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73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reative Commons:公共信息领域的新拓展 被引量:3
1
作者 曹琴仙 高冰洁 《国家图书馆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75-77,共3页
Creative Commons在著作权保护期的"保留所有权利"和公共领域的"无权利保留"之间创作了一条可选择的权利过渡带,将著作权保护下的部分权利释放到公共领域,拓展了公共信息空间。参考文献6。
关键词 creative COMMONS 创作共用 知识共享 公共信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环境下多元著作权保护制度的建构——以“Creative Commons”机制与合理使用为视角 被引量:9
2
作者 肖尤丹 《图书情报知识》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0-14,共5页
“Creative Commons”授权许可机制的实施必然在一定程度上对传统著作权制度造成影响,使得著作权学者必须开始考虑现有的著作权体系是否能够支持这一在网络环境下逐步流行的授权许可协议。在一定条件下,这一系列协议形式会在很大程度和... “Creative Commons”授权许可机制的实施必然在一定程度上对传统著作权制度造成影响,使得著作权学者必须开始考虑现有的著作权体系是否能够支持这一在网络环境下逐步流行的授权许可协议。在一定条件下,这一系列协议形式会在很大程度和范围上,让一般公众和使用者得以规避愈来愈倾向加强网络著作权保护的相关著作权法律。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种网络自发采用的许可合同形式很可能会“改写版权法的规则”,促进建立全新的、多层次的、立体的合理使用法律体系,并在此基础上推动著作权法的相关发展,从而在网络环境下建立更合理、更有弹性的著作权保障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作共用”合理使用 弹性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dobe放弃CS套件转向"Creative Cloud"云服务品牌
3
《包装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21-121,共1页
Adobe在2003年发布了Creative Suite,距今刚好十年、六大版本,然而,Adobe却决定在这个时候转身,完全放弃CS,专注Creative Cloud云服务。
关键词 ADOBE 服务品牌 CS creative 套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n the Challenge to Traditional Film and Television Cultural & Creative Industry from the Fourth Media
4
作者 Jiang Yan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75-280,共6页
The emergence and development of the "fourth media" will become the focal competition power in the subsequent development of the film and television cultural & creative industry.This paper,on the one han... The emergence and development of the "fourth media" will become the focal competition power in the subsequent development of the film and television cultural & creative industry.This paper,on the one hand,will illustrat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fourth media" in the terms of history;on the other hand,it will emphasize that the economic benefits of the traditional media have been replaced by social contact media.The advantages of the "fourth media" are obvious and it will keep developing.We hope that the "fourth media" market in China could improve constantly with strategic vision and integrate into the world marke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四媒体 电视文化 传统媒体 产业 创意 影视 世界市场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的语言优势和不足:基于大语言模型与真实学生语文能力的比较 被引量:2
5
作者 高承海 党宝宝 +1 位作者 王冰洁 吴胜涛 《心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947-966,I0004-I0010,共27页
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混合研究方法,从准确性、规范性、情感性和创造性四个维度评估了人工智能的语言优势和不足。研究1发现,相对于真实学生,GPT-4现代文知识(尤其概念知识)的准确性较高,但其古代诗文和语言文字运用的准确性较低;GPT-... 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混合研究方法,从准确性、规范性、情感性和创造性四个维度评估了人工智能的语言优势和不足。研究1发现,相对于真实学生,GPT-4现代文知识(尤其概念知识)的准确性较高,但其古代诗文和语言文字运用的准确性较低;GPT-4规范性得分与真实学生相当,情感性和创造性超过及格水平、但低于真实学生,且前者最优个体的规范性、情感性得分与真实学生最高分持平。研究2基于文心ERNIE-4重复验证了上述结果,且ERNIE-4的规范性得分高于真实学生。研究揭示了人工智能在现代文知识、规范领域的优势和古代诗文知识的不足,以及情感性与创造性方面的潜力。这些发现有助于理解和提升人工智能的文化适应性和人性化、个性化生成能力,也对反思和培养人类的独特优势具有重要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语言模型 语文能力 准确性 情感性 创造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智协同创造力回溯AIGC科学与审美的思维共创 被引量:2
6
作者 张岩 郭宇刚 罗旭 《中国电化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6-93,共8页
超速发展的大模型升级了推理水平和多模态处理能力,支撑和提升了AIGC的生成力和创造力。AIGC支持学习者科学思维和审美思维的融合共创,为科学教育和美育的跨学科学习开辟了新路径。该研究依据技术可供性对人类认知的影响,从智能技术环... 超速发展的大模型升级了推理水平和多模态处理能力,支撑和提升了AIGC的生成力和创造力。AIGC支持学习者科学思维和审美思维的融合共创,为科学教育和美育的跨学科学习开辟了新路径。该研究依据技术可供性对人类认知的影响,从智能技术环境中人智协同的现象入手,将人智协同的任务协同推演到人智协同的创造协同,确立了包括人智信任在内的人智协同创造力的概念及其基本内容。以涵养学习者的人智协同创造力为导向,分析了AIGC的知识获取和认知模式,从计算思维等常规思维中拔擢出AIGC思维方法。AIGC思维是人智协同中涵盖知情意的整体性意识活动,科学思维和审美思维是AIGC思维的内核,“现象←→体验”双向反馈是AIGC思维的外显。AIGC思维可以自觉调配人类智能协同力和主动获取AI协同力,并且通过科学专注和审美奖励的结合获得思维增益。AIGC思维通过强化学习者语言图式和视觉图式的科学性与审美性促进人智信任的养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智协同创造力 科学思维 审美思维 AIGC思维 跨学科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员工主动性人格与创新行为的关系:基于趋利-避害框架理论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严鸣 赵楚铃 +1 位作者 朱瑜 邬金涛 《管理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1-56,共16页
员工的创新行为能为员工个体和组织带来益处,但同时也会给员工带来较大风险,而现有研究未解决员工在面对潜在风险时仍会表现出创新行为这个问题。本文基于趋利-避害框架理论,通过163个团队的489份数据,探讨了趋利型/避害型主动性人格影... 员工的创新行为能为员工个体和组织带来益处,但同时也会给员工带来较大风险,而现有研究未解决员工在面对潜在风险时仍会表现出创新行为这个问题。本文基于趋利-避害框架理论,通过163个团队的489份数据,探讨了趋利型/避害型主动性人格影响员工不同类型创新行为的内在作用机制和边界条件。研究发现,趋利型主动性人格通过机会发掘动机间接影响增益型创新行为,而避害型主动性人格通过问题发掘动机间接影响避害型创新行为。团队内授权氛围不仅会调节趋利型主动人格与机会发掘动机的关系,还会进一步调节趋利型主动型人格通过机会发掘动机间接影响增益型创新行为的关系。同时,团队间竞争氛围可以调节避害型主动人格与问题发掘动机的关系,进一步调节避害型主动型人格通过问题发掘动机间接影响避害型创新行为的关系。本文在理论上有助于澄清主动性人格的实质及其对不同类型创新行为的影响效应和作用机制,为提高企业创新行为管理水平提供管理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性人格 创新行为 趋利避害框架理论 团队内授权氛围 团队间竞争氛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创产品的文化表征评价方法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李志春 杨书羽 李日辉 《包装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81-192,共12页
目的以文创产品的文化表征为研究对象,以可表征文化的设计要素为评价指标,配合相关方法和工具,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文化表征评价方法,以评估文创产品的文化属性,指导文创产品的设计实践。方法探讨文创产品的文化表征与评价指标的变量关系... 目的以文创产品的文化表征为研究对象,以可表征文化的设计要素为评价指标,配合相关方法和工具,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文化表征评价方法,以评估文创产品的文化属性,指导文创产品的设计实践。方法探讨文创产品的文化表征与评价指标的变量关系,运用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及焦点小组讨论法梳理、分析和提取相关评价指标,结合文化层次理论和情感化设计分层原理建立了三层级12个指标的文化表征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确立各指标权重,并按照评价流程提出了文创产品的文化表征评价方法。结论该评价方法可以对文创产品中各设计要素的文化表征程度进行评估,为文创产品的科学评价与设计优化提供可信依据,有助于提高文创产品的文化内涵,推动文化的传承创新与价值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创产品 文化表征 评价指标 评价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S-KANO-AHP的情感化设计与评估架构 被引量:1
9
作者 赵妍 薛博木 《包装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468-477,共10页
目的聚焦情感化产品在设计创新、执行程序与评价体系中的难点,整合多学科研究方法与模型以突破现有瓶颈,阐明感性设计成果的创新规则与评价依据。方法设计执行方法是融入组合设计思维的BS法(头脑风暴法),规避传统方法中想法松散且决策... 目的聚焦情感化产品在设计创新、执行程序与评价体系中的难点,整合多学科研究方法与模型以突破现有瓶颈,阐明感性设计成果的创新规则与评价依据。方法设计执行方法是融入组合设计思维的BS法(头脑风暴法),规避传统方法中想法松散且决策质量低下等问题,通过组合关键要素提升设计创新的效率与品质。设计的评价架构整合KANO模型与AHP法(层次分析法)。其中,KANO模型用于锁定用户核心需求,AHP法对竞品与本品中的情感价值建立权重,通过量化比对用户核心需求与产品情感价值的契合度,以此作为评价优秀情感化产品的设计依据。结论通过BS、AHP、KANO的组合模式,形成逻辑清晰、执行高效、可拓展应用的产品设计创新方法与评价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感化设计 创意拓展 评价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吸收能力与数字平台能力对虚拟团队员工创造力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鲍晓娜 张舒畅 曲刚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5-64,共10页
全球化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迭代促使虚拟团队产生,虚拟团队中的员工创造力日益成为影响组织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以知识基础观为理论基础,从个体和技术两个维度出发构建吸收能力与数字平台能力对员工创造力的影响效应模型,进一步揭示吸... 全球化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迭代促使虚拟团队产生,虚拟团队中的员工创造力日益成为影响组织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以知识基础观为理论基础,从个体和技术两个维度出发构建吸收能力与数字平台能力对员工创造力的影响效应模型,进一步揭示吸收能力、数字平台能力与虚拟团队员工创造力的中介机制和边界条件。收集辽宁省17家高新技术企业中69个虚拟团队的305份有效样本,研究结果表明,吸收能力和数字平台能力能够促进虚拟团队的员工创造力,知识共享分别在吸收能力与员工创造力、数字平台能力与员工创造力之间起中介作用。虚拟团队的结构有机性越高,吸收能力和数字平台能力对员工知识共享的影响越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团队 吸收能力 数字平台能力 知识共享 员工创造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遮蔽、澄明与“双减”:创新人才涌现的哲学基础与关键 被引量:5
11
作者 卢晓东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6,共16页
自然科学基础学科中的拔尖创新人才何以涌现是当下中国的核心论题,其哲学基础和关键能否得以揭示关系到教育观念变革和教育实践定向。此论题同时关涉“双减”这一教育政策概念尚未被把握的本质。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以及库恩一系列论述... 自然科学基础学科中的拔尖创新人才何以涌现是当下中国的核心论题,其哲学基础和关键能否得以揭示关系到教育观念变革和教育实践定向。此论题同时关涉“双减”这一教育政策概念尚未被把握的本质。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以及库恩一系列论述中,范式与教-学间的联系是常规科学时期科学教育的本质所涉,不适当的教-学会在学生头脑中形成范式陷阱。范式陷阱作为隐喻与海德格尔的“遮蔽”隐喻虽有不同但高度类似,彼此唤醒。教-学中的教科书以“真”的文字和语言形成了作为掩埋的遮蔽而类似“陷阱”,扭曲/失真的遮蔽使反常现象难以被“看见”和发现,改信的困难凸显范式陷阱作为“陷阱”的特征。在海德格尔处,真理的本质揭示自身为自由,即不被旧范式遮蔽的自由或不陷入范式陷阱的自由。Doublelighten作为英译方使“双减”概念中隐藏不露的微光与澄明得以显露。与遮蔽相对的隐喻是澄明,减少本科学习量和“双减”的哲学本质在澄明。澄明和自由是自然科学领域真理发现和创新人才涌现的本质和关键,全民族始终要将学生在(旧)范式中、在不断增长的知识和技术中所保有的澄明和自由视为珍宝。本文是勾连库恩和海德格尔的一次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减 拔尖创新人才 科学教育 钱学森之问 科学革命 范式 海德格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德育传统的当代价值 被引量:2
12
作者 侯怀银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6,共16页
德育传统不仅仅属于过去,而且内存于现实之中,与现实有着血肉的联系,具有一种不断改造与发展的连续性。从德育传统的发展历程来看,共经历了从孕育、初步形成、形成、发展到衰微变革五个时期。首重德育是我国古代的优良传统;追求理想人... 德育传统不仅仅属于过去,而且内存于现实之中,与现实有着血肉的联系,具有一种不断改造与发展的连续性。从德育传统的发展历程来看,共经历了从孕育、初步形成、形成、发展到衰微变革五个时期。首重德育是我国古代的优良传统;追求理想人格是德育传统的主要内容、途径和方法;德育传统具有规范学校教育、稳定和促进社会发展、延续文化传统、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和塑造中华民族典型人格特征五大功能。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变革和继承中国德育传统并对之进行创造性转化,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德育传统具有重要的历史作用,也是德育传统的当代价值。当前,我国学校工作必须把德育置于首位;培育理想人格;优化德育模式;重视设计政治、思想、道德规范三位一体的德育内容体系;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丰富德育内容;将德育视为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实践;重视探索德育原则和方法;注重自我道德修养。总之,只有对中国德育传统进行创造性转换,中国德育传统的当代价值才能真正得以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育传统 当代价值 创造性转换 学校德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R技术在文创产品开发与设计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锋 《包装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478-481,共4页
目的探讨VR技术在文创产品开发与设计中的应用策略,为文创产品设计与开发提供更多的思路。方法采用文献资料法和概念阐述法,对VR技术与文创产品的概念进行了阐述,采用案例研究法,探究VR技术在文创产品中的应用与开发,并针对VR技术与文... 目的探讨VR技术在文创产品开发与设计中的应用策略,为文创产品设计与开发提供更多的思路。方法采用文献资料法和概念阐述法,对VR技术与文创产品的概念进行了阐述,采用案例研究法,探究VR技术在文创产品中的应用与开发,并针对VR技术与文创产品在科普、游戏、旅行等领域未来可能的应用进行案例分析。结论VR技术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包括但不限于游戏、电影、教育、医疗、军事、建筑设计、旅游等。VR技术应用于文创产品开发具有可行性,在文创产品未来的发展中,VR技术将获得更广泛的应用。因此,设计者应该充分应用VR技术,设计研发更具新意的文创产品,给消费者以更为真切的亲身体验,给人们智慧生活带来良好的科技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R技术 文创产品 用户体验 交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项目驱动下机械创新设计课程思专创融合教学模式构建与实践 被引量:1
14
作者 杨淑华 袁大超 +3 位作者 孔德刚 郝建军 李文良 张秀花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25年第1期117-124,共8页
针对新工科教育下国家对综合性、复杂型工程科技人才的培养需求,基于成果导向教育(OBE)与工程认证教育理念,结合机械创新设计课程特点,河北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积极探索和实践项目驱动式的专创融合教学模式。以专业理论为主线,以立德... 针对新工科教育下国家对综合性、复杂型工程科技人才的培养需求,基于成果导向教育(OBE)与工程认证教育理念,结合机械创新设计课程特点,河北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积极探索和实践项目驱动式的专创融合教学模式。以专业理论为主线,以立德树人为核心目标,通过科研项目与双创作品项目驱动,将创新创业思维工具融入课程教学,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和创新设计实践,构建了“四线并驱,两赛促学”的思专创融合教学新范式,为专业课程专创融合的实施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项目驱动式 机械创新设计 思专创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高等教育学话语体系建构的来源与转化 被引量:1
15
作者 黄亚婷 陈嘉诚 《大学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0-49,共10页
对1983年中国高等教育学学科设立以来的1161份博士学位论文中的9046个核心概念进行内容分析发现:在经典学科论范式主导下,中国高等教育学话语体系形成了以“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为核心的本土理论性话语群及其广泛应用后的实践性话语群... 对1983年中国高等教育学学科设立以来的1161份博士学位论文中的9046个核心概念进行内容分析发现:在经典学科论范式主导下,中国高等教育学话语体系形成了以“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为核心的本土理论性话语群及其广泛应用后的实践性话语群,引进了源自西方高等教育的理论性话语;在研究领域论范式兴起后,根植于中国本土高等教育实践的实践性话语大规模提炼生成,源自西方高等教育的实践性话语和其他学科的理论性与实践性话语被加快引入;在现代学科论范式萌芽后,源自中国高等教育政策和本土其他社会科学领域的制度性话语被广泛应用,发端于西方高等教育的理论性话语与实践性话语被进一步本土化改造,源自西方其他学科的理论性话语被不断融合再造。这表明,移植西方概念必须立足中国本土高等教育实践情境,要以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为指导,实现中国优秀文化教育传统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在系统论思想指引下进行学科体系内部的有机统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学 概念来源 话语体系 话语形态 创造性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数字化转型与自由现金流量创造力——兼论政府补贴和营商环境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姚洪心 左端美 《金融发展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0-31,共12页
基于2011—2022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本文实证检验了企业数字化转型对自由现金流量创造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企业数字化转型显著增强了自由现金流量创造力,并且随着数字化转型进程的不断推进,这种促进作用呈现出持续增强的动... 基于2011—2022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本文实证检验了企业数字化转型对自由现金流量创造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企业数字化转型显著增强了自由现金流量创造力,并且随着数字化转型进程的不断推进,这种促进作用呈现出持续增强的动态演化特征。在作用机制方面,企业数字化转型优化了供给侧的资源配置和资源转化效率,同时推动了需求侧的成长经济和扩张经济,从而对自由现金流量创造力产生了积极影响。政府补贴的激励和良好的营商环境强化了数字化转型的现金驱动作用。异质性分析发现,数字化转型主要促进了企业家风险偏好程度和行业竞争程度较高企业的自由现金流量创造力,不同维度数字化转型对自由现金流量创造力的影响存在差异化特征。本研究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现金驱动效应评估及政府差异化政策设计提供了新视角和经验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自由现金流量创造力 政府补贴 营商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文明精神标识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被引量:1
17
作者 汤筠冰 吴泓静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6-137,共12页
中华文明精神标识作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和文化印记,其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必然要求,也是唤起文化自信的重要载体。本文以中华文明精神标识内涵界定为出发点,系统考察其在历史演进过程中显现出的七大特征:连续... 中华文明精神标识作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和文化印记,其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必然要求,也是唤起文化自信的重要载体。本文以中华文明精神标识内涵界定为出发点,系统考察其在历史演进过程中显现出的七大特征: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时代性与生成性。其艺术化呈现通过艺术形式和艺术手段来诠释中华文明内涵;创造性转化是以“古今中外”的文化融合为核心,并实现文明的价值重塑;创新性发展则表现为全球化语境下,致力于实现中华文明的当代转换。探究中国化进程中的中华文明精神标识的呈现和传播路径,既要立足于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又要着眼于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在世界文明互鉴中,传播中华文明的独特魅力,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实践,最终彰显中华文明精神标识的当代价值和世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文明精神标识 艺术传播 创造性转化 创新性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理方法的醴陵釉下五彩瓷跨界文创设计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刘文良 马雪寒 马言璞 《家具与室内装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23,共7页
跨界文创产品设计是突破当下醴陵釉下五彩瓷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桎梏的有效路径,以消费者群体的需求端为切入口,通过综合使用数理方法模型精准获取用户需求因子,将醴陵釉下五彩瓷的特殊之处设计转译为具备生活实用性强特质的文创产品... 跨界文创产品设计是突破当下醴陵釉下五彩瓷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桎梏的有效路径,以消费者群体的需求端为切入口,通过综合使用数理方法模型精准获取用户需求因子,将醴陵釉下五彩瓷的特殊之处设计转译为具备生活实用性强特质的文创产品,以此促进醴陵釉下五彩瓷绽放时代魅力。通过调研分析醴陵釉下五彩瓷文创发展的现状,将基于KANO模型的消费者需求特征获取通过层次分析法创建评价维度,之后对其排名靠前的设计因子进行着重设计,从而展开设计实践。综合使用数理方法可精准获取消费者需求,有效避免设计人员的主观判断,为醴陵釉下五彩瓷跨界文创产品设计提供较为准确且合理的设计要素,从而提升醴陵釉下五彩瓷跨界文创产品的质量与大众幸福消费体验指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次分析法 KANO模型 醴陵釉下五彩瓷 文创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物能性到感受性:智能新媒体时代国家形象新论——基于复杂系统视角的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周宏刚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2-172,共11页
随着中国经济力量的增长、国际传播研究的展开以及国际关系理论的引入,关于国家形象的研究形成了“实力说”“媒介形象说”“评价说”和“身份认同说”等观点,大体对应于信息传播过程中的信源、信号和信宿。这些观点为智能新媒体时代国... 随着中国经济力量的增长、国际传播研究的展开以及国际关系理论的引入,关于国家形象的研究形成了“实力说”“媒介形象说”“评价说”和“身份认同说”等观点,大体对应于信息传播过程中的信源、信号和信宿。这些观点为智能新媒体时代国家形象研究的范式转换奠定了基础。如果将这些观点看作一个个“桥墩”,就可以架起通往理解智能新媒体时代国家形象的“桥梁”。在以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技术为基础的智能新媒体系统中,国家形象的感受性关系日益开显:国家形象既不能等同于对客观实在的反映,也不完全是大众媒介中所呈现的形象,更不单纯是公众的评价或认知,而是一种感受性关系。这不仅涉及从大众传播的物能性范式向智能传播的感受性范式的转换,而且由此可以发现关于国家形象的新特性:生成性、创生性、涌现性和相互性。国家形象的感受性关系理解有助于深刻认识智能新媒体时代的国家形象,为国家形象的传播实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形象 物能性 感受性 智能新媒体 生成性 创生性 涌现性 相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湘中竹编文创产品设计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洁 《包装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345-355,共11页
目的论证湘中竹编工艺与文创产品相结合的必要性,一方面湘中竹编工艺可以增加文创产品的设计元素,另一方面文创产品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竹编工艺的传承有着正面且积极的作用。以湘中竹编文化传承为根本,探寻文创产品设计研究与实践的切入... 目的论证湘中竹编工艺与文创产品相结合的必要性,一方面湘中竹编工艺可以增加文创产品的设计元素,另一方面文创产品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竹编工艺的传承有着正面且积极的作用。以湘中竹编文化传承为根本,探寻文创产品设计研究与实践的切入点。方法剖析竹编文化起源-发展-成熟-没落的过程,将湘中竹编独特的工艺和美学价值与文创产品进行融合,需要在传承和保护湘中竹编传统技艺的基础上,注重创新设计、材料选择和工艺创新等方面的发展,以创造更具有时代感和市场竞争力的文创产品。结论融合传统工艺的文创产品设计可以带来更多的设计元素和创新思路,同时也可以拓宽湘中竹编的应用领域,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湘中竹编 文创产品 乡村振兴 创新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