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棉秆粉碎长度与腐熟剂组合应用的还田效应研究
1
作者 刘曼琪 许咏梅 +2 位作者 谢香文 张晔山 萨仁娜 《中国土壤与肥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50-158,共9页
为明确棉秆粉碎长度和腐熟剂组合应用还田对新疆棉秆还田的腐熟效果,以及对土壤理化性质和棉花产量、品质的影响,采用室内培养和田间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室内培养试验设置3个梯度腐熟剂用量与3种秸秆粉碎长度的组合处理,筛选具有良好腐解... 为明确棉秆粉碎长度和腐熟剂组合应用还田对新疆棉秆还田的腐熟效果,以及对土壤理化性质和棉花产量、品质的影响,采用室内培养和田间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室内培养试验设置3个梯度腐熟剂用量与3种秸秆粉碎长度的组合处理,筛选具有良好腐解效应的适宜腐熟剂用量和秸秆粉碎长度组合;以室内试验结果为基础,设置田间腐熟剂的最佳用量试验。室内试验结果表明,秸秆粉碎长度显著影响棉秆在灰漠土中的腐熟效率,相同腐熟剂用量条件下,秸秆粉碎长度1 cm较5 cm腐解率提高23~32个百分点;秸秆粉碎长度1 cm+3 mL/kg腐熟剂组合的棉秆腐解率最高,达到52.50%;粉碎长度5 cm+3 mL/kg腐熟剂处理的土壤有机质含量最高,较粉碎长度为1和3 cm处理分别提高11.52%和15.41%。田间试验表明,经田间180 d腐熟后,秸秆粉碎长度8 cm+腐熟剂量11 mL/kg的组合棉秆腐解率最高,为35.6%,与不施腐熟剂(CK)相比提高53%,且0~20 cm土层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分别较CK显著提高26.56%和48.09%,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较CK分别提高57.11%、14.29%和14.53%。棉花籽棉产量以秸秆粉碎长度8 cm+腐熟剂量11 mL/kg的组合最高,为6013.95 kg/hm^(2),较CK增产4.94%。综合室内培养与大田试验,室内试验显示,在灰漠土区,棉秆还田适宜的粉碎长度为1 cm,但限于田间机械粉碎的农机可行性,建议棉秆合理粉碎长度为8 cm,配合棉秆腐熟剂用量11 mL/kg,即每千克秸秆添加11 mL腐熟剂;在田间条件下,根据棉秆量按比例配施可获得较高腐熟效果并实现土壤培肥和棉花增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秆粉碎长度 腐熟剂 还田效应 棉花产量 土壤养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碎石土地基强夯加固效果评价与工程实践 被引量:23
2
作者 董倩 况龙川 孔凡林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337-341,共5页
山区碎石土回填地基强夯加固效果的准确评价一直是普遍关注的难题。在分析碎石土回填地基强夯加固机理的基础上,针对山区碎石土回填地基的特点,探讨采用公式估算法及试验检测法评价其强夯加固效果的有效性、合理性,并结合实际工程进行... 山区碎石土回填地基强夯加固效果的准确评价一直是普遍关注的难题。在分析碎石土回填地基强夯加固机理的基础上,针对山区碎石土回填地基的特点,探讨采用公式估算法及试验检测法评价其强夯加固效果的有效性、合理性,并结合实际工程进行了对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采用公式估算法评价山区碎石土回填地基的强夯加固效果具有局限性,而单一试验检测评价方法可靠性低、成本高,只有综合采用瑞雷波、荷载板和动力触探法才是山区碎石土回填地基经济、适用、可靠的检测评价法,而相应地基承载力及变形模量综合评价是其有效加固深度合理、适用的判定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夯 地基 碎石土 有效加固深度 加固效果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蔗叶机械化粉碎还田对土壤效应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3
作者 韦丽娇 李明 +6 位作者 卢敬铭 王金丽 邓怡国 张劲 黄晖 宋德庆 连文伟 《中国农机化》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88-91,98,共5页
蔗叶机械化粉碎还田技术的推广应用,在促进甘蔗以地养地、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培肥地力、提高甘蔗产量和品质走出了一条新路子。通过综述国内外蔗叶粉碎还田后对农艺性状、土壤肥力、土壤养分、土壤理化性状、甘蔗产量... 蔗叶机械化粉碎还田技术的推广应用,在促进甘蔗以地养地、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培肥地力、提高甘蔗产量和品质走出了一条新路子。通过综述国内外蔗叶粉碎还田后对农艺性状、土壤肥力、土壤养分、土壤理化性状、甘蔗产量等方面的影响,分析蔗叶粉碎还田存在的主要问题,进一步探讨蔗叶机械化粉碎还田技术对抗旱保墒、化肥用量和生产成本等方面发展的应对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叶 机械化 粉碎还田 土壤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陆域与海域深厚碎石回填地基高能级强夯有效加固深度对比试验研究 被引量:13
4
作者 闫楠 白晓宇 +1 位作者 水伟厚 廖天辉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891-1900,共10页
以广东某石油仓储工程高能级强夯法地基处理为背景,采用平板载荷试验、动力触探试验、标准贯入试验、瑞利波试验及室内土工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陆域与海域深厚碎石回填地基15 000 k N·m高能级强夯下的有效加固深度。研究结果表明... 以广东某石油仓储工程高能级强夯法地基处理为背景,采用平板载荷试验、动力触探试验、标准贯入试验、瑞利波试验及室内土工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陆域与海域深厚碎石回填地基15 000 k N·m高能级强夯下的有效加固深度。研究结果表明:陆域强夯区的有效加固深度不小于10.0 m,海域强夯区的有效加固深度不小于8.0 m;陆域回填区与海域回填区夯点与夯间处强夯加固效果没有显著差别,说明试验设计参数合理,场地经15 000 k N·m能级强夯处理后地基的均匀性较好,强夯影响深度超过20.0 m,消除了20.0 m深度范围内粉砂层的液化,但对于深厚填土覆盖下淤泥质粉质黏土层的影响不大。在本试验条件下,对于深厚的碎石土杂填土地基,建议采用Menard公式确定有效加固深度时的修正系数α介于0.21~0.26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能级强夯 地基处理 碎石土 有效加固深度 原位试验 室内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锄铲式玉米中耕除草机设计与作业性能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牛萌萌 方会敏 荐世春 《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 2022年第3期6-9,共4页
针对玉米田杂草的机械防除需求,设计了一种行间锄铲式玉米中耕除草机,从土壤和杂草运动、土壤破碎、除草效果等角度对其作业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锄铲式玉米中耕除草机作用下,表层各位置土壤的水平位移显著大于其纵向位移,且位于... 针对玉米田杂草的机械防除需求,设计了一种行间锄铲式玉米中耕除草机,从土壤和杂草运动、土壤破碎、除草效果等角度对其作业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锄铲式玉米中耕除草机作用下,表层各位置土壤的水平位移显著大于其纵向位移,且位于锄铲高效运动范围内的土壤运动位移显著大于非高效运动范围内的土壤运移;同时,靠近锄铲高效运动范围内的杂草运动比例高达80%。锄铲式除草机的除草株防效为83.4%、鲜重防效为82.6%。锄铲式玉米中耕除草机作用后,土壤结构典型直径为10.4 cm,5 cm深度处土壤紧实度降低了64.4%。研究结果为除草机械的优化设计提供了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机械除草 土壤运动 杂草运动 土壤破碎 除草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议PHC管桩施工桩身破坏问题
6
作者 孟漫凌 曹洪江 《林业科技情报》 2006年第4期34-35,共2页
桩头破裂和桩身破坏是管桩基础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问题,本文就其产生的原因和应对的措施深入进行了分析和阐述,为加强管桩基础施工质量管理,提高工程质量,优化施工方法提供参考。
关键词 管桩施工 桩身破坏 挤土效应 桩间距 钻孔植桩 夹持力 应力集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饱和粘性土地基振击锤击碎石桩加固处理效果的应用对比
7
作者 李满洲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25-128,共4页
本文针对饱和粘性土地基,分别采用振击、锤击两种技术方法、工艺对其进行加固处理。结果表明:在相同布桩方案和用料条件下,振动(φ550)沉管桩较锤击(φ377)沉管桩加固效果更好。同原天然地基土相比,二者处理后的复合地基承载力和变形模... 本文针对饱和粘性土地基,分别采用振击、锤击两种技术方法、工艺对其进行加固处理。结果表明:在相同布桩方案和用料条件下,振动(φ550)沉管桩较锤击(φ377)沉管桩加固效果更好。同原天然地基土相比,二者处理后的复合地基承载力和变形模量提高幅度分别为94.0%5、2.9%和65.0%、21.5%。主要因为前者有利于地基土颗粒之间的剪切与重组及其土的三维结构改变,有利于桩间土排水固结和挤密作用的发挥,且置换因素亦有较大作用;而后者不利于地基土颗粒之间的剪切与重组及其土的三维结构改变,虽然成桩密度较大,但该致密桩体却不利于超孔隙水压力的消散与桩间土排水固结作用的发挥,且由于所成桩径较小,桩体置换作用和径向挤密作用相对均较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击锤击碎石桩 施工方法和工艺 处理效果对比分析 饱和粘性土地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