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白桦环阿齐醇合成酶(CAS)基因与达玛烯二醇合成酶(DS)基因的双基因RNA干扰载体构建 被引量:3
1
作者 梁甜 马泓思 +2 位作者 尹静 詹亚光 张梦岩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55-362,共8页
环阿齐醇合成酶(Cycloartenol synthase,CAS)和达玛烯二醇合成酶(Dammarenediol synthase,DS)为白桦三萜合成过程分支途径关键酶基因,对CAS和DS基因的抑制或沉默将有利于三萜前体-2,3氧化角鲨烯向目标产物白桦脂醇和齐墩果酸合成。利用... 环阿齐醇合成酶(Cycloartenol synthase,CAS)和达玛烯二醇合成酶(Dammarenediol synthase,DS)为白桦三萜合成过程分支途径关键酶基因,对CAS和DS基因的抑制或沉默将有利于三萜前体-2,3氧化角鲨烯向目标产物白桦脂醇和齐墩果酸合成。利用同源序列PCR方法及pRNAi-GG新型载体,进行DS单基因RNAi及DS与CAS双基因RNAi载体的构建。结果显示,分别克隆获得CAS和DS c DNA序列长度为300和509 bp,Blast同源序列比对与已知日本白桦BPX1和OSCBPD相似度为100%和92%。依据基因RNAi引物设计及pRNAi-GG使用原则,分别将CAS、DS的正向片段和反向片段有序地连接到pRNAi-GG载体PDK内含子两侧,并转化大肠杆菌Trans1-T1中,经PCR及克隆测序验证,获得白桦DS单基因和CAS、DS双基因干扰载体,并通过三亲杂交方法分别获得含有两个RNAi载体的工程农杆菌菌株。该研究为进一步通过基因工程手段阻断白桦三萜分支途径及促进前体物质向目标产物白桦酯醇和齐墩果酸方向合成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桦 三萜 RNA干扰载体 环阿齐醇合成酶(cas) 达玛烯二醇合成酶(D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蛇足石杉HsCAS1基因克隆及序列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罗红梅 张鑫 +4 位作者 牛云云 宋经元 陈士林 殷秀梅 何顺志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159-1165,共7页
本研究对蛇足石杉(Huperzia serrata)环阿屯醇合成酶(Cycloartenol synthase,CAS)基因HsCAS1编码区进行克隆及序列分析。根据本实验室已获得的蛇足石杉转录组数据,从中获得1条具有环氧角鲨烯环化酶保守结构域的编码CAS的转录本,采用RT-... 本研究对蛇足石杉(Huperzia serrata)环阿屯醇合成酶(Cycloartenol synthase,CAS)基因HsCAS1编码区进行克隆及序列分析。根据本实验室已获得的蛇足石杉转录组数据,从中获得1条具有环氧角鲨烯环化酶保守结构域的编码CAS的转录本,采用RT-PCR方法获得该基因的编码区序列,并对HsCAS1蛋白进行理化性质、蛋白二级结构及三维结构预测分析。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HsCAS1基因在蛇足石杉的根、茎、叶中的表达情况。序列分析表明,所克隆的HsCAS1基因编码区长为2,271 bp,编码756个氨基酸残基,HsCAS1与紫果冷杉(Abies magnifica)的CAS具有61%的序列相似性。生物信息学预测HsCAS1蛋白含有3个跨膜区,具有萜类环化酶等保守结构域,不含信号肽。HsCAS1在蛇足石杉的根中表达丰度高于茎和叶。本研究在国内外首次获得蛇足石杉HsCAS1基因的编码区序列,为进一步研究HsCAS1在石杉科植物甾醇合成途径中的功能及鉴定酶活性位点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阿屯醇合成酶 蛇足石杉 甾醇 次生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参环阿屯醇合酶基因克隆及表达分析 被引量:8
3
作者 李珍 王东浩 +2 位作者 姚伟 陈玉芹 王喆之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285-1291,共7页
以丹参cDNA为模板,克隆了丹参环阿屯醇合酶(cycloartenol synthase,CAS)基因的cDNA序列(SmCAS),对其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研究了该基因在丹参不同器官及不同胁迫处理下的表达模式。结果显示:该基因全长2 34... 以丹参cDNA为模板,克隆了丹参环阿屯醇合酶(cycloartenol synthase,CAS)基因的cDNA序列(SmCAS),对其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研究了该基因在丹参不同器官及不同胁迫处理下的表达模式。结果显示:该基因全长2 346bp,包含2 271bp开放阅读框,编码756个氨基酸。预测其编码蛋白分子量为86.16kD,具有氧化鲨烯环化酶超家族典型的DCTAE结构域和QW结构域。该基因推测的氨基酸序列与人参、田七、积雪草、甘草、拟南芥的相似性分别为83%、84%、83%、81%和80%。SmCAS基因在丹参根、茎、叶、花中均有表达,在花中表达量最高;而且SmCAS基因能够响应ABA、低温和干旱的诱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阿屯醇合酶 基因克隆 丹参 表达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盾叶薯蓣环阿屯醇合酶基因克隆与表达(英文) 被引量:13
4
作者 陈迪 陈永勤 +2 位作者 杨之帆 张艳艳 肖柳青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21-228,共8页
利用巢式PCR和RACE技术从盾叶薯蓣中克隆了阿屯醇合酶的cDNA(定名为DZCAS).结果表明,该cDNA的开放读码框为2280bp,编码759个氨基酸的多肽,分子量为86924Da,等电点为6.39.氨基酸序列比对表明盾叶薯蓣阿屯醇合酶与其他植物阿屯醇合酶的相... 利用巢式PCR和RACE技术从盾叶薯蓣中克隆了阿屯醇合酶的cDNA(定名为DZCAS).结果表明,该cDNA的开放读码框为2280bp,编码759个氨基酸的多肽,分子量为86924Da,等电点为6.39.氨基酸序列比对表明盾叶薯蓣阿屯醇合酶与其他植物阿屯醇合酶的相似性超过70%,含有环阿屯醇合酶共有的保守序列.利用氧化鲨烯环化酶基因缺陷型酵母表达DZCAS,并用高效液相色谱和液质联用仪检测酵母细胞中环阿屯醇合成情况,证明DZCAS编码环阿屯醇合酶.RT-PCR分析表明,DZCAS在盾叶薯蓣幼叶中表达量最高,其次是在地下幼嫩块茎中,而地上幼茎表达量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叶薯蓣 环阿屯醇合酶基因 基因表达 基因克隆 薯蓣皂甙元生物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人群eNOS基因内含子13微卫星多态性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林琳 李月琴 +4 位作者 谢卫兵 姚冬生 海戎 云泓若 周天鸿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2000年第4期20-23,共4页
目的 :为研究eNOS基因内含子 13上的微卫星序列与妊高症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PCR-PAGE与银染相结合的方法 ,研究其多态性。结果 :得到含有该微卫星序列的DNA片段。结论 :证实在中国人群中eNOS基因内含子 13上的确存在一个CA重复的多态... 目的 :为研究eNOS基因内含子 13上的微卫星序列与妊高症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PCR-PAGE与银染相结合的方法 ,研究其多态性。结果 :得到含有该微卫星序列的DNA片段。结论 :证实在中国人群中eNOS基因内含子 13上的确存在一个CA重复的多态性微卫星序列 ,从而为研究该位点与妊高症的相关性提供了技术支持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含子13 ca重复 ENOS基因 微卫星序列 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长时间运动对大鼠心肌线粒体NO、NOS水平及线粒体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7
6
作者 高彩暇 丁树哲 许其卫 《中国体育科技》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05-110,共6页
12只8周龄雌性SD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6只)和运动组(6只),运动组负重游泳299±29min后立即处理,取心肌线粒体测定线粒体RCR,随后测定心肌总NOS、mtNOS活性,心肌三型NOSmRNA表达水平,心肌细胞和线粒体中NO的含量,线粒体抑制活性氧的... 12只8周龄雌性SD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6只)和运动组(6只),运动组负重游泳299±29min后立即处理,取心肌线粒体测定线粒体RCR,随后测定心肌总NOS、mtNOS活性,心肌三型NOSmRNA表达水平,心肌细胞和线粒体中NO的含量,线粒体抑制活性氧的能力以及[Ca^(2+)]i。结果发现,一次性长时间运动后,尽管大鼠心肌线粒体抗氧化能力下降,但线粒体呼吸功能完好,线粒体游离钙离子浓度没有发生变化,这可能和心肌及心肌线粒体NO含量、NOS活性水平下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 线粒体呼吸控制率 NO NOS 活性氧 游离钙离子 动物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尼莫地平对小鼠齿状回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的表达及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张爱霞 罗春霞 +6 位作者 王玮 Liu Shu-hong 孙婧 朱新建 张书刚 LIU You-ming 朱东亚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790-794,共5页
目的探讨阻断L型电压门控式Ca2+通道(LVGCC)对成年动物齿状回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nitricoxidesynthase,iNOS)的表达及其活性的影响。方法通过阻塞大脑中动脉(MCAO)90min制备局灶性脑缺血动物模型。缺血前15min静脉单次注射尼... 目的探讨阻断L型电压门控式Ca2+通道(LVGCC)对成年动物齿状回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nitricoxidesynthase,iNOS)的表达及其活性的影响。方法通过阻塞大脑中动脉(MCAO)90min制备局灶性脑缺血动物模型。缺血前15min静脉单次注射尼莫地平(2.0mg·kg-1),24h处死动物,采用RTPCR和Westernblot的方法研究尼莫地平对齿状回iNOS的mRNA和蛋白水平的影响,并测定iNOS酶活性和NO含量的变化。用LPS和TNFα诱导培养的星型胶质细胞表达iNOS,同时给予尼莫地平,培养24h后,检测各组细胞的iNOSmRNA水平和iNOS酶活性。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MCAO后小鼠缺血侧齿状回iNOSmRNA和蛋白水平明显升高,iNOS活性增强,NOx含量增加。给予尼莫地平的动物,缺血侧齿状回无论是iNOSmRNA水平、iNOS蛋白含量,还是iNOS活性及NOx含量,与假手术组相比均显著下降。尼莫地平还可以降低培养的星型胶质细胞的mRAN水平。结论尼莫地平阻断LVGCC,可以明显下调缺血动物的齿状回和培养细胞的iNOS表达,降低iNOS的酶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灶性脑缺血 尼莫地平 L-型电压门控式ca^2+通道 INO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汉果环阿屯醇合酶的同源建模、分子对接及催化环化的机理推测 被引量:5
8
作者 乔晶 崔晟榕 +2 位作者 石宏武 罗祖良 马小军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01-108,共8页
环阿屯醇为植物甾醇类化合物,也是诸多甾醇类化合物生物合成的关键前体物质之一,具有抗炎、抗氧化、抗肿瘤、调节胆固醇等多种药理活性。课题组前期克隆了罗汉果环阿屯醇合酶基因(Cycloartenol Synthase,CAS)并对其进行了功能验证(GenB... 环阿屯醇为植物甾醇类化合物,也是诸多甾醇类化合物生物合成的关键前体物质之一,具有抗炎、抗氧化、抗肿瘤、调节胆固醇等多种药理活性。课题组前期克隆了罗汉果环阿屯醇合酶基因(Cycloartenol Synthase,CAS)并对其进行了功能验证(GenBank登录号:HQ128566)。但该酶的催化活性位点及催化机制尚不明确,阻碍了进一步的改造及应用。本研究利用同源建模预测CAS的三维结构,结合分子对接模拟技术分析该酶与底物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Asp491、Cys492、Cys570、Tyr540、His265是CAS酶上关键的催化位点,Asp491质子化2,3-氧化鲨烯引发四个环化反应形成C20正离子中间体,然后中间体经过一系列的碳正离子重排形成C11正离子中间体,最后通过His265与Tyr540去质子化使得C27与C11原子间形成单键生成产物环阿屯醇。此外,活性空腔内存在大量的疏水氨基酸,则通过疏水作用稳定反应物、中间体结合在活性空腔。该酶活性位点的发现,为今后通过定点突变技术改造酶的活性及调控代谢通路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阿屯醇合酶 同源建模 分子对接 活性位点 催化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葫芦巴环阿屯醇合酶基因的分离及其对薯蓣皂素合成的影响 被引量:6
9
作者 刘梦迪 李长福 章焰生 《植物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87-92,共6页
以薯蓣皂素合成植物葫芦巴(Trigonella foenum-graecum L.)为材料,从中分离了环阿屯醇合酶基因Tf CAS,并对其序列特征、基因的表达及其对葫芦巴薯蓣皂素生物合成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该基因全长2271 bp,共编码756个氨基酸;其氨... 以薯蓣皂素合成植物葫芦巴(Trigonella foenum-graecum L.)为材料,从中分离了环阿屯醇合酶基因Tf CAS,并对其序列特征、基因的表达及其对葫芦巴薯蓣皂素生物合成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该基因全长2271 bp,共编码756个氨基酸;其氨基酸序列与蒺藜苜蓿(Medicago truncatula Gaertn.)、豌豆(Pisum sativum L.)及百脉根(Lotus japonicus L.)环阿屯醇合酶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分别为94%、91%和89%。利用酵母表达系统对Tf CAS蛋白的生物化学功能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蛋白能够催化环阿屯醇的合成。进一步利用葫芦巴发根遗传转化体系在葫芦巴中过量表达Tf CAS基因,发现该基因的过量表达大幅提高了Tf CAS的表达,且促进了葫芦巴中β-谷甾醇和薯蓣皂素的生物合成,但与对照相比差异不显著。研究结果表明Tf CAS基因参与了葫芦巴薯蓣皂素的生物合成,但其并非为该合成途径中的限速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薯蓣皂素 葫芦巴 环阿屯醇合酶 发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牡丹环阿屯醇合成酶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云琴 原晓龙 +1 位作者 陈中华 王毅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67-572,共6页
为研究环阿屯醇合成酶(cycloartenol synthase)基因在滇牡丹生物合成中的作用机制,该文采用RT-PCR技术首次从滇牡丹(Paeonia delavayi)中克隆得到一个具完整开放阅读框的环阿屯醇合成酶基因(PdCAS),该基因全长2274 bp,共编码757个氨基酸... 为研究环阿屯醇合成酶(cycloartenol synthase)基因在滇牡丹生物合成中的作用机制,该文采用RT-PCR技术首次从滇牡丹(Paeonia delavayi)中克隆得到一个具完整开放阅读框的环阿屯醇合成酶基因(PdCAS),该基因全长2274 bp,共编码757个氨基酸,PdCAS蛋白序列与桃(Prunus persica)、日本裸樱(Prunus yedoensis var.nudiflora)、葡萄(Vitis vinifera)蛋白序列相似性在86%以上。序列比对分析显示PdCAS具有氧化鲨烯环化酶超家族典型的DCTAE结构域和三萜合成酶的标志性序列DGSWYGSWGVCFTYG。滇牡丹PdCAS蛋白与蔷薇科植物苹果(Malus domestica XP 008391430.1)、白梨(Pyrus bretschneideri XP 009370034.1)、月季(Rosa chinensis XP 024193310.1)、日本裸樱(Prunus yedoensis var.nudiflora PQQ11009.1)、桃(Prunus persica XP 007225240.1)的CAS蛋白聚为一类。PdCAS基因在滇牡丹各组织中均有表达,但是在花瓣中表达量较高。该研究克隆的PdCAS基因与滇牡丹甾醇类化合物的合成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牡丹 环阿屯醇合成酶 CDNA克隆 基因功能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