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5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Landsat数据的地表温度反演差异及参数分析
1
作者 万继康 沈哲辉 李珊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26-234,共9页
只有基于准确的地表温度反演算法计算出的产品数据,才能正确推广使用。研究基于Landsat-8、Landsat-9和气象站数据,对比了5种常用地表温度反演算法的结果,并对不同算法的反演结果和参数灵敏度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基于地表比辐射率参... 只有基于准确的地表温度反演算法计算出的产品数据,才能正确推广使用。研究基于Landsat-8、Landsat-9和气象站数据,对比了5种常用地表温度反演算法的结果,并对不同算法的反演结果和参数灵敏度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基于地表比辐射率参数计算的辐射传输方程和单通道算法反演结果与地面实测数据吻合较好。基于大气水汽参数计算的单窗算法和劈窗算法的反演结果均高于实测温度。基于平均温度参数计算的单窗算法反演精度误差较大。此外,比较了两种遥感数据在不同地物上反演温度的一致性。研究结果可为地表温度反演和产品选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ndsat数据 地表温度 反演算法 精度评价 稳定性试验 参数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试验测试技术研究现状、挑战与展望
2
作者 孙波 郑凯 《系统仿真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885-1906,共22页
数字试验测试融合多种数字化理论和技术在数字空间中完成试验测试,是数字时代试验测试发展的新形态。分析了不同历史阶段测试对象的特点,梳理了各时期试验测试技术的核心特征,展示了试验测试技术体系的范式变迁;探讨了信息时代测试对象... 数字试验测试融合多种数字化理论和技术在数字空间中完成试验测试,是数字时代试验测试发展的新形态。分析了不同历史阶段测试对象的特点,梳理了各时期试验测试技术的核心特征,展示了试验测试技术体系的范式变迁;探讨了信息时代测试对象对试验测试提出的新需求,并阐释了新形势下数字试验测试的内涵;围绕数字试验测试“设计-建模-实现-应用”全流程技术体系,提出了关键技术突破方向,并指出了从“实测”向“智测”转变过程中数字试验与测试面临的挑战;对数字试验测试在理论、人才、标准和产业等方面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试验测试 数字试验测试 测试对象 试验设计 试验数据 人工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ogistic增长神经网络模型的软件测试方法 被引量:7
3
作者 魏霖静 宁璐璐 +2 位作者 练智超 王联国 侯振兴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46-651,共6页
软件可靠性评估性能直接影响软件测试的工作量,本文针对软件测试工作中的故障检测和校正处理问题,提出一种基于Logistic增长神经网络的软件测试方法。该方法考虑到软件工程的多样性,利用Logistic增长曲线构建神经网络模型完成故障检测,... 软件可靠性评估性能直接影响软件测试的工作量,本文针对软件测试工作中的故障检测和校正处理问题,提出一种基于Logistic增长神经网络的软件测试方法。该方法考虑到软件工程的多样性,利用Logistic增长曲线构建神经网络模型完成故障检测,并结合指数分布校正时间完成故障校正过程。通过两组真实失效数据集(Ohba与Wood)的试验,将所提方法与现有的软件可靠性增长模型(software reliability growth model,SRGM)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Logistic增长神经网络模型的模型拟合效果最优,表现出了更好的软件可靠性评估性能及模型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件测试 可靠性评估 神经网络 软件可靠性增长模型 logistic曲线 Wood数据集 Ohba数据集 故障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药临床试验中log-rank检验的SAS宏实现 被引量:1
4
作者 薛富波 于莉莉 +4 位作者 李婵娟 王素珍 徐丽 王陵 夏结来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6年第2期227-231,共5页
针对新药临床试验中终点指标为事件发生时间的数据,以lifetest过程为基础编制了相应的SAS宏,格式化输出事件发生率的Kaplan-Meier估计、组间log-rank检验结果和阶梯曲线图,通过控制宏参数使得临床试验数据处理中相关的操作趋于灵活和高... 针对新药临床试验中终点指标为事件发生时间的数据,以lifetest过程为基础编制了相应的SAS宏,格式化输出事件发生率的Kaplan-Meier估计、组间log-rank检验结果和阶梯曲线图,通过控制宏参数使得临床试验数据处理中相关的操作趋于灵活和高效,实现了分析内容的客户定制化以及结果输出的规范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试验 TTE数据 log-rank检验 SAS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NDITS-2.1的CENDL-3.2临界基准检验 被引量:2
5
作者 吴海成 张环宇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71-1279,共9页
中国评价核数据库CENDL-3.2于2020年6月正式发布,并在ND2019上介绍了基于系统化宏观检验工具包ENDITS-1.0的临界基准检验结果。为更广泛测试新评价数据库的临界计算准确度并为将来的评价数据改进提供反馈,中国核数据中心发展了ENDITS-2... 中国评价核数据库CENDL-3.2于2020年6月正式发布,并在ND2019上介绍了基于系统化宏观检验工具包ENDITS-1.0的临界基准检验结果。为更广泛测试新评价数据库的临界计算准确度并为将来的评价数据改进提供反馈,中国核数据中心发展了ENDITS-2.1,并用其中2237个来自国际核临界安全手册ICSBEP2006的临界基准实验对国际最新版本的评价核数据库进行了临界基准检验。利用趋势分析方法和统计卡方对检验计算结果进行了分析,确定了获得改进的临界系统和评价数据,确认CENDL-3.2较CENDL-3.1有明显改进,临界计算准确度达国际领先水平。最后,结合对灵敏核素相关统计卡方的分析以及皮尔逊卡方检查,提出了CENDL-3.2库高优先级待改进核素清单,确定了CENDL库需要优先改进235,238U、239,240Pu、232Th等16种核素的核反应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评价核数据 临界基准检验 ENDITS-2.1 CENDL-3.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资料在气藏测井解释评价中的重要作用--以西伯利亚盆地M气田为例
6
作者 吴国海 胡欣 +4 位作者 郭振华 倪国辉 姜仁 杨爰齐 王坤 《中国石油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7-157,共11页
西伯利亚盆地M气田的白垩系上部层系HM1层、HM2层砂岩储层存在低阻气层,测井资料不完整,缺少密度和中子孔隙度曲线,给气层的解释评价带来较大困难。应用测井及试气资料发现地震剖面中亮点反射特征和储层含气性有很好的相关性,应用AVO技... 西伯利亚盆地M气田的白垩系上部层系HM1层、HM2层砂岩储层存在低阻气层,测井资料不完整,缺少密度和中子孔隙度曲线,给气层的解释评价带来较大困难。应用测井及试气资料发现地震剖面中亮点反射特征和储层含气性有很好的相关性,应用AVO技术,对地震叠前资料作了提噪和振幅补偿等处理工作,得到5个道集高精度的AVO剖面,通过分析振幅和炮检距的变化关系,进一步证实了地震亮点反射特征是气层引起的,确定了地震资料在辅助测井解释及气层预测研究中的可行性。用测井资料对地震剖面进行有效刻度、标定,排除地震反射特征中与天然气富集无关的岩性等因素,建立地震反射特征和储层含气性之间的直接关系。充分挖掘和利用地震资料中包含的天然气信息,亮点反射、锅底反射、屏蔽—吸收等地震剖面的反射特征辅助测井解释,在弥补测井资料不足的同时,也对测井解释结论进一步验证,根据亮点的分布范围精确地圈定出HM1层、HM2层的含气范围,真正实现了井—震结合。另外,利用亮点的振幅变化特征在预测高丰度的含气区、预测气层的厚度变化及估算气水界面等方面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在气藏进行解释评价中采用这种井—震结合的方法,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为井位优选提供了可靠的依据,成果得到了生产实践的检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资料 气藏 测井解释评价 重要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WOA-ELM-AE的电力资产信息管理系统异常数据检测方法 被引量:6
7
作者 李凯 靳书栋 +2 位作者 刘宏志 王艳梅 杨晓营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55-262,共8页
针对当前电力资产信息管理系统难以准确自主发现异常数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IWOA-ELM-AE的电力资产信息管理系统异常数据检测方法。在管理系统框架下分析了可能存在的异常类型,将改进鲸鱼优化算法(IWOA)用于优化极限学习机自编码器(E... 针对当前电力资产信息管理系统难以准确自主发现异常数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IWOA-ELM-AE的电力资产信息管理系统异常数据检测方法。在管理系统框架下分析了可能存在的异常类型,将改进鲸鱼优化算法(IWOA)用于优化极限学习机自编码器(ELM-AE),建立了电力信息系统异常数据优化检测模型。将模型应用于电力资产信息异常数据检测,并建立性能评估指标体系以衡量其效果。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的检测性能评估结果与传统模型相比具有显著优势,能够更为准确地检测电力资产信息中存在的异常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管理系统 电力资产 异常数据检测 极限学习机 自编码器 鲸鱼优化算法 检测性能 评估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力声信息融合感知的香梨果肉脆度评价
8
作者 莫小明 郭磊 +3 位作者 李贺 翟明灿 查志华 吴杰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314-320,共7页
为实现香梨脆度更符合感官评价的仪器检测,该研究采用万能材料试验机与麦克风以51 200 Hz高频同步采集香梨果肉破裂时的力声信号,在力声曲线锯齿度分析区间进行数据层信息融合,并分别转换为格拉姆角和场图与角差场图、对称极坐标图、马... 为实现香梨脆度更符合感官评价的仪器检测,该研究采用万能材料试验机与麦克风以51 200 Hz高频同步采集香梨果肉破裂时的力声信号,在力声曲线锯齿度分析区间进行数据层信息融合,并分别转换为格拉姆角和场图与角差场图、对称极坐标图、马尔可夫变迁场图及递归图,通过ResNet50网络挖掘与感官脆度评分相关的图像深度特征,经特征降维的主成分输入到超参数优化后的K近邻、极限学习机、随机森林及支持向量回归模型,实现香梨果肉脆度的定量预测。研究结果表明,马尔可夫变迁场图像全连接层特征降维后的主成分与感官脆度评分的相关系数绝对均值最大,为0.64,最适宜定量表征香梨果肉感官脆度评分差异,通过主成分分析提取了前10个主成分解释图像高维全连接层特征95.75%的信息,以这10个主成分构建的ResNet50-SVR(support vector regression)模型预测集决定系数为0.96,预测集均方根误差为0.24,预测偏差比为4.88,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和稳定性,可实现对香梨果肉脆度较为准确的仪器检测,该研究结果为香梨果肉的脆度评价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仪器测试 主成分分析 数据融合 力声信号 脆度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装备使用资料试验评价机制研究
9
作者 文海 吴应发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101-104,共4页
高质量的装备使用资料,能有效降低高技术装备的使用门槛。通过装备性能鉴定验证使用资料的易用性,对提升装备使用资料质量有重要意义。为规范装备使用资料的试验评价工作,借鉴民用、工业及民航领域的成熟验证方法,归纳提出了书面审查、... 高质量的装备使用资料,能有效降低高技术装备的使用门槛。通过装备性能鉴定验证使用资料的易用性,对提升装备使用资料质量有重要意义。为规范装备使用资料的试验评价工作,借鉴民用、工业及民航领域的成熟验证方法,归纳提出了书面审查、操作验证和评估验证3种方法,建立了融入装备性能鉴定实施过程的试验评价机制,可为试验机构开展装备使用资料试验评价工作提供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备使用资料 试验评价 书面审查 操作验证 评估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中心SFC+X编排评测环境的构建:POC方法
10
作者 刘振宇 李华 王璐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735-1747,共13页
根据不同场景要求及相应业务需求,服务功能链SFC可以部署在边缘云到数据中心、数据中心之间以及数据中心内部,然而,由于数据中心固有的重资产属性,在其基础上灵活组合的SFC+X编排评测工作因无经济有效的评测环境而难以进行。基于概念证... 根据不同场景要求及相应业务需求,服务功能链SFC可以部署在边缘云到数据中心、数据中心之间以及数据中心内部,然而,由于数据中心固有的重资产属性,在其基础上灵活组合的SFC+X编排评测工作因无经济有效的评测环境而难以进行。基于概念证明POC方法进行评测,可以针对实际情况实现一个模型或被测对象中最重要部分,以较小的实施代价验证所关注的问题。在对数据中心SFC+X编排的评测过程中,围绕POC评测环境能否有效评测SFC+X编排功能正确性及有效度量SFC+X编排性能指标,对POC评测方法是否可以解决数据中心SFC+X编排评测问题进行分析,论证了SFC功能正确的传递性原则和性能指标蜕变关系保持原则,提出了POC评测方法可行性定理,并依此原则和定理结合数据中心SFC+X编排特点,对评测所需硬件资源进行约减,以设计实现POC评测环境。通过理论推导及POC验证方法证明了POC评测方法不仅能够有效评测SFC+X编排功能的正确性,而且还可以度量SFC+X编排性能指标。最后提出一种基于POC方法的数据中心SFC+X编排是否满足SLA的评测方法,为数据中心SFC+X编排评测问题提供了一个经济有效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C方法 testOracle POC评测环境 数据中心 功能评测 性能度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多源数据融合技术在浅层纵波速度调查中的应用
11
作者 朱峰 石一青 +1 位作者 符伟 李博南 《石油物探》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18-932,共15页
微测井是地震勘探中常用的一种近地表纵波速度调查方法,在场地条件和施工成本受限的情况下,该方法得到的速度解释剖面常存在横向分辨率不足的问题。利用静力触探法布设方便、成本低廉的优势,提出一种利用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关联地层阻力... 微测井是地震勘探中常用的一种近地表纵波速度调查方法,在场地条件和施工成本受限的情况下,该方法得到的速度解释剖面常存在横向分辨率不足的问题。利用静力触探法布设方便、成本低廉的优势,提出一种利用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关联地层阻力和地层波速的方法,以期通过少量实测微测井实现大范围纵波速度结构的有效预测。该方法的实施流程如下:(1)两两配对静力触探和微测井数据以生成控制点位,以岩性变化为网络分裂条件,输入层神经元接收锥尖阻力、侧摩阻力和深度数据,输出层神经元接收纵波速度,在中间设置多个全连接隐藏层;(2)通过前馈训练机制更新隐藏层神经元参数;(3)将非控制点位的静力触探数据输入到训练好的神经网络模型以获取全区近地表纵波速度结构剖面。在苏北某场地进行方法测试和数据分析,结果证实岩性分层的精细度和训练样本量是决定模型表现的两个关键因素。人工神经网络法预测浅层纵波速度的准确率超过90%,在可靠性、分辨率以及鲁棒性方面都超越了现有的经验公式法,可以辅助判断地下虚反射界面和低降速带分布范围,是提高地震勘探浅层速度调查精度和效率的有益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神经网络 近地表层速度调查 数据融合算法 静力触探 微测井调查 近地表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测井资料综合预测岩石可钻性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23
12
作者 梁启明 邹德永 +1 位作者 张华卫 李学清 《石油钻探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7-19,共3页
岩石可钻性是钻头选型、提高钻井效率的基础,利用测井资料预测岩石可钻性是行之有效的手段。通过室内试验,重点研究岩性、密度和泥质含量对岩石可钻性的影响规律,在已有的可钻性与声波时差关系模型基础上, 考虑不同岩石岩性、密度和泥... 岩石可钻性是钻头选型、提高钻井效率的基础,利用测井资料预测岩石可钻性是行之有效的手段。通过室内试验,重点研究岩性、密度和泥质含量对岩石可钻性的影响规律,在已有的可钻性与声波时差关系模型基础上, 考虑不同岩石岩性、密度和泥质含量对其可钻性级值的影响,建立了新的岩石可钻性综合预测模型。经验证,该模型预测精度较高,能满足工程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可钻性 声波测井 测井数据 数学模型 实验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页岩气储层岩石力学特性及脆性评价 被引量:126
13
作者 李庆辉 陈勉 +2 位作者 金衍 侯冰 张家振 《石油钻探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7-22,共6页
页岩气储层的岩石力学特性对开发影响极大,进行页岩破坏机理、力学特性和脆性评价方面的研究,可以为页岩气钻井和压裂设计工作提供技术支撑。采用室内试验和测井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在黑色页岩力学特性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其脆性破坏特征... 页岩气储层的岩石力学特性对开发影响极大,进行页岩破坏机理、力学特性和脆性评价方面的研究,可以为页岩气钻井和压裂设计工作提供技术支撑。采用室内试验和测井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在黑色页岩力学特性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其脆性破坏特征及影响因素,提出了一种利用岩石弹性参数和矿物组成综合评价页岩脆性的方法,并介绍了利用测井资料计算单井脆性剖面的流程。研究表明,页岩普遍具有脆性破坏的特征,破坏类型与页岩种类、取心深度、取心方位和加载条件相关,低围压下标准试样以劈裂式破坏为主,全应力应变曲线经历极短的塑性屈服阶段即发生破坏,高围压时多出现双剪式和单剪式破坏,页岩的脆性与试样的弹性参数和矿物组成关系密切。实例分析表明,脆性特征影响压裂效果,与压裂造缝能力和产气情况吻合良好。综合脆性评价既是储层岩石力学特性分析的重要内容,也是压裂选层的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岩石力学 破坏模式 脆性评价 测井数据 选择性压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随钻录井资料确定页岩气储层参数 被引量:27
14
作者 戴长林 石文睿 +3 位作者 程俊 石元会 黄强 赵红燕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7-21,124-125,共5页
为了达到随钻快速识别与评价页岩气的录井显示目的,基于页岩气储层同时具有致密砂岩、致密碳酸盐岩油气层的特征,运用岩屑伽马录井、地层元素录井及钻时资料识别页岩气储层岩性的方法与标准,提出了运用气测及综合录井资料确定地层孔隙... 为了达到随钻快速识别与评价页岩气的录井显示目的,基于页岩气储层同时具有致密砂岩、致密碳酸盐岩油气层的特征,运用岩屑伽马录井、地层元素录井及钻时资料识别页岩气储层岩性的方法与标准,提出了运用气测及综合录井资料确定地层孔隙度与渗透率、地层压力与地层破裂压力、地层含气饱和度与地层含气量、气层产能预测的方法,丰富了录井页岩气解释评价方法与手段。对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首口页岩气勘探试验井———J111井录井资料进行了分析和探讨。结果表明:上述方法为低孔隙度低渗透率复杂孔隙结构的页岩气层的精细解释提供了参考,有较强的实用性,满足了页岩气录井现场快速解释评价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录井 资料 储集层 参数 解释 评价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测井资料综合评价泥质岩盖层封闭性的方法及应用 被引量:19
15
作者 付广 陈章明 +1 位作者 王朋岩 胡春明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271-276,302,共7页
作为油气储集层的有效封闭的盖层必须同时具备较强的微观封闭能力和一定的空间展布范围等两个条件。微观封闭能力的强弱主要与盖层的泥质含量和孔渗性有关,空间展布范围的大小与盖层的单层厚度有关。据此.可以将泥质含量、有效孔隙率... 作为油气储集层的有效封闭的盖层必须同时具备较强的微观封闭能力和一定的空间展布范围等两个条件。微观封闭能力的强弱主要与盖层的泥质含量和孔渗性有关,空间展布范围的大小与盖层的单层厚度有关。据此.可以将泥质含量、有效孔隙率、渗透率和单层厚度作为泥质岩类盖层的封闭性的主要评价参数。在正常情况下,上述这些参数可由实验室测得。在取心资料少或无取心地区可由测并资料计算得到,也可由地震资料间接换算出。本文主要介绍如何依据测井资料确定这几种参数的方法,并提出相应的评价标准和综合评价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质岩 盖层 封闭性 测井资料 油气储集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性能的测试与评估 被引量:19
16
作者 田杰 陈杰 +1 位作者 窦丽华 张宇河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84-85,共2页
讨论了信息融合系统性能评估的一般性理论和方法,以军事上的应用为背景建立了信息融合性能指标体系。通过软件测试的方法,对融合算法进行测试与评估。提出了一种用于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性能测试与评估的系统结构,并以一个舰艇信息融合... 讨论了信息融合系统性能评估的一般性理论和方法,以军事上的应用为背景建立了信息融合性能指标体系。通过软件测试的方法,对融合算法进行测试与评估。提出了一种用于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性能测试与评估的系统结构,并以一个舰艇信息融合系统为例,讨论了评估其航迹相关性能时的测试步骤,给出了部分性能指标的计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融合 性能评估 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辽盆地古龙页岩油测井评价技术现状、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31
17
作者 李宁 闫伟林 +5 位作者 武宏亮 郑建东 冯周 张兆谦 王克文 王敬岩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17-128,共12页
在分析古龙页岩油储层及测井响应特征基础上,系统总结了储层“四性”关系及页岩油甜点测井评价技术研究现状,指出了测井评价面临的技术挑战。通过与准噶尔盆地吉木萨尔凹陷、渤海湾盆地沧东凹陷等国内其他页岩油储层典型特征对比,给出... 在分析古龙页岩油储层及测井响应特征基础上,系统总结了储层“四性”关系及页岩油甜点测井评价技术研究现状,指出了测井评价面临的技术挑战。通过与准噶尔盆地吉木萨尔凹陷、渤海湾盆地沧东凹陷等国内其他页岩油储层典型特征对比,给出了在大数据人工智能驱动下解决测井评价瓶颈技术的相关对策,明确了古龙页岩油储层测井评价的关键是优势岩性岩相及其空间叠置关系识别与表征。结合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实现缺失曲线、坏井眼等影响因素下的曲线智能重构;充分发挥大数据在数据信息深度挖掘方面的独特优势,开展单井—多井—区域储层对比、类比及延展性预测,进而结合“四性”关键参数实现优势甜点区带评价,研究形成基于大数据分析的古龙页岩油储层测井解释评价技术,为古龙页岩油下一步勘探部署、储量提交和开发方案编制等提供测井关键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龙页岩油 四性关系 测井评价 大数据人工智能 岩性岩相 甜点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录井资料定量评价储层流体性质 被引量:11
18
作者 张莉 夏峥寒 赵淑英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7-28,共2页
应用录井资料并依据录井地质评价储层方法和准则,按照储层流体性质的不同建立了各类评价参数的求取方法;通过将录井、测井资料的有机结合,建立了储层流体性质的综合评价方法。该方法弥补了单项录井资料在录井解释评价方面的不足,提高了... 应用录井资料并依据录井地质评价储层方法和准则,按照储层流体性质的不同建立了各类评价参数的求取方法;通过将录井、测井资料的有机结合,建立了储层流体性质的综合评价方法。该方法弥补了单项录井资料在录井解释评价方面的不足,提高了录井解释评价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录井资料 储层 定量评价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C钻头的优选方法 被引量:20
19
作者 李士斌 艾池 +2 位作者 宁海川 陈建革 慕万军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86-88,共3页
应用室内岩石可钻性实验结果,确定了松辽盆地南部某区块应用 P D C 钻头和牙轮钻头钻进两种岩石可钻性级值的关系,给出了该区块 P D C 钻头和牙轮钻头各自所适用地层层段,建立了应用声波时差测井资料确定 P D C 钻头钻进时... 应用室内岩石可钻性实验结果,确定了松辽盆地南部某区块应用 P D C 钻头和牙轮钻头钻进两种岩石可钻性级值的关系,给出了该区块 P D C 钻头和牙轮钻头各自所适用地层层段,建立了应用声波时差测井资料确定 P D C 钻头钻进时的岩石可钻性级值模型,应用该模型进行 P D C 钻头优选. 结果表明:应用声波时差计算的岩石可钻性级值的相关性因数为0 .85 ,可以满足工程需要. 当可钻性级值超过6 级时,应换牙轮钻头钻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C钻头 可钻性 测井资料 钻头 优选方法 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古界变质岩储集层测井资料综合评价 被引量:22
20
作者 朱留方 吴海燕 翟勇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39-42,共4页
文章针对前震旦系变质岩储集层具有岩性特征、孔隙结构复杂及缝洞发育等特点,论述了利用多种测井信息综合评价裂缝性储集层的方法,其中包括变质岩的岩性特征分析。在分析岩石矿物成分的基础上,利用已知岩性与测井信息制作各种交绘图,总... 文章针对前震旦系变质岩储集层具有岩性特征、孔隙结构复杂及缝洞发育等特点,论述了利用多种测井信息综合评价裂缝性储集层的方法,其中包括变质岩的岩性特征分析。在分析岩石矿物成分的基础上,利用已知岩性与测井信息制作各种交绘图,总结、研究胜利油区前震旦系变质岩岩性划分方法及岩性识别特征,并对岩性种类进行了划分,结合变质岩的电性特征、成像测井、偶极子声波测井、自然伽马能谱测井等多种测井信息,进一步总结了岩性与储集段类别之间的关系。根据储集段的特征,建立测井评价模型,重新制定储集段类别划分标准,实践证明该套变质岩储层测井综合评价的方法与储集层的划分与以往方法相比更加趋于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古代 变质岩油气藏 地层评价 测井解释 岩性解释 裂缝(岩石) 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