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8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olycrystalline ZSM-5 Aggregates Induced by Seed and Catalytic Performance in Methanol to Hydrocarbon
1
作者 WANG Xuchang JIAO Chuyu +5 位作者 JI Zhuo JIAO Qirui QIN Bo DU Yanze ZHENG Jiajun LI Ruifeng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945-954,I0010-I0013,共14页
Synthesis of ZSM-5 zeolite typically utilizes small molecule polyamines or quaternary ammonium salts as organic structure guiding agent(OSDA).By contrast,the OSDA-free hydrothermal synthesis system eliminates the use ... Synthesis of ZSM-5 zeolite typically utilizes small molecule polyamines or quaternary ammonium salts as organic structure guiding agent(OSDA).By contrast,the OSDA-free hydrothermal synthesis system eliminates the use of organic templates and the subsequent calcination procedure.This not only reduces the cost of synthesis,but also prevents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from the combustion of organic templates,representing an eco-friendly approach.Despite this,literature suggests that even so-called template-free synthesis systems often involve trace amount of organic substances like alcohol.In the present work,a calcined commercial ZSM-5 zeolite was served as seed,with sodium aluminate as aluminum source and silica sol as silicon source,ensuring an entirely template-free synthesis system.Polycrystalline ZSM-5 aggregates consisted of rod-like nanocrystals were successfully prepared in the completely OSDA-free system.Effects of the Si/Al ratio in ZSM-5 seed,dosage and crystallization conditions such as crystallization temperature and crystallization time on ZSM-5 synthesis were investigated.The results show that a highly crystallinity ZSM-5 aggregate consisting of primary nano-sized crystals less than 100 nm is produced from a gel precursor with 5.6%(in mass)seed after hydrothermal treatment for 48 h.Furthermore,the Si/Al ratio in ZSM-5 seed has little effect on the topological structure and pore structure of the synthesized samples.However,the seeds with a low Si/Al ratio facilitate faster crystallization of zeolite and enhance the acidity,especially the strong acid centers,of the catalyst.The catalytic performance of the synthesized polycrystalline ZSM-5 was evaluated during dehydration of methanol and compared with a commercial reference ZSM-5r.The results exhibit that as compared with the reference catalyst,the fabricated sample has a longer catalytic lifetime(16 h vs 8 h)attributed to its hierarchical pores derived from the loosely packed primary nanoparticles.Additionally,the prepared polycrystalline catalyst also exhibits a higher aromatics selectivity(28.1%-29.8%vs 26.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SM-5 polycrystalline aggregate crystal seed structure guiding agen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缆直径对大尺寸直拉单晶硅生长稳定性的影响
2
作者 朱丽涛 刘磊 +7 位作者 原帅 周声浪 张华利 汪晨 高宇 曹建伟 余学功 杨德仁 《人工晶体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942-948,共7页
直拉单晶硅生长技术的发展促进了更大尺寸晶体的生产。目前,在重复拉晶过程中,单炉最后一根晶体的质量通常达到600~800 kg,已超过成熟技术中提拉钢缆的工程载荷上限。本文报道了设备改造中因增加提拉钢缆直径而引发的稳定性问题及其解... 直拉单晶硅生长技术的发展促进了更大尺寸晶体的生产。目前,在重复拉晶过程中,单炉最后一根晶体的质量通常达到600~800 kg,已超过成熟技术中提拉钢缆的工程载荷上限。本文报道了设备改造中因增加提拉钢缆直径而引发的稳定性问题及其解决方案。研究发现,钢缆增粗后刚性增强,导致籽晶发生倾斜,进而在低负载时引发棱线偏移,在高负载时增加细颈断裂的风险。通过控制变量实验,本研究确认钢缆增粗后晶体生长稳定性的问题主要源于籽晶倾斜。此外,采用数值模拟方法进一步分析了籽晶倾斜所诱发的应力分布机制。最终,通过增加配重的方法,有效恢复了晶体生长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提拉法 重复拉晶 籽晶 应力 晶体生长 提拉钢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晶种法合成硼化铪粉体及其生长机理研究
3
作者 王振 胡晨光 +4 位作者 李可为 胡梦恩 张瀚文 黄竹林 胡小晔 《航空制造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4-91,共8页
硼化铪(HfB_(2))超高温陶瓷因其高熔点、高抗氧化性和优异的耐腐蚀性成为热防护领域的最佳候选材料之一,而研制粒径可控的陶瓷粉体对其应用至关重要。以氧化铪(HfO_(2))、氧化硼(B_(2)O_(3))和活性碳(C)为原料,通过晶种辅助的硼/碳热还... 硼化铪(HfB_(2))超高温陶瓷因其高熔点、高抗氧化性和优异的耐腐蚀性成为热防护领域的最佳候选材料之一,而研制粒径可控的陶瓷粉体对其应用至关重要。以氧化铪(HfO_(2))、氧化硼(B_(2)O_(3))和活性碳(C)为原料,通过晶种辅助的硼/碳热还原法合成了高纯HfB_(2)陶瓷粉体,研究了晶种粒径对陶瓷粉体粒径的影响规律,探究了晶种法合成HfB_(2)粉体的生长机制。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粉体物相、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粉体形貌,并测定粉体中C、O杂质的含量。结果表明,晶种辅助的硼/碳热还原反应合成HfB_(2)粉体的最佳反应温度约为1500℃,保温1 h即可获得纯相HfB_(2)。通过调控初始晶种粒径,制备的HfB_(2)陶瓷粉体平均粒径在1.08~2.33μm之间,且粉体粒径随晶种粒径的增大而增大。激光粒度分析表明,添加晶种大幅提高了陶瓷粉体的分散性且促进了粒径的窄分布。此外,试验确定了HfB_(2)陶瓷粉体的生长过程分为两个阶段:首先晶种HfB_(2)表面被HfO_(2)晶粒包覆,HfO_(2)晶粒表层形成较小的HfB_(2)晶粒;再通过碳和硼的传质由外到内实现HfO_(2)到HfB_(2)的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硼化铪(HfB_(2)) 晶种 硼/碳热还原 粒径 陶瓷粉体形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倾斜籽晶法控制镍基单晶高温合金晶体取向研究
4
作者 杨帅 鲍俊 +4 位作者 杨晰琼 郑乔 刘乾 张剑 胡松松 《材料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3-69,共7页
本工作提出一种倾斜放置籽晶制备镍基单晶高温合金以获得特定取向单晶铸件的方法,采用实验和数值模拟研究该方法制备单晶过程中凝固组织演化过程及其机制,并讨论了倾斜籽晶控制单晶铸件晶体取向的原理。结果表明:通过改变〈001〉取向的... 本工作提出一种倾斜放置籽晶制备镍基单晶高温合金以获得特定取向单晶铸件的方法,采用实验和数值模拟研究该方法制备单晶过程中凝固组织演化过程及其机制,并讨论了倾斜籽晶控制单晶铸件晶体取向的原理。结果表明:通过改变〈001〉取向的籽晶与铸件之间的位向关系,可以制备出特定取向的单晶铸件。单晶制备过程中籽晶部分回熔,回熔界面与籽晶轴向垂直,定向凝固过程中熔体沿未熔籽晶外延生长形成单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基单晶高温合金 倾斜籽晶 晶体取向 凝固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晶种制备与流体动力学对晶体生长和聚集行为的影响研究
5
作者 孟傲哲 龙妍 张方坤 《现代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79-85,共7页
通过3种不同的晶种制备方法,探讨了晶种制备对晶体生长和聚集的影响。结果表明,优质晶种能显著减少细小颗粒以及晶体聚集现象,从而获得高质量产品;而劣质晶种会导致产品尺寸呈现双峰分布。流场分布分析显示,晶体在中心区域的聚集现象受... 通过3种不同的晶种制备方法,探讨了晶种制备对晶体生长和聚集的影响。结果表明,优质晶种能显著减少细小颗粒以及晶体聚集现象,从而获得高质量产品;而劣质晶种会导致产品尺寸呈现双峰分布。流场分布分析显示,晶体在中心区域的聚集现象受到晶种质量和流场特性的共同调控。进一步的模拟研究表明,流场中晶体表面的速度和压力分布对晶体生长和聚集具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歇冷却结晶 晶体聚集 晶体尺寸分布 流场分布 晶种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鸟粪石沉淀法处理高浓度氮磷废水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张荣新 刘祎 +3 位作者 傅金祥 韩敏 李凯龙 李文龙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75-1183,共9页
随着节能低碳理念的深入发展,鸟粪石沉淀法因其较高的氮磷回收效率和相对低能耗的优势,近年来成为高浓度氮磷废水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的热点方向之一。系统地对国内外鸟粪石沉淀法处理污水的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从新兴处理对象及方案、回... 随着节能低碳理念的深入发展,鸟粪石沉淀法因其较高的氮磷回收效率和相对低能耗的优势,近年来成为高浓度氮磷废水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的热点方向之一。系统地对国内外鸟粪石沉淀法处理污水的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从新兴处理对象及方案、回收反应器构型开发、低成本镁源开发、高效结晶、晶体分离提纯等方面,总结了相关研究成果。此外,结合环境毒理性、处理成本、综合资源化利用等角度对鸟粪石沉淀法的发展前景和趋势进行预判,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鸟粪石 氨氮 磷回收 工业废水 晶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碳酸钾为原料制备碳酸锂晶体团聚现象及调控方法的研究
7
作者 成春春 李玉龙 +4 位作者 张志强 左硕 覃冬兰 周娜 王佳琴 《无机盐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47-54,共8页
以氯化锂与碳酸钾为原料进行反应结晶制备碳酸锂,以提高碳酸锂收率、降低其钾含量及获得良好粒径分布为目标,考察反应温度、搅拌转速、晶种加入量及晶种加入的粒径大小对实验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氯化锂与碳酸钾反应结晶存在着明显的... 以氯化锂与碳酸钾为原料进行反应结晶制备碳酸锂,以提高碳酸锂收率、降低其钾含量及获得良好粒径分布为目标,考察反应温度、搅拌转速、晶种加入量及晶种加入的粒径大小对实验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氯化锂与碳酸钾反应结晶存在着明显的晶体团聚现象,反应温度不同,对晶体形貌有显著影响,低温下晶体呈片状团聚体,较高温度下晶体呈棒状团聚体。剪切力的增加可以减小团聚体尺寸,晶种的加入有利于抑制爆发成核,减轻晶体团聚和黏壁现象。实验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为85℃、搅拌转速为400 r/min、氯化锂浓度为3.2 mol/L、晶种加入量为3.0 g/L、晶种粒径控制在小于54μm、超声功率为100 W、超声时间为150 min条件下,获得的碳酸锂收率高、晶体不易发生聚结、钾含量较低且拥有较好的粒径分布。以碳酸钾为原料制备的碳酸锂与以碳酸钠为原料制备的碳酸锂收率相当,但杂质含量有一定的降低。且在反应结晶过程中加入超声后可有效避免出现大团聚体,在保证碳酸锂收率无明显降低的情况下,钾含量明显降低。通过研究获得的实验条件可以为碳酸锂生产调整工艺参数提供依据,并为产品质量的提高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锂 晶体 团聚 晶种 超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酸锂晶体团聚现象及调控方法
8
作者 张志强 成春春 +3 位作者 左硕 周娜 王佳琴 覃冬兰 《化工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6645-6661,共17页
氯化锂与碳酸钠反应结晶是制备碳酸锂最主要的方法,本研究以提高碳酸锂收率、降低其钠含量以及获得良好粒径分布为目标,采用单因素法获得的较优的实验条件为:反应温度80℃,搅拌器转速600r/min,氯化锂浓度3.20mol/L,采用正加料的方式,晶... 氯化锂与碳酸钠反应结晶是制备碳酸锂最主要的方法,本研究以提高碳酸锂收率、降低其钠含量以及获得良好粒径分布为目标,采用单因素法获得的较优的实验条件为:反应温度80℃,搅拌器转速600r/min,氯化锂浓度3.20mol/L,采用正加料的方式,晶种加入量2.00g/L,晶种粒径控制在小于54μm,超声功率100W,超声时间120min。反应中加入超声波后可有效避免出现大团聚体,在保证碳酸锂收率无明显降低的情况下,其钠含量降低了1个数量级,粒径明显变小且粒径分布更窄。以碳酸锂收率和钠含量为指标,选择反应温度、晶种加入量和超声功率进行响应面分析,拟合得到碳酸锂收率模型的相关系数R2=0.9784,其钠含量拟合模型的相关系数R2=0.9588,模型的预测值与实测值的相关性好;碳酸锂晶体团聚在实验的粒径范围内符合Thompson模型。通过研究获得优化的工艺参数可以为碳酸锂生产提供依据,并为产品质量的提高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锂 团聚 晶种 超声 响应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ZIF-8膜制备及在氢气分离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9
作者 谢钰麟 饶瑞晔 +3 位作者 黄建 蒿佳怡 王友益 黄琦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403-418,共16页
ZIF-8膜是一种新型的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纳米多孔材料。由于其独特的蜂窝状多孔结构以及优良的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近年来在气体分离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ZIF-8膜的孔径介于氢气和其他气体(如氮气、甲烷等)的动力学直径之间,使其特别适... ZIF-8膜是一种新型的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纳米多孔材料。由于其独特的蜂窝状多孔结构以及优良的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近年来在气体分离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ZIF-8膜的孔径介于氢气和其他气体(如氮气、甲烷等)的动力学直径之间,使其特别适合用于氢气的分离。本文综述了连续ZIF-8膜的制备方法,重点介绍了近十年来有代表性的原位生长法、二次晶种法、表面修饰法和一些特殊的制备方法。整理并比较了这些方法所制备的连续ZIF-8膜的氢气分离性能以及各方法的优缺点。同时,对原位生长法、二次晶种法和表面修饰法的合成机理进行了详细总结。此外,还简要讨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和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ZIF-8膜 氢气分离 原位生长法 二次晶种法 载体表面修饰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水溶液体系中晶种法制备球形银纳米颗粒
10
作者 王轩禹 王开军 +3 位作者 朱家军 胡劲 段云彪 张维钧 《贵金属》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5-39,共5页
以丙三醇作溶剂,硝酸银为原料,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分散剂,硼氢化钠为还原剂制备了银纳米晶种;以此银纳米粒子作为初级晶种,以丙三醇作溶剂和还原剂,通过升温提高丙三醇的还原性制备银纳米颗粒。研究分散剂种类、生长液银浓度、晶种... 以丙三醇作溶剂,硝酸银为原料,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分散剂,硼氢化钠为还原剂制备了银纳米晶种;以此银纳米粒子作为初级晶种,以丙三醇作溶剂和还原剂,通过升温提高丙三醇的还原性制备银纳米颗粒。研究分散剂种类、生长液银浓度、晶种加入量对银粉的影响,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仪(XRD)、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制备产物的结构、物相、形貌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通过改变条件可以制备出分散性良好、粒径均匀的70nm左右的球形银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水溶液体系 晶种法 纳米银粉 粒径 球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空气电池废电解液制备片状氧化铝的研究
11
作者 王丽君 武杏荣 +2 位作者 王艳茹 申星梅 曹发斌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490-1498,共9页
以铝-空气电池废电解液为原材料,用硫酸铝调节pH值,用硫酸钾作为熔盐制备片状氧化铝(α-Al_(2)O_(3)),研究了合成温度、晶种添加量对α-Al_(2)O_(3)粉体体积分数、粒度大小及粒度分布的影响规律。通过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和激... 以铝-空气电池废电解液为原材料,用硫酸铝调节pH值,用硫酸钾作为熔盐制备片状氧化铝(α-Al_(2)O_(3)),研究了合成温度、晶种添加量对α-Al_(2)O_(3)粉体体积分数、粒度大小及粒度分布的影响规律。通过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和激光粒度仪等,对加入不同晶种量的α-Al_(2)O_(3)粉体的结构和形貌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添加晶种后可以提高α-Al_(2)O_(3)粉体的体积分数,减小α-Al_(2)O_(3)粉体的粒度,使α-Al_(2)O_(3)粉体的粒度分布更集中,同时使α-Al_(2)O_(3)粉体更分散。此外,当晶种添加量为5%(质量分数)时,制备出的片状α-Al_(2)O_(3)的体积分数可达97.0%,平均粒度约为7.24μ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片状氧化铝 铝-空气电池废电解液 晶种 粒度 熔盐法 分散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品位褐铁矿型红土镍矿湿法工艺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展望 被引量:8
12
作者 李丹 《湿法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45-356,共12页
阐述了还原焙烧—常压氨浸、高压酸浸(HPAL)湿法冶金技术处理低品位褐铁矿型红土镍矿的工艺特点、工业应用现状及研究进展,总结了三代HPAL技术的发展状况,介绍了镍钴沉淀富集技术及应用,分析了H2S沉淀、MgO沉淀、直接NaOH沉淀工艺的优... 阐述了还原焙烧—常压氨浸、高压酸浸(HPAL)湿法冶金技术处理低品位褐铁矿型红土镍矿的工艺特点、工业应用现状及研究进展,总结了三代HPAL技术的发展状况,介绍了镍钴沉淀富集技术及应用,分析了H2S沉淀、MgO沉淀、直接NaOH沉淀工艺的优点与不足,探讨了NaOH转碱转晶种新沉淀工艺的成效,并对红土镍矿湿法冶金工艺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土镍矿 湿法工艺 还原焙烧—氨浸 HPAL NaOH转碱转晶种沉淀 尾渣 研究进展 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短c轴盘簇L沸石介晶的晶种诱导合成:形貌控制、解耦机理和增强吸附 被引量:1
13
作者 严珂欣 叶兆祺 +5 位作者 孔令涛 李贺 杨雪 张亚红 张宏斌 唐颐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90-92,共3页
缩短沸石材料的微孔孔道能有效提升客体分子的扩散传质性能。但目前一维L沸石(LTL)的合成中,缩短其沿一维微孔孔道方向(c轴方向)的长度至20到50 nm仍是一个挑战。本文首次在简单无机体系中通过加入纳米棒簇状L沸石作为晶种,快速(仅需4 h... 缩短沸石材料的微孔孔道能有效提升客体分子的扩散传质性能。但目前一维L沸石(LTL)的合成中,缩短其沿一维微孔孔道方向(c轴方向)的长度至20到50 nm仍是一个挑战。本文首次在简单无机体系中通过加入纳米棒簇状L沸石作为晶种,快速(仅需4 h)合成了一种新型的L沸石介观结构晶体,且无需外加任何晶化修饰剂与模板剂。该介晶呈现出一种由超薄(约29 nm)的圆盘纳米晶沿c轴定向堆叠而成的盘簇形貌。这一独特的晶种诱导策略能够有效解耦L沸石的成核和生长阶段,为精确调控每个阶段的晶化行为以获得所需形貌结构提供了更大的操作空间。通过分析合成体系中介观尺度的晶核和微观尺度的基本构建单元衍化规律,实现了对晶种具体作用及衍化规律的解构:晶种溶解出的环笼结构加速了凝胶有序化,缩短了诱导期;而晶种溶解后的残余部分为生长期提供了密集的初始晶核,导向了新型盘簇结构的形成。通过对沸石生长条件进行调节,证实了其生长期存在蠕虫状前驱颗粒组装的行为,并实现了对盘簇中圆盘沿c轴方向厚度在18到55 nm范围内的精细调控。此外,通过选择直径为0.43到4.5 nm的系列模型分子作为吸附质,证明了该超短c轴样品在气相和液相体系大幅增强的吸附应用潜力。样品在小分子的扩散速率和大分子在气相的吸附量方面确实具有优势。在实际应用中,该样品在芳烃的吸附和分离以及染料和蛋白质的吸附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沸石 晶化机理 非经典晶化机理 形貌调控 吸附性能 晶种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晶种在分子筛合成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4
作者 梁燕燕 张军亮 +1 位作者 郭云鸦 张燕挺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75-1292,共18页
分子筛材料作为催化剂或吸附剂已经在石油炼制和精细化工领域中实现广泛应用。近年来,分子筛合成化学研究取得了长足进展,晶种在分子筛合成中的作用成为本领域研究热点。本文将晶种在分子筛合成中的作用概括为5个方面:加快晶化速率、拓... 分子筛材料作为催化剂或吸附剂已经在石油炼制和精细化工领域中实现广泛应用。近年来,分子筛合成化学研究取得了长足进展,晶种在分子筛合成中的作用成为本领域研究热点。本文将晶种在分子筛合成中的作用概括为5个方面:加快晶化速率、拓宽产物硅铝比范围、调变产物形貌、替代有机模板剂和其他作用,重点聚焦晶种导向特殊形貌分子筛的形成及晶种对有机模板剂的替代作用。从分子筛成核与生长机理出发,剖析了晶种在分子筛合成过程中不同作用的原理,揭示了晶种降低分子筛成核活化能是其发挥多种不同作用的基础。从清洁生产的角度出发,提出晶种在分子筛合成过程中具体的结构变化和晶种替代有机模板剂合成高性能分子筛材料将成为未来研究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筛 沸石 合成 成核 晶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晶种粒度对过饱和铝酸钠溶液分解结晶反应动力学过程的影响
15
作者 蒋斌 苏向东 +1 位作者 周念 张建刚 《有色金属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86-93,共8页
以过饱和铝酸钠溶液为研究体系,以氢氧化铝为诱导分解结晶反应晶种,研究分析反应过程中晶种粒度对表观活化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晶种粒度减小,表观活化能降低,分解率升高。晶种颗粒形貌近似于椭球形模型,基于该模型引入了比表面能对A... 以过饱和铝酸钠溶液为研究体系,以氢氧化铝为诱导分解结晶反应晶种,研究分析反应过程中晶种粒度对表观活化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晶种粒度减小,表观活化能降低,分解率升高。晶种颗粒形貌近似于椭球形模型,基于该模型引入了比表面能对Arrhenius公式中的表观活化能进行修正,表观活化能与晶种粒度的倒数之间呈线性关系。这一结果表明,降低诱导结晶的晶种粒度使分解率升高的机理是由于晶种引入了额外比表面能,该比表面能降低了铝酸钠溶液分解反应过程的表观活化能,从而使分解率升高。建立了晶种粒度与反应分解率之间的定量关系,为过饱和铝酸钠溶液分解过程的优化控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酸钠溶液 分解结晶 晶种粒度 活化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晶种辅助预晶化法合成纳米ZSM-5分子筛及其在丙烷芳构化反应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晗斌 张鹏 +4 位作者 杨帆 刘新辉 庄建国 赵溢涛 朱学栋 《低碳化学与化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7-73,104,共8页
在丙烷芳构化反应中,常规分子筛催化剂易积炭失活,导致催化性能及使用寿命均不理想。采用全硅分子筛Silicalite-1(S-1)作为晶种,结合晶种法和预晶化法合成了纳米ZSM-5分子筛(ZSM-5-Nano)。采用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X射线衍射(... 在丙烷芳构化反应中,常规分子筛催化剂易积炭失活,导致催化性能及使用寿命均不理想。采用全硅分子筛Silicalite-1(S-1)作为晶种,结合晶种法和预晶化法合成了纳米ZSM-5分子筛(ZSM-5-Nano)。采用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X射线衍射(XRD)和N2物理吸/脱附表征了ZSM-5-Nano的结构。结果表明,ZSM-5-Nano是由粒径为50 nm左右的小颗粒堆积而成的,其比表面积高达395 m^(2)/g,同时富含晶间介孔。将ZSM-5-Nano负载Zn后得到催化剂Zn-ZSM-5-Nano,然后在固定床反应器中评价了该催化剂在丙烷芳构化反应(n(N_(2)):n(C_(3)H_(8))=7:3、空速为3000 h^(-1)、反应温度为550℃)中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Zn/ZSM-5-Nano拥有相对温和的酸性质,在丙烷芳构化反应中表现出了良好的催化性能,5 h内的丙烷转化率和轻芳烃(苯、甲苯和二甲苯)选择性分别高达88.4%和86.7%,且在5 h内基本不失活,催化性能优于微米ZSM-5分子筛(水热法)负载Zn催化剂和纳米ZSM-5分子筛(预晶化法)负载Zn催化剂。构效分析结果表明,Zn/ZSM-5-Nano的形貌和酸性共同作用提升了其催化性能,更短的扩散距离和更温和的酸性有效延缓了积炭的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烷芳构化 晶种辅助 预晶化法纳米 纳米ZSM-5分子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顶部籽晶溶液法生长碳化硅单晶及其关键问题研究进展
17
作者 顾鹏 雷沛 +2 位作者 叶帅 胡晋 吴戈 《人工晶体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41-759,共19页
因其优异的物理特性,第三代半导体碳化硅(SiC)材料在高温、高频、高压及大功率电力电子器件和射频微波器件领域具有非常明确的应用前景。受限于自身技术特点,利用传统的物理气相输运(PVT)法制备SiC晶体仍面临许多技术挑战,难以满足当前... 因其优异的物理特性,第三代半导体碳化硅(SiC)材料在高温、高频、高压及大功率电力电子器件和射频微波器件领域具有非常明确的应用前景。受限于自身技术特点,利用传统的物理气相输运(PVT)法制备SiC晶体仍面临许多技术挑战,难以满足当前电子器件对大尺寸、高质量和低成本SiC单晶衬底的迫切需求。顶部籽晶溶液(TSSG)法可以在更低的温度和近热力学平衡条件下实现SiC晶体制备,能够显著弥补PVT法的不足,正逐渐成为极具竞争力的低成本、高质量SiC单晶衬底创新技术之一。本文首先阐述了TSSG法生长SiC晶体的理论依据,并给出了各工艺环节要点,然后归纳了TSSG法生长SiC晶体的主要技术优势,梳理了国内外在该技术领域的研究现状并重点讨论了TSSG法生长SiC晶体关键技术问题、产生机制,以及可能的解决途径等。最后,对TSSG法生长SiC晶体的未来发展做出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三代半导体 碳化硅单晶 顶部籽晶溶液法 晶体形貌 台阶聚集 溶剂包裹 人工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岭土微球内置导向剂法制备原位晶化催化裂化催化剂
18
作者 熊晓云 胡清勋 +2 位作者 冯明信 柳黄飞 方华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7-72,共6页
在高岭土微球预成形过程中引入Y沸石导向剂,再以原位晶化法制备了NaY高岭土复合微球,并采用X射线荧光光谱(XRF)、X射线衍射(XRD)、低温N_(2)吸附-脱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进行了表征。XRF和XRD表征结果显示,与常规方法相比,引入导向... 在高岭土微球预成形过程中引入Y沸石导向剂,再以原位晶化法制备了NaY高岭土复合微球,并采用X射线荧光光谱(XRF)、X射线衍射(XRD)、低温N_(2)吸附-脱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进行了表征。XRF和XRD表征结果显示,与常规方法相比,引入导向剂后所制备的NaY高岭土复合微球的硅铝比从1.61上升到1.70,Y沸石结晶度从21%增加到29%。N_(2)吸附-脱附表征结果显示,常规方法制备的NaY高岭土复合微球的比表面积为311.8 m^(2)/g,孔体积为0.28 cm^(3)/g,而引入导向剂后复合微球的比表面积和孔体积分别增加到521.8 m^(2)/g和0.41 cm^(3)/g,同时介孔孔径从4~25 nm增加到10~150 nm。与常规方法制备的催化剂相比,在引入导向剂所制备原位晶化催化剂作用下,重油催化裂化的油浆收率下降3.78百分点,汽油收率增加3.48百分点,总液体收率增加3.11百分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岭土 原位晶化 Y沸石 导向剂 催化裂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羟基磷灰石晶种的形貌控制及其对磷酸钙骨水泥的原位增强研究 被引量:12
19
作者 邵慧芳 刘昌胜 +2 位作者 黄粤 曹雪华 杨海川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933-939,共7页
系统考察了不同晶种调节剂及其含量对晶种生长的影响,其中包括D-山梨醇,甘露醇,乳糖,葡萄糖,果糖.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将合成的晶种应用于磷酸钙骨水泥(简称CPC)的原位增强中,使水化产物晶体之间定向生长和排列,从而达到... 系统考察了不同晶种调节剂及其含量对晶种生长的影响,其中包括D-山梨醇,甘露醇,乳糖,葡萄糖,果糖.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将合成的晶种应用于磷酸钙骨水泥(简称CPC)的原位增强中,使水化产物晶体之间定向生长和排列,从而达到对CPC进行增强的目的.晶体各向间的表面能不同或表面结构存在差异导致晶体生长速率不同是原位增强的热力学基础.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使CPC的抗压强度达到76.1MPa,径向抗张强度达到24.5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磷灰石 晶种 磷酸钙骨水泥 原位增强 形貌控制 生物材料 生物相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verm ectin冷却结晶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13
20
作者 谢智 常志东 +3 位作者 孙兴华 胡欣 王明梅 李文军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8-61,共4页
溶液结晶是目前 avermectin工业提纯的主要工艺 ,也是控制产品质量的关键步骤。本文考察了 avermectin冷却结晶过程中降温方式、搅拌速率和添加晶种这三个主要操作因素对 avermectin结晶质量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 ,当采用程序降温 ,搅... 溶液结晶是目前 avermectin工业提纯的主要工艺 ,也是控制产品质量的关键步骤。本文考察了 avermectin冷却结晶过程中降温方式、搅拌速率和添加晶种这三个主要操作因素对 avermectin结晶质量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 ,当采用程序降温 ,搅拌速率为 12 0 r/min,在相对过饱和度 S=1.2~ 1.4时加入晶种可以获得 avermectin B1含量最高的结晶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VERMECTIN 结晶 晶种 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