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复杂电力网络短路电流分布及地网分流系数 被引量:36
1
作者 文习山 胡建平 唐炬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2233-2240,共8页
为改进电力系统短路故障电流的计算,将变压器的相分量模型与传统相分量法相结合,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连接有任意回输电线路(包括架空线路和地下电缆)的变电站发生接地短路时故障电流分布和地网分流系数的计算方法,并开发了相应的计算软件FC... 为改进电力系统短路故障电流的计算,将变压器的相分量模型与传统相分量法相结合,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连接有任意回输电线路(包括架空线路和地下电缆)的变电站发生接地短路时故障电流分布和地网分流系数的计算方法,并开发了相应的计算软件FCDFGS。通过软件计算与现场实测的比较,验证了测量方法的正确性与计算模型的合理性。对影响地网分流系数的主要因素进行计算、比较和分析,结果表明靠近变电站10~15个档距的参数对其影响很大,且各参数在达到一定值后,地网分流系数呈现"饱和效应"。最后提出了降低地网入地短路电流的技术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电站 变压器 接地短路 相分量法 故障电流分布 地网分流系数(cdf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系统接地技术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176
2
作者 张波 何金良 曾嵘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2569-2582,共14页
接地是确保电力系统可靠运行和人身安全的基础。接地技术的研究涉及到地质、土壤、化学、材料、电气等多个学科及其交叉,相关研究工作点多面广,不仅具有很强的工程应用价值,同时也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从接地工频安全指标、仿真分... 接地是确保电力系统可靠运行和人身安全的基础。接地技术的研究涉及到地质、土壤、化学、材料、电气等多个学科及其交叉,相关研究工作点多面广,不仅具有很强的工程应用价值,同时也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从接地工频安全指标、仿真分析方法、接地降阻措施、雷电冲击特性、测试和评估等方面总结接地技术的研究成果,分析接地技术目前存在的问题,并结合电力系统的发展对接地技术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总体来说,中国对接地技术的研究已经全面展开,对一些问题已经有了深入的认识,并且已经取得了大量研究成果,一些技术和理念已经成功用于解决工程实际难题。但是随着电网向着高电压、高智能、高可靠性的方向发展,对接地装置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接地技术的发展面临诸多挑战,迫切需要开展复杂地质条件下的接地仿真分析技术、接地装置的冲击特性、接地装置与其他行业设施及电力系统其他设备的交互影响、接地系统多维度评估技术、接地材料及防腐技术等方面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地 地电位升 人身安全 分流系数 雷电冲击 安全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00kV特高压变电站接地系统的设计 被引量:64
3
作者 何金良 张波 +1 位作者 曾嵘 于刚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7-12,共6页
特高压系统的电压等级高、容量大,接地短路电流将相当大,为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对接地系统的要求将更加严格。结合晋东南特高压变电站短路电流分流系数变化曲线,提出了变电站接地电阻的设计取值方法。采用电磁场数值计算方法... 特高压系统的电压等级高、容量大,接地短路电流将相当大,为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对接地系统的要求将更加严格。结合晋东南特高压变电站短路电流分流系数变化曲线,提出了变电站接地电阻的设计取值方法。采用电磁场数值计算方法对分层土壤中接地系统的电气参数进行计算。分析表明,晋东南变电站采用水平地网可以将地电位升控制在5000V以内,但接触电压较大,超过了安全限值,探讨了应用深垂直接地极降低接触电压的效果,以及水平接地网的均压优化布置对接地系统接地电阻、接触电压和跨步电压的影响。最后给出了1000kV晋东南特高压变电站接地系统的设计方案以及二次电缆屏蔽层的接地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压变电站:接地系统 分层土壤模型 分流系数 接地电阻 接触电压 二次电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电缆网络短路分流系数的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许继葵 牛海清 +1 位作者 王晓兵 张尧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42-146,共5页
在进行变电站的地网设计、确定变电站的安全指标(跨步电压和接触电压等)、以及研究电力电缆线路短路对邻近通讯系统的影响时,短路电流的分布和入地短路电流的计算至关重要。为此,建立了电缆金属护套两端直接接地和交叉互联两端接地的电... 在进行变电站的地网设计、确定变电站的安全指标(跨步电压和接触电压等)、以及研究电力电缆线路短路对邻近通讯系统的影响时,短路电流的分布和入地短路电流的计算至关重要。为此,建立了电缆金属护套两端直接接地和交叉互联两端接地的电缆线路的简化等效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用于计算广州高压电缆网络单相接地短路时短路电流分布和电缆分流系数的方法,并在实际运行的电缆线路上进行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只有很少一部分的短路电流是经变电站的接地网入地并通过大地回流的,绝大部分的短路电流是经过电缆护套回流的,且主要经过所谓的"主路径"的金属护套回流的。最后在分析计算的基础上对地网的设计、通讯干扰、单相短路时电缆金属护套上的工频过电压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缆网络 短路电流 分流系数 金属护套 接地网 单芯电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季节性冻土对变电站接地系统分流系数的影响 被引量:15
5
作者 王晶晶 何金良 邹军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41-45,共5页
季节冻土将改变土壤模型,导致杆塔接地电阻和变电站接地电阻的变化,从而导致最大入地电流随季节变化。文章采用数值计算方法分析了存在季节冻土时变电站接地系统埋设深度、杆塔接地装置埋深、垂直接地极、局部冻土、变电站进出线回数等... 季节冻土将改变土壤模型,导致杆塔接地电阻和变电站接地电阻的变化,从而导致最大入地电流随季节变化。文章采用数值计算方法分析了存在季节冻土时变电站接地系统埋设深度、杆塔接地装置埋深、垂直接地极、局部冻土、变电站进出线回数等因素对变电站分流系数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存在季节冻土层时,如果冻土层的厚度超过接地网的埋深,将使最大入地短路电流增加;变电站进出线为10回时,变电站分流系数大约增加30%;接地网增加垂直接地极能够减轻季节冻土对分流系数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季节性冻土层 变电站接地系统 分流系数 接地电阻 高电压绝缘技术 电力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