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薄层色谱与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法鉴别一次性纸杯中荧光增白剂
1
作者 许凤 崔艳慧 +4 位作者 梁鑫 刘吉成 宋波 洪越 李莉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9-86,共8页
建立一次性食品包装用纸杯中非法添加荧光增白剂的薄层色谱-表面增强拉曼光谱(TLC-SERS)鉴别法。采用微波法与传统法分别制备了银、金、金包银和银包金4种金属溶胶,并通过紫外光谱法、电镜扫描法、电势与粒径测定法等手段进行表征,检测... 建立一次性食品包装用纸杯中非法添加荧光增白剂的薄层色谱-表面增强拉曼光谱(TLC-SERS)鉴别法。采用微波法与传统法分别制备了银、金、金包银和银包金4种金属溶胶,并通过紫外光谱法、电镜扫描法、电势与粒径测定法等手段进行表征,检测各种金属溶胶对吡啶的拉曼光谱增强效应以判定金属溶胶质量,并以4种双三嗪氨基二苯乙烯类荧光增白剂(DSD-FWAs)中的二磺酸型荧光增白剂71(C.I.71)、荧光增白剂85(C.I.85)、荧光增白剂90(C.I.90)、荧光增白剂113(C.I.113)为目标检测成分,建立一次性纸杯中4种荧光增白剂的TLC-SERS鉴别方法。结果显示微波法制备的银溶胶作为本项研究食品包材中增白剂鉴别方法的表面增强剂效果更佳,对市售100批样品进行TLC-SERS鉴别,6批样品中检出C.I.113,建立的方法可为食品包装材料中荧光增白剂的检测提供新的备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层色谱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 荧光增白剂 一次性纸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水性食品油墨中铜与铅的溶出量 被引量:2
2
作者 曹瑜 钟泽辉 +1 位作者 林锐斌 唐聪 《包装学报》 2024年第2期1-7,共7页
为探究水性油墨和印刷纸杯中可溶性铅和铜的溶出量,有效控制重金属迁移的安全风险,提出基于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铜与铅元素的溶出量方法。先配制两种水性食品油墨即深红油墨和深绿油墨,并分析其性能,然后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 为探究水性油墨和印刷纸杯中可溶性铅和铜的溶出量,有效控制重金属迁移的安全风险,提出基于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铜与铅元素的溶出量方法。先配制两种水性食品油墨即深红油墨和深绿油墨,并分析其性能,然后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两种油墨和印刷纸杯中铜和铅的溶出量。实验结果表明:两种油墨的物理状态较为稳定,铜与铅元素在检测中质量浓度与光谱强度线性关系良好,其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1.64%与2.24%,回收率分别在94.0%~101.0%和91.0%~94.8%之间;时间和温度对重金属溶出有较大影响,100℃条件下2 h的铅与铜溶出量分别是25℃条件下24 h铅与铜的8.3与2.36倍;深红墨的安全性高于深绿墨,所配制油墨及纸杯中铅与铜元素的溶出量在高温或长时间使用下存在超标的风险,因而需要严格控制材料制品与食物接触的时间和温度。所建立的方法快速简单、经济环保,可满足企业日常检验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食品接触材料 水性油墨 印刷纸杯 重金属 溶出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蔗渣浆纸杯原纸生产技术
3
作者 张丽 谢赵赟 《中华纸业》 CAS 2024年第11期77-79,共3页
蔗渣浆作为造纸原料,因细小组分和杂细胞含量大,在抄造过程中网部脱水比较困难,生产的成品纸存在脆性大、强度差、吸湿能力强等问题。本文讲述的是采用100%蔗渣浆,通过改进三叠长网多缸纸机生产工艺,成功生产出高强度、高抗水性、高平... 蔗渣浆作为造纸原料,因细小组分和杂细胞含量大,在抄造过程中网部脱水比较困难,生产的成品纸存在脆性大、强度差、吸湿能力强等问题。本文讲述的是采用100%蔗渣浆,通过改进三叠长网多缸纸机生产工艺,成功生产出高强度、高抗水性、高平整性、符合卫生标准的食品包装用纸纸杯原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蔗渣浆 纸杯原纸 滤水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次性纸杯中重金属铅的含量测定 被引量:11
4
作者 李霞 谢利 +3 位作者 于江 张国柱 陈晨 王仕宝 《包装与食品机械》 CAS 2013年第3期63-65,共3页
首次建立一次性纸杯中重金属铅的含量测定方法。取一定量的一次性纸杯炽灼灰化,残渣用水定容,取不同体积与硫代乙酰胺作用形成颜色梯度,与不同体积的标准铅与硫代乙酰胺作用形成颜色梯度比较,从而计算重金属的含量范围。该法操作简单、... 首次建立一次性纸杯中重金属铅的含量测定方法。取一定量的一次性纸杯炽灼灰化,残渣用水定容,取不同体积与硫代乙酰胺作用形成颜色梯度,与不同体积的标准铅与硫代乙酰胺作用形成颜色梯度比较,从而计算重金属的含量范围。该法操作简单、准确、可靠,重金属铅的检测限为百万分之二;该法适合测定纸杯中重金属铅含量。结果表明,试验中纸杯的重金属铅含量超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次性纸杯 重金属 炽灼残渣 硫代乙酰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纸质与塑料食品包装材料生产使用现状与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7
5
作者 董金狮 李慧 《食品科学技术学报》 CAS 2013年第3期69-71,共3页
介绍了常见的食品包装用材料及制品,主要有纸质食品包装、各种塑料食品包装,并分别对其材质、特点和目前的生产使用现状进行了介绍及评价,各种材质的食品包装其使用范围和用法都是各不相同的,消费者在使用中要注意哪些问题、生产者对产... 介绍了常见的食品包装用材料及制品,主要有纸质食品包装、各种塑料食品包装,并分别对其材质、特点和目前的生产使用现状进行了介绍及评价,各种材质的食品包装其使用范围和用法都是各不相同的,消费者在使用中要注意哪些问题、生产者对产品质量如何把控等,均给出了相关指导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包装材料 纸杯 纸餐盒 塑料包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大蒜汁抑菌效果检测技术比较及评价 被引量:15
6
作者 夏俊芳 杨婷 +5 位作者 张珍珍 武运 古丽娜孜 周咪 房丹 刘箐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6期152-157,共6页
抑菌能力是评价食品防腐效果的一项重要指标,不同的抑菌试验方法对食品防腐剂抗菌能力的评价有较大影响,因此,选用枯草芽孢杆菌和啤酒酵母为受试菌株分别采用牛津杯法和滤纸片法,分别对鲜榨蒜汁和4℃存贮7 d蒜汁抑菌效果进行评价,对大... 抑菌能力是评价食品防腐效果的一项重要指标,不同的抑菌试验方法对食品防腐剂抗菌能力的评价有较大影响,因此,选用枯草芽孢杆菌和啤酒酵母为受试菌株分别采用牛津杯法和滤纸片法,分别对鲜榨蒜汁和4℃存贮7 d蒜汁抑菌效果进行评价,对大蒜汁抑菌特性进行研究,为大蒜汁的生物抑菌、防腐提供理论基础和工艺参数,同时为抑菌效果的评价做出科学、合理的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榨蒜汁 抑菌圈直径 牛津杯法 滤纸片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催化光度法测定一次性纸杯浸泡液中痕量甲醛 被引量:8
7
作者 霍欢 陈效兰 +1 位作者 陈波 陈朝艳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52-254,共3页
基于在一定温度和硫酸介质中,痕量甲醛对溴酸钾氧化天青A有较强的催化作用,建立了测定痕量甲醛的新的催化光度法。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045~0.56mg/L,检出限为0.019mg/L。对0.11mg/L的甲醛标准溶液11次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38%。... 基于在一定温度和硫酸介质中,痕量甲醛对溴酸钾氧化天青A有较强的催化作用,建立了测定痕量甲醛的新的催化光度法。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045~0.56mg/L,检出限为0.019mg/L。对0.11mg/L的甲醛标准溶液11次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38%。用于一次性纸杯浸泡液中甲醛含量的检测,发现纸杯浸泡液中甲醛含量较少,可以安全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醛 催化光度法 天青A 一次性纸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一次性纸杯中的双酚A 被引量:7
8
作者 张杰 许家胜 崔岩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54-456,共3页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一次性纸杯中双酚A的分析方法。采用Diamonsil C18(250mm×4.6 mm,3μm)反相色谱柱,以甲醇-水溶液为流动相,光电二级管阵列检测器,检测波长为228nm。线性范围为0.1~100mg·L-1,相关系数为0.9996...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一次性纸杯中双酚A的分析方法。采用Diamonsil C18(250mm×4.6 mm,3μm)反相色谱柱,以甲醇-水溶液为流动相,光电二级管阵列检测器,检测波长为228nm。线性范围为0.1~100mg·L-1,相关系数为0.9996,方法的回收率为92.1%~96.4%,相对标准偏差为3.2%~5.7%。该方法简便、灵敏准确,能够满足双酚A的检测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酚A 高效液相色谱 一次性纸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麝香草酚对食品常见污染菌的抑菌作用 被引量:27
9
作者 王娣 许晖 +3 位作者 钱时权 曹珂珂 任茂生 田长城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19-122,共4页
为阐明麝香草酚的抑菌作用,采用滤纸片法、牛津杯法和扩散法(打孔法)等体外抑菌实验对食品中常见的10种污染菌进行抑菌作用研究,并测定麝香草酚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保加利亚乳杆菌、嗜热乳酸链球菌、... 为阐明麝香草酚的抑菌作用,采用滤纸片法、牛津杯法和扩散法(打孔法)等体外抑菌实验对食品中常见的10种污染菌进行抑菌作用研究,并测定麝香草酚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保加利亚乳杆菌、嗜热乳酸链球菌、异常汉逊氏酵母、酿酒酵母、黑曲霉、黄曲霉的最低抑菌质量浓度。结果表明:麝香草酚抑菌谱广,对食品中常见污染菌有一定抑制作用,其中对细菌的抑菌效果最好。麝香草酚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的最低抑菌质量浓度分别为10、20、20μ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麝香草酚 抑菌作用 滤纸片法 牛津杯法 扩散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纸杯高锰酸钾消耗量测定的不确定度评估 被引量:7
10
作者 姚丽芳 朱洪坤 +1 位作者 李蔚 赵颐晴 《中华纸业》 CAS 2013年第4期46-48,共3页
目前人们对食品接触材料的安全性越来越重视,本文对根据GB/T5009.60-2003《食品包装用聚乙烯、聚苯乙烯、聚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1]进行的纸杯高锰酸钾消耗量测定进行测量不确定度评估,通过分析测定过程不确定度的主要来源,建立数学模... 目前人们对食品接触材料的安全性越来越重视,本文对根据GB/T5009.60-2003《食品包装用聚乙烯、聚苯乙烯、聚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1]进行的纸杯高锰酸钾消耗量测定进行测量不确定度评估,通过分析测定过程不确定度的主要来源,建立数学模型,计算各不确定度分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纸杯 食品接触材料 高锰酸钾消耗量 不确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饮水纸杯中荧光增白剂OB和CBS-127的含量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菲 付甜 许泳吉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7年第2期27-33,共7页
利用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饮水纸杯中荧光增白剂2,5-双-(5-叔丁基-2-苯并恶唑基)噻吩(OB)和4,4-双(2-甲氧基苯乙烯基)联苯(CBS-127)的含量,样品经二氯甲烷超声提取,CN固相萃取柱纯化后,以V(乙腈)∶V(甲醇)∶V(水)(20∶75∶5... 利用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饮水纸杯中荧光增白剂2,5-双-(5-叔丁基-2-苯并恶唑基)噻吩(OB)和4,4-双(2-甲氧基苯乙烯基)联苯(CBS-127)的含量,样品经二氯甲烷超声提取,CN固相萃取柱纯化后,以V(乙腈)∶V(甲醇)∶V(水)(20∶75∶5)为流动相,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器测定。结果表明:荧光增白剂OB和CBS-127可以得到较好的分离检测,混合溶液在0.01~1mg·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OB的线性关系为Y=30.938 X+1.396 8,相关系数为0.999 6,检出限为1.5×10^(-3) mg·kg^(-1),相对标准偏差为1.24%;CBS-127的线性关系为Y=62.271 X+1.589 8,相关系数为0.999 8,检出限为3×10-3 mg·kg^(-1),相对标准偏差为1.33%。实际样品的加标平均回收率为79%~92%,该方法样品处理简单、精密度好,适用于同时测定饮水纸杯中OB和CBS-12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 纸杯 固相萃取 OB CBS-12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巧用一次性纸杯制作婴儿肘关节固定筒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漫丽 龚彩霞 赵佛容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6期1450-1450,共1页
单侧唇裂修复术最合适的年龄是在出生后3~6个月,双侧唇裂宜选择出生后的6~12个月时实施手术,随着唇裂修复术方法的不断改进,手术效果满意。手术后避免患儿屈肘用手搔抓唇部伤口以防止伤口裂开是护理工作中的一个难点。
关键词 一次性纸杯 婴儿 肘关节固定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次性纸杯和保鲜袋在臀部灼伤患者排便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戴村芳 陈卓华 《护士进修杂志》 2013年第11期1049-1050,共2页
皮肤灼伤后,为了保护创面,防止感染,一般都采用包扎疗法。所谓包扎疗法就是用灭菌吸水的厚敷料包扎创面,使之与外界隔离,以保护创面。早期包扎敷料的厚度为3~5cm,如浸湿多或被大小便污染时,应立即更换敷料。
关键词 臀部灼伤 排便 纸杯 保鲜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纸杯成型机单片微机控制系统的设计 被引量:1
14
作者 袁璐敏 耿鸣 《电子工程师》 2001年第2期10-12,共3页
介绍了采用单片微机对圆盘分度式纸杯成型机进行控制的系统硬件结构及其软件设计思路
关键词 纸杯成型机 计算机控制系统 单片机 加热载体 A/D转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纸杯纸生产中的恒张力控制 被引量:2
15
作者 姚建松 车世明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 2001年第3期9-11,共3页
纸杯纸生产过程中 ,原纸张力的大小直接影响供纸系统的正常运行 .利用磁粉制动器的励磁电流与制动力矩成线性关系这一特性 ,设计了闭环张力控制系统 .该系统由张力检测器、张力控制器和磁粉控制器等部分构成 ,结构简单 ,性能稳定 .
关键词 磁粉制动器 恒张力控制 纸杯纸 造纸 生产设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一次性纸杯中全氟辛酸和全氟辛烷磺酸的迁移量 被引量:3
16
作者 刘征辉 魏静娜 +5 位作者 赵琳琳 赵云平 薛天凯 黄迪 王亚旭 周茜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9年第20期6968-6974,共7页
目的建立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一次性纸杯中全氟辛酸、全氟辛烷磺酸向食品模拟物中的迁移量。方法待测样品经前处理后,通过C18色谱柱进行分离,以乙腈-水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0.2 mL/min、柱温为30℃、进样量2μL,由三重四级杆... 目的建立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一次性纸杯中全氟辛酸、全氟辛烷磺酸向食品模拟物中的迁移量。方法待测样品经前处理后,通过C18色谱柱进行分离,以乙腈-水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0.2 mL/min、柱温为30℃、进样量2μL,由三重四级杆质谱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全氟辛酸和全氟辛烷磺酸在0.1~2.0 n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0.999;低、中、高3个添加水平的平均加标回收为81.27%~97.12%;相对标准偏差为2.9%~7.4%。应用建立的方法对一次性纸杯进行模拟迁移试验,初步得到了这2种物质在不同模拟状态下的迁移量。结论该方法选择性强、灵敏性和准确度高,适用于一次性纸杯中全氟辛酸和全氟辛烷磺酸的确证和定量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氟辛酸 全氟辛烷磺酸 一次性纸杯 食物模拟物 方法学 迁移量 定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蚕豆酱传统发酵微生物群落中的菌株相互作用分析 被引量:6
17
作者 范子豪 朱林江 +2 位作者 刘思远 王佳琪 李崎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8-33,共6页
蚕豆酱传统发酵过程中微生物菌群在不同批次保持相对稳定,为了分析这种微生物群落的稳定形成机制,该研究以从发酵过程中分离的不同基因型菌株为实验对象,利用杯碟法和滤纸片法分析优势好氧菌与兼性厌氧芽孢杆菌、乳酸菌及酵母菌的相互作... 蚕豆酱传统发酵过程中微生物菌群在不同批次保持相对稳定,为了分析这种微生物群落的稳定形成机制,该研究以从发酵过程中分离的不同基因型菌株为实验对象,利用杯碟法和滤纸片法分析优势好氧菌与兼性厌氧芽孢杆菌、乳酸菌及酵母菌的相互作用,同时利用PCR技术检测优势菌株基因组内可能存在的抗菌肽编码基因。研究结果表明,所有厌氧菌和酵母菌株均被1株或多株优势生长的好氧芽孢杆菌菌株抑制,而且部分优势菌株存在较强的抑制作用,同时抑制多个菌种的生长,其中以1株Bacillus subtilis HYM05,1株B.amyloliquefaciens HYM24以及1株B.tequilensis HYM42为典型代表。通过PCR探测,发现HYM42和HYM05的基因组中存在编码Subtilosin以及Plipastatin的基因,而3株菌的基因组中均没有完整地编码Surfactin的3个基因。所以,蚕豆酱传统酿造过程中,好氧芽孢杆菌存在生长优势,通过多个菌株之间的协同相互作用,抑制其他微生物生长,在各个批次之间形成相对稳定的微生物群落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互作用 杯碟法 滤纸片法 芽孢杆菌 细菌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淋膜纸杯中Al、Mg向酸性食品模拟物的迁移及数学模拟 被引量:1
18
作者 丁从阳 林勤保 +2 位作者 罗九天 李忠 廖佳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95-99,共5页
为了研究淋膜纸杯中Al和Mg向酸性食品中的迁移规律以及数学模拟软件模拟迁移的有效性,对8种淋膜纸杯样品采用湿法消解的方法消解,之后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OES)检测8种淋膜纸杯中Al和Mg的初始含量及其向酸性食品模拟物... 为了研究淋膜纸杯中Al和Mg向酸性食品中的迁移规律以及数学模拟软件模拟迁移的有效性,对8种淋膜纸杯样品采用湿法消解的方法消解,之后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OES)检测8种淋膜纸杯中Al和Mg的初始含量及其向酸性食品模拟物(3%乙酸溶液)中迁移的量。淋膜纸杯中Al和Mg的初始含量分别为841.6~3 482.0,179.1~19 720.1mg/kg。在迁移条件为40℃/12h,8种样品中Al和Mg向3%乙酸溶液中迁移量分别为0.077~0.212,0.065~0.862mg/kg,而在70℃/8h下8种样品中Al和Mg向3%乙酸溶液中迁移量分别为0.074~0.180,0.064~2.209mg/kg,淋膜层低密度聚乙烯(LDPE)的厚度、迁移温度和时间以及纸的厚度和密度都能影响2种金属元素的迁移。使用迁移模拟软件AKTS-SML对8种淋膜纸杯样品进行迁移模拟,扩散系数采用Piringer模型,纸与LDPE之间的分配系数设置为1 000,LDPE与食品模拟物(3%乙酸)之间的分配系数设置为1,Al和Mg在40℃/12h下迁移模拟结果分别为0.760~3.075,0.162~17.750mg/kg;70℃/8h下迁移模拟结果分别为0.757~3.059,0.161~17.660mg/kg,软件模拟的迁移结果比试验所得到的都要高,迁移模拟结果在一定程度上能取代Al和Mg的迁移试验,确保消费者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膜纸杯 AL Mg 酸性食品 迁移 AKTS-SML软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对一次性纸杯的拉曼光谱检验研究 被引量:13
19
作者 朱晓晗 胡越宁 +3 位作者 何歆沂 黄国玺 姜红 陈敏璠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38-42,共5页
为建立一种检验犯罪现场遗留一次性纸杯物证的科学有效的方法,利用拉曼光谱结合化学计量学对收集到的27个不同品牌、不同用途的一次性纸杯样本的拉曼特征峰峰位和峰强度的对比,对一次性纸杯样本进行区分。为了使分类结果科学准确,利用... 为建立一种检验犯罪现场遗留一次性纸杯物证的科学有效的方法,利用拉曼光谱结合化学计量学对收集到的27个不同品牌、不同用途的一次性纸杯样本的拉曼特征峰峰位和峰强度的对比,对一次性纸杯样本进行区分。为了使分类结果科学准确,利用化学计量学的方法对光谱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为了减少聚类分析所用的变量个数,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拉曼光谱数据进行降维处理,指定提取3个因子,减少变量个数,保留大部分信息,其累计贡献率达99.09%。利用层次聚类和K-Means快速聚类将27个样本分为8类,并利用Fisher判别分析法验证了分类结果的科学合理性,从而对未知样本的类别判断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次性纸杯 拉曼光谱 主成分分析法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光谱结合多元统计分析鉴别一次性纸杯样品 被引量:7
20
作者 林凡琦 姜红 张文宇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949-1955,共7页
为了快速、准确地对现场一次性纸杯物证进行鉴别,提出了一种基于高光谱技术结合PCA、K-Means聚类、Fisher判别分析的识别分类方法。利用高光谱仪对收集的40个不同来源、不同用途的一次性纸杯进行检验,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光谱数据进行预... 为了快速、准确地对现场一次性纸杯物证进行鉴别,提出了一种基于高光谱技术结合PCA、K-Means聚类、Fisher判别分析的识别分类方法。利用高光谱仪对收集的40个不同来源、不同用途的一次性纸杯进行检验,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光谱数据进行预处理,从中提取出了11个主成分。借助K-Means算法将40个样品聚为5组,各组分间区分明显。利用Fisher判别分析构建了3组判别函数,经检验函数模型可排除污染客体干扰,分组准确率达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光谱 鉴别检验 FISHER判别分析 一次性纸杯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