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uCl-CeO_(2)复合型CO消除剂的制备及其性能 被引量:1
1
作者 虞勇 张雷林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86-194,共9页
为避免煤矿井下CO中毒事故的发生,根据吸附催化原理,以稀土氧化物二氧化铈(CeO_(2))为催化剂载体,氯化亚铜(CuCl)为吸附剂,通过热分散法将氯化亚铜负载在二氧化铈表面,制备一种兼具吸附和催化性能的复合型CO消除剂CuCl-CeO_(2)。利用锥... 为避免煤矿井下CO中毒事故的发生,根据吸附催化原理,以稀土氧化物二氧化铈(CeO_(2))为催化剂载体,氯化亚铜(CuCl)为吸附剂,通过热分散法将氯化亚铜负载在二氧化铈表面,制备一种兼具吸附和催化性能的复合型CO消除剂CuCl-CeO_(2)。利用锥形量热仪分析CuCl、CeO_(2)和CuCl-CeO_(2)的CO消除性能,并通过20 L爆炸球-气相色谱联用系统,研究CuCl-CeO_(2)对瓦斯爆炸峰值压力及其产生的CO消除效果。结果表明:CuCl-CeO_(2)复合型消除剂能在整个升温过程中有效降低CO的释放率,其消除性能比单一CuCl或CeO_(2)的消除性能更佳,且当CuCl的质量分数为50%时,CuCl-CeO_(2)的CO消除率最高,达88.0%。随着CuCl-CeO_(2)质量浓度的增加,瓦斯爆炸峰值压力逐渐降低,达到爆炸峰值压力的时刻显著延迟,CO释放量也不断减少。当加入CuCl-CeO_(2)的质量浓度为1.00 g/L时,抑爆和CO消除效果最佳;瓦斯爆炸峰值压力由0.508 MPa降至0.387 MPa,达到爆炸峰值压力时间由237.6 ms延迟至483.2 ms,CO体积分数由0.8797%降至0.1089%,有效地降低了瓦斯爆炸峰值压力和CO释放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化亚铜(CuCl)-二氧化铈(CeO_(2)) 复合型CO消除剂 消除性能 爆炸峰值压力 CO释放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沉积法制备Cu_(2)O催化CO_(2)制醇类燃料的研究
2
作者 雷涛宁 党琪 +2 位作者 吴桐 吴雲 余静怡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1-198,共8页
采用电沉积法在硫酸铜加乳酸的体系下制备氧化亚铜(Cu_(2)O)薄膜催化剂,通过不同电极基底探究了其空间结构及化学组成对电催化反应性能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利用泡沫铜三维多孔结构及Cu-Cu_(2)O协同作用制备了Cu_(2)O薄膜催化电极(Cu-foa... 采用电沉积法在硫酸铜加乳酸的体系下制备氧化亚铜(Cu_(2)O)薄膜催化剂,通过不同电极基底探究了其空间结构及化学组成对电催化反应性能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利用泡沫铜三维多孔结构及Cu-Cu_(2)O协同作用制备了Cu_(2)O薄膜催化电极(Cu-foam@Cu_(2)O-film),提高Cu_(2)O对醇类产物的选择性和催化剂稳定性。结果表明,在0.5 mol/L KHCO_(3)电解液及-0.9 V vs.Ag/AgCl电位下,醇类总法拉第效率为33.2%,相比于传统碳纸基底电极(Carbon@Cu_(2)O-film)提高了近3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亚铜 电沉积法 电化学 催化 二氧化碳 甲醇 乙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O-SiO2和Cu2O-SiO2薄膜的制备及其光学性能 被引量:4
3
作者 辜敏 陈应龙 吴亚珍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76-582,共7页
以CuSO_4·5H_2O和正硅酸乙酯为前驱体,配制了稳定透明的Cu^(2+)-SiO_2复合溶胶电解液。采用电化学-溶胶凝胶方法,在恒电位-0.9 V下得到Cu-SiO_2复合膜,该复合薄膜分别在250和450℃的热处理后得到Cu_2O-SiO_2和CuO-SiO_2复合薄膜。... 以CuSO_4·5H_2O和正硅酸乙酯为前驱体,配制了稳定透明的Cu^(2+)-SiO_2复合溶胶电解液。采用电化学-溶胶凝胶方法,在恒电位-0.9 V下得到Cu-SiO_2复合膜,该复合薄膜分别在250和450℃的热处理后得到Cu_2O-SiO_2和CuO-SiO_2复合薄膜。采用XRD、SEM/EDX和台阶仪表征了复合薄膜的组成、形貌和厚度;采用紫外-可见光谱和Z扫描技术研究了复合薄膜的线性和三阶非线性光学性能。结果表明Cu2O-SiO_2和CuO-SiO_2复合薄膜中的Cu含量、Cu的形态(如Cu_2O、CuO)及Cu_2O或CuO颗粒大小影响薄膜的光学带隙和三阶非线性光学性能,2种薄膜的光学带隙分别是2.67和2.54 eV,三阶非线性极化率χ(3)分别为2.31×10^(-6)和1.36×10^(-6) esu。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溶胶凝胶 热处理 氧化铜-二氧化硅 氧化亚铜-二氧化硅 复合薄膜 光学带隙 三阶非线性光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2O掺杂TiO2光催化降解亚甲基蓝的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李卓豪 陈秀婷 +3 位作者 李俊航 廖丽霞 方涛 李斌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3039-3042,共4页
以钛酸四丁酯和乙酸铜为原料,柠檬酸和葡萄糖作还原剂,采用水解法制备了Cu2O/TiO2复合光催化剂,并通过XRD和SEM表征手段进行了表征。以Cu2O/TiO2为光催化剂,考察了反应时间、初始浓度、催化剂用量、起始pH和温度等因素对光催化降解亚甲... 以钛酸四丁酯和乙酸铜为原料,柠檬酸和葡萄糖作还原剂,采用水解法制备了Cu2O/TiO2复合光催化剂,并通过XRD和SEM表征手段进行了表征。以Cu2O/TiO2为光催化剂,考察了反应时间、初始浓度、催化剂用量、起始pH和温度等因素对光催化降解亚甲基蓝脱色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高压汞灯照射下,以0.01 g Cu2O/TiO2为光催化剂,以100 mL 10 mg/L亚甲基蓝溶液为模拟废水,pH为7.0,25℃下光催化反应60 min,亚甲基蓝脱色率可以达到94.38%,其脱色动力学反应为准一级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钛 氧化亚铜 光催化 亚甲基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O_2与Cu_2O光催化降解对硝基苯酚比较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孟楠 张爱茜 +2 位作者 吴海锁 黄智 王连生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59-661,共3页
分别采用自制的纳米TiO2和Cu2O研究对硝基苯酚的光催化降解.结果表明,模拟阳光条件下,100mg·l-1对硝基苯酚水溶液的氧化亚铜催化反应半衰期为20.0min,而二氧化钛不具备可见光催化能力;在SGY-1多功能光化学反应器中,TiO2催化降解对... 分别采用自制的纳米TiO2和Cu2O研究对硝基苯酚的光催化降解.结果表明,模拟阳光条件下,100mg·l-1对硝基苯酚水溶液的氧化亚铜催化反应半衰期为20.0min,而二氧化钛不具备可见光催化能力;在SGY-1多功能光化学反应器中,TiO2催化降解对硝基苯酚的半衰期是48.1min.产物分析表明,n-型半导体二氧化钛的光催化反应存在两种降解历程,生成二羟基硝基苯或脱除硝基.而p-型半导体氧化亚铜催化的光降解反应未检出脱硝基产物,仅检出1,2-二羟基-4-硝基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催化降解 二氧化钛 氧化亚铜 对硝基苯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催化还原二氧化碳制甲醇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刘清田 戚霁 +1 位作者 周屈兰 李娜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978-1981,共4页
通过溶液浸泡法制取了氧化亚铜薄膜电极,通过电沉积法制备了氧化锌薄膜催化剂,利用电催化还原二氧化碳制甲醇。从催化性能、电解能力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得到了电催化制甲醇的优化方法。
关键词 二氧化碳 电催化 甲醇 氧化亚铜薄膜 氧化锌薄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_2O/TiO_2复合光催化材料的合成及其对2,4-二氯酚降解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王贞 华宁 范晓芸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75-177,共3页
采用原位水解的方法制备得到Cu2O/TiO2复合光催化材料。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该复合物的形貌进行表征,研究了该复合物在可见光和紫外光下对2,4-二氯酚的光催化降解性能,和单一的Cu2O的光催化活性进行对比。研究表明,可见光下,Cu2O/TiO28... 采用原位水解的方法制备得到Cu2O/TiO2复合光催化材料。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该复合物的形貌进行表征,研究了该复合物在可见光和紫外光下对2,4-二氯酚的光催化降解性能,和单一的Cu2O的光催化活性进行对比。研究表明,可见光下,Cu2O/TiO28h对2,4-二氯酚的降解效率可以达到92.37%;紫外光下,Cu2O/TiO23h对2,4-二氯酚的降解效率可以达到68.6%,其光催化活性优于单一的Cu2O纳米颗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亚铜 二氧化钛 光催化 2 4-二氯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O_2-Cu_2O/蒙脱土复合光催化剂的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3
8
作者 孙亚月 佘铜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90-594,共5页
以钠基蒙脱土(MMT)为载体,先采用溶胶-凝胶法将纳米TiO2引入到MMT层间,再采用化学沉积法将纳米Cu2O负载在TiO2/MMT上,制备出TiO2-Cu2O/MMT纳米复合光催化剂。采用XRD、SEM、紫外-可见漫反射技术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以甲基橙为目标污染... 以钠基蒙脱土(MMT)为载体,先采用溶胶-凝胶法将纳米TiO2引入到MMT层间,再采用化学沉积法将纳米Cu2O负载在TiO2/MMT上,制备出TiO2-Cu2O/MMT纳米复合光催化剂。采用XRD、SEM、紫外-可见漫反射技术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以甲基橙为目标污染物,考察了催化剂的光催化性能。表征结果显示:TiO2与Cu2O均匀分布在MMT的表面与片层孔隙中;TiO2-Cu2O/MMT结合了TiO2和Cu2O的特性,拓宽了催化剂的光吸收范围。实验结果表明,在光源为可见光、初始甲基橙质量浓度为20 mg/L、光催化剂加入量为2 g/L的条件下,TiO2-Cu2O/MMT纳米复合光催化剂对甲基橙的光催化降解效果明显优于单一负载的Cu2O/MMT和TiO2/MMT,大幅提高了催化剂的光催化效率,反应300 min时TiO2-Cu2O/MMT对甲基橙溶液的脱色率达到9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脱土 二氧化钛 氧化亚铜 复合光催化剂 光催化降解 甲基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