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增量学习和知识约束的预想故障集最小极限切除时间快速估计
1
作者 兰宇田 姚伟 +3 位作者 杨雨昕 戴玉臣 严明辉 文劲宇 《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252-2264,I0016,共14页
不同预想故障下的最小极限切除时间(critical clearing time,CCT)是预防控制的重要评价指标。然而预想故障集中常常包含过多的非必要分析,导致基于二分法的CCT求解耗时显著。基于此,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增量学习和知识约束的预想故障集... 不同预想故障下的最小极限切除时间(critical clearing time,CCT)是预防控制的重要评价指标。然而预想故障集中常常包含过多的非必要分析,导致基于二分法的CCT求解耗时显著。基于此,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增量学习和知识约束的预想故障集最小极限切除时间快速估计框架;首先基于增量学习方法(incremental learning,IL),提出了“数据仿真■简化辅助模型训练→模型离线训练→模型在线应用”双向闭环模型训练思路,利用辅助模型知识简化CCT仿真求解次数;其次,提出了一种融入专家经验知识的CCT二分法求解方法,通过故障屏蔽和薄弱线路故障子集两个经验知识,优化了预想故障集中非必要分析的故障种类;最后,结合两种方法,将CCT辅助预测模型和电力系统经验知识融入到最小CCT求解过程中,从求解次数和故障种类两个维度减少不同电力系统运行状态在预想故障集下的仿真次数。以IEEE39节点系统和改进WECC179节点系统进行算例分析,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相比于传统二分法能减少86%和89.5%的仿真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防控制 预想故障集 极限切除时间 时域仿真 二分法 增量学习 知识约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风电机组并网对电力系统暂态电压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15
2
作者 李自明 姚秀萍 +3 位作者 王海云 王维庆 常喜强 王衡 《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6-21,共6页
随着中国三北风电基地的初步建成,初步实现了大型风电场集中并网。但由于风电场始终处于电网的末端,场内机型不一,网架结构较弱,致使电网有功和无功波动,降低了电力系统暂态电压稳定性。针对上述问题,建立基于普通异步风力发电机组(AWT... 随着中国三北风电基地的初步建成,初步实现了大型风电场集中并网。但由于风电场始终处于电网的末端,场内机型不一,网架结构较弱,致使电网有功和无功波动,降低了电力系统暂态电压稳定性。针对上述问题,建立基于普通异步风力发电机组(AWT)、双馈异步风力发电机组(DFIG)的暂态数学模型,并以新疆某地区风电场作为实例,利用PSASP仿真软件分析这两类型风力发电机组以各种比例接入系统后的暂态电压稳定性。仿真结果以及临界故障清除时间(CCT)表明:并入电网的风电场DFIG占有量越多,系统的暂态电压相对越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并网 异步风力发电机组 双馈异步风力发电机组 暂态电压稳定 临界故障清除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暂态电压稳定指标的动态无功优化配置方法 被引量:59
3
作者 袁志昌 刘文华 宋强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4期17-21,共5页
以往的动态无功配置方法大多以确保静态电压稳定为目标,而快速可控的动态无功补偿装置更适用于抑制电网的暂态电压失稳。文中首先分析并指出故障后的极限切除时间是系统暂态电压稳定性的一个衡量指标,安装动态无功补偿可以延长故障的极... 以往的动态无功配置方法大多以确保静态电压稳定为目标,而快速可控的动态无功补偿装置更适用于抑制电网的暂态电压失稳。文中首先分析并指出故障后的极限切除时间是系统暂态电压稳定性的一个衡量指标,安装动态无功补偿可以延长故障的极限切除时间。根据这种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极限切除时间指标的动态无功优化配置算法,比较各种配置方案对电网故障后极限切除时间的改变量以得到最优方案。通过IEEE39母线系统的算例说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无功补偿 暂态电压稳定 极限切除时间 静止同步补偿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多感应电动机负荷的微网电压稳定性仿真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林莉 朱丽云 +2 位作者 张向伍 刘自伟 林斌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78-83,共6页
微网中含大量高度非线性的感应电动机负荷,对微网孤岛运行时的电压稳定性构成严重威胁。为此,针对含多感应电动机负荷的微网,根据电力系统功率平衡的原则,从理论上推导了微网各电动机负荷转差与系统电压的动态耦合关系,进而说明感应电... 微网中含大量高度非线性的感应电动机负荷,对微网孤岛运行时的电压稳定性构成严重威胁。为此,针对含多感应电动机负荷的微网,根据电力系统功率平衡的原则,从理论上推导了微网各电动机负荷转差与系统电压的动态耦合关系,进而说明感应电动机负荷更加敏感的原因及多感应电动机负荷的转差和系统电压之间的动态耦合特性与微网稳定性相关。基于MATLAB/Simulink仿真平台,搭建了风光柴储多源主从控制微网,通过仿真研究了不同条件下多机叠加启动及微网故障两种情况下微网的电压稳定性,进而提出了提高含多感应电动机负荷的微网电压稳定性的措施。仿真结果表明,多感应电动机负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对微网电压稳定性具有重大影响,且串联主从微网的临界故障清除时间受三相短路故障点离感应电动机负荷点的距离和故障点离主控单元的距离双重制约,采用叠加启动策略和故障点快速切机等措施可有效提高微网电压稳定性。所得结论为含多感应电动机负荷的微网稳定性研究与控制提供了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网(微电网) 感应电动机 电压稳定性 叠加启动 临界故障清除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事故临界切除时区计算及其在事故扫描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5
作者 王守相 张伯明 刘映尚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72-77,共6页
对电力系统中的事故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进行了划分。提出了一种基于时域仿真的事故临界切除时间(CCT)区间的计算方法。并由该方法在事故扫描中的应用,提出了一种事故分类分时段扫描的可靠方法。该方法不必具体计算各个事故的临界切除时... 对电力系统中的事故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进行了划分。提出了一种基于时域仿真的事故临界切除时间(CCT)区间的计算方法。并由该方法在事故扫描中的应用,提出了一种事故分类分时段扫描的可靠方法。该方法不必具体计算各个事故的临界切除时间,却可以得到各事故的临界切除时间和时间裕度的区间范围。该方法在保证对安全分析结果的完全性和正确性的同时,相对节省了大量机时。计算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时域仿真法 可靠性 临界切除时间 事故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多感应发电机配电网的暂态稳定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周念成 王强钢 王鹏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6期40-47,共8页
随着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小型和微型分布式发电机(distributed generator,DG)开始接入配电网,在配电网中可能会出现暂态稳定问题。鼠笼式感应发电机(induction generator,IG)由于成本低、维护方便而在分布式发电中广泛应用。研究了多感... 随着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小型和微型分布式发电机(distributed generator,DG)开始接入配电网,在配电网中可能会出现暂态稳定问题。鼠笼式感应发电机(induction generator,IG)由于成本低、维护方便而在分布式发电中广泛应用。研究了多感应发电机配电网的暂态稳定问题,在单台感应发电机稳定判别的基础上,定义了多感应发电机配电网的暂态稳定域和临界切除时间(critical clearing time,CCT)。利用转子运动方程的静等值电路,计及配电网网络方程约束和故障后感应发电机转子转速的变化,提出一种计算配电网多感应发电机临界转速和CCT的解析法。该方法与采用动态模型的仿真方法相比,计算量小,且能够揭示出多感应发电机之间暂态稳定性的内在联系。采用PSCAD/EMTDC仿真软件中的5阶动态模型仿真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并且分析了静态等值计算结果小于仿真结果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笼式感应发电机 暂态稳定:稳定域 静态等值电路 临界切除时间 配电网 解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感应电动机故障中电磁转矩变化的节点暂态电压评估方法 被引量:10
7
作者 宋帅 张英敏 李兴源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7期103-108,共6页
暂态电压稳定与负荷动态特性之间关系紧密,而感应电动机负荷特性是引起暂态电压稳定的重要原因。利用极限切除时间来评估负荷节点暂态电压稳定状况已有研究,但相关研究都忽略了故障中感应电动机电磁转矩的变化对极限切除时间的影响。为... 暂态电压稳定与负荷动态特性之间关系紧密,而感应电动机负荷特性是引起暂态电压稳定的重要原因。利用极限切除时间来评估负荷节点暂态电压稳定状况已有研究,但相关研究都忽略了故障中感应电动机电磁转矩的变化对极限切除时间的影响。为进一步准确求得极限切除时间,对计及故障中感应电动机电磁转矩的变化的极限切除时间进行了研究,建立了感应电动机电磁转矩的数学模型,求得了极限切除时间。极限切除时间反映了负荷节点暂态电压稳定状况,在综合程序(PSASP)中对EPRI36节点系统进行了仿真和对比,仿真结果验证了所述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暂态电压稳定 感应电动机 三相短路故障 电磁转矩 极限切除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系统三相短路故障临界切除时间求解方法的在线应用 被引量:2
8
作者 闫常友 周孝信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7期56-63,共8页
介绍了直接法的相关知识、单机无穷大系统模型和多机系统模型,详细讨论了PEBS方法的局限性。对单机无穷大母线系统进行了公式推导和仿真验证,从理论上探讨了多机系统的三相短路故障临界切除时间求解方法。重新定义了势能函数,对势能最... 介绍了直接法的相关知识、单机无穷大系统模型和多机系统模型,详细讨论了PEBS方法的局限性。对单机无穷大母线系统进行了公式推导和仿真验证,从理论上探讨了多机系统的三相短路故障临界切除时间求解方法。重新定义了势能函数,对势能最大值的求解提出一些新建议,研究了系统的总动能和总势能,提出求解三相短路故障临界切除时间的新思路,完善了一些可能引起计算误差的技术细节。通过有代表性的真实故障算例验证了所提思路和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相短路 临界切除时间 支路势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电力系统送端暂态稳定分析及控制 被引量:1
9
作者 贺洋 李兴源 +1 位作者 唐长春 吴华坚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10,共5页
采用故障临界切除时间为指标,对交直流混合系统的送端进行了暂态稳定性分析,并提出采用最优变目标的控制策略来提高其暂态稳定性。这种控制策略考虑了直流控制与其送端临近发电机励磁控制的协调,即首先将系统驱动到按最大稳定域选择的... 采用故障临界切除时间为指标,对交直流混合系统的送端进行了暂态稳定性分析,并提出采用最优变目标的控制策略来提高其暂态稳定性。这种控制策略考虑了直流控制与其送端临近发电机励磁控制的协调,即首先将系统驱动到按最大稳定域选择的人工中间平衡点,然后再驱动系统到所希望的平衡点。通过NE-TOMAC对一个典型交直流并联系统进行数字仿真,结果表明这种控制可以较大增加故障临界切除时间,提高交直流互联系统的暂态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电力系统 暂态稳定 故障临界切除时间 最优变目标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电线路参数对电力系统暂态稳定性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卢艳 王吉峰 李培江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604-605,623,共3页
电力系统中的短输电线路模型中含有电阻和电抗,而在分析基于静止无功补偿器的单机无穷大系统的暂态稳定性问题时常将电阻忽略,因此不能充分利用静止无功补偿器(SVC)对输电系统暂态稳定性能进行改善。在考虑同步电机转子角与电力系统稳... 电力系统中的短输电线路模型中含有电阻和电抗,而在分析基于静止无功补偿器的单机无穷大系统的暂态稳定性问题时常将电阻忽略,因此不能充分利用静止无功补偿器(SVC)对输电系统暂态稳定性能进行改善。在考虑同步电机转子角与电力系统稳定性关系的基础上,利用二端口网络原理对短输电线路模型进行简化,给出了模型参数,通过实验,得出在短输电线路中同步电机转子的初始位置角和最小位置角与SVC和线路的电阻有关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止无功补偿器 临界切除时间 单机无穷大系统 暂态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拟同步机孤岛并联系统暂态同步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13
11
作者 徐耀 朱玲 +1 位作者 吕振宇 王琦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5期1-11,共11页
针对虚拟同步机孤岛并联系统暂态失稳机理不明且传统等面积法则定量计算保守性强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考虑阻尼缩放的改进等面积法则。该方法运用等面积法则,将阻尼项抵消的不平衡功率缩放为对功角可积项,可定量计算虚拟同步机控制参数对... 针对虚拟同步机孤岛并联系统暂态失稳机理不明且传统等面积法则定量计算保守性强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考虑阻尼缩放的改进等面积法则。该方法运用等面积法则,将阻尼项抵消的不平衡功率缩放为对功角可积项,可定量计算虚拟同步机控制参数对并联供电系统极限切除角和极限切除时间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虚拟同步机的虚拟阻尼对暂态稳定性影响较大。虚拟阻尼与极限切除角和极限切除时间呈正相关;虚拟惯量与极限切除角呈负相关,与极限切除时间呈正相关,在系统容量充足的情况下应优先考虑提升虚拟阻尼。另外,初步探索了计及虚拟同步发电机过流保护的多机并联系统暂态同步稳定性研究思路,并分析了所提方法在多机系统中的适用性。最后,基于PSCAD/EMTDC仿真平台验证了理论分析和所提方法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同步机 孤岛并联系统 等面积法则 暂态同步稳定性 极限切除角 极限切除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