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ecnis ZMB00多焦点人工晶状体的临床应用疗效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罗艳 鲁铭 +1 位作者 王晋瑛 程旭康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79-282,共4页
目的探讨Tecnis ZMB00多焦点人工晶状体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2012年3月至2013年7月行白内障摘出及人工晶状体植入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其中多焦点组植入Tecnis ZMB00非球面多焦点人工晶状体,共28例(35眼);单焦点组植入Te... 目的探讨Tecnis ZMB00多焦点人工晶状体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2012年3月至2013年7月行白内障摘出及人工晶状体植入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其中多焦点组植入Tecnis ZMB00非球面多焦点人工晶状体,共28例(35眼);单焦点组植入TecnisZA9003非球面单焦点人工晶状体,共30例(35眼),对比2组患者术后1周、1个月、3个月裸眼远、近视力,矫正远、近视力及脱镜率。结果术后2组患者裸眼远视力分别为0.31±0.23、0.24±0.1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388,P=0.170);最佳矫正远视力分别为0.22±0.16、0.20±0.1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92,P=0.556);最佳矫正近视力分别为0.46±0.23、0.52±0.2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91,P=0.279)。与单焦点组比较,多焦点组裸眼近视力、最佳矫正远视力下的近视力有明显优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多焦点组术后脱镜率82.8%(29/35),明显高于单焦点组5.7%(2/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Tecnis ZMB00多焦点人工晶状体可以提供良好的近视力,提高脱镜率,从而改善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焦点人工晶状体 临床应用 疗效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支配及Skyline法研究中药内服外敷治疗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7
2
作者 刘佳佳 汪元 +2 位作者 郭锦晨 陈磊 潘惠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531-1536,共6页
目的:采用支配及skyline法研究分析中药内服外敷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安徽省中医院120例活动期RA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来氟米特组(LEF组)、雷公藤多苷片组(TPT组)、中药内服组(NF组)以及中药内服联合... 目的:采用支配及skyline法研究分析中药内服外敷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安徽省中医院120例活动期RA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来氟米特组(LEF组)、雷公藤多苷片组(TPT组)、中药内服组(NF组)以及中药内服联合芙蓉膏外敷组(NF+WF组),每组30例,观察4组治疗前后免疫炎症指标(ESR、RF、hs-CRP、CCP、GPI、IgA、IgG、IgM、C3、C4)、代谢指标(GLU、T-C、ALB)变化及其对比,并采用支配及Skyline两种数理分析方法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通过SPSS软件分析结果显示LEF组、NF+WF组总有效率均高于TPT组及NF组(P<0. 05,P<0. 01);与TPT组及NF组治疗后相比较,NF+WF组关节肿胀指数、关节疼痛指数、关节压痛指数、VAS、DAS28评分差异更显著(P<0. 05);LEF组、NF+WF组ESR、CCP、RF、hs-CRP差异更显著(P<0. 05); NF+WF组C3差异更显著(P<0. 05)。与治疗前对比,仅LEF组及NF+WF组ALB治疗后较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LEF组与NF+WF组及TPT组与NF组相互之间治疗后各指标对比无统计学意义。通过支配及Skyline法结果显示NF+WF组支配率最高,虽在支配率上与LEF组差距不大,但在Skyline线中NF+WF组所占比重最高。结论:中药内服外敷具有抗炎镇痛、免疫调节等作用,能显著改善活动期RA患者的各项免疫炎症指标,同单纯的中药内服及常规西医治疗相比,能更有效改善患者的病情,控制其病情活动,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中药内服外敷 临床疗效 支配及skylin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筋揉骨正”中医特色疗法在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康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3
作者 王琳珏 郭锐 +1 位作者 李钦宗 王爱国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37-541,共5页
目的:基于“筋揉骨正”理论观察中医特色康复疗法在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后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股骨粗隆间骨折住院患者84例,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目的:基于“筋揉骨正”理论观察中医特色康复疗法在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后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股骨粗隆间骨折住院患者84例,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采用Intertan或PFNA髓内钉固定手术治疗,观察组在其基础上结合中医特色三期辨证治疗。比较2组疗效、中医证候积分、髋关节功能、骨强度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的各项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Harris髋关节评分和骨密度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关节僵硬、压疮等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筋揉骨正”理论采用中医特色康复疗法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康复效果显著,可以提高患者髋关节功能和骨密度,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筋揉骨正 三期辨证治疗 股骨粗隆间骨折 术后康复 疗效 中医证候积分 髋关节功能 骨强度 应用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陈止嗽润肺方结合穴位敷贴治疗老年急性支气管炎效果观察
4
作者 乔亚珍 钟新春 刘超武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9-122,共4页
目的评估二陈止嗽润肺方结合穴位敷贴治疗老年急性支气管炎临床效果。方法研究纳入94例老年急性支气管炎患者(2019年1月—2021年12月)进行研究,将纳入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治疗组与中医治疗组,各47例,常规治疗组患者采取西医常规... 目的评估二陈止嗽润肺方结合穴位敷贴治疗老年急性支气管炎临床效果。方法研究纳入94例老年急性支气管炎患者(2019年1月—2021年12月)进行研究,将纳入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治疗组与中医治疗组,各47例,常规治疗组患者采取西医常规治疗,中医治疗组患者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结合二陈止嗽润肺方及穴位敷贴治疗,各组数据观察:疗效、治疗前后中医证候(咳嗽气粗、口干口苦、痰多黄稠、烦躁不安等)积分变化、动脉血氧分压(PaO_(2))及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水平变化、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及最大呼气峰流速百分比(PEF%)指标变化、血清白细胞介素-4(IL-4)及白细胞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变化、不良反应。结果中医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5.74%,45/47)高于常规治疗组(82.98%,39/47),P<0.05;治疗前,各组患者中医证候(咳嗽气粗、口干口苦、痰多黄稠、烦躁不安等)积分、PaO_(2)及PaCO_(2)、FVC、FEV1、PEF%、IL-4、IL-6、hs-CRP等指标均改善,中医治疗组患者中医证候(咳嗽气粗、口干口苦、痰多黄稠、烦躁不安等)积分、PaO_(2)及PaCO_(2)、FVC、FEV1、PEF%、IL-4、IL-6、hs-CRP等指标治疗后均优于常规治疗组,P<0.05;常规治疗组患者1例恶心,中医治疗组患者1例皮肤过敏,两组不良反应率均较低,P>0.05。结论二陈止嗽润肺方结合穴位敷贴治疗老年急性支气管炎临床效果显著,患者症状及肺功能改善,不良反应少,治疗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急性支气管炎 二陈止嗽润肺方 穴位敷贴 疗效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穴位贴敷联合中药汤剂治疗肝阳上亢型眩晕疗效观察 被引量:2
5
作者 周晓庆 张若怡 田华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55-157,共3页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联合中药汤剂治疗肝阳上亢型眩晕疗效。方法纳入南通市中医院神经内科住院部收治的90例肝阳上亢型眩晕患者(2020年6月—2022年6月)进行研究,以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穴位敷贴组以及联合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联合中药汤剂治疗肝阳上亢型眩晕疗效。方法纳入南通市中医院神经内科住院部收治的90例肝阳上亢型眩晕患者(2020年6月—2022年6月)进行研究,以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穴位敷贴组以及联合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穴位敷贴组患者常规治疗+单纯穴位敷贴治疗,联合治疗组患者常规治疗+穴位敷贴治疗+中药汤剂治疗。观察3组患者疗效、治疗前后眩晕评分变化及中医证候总积分变化、治疗前后患者眩晕持续时间变化、不良反应,治疗后随访3个月,观察3组复发情况。结果联合治疗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高于穴位敷贴组及对照组(P<0.05);治疗前3组患者眩晕评分、中医证候总积分、眩晕持续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眩晕评分、中医证候总积分均低于对照组与穴位敷贴组患者,眩晕持续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与穴位敷贴组(P<0.05);3组不良反应均较少(P>0.05);联合治疗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复发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穴位贴敷联合中药汤剂治疗肝阳上亢型眩晕疗效显著,可较好改善患者眩晕症状,促进患者恢复,患者不良反应少,复发率低,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阳上亢型眩晕 穴位贴敷 中药汤剂 疗效 复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邓氏痛风方内服联合平安散外敷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疗效观察 被引量:3
6
作者 王青 邓理 +3 位作者 车名花 陈婧 戴欣珏 姚丽琴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95-98,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经邓氏痛风方内服联合平安散外敷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该院收治2020年6月—2022年6月的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100例,将其划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均为5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西药常规口服治疗,在对照组治疗... 目的探讨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经邓氏痛风方内服联合平安散外敷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该院收治2020年6月—2022年6月的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100例,将其划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均为5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西药常规口服治疗,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联合给予观察组患者中医邓氏痛风方内服联合平安散外敷治疗,均给予两组患者1周的治疗时间。将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主要症状积分、Likert指数评分、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红细胞沉降率(ESR)、环氧化酶-2(COX-2)、基质金属蛋白9(MMP9)水平、实验室指标,治疗期间安全性进行统一的对比与分析。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98.00%(49/50)较对照组的86.00%(43/50)相比,更高;治疗后,两组患者关节触痛度、关节疼痛度、关节肿胀度、关节活动受限症状各项评分、Likert指数评分、IL-1β、ESR、COX-2、MMP9、血清黄嘌呤氧化酶(XOD)、血尿酸(BUA)、肌酐(Cr)水平与治疗前相比较,均呈现降低趋势,其中较对照组比,观察组处于较低水平(P<0.05),提示其数据经计算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邓氏痛风方内服联合平安散外敷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证候及关节功能,同时有助于减轻机体尿酸水平及炎性损伤,整体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炎 痛风性 急性 邓氏痛风方 平安散外敷 临床效果 炎症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拟外洗方结合穴位敷贴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观察 被引量:42
7
作者 童培建 何帮剑 +2 位作者 金红婷 马镇川 肖鲁伟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9年第1期22-23,共2页
目的:观察中药熏洗配合穴位敷贴外敷治疗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78例(103膝)用中药熏洗配合穴位敷贴外敷治疗。结果:治疗1个疗程4周,经过6~40个月的随访,平均13.2月,结果优52人67膝、良16人23膝、中7人10膝、差3人3膝,总优良率为87.38... 目的:观察中药熏洗配合穴位敷贴外敷治疗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78例(103膝)用中药熏洗配合穴位敷贴外敷治疗。结果:治疗1个疗程4周,经过6~40个月的随访,平均13.2月,结果优52人67膝、良16人23膝、中7人10膝、差3人3膝,总优良率为87.38%。结论:采用中药熏洗配合穴位敷贴外敷治疗早中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确切,副作用较少,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中药熏洗 穴位敷贴 疗效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匮肾气丸联合左甲状腺素片治疗桥本甲状腺炎甲减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42
8
作者 尹冬 惠媛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756-758,共3页
目的:探讨金匮肾气丸联合左甲状腺素片对桥本甲状腺炎甲减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医院桥本甲状腺炎甲减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自愿选择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单纯应用左甲状腺素片治疗,观察组应用金匮肾气丸联合左甲状... 目的:探讨金匮肾气丸联合左甲状腺素片对桥本甲状腺炎甲减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医院桥本甲状腺炎甲减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自愿选择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单纯应用左甲状腺素片治疗,观察组应用金匮肾气丸联合左甲状腺素片治疗,比较两组间血清甲状腺素水平及抗甲状腺抗体滴度的差异,分析两组用药方法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第12周FT3、FT4明显高于治疗前,TSH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FT3、FT4及TSH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观察组患者治疗第12周的血清TSH值略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第12周TG-Ab及TPO-Ab滴度明显低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第12周的血清TG-Ab及TPO-Ab滴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而治疗前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18%,高于对照组的8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金匮肾气丸联合左甲状腺素片能有效地改善甲状腺功能,降低甲状腺抗体,且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桥本甲状腺炎 甲状腺功能减退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熟地平颤汤治疗帕金森氏病的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13
9
作者 周洁 叶青 袁灿兴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4年第6期1395-1397,共3页
目的:观察熟地平颤汤协同左旋多巴治疗PD的增效减毒作用。方法:选择H&Y分级Ⅱ~Ⅳ级的PD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继续原有治疗方法,治疗组在原有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熟地平颤汤。疗程12周,观察患... 目的:观察熟地平颤汤协同左旋多巴治疗PD的增效减毒作用。方法:选择H&Y分级Ⅱ~Ⅳ级的PD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继续原有治疗方法,治疗组在原有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熟地平颤汤。疗程12周,观察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第12周治疗组UPDRS Ⅱ、Ⅲ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参照中医老年颤证功能障碍评分法,治疗组治疗有效率(明显进步率+进步率+稍有进步率)为86.6%,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轻症组疗效优于中、重症组;患者日记中显示加用中药治疗后第12周:“开”期延长,“关”期缩短。结论:熟地平颤汤协同左旋多巴治疗PD能明显改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及运动功能、延长“开期”、缩短“关期”,有增效减毒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熟地平颤汤 随机对照 增效减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午流注砂仁生姜散穴位敷贴治疗妊娠剧吐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30
10
作者 庞海清 潘莉 宋红梅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59-361,共3页
[目的]探讨子午流注砂仁生姜散穴位敷贴治疗妊娠剧吐的效果。[方法]选取235例妊娠剧吐病人,分为观察组(n=117)和对照组(n=118)。对照组给予砂仁生姜散穴位敷贴,不择时;观察组给予基于子午流注法行砂仁生姜散穴位敷贴。比较两组血清胃动... [目的]探讨子午流注砂仁生姜散穴位敷贴治疗妊娠剧吐的效果。[方法]选取235例妊娠剧吐病人,分为观察组(n=117)和对照组(n=118)。对照组给予砂仁生姜散穴位敷贴,不择时;观察组给予基于子午流注法行砂仁生姜散穴位敷贴。比较两组血清胃动素水平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血清胃动素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行子午流注砂仁生姜散穴位敷贴可显著提高妊娠剧吐的临床疗效,上调血清胃动素水平可能是其主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午流注法 砂仁生姜散 穴位敷贴 妊娠剧吐 血清胃动素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穴位敷贴治疗合并过敏性鼻炎哮喘的疗效评价及对血清IL-33的影响 被引量:10
11
作者 窦迎婷 朱振刚 狄冠麟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3年第3期177-180,共4页
目的 探讨中医外治法联合西医治疗合并过敏性鼻炎哮喘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白细胞介素33(IL-33)的影响。方法 将60例过敏性鼻炎哮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穴位敷贴组30例,予中药穴位敷贴联合西医基础治疗;西药组30例,予常规西药治疗。评价两... 目的 探讨中医外治法联合西医治疗合并过敏性鼻炎哮喘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白细胞介素33(IL-33)的影响。方法 将60例过敏性鼻炎哮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穴位敷贴组30例,予中药穴位敷贴联合西医基础治疗;西药组30例,予常规西药治疗。评价两组患者急性发作次数、感染次数、肺功能、哮喘症状控制水平(ACT)、哮喘生存质量(AQLQ)、视觉模拟评分(VAS)及血清IL-33水平。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IL-33改善情况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0.05);穴位贴敷组患者急性发作次数、感染次数较去年有明显降低;西药组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前后,穴位敷贴组ACT三个等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2<0.05);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穴位敷贴组组内比较,除AQLQ-心理(P=0.126>0.05)、AQLQ-刺激原(P=0.169>0.05)、AQLQ-自我关心(P=0.130>0.05)外,其余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穴位敷贴组除流涕、鼻痒症状外,喷嚏、鼻塞均有改善,且与单纯西药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肺功能:治疗后两组组间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穴位敷贴联合西药常规治疗可明显减少患者急性发作次数,哮喘控制情况得到改善、过敏性鼻炎症状,可改善患者肺功能、生活质量,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并且可下调血清IL-33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过敏性鼻炎 过敏性鼻炎-哮喘综合征 穴位敷贴 白细胞介素-33 疗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浮针治疗疼痛的系统评价及Meta分析 被引量:15
12
作者 李媛媛 臧运华 +1 位作者 施萌婧 肖斌斌 《世界中医药》 CAS 2021年第21期3219-3224,3236,共7页
目的:客观评价浮针疗法治疗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检索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CNKI)、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CSPD)、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CC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PubMed、Cochrane Library等;时间为1996—2019年;纳入随机对... 目的:客观评价浮针疗法治疗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检索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CNKI)、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CSPD)、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CC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PubMed、Cochrane Library等;时间为1996—2019年;纳入随机对照试验(RCT),要求观察组全部以浮针疗法或以浮针为主要疗法,而对照组采用其他疗法;按照Cochrane系统评价员手册5.1.0进行质量评价,应用Review-Manager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27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合并病例2397例。异质性评价:异质性数值检验(χ^(2)=8.97,P=1.00,I^(2)=0%<50%)确定为无异质性或小。漏斗图形左右对称性良好,说明本研究偏倚风险不大。Meta分析结果:浮针或联合其他疗法对疼痛的疗效优于其他疗法,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4.55,95%CI为3.38~6.14,Z=9.93,P<0.00001)。浮针或以浮针为主要疗法分别与对照组不同干预措施进行比较,浮针临床疗效分别优于常规针刺、药物治疗。结论:浮针治疗疼痛具备相对优势,可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同时浮针疗法具有潜在优势,需要更多随机对照研究对上述结果进行进一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针 疼痛 治疗 安全性 疗效 系统评价 检索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0T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在鼻咽癌同步放化疗早期疗效评估中的价值分析 被引量:8
13
作者 宋宏伟 江浩 周莉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8年第8期89-92,共4页
目的分析3.0T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在鼻咽癌同步放化疗早期疗效评估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9月本院收治的鼻咽癌患者298例为研究对象,均进行3.0T DWI扫描,比较同步放化疗前后病灶的表... 目的分析3.0T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在鼻咽癌同步放化疗早期疗效评估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9月本院收治的鼻咽癌患者298例为研究对象,均进行3.0T DWI扫描,比较同步放化疗前后病灶的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及感兴趣区(region of interest,ROI)面积并分析其一致性,分析ADC与临床资料的相关性,计算ADC临界值早期预测完全缓解(complete remission,CR)的敏感度、特异度及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结果治疗前,ADC与ROI面积的一致性组内相关系数(intraclas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ICC)分别为0.88、0.91,一致性极佳。298例患者中CR患者共118例,非CR患者共180例。治疗前CR组、非CR组患者的ADC分别为(0.876±0.105)×10^(-3) mm^2/s、(0.761±0.075)×10^(-3) mm^2/s,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t=11.021,P<0.001);分析ROC曲线图可得,ADC为0.790时,AUC最大,为0.775,以此ADC值作为预测CR的临界值,其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5.3%、71.1%;治疗前ADC与治疗后患者肿瘤消退率呈正相关(r=0.341,P=0.002)。结论鼻咽癌患者行3.0T DWI扫描,可根据ADC评估其同步放化疗早期疗效。ADC为0.790可作为3.0T DWI预测鼻咽癌患者同步放化疗完全缓解与否的临界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0T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 鼻咽癌 同步放化疗 疗效 评估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克氏针内固定术及微型钢板内固定术联合赤参壮骨汤治疗手部骨折的病例分析 被引量:9
14
作者 王宏 陈杰 《世界中医药》 CAS 2018年第12期3015-3018,共4页
目的:探讨应用克氏针内固定术及微型钢板内固定术联合赤参壮骨汤治疗手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7年8月铁煤集团总医院收治的手部骨折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 目的:探讨应用克氏针内固定术及微型钢板内固定术联合赤参壮骨汤治疗手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7年8月铁煤集团总医院收治的手部骨折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克氏针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微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 2组均于术后3 d给予赤参壮骨汤治疗,连续应用2个月,并于术后定期随访6个月。比较2组治疗后手部功能恢复情况、临床指标骨代谢情况;统计随访过程中2组骨折愈合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手部功能优良率分别为90. 00%、66. 67%,观察组手部功能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总主动屈曲度高于对照组,骨折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 <0. 01)。治疗后2组血清BGP、OPG、BMP2、IGF-Ⅰ等指标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均P <0. 01),但2组间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随访过程中观察组骨折延迟愈合及感染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与克氏针内固定术术比较,微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手部骨折的临床疗效更加良好,对手部功能的干扰更小;在手术的基础上联合赤参壮骨汤可显著提升患者骨形成指标水平,有利于骨折的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部骨折 克氏针内固定术 微型钢板内固定术 赤参壮骨汤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悬灸早期介入对急性面瘫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6
15
作者 李德华 李季 +1 位作者 叶小琪 彭倩 《世界中医药》 CAS 2020年第14期2150-2154,共5页
目的:探究悬灸早期介入对急性期面瘫(BP)的抗炎效果,为悬灸急性期介入治疗面瘫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9年3月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BP患者13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悬灸组(n=38)、激素组(n=46)... 目的:探究悬灸早期介入对急性期面瘫(BP)的抗炎效果,为悬灸急性期介入治疗面瘫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9年3月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BP患者13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悬灸组(n=38)、激素组(n=46)和悬灸加激素组(n=48);同时随机抽取体检中心体检结果无特殊异常者作为正常人群(n=126)。将正常人群同急性期BP患者相关血清炎性因子比较,观察BP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有无改变;采用随机对照研究,将急性期BP患者132例分为悬灸组、激素组、悬灸加激素组,均治疗2周,比较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并同时采用House-Brackmann(H-B)整体评分量表进行疗效评价,观察组间差异。结果:与正常人群比较,急性期BP患者血清相关炎性因子均呈升高趋势,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3组BP患者血清WBC、NEUT、PLT、TNF、NLR和H-B整体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间比较,WBC、NEUT、L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指标和H-B整体评分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和正常人比较,急性期BP患者血清相关炎性因子呈增高趋势;3种方法均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急性期BP患者相关血清炎性因子水平,3种方法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悬灸可作为激素的一种替代和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瘫 贝尔氏麻痹 急性期 悬灸 激素 抗炎 血清炎性因子 疗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药联合应用中药贴脐治疗肝硬化腹水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4
16
作者 赵云清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793-795,共3页
目的:分析联合中药贴剂在肝硬化腹水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将80例肝硬化腹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以接受西药治疗者为对照组,以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中药贴剂治疗者为观察者,对两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治疗前体... 目的:分析联合中药贴剂在肝硬化腹水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将80例肝硬化腹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以接受西药治疗者为对照组,以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中药贴剂治疗者为观察者,对两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治疗前体重、腹围、24 h尿量、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白蛋白(ALB),凝血酶原活动度(PTA)比较均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但经治疗后,两组以上指标均明显改善,但是以观察者改善最为明显(P<0.05)。而且观察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在治疗期间药物不良反应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中药贴剂及真武汤可在不增加药物不良反应的同时,显著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腹水 中药贴剂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褐斑的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及中医内服外用治疗体会 被引量:11
17
作者 王萍 黄咏梅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8年第11期2340-2343,共4页
目的:探讨黄褐斑的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及中医内服外用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5月———2017年5月在西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治疗的80例初诊黄褐斑患者纳入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观察组40例,采用消斑汤加减内服联合中药外敷治疗... 目的:探讨黄褐斑的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及中医内服外用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5月———2017年5月在西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治疗的80例初诊黄褐斑患者纳入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观察组40例,采用消斑汤加减内服联合中药外敷治疗;对照组40例,涂抹0.1%维A酸乳膏和服用维生素C、E治疗。比较两组的中医证型构成比、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的黑素含量、皮损总积分、DLQI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中医证型构成比排序相同,依次为:肝郁气滞证(37.50%和40.00%)>脾虚湿盛证(32.50%和30.00%)>肝肾阴虚证(20.00%和17.50%)>瘀血内阻证(10.00%和12.50%)。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7.50%(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黑素含量明显少于对照组[(24.08±2.35)U.Cvs(35.27±2.11)U.C,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皮损总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2.07±1.15)分vs(2.83±1.09)分,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DLQ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6.33±2.41)分vs(8.15±2.36)分,P<0.05]。结论:不同证型的黄褐斑患者经中医内服外用方法治疗后均可有效减少黑素含量,减轻皮损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褐斑 中医证型 消斑汤 中药外敷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藤麻黄方敷贴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疗效、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于文宁 刘新艳 张葆花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2年第10期84-87,共4页
目的 探究金藤麻黄方敷贴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疗效、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纳入2018年5月—2020年5月类风湿关节炎患者82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患者常规西医治疗(塞来昔布胶囊、来氟米特片、... 目的 探究金藤麻黄方敷贴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疗效、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纳入2018年5月—2020年5月类风湿关节炎患者82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患者常规西医治疗(塞来昔布胶囊、来氟米特片、白芍总苷胶囊、甲氨蝶呤片),观察组患者治疗同对照组,同时结合金藤麻黄方敷贴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疼痛评分(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法,VAS)、关节炎指数(AI)评分、血清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血沉(ESR)水平、健康评定量表(HAQ)评分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 与观察组95.12%(39/41)比较,对照组总有效率80.49%(33/41)较低,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VAS及AI评分、CRP及RF、ESR水平、HAQ评分比较,P>0.05,治疗后各组患者VAS及AI评分、CRP及RF、ESR水平、HAQ评分均改善,观察组患者治疗后VAS及AI评分、CRP及RF、ESR水平、HAQ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3例(7.32%),观察组不良反应2例(4.88%),P>0.05。结论 金藤麻黄方敷贴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效果良好,患者症状显著改善,恢复较好,且患者生活质量提升,本次治疗不良反应少,安全性较高,值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金藤麻黄方 敷贴 疗效 血清炎症因子水平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升阳益气 固肾化瘀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疗效观察 被引量:5
19
作者 张丽霞 《中医药学刊》 2006年第5期965-967,共3页
目的:观察升阳益气、固肾化瘀方法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的临床疗效。方法:用升阳益气、固肾化瘀中药组方配合水蛭、冬虫夏草、五倍子等打粉装入胶囊服用,随机设常规西药治疗对照组。分别检测蛋白尿/24h、ALB、TP、BUN、Scr等。结果:中药... 目的:观察升阳益气、固肾化瘀方法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的临床疗效。方法:用升阳益气、固肾化瘀中药组方配合水蛭、冬虫夏草、五倍子等打粉装入胶囊服用,随机设常规西药治疗对照组。分别检测蛋白尿/24h、ALB、TP、BUN、Scr等。结果:中药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52例,有效率92.31%,在纠正尿蛋白的同时改善低蛋白血症和肾功能,优于对照组的75%,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运用升阳益气、固肾化瘀方法辨证组方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疗效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炎 蛋白尿 升阳益气 疗效应用 固肾化瘀 治疗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芎附痛痹汤联合中药穴位敷贴及熏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疗效 被引量:31
20
作者 申江曼 方珣 +1 位作者 陈文莉 周文煜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943-1946,共4页
目的:探究芎附痛痹汤联合中药穴位敷贴及熏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方法:将医院2015年1月_2017年6月收治的108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分组进行研究,对照组患者(54例)采取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54例)则采取芎附痛痹汤联合中... 目的:探究芎附痛痹汤联合中药穴位敷贴及熏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方法:将医院2015年1月_2017年6月收治的108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分组进行研究,对照组患者(54例)采取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54例)则采取芎附痛痹汤联合中药穴位敷贴及熏蒸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疗效、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及实验室指标变化情况、患者各项临床指标变化(晨僵时间、功能障碍指数、关节疼痛指数、双手平均握力、20m步行时间)、患者健康状况评定量表评分(HAQ)及药物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30%,高于对照组83.33%,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实验室等指标均相当,P〉0.05,治疗后各组患者积分及指标均改善,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HAQ量表评分相当,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HAQ评分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率为1.85%,低于对照组12.96%,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芎附痛痹汤联合中药穴位敷贴及熏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佳,患者关节功能改善,健康状况佳,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性关节炎 芎附痛痹汤 中药穴位敷贴 中药熏蒸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