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直流换流站中全光纤电流互感器光源退化故障研究
1
作者 刘占元 牛晓晨 +3 位作者 陈硕 赵磊 赵祎 夏历 《全球能源互联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8-56,共9页
全光纤电流互感器(fiber optical current transformer,FOCT)目前在直流换流站中实现了广泛应用,但是随着运行时间的增加,普遍存在全光纤电流互感器中超辐射发光二极管(super luminescent diode,SLD)光源器件的输出光功率下降的问题,降... 全光纤电流互感器(fiber optical current transformer,FOCT)目前在直流换流站中实现了广泛应用,但是随着运行时间的增加,普遍存在全光纤电流互感器中超辐射发光二极管(super luminescent diode,SLD)光源器件的输出光功率下降的问题,降低了FOCT的运行可靠性。针对SLD光源退化问题,进行了原理上的分析并对光功率衰减严重的光源进行拆解测试,得到SLD的管芯光功率统计数据,最终得出结论:管芯区退化是引起光源输出光功率衰减的主要原因,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在实际生产活动中需要对SLD光功率进行定时检测,避免引起不必要的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电流互感器 SLD光源 直流换流站 电力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可编程非线性补偿的斜坡电压发生器
2
作者 刘志存 富雅琼 +1 位作者 钱璐帅 陈乐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5-51,共7页
恒定斜率的线性斜坡电压经过电容后,可以生成小于1 nA的校准电流,而电流的稳定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斜坡电压发生器的性能。文中提出一种基于可编程非线性补偿的斜坡电压发生器,采用可控电流源对电容进行充电,获取非线性补偿信号,并结合... 恒定斜率的线性斜坡电压经过电容后,可以生成小于1 nA的校准电流,而电流的稳定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斜坡电压发生器的性能。文中提出一种基于可编程非线性补偿的斜坡电压发生器,采用可控电流源对电容进行充电,获取非线性补偿信号,并结合多个模拟开关实现两个相同通道的交替补偿,从而生成更加平滑的斜坡电压。与过去基于两个数模转换器的斜坡电压发生器相比,所提发生器大大缩短了补偿时间,扩展了斜率的可调范围;同时,通过电容充电生成的线性斜坡克服了数模转换器补偿信号非线性的问题。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的基于电容充电非线性补偿方法的斜坡电压发生器在斜率控制和斜坡平滑性方面的表现均优于数模转换器的补偿方法,并且经过电容充电非线性补偿后的斜坡电压平滑性相对提升了80.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坡电压发生器 非线性补偿 模拟开关 可控电流源 数模转换器 电容充放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七阶NR法与Broyden方法的柔性直流系统潮流新算法
3
作者 韦延方 邹建凯 +1 位作者 王鹏 曾志辉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41-151,共11页
目的 为了解决当前柔性直流输电系统潮流算法求解效率低的问题,方法 首先提出基于七阶NR法的潮流算法,该算法相较于传统的潮流算法具有更高的收敛阶数,可以有效减少迭代次数,提高算法效率;其次,针对七阶NR法单步迭代计算量大的问题,提... 目的 为了解决当前柔性直流输电系统潮流算法求解效率低的问题,方法 首先提出基于七阶NR法的潮流算法,该算法相较于传统的潮流算法具有更高的收敛阶数,可以有效减少迭代次数,提高算法效率;其次,针对七阶NR法单步迭代计算量大的问题,提出基于七阶NR法与Broyden方法的改进算法,利用七阶NR法突出的收敛特性,减少迭代次数,同时保留Broyden方法单步迭代计算成本较低的优势,避免浪费计算能力,使计算效率得到较大提升;最后提出一种经验法则,以确定改进算法中高阶NR法的迭代次数。结果 使用经典和改进算法对修改后的IEEE标准算例进行仿真测试,结果表明:与经典NR法相比,交流和直流的改进算法潮流计算结果最大误差分别为1×10^(-8)和2×10^(-8);平均计算时间方面,在IEEE-14、IEEE-30、IEEE-57、IEEE-118共4种算例系统下,改进算法的平均计算时间比经典NR法的减少了约61%;当算例系统由双端变为三端和双馈入后,改进算法的迭代次数保持不变,计算时间分别增加0.352 ms和0.636 ms;在重负荷情况下,改进算法的计算效率最高,且预设迭代次数较简单,当负荷值达到2.992时,其计算时间仅为经典NR法的60%。结论 本文的改进算法具有与经典NR法相同的精确性,但在计算速度方面更有优势,且更有利于在重负荷等极端情况下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压源换流器 高压直流输电 七阶NR法 BROYDEN方法 潮流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热释电红外控制芯片设计
4
作者 吴航杰 钟晟 魏榕山 《电视技术》 2024年第3期65-70,74,共7页
热释电红外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交通出行和智能家居等领域。用于接收、放大、处理热释电红外传感器输入信号的控制芯片的优劣,是衡量热释电红外产品性能的重要标准。设计出一款用于照明控制、防盗报警等领域的热释电红外控制芯片。该芯片... 热释电红外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交通出行和智能家居等领域。用于接收、放大、处理热释电红外传感器输入信号的控制芯片的优劣,是衡量热释电红外产品性能的重要标准。设计出一款用于照明控制、防盗报警等领域的热释电红外控制芯片。该芯片是一款基于5 V 1P3M CMOS工艺的低静态功耗、芯片面积小的热释电红外控制芯片,只有8个引脚,外围器件少,可与传感器合封,具有小型化,能有效抑制手机、Wi-Fi等射频干扰的优势。仿真结果表明,芯片的静态功耗小于20μA,动态功耗小于1 mA,在3.0~5.5 V电压范围内能正常工作,有效面积约为0.309 m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释电红外 灵敏度可调 带隙基准电流源 环形振荡器 模数转换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发展现状与思考 被引量:4
5
作者 郭贤珊 厉璇 +1 位作者 王庆 李鹏 《新型电力系统》 2024年第3期237-250,共14页
随着国家能源清洁低碳转型和新型电力系统加快建设,针对未来沙戈荒地区新能源和西部水电基地高效汇集与可靠外送,提升电网支撑能力,适应直流集中接入地区可靠运行等发展需求,结合功率半导体器件技术进步,新型换流设备创新研究与应用实... 随着国家能源清洁低碳转型和新型电力系统加快建设,针对未来沙戈荒地区新能源和西部水电基地高效汇集与可靠外送,提升电网支撑能力,适应直流集中接入地区可靠运行等发展需求,结合功率半导体器件技术进步,新型换流设备创新研究与应用实践情况,对不同路线换流器的直流输电技术在系统适应性、可行性、可靠性和经济性等方面开展对比分析。首先,分析了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发展需求,总结了直流换流技术最新进展;然后,从应用场景、可靠性、系统支撑能力、技术成熟度等方面,进行了各类换流技术对比,并开展特高压直流新技术风险分析探讨;最后,从确定技术路线、选择设计方案方面提出了特高压直流方案选择要求,并给出直流换流技术发展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压直流输电 电网换相型换流器 可控电网换相换流器 混合换相换流器 多源自适应换相换流器 电压源换流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成三绕组耦合电感、倍压单元的准Z源变换器
6
作者 丁新平 俞寅昊 +2 位作者 严智强 张鹏程 张胜蓝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389-397,共9页
高增益、高效率的DC-DC变换器是直流微电网系统中最为关键的一环。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准Z源(quasi-Z-source)的直流变换器,并结合三绕组耦合电感、倍压单元结构。该变换器不仅继承了准Z源结构、耦合电感、开关电容/电感的优势,具有高升压... 高增益、高效率的DC-DC变换器是直流微电网系统中最为关键的一环。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准Z源(quasi-Z-source)的直流变换器,并结合三绕组耦合电感、倍压单元结构。该变换器不仅继承了准Z源结构、耦合电感、开关电容/电感的优势,具有高升压能力、输入电流连续、电路箝位、元器件低电压电流应力、电流纹波小等优势,而且通过对有源器件软开关的实现,减小了电路损耗,获得了较高的工作效率。该文针对所提变换器的工作原理、特性、稳态以及参数选型进行详细说明,并在实验室搭建一台200 W的实验样机验证了所提变换器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C-DC变换器 零电压开关 零电流开关 耦合电感 准Z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能源经柔直并网的故障穿越策略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肖立军 黄辉 +3 位作者 贺曼 赵江峰 崔成成 孙桂锴 《农村电气化》 2024年第5期22-26,共5页
大规模风电、光伏等新能源经柔直并网是实现双碳的关键途径。为实现新能源柔直送出系统安全可靠运行,在交流电网故障时应具备故障穿越能力。文章针对新能源经柔直并网系统提出了一种基于故障电流限幅的故障穿越控制方法。首先,介绍新能... 大规模风电、光伏等新能源经柔直并网是实现双碳的关键途径。为实现新能源柔直送出系统安全可靠运行,在交流电网故障时应具备故障穿越能力。文章针对新能源经柔直并网系统提出了一种基于故障电流限幅的故障穿越控制方法。首先,介绍新能源经柔直并网示范工程概况,并设计了定电压控制、VF下垂控制、直流变压器电流控制算法的控制策略。其次,详细设计了包含无功-电压下垂控制器、有功-频率下垂控制器、限流控制器等环节的完整故障穿越控制策略。然后,在PSCAD/EMTDC仿真平台中搭建示范工程模型并开展新能源端换流站VSC2的故障穿越策略仿真验证。最后,在示范工程现场开展验证试验。仿真和现场试验结果表明单相接地故障发生后,站控及阀控保护均未动作,故障对VSC1站影响较小。虽然故障期间VSC2站的传输功率急剧下降,但在故障清除后功率、直流电压、交流电压都逐渐恢复到正常运行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直流输电 新能源 故障穿越 下垂控制 示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流源型变换器的大型同步发电机励磁 被引量:9
8
作者 毛承雄 吴建东 +3 位作者 娄慧波 陆继明 王丹 汪伟 《水电能源科学》 2008年第3期172-175,共4页
将基于全控开关器件的电流源型变换器用于大型同步发电机励磁,采用正弦脉冲宽度调制(SPWM)技术控制开关状态。利用dq坐标系的间接电流控制实现对SPWM电流源型变换器功率双向流动的控制。验证了SPWM电流源型变换器带大电感负载运行的可... 将基于全控开关器件的电流源型变换器用于大型同步发电机励磁,采用正弦脉冲宽度调制(SPWM)技术控制开关状态。利用dq坐标系的间接电流控制实现对SPWM电流源型变换器功率双向流动的控制。验证了SPWM电流源型变换器带大电感负载运行的可行性。仿真试验表明,与传统可控硅励磁相比,整流时该励磁系统能向发电机端发出或吸收无功,逆变时能使励磁电流快速下降、加快励磁系统调节速度、发电机故障时实现交流灭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流源型变换器 励磁 大型同步发电机 间接电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PID算法的高稳定恒流源设计 被引量:15
9
作者 鲍玉军 钱显毅 何一鸣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70-574,共5页
针对各种低压电器校验及性能测试过程中需要高稳定、高精度的恒流源要求,在对现有主要恒流源产品设计仔细分析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以8位微处理器为核心的高稳定数控恒流源。整个系统采用闭环PID控制,通过所设计的恒流源电路将D/A转... 针对各种低压电器校验及性能测试过程中需要高稳定、高精度的恒流源要求,在对现有主要恒流源产品设计仔细分析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以8位微处理器为核心的高稳定数控恒流源。整个系统采用闭环PID控制,通过所设计的恒流源电路将D/A转换得到的模拟电压变为恒流源。经实际应用测试,该恒流源输出电流可在O~2000mA内任意设定,纹波电流小,测试精度、变负载恒流稳定性均达到0.1%水平,且通过按键可实现±1mA和±10mA的两种步进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恒流源 微处理器 D A转换器 PID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0pA~1μA量程的微弱电流源研制 被引量:4
10
作者 雷升杰 魏志勇 +3 位作者 方美华 陈国云 张紫霞 黄三玻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72-277,共6页
为了实现对微弱测量仪器进行测试与校准,根据恒流源电路的思想,研制了一种由运算放大器构成的微弱电流源。在微弱电流产生中,利用恒压源和高精度标准电阻,通过弘,变换来实现微弱电流的输出;设计反馈调节网络,来解决普通电流源实... 为了实现对微弱测量仪器进行测试与校准,根据恒流源电路的思想,研制了一种由运算放大器构成的微弱电流源。在微弱电流产生中,利用恒压源和高精度标准电阻,通过弘,变换来实现微弱电流的输出;设计反馈调节网络,来解决普通电流源实现微弱电流输出易受负载影响的缺点,消除负载对输出电流的影响,同时,实现100pA-1μA量程的微弱电流输出。为提高电流源的性能,电路中采取了屏蔽和滤波处理,来解决噪声的影响。经过测试,结果表明该电路的电流范围在100pA~1μA之间,电流源稳定可靠。在1nA时,误差不超过0.08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量学 微弱电流源 恒流源 V-I变换 噪声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识别模型参数的电压源换流器型直流输电线路纵联保护 被引量:9
11
作者 宋国兵 靳幸福 +3 位作者 李德坤 靳东晖 马志宾 索南加乐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10-114,共5页
针对电压源换流器型直流(VSC-HVDC)输电线路主保护耐过渡电阻能力差、后备保护动作速度慢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识别模型参数的VSC-HVDC输电线路纵联保护新原理。该原理将区外故障等效为正的电容模型,区内故障等效为负的电容模型。对于电压... 针对电压源换流器型直流(VSC-HVDC)输电线路主保护耐过渡电阻能力差、后备保护动作速度慢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识别模型参数的VSC-HVDC输电线路纵联保护新原理。该原理将区外故障等效为正的电容模型,区内故障等效为负的电容模型。对于电压等级为±60kV、电缆线路长为300km的VSC-HVDC仿真模型,发生区外故障时,识别出的线路对地电容约为80μF;发生区内故障时,识别出的并联电容负值约为-1 000μF。通过判别识别出的电容值的正负,即可区分区内和区外故障。结果表明,该原理不受过渡电阻、线路分布电容和控制方式的影响,灵敏度较高,在各种工况下均能在发生故障后10ms内准确区分区内和区外故障,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压源换流器直流输电 模型识别 纵联保护 故障分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VSC-MTDC的交直流混合系统的改进潮流算法 被引量:15
12
作者 叶芳 卫志农 孙国强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38-343,共6页
在基于电压源换流器的多端直流(VSC-MTDC)输电的稳态模型的基础上,导出了含VSC-MTDC的交直流混合系统潮流计算的数学模型,并针对统一迭代求解法和交替迭代求解法这2种算法存在的不足,提出了改进交替迭代求解法.该算法从数学表达形式上... 在基于电压源换流器的多端直流(VSC-MTDC)输电的稳态模型的基础上,导出了含VSC-MTDC的交直流混合系统潮流计算的数学模型,并针对统一迭代求解法和交替迭代求解法这2种算法存在的不足,提出了改进交替迭代求解法.该算法从数学表达形式上严格解除了交流变量和直流变量之间的耦合关系,同时还可以高效利用已有的纯交流系统潮流求解程序,保证了算法的精度和收敛性.IEEE-14,IEEE-30,IEEE-57节点标准算例的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输电 电压源换流器 多端直流 潮流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分布式能源并网的DC/DC换流器设计与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董霜 沙志成 +1 位作者 朱春萍 赵彤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73-183,共11页
针对目前应用于直流配电网领域的DC/DC换流器造价高、控制复杂以及不具备直流短路故障穿越能力的缺点,为了实现不同电压等级直流分布式负荷有效接入直流配电网,提出了一种混合DC/DC换流器拓扑,采用电流源换流器(current source converte... 针对目前应用于直流配电网领域的DC/DC换流器造价高、控制复杂以及不具备直流短路故障穿越能力的缺点,为了实现不同电压等级直流分布式负荷有效接入直流配电网,提出了一种混合DC/DC换流器拓扑,采用电流源换流器(current source converter, CSC)连接直流电网,电压源换流器(voltage source converter, VSC)连接直流分布式负荷。提出的换流器拓扑具有结构简单、控制方式灵活以及具备直流短路故障穿越能力的优点。在分析换流器数学模型和运行约束条件的基础上,给出了换流器的参数设计方法,提出了一种CSC侧功率闭环控制,VSC侧交流电压幅值闭环控制的DC/DC换流器闭环控制策略。最后,在RTDS半实物仿真平台上搭建了1 MW/2 000 V/750 V混合DC/DC换流器试验模型,开展了额定运行工况、功率变化工况和直流短路工况试验。额定运行工况试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拓扑可以实现1 MW额定功率的运行,功率变化工况试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拓扑可以实现功率由1 MW到-1 MW的平滑反转,直流短路工况试验结果表明换流器能够平稳穿越直流短路故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C/DC 电流源换流器 电压源换流器 参数设计 功率控制 新能源 分布式能源并网 可再生能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功率裕度的VSC-MTDC系统改进下垂控制策略 被引量:12
14
作者 朱瑞可 李兴源 吴峰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37-143,共7页
针对VSC-MTDC系统下垂控制策略未考虑到换流站实际运行工况这一不足之处,提出一种考虑功率裕度的改进下垂控制策略。改进策略中主导站下垂系数的选取与换流站容量无关,而是由功率裕度决定,可以避免主导站出现不必要的满载现象;同时,在... 针对VSC-MTDC系统下垂控制策略未考虑到换流站实际运行工况这一不足之处,提出一种考虑功率裕度的改进下垂控制策略。改进策略中主导站下垂系数的选取与换流站容量无关,而是由功率裕度决定,可以避免主导站出现不必要的满载现象;同时,在定有功功率站中引入偏差下垂控制,避免直流网络的功率不平衡过大导致直流电压失稳的情况。PSCAD/EMTDC环境下的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保证了初始功率裕度较小的换流站分担较少的不平衡功率,初始功率裕度较大的换流站承担较多的不平衡功率,实现了不平衡功率的合理分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直流 功率裕度 下垂控制 偏差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Z网络的升降压DC/DC变换器 被引量:3
15
作者 齐铂金 杜青 +1 位作者 张瑾 马骏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58-664,共7页
基本的非隔离型升降压电路存在由二极管反向恢复带来的短路环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Z网络的升降压DC/DC变换器,从电路结构上避免了短路环的存在,分析了Z网络和变换器的初始态阶跃响应,并设计了预充电电路,消除了变换器启动时的电压和电流... 基本的非隔离型升降压电路存在由二极管反向恢复带来的短路环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Z网络的升降压DC/DC变换器,从电路结构上避免了短路环的存在,分析了Z网络和变换器的初始态阶跃响应,并设计了预充电电路,消除了变换器启动时的电压和电流尖峰,讨论了工作在电感电流连续模式(CCM,Current Continuous Mode)下的3种开关模态并分析了其工作原理,依照效率最优原则对升压和降压模式的开关模态进行简化,从而优化了变换器的控制方法,提出了一种通过合理选择电感电流纹波系数确保变换器工作在CCM模式下的方法,给出了各元器件的设计规则,并通过仿真和实验加以验证,结果与理论分析相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升降压变换器 二极管反向恢复 Z源 电感电流连续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L494控制的同步整流BUCK恒流源的设计 被引量:12
16
作者 倪云峰 夏军 周攀亮 《电子器件》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00-305,共6页
为了解决线性恒流源功耗大,输出电流小的缺点,提出了一种基于TL494控制的同步整流BUCK开关恒流源。该恒流源采用PWM控制原理调节主开关管和同步整流管的占空比来实现输出电流从0到20A稳定连续可调。控制器采样输出电压,当输出电压超过... 为了解决线性恒流源功耗大,输出电流小的缺点,提出了一种基于TL494控制的同步整流BUCK开关恒流源。该恒流源采用PWM控制原理调节主开关管和同步整流管的占空比来实现输出电流从0到20A稳定连续可调。控制器采样输出电压,当输出电压超过预定的10V电压时,主开关管关断,输出电压稳到10V,实现过压保护。另外,给出了电路原理图并进行了样机的制作与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其恒流精度相对误差最大值为0.75%,因此该方案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UCK开关恒流源 同步整流 PWM控制 TL494 过压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轻型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的MATLAB仿真 被引量:4
17
作者 刘波 丁明 吴红斌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24-627,共4页
文章分析了轻型高压直流输电的基本原理,通过采用定直流电压、定交流电压的控制方式,建立了基于MATLAB的轻型直流输电系统的仿真模型,并以一个单机系统为例,分析了系统的控制模型。通过对三相接地短路的分析,验证了所建立的仿真模型和... 文章分析了轻型高压直流输电的基本原理,通过采用定直流电压、定交流电压的控制方式,建立了基于MATLAB的轻型直流输电系统的仿真模型,并以一个单机系统为例,分析了系统的控制模型。通过对三相接地短路的分析,验证了所建立的仿真模型和控制系统的正确性和合理性,为进一步研究轻型直流输电系统的物理模型奠定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型高压直流输电 电压源型换流器 MATLAB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T-7U等离子体位移快控电源设计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兴 许颇 +2 位作者 余勇 刘正之 张崇巍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91-296,共6页
针对HT 7U装置等离子体位移快控电源大电流快速响应要求,提出了一种基于电流型变流器的快控电源(FCPS)设计新方案。该方案采用交 直 交拓扑结构,即网侧采用电流型PWP整流器设计,以获得稳定的直流电流及网侧单位功率因数正弦波电流控制;... 针对HT 7U装置等离子体位移快控电源大电流快速响应要求,提出了一种基于电流型变流器的快控电源(FCPS)设计新方案。该方案采用交 直 交拓扑结构,即网侧采用电流型PWP整流器设计,以获得稳定的直流电流及网侧单位功率因数正弦波电流控制;负载侧则采用电流型H桥逆变器设计以实现负载电流的快速跟踪控制。移相PWM控制策略在实现多组变流器并联运行的同时,提高了变流器的等效开关频率控制,从而改善了电流波形品质。模拟系统实验论证了方案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流器 单位功率因数 负载电流 用电 电流控制 逆变器 PWM控制 电流型 电源设计 快速跟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采用DEM译码的16 bit高性能数模转换器的设计 被引量:5
19
作者 徐振邦 居水荣 +1 位作者 刘马良 戈益坚 《半导体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721-728,共8页
分析了目前分段电流舵数模转换器(DAC)在动态性能提升和芯片面积缩小等方面的局限性。提出了动态元件匹配(DEM)译码技术。设计了16 bit DAC中的DEM译码电路结构,分析了DEM译码技术的原理。对该16 bit DAC的动态性能等进行了详细仿真... 分析了目前分段电流舵数模转换器(DAC)在动态性能提升和芯片面积缩小等方面的局限性。提出了动态元件匹配(DEM)译码技术。设计了16 bit DAC中的DEM译码电路结构,分析了DEM译码技术的原理。对该16 bit DAC的动态性能等进行了详细仿真,并完成了整体版图设计。该DAC核心部分芯片面积仅为2. 2 mm^2。采用0. 18μm CMOS工艺完成了该DAC的加工和性能参数测试。在1 GHz采样率和100 MHz输入信号频率条件下,该DAC的无杂散动态范围约为67 dB,三阶互调失真约为76 dB,整体性能优于目前同类研究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模转换器(DAC) 分段电流舵 电流源匹配 动态元件匹配(DEM)译码 无杂散动态范围(SFD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电流矢量控制的电流型PWM AC/DC变换器非线性控制策略的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兴 张崇巍 《微电子学与计算机》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7-10,共4页
文章提出了一种采用电流矢量PWM控制的非线性控制策略,该方案通过电流矢量PWM控制来跟踪电流指令,从而简化了电流型PWMAC/DC变换器波形发生。在建立电流型PWMAC/DC变换器d-q模型基础上,采用输入输出线性化方法实现了解耦控制,给出了理... 文章提出了一种采用电流矢量PWM控制的非线性控制策略,该方案通过电流矢量PWM控制来跟踪电流指令,从而简化了电流型PWMAC/DC变换器波形发生。在建立电流型PWMAC/DC变换器d-q模型基础上,采用输入输出线性化方法实现了解耦控制,给出了理论分析和调节器参数整定算法,并利用Mallab对控制策略进行了仿真,获得了预期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流矢量控制 AC/DC变换器 非线性控制策略 电流型变换器 PWM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