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9篇文章
< 1 2 3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ulture Self- Consciousness in Transmission of Chinese Philosoph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nglish Globalization -- Taking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for Example
1
作者 Wang Yan Shi Wenjun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73-282,共10页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contains the aspiration of Chinese nation to pursue ideological freedom and desire of strengthening international exchanges and cooperation. This paper takes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f...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contains the aspiration of Chinese nation to pursue ideological freedom and desire of strengthening international exchanges and cooperation. This paper takes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for example,emphasizing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Chinese culture so as to study the importance of Culture Self-Consciousness in Chinese Philosophy,in the context of English globalization. That is to say,this paper stresses the spirits and the stand of nation 's demonstration on pursuing peace,cooperati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the civilization continuity from traditional China to the contemporary China,with practical philosophic vie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nglish globalization Chinese PHILOSOPHY culture SELF - CONSCIOUSNESS the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据时期朝鲜半岛鲁迅作品译介的思想谱系与文化抉择--以《狂人日记》和《阿Q正传》的韩译为例
2
作者 张乃禹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80-189,共10页
《狂人日记》和《阿Q正传》分别于1927年和1930年译介至日据时期的朝鲜半岛。两部作品韩译本虽然在翻译质量上均存在诸多无法忽视的缺陷,但是柳树人翻译的《狂人日记》作为世界上首部由外国译者翻译成外文并在国外发表的鲁迅作品,开启... 《狂人日记》和《阿Q正传》分别于1927年和1930年译介至日据时期的朝鲜半岛。两部作品韩译本虽然在翻译质量上均存在诸多无法忽视的缺陷,但是柳树人翻译的《狂人日记》作为世界上首部由外国译者翻译成外文并在国外发表的鲁迅作品,开启了外国译者翻译鲁迅作品的先河;梁建植翻译的《阿Q正传》作为朝鲜半岛众多韩译本中的首部作品,也在“阿Q”形象传播接受方面厥功甚伟。从译者思想谱系来看,幼时阅读《狂人日记》的思想冲击以及后来的无政府主义转向,促成了柳树人与鲁迅在无政府主义思想基点上达成了共通的文艺启蒙理论共识,成为译介《狂人日记》的内在契机。而梁建植翻译的《阿Q正传》尽管受制于日本殖民文化霸权而不得不借助于井上红梅的日译本进行转译和“译述”,但这恰恰体现了梁建植将殖民地宗主国语言--日语--为我所用的文化立场,以及即使通过迂回和曲折的方式,也要关注和译介中国新文学的文化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据时期 翻译理念 译述 思想谱系 文化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ulture Industry of China under the Western Popular Cultural Criticism Horizon
3
作者 Zhang Wei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281-285,共5页
Among the schools researching the Western popular cultural theories,the most influential are the Frankfurt School and the Birm ingham School. They have disputed whether the popular culture is the disaster or the bless... Among the schools researching the Western popular cultural theories,the most influential are the Frankfurt School and the Birm ingham School. They have disputed whether the popular culture is the disaster or the blessedness for human beings and whether the popular culture is ideological or not,exploring the economic benefit and the social benefit of the popular culture,which provides enlightenment for the developm ent of the cultural industry of China. Firstly,we shall develop the cultural industry to satisfy the growing demand of the people for cultural products; secondly,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ultural industry,we shall balance the social benefit and economic benefit; finally,the socialist core value system is the necessity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ultural indust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产业 大众文化 西方 中国 法兰克福学派 流行文化 视野 社会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湘红色基因与高校设计专业思政建设的融合路径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李节 马珂 龙程鹏 《家具与室内装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35-139,共5页
在新时代新征程的历史环境下,将地方红色文化融入专业课程教学已逐渐成为高校思政建设的主要路径。本文以高校设计专业思政建设为引领,聚焦湖湘红色文化思政元素,旨在促进湖湘红色文化与高校设计专业课程教学之间的互动融合。针对当前... 在新时代新征程的历史环境下,将地方红色文化融入专业课程教学已逐渐成为高校思政建设的主要路径。本文以高校设计专业思政建设为引领,聚焦湖湘红色文化思政元素,旨在促进湖湘红色文化与高校设计专业课程教学之间的互动融合。针对当前高校设计专业思政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即教学方式单一、教学内容空洞、环境建设不足,通过打造“三位一体”教学目标,重构四维融合教学体系,完善课程思政建设教学评价机制的创新教学实践策略,并以《服务设计》课程为具体案例展开课程思政的实践探索。结果表明,构建科学合理的融合策略模式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设计专业知识的内驱力,践行湖湘红色基因的时代使命,为高校设计专业领域的红色文化教育实践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湘红色文化 设计专业 课程思政 思政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现代大学如何传承和弘扬书院思想文化的批判传统 被引量:1
5
作者 冯向东 《大学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10,共7页
中国历史上是否有思想文化的批判传统和批判性思维方式,是一个需要思考和回答的重要问题。以南宋书院为范本,考察中国历史上的书院文化,我们对上述问题可以做肯定的回答。在新时代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实践中,中国现代大学担负着“构建中... 中国历史上是否有思想文化的批判传统和批判性思维方式,是一个需要思考和回答的重要问题。以南宋书院为范本,考察中国历史上的书院文化,我们对上述问题可以做肯定的回答。在新时代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实践中,中国现代大学担负着“构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为培养更多杰出人才作出贡献”的历史使命。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指导下传承和弘扬书院思想文化的批判传统,赋予中华传统文化元典思想新的时代内涵,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回答和解决新时代的问题,是中国现代大学的现实任务和历史担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大学 书院文化 中国式思维 思想文化的批判传统 创新型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习近平文化思想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三维探赜 被引量:2
6
作者 任福兵 郭倩蓉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39-44,共6页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发挥立德树人、铸魂育人作用的精神滋养。探究习近平文化思想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问题,可以从价值、理论以及实践三个维度展开。价值维度重在回答“因何融入”问题,突出强调习近平文化思想...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发挥立德树人、铸魂育人作用的精神滋养。探究习近平文化思想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问题,可以从价值、理论以及实践三个维度展开。价值维度重在回答“因何融入”问题,突出强调习近平文化思想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守正创新的时代价值、立德树人的功能价值以及坚定文化自信的精神价值;理论维度重在回答“融入什么”问题,旨在引导学生认识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学理性与政治性、掌握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理论性与实践性、领会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人民性与开放性;实践维度重在回答“怎样融入”问题,强调增强习近平文化思想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体系的关联性,围绕学生主体实现对习近平文化思想的讲深讲透讲活讲新,发挥教师主导提升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真学真懂真信真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文化思想 高校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价值维度 理论维度 实践维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课程文化重塑的医学免疫学课程思政探索
7
作者 刘辉 厉荣玉 +2 位作者 吴艳红 朱涛 董博翰 《中国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2255-2259,共5页
针对医学免疫学课程思政目标空洞、内容碎片、形式僵化、评价单一的痛点,通过转变课程理念,推进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建设,从重设课程目标,到重构教学内容和资源、改革教学模式和评价,构建了课程新形态。结合免疫学学科文化特征,在多样化... 针对医学免疫学课程思政目标空洞、内容碎片、形式僵化、评价单一的痛点,通过转变课程理念,推进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建设,从重设课程目标,到重构教学内容和资源、改革教学模式和评价,构建了课程新形态。结合免疫学学科文化特征,在多样化教学活动中,营造“乐学、向美、明辨、尚行”的课程文化氛围,实现了目标明确、内容系统、形式多样、评价多元的课程思政。期末课程思政教学效果调查结果显示,99.3%学生对课程思政活动有共鸣、触动和收获。课程文化重塑,打开了医学免疫学课程思政的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文化 医学免疫学 课程思政 混合式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战后期美国对苏联的认知战及其当代启示 被引量:4
8
作者 史澎海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51-265,307,共16页
认知战是指一个国家或国家集团通过影响目标国民众的认知过程,渗透、削弱、征服或摧毁其认知机制,引发思维扭曲、改变认知水平、产生负面影响乃至改变一个国家颜色的行动模式。从里根政府开始,美国调整了对苏联的冷战战略,认知战逐渐取... 认知战是指一个国家或国家集团通过影响目标国民众的认知过程,渗透、削弱、征服或摧毁其认知机制,引发思维扭曲、改变认知水平、产生负面影响乃至改变一个国家颜色的行动模式。从里根政府开始,美国调整了对苏联的冷战战略,认知战逐渐取代心理战成为美国对苏联进行意识形态渗透进而改变苏联社会制度基础的新型武器。在这一战略引领下,美国借助其强大的软实力向苏联发起了认知战攻势,逐渐改变了苏联民众的传统认知以及苏联领导层的判断和决策,使苏联逐渐丧失了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阵地,最终引发苏联国内动乱和解体。苏联的惨痛教训对当今中国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我们必须重视对美国认知战的研究,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筑牢国家文化安全防线,提升外交战略主动性,强化网络空间与技术创新,稳健应对美国认知战,牢牢把握国际涉华舆论主导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中美战略博弈愈演愈烈的今天,我们必须以史为鉴,牢牢掌控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阵地和话语权,确保我国长治久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战 美国认知战 意识形态安全 文化安全 国际话语权 中华民族共同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革命文物融入“大思政课”建设的逻辑理路 被引量:1
9
作者 吴跃本 《江苏高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8-124,共7页
革命文物蕴含着丰富的思政元素,是办好“大思政课”的重要构成。将革命文物及其精神融入“大思政课”是促进思政课“两个课堂”有效衔接的内在要求,也是应对“两个大局”下思政课新挑战的现实需求。革命文物以“各种各样”的资源样态、... 革命文物蕴含着丰富的思政元素,是办好“大思政课”的重要构成。将革命文物及其精神融入“大思政课”是促进思政课“两个课堂”有效衔接的内在要求,也是应对“两个大局”下思政课新挑战的现实需求。革命文物以“各种各样”的资源样态、“见人见事”的典型案例、“共情共理”的价值认同,不断地为“大思政课”的教学空间、教学效果、教学使命赋能。构建融入体系、丰富融入内容、优化融入方法和创新融入载体,是推进革命文物及其精神融入“大思政课”的有效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革命文物 大思政课 必要性 可能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的实践探索 被引量:6
10
作者 郭永刚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53-56,共4页
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能够厚植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怀、培养大学生革命精神、丰富思政课教学资源,充分发挥思政课在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方面的作用。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可采取以下策略:通过跨学科融合、数字赋能及深度挖掘红... 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能够厚植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怀、培养大学生革命精神、丰富思政课教学资源,充分发挥思政课在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方面的作用。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可采取以下策略:通过跨学科融合、数字赋能及深度挖掘红色文化内核,拓展红色文化资源,建设红色文化资源库,增强红色文化知识的厚度和广度;通过开展混合式教学、项目式教学和实践教学,激发大学生的内生动力,促进大学生的深度参与,强化大学生对红色文化的实践体验;通过加强理论学习、积极参与培训交流及实践基地考察,提升思政课教师红色文化素养,拓展红色文化教学视野,提升红色文化与思政课教学有机融合的能力,提高思政课教学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思政课 红色文化 思政课教师 教学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文化素质教育研究二十年——基于中国知网(CNKI)1995-2014年1693篇文献的知识图谱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李明忠 魏丽颖 邵攀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2-39,共8页
运用Cite Space可视化软件对中国知网(CNKI)1995-2014年高校文化素质教育研究1639篇文献的科学计量和知识图谱表明:高校文化素质教育研究的发文量呈现前期快速增长后期稍显波动的趋势,研究机构呈现高度分散与相对集中的非均衡性分布特征... 运用Cite Space可视化软件对中国知网(CNKI)1995-2014年高校文化素质教育研究1639篇文献的科学计量和知识图谱表明:高校文化素质教育研究的发文量呈现前期快速增长后期稍显波动的趋势,研究机构呈现高度分散与相对集中的非均衡性分布特征,核心作者与核心机构之间呈现高度相关性;研究热点主要聚焦在"文化素质教育的内涵及其辨析"、"以理工科院校和高职院校为实施主体的高校类型"、"基于人才培养模式为核心的教学改革和课程设置"以及"校园文化活动是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四个方面。文化素质教育内涵及其与思想政治教育等概念之间辨析的持续研究、高职院校文化素质教育研究以及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建构研究作为目前高校文化素质教育研究的前沿和焦点,有待进一步加强和深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素质教育 教育思想 知识图谱 研究热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民族文化自信视角构建传统园林课程思政路径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欢 李子坤 魏学军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1期275-279,共5页
将提升大学生民族文化自信纳入高校园林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把传统园林的优秀文化基因植入园林专业课程体系、植根于园林专业大学生的思想与心灵,对于引导新一代园林人才增强民族文化自信,自觉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 将提升大学生民族文化自信纳入高校园林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把传统园林的优秀文化基因植入园林专业课程体系、植根于园林专业大学生的思想与心灵,对于引导新一代园林人才增强民族文化自信,自觉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当前传统园林文化传承与创新面临的挑战,以立德树人为核心引领,提出构建“一体两翼”型课程思政教学路径。分析青年学生文化素质基础,强化专业课教师文化育人能力,发掘传统园林课程资源的优秀文化元素,提升其他园林专业课程的文化品位。在园林人才培育实践中秉承守正创新理念,将提升大学生民族文化自信的教学目标融入园林专业人才培养全过程,为园林事业人才培养提供新的路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园林 教学 课程思政 文化自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意蕴与实践路径 被引量:16
13
作者 李佳祺 徐成芳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7-50,共4页
红色文化是党的宝贵精神资源,具有鲜明的先进性、革命性、实践性、人民性和民族性。红色文化对于强化大学生对党和国家的认同,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丰富性、生动性与实效性,增强大学生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都具有重要意义。红色文化... 红色文化是党的宝贵精神资源,具有鲜明的先进性、革命性、实践性、人民性和民族性。红色文化对于强化大学生对党和国家的认同,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丰富性、生动性与实效性,增强大学生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都具有重要意义。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该精选教育内容,推进红色文化融入教学过程;丰富教育形式,助力红色文化融入校园活动;打造优质思政教育师资队伍,充分发挥教育者的主导作用;开展教育评价,保障融入的实效性等多个维度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红色文化 教育内容 教育形式 教育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涉农高职院校课程思政探索与实践--以企业文化与工匠精神课程建设为例 被引量:7
14
作者 杨露 罗明飞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2年第6期280-282,共3页
当前我们正处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课程思政的建设既是新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又是高等教育实现全方位育人的重要组成内容。随着“一带一路”倡议布局的深入和教育国际化进程的推进,在来... 当前我们正处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课程思政的建设既是新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又是高等教育实现全方位育人的重要组成内容。随着“一带一路”倡议布局的深入和教育国际化进程的推进,在来华留学生必修课企业文化与工匠精神课程中,充分挖掘课程的思政元素,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优化教学内容和方法,使价值观念引领、工匠精神培育以及企业文化融入等形成职业教育合力,推动构建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的新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课程思政 工匠精神 企业文化 思想政治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场景理论:大学书院文化空间分析的新路径--兼论书院思想政治教育的场景转向 被引量:17
15
作者 谭翀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92-97,共6页
大学书院文化空间再造的操作难点在于缺乏系统化、精细化的经验分析工具。场景理论起源于城市社会学的研究,其空间文化要素区分方法、三个大类和15个子类别的价值分析维度,以及成熟的研究路径都为书院的文化空间研究提供了崭新的视角和... 大学书院文化空间再造的操作难点在于缺乏系统化、精细化的经验分析工具。场景理论起源于城市社会学的研究,其空间文化要素区分方法、三个大类和15个子类别的价值分析维度,以及成熟的研究路径都为书院的文化空间研究提供了崭新的视角和可能性。通过清晰地辨别不同书院活动的文化聚合结构,精准地促进文化空间各要素的耦合和再生产,书院文化空间的研究和改革实践就有了方向引领,基于场景的书院思想政治教育也有了科学依据。如何实现对书院制改革的价值引领?对这一问题的解答需要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场景转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书院 文化空间 场景理论 思想政治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伦理思想育人的理论与实践--以成都中医药大学为例 被引量:6
16
作者 赖玉萍 刘毅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01-302,311,共3页
中医伦理思想根植于中华文明,是庚续中医医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守正创新”的重要资源,在新时代医学人才培养的背景下,推进新医科建设,须发挥中医伦理在塑造人的道德性情、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增强文化自信、彰显学科底色等方面的作用... 中医伦理思想根植于中华文明,是庚续中医医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守正创新”的重要资源,在新时代医学人才培养的背景下,推进新医科建设,须发挥中医伦理在塑造人的道德性情、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增强文化自信、彰显学科底色等方面的作用。在此基础上,本文通过探讨构建以“四心”为核心的医学人文教育体系,探索医学生人文精神培养和价值塑造的实践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伦理 思政教育 医学人文教育 文化自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学、意识形态与政治文化之间--论乔纳森·多利莫尔的政治文化批评思想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丽 胡庆龄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57-160,共4页
乔纳森.多利莫尔(Jonathan Dollimore)是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杰出学者,其政治文化批评思想引起当代西方学术界的极大关注,"意识形态"是他批评话语里的一个重要范畴,文学与意识形态的关系问题则始终是他思考的重点。多利莫尔... 乔纳森.多利莫尔(Jonathan Dollimore)是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杰出学者,其政治文化批评思想引起当代西方学术界的极大关注,"意识形态"是他批评话语里的一个重要范畴,文学与意识形态的关系问题则始终是他思考的重点。多利莫尔指出任何文学艺术都是社会意识形态的一种"表现形式",并在文学与社会历史文化之间的动态双向建构中对文学与意识形态的关系作了独到的阐释,这对我国当前理论界探索文艺的本质特性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乔纳森·多利莫尔 文学 政治文化 意识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身心一统:高校武术课程思政的根基及实施策略探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方国清 《体育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2-90,共9页
聚焦“身心一统”这一德育根基性理念,剖析当下高校课程思政教育中身心分离、体知与思知失衡、身体与德性断联等堵点。针对高校体育思政育人理念不清晰、武术学科育人特质界定模糊等现状,通过全面阐释武术技艺中蕴含的源道德经验,以及... 聚焦“身心一统”这一德育根基性理念,剖析当下高校课程思政教育中身心分离、体知与思知失衡、身体与德性断联等堵点。针对高校体育思政育人理念不清晰、武术学科育人特质界定模糊等现状,通过全面阐释武术技艺中蕴含的源道德经验,以及武术技艺传习进程中道德培育依循的特定进阶路径,揭示武术课程思政所特有的身体范式。基于此,最后提出“以身立德”的高校武术课程思政育人理念与策略,即通过知行合一着重培育学生“重身重行”的实干精神,使学生将知识与实践紧密结合;身心一如致力于青年学子全面和谐人格的养成,在武术传习中实现身心平衡发展;以身喻国强调同构学生个体之身体与国家之身体,以增强学生的家国情怀与在民族复兴进程中的使命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术文化 课程思政 身心一统 身体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俗文化视野中的汉画乐舞艺术解读--以《南阳汉代画像石墓》为例 被引量:8
19
作者 李荣有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38-147,共10页
在汉代人的民俗文化观念中,天地信仰及"天人合一"观浓郁深厚,它们分别融汇贯穿于汉代各种文化艺术的形式形态之中,成为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本文跳出较长时间以来汉画乐舞艺术本体考据的基本范式和方法,从民俗文化的视阈... 在汉代人的民俗文化观念中,天地信仰及"天人合一"观浓郁深厚,它们分别融汇贯穿于汉代各种文化艺术的形式形态之中,成为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本文跳出较长时间以来汉画乐舞艺术本体考据的基本范式和方法,从民俗文化的视阈入手,以南阳汉代画像石墓乐舞艺术文化场的全面考释为例,提出了墓葬文化是汉代社会民俗文化观念与乐舞艺术神交的载体和见证、不同艺术形式形态之间形成了思想内涵和文化意蕴的谐和统一、用乐舞百戏的形式表现天人神鬼世界是汉人虚拟天人关系的最佳展示平台等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画 乐舞百戏 民俗观念 思想内涵 文化意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调查研究--以温州市为例 被引量:19
20
作者 陈雪珍 金文奖 李丹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1-45,共5页
红色文化资源蕴含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利用红色文化有效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对温州6所高校768名学生的调查,运用统计学方法,建立理论模型,提出研究假设,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相关性分析和线性回归分析。... 红色文化资源蕴含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利用红色文化有效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对温州6所高校768名学生的调查,运用统计学方法,建立理论模型,提出研究假设,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相关性分析和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宣传教育和实践体验两个因素均正向影响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鉴于此,高校应鼓励大学生加强红色文化的自我教育,自觉培养崇高理想和马克思主义信仰;将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堂;多渠道开展实践体验活动;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实现线上线下联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 红色文化 自我教育 理论学习 实践体验 网络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