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3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everage or crowd out:the National Independent Innovation Demonstration Zone policies and green innovation efficiency of enterprises
1
作者 Haonan He Jiaxin Sun +2 位作者 Richard Samuel Freeman Dehong Li Shanyong Wang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2-44,31,I0001,共15页
The National Independent Innovation Demonstration Zone has been assigned the unique mission of demonstrating and leading national innovation and playing a key supportive role in enhancing green innovation.Based on the... The National Independent Innovation Demonstration Zone has been assigned the unique mission of demonstrating and leading national innovation and playing a key supportive role in enhancing green innovation.Based on the sample data of A-share listed companies in China from 2007 to 2021,we apply a multi-period difference-in-differences model to analyze wheth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National Independent Innovation Demonstration Zone policies plays a leverage effect or a crowd out effect on the green innovation efficiency of enterprises and systematically test the regulatory mechanism of government grants and media attention in the process of this influence.The empiric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National Independent Innovation Demonstration Zone policies has a positive impact on the green innovation efficiency of enterprises and that the green innovation induced by this reform is not the leverage effect of additional R&D investment on the basis of the existing innovation activities of enterprises but rather the result of the reallocation of resources to crowd out existing non-green innovation.It is further found that government grants and media attention positively moderate the positive driving effect of National Independent Innovation Demonstration Zone policies on the green innovation efficiency of enterpris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tional Independent Innovation Demonstration Zone policies green innovation efficiency leverage effect crowd out effe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识产权保护与城市绿色创新:赋能还是挤出——以长三角与珠三角城市群为例 被引量:2
2
作者 陆菊春 肖晓寒 卞文婕 《科技进步与对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34-45,共12页
以长三角和珠三角两大城市群为研究对象,运用空间杜宾模型以及门槛模型,分析2010—2021年知识产权保护对城市绿色创新的驱动效应。研究发现:第一,知识产权保护对城市绿色创新的影响是持续变化的,随着知识产权保护水平提升,赋能效应转变... 以长三角和珠三角两大城市群为研究对象,运用空间杜宾模型以及门槛模型,分析2010—2021年知识产权保护对城市绿色创新的驱动效应。研究发现:第一,知识产权保护对城市绿色创新的影响是持续变化的,随着知识产权保护水平提升,赋能效应转变为挤出效应且负向阻碍作用呈现出由弱到强的变化趋势,其中,珠三角城市群内知识产权保护与绿色创新呈现出更为复杂的倒“U”型关系,长三角内未出现明显的非线性演化。第二,知识产权保护的溢出效应具有显著空间异质性,其中,珠三角城市群内本地知识产权保护对毗邻城市绿色创新发挥赋能效应,而长三角城市群内则呈现为挤出效应。第三,知识产权保护有利于城市绿色创新质量提升,即在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下城市更倾向于进行实质性创新而非策略性创新。作用机制检验结果表明,知识产权保护水平提高能促进研发人员及研发资金投入,在既有创新活动基础上提升城市绿色创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产权保护 城市绿色创新 赋能效应 挤出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府资助能否助推全民慈善?——来自中国慈善基金会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1
3
作者 张奇林 张财经 《经济经纬》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3-146,共14页
利用2005—2020年中国2937家慈善基金会数据,考察了政府资助影响慈善基金会社会捐赠收入的效果及其内在机制,拓展分析了政府资助的市场溢出效应。结果显示,政府资助增加了慈善基金会的社会捐赠收入,激活了不同捐赠主体的慈善热情。作用... 利用2005—2020年中国2937家慈善基金会数据,考察了政府资助影响慈善基金会社会捐赠收入的效果及其内在机制,拓展分析了政府资助的市场溢出效应。结果显示,政府资助增加了慈善基金会的社会捐赠收入,激活了不同捐赠主体的慈善热情。作用机制在于政府资助通过推动慈善基金会积极参与筹款活动,以及提升慈善基金会的组织声誉,进而增加了社会公众的捐款。异质性分析表明,这种挤入效应对慈善经验较多、组织规模较大和位于行政等级较低城市的慈善基金会更加明显。进一步研究显示,政府资助对慈善市场上与被资助慈善基金会“亲密程度”较高的其他慈善基金会的社会捐赠收入也具有显著的正向溢出效应;不同政府资助类型均能显著挤入慈善基金会的社会捐赠收入。研究结论为优化财政政策、推动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资助 慈善捐赠 挤入效应 慈善基金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要素渗透对制造业就业技能结构偏向的影响
4
作者 钞小静 王清 《财贸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8,共18页
数据作为关键生产要素正在快速改变制造业生产模式,并对制造业就业技能结构产生重要影响。基于2013—2023年中国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面板数据,考察数据要素渗透对制造业就业技能结构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据要素在制造业中... 数据作为关键生产要素正在快速改变制造业生产模式,并对制造业就业技能结构产生重要影响。基于2013—2023年中国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面板数据,考察数据要素渗透对制造业就业技能结构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据要素在制造业中的融合渗透,推动就业技能结构呈高技能劳动偏向的单极化趋势,且该结论在经过内生性问题解决以及一系列稳健性测试后依然成立。作用机制检验表明,数据要素渗透影响制造业就业技能结构的主要渠道为驱动知识重组更新,而新型灵活就业模式增长的激励作用在全样本中并未显现。异质性分析显示,对于非超级明星企业、高技术活跃度行业企业,以及位于数据开放质量较高或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较高地区的企业,数据要素渗透对制造业就业技能结构优化的促进作用更显著。基于规模层面的扩展性讨论发现,数据要素渗透能够从创业环境培育与就业总量扩张两个方面推动高质量充分就业目标的实现。研究结论为数字经济发展新阶段充分释放数据要素乘数效应、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提供了有益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要素 就业技能结构 挤出效应 吸入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口规模、城市创新与城市群
5
作者 江曼琦 薛丹青 《经济问题》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00-109,共10页
以人口集聚的拥挤效应为切入视角,研究人口规模与城市创新产出之间的关系,并引入城市群概念分析城市群域内城市创新发展的内在机理。研究得出以下结论:人口规模与城市创新产出的关系呈倒“U”型,适度的集聚促进创新,但过度集聚则产生负... 以人口集聚的拥挤效应为切入视角,研究人口规模与城市创新产出之间的关系,并引入城市群概念分析城市群域内城市创新发展的内在机理。研究得出以下结论:人口规模与城市创新产出的关系呈倒“U”型,适度的集聚促进创新,但过度集聚则产生负面影响;尽管实证结果验证了拥挤效应的存在,人口仍有向大城市集聚的趋势,形成了“拥挤效应”与“人口流动”之间的悖论;城市群的合理规划能够有效缓解核心城市的拥挤效应,并促进周边城市的创新产出,这种影响效应在南北方城市群间存在较大差异;此外,城市群的空间结构不同,对人口规模与城市创新产出关系的影响也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集聚 城市创新 拥挤效应 城市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源约束情境下社会责任与企业韧性的双重关系 被引量:1
6
作者 孟乾坤 刘昱沛 薛有志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2-124,共13页
社会责任是企业增强合法性、降低外部冲击的治理机制之一。本文从企业韧性视角出发,以2010—202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企业社会责任承担与企业韧性的双重关系。研究发现,社会责任具有提升企业韧性的直接作用。其中,降低融... 社会责任是企业增强合法性、降低外部冲击的治理机制之一。本文从企业韧性视角出发,以2010—202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企业社会责任承担与企业韧性的双重关系。研究发现,社会责任具有提升企业韧性的直接作用。其中,降低融资约束和改善利益相关者关系是社会责任韧性效应的主要表现。同时,在资源约束情境下,社会责任会挤占企业实现经济目标的资源,间接对企业增长能力产生挤出效应。进一步分析表明,挤出效应在资源禀赋较低和非国有企业中更加显著。在存在挤出效应的情况下,员工持股计划增加内外部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冲突,放大了挤出效应的负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责任 利益冲突 企业韧性 挤出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信贷政策对重污染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王仕琦 王永巧 《工业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7-77,共11页
本文选取2008~2023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模型考察了绿色信贷政策对重污染企业绿色创新将发挥杠杆效应还是挤出效应。研究发现:绿色信贷政策的实施促进了重污染企业绿色创新,而这一政策诱发的绿色创新是在既有创新活动基... 本文选取2008~2023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模型考察了绿色信贷政策对重污染企业绿色创新将发挥杠杆效应还是挤出效应。研究发现:绿色信贷政策的实施促进了重污染企业绿色创新,而这一政策诱发的绿色创新是在既有创新活动基础上叠加的杠杆效应,并未挤出其他技术创新;其中,绿色信贷政策主要通过强化高管绿色认知来促进重污染企业绿色创新。异质性分析表明,重污染企业绿色创新在西部地区、强环境规制地区以及高竞争行业中更为明显。本文拓展了绿色信贷政策对企业绿色创新影响的研究视角,为推进经济绿色转型提供了有价值的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信贷政策 重污染企业 绿色创新 杠杆效应 挤出效应 上市公司 高管绿色认知 经济绿色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过载视角下媒体报道与资本市场定价效率
8
作者 干沁雨 罗荣华 《证券市场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66-79,共14页
随着网络媒体报道数量急剧增加,投资者可能面临信息过载问题,即在面对超出处理能力的信息量时判断力下降、认知偏误加剧,影响市场信息有效融入股票价格。本文基于沪深A股上市公司和新闻媒体数据,从信息过载视角探讨了媒体报道和资本市... 随着网络媒体报道数量急剧增加,投资者可能面临信息过载问题,即在面对超出处理能力的信息量时判断力下降、认知偏误加剧,影响市场信息有效融入股票价格。本文基于沪深A股上市公司和新闻媒体数据,从信息过载视角探讨了媒体报道和资本市场定价效率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随着媒体报道数量增加,定价效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倒U型特征。机制分析表明,不超过一定数量时,更多媒体报道能让投资者获取更多信息,有利于提升定价效率。但超过一定数量时,媒体报道增加一方面使“噪音”增加,能力有限的投资者无法较好地分析和处理报道,含过多“噪音”的信息将被带入定价过程,产生“噪音效应”;另一方面使投资者挖掘私有信息的动力降低,公开信息增益有限的情况下融入股价的私有信息大幅减少,产生“挤出效应”;二者共同作用降低了定价效率。进一步分析发现,在重复报道较多的环境中,信息过载的负面效应不仅提前出现,而且可能使定价效率低于信息不足时的水平。公司受分析师关注度越高、信息透明度越好,投资者对媒体报道的依赖度越低,信息过载现象越不突出,媒体报道与定价效率间的倒U型关系越不明显。本文有助于深化对媒体报道与定价效率关系的理解,为加强新闻媒体监管、改善资本市场信息环境提供了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体报道 定价效率 信息过载 噪音效应 挤出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侧壁修复提升237 nm AlGaN基Micro-LED光功率密度研究
9
作者 郝家龙 李宏博 +9 位作者 吕顺鹏 朱立财 孙文超 张若甲 刘钟旭 蒋科 贲建伟 张山丽 孙晓娟 黎大兵 《人工晶体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970-978,共9页
AlGaN基深紫外Micro-LED在无掩膜光刻、日盲紫外保密通信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前景。然而,侧壁效应和电流拥挤效应严重制约高电流密度下的光功率密度。本研究制备了发光波长237 nm,台面半径分别为12.5、25.0、50.0μm的深紫外Micro-LED,... AlGaN基深紫外Micro-LED在无掩膜光刻、日盲紫外保密通信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前景。然而,侧壁效应和电流拥挤效应严重制约高电流密度下的光功率密度。本研究制备了发光波长237 nm,台面半径分别为12.5、25.0、50.0μm的深紫外Micro-LED,并系统探究了侧壁修复对不同尺寸和不同阵列化Micro-LED的影响规律。研究发现,使用KOH修复侧壁可有效降低AlGaN基深紫外Micro-LED侧壁缺陷密度,减小反向漏电流密度,同时降低由侧壁缺陷导致的肖特基-里德-霍尔(SRH)非辐射复合。对于单台面器件,器件尺寸越小,最大光功率密度越高,但侧壁效应严重制约着小尺寸器件的光功率密度,导致小尺寸器件在低电流密度下光功率密度最低,侧壁修复后,半径12.5μm的器件峰值光功率密度提升最多,提升了186%,且在不同电流密度下光功率密度均最高;对于相同发光面积的阵列化器件,侧壁修复后,阵列化程度越高,光功率密度越高,4×4阵列12.5μm的Micro-LED比半径50.0μm的器件峰值光功率密度提高了116%,其原因是在保持较低侧壁缺陷的情况下,阵列化可以提高电流密度分布均匀性,进而提高光效。该研究有助于提高Micro-LED的光功率密度,并将推动短波深紫外Micro-LED走向实际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壁效应 电流拥挤效应 AlGaN micro-LED 侧壁修复 阵列化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融资平台债务与企业专用资产挤出——基于不同债务类型的视角 被引量:3
10
作者 罗美娟 黄子建 《金融经济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0-75,共16页
地方融资平台快速积累的债务叠加了宏观经济风险,也影响到微观经济实体的投融资行为。将地方融资平台债务细化为公开发行的城投债券与非公开发行的银行借款和非标融资,结合企业专用资产的特征,从信贷挤出、交易成本和基建设施三个维度... 地方融资平台快速积累的债务叠加了宏观经济风险,也影响到微观经济实体的投融资行为。将地方融资平台债务细化为公开发行的城投债券与非公开发行的银行借款和非标融资,结合企业专用资产的特征,从信贷挤出、交易成本和基建设施三个维度分析地方融资平台不同债务类型对企业专用资产投资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融资平台债务扩张总体上对企业专用资产投资具有挤出效应。具体而言,由于银行借款与非标融资具有市场分割、信息不对称特征,提高了本地企业的融资约束与交易成本,进而对企业专用资产造成了挤出效应;而城投债券由于提供了更完善的基建水平,改善了企业投资环境,不具有挤出效应。因此,治理融资平台债务需要区分不同债务类型,在防范债务风险的同时支持实体企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融资平台 专用资产投资 债务类型 挤出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眼病中的视觉拥挤效应及其干预策略研究进展
11
作者 矫伟伦 吴建峰 王力涵 《眼科新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566-570,共5页
视觉拥挤效应是指当目标物体被周围物体包围时,观察者对其识别能力显著下降的现象。多种眼科疾病,包括弱视、斜视、青光眼、黄斑变性和眼球震颤等,均涉及视觉系统不同部位的结构或功能异常。这些异常会加剧视觉拥挤效应,进而损害患者的... 视觉拥挤效应是指当目标物体被周围物体包围时,观察者对其识别能力显著下降的现象。多种眼科疾病,包括弱视、斜视、青光眼、黄斑变性和眼球震颤等,均涉及视觉系统不同部位的结构或功能异常。这些异常会加剧视觉拥挤效应,进而损害患者的多行视标识别能力、阅读能力等日常视觉活动。鉴于针对视觉拥挤效应的干预能够提升患者对复杂视觉信息的处理能力、优化残余视力的利用并改善预后,开发针对性的干预手段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本文系统综述了眼病患者的视觉拥挤效应特点及其对功能性视觉的影响,并总结当前的干预策略,以期为未来的临床实践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拥挤效应 眼病 视功能 干预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政府债务规模与城市创新创业活跃度——基于激励效应和挤出效应的视角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俊营 崔文杰 方俊智 《财经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0-70,共11页
选取2010—2020年27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实证检验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对城市创新创业活跃度的影响效果及作用机理。结果显示: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对城市创新创业活跃度的影响呈倒U形,即随着地方政府债务规模的增长,其对城市创新创业活... 选取2010—2020年27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实证检验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对城市创新创业活跃度的影响效果及作用机理。结果显示: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对城市创新创业活跃度的影响呈倒U形,即随着地方政府债务规模的增长,其对城市创新创业活跃度表现出先促进后抑制的作用;异质性上,基础设施用途类债务所发挥的作用更强,规模较大、产业结构高级化和知识产权保护水平较高的城市倒U形变化更明显;作用机理上,适度的税收水平和基础设施建设分别在地方政府债务与城市创新创业活跃度间产生债税替代效应与担保效应,进而促进激励效应的发挥,而过度的税收水平和基础设施建设会放大二者间的挤出效应。因此,应优化地方政府债务规模与结构、提升债务资金配置效率、统筹协调债务水平与财税政策,进而提高城市创新创业活跃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创业活跃度 地方政府债务 激励效应 挤出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启发的运动人群瓶颈效应感知视觉神经网络
13
作者 陆显佩 胡滨 《计算机应用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274-2282,共9页
在大型活动中,人群瓶颈效应是常导致拥挤甚至踩踏等灾难事件的重要前兆。然而目前针对人群瓶颈效应检测的计算模型研究工作较少,且由于这种效应随机性强、人群状态复杂多变,传统的计算模型检测效果并不理想。为解决这一问题,在借鉴蝗虫... 在大型活动中,人群瓶颈效应是常导致拥挤甚至踩踏等灾难事件的重要前兆。然而目前针对人群瓶颈效应检测的计算模型研究工作较少,且由于这种效应随机性强、人群状态复杂多变,传统的计算模型检测效果并不理想。为解决这一问题,在借鉴蝗虫视觉系统神经结构特性的基础上,结合蝗虫LGMD危险感知机理,提出了一种运动人群瓶颈效应感知视觉神经网络(CBEPVNN)。该模型模拟蝗虫和哺乳动物视觉信息处理特点,整合视野域中人群活动所引发的视觉运动信息,利用LGMD神经元危险感知机理构建尖峰阈值机制调谐神经网络输出,以感知视觉场景中的运动人群瓶颈效应。实验结果表明,CBEPVNN能够有效感知视频序列中的运动人群瓶颈效应,并产生强烈的偏好性响应。该工作涉及生物视神经机理启发的人群动态视觉信息处理机制,可为智能视频监控中的异常人群活动检测与行为分析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群异常活动分析 人群瓶颈效应 LGMD 蝗虫视觉神经系统 神经尖峰响应 智能视频监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育政策调整对黄河流域城市韧性影响——以二孩政策为例 被引量:1
14
作者 东梅 佘德劲 《人口与发展》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1-61,12,共12页
统筹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关系,对于打造韧性城市,实现区域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研究以2013年开始实施的单独二孩政策为准自然实验,综合考虑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效果,建立包含失业人口和老幼人口两条作用路径的分析框架。在使... 统筹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关系,对于打造韧性城市,实现区域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研究以2013年开始实施的单独二孩政策为准自然实验,综合考虑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效果,建立包含失业人口和老幼人口两条作用路径的分析框架。在使用机器学习算法对黄河流域城市韧性进行测算后,进一步采用双重差分模型对生育政策调整影响城市韧性的效果与机制进行探究和验证。结果表明,生育政策调整会在短期内降低黄河流域城市韧性,且这种负面效应会随着时间的变化呈现出三阶段特征。机制检验表明,生育政策调整并不会使城市的女性失业人口显著增加,但会通过增加老幼人口影响城市韧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孩政策 城市韧性 双重差分 拥挤效应 规模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基础设施、数实融合与实体经济发展——来自国家“智慧城市”试点的证据 被引量:2
15
作者 陈保启 靳福磊 《工业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52-62,共11页
在以实体经济为发展着力点的背景下,本文将国家“智慧城市”试点作为我国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准自然实验,基于2005~2022年我国城市面板数据,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法检验“智慧城市”对实体经济的影响。研究表明,基于“智慧城市”的新型基础... 在以实体经济为发展着力点的背景下,本文将国家“智慧城市”试点作为我国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准自然实验,基于2005~2022年我国城市面板数据,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法检验“智慧城市”对实体经济的影响。研究表明,基于“智慧城市”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能够显著促进实体经济发展,该结论在考虑平行趋势等假设条件和其他一系列可能干扰估计结果的因素后依然稳健成立。机制分析表明,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通过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促进实体经济发展。异质性分析表明,在中西部地区、北方地区以及中小规模城市,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积极影响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基础设施 实体经济 数实融合 “智慧城市” 数字经济 脱实向虚 挤出效应 双重差分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房认贷”政策放松对房地产市场影响效应分析——基于住房交易挤出的视角
16
作者 黄河 张红宇 +1 位作者 梁尧 刘洪玉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15-128,共14页
明晰需求端政策调控对二手房和新房市场的影响效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认房认贷”政策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时间断点回归模型,分析2022年部分二三线城市“认房认贷”政策放松对二手房和新房成交量价的影响以及两个子市场的联动规... 明晰需求端政策调控对二手房和新房市场的影响效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认房认贷”政策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时间断点回归模型,分析2022年部分二三线城市“认房认贷”政策放松对二手房和新房成交量价的影响以及两个子市场的联动规律,并进一步检验政策放松的空间挤出效应。研究发现,“认房认贷”政策放松显著增加了二手房的成交量,并减缓了二手房成交价格的下行趋势,但政策生效存在1~2个月的时滞。然而,二手房市场流动性增强挤出了新房市场的改善性住房需求,使得大户型新房成交量显著减少,并带来当期新房成交价格的下降。此外,高能级城市“认房认贷”政策的放松对周边低能级城市住房交易有较强的挤出效应,对小中大户型的新房交易均有持续显著的抑制效果。据此提出要因城施策引导刚性和改善性购房者分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房认贷”政策 住房价格 住房交易 挤出效应 时间断点回归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挤入效应”还是“挤出效应”:养老金与家庭养老 被引量:3
17
作者 马健瑞 刘一伟 《社会保障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3-64,共12页
基于2014年和2018年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数据,将家庭养老分为经济供养、精神慰藉和生活照料三个维度,检验养老金对家庭养老的影响,结果发现:养老金对家庭养老同时产生显著的“挤入效应”和“挤出效应”,二者呈现非线性关系。其... 基于2014年和2018年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数据,将家庭养老分为经济供养、精神慰藉和生活照料三个维度,检验养老金对家庭养老的影响,结果发现:养老金对家庭养老同时产生显著的“挤入效应”和“挤出效应”,二者呈现非线性关系。其中,养老金与经济供养呈现倒“U”型关系,养老金与精神慰藉呈现“U”型关系,但是养老金对生活照料没有显著影响。异质性分析发现:养老金的“挤入效应”主要体现在女性与老年人样本中;养老金的“挤出效应”主要体现在男性与城镇老年人样本中;养老金的“挤入效应”与“挤出效应”同时体现在低龄老年群体中。影响机制分析发现,老年人居住模式、健康水平与家庭决策权是养老金产生“挤入效应”与“挤出效应”的重要渠道。因此,应进一步完善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建构社会养老与家庭养老的互补机制,明确社会养老和家庭养老的职责分工,推动两者的有机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老金 家庭养老 挤入效应 挤出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资占比“挤出”了企业绿色创新吗 被引量:3
18
作者 金岳 毛顺宇 寇冬雪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12-22,共11页
提升绿色创新能力、深化外资绿色转型既是“十四五”期间外资结构优化的重要发展方向,又是高水平对外开放下实现经济社会绿色低碳发展的有效路径。然而,现有经验表明,企业外资占比提升反而存在“挤出”绿色创新的可能。基于我国上市企... 提升绿色创新能力、深化外资绿色转型既是“十四五”期间外资结构优化的重要发展方向,又是高水平对外开放下实现经济社会绿色低碳发展的有效路径。然而,现有经验表明,企业外资占比提升反而存在“挤出”绿色创新的可能。基于我国上市企业样本数据,对企业外资占比的影响效应进行系统性检验与分析,结果表明:十大股东中外资占比对企业绿色创新无显著影响,而总股本中较高的外资占比对企业绿色创新发挥挤出效应,主要通过“挤出”研发人员、研发经费支出等创新投入,抑制企业绿色创新产出。此外,我国在新能源、节能、交通运输等重要绿色创新领域逐渐确立国际领先地位,提高了外资在绿色创新领域的准入门槛,加大了外资进一步促进企业绿色创新的难度。结论可为进一步明确外资的绿色创新影响效应和绿色转型方向、挖掘外资的绿色创新潜力、构建更高水平的内外资绿色创新体系提供企业层面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外资占比 绿色创新 挤出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政府债务扩张与企业关联担保
19
作者 张甜 曹廷求 《财贸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67-78,共12页
基于2010—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考察地方政府债务扩张对企业关联担保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地方政府债务扩张显著推升了当地企业的关联担保水平。作用机制检验结果表明,地方政府债务扩张会加剧企业融资约束,进而使得企业增加关... 基于2010—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考察地方政府债务扩张对企业关联担保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地方政府债务扩张显著推升了当地企业的关联担保水平。作用机制检验结果表明,地方政府债务扩张会加剧企业融资约束,进而使得企业增加关联担保活动。异质性分析显示,地方政府扩张对企业关联担保的推升作用主要存在于外部融资依赖程度高、债务资金流入行业企业,且在地方债体制管理改革后更明显。经济后果研究表明,在地方政府债务扩张的背景下,关联担保水平的提升虽增强了企业信贷融资能力,但是也加剧了企业市场风险。研究结论为科学管控地方政府债务规模、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提供了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政府债务 关联担保 挤出效应 融资约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监管强化与企业研发投资:倒逼效应抑或挤出效应 被引量:4
20
作者 林飞腾 金戈 《财经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9-69,共11页
本文基于重点排污单位名录管理规定,以2016—2020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考察了强化环境监管对企业研发投资行为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环境监管对企业研发投资存在显著的挤出效应,并涉及绿色研发投资。其中,融资压力和... 本文基于重点排污单位名录管理规定,以2016—2020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考察了强化环境监管对企业研发投资行为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环境监管对企业研发投资存在显著的挤出效应,并涉及绿色研发投资。其中,融资压力和业绩压力是环境监管对企业研发投资产生挤出效应的两条潜在作用机制。异质性分析表明,环境监管对企业研发投资的挤出效应会在非国有控股企业、非重污染行业和地区环境监管水平较高的样本中更为明显。进一步的研究发现,环境监管对企业研发投资的挤出效应损害了企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监管 研发投资 挤出效应 融资压力 业绩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