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4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聚乳酸立构复合晶的制备与性能研究进展
1
作者 王仕通 黄凯 +1 位作者 刘祥 常宝宝 《合成树脂及塑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0-86,共7页
综述了聚乳酸立构复合晶(SC-PLA)的制备方法、耐热性能和力学性能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提出了未来SC-PLA可能的研究方向。通过调控左旋聚乳酸(PLLA)与右旋聚乳酸(PDLA)共混物的相对含量和共混温度可以促进立构复合晶(SC)的形成,通过固态拉... 综述了聚乳酸立构复合晶(SC-PLA)的制备方法、耐热性能和力学性能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提出了未来SC-PLA可能的研究方向。通过调控左旋聚乳酸(PLLA)与右旋聚乳酸(PDLA)共混物的相对含量和共混温度可以促进立构复合晶(SC)的形成,通过固态拉伸和交联等工艺可以制备具有定向或特定结构的SC-PLA。然而,在这些改性基础上,不仅要防止PLLA/PDLA共混物相分离对SC的形成所产生的负面影响,还应避免添加剂对聚乳酸原有优异性能的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立构复合晶 制备方法 结晶性能 交联 耐热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oly(VBMIMPF_6)/BMIMPF_6离子凝胶的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2
2
作者 赵晓萌 徐晓雪 +3 位作者 田月兰 刘煜霖 刘云明 宋洪赞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73-176,183,共5页
以1-乙烯基-3-丁基咪唑六氟磷酸盐(VBMIMPF6)为单体,1-丁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BMIMPF6)为溶剂和电解质,并以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PEGDA)为交联剂,采用原位紫外交联的方法制备出了一种新型聚离子液体基离子凝胶电解质。通过扫描电子... 以1-乙烯基-3-丁基咪唑六氟磷酸盐(VBMIMPF6)为单体,1-丁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BMIMPF6)为溶剂和电解质,并以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PEGDA)为交联剂,采用原位紫外交联的方法制备出了一种新型聚离子液体基离子凝胶电解质。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流变性能、力学拉伸和电化学交流阻抗等手段,考察了离子凝胶电解质的微观结构、流变性能、力学性能和电学性能。流变性能测试结果表明,离子凝胶具有很高的储能模量(10~4~10~5 Pa),且温度200℃内储能模量基本保持不变。拉伸性能测试结果表明,体系具有很强的力学性能且拉伸强度达到10~5 Pa数量级。电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室温下离子凝胶具有很高的电导率(10^(-4)~10^(-3)S/cm),且电导率随BMIMPF6含量的增加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凝胶 聚离子液体 化学交联 离子电导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PMMA上低温沉积TiO_(2)薄膜的光学性能及显微结构 被引量:2
3
作者 纪建超 颜悦 +3 位作者 陈宇宏 哈恩华 郝常山 雷沛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12,共6页
采用直流脉冲磁控溅射的方法,在有机玻璃(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上沉积了TiO_(2)薄膜。研究了氧气比例、真空度等参数对TiO_(2)薄膜的结构及光学性能的影响。借助椭圆偏振光测试仪、X射线衍射(XRD)仪、分光光度计、原子力显微镜(AFM)... 采用直流脉冲磁控溅射的方法,在有机玻璃(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上沉积了TiO_(2)薄膜。研究了氧气比例、真空度等参数对TiO_(2)薄膜的结构及光学性能的影响。借助椭圆偏振光测试仪、X射线衍射(XRD)仪、分光光度计、原子力显微镜(AFM)等表征手段,分析了薄膜的光学特性、元素组成、结晶性能、及显微结构。结果表明,随氧气比例的增加,薄膜的沉积速率降低,沉积的薄膜的粒径变大,薄膜趋于疏松;在光学性能方面表现为随氧气比例的增加,折射率递减,但可见光透过率增加,反射率谱线出现红移;根据折射率计算的薄膜堆积密度分别为0.95、0.93、0.87、0.88、0.78,与氧气比例反向变化;根据光谱计算的薄膜禁带宽度在3.12~3.14 eV之间,与氧气比例反向变化;随工作真空度的降低,薄膜的沉积速率先升后降,薄膜趋于疏松,折射率下降,根据折射率计算的薄膜堆积密度为0.96、0.95、0.90、0.89、0.88、0.88、0.87,真空度对薄膜可见光透过率具有正向影响,对薄膜的禁带宽度有反向影响,禁带宽度在3.13~3.16 eV之间;本文沉积的TiO_(2)薄膜为无定形态,氧气比例与真空度的变化对其结晶性基本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二氧化钛 薄膜 磁控溅射 光学性能 显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磺化聚乙烯醇/侧链磺化聚芳醚酮交联复合膜的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1
4
作者 程海龙 韩康辉 +5 位作者 孙娇娇 郑锐 李奥 栾立伟 管丹丹 陶璐静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47-156,共10页
通过溶液共混热处理方法,制备了磺化聚乙烯醇(SPVA)含量不同的SPVA/侧链磺化聚芳醚酮交联复合膜(Cr-SSPxx)。交联网络结构有效增强了交联复合膜的力学性能、热稳定性、氧化稳定性及尺寸稳定性,扫描电镜显示,交联复合膜呈现了更好的相容... 通过溶液共混热处理方法,制备了磺化聚乙烯醇(SPVA)含量不同的SPVA/侧链磺化聚芳醚酮交联复合膜(Cr-SSPxx)。交联网络结构有效增强了交联复合膜的力学性能、热稳定性、氧化稳定性及尺寸稳定性,扫描电镜显示,交联复合膜呈现了更好的相容性和均一性。随交联度增加,交联复合膜的溶胀率呈现明显下降趋势,在25℃和80℃时,Cr-SSP30膜的溶胀率分别仅有3.7%和7.6%。由于SPVA对醇有阻碍作用,以及交联网络结构增加了膜的致密性,故该系列Cr-SSPxx膜展现出非常优秀的阻醇性能,交联复合膜的甲醇渗透率明显低于纯S-SPAEK膜和磺化聚乙烯醇/侧链型磺化聚芳醚酮复合膜,Cr-SSP30膜的甲醇渗透率仅为9.4×10^(-8) cm^(2)/s。虽然与磺化聚乙烯醇/侧链型磺化聚芳醚酮复合膜相比,交联复合膜的质子传导率有所降低,但由于独特的侧链磺化结构能够促进质子传导,质子传导率最低的Cr-SSP30膜的传导率在25℃和80℃时也都分别达到了0.034 S/cm和0.065 S/cm,同时表现出了更高的质子选择性,能够满足直接甲醇燃料电池(DMFC)的使用要求,有望在DMFC中得到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链型磺化聚芳醚酮 磺化聚乙烯醇 交联复合质子交换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磺化聚苯乙烯/侧链交联型磺化聚芳醚酮砜复合质子交换膜的制备与性能
5
作者 程海龙 韩康辉 +3 位作者 李奥 陶璐静 易飞扬 孙娇娇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29-139,共11页
如何平衡质子交换膜(PEM)的吸水性与尺寸稳定性及质子传导与甲醇渗透之间的关系一直是PEM材料的研究热点.本文通过直接缩聚法合成了含有丙烯基的聚芳醚酮砜共聚物(PAEKS),利用自由基接枝反应将磺化聚苯乙烯(SPS)和苯乙烯磺酸钠通过丙烯... 如何平衡质子交换膜(PEM)的吸水性与尺寸稳定性及质子传导与甲醇渗透之间的关系一直是PEM材料的研究热点.本文通过直接缩聚法合成了含有丙烯基的聚芳醚酮砜共聚物(PAEKS),利用自由基接枝反应将磺化聚苯乙烯(SPS)和苯乙烯磺酸钠通过丙烯基引入到PAEKS中,制备了一系列磺化聚苯乙烯/侧链交联型磺化聚芳醚酮砜交联复合膜cr-SPAEKS-x(其中x代表复合膜中磺酸基团的含量),利用核磁共振波谱及红外光谱对其进行了表征.由扫描电子显微镜照片可见,SPS和苯乙烯磺酸钠在交联复合膜中分布非常均匀,没有发生任何分相现象.交联网络结构的形成提高了膜的热稳定性、氧化稳定性及力学性能.同时其独特的亲/疏水相分离结构和交联网络结构也有效提高了交联复合膜的尺寸稳定性和阻醇性能,80℃时磺酸基团含量最高的cr-SPAEKS-120%膜在高达63.5%的吸水率下溶胀率仅为20.1%,甲醇渗透系数最高为3.47×10^(-7) cm^(2)/s,远低于Nafion117的23.80×10^(-7) cm^(2)/s.独特的链结构形成的亲/疏水相分离结构使得该系列膜具有较好的质子传导性能,cr-SPAEKS-120%膜在20和80℃下的质子传导率分别达到0.043和0.113 S/cm,可见该系列交联复合膜在直接甲醇燃料电池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磺化聚苯乙烯 侧链交联型磺化聚芳醚酮砜 尺寸稳定性 阻醇性能 交联复合质子交换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TiO2表面接枝甲基丙烯酸甲酯的聚合反应 被引量:14
6
作者 徐惠 史建新 +2 位作者 翟钧 苟国俊 孙涛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7-30,共4页
利用表面接枝的方法,在纳米TiO2上接枝偶联剂-γMPS(3-(三甲氧硅基)丙基异丁烯酸)形成"杂化"单体,通过加入引发剂引发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在粒子表面发生自由基聚合,形成PMMA/γ-MPS/TiO2纳米复合粒子。通过IR、元素分析、TG... 利用表面接枝的方法,在纳米TiO2上接枝偶联剂-γMPS(3-(三甲氧硅基)丙基异丁烯酸)形成"杂化"单体,通过加入引发剂引发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在粒子表面发生自由基聚合,形成PMMA/γ-MPS/TiO2纳米复合粒子。通过IR、元素分析、TGA等方法表征了PMMA/-γMPS/TiO2纳米复合粒子的结构,定量研究了TiO2/-γMPS单体接枝率和转化率,PMMA/-γMPS/TiO2纳米复合粒子的接枝率及其相应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PMMA以化学键的形式连接在纳米TiO2粒子表面并具有较高的接枝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烷偶联剂 纳米TIO2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聚合 纳米复合粒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聚糖接枝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杜秀英 张维邦 +2 位作者 许家瑞 陆耘 曾汉民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87-90,共4页
用动力学的方法研究了影响铈盐引发壳聚糖与甲基丙烯酸甲酯(MMA)接枝共聚反应的一些因素.发现壳聚糖能与MMA发生接枝反应,在稳态下,接枝速率与单体的量无关,与壳聚糖的浓度成正比.
关键词 壳聚糖 动力学 甲基丙烯酸甲酯 接枝共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基丙烯酸酯-含氢聚硅氧烷接枝物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10
8
作者 宋秘钊 张廷有 张慧君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879-880,共2页
Poly(methylhydrosiloxane)was modified with methylmethacrylate by the hydrosilylation reaction,using Pt as the catalyst.The reaction was operated at the high temperature(about 140℃).
关键词 甲基丙烯酸酯 含氢聚硅氧烷 接枝物 合成 表征 氢硅化反应 硅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LDH作为热稳定剂在PMMA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9
作者 赵芸 梁吉 +1 位作者 李峰 段雪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82-384,共3页
PMMA/LDH(layered double hydroxide) composite nanomaterials have been prepared.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content and dispersion of LDH in PMMA and the thermal stability and transparency of the composite materials has b... PMMA/LDH(layered double hydroxide) composite nanomaterials have been prepared.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content and dispersion of LDH in PMMA and the thermal stability and transparency of the composite materials has been investigated. The thermal stability of the composite materials was found increased with increase in the content of LDH. Uniform dispersion of LDH in PMMA favored increase of the thermal stability of the PMMA/LDH composite materials with a less loss of their transparenc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LDH 热稳定剂 PMMA 复合材料 水滑石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热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联PVA/SiO2复合膜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23
10
作者 黄静 赵琦 +1 位作者 卓坚锐 包建军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7-8,41,共3页
采用一种氮丙啶交联剂对聚乙烯醇(PVA)进行交联,通过红外等测试表征研究交联剂用量对交联膜化学结构、力学性能、溶胀性及耐水性的影响,从而确定薄膜性能最优时交联剂的用量。当交联剂用量质量分数为3%时,其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分别提... 采用一种氮丙啶交联剂对聚乙烯醇(PVA)进行交联,通过红外等测试表征研究交联剂用量对交联膜化学结构、力学性能、溶胀性及耐水性的影响,从而确定薄膜性能最优时交联剂的用量。当交联剂用量质量分数为3%时,其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分别提高25.9%和38.1%,力学性能得到明显改善。将性能最优交联膜与纳米SiO2复合,测试复合膜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其性能得到进一步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丙啶交联剂 PVA 交联 SIO2 复合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MMA/SAN/MBS共混物的结构与性能 被引量:6
11
作者 宋亚平 秦舒浩 +1 位作者 于杰 何敏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84-89,共6页
通过熔融共混法制备了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苯乙烯-丙烯腈)/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苯乙烯聚合物(PMMA/SAN/MBS)共混物。对共混物进行了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MBS的加入显著提高了共混物的冲击韧性,PMMA与SAN的配比对其冲击韧性影响不... 通过熔融共混法制备了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苯乙烯-丙烯腈)/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苯乙烯聚合物(PMMA/SAN/MBS)共混物。对共混物进行了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MBS的加入显著提高了共混物的冲击韧性,PMMA与SAN的配比对其冲击韧性影响不大;采用光电雾度仪和透射电镜(TEM)对共混物的光学性能和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PMMA/SAN/MBS共混物的透光率随MBS含量的增加而降低;PMMA/SAN的质量比为50/50时,MBS含量对共混物透光率的影响最小;TEM结果表明,MBS在基体中分散均匀;用光学显微镜等手段对共混物耐刮擦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MBS的加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共混物的耐刮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 光学性能 冲击韧性 耐刮擦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MA/PEA自交联乳胶IPN阻尼材料的研究 被引量:12
12
作者 晏欣 孙卫红 +1 位作者 江盛玲 饶秋华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16-219,共4页
利用种子乳液聚合和双丙酮丙烯酰胺与己二酰肼的交联反应合成了PEM A/PEA乳胶IPN。DM S结果表明,组成比对L IPN的相容性和阻尼性能有显著的影响;组成比为35/65的L IPN具有较优异的阻尼性能;界面自交联能改善组分相容性,但使材料的阻尼... 利用种子乳液聚合和双丙酮丙烯酰胺与己二酰肼的交联反应合成了PEM A/PEA乳胶IPN。DM S结果表明,组成比对L IPN的相容性和阻尼性能有显著的影响;组成比为35/65的L IPN具有较优异的阻尼性能;界面自交联能改善组分相容性,但使材料的阻尼性能有所下降。拉伸实验结果表明,增加硬组分和交联剂的含量,拉伸强度显著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交联 乳胶IPN 阻尼性能 拉伸强度 聚甲基丙烯酸乙酯 聚丙烯酸乙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交联聚氯乙烯的结构与性能 被引量:9
13
作者 包永忠 黄志明 +1 位作者 翁志学 潘祖仁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299-303,共5页
由氯乙烯/丙烯酸悬浮共聚合成了不同羧基含量的PVC树脂,采用溶液反应和熔融加工法制备离子交联PVC,对其结构和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共聚物中羧基主要以二聚体形式存在,用金属离子中和能形成部分络合结构;用Ca2+、... 由氯乙烯/丙烯酸悬浮共聚合成了不同羧基含量的PVC树脂,采用溶液反应和熔融加工法制备离子交联PVC,对其结构和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共聚物中羧基主要以二聚体形式存在,用金属离子中和能形成部分络合结构;用Ca2+、Mg2+离子络合的羧基含量较高的VC/AA共聚物存在离子对聚集态结构;离子对含量、金属离子种类和增塑剂浓度影响离子聚集相的比例和稳定性,离子聚集具有热可逆性;离子交联使PVC的T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氯乙烯 离子交联 离子对聚集态 结构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烯醇膜的交联改性与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14
作者 郝建文 戴晨伟 吴亮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41-43,共3页
由于聚乙烯醇(PVA)分子链中大量存在的亲水性羟基基团,导致PVA在水中的溶胀较大,限制了PVA膜的应用。因此,对PVA的交联改性处理是提高其抗溶胀性能的基本方法。笔者对PVA膜常用的冷冻、加热处理、辐照、和化学交联等改性方法进行了综述... 由于聚乙烯醇(PVA)分子链中大量存在的亲水性羟基基团,导致PVA在水中的溶胀较大,限制了PVA膜的应用。因此,对PVA的交联改性处理是提高其抗溶胀性能的基本方法。笔者对PVA膜常用的冷冻、加热处理、辐照、和化学交联等改性方法进行了综述,并对几种交联改性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此外还详细介绍了PVA改性膜在渗透汽化、超滤、纳滤、反渗透等方面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醇 交联 改性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交联聚氯乙烯树脂的合成和结构 被引量:5
15
作者 包永忠 翁志学 +1 位作者 黄志明 潘祖仁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8期1312-1316,共5页
研究了氯乙烯 /交联单体悬浮共聚时 ,交联单体种类、浓度和聚合温度对化学交联聚氯乙烯树脂结构的影响 .对于氯乙烯 /邻苯二甲酸二烯丙基酯 (VC/DAP)悬浮共聚体系 ,凝胶含量和凝胶交联密度随 DAP起始浓度的增加而增大 ;DAP浓度相同时 ,... 研究了氯乙烯 /交联单体悬浮共聚时 ,交联单体种类、浓度和聚合温度对化学交联聚氯乙烯树脂结构的影响 .对于氯乙烯 /邻苯二甲酸二烯丙基酯 (VC/DAP)悬浮共聚体系 ,凝胶含量和凝胶交联密度随 DAP起始浓度的增加而增大 ;DAP浓度相同时 ,凝胶含量和凝胶交联密度随聚合温度上升而下降 ;当凝胶含量较高时 ,分子链物理缠结对凝胶交联密度有较大贡献 ,凝胶交联密度随凝胶含量增加而快速上升 .在相同交联单体浓度下 ,氯乙烯 /马来酸二烯丙基酯(VC/DAM)共聚物的凝胶含量最大 ,VC/DAP共聚物次之 ,氯乙烯 /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VC/EGDMA)共聚物最小 ,这是由于 DAM单体的竞聚率小于 1 ,且含有马来酸双键 ,EGDMA单体的竞聚率远大于 1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氯乙烯 化学交联 改性 交联 合成 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苯乙炔的可自交联高温高性能聚芳醚酮的合成与性能 被引量:7
16
作者 马晓野 关绍巍 +2 位作者 陈春海 王贵宾 姜振华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600-602,共3页
A type of novel crosslinkable poly(aryl ether ketone)s containing pendent phenylethynyl moieties(PEP-PAEK-Fn) were synthesized. The polymers were prepared by copolycondensation reaction of difluoro-monomer with potass... A type of novel crosslinkable poly(aryl ether ketone)s containing pendent phenylethynyl moieties(PEP-PAEK-Fn) were synthesized. The polymers were prepared by copolycondensation reaction of difluoro-monomer with potassium salt of 4-phenylethynylphenyl hydroquinone(PEP-PH) and 4,4′-isopropylidenediphenol(BPA). The Mns and Mw/Mns of polymers determined by GPC with polystyrene standard were 46700, 100000 and 1.6, respectively. The resulting polymers were thermally crosslinked at 370 ℃ for 2 h in N2 atmosphere. The glass transition temperature is increased after crosslinking. The cured polymers show a good chemical resistance and high thermal stability up to 500 ℃ under nitroge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芳醚酮 苯乙炔 交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法合成聚天冬氨酸水凝胶及其对Pb^(2+)的吸附性能 被引量:7
17
作者 孙波 米镇涛 +2 位作者 邵仕香 欧阳杰 安钢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1168-1172,共5页
以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0000~30000的聚丁二酰亚胺为原料、L-赖氨酸和戊二醛为交联剂,采用微波技术合成了聚天冬氨酸水凝胶。探论了原料配比、反应温度或加热方式、反应时间等对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微波加热不仅极大地缩短反应时间,... 以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0000~30000的聚丁二酰亚胺为原料、L-赖氨酸和戊二醛为交联剂,采用微波技术合成了聚天冬氨酸水凝胶。探论了原料配比、反应温度或加热方式、反应时间等对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微波加热不仅极大地缩短反应时间,而且温度对反应的影响较小。同时,还详细考察了线性聚天冬氨酸和交联聚天冬氨酸水凝胶对Pb2+的吸附作用。结果显示,线性聚天冬氨酸对Pb2+有很强的吸附作用,其吸附容量高(按聚丁二酰亚胺计,吸附容量为1 0g/g),而且具有较低的平衡吸附浓度(小于0 25mg/L),吸附平衡可用Freundlich方程表示;交联聚天冬氨酸水凝胶也是优良的Pb2+吸附剂,其对Pb2+的吸附容量约为190mg/g。根据红外光谱数据推测聚天冬氨酸水凝胶对Pb2+的吸附作用既有离子交换作用又有配位络合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联聚天冬氨酸 聚丁二酰亚胺 L-赖氨酸 戊二醛 水凝胶 凝胶萃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降解魔芋葡甘聚糖基互穿膜的制备、结构与性能 被引量:11
18
作者 李斌 吴俊 +1 位作者 汪超 谢笔钧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55-159,共5页
魔芋葡甘聚糖(konjacglucomannan,KGM)和聚乙烯醇(poly(vinylalcohol),PVA)以戊二醛进行交联,成功制备了一种新的互穿聚合物网络(interpenetratingpolymernetworks,IPN)。以传统的流延法于室温下干燥2d,得40μm厚透明IPN膜。以傅立叶红... 魔芋葡甘聚糖(konjacglucomannan,KGM)和聚乙烯醇(poly(vinylalcohol),PVA)以戊二醛进行交联,成功制备了一种新的互穿聚合物网络(interpenetratingpolymernetworks,IPN)。以传统的流延法于室温下干燥2d,得40μm厚透明IPN膜。以傅立叶红外光谱、扫描电镜、示差扫描量热法、X-射线衍射和紫外可见光谱等表征了膜的结构。结果表明:由于交联键的产生,PVA和KGM分子间发生了强烈的相互作用,当反应时间达到4h时,分子间达到了完全混溶。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大大高于而吸湿性显著低于纯PVA膜、KGM膜以及它们的简单共混膜,亦即IPN结构的产生赋予了膜优异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醇 魔芋葡甘聚糖 互穿聚合物网络 生物降解材料 交联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琥珀酸丁二酯的辐射交联及其生物降解性 被引量:7
19
作者 宋春雷 王宇明 +1 位作者 张文德 罗云霞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2期152-156,共5页
对聚琥珀酸丁二酯 (PBS1)采用两步法辐照 ,比其它辐照法得到的凝胶含量高 ,这是由于在室温下预先辐射所形成的交联网络结构减少了聚合物的降解。交联后的PBS1有较高的耐热变形性。通过酶降解试验和土埋法降解实验 ,PBS1有很高的生物降解... 对聚琥珀酸丁二酯 (PBS1)采用两步法辐照 ,比其它辐照法得到的凝胶含量高 ,这是由于在室温下预先辐射所形成的交联网络结构减少了聚合物的降解。交联后的PBS1有较高的耐热变形性。通过酶降解试验和土埋法降解实验 ,PBS1有很高的生物降解性 ,即使它产生了很高的交联结构。在 6 5℃时 ,酶的降解率最高。由于交联样品所含有的交联网络结构阻碍它的降解 ,交联PBS1的生物降解失重低于未交联样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琥珀酸丁二酯 辐射交联 熔融状态 生物降解性 生物降解塑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MA/AN/DVB乳液交联聚合动力学 被引量:2
20
作者 邬润德 徐亮成 +1 位作者 童筱莉 李梁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725-728,共4页
为制备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腈(AN)-二乙烯基苯(DVB)刚性微粒,在75℃、过硫酸钾(KPS)作引发剂、恒搅拌速率下研究了MMA/AN/DVB乳液共聚动力学,考察了KPS用量、单体配比、交联剂DVB对共聚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乳液共聚速率Rp... 为制备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腈(AN)-二乙烯基苯(DVB)刚性微粒,在75℃、过硫酸钾(KPS)作引发剂、恒搅拌速率下研究了MMA/AN/DVB乳液共聚动力学,考察了KPS用量、单体配比、交联剂DVB对共聚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乳液共聚速率Rp与KPS浓度的0.699次幂成正比,而且随着AN质量分数增加而下降。引发剂浓度指数偏离Smith-Eward理论模型可解释为体系中单体AN具有较大的水溶性,使成核胶粒数目增加的结果。当DVB用量在3%-5%时,聚合速率随DVB用量的增加而略有下降,在DVB用量为6%时,共聚速率明显上升。随交联剂DVB用量增加,共聚物粒径变大且分布变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液共聚 交联聚合物微粒 丙烯腈 甲基丙烯酸甲酯 二乙烯苯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