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四川盆地东南部南川地区煤层气地质特征及富集主控因素 |
何希鹏
汪凯明
罗薇
高玉巧
刘娜娜
郭涛
周亚彤
武迪迪
|
《石油实验地质》
北大核心
|
2025 |
3
|
|
|
2
|
陆相湖盆转换面与规模圈闭发育特征 |
杨占龙
李相博
沙雪梅
郝彬
|
《岩性油气藏》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3
|
新疆博格达山北缘二叠纪中—晚期构造运动的沉积响应 |
鲁智帅
谢庆宾
张津宁
祁利祺
许涛
陈佳
相泓含
|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2
|
|
|
4
|
四川类前陆盆地盆-山耦合系统和沉积学响应 |
郑荣才
李国晖
戴朝成
李楠
王昌勇
|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50
|
|
|
5
|
煤化作用与构造-热事件的耦合效应研究——盆地动力学过程的地质记录 |
曹代勇
李小明
邓觉梅
|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30
|
|
|
6
|
新疆博格达地区中二叠世—早三叠世构造-气候-沉积演化及耦合机制 |
史燕青
王剑
张国一
刘明
向鹏飞
杨志波
季汉成
|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1 |
18
|
|
|
7
|
东营凹陷边界断层活动性与沉积演化耦合关系的量化表征 |
张伟忠
查明
韩宏伟
于景强
崔世凌
曲志鹏
|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7 |
13
|
|
|
8
|
青藏东缘昌都—思茅构造带中新生代陆内裂谷作用 |
钟康惠
唐菊兴
刘肇昌
寇林林
董树义
李志军
周慧文
|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22
|
|
|
9
|
西秦岭大草滩群的形成时代和构造意义探讨 |
陈义兵
张国伟
裴先治
鲁如魁
梁文天
郭秀峰
|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10
|
|
|
10
|
铁法盆地含煤沉积旋回的构造控制作用 |
王宇林
刘锦
魏恒飞
王铁晖
王刚
|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4
|
|
|
11
|
不同构造背景下礁滩的发育特征和差异性 |
刘伟
洪海涛
张艳秋
郝彬
石书缘
|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6
|
|
|
12
|
阿曼前陆盆地构造-沉积特征及其对油气成藏的控制 |
罗贝维
尹继全
张兴阳
王欢
王自剑
段海岗
张宁宁
杨沛广
|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2 |
3
|
|
|
13
|
青藏高原北部新生代构造演化在柴达木盆地中的沉积记录 |
关平
简星
|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11
|
|
|
14
|
克拉美丽山与大井坳陷的构造关系——兼论石炭纪构造-沉积格局 |
张磊
何登发
易泽军
李涤
|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0 |
16
|
|
|
15
|
初论构造-地表过程-气候耦合系统 |
李建彪
|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9
|
|
|
16
|
鄂尔多斯南部地区早古生代主动大陆边缘演化特征 |
钱锋
艾永峰
|
《西安工程学院学报》
|
2002 |
22
|
|
|
17
|
利用活动断层构造形迹确定矿井构造应力主方向 |
张文军
张宏伟
张建华
|
《阜新矿业学院学报》
|
1997 |
1
|
|
|
18
|
1966—1976年间云南11次M_s≥6级地震的临震大气扰动 |
赵洪声
赵永亮
|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
1989 |
1
|
|
|
19
|
柴达木盆地北缘侏罗系沉积层序的构造演化响应 |
姚宏鑫
王宗秀
朱随洲
徐建
王志浩
马崇军
闵祥吉
周宇
储照波
|
《西北地质》
CAS
CSCD
|
2017 |
7
|
|
|
20
|
陆丰凹陷古近系构造-沉积差异性及其对油气成藏的控制 |
米立军
张向涛
汪旭东
雷永昌
余一欣
于福生
|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8 |
3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