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大豆CMS恢复基因Rf2功能性分子标记开发及恢复系新种质创制 |
赵天宇
杨绪磊
王孟磊
韩忠旭
王铭钰
林春晶
张井勇
张春宝
|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2
|
基于InDel标记的春油菜品种指纹图谱构建和杂交种纯度鉴定 |
何鸟飞
赵绪涛
李开祥
|
《草业科学》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3
|
抗病抗倒高含油甘蓝型油菜CMS汉11A的选育及应用 |
孙晓敏
谌国鹏
邢丽红
瞿丽英
薛艳
张雁霞
裴璐华
|
《陕西农业科学》
|
2025 |
0 |
|
4
|
高粱雄性不育系、保持系正负极向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电泳比较 |
彭永康
祁忠占
张丰德
刘桂琴
|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89 |
20
|
|
5
|
不同小麦雄性不育类型光合、生理参数日变化的研究 |
焦健
高庆荣
张爱民
郝媛媛
王大伟
王霖
邱新民
|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19
|
|
6
|
F型小麦雄性不育系小孢子发育的细胞学观察 |
赵卜
张向展
郑炜君
陈林
吴迪
柴守诚
|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19
|
|
7
|
粳稻三系亲本的性状特征与杂种优势分析 |
张宏根
孔宪旺
朱正斌
汤述翥
裔传灯
顾铭洪
|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20
|
|
8
|
辣椒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和保持系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比较分析 |
戴亮芳
罗向东
王述彬
刘强
陈劲枫
|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12
|
|
9
|
Ogura细胞质甘蓝雄性不育系选育及其利用 |
朱玉英
姚文岳
张素琴
凌超
沈凤英
龚静
吴晓光
金海军
|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
1998 |
21
|
|
10
|
小麦K、V、T、CHA细胞质雄性不育类型的光合特性分析 |
乔晓琳
高庆荣
张爱民
赵桂清
刘正斌
邱新民
|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13
|
|
11
|
5个水稻三系新不育系异交特性研究 |
陈云风
余秋英
傅军如
朱昌兰
贺晓鹏
陈小荣
欧阳林娟
彭小松
贺浩华
|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15
|
|
12
|
水稻广亲和品种对不同细胞质不育系恢复力的鉴定研究 |
汤述翥
李国生
程祝宽
陈宗祥
潘学彪
顾铭洪
刘荣宝
|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9 |
14
|
|
13
|
K、T、V、CHA型杂种小麦品质性状的细胞质效应 |
高庆荣
张爱民
王瑞霞
乔晓琳
张永祥
|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13
|
|
14
|
葱胞质雄性不育花蕾生化物质含量和能量代谢酶活性的动态变化特征 |
苗锦山
杨文才
刘彩霞
李美芹
乔宁
沈火林
|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22
|
|
15
|
水稻广亲和广谱型恢复系SWR78的选育 |
汤述翥
张宏根
孔宪旺
顾世梁
龚志云
严长杰
梁国华
顾铭洪
|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12
|
|
16
|
应用基因芯片分析短日低温条件下新型粳稻光温敏核质互作不育系育性相关基因 |
杜士云
阳菁
王守海
王德正
吴爽
罗彦长
李阳生
|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9
|
|
17
|
小麦K型不育系育性恢复基因的遗传分析 |
詹克慧
程静
崔党群
范濂
许海霞
宋迎辉
|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16
|
|
18
|
棉花晋A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小孢子发生的显微和超微结构观察 |
黄晋玲
杨鹏
李炳林
安泽伟
孙黛珍
|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01 |
24
|
|
19
|
红莲型不育细胞质在杂交粳稻育种中的应用 |
汤述翥
张宏根
朱正斌
刘超
李鹏
梁国华
严长杰
刘巧泉
于恒秀
顾铭洪
|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13
|
|
20
|
花椰菜雄性不育系的选育与应用 |
陈文辉
方淑桂
朱朝辉
林翮飞
黄建都
|
《福建农业学报》
CAS
|
2010 |
1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