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RTCPA-CRISPR/Cas12a的牛病毒性腹泻病毒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1
作者 蒙琦 常亮 +2 位作者 杨明 曹映辉 贺泂杰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0-88,共9页
本研究旨在建立一种检测牛病毒性腹泻病毒的RT-CPA-CRISPR/Cas12a方法。选取BVDV的E0蛋白基因序列为基础,设计CPA特异性引物。同时,依据CRISPR/Cas12a的设计原则,设计了crRNA靶向RT-RAA扩增产物,并优化了RT-CPA-CRISPR/Cas12a反应体系,... 本研究旨在建立一种检测牛病毒性腹泻病毒的RT-CPA-CRISPR/Cas12a方法。选取BVDV的E0蛋白基因序列为基础,设计CPA特异性引物。同时,依据CRISPR/Cas12a的设计原则,设计了crRNA靶向RT-RAA扩增产物,并优化了RT-CPA-CRISPR/Cas12a反应体系,此外,借助建立的该方法,开展了临床样品的检测。结果显示:所建立的检测方法对BVDV的最低检出限为8.0 copies/μL,并具有高度特异性,对42份临床样品检测显示,该方法与传统PCR方法的一致性好,符合率能达到92.86%。该研究建立了牛病毒性腹泻病毒的RT-CPA-CRISPR/Cas12a检测方法,为该病的诊断提供了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 交叉引物恒温扩增技术 CRISPR/Cas12a 灵敏度 特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PA-核酸试纸条快速检测副溶血性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方法的建立及其在海产品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7
2
作者 徐苗苗 李健 +3 位作者 李桂玲 苏国成 陈吉刚 刘静雯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681-688,共8页
本研究将交叉引物恒温扩增技术(cross priming amplification,CPA)与核酸试纸条相结合建立一种副溶血性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快速可视化检测方法。针对副溶血性弧菌特有的不耐热溶血素基因tlh的六个不同区域设计两对特异性引... 本研究将交叉引物恒温扩增技术(cross priming amplification,CPA)与核酸试纸条相结合建立一种副溶血性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快速可视化检测方法。针对副溶血性弧菌特有的不耐热溶血素基因tlh的六个不同区域设计两对特异性引物和一对检测探针,通过优化反应条件确定了最佳反应体系。CPA-核酸试纸条方法对副溶血性弧菌的检测具有较强的特异性,对纯培养物的检测灵敏度达到58 cfu/m L,对污染牡蛎中副溶血性弧菌的检测灵敏度为5.2 cfu/g,比传统的PCR技术灵敏度提高了10倍,且具有较高的稳定性。交叉引物恒温扩增技术与核酸试纸条相结合的方法操作简便、特异性强、灵敏度高且能有效防止污染,可用于现场及基层单位副溶血性弧菌的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溶血性弧菌 交叉引物恒温扩增 核酸试纸条 快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PA-核酸试纸条检测鸭肉源性成分方法的建立和优化 被引量:6
3
作者 冯涛 杨韩 +2 位作者 张颖洁 李素芳 潘家荣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2151-2159,共9页
为建立简单、有效的动物源性成分定性检测方法,根据交叉引物恒温扩增技术(CPA)原理,以鸭属线粒体D-loop基因序列设计引物和探针,优化反应体系与恒温扩增条件,并配合核酸试纸条显色,建立鸭肉源性成分的快速检测方法。结果表明,建立的鸭D-... 为建立简单、有效的动物源性成分定性检测方法,根据交叉引物恒温扩增技术(CPA)原理,以鸭属线粒体D-loop基因序列设计引物和探针,优化反应体系与恒温扩增条件,并配合核酸试纸条显色,建立鸭肉源性成分的快速检测方法。结果表明,建立的鸭D-loop基因CPA扩增体系中交叉引物、内引物、外引物分别为0.6、0.3、0.1μmol·L-1,Mg SO4为8 mmol·L-1。在63℃、60min恒温扩增条件下,单一鸭源性DNA成分检出限为0.1 ng·μL-1,对混合肉制品中鸭肉成分的检出比例为1%(相当于1ng·μL-1)。本研究建立的鸭源性成分检测方法为肉制品掺假鉴定提供了有效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叉引物恒温扩增 核酸试纸条 D-loop基因 鸭肉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PA-核酸试纸条快速检测霍乱弧菌方法的建立与优化 被引量:7
4
作者 秦强 朱金玲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67-171,共5页
用交叉引物恒温扩增技术(Cross priming amplification,CPA)和核酸试纸条检测方法(Nucleic acid test strip detection methord)快速检测霍乱弧菌。根据霍乱弧菌的MDH基因序列设计特异性的引物和探针,通过对反应体系与反应条件进行优化... 用交叉引物恒温扩增技术(Cross priming amplification,CPA)和核酸试纸条检测方法(Nucleic acid test strip detection methord)快速检测霍乱弧菌。根据霍乱弧菌的MDH基因序列设计特异性的引物和探针,通过对反应体系与反应条件进行优化,确立最佳反应体系,并将CPA方法与PCR法进行比较与评价。对霍乱弧菌的检测具有高度特异性,对霍乱弧菌的检出极限达到了6×102CFU/mL,高于PCR,而且具有较好的稳定性。交叉引物恒温扩增技术(Cross priming amplification,CPA)-核酸试纸条检测方法(Nucleic acid test strip detection methord)是一种特异、灵敏、快速、简便的霍乱弧菌的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霍乱弧菌 交叉引物恒温扩增技术 核酸试纸条检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自动EasyNAT核酸快速检测系统检测石蜡包埋组织诊断结核病的临床价值
5
作者 车佳璐 刘子臣 +2 位作者 李琨 张晨 车南颖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47-1051,共5页
目的:评估自动化EasyNAT核酸快速检测系统检测石蜡包埋组织诊断结核病的准确性。方法:选择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2018年至2022年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连续纳入134例患者,包括结核病确诊患者101例,非结核患者33例。以临... 目的:评估自动化EasyNAT核酸快速检测系统检测石蜡包埋组织诊断结核病的准确性。方法:选择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2018年至2022年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连续纳入134例患者,包括结核病确诊患者101例,非结核患者33例。以临床诊断结果为参考标准,分析EasyNAT核酸快速检测系统应用于石蜡包埋组织诊断结核病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率。结果:EasyNAT核酸快速检测系统应用于石蜡包埋组织诊断结核病的敏感性为87.1%(88/101,95%CI:79.2%~92.3%),特异性为100.0%(33/33,95%CI:89.6%~100.0%),阳性预测值为100.0%(88/88,95%CI:95.8%~100.0%),阴性预测值为71.7%(33/46,95%CI:57.5%~82.7%),准确率为90.3%(121/134,95%CI:84.1%~94.2%)。与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uantitative 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PCR)技术检测结果的一致性检验Kappa值为0.84。对肺结核的检出率为86.4%(38/44,95%CI:73.3%~93.6%),肺外结核的检出率为87.7%(50/57,95%CI:76.8%~93.9%),与qPCR对应的检测结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EasyNAT检测集核酸提取、扩增和分析于一体,与传统qPCR法相比,手工操作时间缩短了2 h,总检测时间缩短了3 h。结论:EasyNAT核酸快速检测系统可以快速、便捷、准确地检测出石蜡包埋组织中的结核分枝杆菌DNA,对于病理学诊断结核病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病 诊断 石蜡包埋组织 分子病理 交叉引物恒温扩增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鲈虹彩病毒交叉引物恒温扩增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1
6
作者 马艳平 覃宝田 +4 位作者 梁曦 王刚 郝乐 周东来 刘振兴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3期148-156,共9页
【目的】花鲈虹彩病毒(Lateolabrax maculatus iridovirus,LMIV)严重威胁花鲈养殖业安全,无特效防控药物,早期诊断在LMIV防控中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建立一种简便、快捷、准确的现场快速诊断方法,可为LMIV的基层诊断提供技术支撑。【方... 【目的】花鲈虹彩病毒(Lateolabrax maculatus iridovirus,LMIV)严重威胁花鲈养殖业安全,无特效防控药物,早期诊断在LMIV防控中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建立一种简便、快捷、准确的现场快速诊断方法,可为LMIV的基层诊断提供技术支撑。【方法】利用交叉引物恒温扩增技术(Cross priming amplification,CPA),针对LMIV ATPase基因高保守区设计1套单交叉引物。以构建的ATPase重组质粒作为阳性模板,对反应体系中的引物浓度比,Bst DNA聚合酶、Betaine、MgSO_(4)、dNTP浓度,以及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进行优化;结合一次性核酸试纸条,建立可视化检测LMIV-CPA的方法。【结果】最优引物浓度比组合为交叉引物CPF1.0μmol/L,引物F3和B3均为0.4μmol/L,探针引物B1(FAM)和B2(Biotin)均为0.8μmol/L;MgSO4浓度为6 mmol/L、Betaine浓度为0.4 mol/L、dNTP浓度为0.6 mmol/L、Bst DNA聚合酶浓度为0.256 U/μL;最佳反应温度为62℃,最佳反应时间为45 min。扩增产物经凝胶电泳检测呈梯形条带,带有探针的反应产物采用一次性核酸试纸条检测装置进行检测,在3~5 min内即可通过是否出现特征性条带而使反应结果可视化。该方法可特异性地检测出LMIV,不与其他水生常见病毒和常见细菌发生交叉反应。使用LMIV-CPA方法和常规PCR方法共同检测156份临床样品,LMIV-CPA的阳性检出率为93.30%,常规PCR方法的阳性检出率为85.83%;在比较二者的灵敏度差异时,LMIV-CPA的检测限为102 copies/μL,灵敏度为常规PCR的10倍,综合结果显示LMIV-CPA优于PCR。【结论】LMIV-CPA检测方法不依赖昂贵的仪器设备与专业技术人员,可应用于LMIV的现场快速检测,为花鲈LMIV的准确快速诊断和有效防控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鲈虹彩病毒 交叉引物恒温扩增 特异性 灵敏度 核酸试纸条 可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叉引物恒温扩增法检测甲型H1N1流感病毒及临床应用 被引量:10
7
作者 白志军 胡林 +4 位作者 李魁彪 钟华燕 陈艺韵 鲁恩洁 狄飚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08-211,215,共5页
目的建立交叉引物恒温扩增(Cross Priming Amplification,CPA)技术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进行检测的方法,并对该方法通过临床标本进行评价。方法根据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保守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并在同一温度下实现RNA的逆转录和DNA扩增,... 目的建立交叉引物恒温扩增(Cross Priming Amplification,CPA)技术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进行检测的方法,并对该方法通过临床标本进行评价。方法根据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保守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并在同一温度下实现RNA的逆转录和DNA扩增,该扩增产物可通过全封闭式核酸检测装置进行检测。14份健康人咽拭子标本、7个其他呼吸道病毒和6个虫媒病毒株被用来检测CPA反应的特异性;已知病毒滴度的甲型H1N1毒株进行对照梯度稀释,以测试CPA的敏感性;102份甲型H1N1临床咽拭子标本为检测对象,评估其临床的检测的可行性。结果 CPA反应未出现对健康样本以及其他病毒产生交叉反应;对已知滴度的病毒进行梯度稀释检测,证明CPA的敏感性为10拷贝/μL。对甲型H1N1流感临床病例发病1~3d临床标本新建检测方法的检出率为100%,4~6d临床标本检出率为79.31%,≥7d临床标本检出率为9.09%。讨论CPA具有较高的敏感性、特异性,对设备要求低,适合基层医疗单位对甲型H1N1流感发病早期诊断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型H1N1流感病毒 交叉引物恒温扩增技术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叉引物恒温扩增技术检测创伤弧菌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张晶 吴新伟 +3 位作者 陈惠玲 陈佳璇 狄飚 白志军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711-714,共4页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检测创伤弧菌( Vibrio vulnificus )的交叉引物恒温扩增(cross priming amplification,CPA)技术。方法 针对创伤弧菌vvhA基因序列保守区域设计CPA引物和探针,并优化反应体系和反应条件,同时验证方法的灵敏度和特异性。...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检测创伤弧菌( Vibrio vulnificus )的交叉引物恒温扩增(cross priming amplification,CPA)技术。方法 针对创伤弧菌vvhA基因序列保守区域设计CPA引物和探针,并优化反应体系和反应条件,同时验证方法的灵敏度和特异性。结果 对创伤弧菌的检测具有高度特异性;对创伤弧菌菌液检测的灵敏度达到了1.28×10^3 CFU /mL,此法 40~60 min 内即可完成检测。利用CPA法针对本实验室前期研究的CB型、EA型、CAB型、CA型和EB型等亚型创伤弧菌毒株计算特异性和敏感性,5种亚型中除了CB亚型特异性和敏感性为95.65%和100%,其余亚型特异性和敏感性均为100%。结论 本研究建立的CPA法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灵敏性,可有效缩短检验时间提高检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弧菌 交叉引物恒温扩增 vvhA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叉引物等温扩增检测猪肉源性成分 被引量:17
9
作者 冯涛 李素芳 +2 位作者 毛梦娇 邵柔铭 潘家荣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207-1212,共6页
肉制品掺假现象已成为我国食品行业重点关注的问题。本研究使用交叉引物恒温扩增技术(Cross priming amplification,CPA)和核酸试纸条检测相结合的方法快速检测肉制品中猪肉成分。对猪线粒体的D-loop基因序列设计特异性的引物和探针,通... 肉制品掺假现象已成为我国食品行业重点关注的问题。本研究使用交叉引物恒温扩增技术(Cross priming amplification,CPA)和核酸试纸条检测相结合的方法快速检测肉制品中猪肉成分。对猪线粒体的D-loop基因序列设计特异性的引物和探针,通过优化引物浓度及反应条件,确立最佳反应体系。实验结果表明,CPA扩增系统对猪源性成分的检测特异性良好,对单猪源性成分的检出限为1 ng/μL,对混合肉制品中猪源性成分的检出比例为10%(相当于10 ng/μL)。同时核酸试纸条可以快速检测CPA扩增产物,结果与凝胶电泳系统检测保持一致。本研究建立的CPA-核酸试纸条检测方法是一种特异、高效的肉制品中猪肉成分检测方法,可以为肉制品质量控制提供有效的新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叉引物恒温扩增 核酸试纸条 D-loop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肠炎沙门氏菌可视化交叉引物等温扩增检测技术的建立及初步应用 被引量:3
10
作者 丛秋实 师东方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171-1177,共7页
为了建立一种快速检测鸡肠炎沙门氏菌(S.enteritidis)的新型可视化交叉等温扩增(CPA)检测技术,本研究针对鸡肠炎沙门氏菌sefA保守基因设计CPA的特异性引物,通过对反应条件和主要组分优化后建立检测S.enteritidis的快速检测方法。利用该... 为了建立一种快速检测鸡肠炎沙门氏菌(S.enteritidis)的新型可视化交叉等温扩增(CPA)检测技术,本研究针对鸡肠炎沙门氏菌sefA保守基因设计CPA的特异性引物,通过对反应条件和主要组分优化后建立检测S.enteritidis的快速检测方法。利用该CPA法对8株鸡肠炎沙门氏菌和7株其他参考菌株进行检测,同时利用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法进行检测,对比分析本研究建立CPA法的特异性,结果显示,建立并优化基于sefA保守基因的可视化CPA法,与LAMP方法相比,该方法能够检测所有S.enteritidis菌株而对其他致病菌株无扩增;挑取鸡肠炎沙门氏菌ATCC 13076单菌落接种到营养肉汤培养基中过夜培养后,经菌落计数后并对菌液10倍倍比稀释(1×10^(6)cfu/mL~1×10^(-1)cfu/mL)进行敏感性试验,结果显示,CPA法的检测下限为1×10^(1)cfu/mL,为PCR法敏感性的100倍。进一步利用传统培养法对138份肉鸡腹泻粪便样品进行检测,同时利用以上CPA法、LAMP和PCR方法进行检测,评价以上各方法的检测性能,结果显示,CPA法的检出率(16.67%)与传统细菌培养法相当,但高于LAMP法(15.21%)和PCR法(13.77%),表明建立的可视化CPA法可实现快速、准确地检测鸡肠炎沙门氏菌,且不需要复杂仪器设备。本研究建立的检测鸡肠炎沙门氏菌可视化CPA法在基层兽医检验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肠炎沙门氏菌 交叉等温扩增 可视化 敏感性 临床样品 快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冠状病毒交叉引物扩增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1
11
作者 唐豪 贺泂杰 《中兽医医药杂志》 CAS 2023年第4期31-35,F0003,共6页
牛冠状病毒(BCoV)引起犊牛腹泻,对养牛业造成极大危害。本研究采用交叉引物扩增(CPA)方法和核酸检测装置相结合,建立了BCoV的可视化快速检测方法。结果表明,CPA体系Mg2+最佳物质浓度为2.0 mmol/L,甜菜碱最佳物质浓度为0.4 mmol/L,d NTP... 牛冠状病毒(BCoV)引起犊牛腹泻,对养牛业造成极大危害。本研究采用交叉引物扩增(CPA)方法和核酸检测装置相结合,建立了BCoV的可视化快速检测方法。结果表明,CPA体系Mg2+最佳物质浓度为2.0 mmol/L,甜菜碱最佳物质浓度为0.4 mmol/L,d NTPs最佳物质浓度为0.6 mmol/L,Bst DNA聚合酶最佳浓度为1.5 U/μL,60℃为最佳反应温度,60 min为最佳反应时间。采用CPA BCoV-N反应体系同时检测沙门菌、大肠埃希菌、弯曲杆菌、牛冠状病毒、牛病毒性腹泻病毒、牛轮状病毒等犊牛腹泻相关病原,层析试纸条检测显示只有牛冠状病毒呈现检测线,未出现交叉反应。结果显示,CPA BCoV-N具有较高的特异性,CPA检测BCoV不需要昂贵的PCR仪器,简单的水浴或培养箱即可完成DNA扩增,封闭式核酸检测装置避免了气溶胶污染,对结果的判断更加直观客观,是一种简便、快速、灵敏的BCoV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冠状病毒 交叉引物扩增 快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叉引物扩增法快速检测牛病毒性腹泻病毒 被引量:1
12
作者 贺泂杰 《中国乳业》 2023年第7期30-34,39,共6页
[目的]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是一种可以引起牛腹泻的病原体,在中国分布广泛,给养牛业造成了巨大损失。快速发现和准确鉴定BVDV对后续管理和流行病学调查至关重要。[方法]本研究以5'UTR基因为靶点,应用交叉引物扩增(CPA)与免疫层... [目的]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是一种可以引起牛腹泻的病原体,在中国分布广泛,给养牛业造成了巨大损失。快速发现和准确鉴定BVDV对后续管理和流行病学调查至关重要。[方法]本研究以5'UTR基因为靶点,应用交叉引物扩增(CPA)与免疫层析试纸相结合的检测方法对BVDV进行检测。[结果]CPA检测限为每次反应640 fg,温度为62℃,反应时间为60 min。未观察到与牛感染的其他病原体发生交叉反应。此外,使用CPA测定法对100份感染BVDV的现场样本进行准确评估。将CPA与常规PCR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显示,CPA比常规PCR具有更高的检出率。[结论]CPA检测是一种实用、有效的BVDV诊断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 交叉引物扩增(cpa) 免疫层析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