糙等现象,在传统边缘检测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数据融合的边缘检测方法。该方法分别采用改进的LOG算子和离散小波变换对原始图像进行边缘检测,建立相应的融合原则,并将两种方法检测出来的边缘进行数据融合,得到最终的图像边缘。实验证明,该方法结合了两种检测方法的优点,有效地提高了边缘检测准确性,获得了比较理想的边缘检测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og 小波变换 边缘检测 数据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井震联合的南黄海盆地古近系阜宁组沉积相分析
15
作者 张得林 邢凤存 +3 位作者 曹海洋 罗瑞 穆财能 侯明才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13-826,共14页
南黄海北部坳陷古近系阜宁组沉积格局难以直接借鉴断陷或者坳陷湖盆沉积模式,其湖盆性质及沉积相时空展布不明确制约了该地区的油气勘探。为此,在多断裂共存背景下,基于最新钻井及二维地震资料,系统开展了南黄海北部坳陷沉积相判别和时... 南黄海北部坳陷古近系阜宁组沉积格局难以直接借鉴断陷或者坳陷湖盆沉积模式,其湖盆性质及沉积相时空展布不明确制约了该地区的油气勘探。为此,在多断裂共存背景下,基于最新钻井及二维地震资料,系统开展了南黄海北部坳陷沉积相判别和时空展布研究。识别出6种测井相组合、3大类和6小类地震相类型,进而将研究区阜宁组划分出湖泊、三角洲、扇三角洲、河流-泛滥平原等4类沉积相及组合;钻井和二维地震资料结合的井震联合重建了阜宁组沉积相展布。揭示在总体西侧断陷向东超覆格局下,北凹西侧发育双断层控制的扇三角洲及浅湖-半深湖沉积,湖盆内部断裂而非西侧断裂控制深水区,东南部西高凸起缓坡超覆,形成三角洲-泛滥平原-滨浅湖沉积;受北西—南东向断裂影响,北高凸起具有明显分凹特点,导致北凹和东北凹沉积性质分异。建立了南黄海盆地北部坳陷两组近垂直断裂控制下的沉积体系发育模式,为该类型湖盆沉积充填演化研究及该地区油气勘探提供了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震联合 地震相 沉积相 沉积模式 南黄海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度学习技术在油气勘探中的研究进展与应用挑战
16
作者 于强 王宝江 +4 位作者 张禄明 田涛 高志亮 任战利 畅伟 《天然气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3-56,共14页
随着全球能源领域“数智”及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油气勘探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深度学习技术作为人工智能领域的重要分支,在油气勘探中应用场景广泛,对其综合分析可为解决新时代油气勘探中复杂问题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为此,通... 随着全球能源领域“数智”及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油气勘探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深度学习技术作为人工智能领域的重要分支,在油气勘探中应用场景广泛,对其综合分析可为解决新时代油气勘探中复杂问题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为此,通过深度学习技术在地震勘探、测井、岩石薄片鉴定、油藏地质建模、油气大模型等勘探领域中的应用综述,重点阐述了卷积神经网络(CNN)及其变体在地震勘探中的应用,分析了其优势与局限性,并根据目前深度学习技术面临的挑战,指出了油气勘探领域对大模型的探索方向和应用潜力。研究结果表明:①深度学习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地震资料解释、测井分析、油藏评价等油气勘探领域,以CNN为代表的深度学习方法在去噪、速度建模、构造解释、地震反演等地震资料的处理与解释方面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②深度学习技术在测井评价、岩石薄片鉴定、油藏地质建模、油气大模型等任务中不仅能有效地提升勘探效率和精度,还能从复杂数据中发现新的规律,提出对油气勘探中非线性问题的解决方案;③深度学习技术在训练数据的质量及代表性、数据集的整合和共享、技术合作与交流等方面还存在问题与挑战。结论认为,基于大数据的深度学习技术将是未来油气勘探的主要技术手段,应建立一套完善的数据管理框架,注重数据标准化和质量控制,创新或持续优化现有模型,加大数据整合与共享,注重地质复杂性和非结构化解释等方面工作,以上工作将有助于推动油气地质勘探领域的科技进步和数智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油气勘探 地震资料处理 测井数据解释 油藏地质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动设备日志结构文件系统综述
17
作者 杨梨花 董勇 +3 位作者 邬会军 谭支鹏 王芳 卢凯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8-74,共17页
NAND闪存(NAND flash)因为其大容量、轻便、抗震等优异特性,被广泛使用于移动设备.面向闪存特性设计的闪存友好型文件系统(flash friendly file system,F2FS)是典型的日志结构文件系统(log-structured file system,LFS),它采用日志结构... NAND闪存(NAND flash)因为其大容量、轻便、抗震等优异特性,被广泛使用于移动设备.面向闪存特性设计的闪存友好型文件系统(flash friendly file system,F2FS)是典型的日志结构文件系统(log-structured file system,LFS),它采用日志结构写机制提升了随机写性能,使用前滚恢复技术实现快速的一致性保护,经常被用作移动设备的文件系统.文件系统因碎片化和段清理问题导致性能下降,而日志结构文件系统的异地更新机制和移动应用的高并发随机同步小写模式进一步加剧了碎片化,导致I/O请求响应变慢、设备运行卡顿.首先介绍了移动设备日志结构文件系统的相关概念和内容,随后总结了日志结构文件系统碎片化和段清理问题的研究现状.一方面分析了碎片产生的原因与影响,从预防碎片产生和重整碎片2个角度总结了减少碎片的研究工作.另一方面分析了冷热数据混合对段清理的影响,从静态分类和动态分类2方面总结了冷热数据区分技术的研究现状,从管理数据分布和调整段清理时机、频率、对象2个角度总结了段清理的研究现状.最后展望了移动设备日志结构文件系统研究的主要挑战和未来研究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志结构文件系统 移动存储 文件碎片 空闲空间碎片 段清理 冷热数据区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药临床试验中log-rank检验的SAS宏实现 被引量:1
18
作者 薛富波 于莉莉 +4 位作者 李婵娟 王素珍 徐丽 王陵 夏结来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6年第2期227-231,共5页
针对新药临床试验中终点指标为事件发生时间的数据,以lifetest过程为基础编制了相应的SAS宏,格式化输出事件发生率的Kaplan-Meier估计、组间log-rank检验结果和阶梯曲线图,通过控制宏参数使得临床试验数据处理中相关的操作趋于灵活和高... 针对新药临床试验中终点指标为事件发生时间的数据,以lifetest过程为基础编制了相应的SAS宏,格式化输出事件发生率的Kaplan-Meier估计、组间log-rank检验结果和阶梯曲线图,通过控制宏参数使得临床试验数据处理中相关的操作趋于灵活和高效,实现了分析内容的客户定制化以及结果输出的规范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试验 TTE数据 log-rank检验 SAS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CA-MSCB ResNet的不均衡岩性识别
19
作者 裴谋 李波 胡勇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2期9398-9407,共10页
为了改善由于地质数据类别不均衡导致的岩性预测精度不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ECA-MSCB ResNet模型,集成高效通道注意力机制(efficient channel attention,ECA)和多尺度卷积块(multi-scale convolutional block,MSCB)于传统的ResNet架构中... 为了改善由于地质数据类别不均衡导致的岩性预测精度不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ECA-MSCB ResNet模型,集成高效通道注意力机制(efficient channel attention,ECA)和多尺度卷积块(multi-scale convolutional block,MSCB)于传统的ResNet架构中,实现了对岩性数据特征的高效提取和表征。针对岩性类别不均衡的问题,在模型训练过程中引入先验概率平衡logit偏差,改进焦点损失函数,以提升对少数类岩性的识别能力。实验结果表明,基于ECA-MSCB ResNet的模型在地质岩性不均衡数据集上表现良好,与原ResNet模型相比,平均预测准确率提升约7.45%,与随机森林相比提升27.33%,特别是在少数类岩性的识别上取得了显著进步,平均提高约17.9%。同时,本文模型在公开数据集上表现良好,F_(1)-score达到75.77%。此外,本文模型识别准确率高于目前主流方法,在地质不均衡岩性识别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性预测 测井数据 不均衡数据 ECA-MSCB ResNe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确定轨迹概率计算及日志修复研究
20
作者 黄鸿楷 叶剑虹 吴永进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713-1720,共8页
电子系统和人工记录等环节可能存在的疏漏使得所记录的流程数据中常常存在顺序不确定性。日志的时间属性的格式多样,包括年月日时分秒等不同粗细粒度的表示方法,并且时间取值可能是一个点或一个范围。由于时间属性的相交或包含,不确定... 电子系统和人工记录等环节可能存在的疏漏使得所记录的流程数据中常常存在顺序不确定性。日志的时间属性的格式多样,包括年月日时分秒等不同粗细粒度的表示方法,并且时间取值可能是一个点或一个范围。由于时间属性的相交或包含,不确定的时间数据无法准确地表达事件之间的发生顺序关系。以事件日志中时间信息为研究点,通过基于日志中事件时间值的相互关系的数值积分方法,将原本不确定的时间和顺序信息确定化,最终能得到日志中的所有可能的活动轨迹及其对应的发生频率。为加速这一方法的计算速度,提出一种基于时间的相交事件划分方法。日志修复是流程数据预处理的重要一环,因此进一步提出一种基于不确定时间数据的日志修复方法,将计算出来的活动轨迹及其对应频率信息应用于两种基于频率的日志修复方法,修复的效果将通过成功修复的轨迹数占全部轨迹中的比例来评估其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程数据 不确定性 活动轨迹 日志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