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渝湘高铁重庆长江隧道方案设计与关键技术研究
1
作者 陶伟明 陈杨 +3 位作者 蒲松 曹林卫 刘保林 旷文涛 《隧道建设(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219-1228,共10页
针对山地城市环境下过江隧道建设面临的地形高差悬殊、地质复杂、城市建筑密集等挑战,以渝湘高铁重庆长江隧道为依托,结合工程地形地貌、水文地质及城市环境特征,通过多维度技术比选与创新设计,对线路敷设方案、隧道分合修、盾构选型、... 针对山地城市环境下过江隧道建设面临的地形高差悬殊、地质复杂、城市建筑密集等挑战,以渝湘高铁重庆长江隧道为依托,结合工程地形地貌、水文地质及城市环境特征,通过多维度技术比选与创新设计,对线路敷设方案、隧道分合修、盾构选型、施工组织方案、运营排水、养护通风等开展系统研究,形成适应于山地城市特点的过江隧道关键技术集成体系。研究表明:1)采用泥水平衡盾构可有效应对0.9 MPa高水压及砂岩-泥岩互层地质条件,避免喷涌风险并提升掘进效率;2)施工工艺上首次提出盾构洞内组装始发及接收拆解技术,利用85 m长组装洞和40 m长拆解洞完成盾构洞内的始发与接收,规避了传统超深竖井方案施工风险高、城市干扰大的难题;3)隧道断面采用蘑菇形结构,通过多分部开挖与肋板式锚杆挡墙叠合支护,确保了613 m 2超大断面隧洞的稳定施工;4)提出分段运营排水系统与轨下廊道通风方案,结合泥浆航运弃渣模式,解决了高水压渗流与城区环保难题。工程实践表明,上述技术集成体系显著降低了山地城市环境下过江隧道的施工风险与城市影响,提升了隧道建设质量与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地城市环境 过江隧道 线路方案 盾构选型 盾构洞内组装(拆解) 蘑菇形断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衢宁铁路鹫峰山越岭方案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牟瀚林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6-9,共4页
研究目的:衢宁铁路穿越鹫峰山脉厚重"门"形山体,越岭区段长度较长、高差较大,工程地质条件复杂,且分布有诸多风景名胜区。结合这些线路走向的控制因素,重点研究鹫峰山特长隧道单双线、隧道长度及屏南站位,综合比选得出推荐方... 研究目的:衢宁铁路穿越鹫峰山脉厚重"门"形山体,越岭区段长度较长、高差较大,工程地质条件复杂,且分布有诸多风景名胜区。结合这些线路走向的控制因素,重点研究鹫峰山特长隧道单双线、隧道长度及屏南站位,综合比选得出推荐方案,供类似越岭铁路勘测、设计及施工参考。研究结论:鹫峰山越岭线路方案复杂,受客货运输能力、特长隧道长度、隧址、环保法规要求、工程地质条件及工程投资等诸多因素影响。通过对越岭段线路进行大面积区域研究,形成了三大系列七个方案,经工程难易程度、工程地质条件、工程投资以及对地方经济发展带动作用等比选得出以下结论:(1)特长隧道越岭区间一次建成双线能够满足客货运输的要求,且远期投资较省、运营风险较小;(2)屏南城东白玉设站方案虽越岭隧道长度最长,但客货运输条件相对较好,地方配套工程最省,对带动和促进屏南地方经济发展具有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区铁路 越岭方案 特长隧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兰新高铁祁连山越岭段工程地质选线研究及回顾 被引量:12
3
作者 王进华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6-11,共6页
祁连山越岭段是兰新高铁地质条件最复杂、选线最困难、重难点控制性工程最集中、投资最大的区段。该段地质构造极其复杂,做好地质选线工作十分重要。地质选线过程贯穿于勘察的各个阶段,在系统分析区域地质资料、了解访问临近工程施工情... 祁连山越岭段是兰新高铁地质条件最复杂、选线最困难、重难点控制性工程最集中、投资最大的区段。该段地质构造极其复杂,做好地质选线工作十分重要。地质选线过程贯穿于勘察的各个阶段,在系统分析区域地质资料、了解访问临近工程施工情况的基础上,结合越岭段特殊复杂的地质和自然条件,通过采用针对性强的综合勘察方法和手段,分析研究控制线路方案的主要地质因素,提出越岭段选线原则,从地质构造、隧道洞口条件和不良地质、隧道围岩条件三个方面对工程的影响角度进行分析,对初测和定测方案进行研究比较,得出了定测方案地质条件相对较好、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的结论。同时通过施工揭示和安全运营,也印证了线路方案的科学性、合理性、可靠性和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新高铁 祁连山 越岭隧道 地质选线 工程地质问题 线路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