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天然气水合物与游离气共存的地球物理特征与识别
1
作者 王秀娟 韩磊 +3 位作者 刘俊州 靳佳澎 匡增桂 周吉林 《地学前缘》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35,共16页
全球多个海域钻探表明天然气水合物与游离气共存,不同共存层的地球物理异常特征与富集程度存在差异,形成识别共存层的方法有利于准确评价天然气水合物资源量。本文分析了南海与国际典型井位的多种测井与地震资料,总结了4种类型的天然气... 全球多个海域钻探表明天然气水合物与游离气共存,不同共存层的地球物理异常特征与富集程度存在差异,形成识别共存层的方法有利于准确评价天然气水合物资源量。本文分析了南海与国际典型井位的多种测井与地震资料,总结了4种类型的天然气水合物与游离气共存层,包括细粒泥质储层稳定带附近共存、细粒泥质粉砂储层水合物稳定区底界(BSR)下方共存、细粒泥质储层冷泉发育区天然气水合物稳定带内共存和粗粒砂质储层快速沉积区天然气水合物与游离气共存。对比不同储层类型异常特征变化,通过多种属性联合与交会分析形成识别共存层天然气水合物赋存形态方法。结果表明,生物成因气与热成因气都能形成天然气水合物与游离气共存。在生物成因气发育区,由于快速沉积作用导致天然气水合物稳定带底界向上调整,天然气水合物发生分解。因分解需要时间,在一定时期内的局部区域会出现天然气水合物与游离气共存。而热成因气发育区,易形成Ⅱ型天然气水合物与游离气共存。利用孔隙度、电阻率与饱和水层的差异进行交会分析,根据曲线变化趋势能识别共存层天然气水合物的赋存形态,多种地球物理属性对比分析认为横波速度是识别共存层天然气水合物与游离气富集差异的关键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水合物 游离气 共存 横波速度 交会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营凹陷利津北带砂砾岩体储层测井评价
2
作者 贺东旭 陈志湘 +1 位作者 张城浩 朱孟高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8-57,共10页
东营凹陷利津北带砂砾岩体储层矿物组分复杂,物性参数解释精度低,油、干层界限难以界定。基于测井、录井、试采、分析化验等资料,采用交会图版识别和雷达图形模式识别岩性方法,较好地区分了砂砾岩体岩性。在岩性识别、含油产状分析、试... 东营凹陷利津北带砂砾岩体储层矿物组分复杂,物性参数解释精度低,油、干层界限难以界定。基于测井、录井、试采、分析化验等资料,采用交会图版识别和雷达图形模式识别岩性方法,较好地区分了砂砾岩体岩性。在岩性识别、含油产状分析、试采资料分析基础上,分别建立了砾岩类和碳酸盐岩类有效储层的物性和电性下限。结合试采资料,建立了利津北带砂砾岩体有效储层分级解释图版与评价标准。分别建立了砾岩类和碳酸盐岩类储层孔隙度和渗透率参数模型,为利津北带复杂砂砾岩体储层提供定量评价方法。该研究成果在利津北带砂砾岩体投产井中得到了应用验证,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砾岩体 交会图 雷达图 有效储层 孔隙度 渗透率 定量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随钻电阻率测井的天然气水合物赋存类型的识别方法 被引量:2
3
作者 龚智 王秀娟 +5 位作者 周吉林 邓炜 匡增桂 苏丕波 闫伟超 李三忠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709-2722,共14页
海洋天然气水合物赋存类型多样,识别赋存类型对精准评价水合物的储层物性及资源量具有重要意义。随钻测井与岩芯联合能定量计算水合物储层特性,但水合物取芯难度大、成本高,大量钻井仅实施了部分取芯或无取芯。环形电阻率与速度联合能... 海洋天然气水合物赋存类型多样,识别赋存类型对精准评价水合物的储层物性及资源量具有重要意义。随钻测井与岩芯联合能定量计算水合物储层特性,但水合物取芯难度大、成本高,大量钻井仅实施了部分取芯或无取芯。环形电阻率与速度联合能识别含水合物层,但研究发现裂隙充填型与孔隙充填型水合物可能都具有高环形电阻率和高纵波速度测井响应,二者联合难以直接识别水合物赋存类型。本文分析了不同源距的电磁波电阻率,通过不同电阻率参数的交会分析,发现在裂隙充填型水合物地层,不同源距的高频电磁波电阻率存在明显的分离,高频相位电阻率中最为显著,而在孔隙充填型水合物地层中,电磁波电阻率耦合较好。通过环形电阻率与电磁波电阻率的联合对比,发现在裂隙充填型水合物地层的电磁波电阻率异常更高,而在孔隙充填型水合物地层,环形电阻率的异常更高。研究认为电磁波电阻率对高角度裂隙的响应更加敏感,能有效识别不同赋存类型的水合物,对于水合物的勘探和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波电阻率 环形电阻率 裂隙充填型水合物 孔隙充填型水合物 交会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VO属性交会图解释技术在碳酸盐岩储层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20
4
作者 何诚 蔡友洪 +1 位作者 李邗 杨帆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711-715,共5页
AVO属性交会图解释技术是通过正演模型提取AVO属性,再根据模型和实际地震数据在AVO属性交会 图上的分布关系,建立储层岩性参数、含流体特征与AVO属性间的对应关系。该法以模型正演分析为基础,以 地震数据AVO属性为外推控制条件,将地震... AVO属性交会图解释技术是通过正演模型提取AVO属性,再根据模型和实际地震数据在AVO属性交会 图上的分布关系,建立储层岩性参数、含流体特征与AVO属性间的对应关系。该法以模型正演分析为基础,以 地震数据AVO属性为外推控制条件,将地震、地质和测井信息紧密地结合起来,从而达到识别储层的目的。本 文以川东LJZ地区飞仙关鲕滩储层为例,通过对己知钻、测井资料分析和模型正演,确定鲕滩储层的地震属性 响应模式及其交会图上的分布特征,识别储层岩性和含流体性质,进而确定储层的气水界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V0 属性 交会图 碳酸盐岩 白云岩 储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测井资料在地层不整合纵向结构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5
作者 陈钢花 张蕾 +3 位作者 宋国奇 隋风贵 王学军 赵乐强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50-54,共5页
基于不整合纵向结构在各种测井资料上的响应特征,即风化淋滤带的响应异于未遭受风化地层响应,应用最优分割、主成分分析等数理统计方法确定不整合面深度,提取识别不整合纵向结构的综合评价参数,通过交会图技术划分不整合纵向结构。对济... 基于不整合纵向结构在各种测井资料上的响应特征,即风化淋滤带的响应异于未遭受风化地层响应,应用最优分割、主成分分析等数理统计方法确定不整合面深度,提取识别不整合纵向结构的综合评价参数,通过交会图技术划分不整合纵向结构。对济阳坳陷第三系地层50口井的资料进行实际处理,得到与岩心分析资料相吻合的结果,表明利用测井资料进行不整合纵向结构的识别与划分是可行的,所提出的方法为不整合纵向结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整合纵向结构 测井资料 归一化 主成分分析 交会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成分分析法在泥页岩地层岩性识别中的应用 被引量:22
6
作者 刘毅 陆正元 +1 位作者 吕晶 谢润成 《断块油气田》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60-363,共4页
泥页岩地层岩性复杂,非均质性强,利用常规测井交会图法识别岩性往往具有多解性和不确定性。依据主成分分析理论,建立多条测井曲线的主成分计算模型,主成分Y_1,Y_2,Y_3的累积方差贡献率可达91.39%,能够准确反映原测井曲线的全部有效信息... 泥页岩地层岩性复杂,非均质性强,利用常规测井交会图法识别岩性往往具有多解性和不确定性。依据主成分分析理论,建立多条测井曲线的主成分计算模型,主成分Y_1,Y_2,Y_3的累积方差贡献率可达91.39%,能够准确反映原测井曲线的全部有效信息。研究结果表明,主成分分析法能够有效识别泥页岩地层的浅灰色泥岩、黑色泥岩、灰色粉砂岩及细砂岩等多种岩性,回判率达90.37%。与常规测井交会图法相比,主成分分析法可靠性更高,在泥页岩储层研究领域具有较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成分分析法 岩性识别 泥页岩 测井响应 交会图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西北小梁山地区混积岩测井岩性识别 被引量:10
7
作者 司马立强 杨毅 +3 位作者 吴丰 姚军朋 张凤生 张延华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80-185,共6页
柴达木盆地西北部的小梁山背斜构造,陆源碎屑和湖相碳酸盐混合沉积广泛发育,地层岩石类型多样,测井响应特征复杂,岩性识别非常困难。结合岩石物理实验数据(铸体薄片、粒度分析、X射线衍射全岩分析、碳氯分析)和测井资料,对研究区混积岩... 柴达木盆地西北部的小梁山背斜构造,陆源碎屑和湖相碳酸盐混合沉积广泛发育,地层岩石类型多样,测井响应特征复杂,岩性识别非常困难。结合岩石物理实验数据(铸体薄片、粒度分析、X射线衍射全岩分析、碳氯分析)和测井资料,对研究区混积岩岩石组分的类型、粒度和质量分数进行了细致的分析研究,以岩石组分的相对质量分数和测井响应特征为依据,对岩性进行了简化归类,建立了测井资料识别岩性标准,在此基础上利用ΔGR、Δlg(LLD)和M参数绘制了混积岩岩性识别电性组合图,并建立了岩性质量分数计算模型,形成了一套小梁山地区测井岩性综合识别方法,为小梁山地区的储层测井评价和综合地质研究奠定了基础,对中浅层混积岩的测井解释研究具有借鉴与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达木 混积岩 测井 岩性 图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砂岩储层AVO特征影响因素的不确定性研究 被引量:15
8
作者 何涛 史謌 +2 位作者 邹长春 任科英 裴发根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584-1591,共8页
传统的地震AVO正演研究多采用参数固定的岩石物理模型,而实际地层属性参数在勘探范围内具有不确定性.本研究以目标地层岩芯样品的实验室测试数据为基础,通过样品孔隙度和干燥状态下纵、横波阻抗的高度线性关系对岩石物理模型进行了简化... 传统的地震AVO正演研究多采用参数固定的岩石物理模型,而实际地层属性参数在勘探范围内具有不确定性.本研究以目标地层岩芯样品的实验室测试数据为基础,通过样品孔隙度和干燥状态下纵、横波阻抗的高度线性关系对岩石物理模型进行了简化,并结合实验测量和测井解释建立了主要模型参数的概率密度函数.采用Monte-Carlo随机正演和Gassmann流体替换技术,对模型参数不确定性与地震AVO响应关系的研究表明,模型饱和不同流体时的AVO截距-斜率点束的分布形态和偏离饱水背景趋势线的程度受盖层泥岩速度的不确定性影响非常大,而储层砂岩孔隙度的不确定性也有明显影响.正确解释实际地震AVO异常的关键,是将岩石物理模型的参数合理地概率化,通过正演模拟来获得储层物性和流体信息的最大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岩储层 AVO交会图 不确定性 概率密度函数 岩石物理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山岩岩性测井识别方法研究——以准噶尔盆地火山岩为例 被引量:30
9
作者 张大权 邹妞妞 +3 位作者 姜杨 马崇尧 张顺存 杜社宽 《岩性油气藏》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08-114,共7页
储层岩性识别是火山岩油气藏勘探的基础。通过对准噶尔盆地石炭系火山岩储层典型井的岩心观察,结合对岩石薄片及测井资料的详细分析,总结了火山岩的测井响应特征,提出了火山岩岩性测井识别方法。该方法利用常规测井资料识别岩性,再应用... 储层岩性识别是火山岩油气藏勘探的基础。通过对准噶尔盆地石炭系火山岩储层典型井的岩心观察,结合对岩石薄片及测井资料的详细分析,总结了火山岩的测井响应特征,提出了火山岩岩性测井识别方法。该方法利用常规测井资料识别岩性,再应用成像测井资料识别火山岩的结构及构造,其中自然伽马、密度和声波时差是对火山岩岩性识别较有利的3种测井资料。利用GR-Rt/AC交会图可有效区分火山岩与沉积岩,在此基础上根据GR-DEN交会图与GR-AC交会图可区分出火山岩类型,最后结合成像测井图(FMI)可进一步识别火山岩的结构及构造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山岩 测井响应 岩性识别 测井交会图 成像测井 准噶尔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测井资料识别火成岩岩性的方法 被引量:40
10
作者 冯翠菊 王敬岩 冯庆付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9-11,共3页
研究了大庆地区 2 7口井的深层测井资料、录井资料、岩心及岩屑分析资料 ,总结了火成岩各种岩性在测井曲线上的响应规律 ;利用识别火成岩岩性效果较好的解释图版 ,编制计算机识别岩性的程序 ,综合多个测井参数识别岩性 .实例解释与岩心... 研究了大庆地区 2 7口井的深层测井资料、录井资料、岩心及岩屑分析资料 ,总结了火成岩各种岩性在测井曲线上的响应规律 ;利用识别火成岩岩性效果较好的解释图版 ,编制计算机识别岩性的程序 ,综合多个测井参数识别岩性 .实例解释与岩心分析资料的对比表明 ,应用该方法识别火成岩岩性判断符合率达到 85 %以上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成岩 交会图 岩性识别 测井响应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交会图决策树的缝洞体类型常规测井识别方法——以塔河油田奥陶系为例 被引量:28
11
作者 王晓畅 张军 +2 位作者 李军 胡松 孔强夫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805-812,共8页
塔河油田奥陶系具有丰富的油气资源,受岩溶作用影响发育洞穴、孔洞和裂缝等多种储集空间,洞穴中充填不同物质。多种储集空间和充填物组合形成多种缝洞体类型,导致常规测井响应特征复杂,识别类型难度大。依据露头、岩心和井壁成像测井等... 塔河油田奥陶系具有丰富的油气资源,受岩溶作用影响发育洞穴、孔洞和裂缝等多种储集空间,洞穴中充填不同物质。多种储集空间和充填物组合形成多种缝洞体类型,导致常规测井响应特征复杂,识别类型难度大。依据露头、岩心和井壁成像测井等信息,确定了6种缝洞体类型,分别为未充填洞穴型、砂泥充填洞穴型、角砾充填洞穴型、方解石充填洞穴型、缝洞型和裂缝型。结合不同类型缝洞体之间岩性和物性差异,对比分析不同类型缝洞体的双侧向、自然伽马、声波、中子、密度测井响应特征及分布规律。将测井响应两两组合建立交会图,优选出9个识别缝洞体类型敏感的测井响应交会图版,结合决策树方法,形成逐级识别缝洞体类型方法。应用该方法对塔河油田实际井资料进行处理解释,识别结果与岩心和录井对比,符合率均大于85%。该识别方法减少不同类型缝洞体常规测井响应之间相互混淆的影响,有助于发挥每个常规测井响应的作用,提高识别符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会图 决策树 常规测井 缝洞体 碳酸盐岩 奥陶系 塔里木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会图和Carbon软件在火山碎屑岩识别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2
作者 张晓峰 范晓敏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S1期102-104,共3页
针对火山岩储层的特殊性(复杂性、离散性和随机性),应用交会图及Carbon软件对火山岩测井解释中岩性识别问题进行了研究。该方法的技术关键是交会图的选取,以交会图和Carbon软件为基础实现对岩性的识别。将研究方法应用在海拉尔地区火山... 针对火山岩储层的特殊性(复杂性、离散性和随机性),应用交会图及Carbon软件对火山岩测井解释中岩性识别问题进行了研究。该方法的技术关键是交会图的选取,以交会图和Carbon软件为基础实现对岩性的识别。将研究方法应用在海拉尔地区火山碎屑岩岩性识别问题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岩性解释符合率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RBON 交会图 岩性识别 火山碎屑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测井资料交会图法在碎屑岩岩性识别中的应用—以十屋断陷为例 被引量:5
13
作者 周海超 付广 +1 位作者 王艳 李维祎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36-138,共3页
为了快速地识别十屋断陷碎屑岩岩性,利用测井资料和岩心资料,选取自然伽马、深侧向电阻率、声波时差和密度测井等数据编制出测井曲线交会图版,该图版包括砂泥岩识别图版及砂岩识别图版。利用此图板对十屋断陷深层泥岩、粉砂岩、砂岩... 为了快速地识别十屋断陷碎屑岩岩性,利用测井资料和岩心资料,选取自然伽马、深侧向电阻率、声波时差和密度测井等数据编制出测井曲线交会图版,该图版包括砂泥岩识别图版及砂岩识别图版。利用此图板对十屋断陷深层泥岩、粉砂岩、砂岩和砂砾岩进行识别,结果与实际岩性相吻合。说明测井资料交会图法在十屋断陷碎屑岩岩性识别中的应用是切实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屋断陷 交会图 岩性识别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测井交会图法定量表征致密油储层成岩相——以鄂尔多斯盆地华池地区长7致密油储层为例 被引量:23
14
作者 冉冶 王贵文 +5 位作者 赖锦 周正龙 崔玉峰 代全齐 陈晶 王抒忱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94-706,共13页
根据岩芯观察并综合利用普通薄片、铸体薄片、阴极发光、扫描电镜等资料结合物性分析,对鄂尔多斯盆地华池地区长7致密油储层成岩作用、成岩矿物等进行了研究。根据储层成岩作用类型及强度、成岩矿物组合特征等,将研究区成岩相定性划分... 根据岩芯观察并综合利用普通薄片、铸体薄片、阴极发光、扫描电镜等资料结合物性分析,对鄂尔多斯盆地华池地区长7致密油储层成岩作用、成岩矿物等进行了研究。根据储层成岩作用类型及强度、成岩矿物组合特征等,将研究区成岩相定性划分为不稳定组分溶蚀相、黏土矿物充填相、碳酸盐胶结相以及压实致密相四类。通过常规测井中对成岩相具有较高灵敏的伽马、密度、声波时差、补偿中子孔隙度、电阻率的测井曲线分析,利用密度—伽马交会图法进一步对四类成岩相进行定量划分,并建立研究区成岩相的测井定量识别标准。以华池地区城96井为例,其单井纵向的成岩相测井定量识别划分结果与取样点薄片鉴定结果、试油结论和物性分析等均具有良好的对应,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成岩相测井定量表征方法的研究,为后期致密油储层综合评价以及有利发育区带预测提供了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岩相 测井交会图 长7油层组 致密油储层 华池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测井资料确定粘土矿物的方法对比 被引量:17
15
作者 邢培俊 孙建孟 +2 位作者 王克文 李召成 吴金龙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53-57,共5页
为了准确计算粘土矿物的含量,在缺少自然伽马能谱资料的情况下,利用自然伽马、中子、密度、声波组合参数,通过多元回归建立了计算粘土矿物的三孔隙度模型,同时利用三孔隙度模型、阳离子交换能力与含氢指数比值(CEC/IH)和自然伽马能谱资... 为了准确计算粘土矿物的含量,在缺少自然伽马能谱资料的情况下,利用自然伽马、中子、密度、声波组合参数,通过多元回归建立了计算粘土矿物的三孔隙度模型,同时利用三孔隙度模型、阳离子交换能力与含氢指数比值(CEC/IH)和自然伽马能谱资料3种计算粘土矿物含量的方法对A油田3口井的资料进行了处理,并对处理结果作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缺少自然伽马能谱资料的情况下,可以利用自然伽马、中子、密度、声波测井资料,通过多元回归计算粘土矿物含量;与岩心资料相比,CEC/IH处理结果较差,三孔隙度模型的计算精度略高于自然伽马能谱资料的分析结果;相对于CEC/IH交会分析和自然伽马能谱分析,三孔隙度方法简单、可靠,且适用范围较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土矿物 自然伽马能谱 中子密度交会 阳离子交换能力 含氢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气地层的AVO响应分析——以苏4井为例 被引量:22
16
作者 夏红敏 王尚旭 李生杰 《石油物探》 EI CSCD 2006年第4期357-361,共5页
岩石的孔隙度、流体饱和度等信息是影响地震波振幅随炮检距变化(AVO)的重要因素。根据苏4井全波列测井数据,利用Gassmann方程对含气地层进行了流体替代计算,分析了孔隙度及含气饱和度变化对地层AVO的影响。AVO响应分析表明,对于苏4井低... 岩石的孔隙度、流体饱和度等信息是影响地震波振幅随炮检距变化(AVO)的重要因素。根据苏4井全波列测井数据,利用Gassmann方程对含气地层进行了流体替代计算,分析了孔隙度及含气饱和度变化对地层AVO的影响。AVO响应分析表明,对于苏4井低孔隙度石英砂岩储层,孔隙度的变化对AVO的影响要大于流体性质的影响。当含气饱和度为定值,孔隙度小于8%时,其阻抗大于上覆泥岩阻抗,表现为高阻抗气层;孔隙度大于8%时,表现为近零阻抗和低阻抗气层。AVO截距(P)与斜率(G)的交会分析表明,当孔隙度较小时,G属性对含气饱和度变化敏感;大孔隙度时,P属性对含气饱和度变化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隙度 含气饱和度Gassmann方程 AVO响应 P—G交会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SV波反射系数近似及其AVO属性特征 被引量:8
17
作者 孙鹏远 孙建国 卢秀丽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85-89,共5页
为了使P-SV波反射系数随入射角的变化特征更为明确,便于利用多种属性进行AVO分析和参数反演,本文首先用斯奈尔定律将AKI&RICHARDS给出的P-SV波反射系数近似公式中与横波反射角有关的角度项余弦表示成入射角的正弦,然后对改写后的表... 为了使P-SV波反射系数随入射角的变化特征更为明确,便于利用多种属性进行AVO分析和参数反演,本文首先用斯奈尔定律将AKI&RICHARDS给出的P-SV波反射系数近似公式中与横波反射角有关的角度项余弦表示成入射角的正弦,然后对改写后的表达式按入射角的正弦进行二项式展开,对展开结果取前两项,并引入二倍角来保留与入射角有关的角度项余弦对反射系数的贡献,最后得到了一个形式简单、不涉及横波反射角和透射角的P-SV波反射系数近似公式。为了验证新公式的近似精度,我们选用了岩性界面条件下的不同实际含油气砂岩模型进行了定量计算,并与P-SV反射系数公式的解析解及AKI等近似公式进行了对比研究。对比结果表明:新的近似公式以内能够准确反映P-SV转换波的振幅随偏移距变化的规律,体现了很高的近似精度,甚至比AKI等原近似公式的效果还好。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新近似公式不同形式的表述,详细分析了不同AVO属性组合反映的背景趋势及在25个不同含油气地层模型上的AVO交绘图特征,同时还讨论了利用这些不同形式的AVO属性来提取密度差、速度差等基本地层参数的过程和构建多种地震属性剖面的方法。通过分析和讨论可以得出:本文给出的近似公式不仅具有较高的精度,而且还可以利用这些新的AVO属性及其组合构成多种属性的AVO交绘图特别是可以构建ΛΡ和ΜΡ型流体因子、剪切模量、及纵横波速比等非常规地震属性剖面。这些结论对于P-SV波AVO分析和多波AVO理论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SV波 反射系数 AVO分析 背景趋势 交绘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山岩储层流体性质识别 被引量:19
18
作者 张丽华 潘保芝 +1 位作者 单刚义 何丽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728-730,611-612+742,共6页
火山岩储层岩性复杂、孔隙结构多样,给储层岩性识别、评价带来困难。本文以大庆深层火山岩储层为对象,在研究不同流体地层的测井响应的基础上,采用图板法和三孔隙度曲线重叠法定性地识别气层,并用三重孔隙模型定量计算储层的含水饱和度... 火山岩储层岩性复杂、孔隙结构多样,给储层岩性识别、评价带来困难。本文以大庆深层火山岩储层为对象,在研究不同流体地层的测井响应的基础上,采用图板法和三孔隙度曲线重叠法定性地识别气层,并用三重孔隙模型定量计算储层的含水饱和度。试气结果与计算得到的结果一致,说明这些方法在识别火山岩流体性质方面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山岩 气层识别 图板法 曲线重叠法 三重孔隙模型 测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层岩浆岩侵入区的交会图定量预测技术——以卧龙湖煤矿为例 被引量:6
19
作者 陈同俊 王新 +1 位作者 崔若飞 许永忠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2070-2075,共6页
以卧龙湖煤矿某采区实际钻孔资料为基础,建立了8个符合采区实际情况的煤层模型。通过合成地震记录方法,获得了所有模型的正演合成地震记录。并通过地震属性技术,提取了上述模型10号煤层反射波的波峰振幅、波谷振幅、瞬时振幅、瞬时频率... 以卧龙湖煤矿某采区实际钻孔资料为基础,建立了8个符合采区实际情况的煤层模型。通过合成地震记录方法,获得了所有模型的正演合成地震记录。并通过地震属性技术,提取了上述模型10号煤层反射波的波峰振幅、波谷振幅、瞬时振幅、瞬时频率和甜面体值等属性。在此基础上,利用交会图技术分析了正常煤层和不同岩浆岩侵入煤层在属性交会图分布上的对应位置;并且利用蒙特卡罗模拟法模拟了更接近真实情况的属性交会图。通过分析蒙特卡罗模拟后的属性交会图,确定了属性交会图预测岩浆岩侵入区的定量划分标准。将此标准应用到实际采区,所划分的正常煤与变焦区、变焦区与岩浆岩完全替代区边界与钻孔数据和井下采掘数据一致,平面摆动误差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浆岩侵入 交会图分析 定量预测 煤层反射波 蒙特卡罗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地球物理测井资料识别我国的煤阶类型 被引量:22
20
作者 毛志强 赵毅 +3 位作者 孙伟 蔡文渊 罗安银 赵永昌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66-771,共6页
以中石油廊坊分院煤层气岩石物理实验室的煤阶类型分类标准为前提,分析了我国现有煤阶类型的识别方法,并阐述了实验测量法、统计法(岩芯刻度测井)和测井资料交会图法的适用条件。从实际应用上认为,测井资料交会图法从机理上考虑了煤化... 以中石油廊坊分院煤层气岩石物理实验室的煤阶类型分类标准为前提,分析了我国现有煤阶类型的识别方法,并阐述了实验测量法、统计法(岩芯刻度测井)和测井资料交会图法的适用条件。从实际应用上认为,测井资料交会图法从机理上考虑了煤化作用演化过程中H/C、O/C含量、水分和煤大分子结构芳香性程度的变化对地球物理测井的影响,综合我国鄂尔多斯盆地、准噶尔盆地、松辽盆地和沁水盆地4个盆地6个井区的煤层气井的测井资料,在井眼条件较好,煤层较厚的情况下建立了相应的煤阶类型识别图版。通过对沁水盆地中部和恩洪盆地两个井区的实际资料处理发现,这套煤阶类型的识别图版与实验室分析的结果符合率在95%以上,证实了该套方法建立的煤阶类型识别图版应用在这些地区的准确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阶类型 地球物理测井 交会图法 镜质组反射率 煤层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