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事件驱动的太湖流域抗咸保供“四预”应用 被引量:2
1
作者 吴娟 林荷娟 薛涛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共8页
太湖流域2022年遭遇罕见的高温干旱,上海市陈行水库遭遇严重咸潮入侵威胁。利用太湖流域预报调度一体化平台,驱动流域一维河网与太湖二维湖流水量水质耦合模型与来水组成模型,实现了流域、区域、城镇不同空间尺度,江河湖库海多种要素,... 太湖流域2022年遭遇罕见的高温干旱,上海市陈行水库遭遇严重咸潮入侵威胁。利用太湖流域预报调度一体化平台,驱动流域一维河网与太湖二维湖流水量水质耦合模型与来水组成模型,实现了流域、区域、城镇不同空间尺度,江河湖库海多种要素,水闸、泵站等工程不同调度下的水位、流量、来水组成快速预测预报和一体化风险预警,并将成果应用于陈行水库应急补水线路规划工作中。应用结果表明:基于60多套从太湖流域河网向上海市陈行水库周边河网应急补水线路的预演方案,提出北一线、北二线、南线补水方案,其中北一线补水方案效率更高,与实际情况基本一致,解决了陈行水库仅能维持5 d的供水困难。研究成果可为强化流域与区域多目标统筹调度、全力保障流域供水安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咸保供 预报调度一体化 水量水质耦合模型 来水组成模型 陈行水库 太湖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水质水量耦合模型的南涑河水资源调度模拟分析
2
作者 侯祥东 赵香玲 《长江科学院院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9-35,共7页
南涑河是淮河流域一条重要的城市河流,对其开展水质水量研究并通过合理调度改善水环境,对保障水生态环境健康、提高当地人民群众幸福指数具有重要意义。选取南涑河流域为研究区域,以主要污染物COD、NH_(3)-N为水环境评价指标,基于MIKE1... 南涑河是淮河流域一条重要的城市河流,对其开展水质水量研究并通过合理调度改善水环境,对保障水生态环境健康、提高当地人民群众幸福指数具有重要意义。选取南涑河流域为研究区域,以主要污染物COD、NH_(3)-N为水环境评价指标,基于MIKE11软件构建一维水质水量耦合模型,分析汛期、非汛期水环境容量的动态变化及不同调度方案下南涑河的水质变化,寻找最佳调度方案。结果表明:南涑河的主要污染物COD、NH_(3)-N浓度在Ⅰ—Ⅴ类之间波动,汛期水质发生显著恶化,COD、NH_(3)-N的水环境容量在汛期达到峰值。基于控制支流污水汇入和增大干流流量的水质改善方法共提出7种调度方案。对比发现藕蒲沟支流汇入是干流水质恶化的主要原因,因此,推荐改善水质的最佳调度方案为增大干流流量并关闭藕蒲沟支流的闸阀,阻止污染物汇入干流。构建的一维水质水量耦合模型符合南涑河的实际情况,能够用于南涑河水环境研究,提出的调度方案可切实有效改善南涑河水质,保障水生态环境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调度 水质水量耦合模型 MIKE11 水环境容量 生态调度 南涑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水资源综合利用水平的地区差异与动态演进 被引量:5
3
作者 田宇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5-112,共8页
水资源日益成为制约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瓶颈。基于水质水量耦合的视角,利用中国除中国香港、澳门、台湾外的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省级面板数据对中国水资源综合利用水平进行测度,分析地区差异及来源,并探究其时空演化规律。... 水资源日益成为制约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瓶颈。基于水质水量耦合的视角,利用中国除中国香港、澳门、台湾外的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省级面板数据对中国水资源综合利用水平进行测度,分析地区差异及来源,并探究其时空演化规律。从区域差异特征看,全国及四大区域水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呈波动上升趋势,利用水平依次为:东部>中部>东北>西部,总体呈现“自西向东不断先上升后略有下降,自南向北先上升后下降”的分布趋势;从变动情况看,绝对差异呈缩小的趋势,差异主要由地区间差异贡献,贡献率为53.72%;部分西部省区市拉低了整体的水资源综合利用水平;“邻居”水平具有正向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对促进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升水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质水量耦合 综合利用水平 地区差异 分布动态演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景观格局汇水单元法与城区水量水质模拟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李木子 陈学凯 +3 位作者 刘晓波 董飞 任俊旭 张玉林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5-209,共15页
景观多样性有助于提高城市韧性,但其可能带来的透水斑块破碎化和廊道连通度的改变,会影响城区非点源污染的产生输移特性。传统对非点源污染的定量评估忽略了汇水单元内部景观格局(形状、比例和空间配置)对物质输移的影响,是导致模拟精... 景观多样性有助于提高城市韧性,但其可能带来的透水斑块破碎化和廊道连通度的改变,会影响城区非点源污染的产生输移特性。传统对非点源污染的定量评估忽略了汇水单元内部景观格局(形状、比例和空间配置)对物质输移的影响,是导致模拟精度偏低的主要原因。针对这一问题,本研究结合遥感影像和城市景观格局分布特征,构建了基于景观格局的汇水单元划分方法(景观格局法)。采用SWMM模型,以巢湖一级支流十五里河为对象展开研究,结果表明:(1)基于实测数据进行验证,采用景观格局法模拟各项指标(水量、COD、TP和NH 3-N)的纳什效率系数(NSE)均大于0.7,结果可靠;(2)与传统方法(泰森多边形划分汇水单元)相比,水量模拟精度(以NSE计)提高8%,水质模拟精度提高6%;(3)与泰森多边形法相比,景观格局法计算的入河总水量和污染总负荷较低,且污染物浓度峰值滞后;(4)景观格局法通过改变汇水单元之间的水力联系,模拟出污染物冲刷减弱,初期雨水冲刷效应降低,且随着重现期的加大,降低初期雨水冲刷强度的效果越明显,表明一定程度上景观类型多样化有助于缓解瞬时高强度污染影响。本研究构建的方法充分考虑了城市斑块内部的景观格局分布特征和水力联系,可为城区面源污染输出控制提供新的评估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建成区 景观格局 模拟 水量 水质 SWM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洋淀生态补水量质综合保障决策支持系统平台研究
5
作者 常彤炎 周灵 +3 位作者 金永亮 郑文波 孙世友 孙文超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74-781,共8页
在天然水资源衰减严重流域,河湖系统生态补水已经成为湖泊水生态系统修复的重要途径之一.本研究以提升河-湖系统生态补水的科学性为目标,以白洋淀为例设计并研发了集成监测-模拟模式的白洋淀上游河流生态补水量质综合保障决策支持系统平... 在天然水资源衰减严重流域,河湖系统生态补水已经成为湖泊水生态系统修复的重要途径之一.本研究以提升河-湖系统生态补水的科学性为目标,以白洋淀为例设计并研发了集成监测-模拟模式的白洋淀上游河流生态补水量质综合保障决策支持系统平台.系统平台涵盖了基础地理信息查询、地表-地下水量水质实时动态监测、上游河流补水河道水量水质耦合模拟、基于水量平衡模型的白洋淀水位预测,以及生态补水与水污染防治综合管控方案库等核心功能.该系统可为在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共同影响下科学高效制定白洋淀生态补水水量与水质综合保障方案提供决策支持,并为基于大数据与云计算的环境与水利领域决策支持平台研发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洋淀 生态补水 水量水质耦合模拟 水位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耦合视角下设施蔬菜生产的水土资源效应
6
作者 隋雯霞 郭延辉 张雯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9423-9433,共11页
探究设施蔬菜生产的水土资源消耗特征及耦合压力对实现农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聚焦资源数量及质量,研究核算了2019年山东省设施蔬菜生产的水土资源利用效率,基于空间耦合视角评估分析了水土资源压力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 探究设施蔬菜生产的水土资源消耗特征及耦合压力对实现农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聚焦资源数量及质量,研究核算了2019年山东省设施蔬菜生产的水土资源利用效率,基于空间耦合视角评估分析了水土资源压力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全省尺度上设施蔬菜的蓝水足迹平均值为0.08 m^(3)/kg、灰水足迹平均值0.03 m^(3)/kg,设施蔬菜分布受地势影响明显,土壤质量存在显著的空间异质性。(2)设施蔬菜生产水土资源压力耦合协调度属于轻度失调型,平均耦合协调度为0.40,普遍存在水土资源压力的错配情况。(3)除资源禀赋外,社会经济和农资投入也会显著影响设施蔬菜生产水土资源压力的耦合协调程度,且设施蔬菜生产水土资源压力的耦合协调度具有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可为资源压力的综合评估提供新视角,为设施蔬菜生产的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管理提供案例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施蔬菜 水土资源 资源数量 资源质量 耦合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闸控河网水文-水动力-水质耦合数学模型——Ⅱ.应用 被引量:29
7
作者 陈炼钢 施勇 +3 位作者 钱新 金秋 赖晓珍 王帅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56-863,共8页
针对中国多闸坝重污染河流的典型代表——淮河中游河网,为提高其流域水环境预警及应急响应能力,依据水文-水动力-水质耦合数学模型DHQM(Hydrology,Hydrodynamics,and Water Quality Model)的理论框架,构建了由淮河干流、沙颍河和涡河3... 针对中国多闸坝重污染河流的典型代表——淮河中游河网,为提高其流域水环境预警及应急响应能力,依据水文-水动力-水质耦合数学模型DHQM(Hydrology,Hydrodynamics,and Water Quality Model)的理论框架,构建了由淮河干流、沙颍河和涡河3个一维模块和鲁台子、蚌埠闸2个二维模块组成的淮河中游河网水文-水动力-水质耦合数学模型。采用经过验证的模型针对一个虚拟的水污染事故情景,分析了不同调度方案与淮河干流来水组合下污染团下泄对下游水质的影响;并以保障淮河干流蚌埠市饮用水源地的取水水质安全和减轻事故对下游水质的影响程度为目标,优选出分期小流量慢速下泄污染水体为最佳的水量水质联合应急调度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水利 水量水质耦合模拟 应急预警与调度 淮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闸控河网水文-水动力-水质耦合数学模型——I.理论 被引量:34
8
作者 陈炼钢 施勇 +2 位作者 钱新 栾震宇 金秋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34-541,共8页
针对流域级闸控大型河网水环境日常管理的应用需求与实际特点,将资料适应性强的水文学方法与数据要求相对严苛的水动力-水质数值模型相融合,构建了一维与二维嵌套、分块组合的闸控大型河网水文-水动力-水质耦合数学模型DHQM(Hydrology,H... 针对流域级闸控大型河网水环境日常管理的应用需求与实际特点,将资料适应性强的水文学方法与数据要求相对严苛的水动力-水质数值模型相融合,构建了一维与二维嵌套、分块组合的闸控大型河网水文-水动力-水质耦合数学模型DHQM(Hydrology,Hydrodynamics,and Water Quality Model for Impounded Rivers)。模型由河道径流模拟、闸坝调度过程模拟、河道水质模拟、区间入流及入河污染负荷估算和水质预警实时校正等5个模块组成。模型可服务于水环境实时预警和调度,也可为闸坝水文环境效应的量化提供基础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水利 水量水质耦合模拟 模型集成 多闸坝河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值模拟的区域水量水质联合调度研究 被引量:63
9
作者 董增川 卞戈亚 +1 位作者 王船海 李大勇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84-189,共6页
针对太湖流域存在的主要水问题,在引江济太原型试验引分水控制模式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区域水量水质模拟与调度的耦合模型。针对模型优化的复杂性,对水量水质数值模拟的格式算法、优化调度的目标函数及约束条件、模拟与优化模型的协调... 针对太湖流域存在的主要水问题,在引江济太原型试验引分水控制模式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区域水量水质模拟与调度的耦合模型。针对模型优化的复杂性,对水量水质数值模拟的格式算法、优化调度的目标函数及约束条件、模拟与优化模型的协调衔接等关键环节,提出了合理可行的处理方法。应用研究中,针对引江济太原型试验中暴露的引水分配不合理问题,研究了特定时段内望虞河引水的合理调度,并重点分析不同工况下调水对太湖水生态环境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模型是可行的,对区域水量水质联合模拟与调度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量水质 数值模拟 联合调度 引江济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典型河段水量水质一体化调配模型 被引量:15
10
作者 彭少明 郑小康 +3 位作者 王煜 何刘鹏 刘娟 王威浩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96-205,共10页
以黄河兰州至河口镇河段为研究对象,采用分解、协调、耦合和控制技术,通过数据实时传递与反馈实现水量水质的同步耦合,以河段取水量、断面下泄流量和水功能区水质指标为辨识参数实现调配目标的在线辨识与过程控制,建立具有循环迭代、在... 以黄河兰州至河口镇河段为研究对象,采用分解、协调、耦合和控制技术,通过数据实时传递与反馈实现水量水质的同步耦合,以河段取水量、断面下泄流量和水功能区水质指标为辨识参数实现调配目标的在线辨识与过程控制,建立具有循环迭代、在线反馈和滚动修正功能的水量水质一体化调配模型。以1956—2000年天然径流为输入,以2020水平年黄河上游需水和排污为例,通过优化提出河段水量水质一体化调配方案。结果表明,通过对取水量及其过程、污染物入河量与过程的协调控制,2020年水平河口镇以上河段地表耗水量125.2亿m3,低于黄河分水指标,COD和氨氮入河量控减率分别为50.6%和65.7%,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100%。模型可实现河段水量水质一体化调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 水量水质 一体化调配模型 协调耦合 辨识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量水质联合调控思路与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11
作者 游进军 薛小妮 牛存稳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7-9,18,共4页
本文首先分析了水量水质联合调控在当前水管理中的需求,结合水量水质联合调控的研究现状和进展,归纳了水量水质联合调控所遵循的一般步骤,并对涉及到的关键技术进行介绍,最后对该领域今后的重点工作予以展望。
关键词 水资源配置 水量水质联合调控 模拟 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量水质联合调控模型及其应用 被引量:16
12
作者 付意成 魏传江 +1 位作者 王瑞年 朱启林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1-35,共5页
针对水资源调控研究多以自然水循环为主体易忽略水质潜在功效,构建了在时空上合理调配的水量水质联合调控模型。以水功能区目标水质为调控中心,从二元水循环角度考虑了人为干预下水体时空演变规律,提出将水环境承载能力视为一种资源和... 针对水资源调控研究多以自然水循环为主体易忽略水质潜在功效,构建了在时空上合理调配的水量水质联合调控模型。以水功能区目标水质为调控中心,从二元水循环角度考虑了人为干预下水体时空演变规律,提出将水环境承载能力视为一种资源和水量统一协调,利用GAMS软件进行水量水质联合调控的多目标动态耦合求解。以松花江流域为例,合理确定节点、分区纳污能力、核算时段入河污染物控制量和削减量,实现了水功能区水质规划目标,验证了模型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量水质联合调控 动态耦合 水体纳污能力 水功能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烈人类活动影响流域的水量水质模拟 被引量:4
13
作者 徐华山 徐宗学 +1 位作者 唐芳芳 张兰影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42-549,共8页
SWAT模型取用水模块针对美国实际情况设定,不能实现不同年份各月动态输入,在我国受强烈人类活动影响的流域其应用受到限制.本文在深入了解SWAT模型结构和模型运行的内部机制,明晰各类输入、输出文件格式和空间运行单元组织方法的基础上... SWAT模型取用水模块针对美国实际情况设定,不能实现不同年份各月动态输入,在我国受强烈人类活动影响的流域其应用受到限制.本文在深入了解SWAT模型结构和模型运行的内部机制,明晰各类输入、输出文件格式和空间运行单元组织方法的基础上,对模型源代码进行修改,完成模型输入、输出文件(TxtInOut)中.wus内取用水设置的追加和修改,反映模型模拟子流域在不同年份、不同月份用水量的差异.同时,针对SWAT模型中设定的水库基本特征参数值范围较小,不符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本研究对参数值输入范围进行扩展,使其符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将修改后的模型在漳卫南运河流域进行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模拟效果.本文在SWAT模型改进和完善上做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并在人类剧烈影响流域水量水质的模拟中得到了应用,为漳卫南运河流域水资源水环境管理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漳卫南运河 水库 水量 水质 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地利用方式对丘陵地区水量水质影响研究 被引量:9
14
作者 李庆航 董增川 +2 位作者 刘薇 费如君 赵杰 《水电能源科学》 2008年第1期14-17,共4页
以苏南丘陵地区句容市为例,采用分布式水文模型(SWAT)对不同土地利用方式、水量水质的影响进行模拟,分析了土地利用变化前后对区域产流产污的影响及不同比例下的土地利用方式产流产污的变化,为句容地区土地利用方式提供指导。
关键词 土地利用变化 水资源 水量水质模拟 非点源 SWAT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容河治理前后水量水质耦合模拟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徐艳红 陈小龙 +1 位作者 张万顺 王生愿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3期71-75,80,共6页
自1958年在华容河进出口建闸后,水流流速变缓,泥沙淤积严重,水质恶化。为解决华容河目前存在的上述问题,需采取河道疏浚和引水工程措施。采用一维和二维水质水量耦合模型对华容河治理工程前后不同引水量条件下的水质水量变化情况进行了... 自1958年在华容河进出口建闸后,水流流速变缓,泥沙淤积严重,水质恶化。为解决华容河目前存在的上述问题,需采取河道疏浚和引水工程措施。采用一维和二维水质水量耦合模型对华容河治理工程前后不同引水量条件下的水质水量变化情况进行了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工程建成后,在13 m3/s引水量条件下,既能够满足华容河沿岸居民的需水量要求,也能够保证华容河水功能区的水质。模拟结果为华容河的水环境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质 水量 河道疏浚 引水 模拟分析 华容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业循环冷却水模拟分析软件 被引量:3
16
作者 唐聿明 党艳春 +3 位作者 刘澜川 陈瑞光 杨波 左禹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94-96,共3页
介绍了自行开发的工业循环冷却水模拟分析软件。软件包括水质分析与判断,水量平衡计算,药剂消耗及费用计算,水质数据管理及辅助查询五个模块。采用VB 6.0编写,集计算、分析、判断、数据库管理、绘制曲线和报表的生成及打印输出等功能。... 介绍了自行开发的工业循环冷却水模拟分析软件。软件包括水质分析与判断,水量平衡计算,药剂消耗及费用计算,水质数据管理及辅助查询五个模块。采用VB 6.0编写,集计算、分析、判断、数据库管理、绘制曲线和报表的生成及打印输出等功能。具有计算速度快、准确率高、界面友好、易于操作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冷却水 水质判断 水量计算 模拟分析 软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闸坝河网水系TMDLs计算模型构建及应用 被引量:8
17
作者 吕菲菲 单楠 +1 位作者 马天海 闫中月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96-102,共7页
针对多闸坝河网水流控制特征,以MIKE11 HD(hydrodynamic)和AD(advection/dispersion))模块的水量-水质模型为基本模块,通过水位-流量关系及其水位控制,体现闸坝调度对河网水动力及其水质的影响,构建了多闸坝河网水系最大日负荷(To... 针对多闸坝河网水流控制特征,以MIKE11 HD(hydrodynamic)和AD(advection/dispersion))模块的水量-水质模型为基本模块,通过水位-流量关系及其水位控制,体现闸坝调度对河网水动力及其水质的影响,构建了多闸坝河网水系最大日负荷(Total Maximum Daily Loads Process,TMDLs)计算系统,并应用于淮河流域江苏省沂沭泗水系.利用2006年—2008年及2010年水文、水质监测资料对计算模型的率定与验证.验证结果为:计算区域板浦、沭阳闸下站水位计算值和实测值平均相对误差为0.45%和0.91%,仲集和沭阳(南泓)站CODMn和氨氮的计算值和实测值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4%~7.1%和6.5%~20.4%.以2010年(平水年)为设计水文条件,研究区内主要水质受限水体CODMn与氨氮最大日负荷年总计值分别为25276.85吨和1932.56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MDLs 多闸坝河网水系 水量-水质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南丘陵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对水量水质影响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李亚平 董增川 +1 位作者 李庆航 刘薇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5-8,共4页
水资源是关系到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具有战略意义的自然资源,是土地资源发挥最大优势的基本条件,而土地利用方式的变化对水资源的量和面源污染起着制约作用。利用分布式水文模型对苏南丘陵地区句容市的土地利用变化下产流、产污进行模拟,... 水资源是关系到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具有战略意义的自然资源,是土地资源发挥最大优势的基本条件,而土地利用方式的变化对水资源的量和面源污染起着制约作用。利用分布式水文模型对苏南丘陵地区句容市的土地利用变化下产流、产污进行模拟,分析土地利用变化前后对区域产流产污(氮和磷等)的影响,为当地土地利用方式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变化 水资源 水量水质模拟 面源污染 苏南丘陵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水环境改善的城市河网综合调控研究进展与前沿 被引量:5
19
作者 练继建 杨阳 马超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781-787,共7页
面向日益突出的城市河网水环境改善需求,从支撑技术和管理决策两方面,总结了当前研究进展,并提出了3个待解决的技术难题:(1)城市河道高效适应性水质净化技术和装置;(2)城市河网精细水环境模拟和全局优化调控技术;(3)城市河网水环境改善... 面向日益突出的城市河网水环境改善需求,从支撑技术和管理决策两方面,总结了当前研究进展,并提出了3个待解决的技术难题:(1)城市河道高效适应性水质净化技术和装置;(2)城市河网精细水环境模拟和全局优化调控技术;(3)城市河网水环境改善管理决策支持技术.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亟需突破和解决的前沿技术,包括城市河网联动水循环净化系统的集成水质净化技术、城市河网水循环净化系统的水动力-水质耦合数值模拟与综合调控技术、城市河网联动水循环净化系统管理信息平台构建技术,并阐述了技术的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河网 水环境改善 综合调控 水质净化 耦合模拟 管理信息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灌区退水模拟与调控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5
20
作者 李静思 费良军 +2 位作者 李山 史中兴 陈天顺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54-64,共11页
灌区退水是灌区水文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合理的退水不但会降低水资源的利用效率,而且会增加环境污染的风险,对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构成威胁。而灌区退水的模拟与调控是实现灌区退水资源"量、质、效"综合控制的手段。在系统... 灌区退水是灌区水文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合理的退水不但会降低水资源的利用效率,而且会增加环境污染的风险,对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构成威胁。而灌区退水的模拟与调控是实现灌区退水资源"量、质、效"综合控制的手段。在系统总结灌区退水可能组成与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剖析了灌区退水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归纳了退水量化的计算方法,并重点论述了多种水文模型在灌区退水模拟中应用的可行性以及退水调控的研究现状,以期为深化灌区退水机理的科学认识及采取有效调控手段提供参考。最后针对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提出未来的重点研究方向,主要包括:(1)变化环境下退水规律的进一步揭示;(2)适用于灌区退水模拟的水文模型开发是未来急需解决的技术难题;(3)水量-水质联合调控是未来灌区退水的重点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区退水 退水规律 数值模拟 水量-水质联合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