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中国地磁台网数据的太阳静日期间地磁场Z分量日变化幅度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赵旭东 何宇飞 +1 位作者 李琪 刘晓灿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3728-3742,共15页
本文应用中国地磁台网完成数字化改造后自2008年以来的地磁场观测数据,分析了过去12年(2008—2019年)中国地区地磁场Z分量的日变化幅度特征.重点研究了地磁场Z分量在太阳活动高低年的月变化、季节变化情况以及对其在云南地区和中国东南... 本文应用中国地磁台网完成数字化改造后自2008年以来的地磁场观测数据,分析了过去12年(2008—2019年)中国地区地磁场Z分量的日变化幅度特征.重点研究了地磁场Z分量在太阳活动高低年的月变化、季节变化情况以及对其在云南地区和中国东南部地区同纬度台站之间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表明,Z分量日变化幅度在同一月份或季节随太阳活动的变化主要来自电离层电导率的影响;但在太阳活动高年,电离层中性风的作用可能会使分点月的Z分量日变化幅度大于或等于夏至月;由于云南地区地下电性结构的复杂性,地下电导率可能在分点月和夏至月对云南地区的Z分量日变化幅度起到了放大作用,使其增加了约12%~41%.研究结果为地磁场日变化及地磁异常提取的背景信息选择提供了新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静日 地磁场z分量 日变化幅度 中国地磁台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6年青海门源6.4级地震前地磁异常特征分析 被引量:9
2
作者 李霞 刘磊 冯丽丽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S1期122-127,134,共7页
以青海、甘肃和四川交界处(30~41°N,90~107°E)为研究区域,对研究区2013~2015年数字地磁资料进行加卸载响应比和逐日比计算,分析2016年青海门源6.4级地震震前异常变化。研究结果表明:门源地震震前29天沿断裂带及其附近台站地... 以青海、甘肃和四川交界处(30~41°N,90~107°E)为研究区域,对研究区2013~2015年数字地磁资料进行加卸载响应比和逐日比计算,分析2016年青海门源6.4级地震震前异常变化。研究结果表明:门源地震震前29天沿断裂带及其附近台站地磁加卸载响应比和逐日比均成组出现超限的高值,且异常高值的空间分布都相对集中于震中区附近,震中位于异常高、低值转换带或过渡带附近,表现出一定的时空同步性。与2013年7月22日岷县—漳县6.6级地震前加卸载响应比和逐日比特征变化进行对比分析,发现两者具有一定相似性。因此,地磁垂直分量日变形态及相关计算方法在短期内具有一定预报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源6.4级地震 地磁垂直分量日变化 加卸载响应比 逐日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地区地磁异常与地震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阎春恒 孙学军 +3 位作者 齐贵华 韦仕根 黄惠宁 向巍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06-612,共7页
采用空间相关法计算了1987—2013年广西邕宁地震台和河池地震台的地磁Z分量日变化幅度相对海南琼中地震台的空间相关系数,分析了研究时段内空间相关曲线异常变化特征与广西及北部湾海域中强地震的关系。结果表明,广西及北部湾海域中... 采用空间相关法计算了1987—2013年广西邕宁地震台和河池地震台的地磁Z分量日变化幅度相对海南琼中地震台的空间相关系数,分析了研究时段内空间相关曲线异常变化特征与广西及北部湾海域中强地震的关系。结果表明,广西及北部湾海域中强地震通常发生在邕宁地震台和河池地震台的空间相关曲线同步出现低值异常持续过程中或异常结束后3个月内,且低值异常持续时间超过1个月、异常最小幅值≤0.9。预报效能检验结果显示,该方法对广西地区M≥4.4地震具有较好的映震效果,可为该地区短临地震趋势分析提供定量判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磁异常 z分量日变化幅度 空间相关性 震磁关系 广西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