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锈钢腐蚀评价技术研究及其应用 被引量:23
1
作者 李劲 邓博 蒋益明 《腐蚀与防护》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595-603,共9页
为了满足我国不锈钢产品设计、热处理与加工工艺的确定与优化、焊接工艺和焊缝质量评定、服役适用性评价等方面的需求,在实现不锈钢各类局部腐蚀(点蚀、缝隙腐蚀、晶间腐蚀、应力腐蚀)常规评价技术的基础上,建立了超316级别不锈钢腐蚀... 为了满足我国不锈钢产品设计、热处理与加工工艺的确定与优化、焊接工艺和焊缝质量评定、服役适用性评价等方面的需求,在实现不锈钢各类局部腐蚀(点蚀、缝隙腐蚀、晶间腐蚀、应力腐蚀)常规评价技术的基础上,建立了超316级别不锈钢腐蚀的系统评价技术。本文介绍的是复旦大学材料科学系近来实现的一批主要技术及其应用实例。包括:(1)临界点蚀温度(CPT)和微蚀坑控制技术两类方法;(2)双相不锈钢固溶处理温度范围中合金元素在两相间分配效果的评价;(3)奥氏体不锈钢电化学动电位再活化(EPR)评价技术在双相不锈钢晶间腐蚀评价中的拓展;(4)中低温处理中的二次相析出规律与对应点蚀、晶间腐蚀敏感性的评定;(5)交流阻抗技术在复杂组织晶间腐蚀敏感性评价中的应用;(6)缝隙腐蚀临界温度测量技术及其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锈钢 局部腐蚀 临界点蚀温度 电化学动电位再活化 交流阻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级13Cr不锈钢的临界点蚀温度 被引量:6
2
作者 张国超 林冠发 +1 位作者 雷丹 张娟涛 《腐蚀与防护》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777-779,共3页
采用电化学测试和化学浸泡两种方法,研究了超级13Cr不锈钢的临界点蚀温度,并对其点蚀形貌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电化学和化学浸泡法测定的超级13Cr钢的临界点蚀温度相差了4℃,主要原因是FeCl3强烈的氧化作用促进了点蚀的发生。化学浸泡... 采用电化学测试和化学浸泡两种方法,研究了超级13Cr不锈钢的临界点蚀温度,并对其点蚀形貌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电化学和化学浸泡法测定的超级13Cr钢的临界点蚀温度相差了4℃,主要原因是FeCl3强烈的氧化作用促进了点蚀的发生。化学浸泡法主要适用对比评价几种材料的耐点蚀性能,电化学测试则可准确描述点蚀形成的临界条件。当温度低于临界点蚀温度(CPT)时,材料表面形成孔径小于30μm的点蚀坑,蚀坑处于亚稳态;当温度高于CPT时,为点蚀的发展提供了条件,形成稳定的点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级13Cr不锈钢 临界点蚀温度(cpt) 化学浸泡 电化学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相不锈钢焊接接头的耐腐蚀性能 被引量:36
3
作者 屈金山 王元良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z1期194-198,共5页
根据母材临界点蚀温度 (CPT)的试验结果 ,利用小试样的腐蚀实验方法研究了奥氏体 铁素体双相不锈钢焊接接头的耐点蚀性能。结果表明 ,手工电弧焊工艺过程对双相不锈钢材料的耐点蚀性能具有显著的影响 ,点蚀优先发生在焊缝金属或焊接热... 根据母材临界点蚀温度 (CPT)的试验结果 ,利用小试样的腐蚀实验方法研究了奥氏体 铁素体双相不锈钢焊接接头的耐点蚀性能。结果表明 ,手工电弧焊工艺过程对双相不锈钢材料的耐点蚀性能具有显著的影响 ,点蚀优先发生在焊缝金属或焊接热影响区中。双相不锈钢材料的耐点蚀性能与材料本身奥氏体和铁素体相比例有关。腐蚀试样的表面状态 (粗糙程度 )对母材金属的耐点蚀性能有明显的影响。表面越粗糙 ,耐点蚀性能越差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相不锈钢 焊接接头 临界点蚀温度 点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205双相不锈钢的激光-MIG复合焊接头性能 被引量:14
4
作者 王治宇 许海刚 +1 位作者 吴玮巍 张力娟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05-108,118,共4页
常规的高能束焊接方法因焊后冷速较快易导致双相不锈钢焊缝及热影响区两相比例失衡,接头性能恶化.采用激光-MIG复合焊接方法对2205双相不锈钢进行焊接,焊后对接头微观组织、力学性能和腐蚀性能分析发现,焊缝及热影响区铁素体相比例控制... 常规的高能束焊接方法因焊后冷速较快易导致双相不锈钢焊缝及热影响区两相比例失衡,接头性能恶化.采用激光-MIG复合焊接方法对2205双相不锈钢进行焊接,焊后对接头微观组织、力学性能和腐蚀性能分析发现,焊缝及热影响区铁素体相比例控制在40%~70%合理范围内,接头硬度和抗拉强度高于母材,焊缝、熔合线、热影响区的-40℃冲击韧度分别为73,205,190 J/cm2,焊缝临界点蚀温度为49℃,与母材相近.结果表明,2205双相不锈钢采用激光-MIG复合焊接方法可获得综合性能良好的接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相不锈钢 复合焊接 微观组织 力学性能 临界点蚀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拉应力对2205双相不锈钢临界点蚀温度和点蚀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6
5
作者 侯艳 程从前 +3 位作者 赵杰 冯雪 李然 闵小华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022-1026,共5页
采用外加恒电位方法研究拉应力对2205双相不锈钢临界点蚀温度(CPT)的影响,结合动电位极化、恒电位极化及电化学阻抗谱(EIS)等方法分析了不同应力典型温度下的电化学腐蚀特征。结果表明,尽管拉应力降低了2205双相不锈钢的CPT,但在140 MP... 采用外加恒电位方法研究拉应力对2205双相不锈钢临界点蚀温度(CPT)的影响,结合动电位极化、恒电位极化及电化学阻抗谱(EIS)等方法分析了不同应力典型温度下的电化学腐蚀特征。结果表明,尽管拉应力降低了2205双相不锈钢的CPT,但在140 MPa应力下即便在85℃时也没有发生点蚀。电化学分析表明,在CPT以下应力降低2205双相不锈钢击破电位(E_b),恒电位极化时试样表面仍处于钝化状态;在CPT以上会发生稳态点蚀。随温度升高,E_b明显降低。140 MPa应力下试样未发生点蚀的原因可能是,试样表面的微裂纹受应力作用,在极化过程中发生裂尖区裂纹扩展和再次钝化,腐蚀特征并不能表征其耐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相不锈钢 拉应力 临界点蚀温度 击破电位 微裂纹 点蚀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离子对316L不锈钢临界点蚀温度的影响 被引量:16
6
作者 廖柯熹 曹增辉 贺站锋 《腐蚀与防护》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446-448,455,共4页
在外加恒电位下,通过测腐蚀电流密度-温度曲线的方法研究了Cl^-含量对316L不锈钢临界点蚀温度(CPT)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临界点蚀温度以下,试样表面钝化膜比较稳定,超过该温度后,试样表面开始发生点蚀。Cl^-含量越高,316L不锈钢临界点蚀... 在外加恒电位下,通过测腐蚀电流密度-温度曲线的方法研究了Cl^-含量对316L不锈钢临界点蚀温度(CPT)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临界点蚀温度以下,试样表面钝化膜比较稳定,超过该温度后,试样表面开始发生点蚀。Cl^-含量越高,316L不锈钢临界点蚀温度越低,且表面的点蚀坑越多。现场的腐蚀产物分析表明,腐蚀产物表面稀疏,主要元素为O、Fe、C、Cl。现场生产水Cl^-质量浓度高达21.431g/L,对316L不锈钢的腐蚀极其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锈钢 临界点蚀温度 氯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热水器Incoloy800和840合金加热管爆管失效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黄晓英 樊艳丽 《腐蚀与防护》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97-501,共5页
某型号电热水器Incoloy800和840合金加热管发生爆管现象及漏电事故。通过临界点蚀温度测试(CPT)、极化曲线测量等方法研究了氯离子浓度对加热管材料点蚀性能的影响,确定了安全的氯离子浓度范围;比较了加热管制作工艺处理前后管材的点蚀... 某型号电热水器Incoloy800和840合金加热管发生爆管现象及漏电事故。通过临界点蚀温度测试(CPT)、极化曲线测量等方法研究了氯离子浓度对加热管材料点蚀性能的影响,确定了安全的氯离子浓度范围;比较了加热管制作工艺处理前后管材的点蚀性能以及显微组织形貌,确定了加热管制造工艺对合金点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爆管主要是由于过高的氯离子浓度引起点蚀诱发应力腐蚀开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界点蚀温度 极化曲线 点蚀 制造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拉应力对2205双相不锈钢耐点蚀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9
8
作者 张东海 刘睿 +1 位作者 程从前 赵杰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2-16,126,共6页
目的探究分别在40℃和60℃下,拉应力与2205双相钢耐点蚀性能的关系。方法分析2205双相不锈钢在施加0、140、540 MPa三种拉应力的条件下,于临界点蚀温度以下(40℃)和临界点蚀温度附近(60℃)的3.5%Na Cl溶液中的动电位极化行为,并对比了... 目的探究分别在40℃和60℃下,拉应力与2205双相钢耐点蚀性能的关系。方法分析2205双相不锈钢在施加0、140、540 MPa三种拉应力的条件下,于临界点蚀温度以下(40℃)和临界点蚀温度附近(60℃)的3.5%Na Cl溶液中的动电位极化行为,并对比了不同拉应力对2205双相钢阻抗特性的影响。结果动电位极化曲线表明,140 MPa下点蚀电位稳定,40、60℃下击破电位分别为0.7、0.8 V;540 MPa拉应力使双相钢点蚀电位从无应力时的0.9 V下降至0.3 V。阻抗分析表明,40℃时所有样品均为单一阻抗特征,且阻抗值较大,应力会降低阻抗值。在60℃、开路电位条件下,0、140 MPa拉应力时具有较高阻抗,540 MPa拉应力时为具有点蚀萌生的阻抗弧;在60℃、600 m V偏压条件下,0、540 MPa拉应力时呈现点蚀阻抗特征,而140 MPa时阻抗仍较高。阻抗谱等效电路拟合结果结合不锈钢表面微观形貌表明,在40℃溶液中,OCP及600 m V偏压下试样表面均没有发生点蚀,应力对钝化膜电阻Rp没有明显影响,阻抗值为30 000Ω·cm2左右。温度升高至60℃后,钝化膜阻值明显降低;开路电位、540 MPa应力条件下不锈钢发生点蚀,阻抗值由0 MPa下的20 000Ω·cm2左右降到10 000Ω·cm2左右;在600m V偏压下,0、540 MPa拉应力时均发生点蚀,而140 MPa时均未发现点蚀。结论在40℃和60℃,140MPa拉应力可以抑制2205双相钢的点蚀,540 MPa拉应力则加速点蚀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相不锈钢 拉应力 点蚀 电化学阻抗谱 动电位极化 临界点蚀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效温度对新型LDX 2404双相不锈钢点蚀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董姗姗 张子英 +4 位作者 何亮 何珊珊 赵全枝 江昌盛 丁胜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87-190,195,共5页
利用恒电位临界点蚀温度测试法和微观组织观察法研究了时效温度对LDX 2404双相不锈钢的微观组织演变和点蚀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1050℃固溶时点蚀优先在奥氏体相内萌生,此时样品的奥氏体相为弱相。在600~950℃时效15 min后LDX 2404双... 利用恒电位临界点蚀温度测试法和微观组织观察法研究了时效温度对LDX 2404双相不锈钢的微观组织演变和点蚀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1050℃固溶时点蚀优先在奥氏体相内萌生,此时样品的奥氏体相为弱相。在600~950℃时效15 min后LDX 2404双相不锈钢铁素体和奥氏体相界处有大量σ相、Cr_2N和M_(23)C_6等二次相析出。随时效温度的升高,虽然Cr_2N和M_(23)C_6的析出量不再继续增加,但σ相的析出量急剧增加并在850℃达到最大值。当温度升到950℃后,二次析出相在基体中重新溶解。850℃为LDX 2404双相不锈钢点蚀抗力最低的鼻尖时效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相不锈钢 微观组织 临界点蚀温度 点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205双相不锈钢耐腐蚀性能与晶界特征分布的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张继明 刘俊亮 +2 位作者 季思凯 高加强 单爱党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5期370-374,共5页
研究了两种轧制工艺下2205双相不锈钢的临界点蚀温度(CPT),并利用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技术对其相比例和晶界特征分布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DSS1轧制工艺下材料的耐腐蚀性明显优于DSS2工艺。两种工艺下铁素体(α)和奥氏体(γ)相比... 研究了两种轧制工艺下2205双相不锈钢的临界点蚀温度(CPT),并利用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技术对其相比例和晶界特征分布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DSS1轧制工艺下材料的耐腐蚀性明显优于DSS2工艺。两种工艺下铁素体(α)和奥氏体(γ)相比例差别不大,都在50%左右,但是,DSS1材料中具有较高的低∑值重位点阵(CSL)晶界出现频率,特别是在γ相中,∑3~∑29CSL出现频率达到了约50%,而低∑值CSL晶界具有较好的耐腐蚀性能,尤其是∑3晶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相不锈钢 临界点蚀温度 晶界特征分布 CSL晶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205双相钢临界点蚀温度测量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叡 程从前 +1 位作者 李会芳 赵杰 《腐蚀与防护》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19-423,共5页
采用恒电位法、电化学阻抗谱和电化学噪声技术测量了2205双相钢的临界点蚀温度,同时对不同的电化学测量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恒电位法测得的数据波动范围较小且不易受外界信号干扰;电化学阻抗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分析点蚀过程的机理... 采用恒电位法、电化学阻抗谱和电化学噪声技术测量了2205双相钢的临界点蚀温度,同时对不同的电化学测量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恒电位法测得的数据波动范围较小且不易受外界信号干扰;电化学阻抗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分析点蚀过程的机理;电化学噪声技术可以对数据进行监控并且不会对试样表面造成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锈钢 电化学 临界点蚀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输入对LDX 2304节镍型双相不锈钢TIG焊接接头点蚀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靳佳瑞 张子英 +1 位作者 戚哮啸 边洋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9期40-42,47,共4页
利用显微组织观察和恒电位临界点蚀温度测试法研究了热输入对LDX 2304节镍型双相不锈钢TIG焊接接头的微观形貌演变和点蚀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低的热输入条件下,焊接接头铁素体含量过多,容易在铁素体相中形成点蚀。随着热输入的增加... 利用显微组织观察和恒电位临界点蚀温度测试法研究了热输入对LDX 2304节镍型双相不锈钢TIG焊接接头的微观形貌演变和点蚀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低的热输入条件下,焊接接头铁素体含量过多,容易在铁素体相中形成点蚀。随着热输入的增加,WM和HAZ的铁素体含量先降低后增加,接头的临界点蚀温度(CPT)先增大后降低。当热输入达到5.04 kJ/mm时,焊接接头的两相体积比和点蚀抗力达到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相不锈钢 焊接接头 热输入 临界点蚀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45J2超纯铁素体不锈钢的点腐蚀行为研究
13
作者 王志伟 侯利锋 +4 位作者 杜华云 邹勇 武敏 范光伟 卫英慧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4期45-53,共9页
采用电化学测试方法研究了445J2超纯铁素体不锈钢和316L奥氏体不锈钢在不同温度、浓度Cl^(-)环境下的点腐蚀行为,通过恒电位极化测试方法研究了两种不锈钢的临界点蚀温度,采用扫描电镜(SEM)分析其点蚀形貌。结果表明:445J2不锈钢临界点... 采用电化学测试方法研究了445J2超纯铁素体不锈钢和316L奥氏体不锈钢在不同温度、浓度Cl^(-)环境下的点腐蚀行为,通过恒电位极化测试方法研究了两种不锈钢的临界点蚀温度,采用扫描电镜(SEM)分析其点蚀形貌。结果表明:445J2不锈钢临界点蚀温度为48℃,高于316L的20℃,前者耐点蚀性能优于316L不锈钢的;随着环境温度的升高,两种钢的点腐蚀行为明显加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纯铁素体不锈钢 点腐蚀 临界点蚀温度 C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16L不锈钢在油田注水环境中的腐蚀行为 被引量:6
14
作者 李玲杰 李海印 +3 位作者 李洪英 张盈盈 张彦军 杨耀辉 《腐蚀与防护》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42-45,51,共5页
通过电化学试验、腐蚀浸泡试验、表面分析等方法研究了316L不锈钢在总压20.2 MPa、矿化度105mg/L模拟某油田注水系统回注水中的腐蚀行为,分析了pH、温度、Cl-含量等腐蚀因素对其腐蚀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316L不锈钢在模拟回注水中具有... 通过电化学试验、腐蚀浸泡试验、表面分析等方法研究了316L不锈钢在总压20.2 MPa、矿化度105mg/L模拟某油田注水系统回注水中的腐蚀行为,分析了pH、温度、Cl-含量等腐蚀因素对其腐蚀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316L不锈钢在模拟回注水中具有优良的耐均匀腐蚀性能,腐蚀浸泡30d后,表面有轻微点蚀,氧气的存在增加了其发生点蚀的概率;316L不锈钢在模拟回注水中的点蚀电位为0.036V,临界点蚀温度为16℃;pH、温度、Cl-含量对316L不锈钢均匀腐蚀速率的影响较为明显,溶液中是否含氧对316L不锈钢均匀腐蚀速率的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16L不锈钢 点蚀 点蚀电位 点蚀临界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变法制备粉末套管Nb_3Al超导线材及其性能研究
15
作者 陈传 白质明 张平祥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00-304,共5页
使用自主研发的快热快冷处理设备,对粉末装管Nb/Al前驱线进行快热快冷处理,然后再经过800℃10 h转变退火处理,得到具有Nb3Al超导相的超导短样.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分析超导样品微观结构,发现所有样品均有Nb3Al相存在,但在靠近Ta管内层有少... 使用自主研发的快热快冷处理设备,对粉末装管Nb/Al前驱线进行快热快冷处理,然后再经过800℃10 h转变退火处理,得到具有Nb3Al超导相的超导短样.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分析超导样品微观结构,发现所有样品均有Nb3Al相存在,但在靠近Ta管内层有少量的Nb2Al相,超导芯内有少量的Nb剩余.在制冷机冷却的环境下使用四引线法测试了样品的超导性能.结果表明,自场下在10.9 K温度时,没有铜稳定体的Nb3Al超导线最高临界电流密度是66.5 A/mm2,超导起始转变温度是15~18 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热快冷转变法(RHQT) 超导线 Nb3Al 粉末装管 临界电流 临界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蚀合金临界点蚀温度标准试验方法比较 被引量:2
16
作者 万章 孔韦海 张强 《腐蚀与防护》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05-109,共5页
对失重法、恒电位法和动电位法三种标准临界点蚀温度(CPT)测定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三种试验方法的特点及适应性,着重研究了不同试验环境和方法对S22053双相不锈钢CPT测定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试验条件及判定发生点蚀的临界条件有所不同... 对失重法、恒电位法和动电位法三种标准临界点蚀温度(CPT)测定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三种试验方法的特点及适应性,着重研究了不同试验环境和方法对S22053双相不锈钢CPT测定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试验条件及判定发生点蚀的临界条件有所不同,三种测试方法测得的S22053双相不锈钢的CPT不同,分别为35.6,53.1,55.0℃。失重法采用的试验环境最苛刻,测得的CPT远低于恒电位法和动电位法测得的,且测试时间长,对于单一材料的点蚀形成过程不能准确地描述,但对设备要求低,且操作简单;动电位法和恒电位法对设备要求高,尤其是恒电位法,其升温速率和溶液中的温度梯度对试验结果均存在影响,但二者的测量参数都可较准确地反映材料形成稳态点蚀的临界条件;且恒电位法还具有试样数量少、测试时间短及测得的CPT为一个具体的数值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界点蚀温度 失重法 动电位法 恒电位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时固溶处理温度对SAF2507超级双相不锈钢点蚀行为的影响
17
作者 赵泽 张子英 +2 位作者 李慧林 张彪 曹春峰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0期230-232,235,共4页
利用恒电位临界点蚀温度测试法和微观形貌观察法研究了短时固溶处理温度对SAF 2507超级双相不锈钢的微观形貌演变和点蚀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固溶温度从1020℃提高到1150℃时,样品的铁素体的体积分数明显增加,而铁素体中的铬、钼等... 利用恒电位临界点蚀温度测试法和微观形貌观察法研究了短时固溶处理温度对SAF 2507超级双相不锈钢的微观形貌演变和点蚀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固溶温度从1020℃提高到1150℃时,样品的铁素体的体积分数明显增加,而铁素体中的铬、钼等元素含量逐渐降低。SAF 2507超级双相不锈钢的临界点蚀温度(CPT)随着短时固溶处理温度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在1100℃达到最大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级双相不锈钢 微观组织 临界点蚀温度 点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处理对复合板容器S22053锻件制接管性能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亚军 刘绍东 +4 位作者 童根 宋晓俊 柳楠 宋文明 卢雪梅 《压力容器》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68-74,共7页
针对检验中发现的Q345R+S22053复合板压力容器接管腐蚀和开裂的现象,采用化学成分、金相组织、力学试验、断口形貌、模拟试验等方法对失效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针对容器的消除应力热处理工艺,会导致S22053材料组织中铁素体相内、... 针对检验中发现的Q345R+S22053复合板压力容器接管腐蚀和开裂的现象,采用化学成分、金相组织、力学试验、断口形貌、模拟试验等方法对失效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针对容器的消除应力热处理工艺,会导致S22053材料组织中铁素体相内、铁素体/奥氏体相晶界处析出脆性相颗粒,降低材料的耐腐蚀性能、弱化晶界强度;当运行温度高于临界点腐蚀温度时,缺陷部位(晶界、析出相)优先萌生裂纹并扩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22053双金属复合材料 腐蚀开裂 消应力热处理 临界点腐蚀温度(cp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