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红鳍笛鲷(Lutjanus erythopterus)卵巢发育的组织学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刘皓 张玉红 +2 位作者 罗杰 刘楚吾 刘丽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69-275,共7页
本研究通过石蜡切片,苏木精-伊红染色对红鳍笛鲷(Lutjanus erythopterus)卵巢的发育进行了组织学研究,以期了解红鳍笛鲷的繁殖特性,为其人工繁殖和育苗提供参考资料。研究结果表明:红鳍笛鲷卵巢发育到生长成熟的过程,即卵巢从第1期发育... 本研究通过石蜡切片,苏木精-伊红染色对红鳍笛鲷(Lutjanus erythopterus)卵巢的发育进行了组织学研究,以期了解红鳍笛鲷的繁殖特性,为其人工繁殖和育苗提供参考资料。研究结果表明:红鳍笛鲷卵巢发育到生长成熟的过程,即卵巢从第1期发育到第4期,其生殖细胞可分为Ⅰ时相(卵原细胞),Ⅱ时相、Ⅲ时相、Ⅳ时相卵母细胞,在第2、3、4期卵巢中都发现有退化的卵母细胞形成的闭锁滤泡。4—6月龄卵巢分化完全,卵巢腔形成。卵原细胞从分散排列到成团排列在蓄卵板靠近卵巢腔一侧。8—25月龄的卵巢处于第2期,此时主要是Ⅱ时相的卵母细胞和卵原细胞,还有少数Ⅲ时相的卵母细胞。25月龄卵巢处于第3期,卵母细胞主要为Ⅲ时相和Ⅱ时相,也有少量的Ⅳ时相的卵母细胞,还有卵原细胞。2.5—3龄红鳍笛鲷卵巢可达4期,卵巢内多数为Ⅳ时相卵母细胞和Ⅲ时相卵母细胞,也有一定数量的Ⅱ时相卵母细胞和少数分散分布的卵原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鳍笛鲷 卵巢发育 卵母细胞 组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交笛鲷人工繁育技术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陈国华 尹绍武 +3 位作者 雷从改 廖经球 林海城 刘扬溪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4,共4页
红鳍侑鲷(♀,40尾)×千年笛鲷(♂,45尾)杂交,得到受精卵2.2kg,浮卵率为78.57%,受精卵的孵化率为90.51%,共得到健康仔鱼349.2万尾;千年笛鲷(♀,30尾)×红鳍笛鲷(♂,28尾)的杂交,不成功。在水温27.5~33... 红鳍侑鲷(♀,40尾)×千年笛鲷(♂,45尾)杂交,得到受精卵2.2kg,浮卵率为78.57%,受精卵的孵化率为90.51%,共得到健康仔鱼349.2万尾;千年笛鲷(♀,30尾)×红鳍笛鲷(♂,28尾)的杂交,不成功。在水温27.5~33.5℃、盐度27.5~32.5、pH7.6~8.3、溶解氧4~6mg/L条件下,杂交笛鲷仔鱼经过32d的培育,用3个育苗池塘(面积共0.933hm^2)培育出平均全长36.8mm的幼鱼44.4万尾,单位面积培育鱼种47.57万尾/hm^2,育苗成活率为8.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鳍笛鲷 千年笛鲷 亲鱼培育 池塘育苗 杂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丁基氯化锡对红鳍笛鲷的急性毒性及不同组织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陈海刚 蔡文贵 +3 位作者 秦洁芳 杨涛 马胜伟 贾晓平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2011年第5期532-538,共7页
为研究有机锡化合物对海洋生物抗氧化防御系统和神经系统的影响,以我国东南沿海常见的中下层增养殖鱼类红鳍笛鲷(Lutjanus erythopterus)幼鱼为实验生物,采用半静态毒性实验方法,分别研究了三丁基氯化锡(tributyltin chloride,TBTCl)的... 为研究有机锡化合物对海洋生物抗氧化防御系统和神经系统的影响,以我国东南沿海常见的中下层增养殖鱼类红鳍笛鲷(Lutjanus erythopterus)幼鱼为实验生物,采用半静态毒性实验方法,分别研究了三丁基氯化锡(tributyltin chloride,TBTCl)的急性毒性和96 h暴露时间内对红鳍笛鲷幼鱼鳃、脑和肝脏组织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1)TBTCl对红鳍笛鲷幼鱼的24 h-LC50、48 h-LC50和96 h-LC50分别为29.05、22.95和19.92μg.L-1,对鱼类的毒性作用较大;(2)红鳍笛鲷幼鱼各生化指标对TBTCl暴露的指示作用存在敏感性和时间性差异,其中SOD活性最为敏感,AChE活性和MDA含量敏感性次之,同时AChE活性和MDA含量对TBTCl暴露早期的指示作用比较明显;(3)鳃和肝脏中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存在组织差异,整个暴露阶段肝脏中SOD活性和MDA含量均表现为"抑制-诱导-抑制"的变化趋势,但在鳃组织中则表现为先诱导后抑制的变化规律,这种差异与生物体组织代谢途径和毒性作用机制有关。研究表明,TBTCl对红鳍笛鲷幼鱼抗氧化防御系统影响明显,与AChE活性相结合可以很好地反映有机锡污染对海洋鱼类的毒性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丁基氯化锡(TBTCl) 红鳍笛鲷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丙二醛(MDA) 乙酰胆碱酯酶(ACh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饥饿和恢复投喂对红鳍笛鲷生化组成的影响 被引量:14
4
作者 王沛宾 林学群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0-13,共4页
在水温23~26℃条件下,对红鳍笛鲷进行不同时间的饥饿处理后,再进行恢复投喂试验,研究其生化组成的变化.试验结果表明:饥饿过程中,红鳍笛鲷肌肉 (白肌) 和肝脏的水分含量增加;肌肉的蛋白、脂肪含量下降;而肝脏的蛋白含量先上升后下降,... 在水温23~26℃条件下,对红鳍笛鲷进行不同时间的饥饿处理后,再进行恢复投喂试验,研究其生化组成的变化.试验结果表明:饥饿过程中,红鳍笛鲷肌肉 (白肌) 和肝脏的水分含量增加;肌肉的蛋白、脂肪含量下降;而肝脏的蛋白含量先上升后下降,脂肪含量增加,糖原含量显著下降.恢复投喂结束后,各项生化指标含量均恢复到对照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鳍笛鲷 补偿性生长 饥饿 恢复投喂 生化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笛鲷和卵形鲳(鱿参)鳃的扫描电镜观察与功能探讨 被引量:12
5
作者 李加儿 区又君 刘匆 《海洋水产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45-50,共6页
对两种鲈形目鱼类红笛鲷Lutjanus erythopterus和卵形鲳(鱼参) Trachinotus ovatus的鳃结构进行扫描电镜观察。结果表明,红笛鲷和卵形鲳(鱼参)鳃的表面结构和微细结构与其他硬骨鱼类基本相似,鳃丝表面都具有规则或不规则分布的环形微嵴... 对两种鲈形目鱼类红笛鲷Lutjanus erythopterus和卵形鲳(鱼参) Trachinotus ovatus的鳃结构进行扫描电镜观察。结果表明,红笛鲷和卵形鲳(鱼参)鳃的表面结构和微细结构与其他硬骨鱼类基本相似,鳃丝表面都具有规则或不规则分布的环形微嵴、沟、坑、孔等结构。红笛鲷的中部鳃丝表面一部分较为平坦,基部鳃丝表面则凹凸不平。红笛鲷的鳃小片高度要较卵形鲳(鱼参)鳃小片高。红笛鲷和卵形鲳(鱼参)鳃上皮的几种细胞的形态结构及数量分布存在细微的差异。红笛鲷鳃上的扁平上皮细胞界限清楚,而卵形鲳(鱼参)鳃上扁平上皮细胞表面遍布不规则的微嵴,细胞界限模糊。红笛鲷鳃丝表面的氯细胞数量多于卵形鲳(鱼参),这可能与两种鱼对生活环境、生活习性的长期演变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笛鲷 卵形鲳够 微细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种笛鲷属鱼类随机扩增多态性DNA及遗传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易乐飞 刘楚吾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9-12,共4页
使用RAPD技术分析了红鳍笛鲷、紫红笛鲷、勒氏笛鲷和约氏笛鲷的种内遗传多样性、种间遗传多样性和种间亲缘关系。在120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扩增效果好的引物36个,平均每个引物在每个个体上产生7 7个条带。种内遗传多样性研究结果显示:遗... 使用RAPD技术分析了红鳍笛鲷、紫红笛鲷、勒氏笛鲷和约氏笛鲷的种内遗传多样性、种间遗传多样性和种间亲缘关系。在120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扩增效果好的引物36个,平均每个引物在每个个体上产生7 7个条带。种内遗传多样性研究结果显示:遗传距离(D)分别为0 2257,0 2228,0 2679和0 2247;遗传多样性指数(H)分别为0 1854,0 1904,0 2015和0 1865。说明目前湛江近海这4种笛鲷的遗传多样性比较丰富,它们的种质资源仍处于一个良好的水平。种间遗传多样性结果显示:勒氏笛鲷与约氏笛鲷遗传距离(Dpq)最小,亲缘关系最密切,勒氏笛鲷与红鳍笛鲷种间Dpq最大,亲缘关系最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多样性 亲缘关系 RAPD 红鳍笛鲷 紫红笛鲷 勒氏笛鲷 约氏笛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鳍笛鲷仔、稚鱼异速生长 被引量:16
7
作者 程大川 马振华 江世贵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06-213,共8页
运用生态学和传统理论生物学的研究方法,对孵化后红鳍笛鲷(Lutjanus erythropterus)仔、稚鱼在早期生存和环境适应上的异速生长及器官优先发育生态学意义进行了研究,以期为红鳍笛鲷人工繁殖、育苗提供参考资料。以17日龄为红鳍笛鲷仔、... 运用生态学和传统理论生物学的研究方法,对孵化后红鳍笛鲷(Lutjanus erythropterus)仔、稚鱼在早期生存和环境适应上的异速生长及器官优先发育生态学意义进行了研究,以期为红鳍笛鲷人工繁殖、育苗提供参考资料。以17日龄为红鳍笛鲷仔、稚鱼的区分时期,结果表明,红鳍笛鲷仔、稚鱼的感觉、呼吸摄食和游泳等器官快速分化,均存在异速生长现象。在头部器官中,吻长、口宽、眼径和头高在仔鱼期均为正异速生长,稚鱼期吻长为等速生长,口宽、眼径和头高为负异速生长。在身体各部位中,仔鱼期头长和体高为正异速生长,躯干部和尾长为负异速生长;稚鱼期体高和躯干长为正异速生长,头长和尾长为等速生长;在游泳器官中,仔鱼期红鳍笛鲷背鳍、腹鳍、尾鳍为正异速生长,胸鳍为等速生长,稚鱼期臀鳍为正异速生长,腹鳍、胸鳍和尾鳍为等速生长,背鳍为负异速生长。红鳍笛鲷这些关键器官的快速发育,使外源性营养开始后以最小的代谢损耗获得了生存能力的显著提升,对挑战和适应纷繁变换的外界压力具有重要的生态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鳍笛鲷 早期发育 稚鱼 异速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