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云南虎跳峡“滑石板”岩质滑坡的基本特征与成因
被引量:
9
1
作者
曾庆利
张西娟
杨志法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6,共6页
1996年10月28日云南虎跳峡左岸发生"滑石板"顺层岩质滑坡。滑坡体呈不规则菱形,长800多m、宽250m、厚30多m,体积不小于500万m^3,高速下滑300多m入金沙江,并堵江成坝。通过详细野外调查和室内资料对比分析,发现该段斜坡系由内...
1996年10月28日云南虎跳峡左岸发生"滑石板"顺层岩质滑坡。滑坡体呈不规则菱形,长800多m、宽250m、厚30多m,体积不小于500万m^3,高速下滑300多m入金沙江,并堵江成坝。通过详细野外调查和室内资料对比分析,发现该段斜坡系由内外两层结构组成,内层为原生节理的层状结构,外层为节理裂隙化松散结构。揭示了虎跳峡滑石地段斜坡发生滑坡的复杂成因机制,认为该滑坡是在玉龙—哈巴雪山断块强烈隆升背景下,地震、降雨和深切峡谷的强卸荷改造等地球内、外部动力耦合作用的结果。最后对该段斜坡的稳定性进行了初步评价,认为将来还可能再次发生类似岩质顺层滑坡,其周期长短则受内外动力的联合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虎跳峡
岩质滑坡
丽江地震
地球内外动力耦合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玉龙—哈巴雪山断块差异隆升的基本特征及其地质灾害效应
被引量:
14
2
作者
张西娟
曾庆利
马寅生
《中国地质》
CAS
CSCD
2006年第5期1075-1082,共8页
青藏高原新生代以来的持续性、阶段性隆升是地球演化过程中重要的地质和环境事件。尤其是晚新生代以来的加速隆升,使青藏高原主体及其周缘地区成为中国大陆地貌的最高一级阶梯。笔者主要从新构造运动条件下青藏高原东南缘玉龙—哈巴雪...
青藏高原新生代以来的持续性、阶段性隆升是地球演化过程中重要的地质和环境事件。尤其是晚新生代以来的加速隆升,使青藏高原主体及其周缘地区成为中国大陆地貌的最高一级阶梯。笔者主要从新构造运动条件下青藏高原东南缘玉龙—哈巴雪山断块这样一个典型的第四纪以来断块快速差异隆升的地区出发,通过详细研究该断块的组成以及几何学运动学特征来探讨其隆升机制,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该快速隆起的地质灾害效应(如地震、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等)及其对本区地质灾害发育和发展的控制作用,进而得到地球内动力地质作用与重大地质灾害(外动力地质作用)之间存在必然的耦合关系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构造运动
玉龙-哈巴雪山断块
差异隆升
地质灾害效应
丽江地震
滑石板滑坡
地球内外动力耦合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云南虎跳峡“滑石板”岩质滑坡的基本特征与成因
被引量:
9
1
作者
曾庆利
张西娟
杨志法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工程地质力学重点实验室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出处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6,共6页
基金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项目(KZCX3-SW-134)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2002CB412701)
文摘
1996年10月28日云南虎跳峡左岸发生"滑石板"顺层岩质滑坡。滑坡体呈不规则菱形,长800多m、宽250m、厚30多m,体积不小于500万m^3,高速下滑300多m入金沙江,并堵江成坝。通过详细野外调查和室内资料对比分析,发现该段斜坡系由内外两层结构组成,内层为原生节理的层状结构,外层为节理裂隙化松散结构。揭示了虎跳峡滑石地段斜坡发生滑坡的复杂成因机制,认为该滑坡是在玉龙—哈巴雪山断块强烈隆升背景下,地震、降雨和深切峡谷的强卸荷改造等地球内、外部动力耦合作用的结果。最后对该段斜坡的稳定性进行了初步评价,认为将来还可能再次发生类似岩质顺层滑坡,其周期长短则受内外动力的联合控制。
关键词
虎跳峡
岩质滑坡
丽江地震
地球内外动力耦合作用
Keywords
Hutiao-Gorge
rock land
s
lide
Lijiang
earth
quake
coupling of the earth's endogenic and exogenic action
分类号
P425.5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玉龙—哈巴雪山断块差异隆升的基本特征及其地质灾害效应
被引量:
14
2
作者
张西娟
曾庆利
马寅生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工程地质力学重点实验室
出处
《中国地质》
CAS
CSCD
2006年第5期1075-1082,共8页
基金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大调查项目(1212010511508)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2002CB412701)资助。
文摘
青藏高原新生代以来的持续性、阶段性隆升是地球演化过程中重要的地质和环境事件。尤其是晚新生代以来的加速隆升,使青藏高原主体及其周缘地区成为中国大陆地貌的最高一级阶梯。笔者主要从新构造运动条件下青藏高原东南缘玉龙—哈巴雪山断块这样一个典型的第四纪以来断块快速差异隆升的地区出发,通过详细研究该断块的组成以及几何学运动学特征来探讨其隆升机制,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该快速隆起的地质灾害效应(如地震、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等)及其对本区地质灾害发育和发展的控制作用,进而得到地球内动力地质作用与重大地质灾害(外动力地质作用)之间存在必然的耦合关系的结论。
关键词
新构造运动
玉龙-哈巴雪山断块
差异隆升
地质灾害效应
丽江地震
滑石板滑坡
地球内外动力耦合作用
Keywords
neotectonic movement
differential uplift
geological hazard effect
Lijiang
earth
quake
Hua
s
hiban land
s
lide
coupling
of the
earth'
s
endogenic
and
exogenic
force
s
Yulong-Haba
s
now Mountain block
分类号
P542 [天文地球—构造地质学]
P694 [天文地球—地质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云南虎跳峡“滑石板”岩质滑坡的基本特征与成因
曾庆利
张西娟
杨志法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玉龙—哈巴雪山断块差异隆升的基本特征及其地质灾害效应
张西娟
曾庆利
马寅生
《中国地质》
CAS
CSCD
2006
1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