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ffect of loading rate on the mechanical response and energy evolution of skarn rock subjected to constant-amplitude cyclic loading
1
作者 WU Yun-feng WANG Yu +5 位作者 LI Chang-hong ZHOU Bao-kun LI Peng CAI Mei-feng SUN Chang-kun TIAN Zi-cheng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2025年第3期1117-1140,共24页
This work aims to reveal the mechanical responses and energy evol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skarn rock under constant amplitude-varied frequency loading paths.Testing results show that the fatigue lifetime,stress−strain... This work aims to reveal the mechanical responses and energy evol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skarn rock under constant amplitude-varied frequency loading paths.Testing results show that the fatigue lifetime,stress−strain responses,deformation,energy dissipation and fracture morphology are all impacted by the loading rate.A pronounced influence of the loading rate on rock deformation is found,with slower loading rate eliciting enhanced strain development,alongside augmented energy absorption and dissipation.In addition,it is revealed that the loading rate and cyclic loading amplitude jointly influence the phase shift distribution,with accelerated rates leading to a narrower phase shift duration.It is suggested that lower loading rate leads to more significant energy dissipation.Finally,the tensile or shear failure modes were intrinsically linked to loading strategy,with cyclic loading predominantly instigating shear damage,as manifest in the increased presence of pulverized grain particles.This work would give new insights into the fortification of mining structures and the optimization of mining methodolog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yclic loading loading rate constant amplitude deformation characteristics energy dissip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ffects of axial cyclic loading at constant confining pressures on deformat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anisotropic argillite 被引量:2
2
作者 张久长 周苏华 +1 位作者 方理刚 许湘华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3年第3期799-811,共13页
Triaxial cyclic loading tests have been performed to assess the influence of plastic deformation on inelastic deformational properties of anisotropic argillite with bedding planes which is regarded as a kind of transv... Triaxial cyclic loading tests have been performed to assess the influence of plastic deformation on inelastic deformational properties of anisotropic argillite with bedding planes which is regarded as a kind of transversely isotropic media.Considering argillite's anisotropy and inelastic deformational properties,theoretical formulae for calculating oriented elastic parameters were deduced by the unloading curves,which can be better fitted for the description of its elasticity than loading curves.Test results indicate that with the growth of accumulated plastic,strain,the apparent elastic modulus of argillite decreases in a form of exponential decay function,whereas the apparent Poisson ratio increase in a form of power equation.A ratio of unloading recoverable strain to the total strain increment occurred during a loading cycle is defined to illustrate the characteristic relations between anisotropic coupled elasto-plastic deformation and plastic strain.It is significant to observe that high stress level and plastic history have an inhibiting effect on argillite anisotrop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isotropic argillite coupled elasto-plasticity cyclic loading tests elastic parameters plastic strai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荷载作用下残积土力学特性变化规律研究
3
作者 范子坚 刘新喜 +2 位作者 邓宗伟 李玉 门晟明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912-2923,共12页
通过动静组合三轴试验,研究振动次数、振动幅值、振动频率和初始静偏应力的循环荷载对残积土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基于累计塑性应变的变化规律,提出考虑振动次数、振动频率、振动幅值与初始静偏应力的残积土累计塑性应变演化模型。研究... 通过动静组合三轴试验,研究振动次数、振动幅值、振动频率和初始静偏应力的循环荷载对残积土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基于累计塑性应变的变化规律,提出考虑振动次数、振动频率、振动幅值与初始静偏应力的残积土累计塑性应变演化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残积土受循环荷载作用后,累计塑性应变随振动次数、振动幅值与初始静偏应力的增大而增大,随振动频率的增大而减小,而抗剪强度则随三者的增大而减小,随频率的增大而增大;残积土的抗剪强度随累计塑性应变的增大而逐渐减小,并逐渐靠近或小于未经历循环荷载作用的残积土抗剪强度;残积土受循环荷载作用后的抗剪强度与累计塑性应变之间存在显著的强负相关关系,并据此确定了累计塑性应变与抗剪强度的函数关系。研究结果可为残积土的振后力学性能变化规律分析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积土 循环荷载 动静组合三轴试验 累计塑性应变 抗剪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荷载作用下土体变形试验研究
4
作者 孟凡超 袁晓铭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57-163,共7页
为研究不规则地震荷载对土体变形特性的影响,对砂土试样开展了系统的动三轴试验。试验中分别对3种不同密度砂土试样施加了4条具有不同峰值的不规则地震应力时程及其循环次数为20周的等幅正弦荷载,以便开展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在地震荷... 为研究不规则地震荷载对土体变形特性的影响,对砂土试样开展了系统的动三轴试验。试验中分别对3种不同密度砂土试样施加了4条具有不同峰值的不规则地震应力时程及其循环次数为20周的等幅正弦荷载,以便开展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在地震荷载及其等幅循环荷载输入下,砂土试样的应变增长曲线差异显著,荷载类型及荷载波形是影响土单元应变时程发展特征的主要因素。考虑荷载不规则性得到的修正系数受荷载类型和砂土相对密实度的影响,不受输入荷载动应力幅值大小及砂土类型的影响。最后针对地震荷载下土单元变形的计算,给出了以常规的等幅三轴变形试验为依据的估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荷载 变形特性 等幅往返荷载 修正系数 估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荷载下加筋砂土累积应变特性试验研究
5
作者 蔡国军 钟世浩 +3 位作者 陈广森 吴富双 张晨 卫俊仁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59-1268,共10页
为研究加筋在砂土循环加载过程中产生的影响,以高密度聚乙烯(HDPE)网格作为加筋材料,对实际工程场地所取砂土试样开展动三轴试验,研究不同加筋层数和不同加筋间距下砂土轴向累积应变的演化趋势,并对筋材在试验过程中发挥影响作用的机制... 为研究加筋在砂土循环加载过程中产生的影响,以高密度聚乙烯(HDPE)网格作为加筋材料,对实际工程场地所取砂土试样开展动三轴试验,研究不同加筋层数和不同加筋间距下砂土轴向累积应变的演化趋势,并对筋材在试验过程中发挥影响作用的机制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加筋能减少砂土轴向累积应变,加筋层数越多,对轴向累积应变的削减作用越强,但通过增加筋材层数带来的加筋效果增幅逐渐减小;不同加筋间距下轴向累积应变曲线均符合改进Monismith模型,在间距为80 mm时,轴向累积应变显著降低。加筋在砂土中产生影响作用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通过自身的弹性性能发挥作用,筋材的弹性变形恢复,导致其附近砂土颗粒的位移减少;二是在筋土界面处产生更好的咬合作用以形成似黏聚力,从而产生影响。研究结果可为加筋作用机理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荷载 加筋砂土 动三轴试验 轴向累积应变 加筋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随机应力循环加卸载三轴试验土的变形稳定状态初探 被引量:1
6
作者 高睿 邵龙潭 田筱剑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00-208,共9页
为研究土在随机应力幅值循环加卸载条件下的应力-应变关系,基于土样全表面变形数字图像测量系统,以福建标准砂和硅微粉为研究对象进行一系列三轴试验。据此分析土样在不同随机应力循环加卸载过程的应力-应变行为,判断其是否达到变形稳... 为研究土在随机应力幅值循环加卸载条件下的应力-应变关系,基于土样全表面变形数字图像测量系统,以福建标准砂和硅微粉为研究对象进行一系列三轴试验。据此分析土样在不同随机应力循环加卸载过程的应力-应变行为,判断其是否达到变形稳定状态,同时与等应力幅值循环加卸载和阶梯应力幅值循环加卸载试验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无论是恒定应力幅值、阶梯应力幅值还是随机应力幅值加卸载循环,当循环次数超过一定次数后,土样逐渐趋于变形稳定状态,且变形稳定状态对应的循环次数值不同;土在受到超过历史最大应力幅值时,应力-应变关系会回到初次单调加载的应力-应变曲线;在最大应力值小于破坏应力的条件下,应力加卸载时间过程幅值的随机特征,如幅值大小和分布对土的应力-应变行为,包括变形稳定状态没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机应力 细粒土 三轴循环加卸载试验 变形稳定状态 应力-应变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陆地风电空心锥形基础水平循环承载特性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梁昊 吴宇旗 李大勇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06-314,共9页
通过开展砂土中等幅值和变幅值循环加载模型试验,针对空心锥形基础累积位移、转角和水平刚度进行研究。等幅值加载过程中,空心锥形基础沿加载方向减速移动,最终达到稳定状态;基础尺寸和荷载幅值对累积水平位移和转角影响显著,当荷载幅值... 通过开展砂土中等幅值和变幅值循环加载模型试验,针对空心锥形基础累积位移、转角和水平刚度进行研究。等幅值加载过程中,空心锥形基础沿加载方向减速移动,最终达到稳定状态;基础尺寸和荷载幅值对累积水平位移和转角影响显著,当荷载幅值δ_(b)为0.2和0.5时,位移量和倾角随底板直径的增大而增大,而当δ_(b)为0.8时,位移量和倾角随底板直径的增大先减小后增大;当δ_(b)为0.2、0.5和0.8时,水平刚度随底板直径的增大分别降低39%、59.7%、43.9%。变幅值加载过程中,空心锥形基础在幅值逐级增加时沿加载方向加速移动,水平刚度随基础底板直径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在幅值逐级递减时沿加载方向减速移动,水平刚度随基础底板直径的增大先减小后增大;位移量和倾角在幅值逐级递增时最大,逐级递减次之,等幅值加载最小。通过对无量纲化累积转角拟合,提出等幅值累积转角计算公式,经验证,计算公式与模型试验结果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地风电场 基础 循环荷载 等幅值循环 变幅值循环 累积位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周期荷载下盐岩的疲劳变形及损伤特性研究 被引量:72
8
作者 郭印同 赵克烈 +3 位作者 孙冠华 杨春和 马洪岭 张桂民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353-1359,共7页
利用RMT-150C型岩石力学多功能试验机,进行了盐岩单轴循环荷载作用下的疲劳试验,研究了盐岩的疲劳强度、变形及损伤特性。试验结果表明,当上限应力大于"门槛值"时,盐岩疲劳破坏时的轴向应变可以分为初始变形、等速变形和加速... 利用RMT-150C型岩石力学多功能试验机,进行了盐岩单轴循环荷载作用下的疲劳试验,研究了盐岩的疲劳强度、变形及损伤特性。试验结果表明,当上限应力大于"门槛值"时,盐岩疲劳破坏时的轴向应变可以分为初始变形、等速变形和加速变形3个阶段,呈疏-密-疏的发展过程。改变上限应力和平均应力会显著影响疲劳的进程,提高上限应力值和平均应力值,初始轴向变形和循环轴向变形的比率都会提高,疲劳破坏时的总循环次数显著减小。盐岩疲劳破坏终点的变形量同样受静态轴向应力-应变全过程曲线的控制,控制误差范围在10%左右。循环荷载作用下,盐岩的变形模量经历了一个先逐渐增加,后缓慢降低,最后加速减小的过程。对循环荷载作用下盐岩疲劳损伤演化规律进行了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岩 循环加荷载 疲劳试验 轴向应变 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疲劳荷载下大理岩累积损伤过程的应变速率响应 被引量:16
9
作者 蔡燕燕 唐欣 +4 位作者 林立华 陈华龙 高海东 李刚 俞缙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827-836,共10页
通过不同围压下4种应力比进行应力控制的大理岩等幅循环加卸载三轴压缩试验,探索疲劳荷载作用下岩石累积损伤过程中的应变速率响应特征。结果表明:①在低围压或高应力比条件下岩样易发生疲劳破坏。随循环次数增加,发生疲劳破坏岩样的弹... 通过不同围压下4种应力比进行应力控制的大理岩等幅循环加卸载三轴压缩试验,探索疲劳荷载作用下岩石累积损伤过程中的应变速率响应特征。结果表明:①在低围压或高应力比条件下岩样易发生疲劳破坏。随循环次数增加,发生疲劳破坏岩样的弹性模量呈急速下降趋势,未发生疲劳破坏岩样的弹性模量小幅波动后趋稳。②加载过程中岩样轴向应变速率随应变发展呈"U"型演化趋势,体变速率随体变发展呈反"L"型演化趋势,临近破坏时轴向应变速率和体变速率均大幅增加。卸载过程中轴向应变速率呈倒"S"型演化规律,体变速率呈"U"型演化趋势。③每次加载的初始和终了应变速率各自均与其对应的残余应变呈线性正相关关系,当次加载的初始应变速率可反映岩样在之前疲劳作用下的累积损伤程度。④新建立的归一化初始应变速率和损伤因子有明显的线性关系,系数K随围压增大或应力比值减小而减小。未破坏岩样在后期循环加载时的归一化初始应变速率和损伤因子曲线出现"弯钩"型回缩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疲劳荷载 等幅循环加卸载 三轴压缩试验 应变速率 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变累积对黏土动剪模量和阻尼比影响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41
10
作者 尚守平 刘方成 +2 位作者 杜运兴 卢华喜 王海东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83-688,共6页
通过对比试验,研究了分级循环加载试验中的应变积累现象,分析其对土动剪模量和阻尼比的影响,并指出:由于剪切应变的积累,分级循环加载试验得出的滞回曲线随着加载级数的增加,而沿着剪应变轴逐渐发生平移,但其形状特性并未发生变化。讨... 通过对比试验,研究了分级循环加载试验中的应变积累现象,分析其对土动剪模量和阻尼比的影响,并指出:由于剪切应变的积累,分级循环加载试验得出的滞回曲线随着加载级数的增加,而沿着剪应变轴逐渐发生平移,但其形状特性并未发生变化。讨论了分级加载试验数据处理的方法,试验结果表明:先前的较小幅值荷载作用下产生的累积应变对后继较大幅值荷载下测得的动剪模量和阻尼比影响较小。最后,分析了分级循环加载试验方法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变累积 动剪模量 阻尼比 试验方法 分级加载 循环单剪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变围压因素的饱和软黏土循环纯压动力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22
11
作者 谷川 王军 +1 位作者 蔡袁强 王鹏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307-1315,共9页
饱和土体的动力特性表现出对应力路径的依赖性。越来越多基于变围压动三轴的试验结果表明:循环围压应力路径对砂土等颗粒材料的变形和回弹特性存在较大的影响。基于变围压动三轴试验,通过循环偏应力与循环围压的耦合模拟真实交通荷载下... 饱和土体的动力特性表现出对应力路径的依赖性。越来越多基于变围压动三轴的试验结果表明:循环围压应力路径对砂土等颗粒材料的变形和回弹特性存在较大的影响。基于变围压动三轴试验,通过循环偏应力与循环围压的耦合模拟真实交通荷载下竖向循环正应力与水平循环正应力的耦合,研究了循环围压对饱和软黏土孔压、永久和回弹变形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不排水条件下,与常规恒定围压动三轴试验结果相比,循环围压的存在较大程度地改变了孔压的发展规律,减少了永久变形的累积速度,同时增加了回弹变形(即减少了回弹模量);循环围压幅值与循环偏应力幅值的比值(RPD)越大,永久应变的减少值与回弹应变的增加值越大;并进一步建立了考虑循环围压因素的饱和软黏土永久沉降和回弹模量预测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三轴 交通荷载 循环围压 变形 回弹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荷载下砂土液化特性颗粒流数值模拟 被引量:36
12
作者 周健 杨永香 +1 位作者 刘洋 贾敏才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083-1088,共6页
利用PFC2D常体积循环双轴试验条件,对砂土在不排水循环荷载作用下的液化特性进行了颗粒流数值模拟,数值模拟按等应力幅加荷方式进行。颗粒流数值模拟的优点在于得到试样液化宏观力学表现的同时,通过不同循环加荷时刻试样内细观组构参量... 利用PFC2D常体积循环双轴试验条件,对砂土在不排水循环荷载作用下的液化特性进行了颗粒流数值模拟,数值模拟按等应力幅加荷方式进行。颗粒流数值模拟的优点在于得到试样液化宏观力学表现的同时,通过不同循环加荷时刻试样内细观组构参量(包括配位数、接触法向分布、粒间法向接触力、粒间切向接触力)的演化规律,分析砂土液化过程中细观组构变化与宏观力学响应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可进一步探讨砂土液化的细观力学机制。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砂土液化现象在宏观力学表现上反映为超静孔隙水压力的累积上升和平均有效主应力的不断减小,在细观组构上对应于配位数的累积损失和粒间接触力的不断减小。砂土液化细观机制分析表明,试样配位数的减少与循环加荷过程中组构各向异性滞后于应力各向异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荷载 砂土液化 离散元数值模拟 常体积循环双轴试验 细观组构参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荷载作用下路基粗粒土填料临界动应力和累积变形特性分析 被引量:49
13
作者 周文权 冷伍明 +2 位作者 蔡德钩 刘文劼 陈锋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84-89,共6页
粗粒土填料作为铁路路基核心层,直接承受行车荷载的反复作用,其在动载反复作用下的变形特性决定了路基工作性能,但目前对粗粒土填料在列车往复作用下的动力变形特性研究不多。为探究行车荷载对基床粗颗粒土动力变形特性的影响规律,进行... 粗粒土填料作为铁路路基核心层,直接承受行车荷载的反复作用,其在动载反复作用下的变形特性决定了路基工作性能,但目前对粗粒土填料在列车往复作用下的动力变形特性研究不多。为探究行车荷载对基床粗颗粒土动力变形特性的影响规律,进行一系列粗粒土填料持续振动条件下的大型动三轴试验,包括不同动应力幅值(模拟不同列车轴重)、不同围压(模拟不同埋深下的侧压作用)和不同含水率(模拟不同雨水环境)等多种情况。获得路基粗粒土填料的临界动应力和累积应变随围压和含水率变化的系列关系数据和变化规律。试验结果对重载铁路路基核心层的动力变形稳定性评价和基于动力变形控制的路基设计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荷载 粗粒土 大型动三轴试验 临界动应力 累积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荷载下液化对土层水平往返变形的影响 被引量:14
14
作者 孙锐 袁晓铭 +2 位作者 李雨润 曹振中 陈龙伟 《西北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8-14,共7页
采用多工况振动台实验研究液化对土层水平往返变形的影响。以干砂实验为参照,分析孔压增长与土层加速度和土层往返变形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液化将引起土表加速度显著降低,减小惯性力传递,但同时会引起土层往返剪应变明显增大。对往... 采用多工况振动台实验研究液化对土层水平往返变形的影响。以干砂实验为参照,分析孔压增长与土层加速度和土层往返变形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液化将引起土表加速度显著降低,减小惯性力传递,但同时会引起土层往返剪应变明显增大。对往返变形而言,液化土层往返剪应变就可达到1%-0.5%的大变形状态,且液化土层往返剪应变沿深度呈下大上小分布。土层中孔压比0.4-0.8是往返变形出现放大的敏感段,在孔压比0.8左右而不是在1.0达到最大。作为其结果,土层液化将对刚性上部结构振动起减震作用,但同时增大的往返剪应变也易导致基础和地下结构破坏,特别是对液化层与下部非液化层交界处的构件更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荷载 液化 加速度 往返剪应变 振动台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围压循环荷载作用下饱和粗粒土的动力特性与骨干曲线模型研究 被引量:55
15
作者 周文权 冷伍明 +3 位作者 刘文劼 聂如松 杨奇 赵春彦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415-423,共9页
基床层是铁路路基的核心组成部分,一般为粗颗粒土,厚约2.5~3.0 m,长期直接承受行车荷载的反复作用,其在动载反复作用下的变形特性是评价路基工作性能的关键要素之一。为研究粗粒土在列车循环荷载作用下的应力-应变特性,开展了一系列应... 基床层是铁路路基的核心组成部分,一般为粗颗粒土,厚约2.5~3.0 m,长期直接承受行车荷载的反复作用,其在动载反复作用下的变形特性是评价路基工作性能的关键要素之一。为研究粗粒土在列车循环荷载作用下的应力-应变特性,开展了一系列应力控制的单向循环加载大型动三轴试验,模拟列车动载和路基粗粒料填筑实际情况,包括不同动应力幅值(模拟不同列车轴重)、不同围压(模拟不同埋深)的动三轴持续振动试验。结果表明,在循环荷载作用下,土体刚度变化与振动次数、围压关系密切。根据动应力幅值大小的不同,循环荷载作用下饱和粗粒土的动应变随振次的发展形态可分为3种类型:稳定型、破坏型和临界型。根据试验所得出的动应力-应变关系曲线特点,建立了含围压和循环振次的骨干曲线模型。与传统的骨干曲线模型相比,该模型能反映土体刚度随循环振次的变化,更能反映列车往复作用的实际情况;同时该模型能用于估算路基土体动强度,对铁路路基核心层的动力变形稳定性评价和基于动力变形控制的路基设计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粒土 循环荷载 大型动三轴试验 动应力-应变 滞回圈 骨干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应力历史对饱和软黏土小应变剪切模量的影响 被引量:15
16
作者 谷川 蔡袁强 +2 位作者 王军 杨芳 胡秀青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654-1660,共7页
饱和软黏土的小应变剪切模量Gmax是其基本力学参数。在进行饱和软黏土的有效应力动力分析时,往往认为小应变剪切模量Gmax只随着有效应力的降低而衰减,而不受动荷载应力历史的影响,因此基本采用静力状态下得到的小应变剪切模量代替相同... 饱和软黏土的小应变剪切模量Gmax是其基本力学参数。在进行饱和软黏土的有效应力动力分析时,往往认为小应变剪切模量Gmax只随着有效应力的降低而衰减,而不受动荷载应力历史的影响,因此基本采用静力状态下得到的小应变剪切模量代替相同有效应力时动力状态下的小应变剪切模量。但是,对于饱和软黏土,目前并没有足够多的试验数据证明这一假设。基于这一考虑,通过GDS动三轴及弯曲元测试系统,研究了循环应力历史对饱和软黏土小应变剪切模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循环应力历史对Gmax的影响较大,采用静力状态下得到的Gmax代替动力状态下的Gmax并不可取。同时,发现可以使用小应变剪切模量的突变来表征饱和软黏土的结构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应变剪切模量 弯曲元 动三轴 应力历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制混凝土框架中节点抗震性能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蔡建国 赵耀宗 +2 位作者 朱洪进 冯健 刘亚非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113-118,共6页
为了研究一种采用U形钢筋来连接梁柱构件并提供抗弯能力的预制混凝土框架体系的抗震性能。首先在介绍该体系特点的基础上,接着描述了3个梁柱节点的低周反复荷载试验3,个试件的主要区别在于U形钢筋的长度。主要分析了试验中测量的各种钢... 为了研究一种采用U形钢筋来连接梁柱构件并提供抗弯能力的预制混凝土框架体系的抗震性能。首先在介绍该体系特点的基础上,接着描述了3个梁柱节点的低周反复荷载试验3,个试件的主要区别在于U形钢筋的长度。主要分析了试验中测量的各种钢筋应变。结果表明,U形钢筋的长度对试件的屈服荷载影响不大,且箍筋的屈服荷载比纵筋的要大。试验中柱的钢筋并未屈服,柱仍能承载,满足强柱弱梁的原则。U形钢筋应变显示,钢筋的滑移是从梁柱表面开始,逐渐发展到键槽末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制混凝土 循环荷载 试验 节点 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铁行车荷载作用下淤泥质黏土累积特性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3
18
作者 唐益群 李珺 +3 位作者 刘莎 周洁 王建秀 杨坪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60-466,共7页
中国上海地区地铁隧道一般位于第④层淤泥质黏土层中,在地铁行车荷载作用下隧道周围土体变形引起隧道轴线沉降,有些区段隧道轴线沉降量已超过20cm,引起了一系列环境地质问题。本文以上海第④层原状淤泥质黏土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循环三... 中国上海地区地铁隧道一般位于第④层淤泥质黏土层中,在地铁行车荷载作用下隧道周围土体变形引起隧道轴线沉降,有些区段隧道轴线沉降量已超过20cm,引起了一系列环境地质问题。本文以上海第④层原状淤泥质黏土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循环三轴试验,模拟地铁运营过程中产生的振动荷载,研究荷载作用下上海淤泥质黏土的累积应变、孔隙水压力及再固结后的Cu抗剪强度的变化规律,并分析加载过程中排水状态因素对土体特性的影响,得到一些重要结论,为上海地区地铁运营阶段行车荷载作用下土体变形,引起隧道轴线沉降的预测和防治提供了有价值地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行车荷载 淤泥质黏土 循环三轴试验 累积应变 孔隙水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荷载下桩网结构路基和垫层动力响应研究 被引量:15
19
作者 张崇磊 蒋关鲁 +1 位作者 袁胜洋 王伟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664-1670,共7页
基于相似理论,开展了4组桩网结构路基大比例动态模型试验,测试了循环荷载下桩网结构路基的动力响应指标,研究了降雨前、后加载力、加载频率以及循环加载次数对路基的动力响应、桩土荷载分担以及垫层格栅应变的影响。结果表明,降雨... 基于相似理论,开展了4组桩网结构路基大比例动态模型试验,测试了循环荷载下桩网结构路基的动力响应指标,研究了降雨前、后加载力、加载频率以及循环加载次数对路基的动力响应、桩土荷载分担以及垫层格栅应变的影响。结果表明,降雨后路基动应力和动加速度均会增大,并且在基床内部增速较快,而路堤下部其增长基本趋于稳定;循环加载期间桩土应力比缓慢增大,其受降雨影响敏感,雨后降幅可达56.4%-79.5%;循环加载完成后垫层格栅应变增大,其横向分布特征基本保持不变;土拱形成后路基填高继续增加,路基宽度范围内4桩中心格栅应变增幅较大,峰值出现在边坡中心和路基中心附近,横向分布呈“W”型;两桩中心的格栅应变由路基中心向坡脚处呈“台阶”型递增,而路基宽度与边坡范围的格栅应变差距不断缩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桩网结构路基 动力响应 格栅应变 循环荷载 大比例模型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荷载下饱和软黏土的动骨干曲线模型研究 被引量:28
20
作者 张勇 孔令伟 李雄威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699-1704,1708,共7页
通过饱和软黏土室内不排水动三轴试验,研究了循环周次和动应力幅值对土体动力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循环荷载作用下,随着循环周次的增加,土体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刚度软化现象。根据动应力幅值大小的不同,循环荷载作用下饱和软黏土的动... 通过饱和软黏土室内不排水动三轴试验,研究了循环周次和动应力幅值对土体动力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循环荷载作用下,随着循环周次的增加,土体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刚度软化现象。根据动应力幅值大小的不同,循环荷载作用下饱和软黏土的动应变发展形态可分为3种类型:稳定型、破坏型和临界型。根据动应力-应变关系曲线特点,提出了含动应力幅值、固结围压和循环周次等影响因素的动骨干曲线模型。该模型所得的拟合值与试验值比较吻合。与传统骨干曲线模型相比,该模型能够体现土体在循环荷载作用下的刚度软化特性,更加切合实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土 循环荷载 动三轴试验 动应力 动应变 骨干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