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日本环境刑法理论评析 被引量:12
1
作者 何卫东 章海 尹琳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2期27-30,共4页
当前环境保护出现了“刑罚化”的趋势 ,国外有关环境刑法理论日益丰富。本文简要介绍了日本环境刑法的发展情况 ,并着重评述日本环境刑法理论之新近动态 ,特别考察了日本环境刑法理论中的保护法益。
关键词 日本 环境刑法理论 企业法人犯罪 公害刑法 人本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德国刑法中帮助因果关系问题的理论与实践 被引量:8
2
作者 刘凌梅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47-50,共4页
帮助的因果关系问题是德国共犯理论中的一重要课题。由于学者们的理解不一,存在独立因果关系说、和正犯同一的因果关系说、危险犯说等分歧。各说虽有一定的弊端,但都从不同角度揭示出了帮助行为的一些本质特征,这将给予我们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 德国 刑法 因果关系 帮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我国作为义务根据理论的缺陷与完善 被引量:1
3
作者 魏东 王德政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36-42,共7页
我国不纯正不作为犯之作为义务根据理论尚存明显缺陷,应借鉴德国不纯正不作为犯之作为义务的基本类型理论,适当吸纳日本刑法理论知识中的合理内容,以有效型塑我国更加科学合理的作为义务根据理论,实现我国作为义务根据理论的创新发展。... 我国不纯正不作为犯之作为义务根据理论尚存明显缺陷,应借鉴德国不纯正不作为犯之作为义务的基本类型理论,适当吸纳日本刑法理论知识中的合理内容,以有效型塑我国更加科学合理的作为义务根据理论,实现我国作为义务根据理论的创新发展。同时,我国应在刑法立法上增设不作为犯条款,为实现良法之治奠定坚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为义务根据 德国刑法知识 立法完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共犯论刑法知识的渊源考察与命题辨正——兼与陈兴良教授商榷 被引量:5
4
作者 魏东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96-113,共18页
我国共犯论逻辑体系的历史嬗变和最终形成是一种历史的文化选择,其刑法知识渊源主要有我国传统刑法知识、苏俄刑法知识和德日刑法知识三个方面,是综合吸纳和考量既有的"自我"和"他者"刑法知识的结果,因而难以简单... 我国共犯论逻辑体系的历史嬗变和最终形成是一种历史的文化选择,其刑法知识渊源主要有我国传统刑法知识、苏俄刑法知识和德日刑法知识三个方面,是综合吸纳和考量既有的"自我"和"他者"刑法知识的结果,因而难以简单地以刑法知识"从苏俄化到德日化"命题来进行某种学术上的是非判定。"从苏俄化到德日化"的学术命题在本质上是某种"全盘西化"思想意义上的学术立场,其核心是主张以西方德日刑法文化为中心来审查中国现有刑法知识体系并重新建构中国未来的刑法文化,因而其本质上是某种"移植刑法学"的学术主张,难以获得正当性。我国共犯论刑法知识体系建设只能是在借鉴吸纳包括德日刑法学和苏俄刑法学等在内的他国刑法学理论的基础上改进完善自我,但绝不是丧失自我的"从苏俄化到德日化";完善方向应当是"根据中国的理想图景"建设性地审查和完善既有的我国共同犯罪理论的汉语刑法知识体系框架,以刑法知识"中国本土化汉语化"命题取代"从苏俄化到德日化"命题,科学理性地反思我国共同犯罪理论的宏观体系定位,全面深入地研讨我国共同犯罪理论的微观疑难问题,以加固我国共犯论汉语刑法知识体系的规范定型并稳中求进地实现我国汉语刑法知识增量、逻辑自洽与理论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犯论 德日刑法知识 去苏俄化 中国本土化 汉语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德、日刑法定罪模式与刑法机能的实现 被引量:4
5
作者 逄锦温 杨林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99-103,共5页
定罪机制是刑法与社会联为一体的中介 ,是刑法机能实现的重要途径。德、日刑法定罪模式是一种构成要件论的定罪模式 ,只有顺次通过构成要件该当性、违法性、有责性三重判断的行为才能认定为犯罪行为 ,保障了被告人及其他人的自由 ;同时 ... 定罪机制是刑法与社会联为一体的中介 ,是刑法机能实现的重要途径。德、日刑法定罪模式是一种构成要件论的定罪模式 ,只有顺次通过构成要件该当性、违法性、有责性三重判断的行为才能认定为犯罪行为 ,保障了被告人及其他人的自由 ;同时 ,在构成要件该当性、违法性、有责性的判断过程中 ,通过有意识地放弃刑法干预特定领域内的行为的方式 ,保护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促进刑法人权保障机能的实现是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罪机制 刑法机能 德国 日本 定罪模武 犯罪行为 犯罪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