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2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evelopments of numerical methods for linear and nonlinear fluid-solid interaction dynamics with applications 被引量:9
1
作者 Jing Tang XING 《力学进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95-139,共45页
关键词 linear and nonlinear fluid-solid interactions MIXED FE-substructuremethod MIXED FE-BE METHOD MIXED FE-FD METHOD MIXED FE-SP METHOD fluidsloshing acoustic volume—structure coupling breaking WAVE simulations pressurewaves in fluids LNG ship VLFS-water interaction WAVE energy harvest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robabilistic model and analysis of coupled train-ballasted track-subgrade system with uncertain structural parameters 被引量:7
2
作者 MAO Jian-feng XIAO Yuan-jie +2 位作者 YU Zhi-wu Erol TUTUMLUER ZHU Zhi-hui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1年第7期2238-2256,共19页
Random dynamic responses caused by the uncertainty of structural parameters of the coupled train-ballasted track-subgrade system under train loading can pose safety concerns to the train operation.This paper introduce... Random dynamic responses caused by the uncertainty of structural parameters of the coupled train-ballasted track-subgrade system under train loading can pose safety concerns to the train operation.This paper introduced a computational model for analyzing probabilistic dynamic responses of three-dimensional(3D)coupled train-ballasted track-subgrade system(TBTSS),where the coupling effects of uncertain rail irregularities,stiffness and damping properties of ballast and subgrade layers were simultaneously considered.The number theoretical method(NTM)was employed to design discrete points for the multi-dimensional stochastic parameters.The time-histories of stochastic dynamic vibrations of the TBSS with systematically uncertain structural parameters were calculated accurately and efficiently by employing the probability density evolution method(PDEM).The model-predicted results were consistent with those by the Monte Carlo simulation method.A sensitivity study was performed to assess the relative importance of those uncertain structural parameters,based on which a case study was presented to explore the stochastic probability evolution mechanism of such train-ballasted track-subgrade syste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upled train-ballast-subgrade system structural parameter uncertainty stochastic dynamic analysis probability density evolution method wheel-rail interac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斜浪规则波中船舶运动与载荷的CFD-FEM模拟分析
3
作者 焦甲龙 陈振威 +2 位作者 徐文华 蒋彩霞 陈帅 《中国舰船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8-98,共11页
[目的]旨在建立基于CFD-FEM双向流固耦合的船舶水弹性方法,预报船舶在斜浪规则波中的运动与波浪载荷,并充分考虑不对称载荷与结构响应及非线性载荷因素的影响。[方法]首先,基于CFD软件建立斜浪规则波计算域,在流场域中求解三维N-S方程,... [目的]旨在建立基于CFD-FEM双向流固耦合的船舶水弹性方法,预报船舶在斜浪规则波中的运动与波浪载荷,并充分考虑不对称载荷与结构响应及非线性载荷因素的影响。[方法]首先,基于CFD软件建立斜浪规则波计算域,在流场域中求解三维N-S方程,实时求解非线性波浪载荷;然后,建立船体梁与船体外表面耦合的有限元模型,通过在船体梁上均匀施加集中质量和横摇惯性矩,实现船模总质量和横摇转动惯量与实船的相似;最后,通过船体外表面实时进行信息传递,以在2个求解器之间进行双向迭代耦合,进而针对非对称波浪载荷及船体结构响应开展模拟预报。[结果]与试验结果的比较表明,该数值方法能够较为准确地预报纵摇、垂向弯矩和扭矩的趋势与幅值;在高海况下,波频的水平弯矩和扭矩会随波高线性增加,而在高频信号下则表现出明显的非线性增大。[结论]采用所建立的CFD-FEM方法能够准确预报船舶在不对称波浪下的运动与载荷响应,可为复杂海况下船舶的水动力与结构载荷性能预报评估提供一种新的途径,且在恶劣海况下,船体水弹性效应对垂向弯矩、水平弯矩和扭矩均具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 水弹性 波浪载荷 斜浪 流固耦合 扭矩 弯扭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体与大变形弹性结构物相互作用MPS-BPM耦合模型研究
4
作者 郝婕 王丽珠 +1 位作者 蒋勤 朱刘杰 《力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325-1335,共11页
针对流体与大变形弹性结构物相互作用中流-固界面复杂、大自由液面变形和强非线性运动的特点,采用改进的移动粒子半隐式法(MPS)模拟不可压缩流体运动,引入改进的黏结粒子模型(BPM)计算弹性结构体的变形运动,构建了一种新的基于纯拉格朗... 针对流体与大变形弹性结构物相互作用中流-固界面复杂、大自由液面变形和强非线性运动的特点,采用改进的移动粒子半隐式法(MPS)模拟不可压缩流体运动,引入改进的黏结粒子模型(BPM)计算弹性结构体的变形运动,构建了一种新的基于纯拉格朗日法的MPS-BPM无网格粒子法流-固耦合数值模型.该模型基于压强梯度力量化弹性结构物粒子所受到的周围流体作用;通过建立流体粒子和弹性结构物粒子的压力泊松方程,对流体域和结构域进行统一的数值离散求解,实现弹性结构体对周围流体的反馈作用;利用背景网格法削弱流-固交界面处的数值压力振荡与自由液面的数值波动,增强模型的计算精度和稳定性.首先,通过对弹性悬臂梁在初始瞬时速度条件下的运动模拟,验证改进的BPM法对模拟弹性体大变形运动问题的可靠性.然后,通过对弹性闸门溃坝水流运动与闸门变形、溃坝水流对弹性结构物冲击作用的模拟,分析MPS-BPM流-固耦合模型在模拟复杂的流-固相互作用问题中的适用性.计算结果表明:基于MPS-BPM耦合模型得到的流体速度场和压强场变化合理、弹性结构体内部应力分布平滑且流-固交界面处未出现非物理间隙,该耦合模型能够很好地再现流-固相互作用的运动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耦合数值模拟 移动粒子半隐式法 黏结粒子模型 弹性结构变形 界面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波-流联合作用下弹性管振动响应研究
5
作者 王金诺 陈正寿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128-139,共12页
由海流和波浪联合作用所引起的涡激振动是导致海洋立管等细长海洋结构物疲劳破坏的重要诱因,不过目前尚缺乏沿管轴向流致和波致振动特性分析的研究。采用流体体积法捕捉自由液面,建立数值波浪水池,基于双向流-固耦合技术开展了波-流联... 由海流和波浪联合作用所引起的涡激振动是导致海洋立管等细长海洋结构物疲劳破坏的重要诱因,不过目前尚缺乏沿管轴向流致和波致振动特性分析的研究。采用流体体积法捕捉自由液面,建立数值波浪水池,基于双向流-固耦合技术开展了波-流联合作用下弹性管的数值仿真,对比分析了波-流荷载对弹性管振动特性的影响。在波浪作用下,管振幅随KC数增加呈逐步增大趋势,顺流向与横流向的振动频率为波频倍数;波浪力集中作用在自由液面附近,使沿管轴向的时均流体力系数在不同管段范围呈现不同的分布特性。在波-流联合作用下,振幅随外流速的变化趋势与单独外流的振动响应相一致,振动位移较波浪作用下的情况更为规则;顺流向的振动频率仍由波频主导,横流向激发出一个主频和两个显著次频,且主、次频的差值为波频倍数。最后,对比了波浪、波-流联合作用下4个典型波浪位置处沿管轴向的尾流涡街模式,外流的参与加快了旋涡的泄放,同时也是控制泄涡发放类型的主导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性管 -流联合作用 -固耦合 水动力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桩-土动力相互作用的渡槽结构水平地震响应分析 被引量:15
6
作者 李正农 张盼盼 +2 位作者 朱旭鹏 周振纲 卢剑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37-143,共7页
以Housner流-固耦合模型和Penzien桩-土相互作用模型为基础,建立一种同时考虑流-固耦合与桩-土相互作用的渡槽结构简化计算模型,并给出其计算参数。该计算模型分为等价体系和自由场体系,并采用自由场输入。推导同时考虑弯曲变形和剪切... 以Housner流-固耦合模型和Penzien桩-土相互作用模型为基础,建立一种同时考虑流-固耦合与桩-土相互作用的渡槽结构简化计算模型,并给出其计算参数。该计算模型分为等价体系和自由场体系,并采用自由场输入。推导同时考虑弯曲变形和剪切变形时的群桩刚度矩阵,采用分别计算各子结构阻尼的方式来考虑整个结构的阻尼,并采用等效线性化原理来考虑土体的非线性。以某渡槽为例,采用该模型对其进行分析,并与刚性基础模型对比。计算结果表明,两种情况下的自振特性和水平地震响应均有较大差别,在渡槽抗震研究与设计中不能忽略桩-土相互作用。同时采用该计算模型对拟动力试验模型进行分析,并与试验结果比较,二者基本一致,说明计算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渡槽 -固耦合 -土相互作用 等价体系 自由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流体-结构耦合计算问题的网格数据交换方法 被引量:29
7
作者 徐敏 史忠军 陈士橹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32-535,共4页
气动 /结构耦合数值模拟是研究非线性气动弹性的基础。数据交换和插值是非线性气动弹性仿真问题的关键。目前的插值方法不能满足非线性气动弹性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有限元四节点 ( FEFN)插值方法。该方法是一种局部插值方法 ,并不依赖... 气动 /结构耦合数值模拟是研究非线性气动弹性的基础。数据交换和插值是非线性气动弹性仿真问题的关键。目前的插值方法不能满足非线性气动弹性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有限元四节点 ( FEFN)插值方法。该方法是一种局部插值方法 ,并不依赖于结构模型带来的整体信息。以圆柱体为具体算例 ,插值结果与有限平板插值方法 ( IPS)进行了算例对比 ,表明 FEFN方法更能代表计算物体的表面 ,且计算简单、计算量小、误差小 ,是一种适合计算流体力学 ( CFD) /计算结构动力学( CSD)耦合仿真的界面数据交换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固耦合 非线性气动弹性 耦合CFD/CSD界面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超声速进气道前缘流场-热-结构耦合分析 被引量:9
8
作者 张胜涛 陈方 刘洪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36-443,共8页
通过分析高超声速流场-热-结构耦合问题的机理过程,对多场耦合模型进行了数学物理描述,以此发展了松耦合分析策略框架。在此基础上,采用自适应耦合计算时间步长、混合插值策略和复杂外形网格变形等方法,实现了多场耦合分析平台。针对高... 通过分析高超声速流场-热-结构耦合问题的机理过程,对多场耦合模型进行了数学物理描述,以此发展了松耦合分析策略框架。在此基础上,采用自适应耦合计算时间步长、混合插值策略和复杂外形网格变形等方法,实现了多场耦合分析平台。针对高超声速飞行器进气道前缘结构的耦合特征进行了初步分析研究,计算结果揭示了在持续长时间飞行条件下流场-热-结构耦合的时空分布特征,为深入开展高超声速飞行器热防护系统的综合性能评估及优化提供了理论与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超声速流动 进气道 流场--结构耦合 热防护 自适应耦合步长 耦合策略 激波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化场地桩-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的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41
9
作者 黄雨 八嶋厚 张锋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46-651,共6页
基于Biot两相饱和多孔介质动力耦合理论,采用有效应力方法对液化场地桩基础的地震反应进行了三维有限元分析。在饱和液化砂土的循环塑性模拟中,采用了超固结边界面、Armstrong-Frederick型非线性运动硬化准则和非关联流动准则来描述动... 基于Biot两相饱和多孔介质动力耦合理论,采用有效应力方法对液化场地桩基础的地震反应进行了三维有限元分析。在饱和液化砂土的循环塑性模拟中,采用了超固结边界面、Armstrong-Frederick型非线性运动硬化准则和非关联流动准则来描述动荷载作用下砂土的循环活动性以及液化强度等特性。对于桩的动力本构行为,则采用了可以考虑体积效应和轴向力影响的梁—柱单元来模拟。以某城市高架桥的实际工程为例,应用该方法对地基液化时桩—土—结构的动力相互作用进行了计算分析,并得到了一些有用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液化 --结构动力相互作用 本构模型 动力耦合分析 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结构耦合系统动态特性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高世桥 王栋 牛少华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35-238,共4页
研究人对结构动态特性的影响.以木质横梁为研究对象,电子激励器为背景激励;人站立于横梁跨中,并测试人静止和拍手两种情况下结构的加速度响应,通过实测值和理论值之间的互相关性确定结构的模态参数.研究结果表明人静止和活动时,结构的... 研究人对结构动态特性的影响.以木质横梁为研究对象,电子激励器为背景激励;人站立于横梁跨中,并测试人静止和拍手两种情况下结构的加速度响应,通过实测值和理论值之间的互相关性确定结构的模态参数.研究结果表明人静止和活动时,结构的固有频率下降,阻尼增加,而人静止时阻尼增加相对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耦合系统 动态特性 -结构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饱和土体中压力隧洞衬砌-土相互作用解析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刘干斌 谢康和 施祖元 《应用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56-61,共6页
基于Biot理论 ,采用渗流 力学耦合模型研究分析了内水压力作用下饱和土体中压力隧洞衬砌 土的相互作用问题。假定衬砌和土体均为饱和多孔介质 ,且衬砌和土体完全接触。运用积分变换理论 ,在Laplace变换域中得到了衬砌和土体中的应力... 基于Biot理论 ,采用渗流 力学耦合模型研究分析了内水压力作用下饱和土体中压力隧洞衬砌 土的相互作用问题。假定衬砌和土体均为饱和多孔介质 ,且衬砌和土体完全接触。运用积分变换理论 ,在Laplace变换域中得到了衬砌和土体中的应力、位移和孔隙水压力解答 ,并利用Laplace数值逆变换得到时域中的解。文末的算例分析结果表明 :(1)采用渗流 力学耦合模型能较好地反映隧洞衬砌与土体相互作用中应力和变形的随时间变化过程 ;(2 )衬砌和土体的相对刚度对隧洞的计算结果有很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隧洞 衬砌-土相互作用 渗流-力学耦合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圆柱涡激振动的结构-尾流振子耦合模型研究 被引量:15
12
作者 宋芳 林黎明 凌国灿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57-365,共9页
建立了一个新的结构-尾流振子耦合模型.流场近尾迹动力学特征被模化为非线性阻尼振子,采用vander Pol方程描述.以控制体中结构与近尾迹流体间受力互为反作用关系来实现流固耦合.采用该模型进行了二维结构涡激振动计算,得到了合理的振幅... 建立了一个新的结构-尾流振子耦合模型.流场近尾迹动力学特征被模化为非线性阻尼振子,采用vander Pol方程描述.以控制体中结构与近尾迹流体间受力互为反作用关系来实现流固耦合.采用该模型进行了二维结构涡激振动计算,得到了合理的振幅随来流流速的变化规律和共振幅值,并正确地预计了共振振幅值A_(max)~*随着质量阻尼参数(m~*+C_A)ζ的变化规律,给出了预测A_(max)~*值的拟合公式.采用该模型计算了三维柔性结构在均匀来流和简谐波形来流作用下的VIV响应.结构在均匀来流作用下振动呈现由驻波向行波的变化过程,并最后稳定为行波振动形态.在简谐波形来流作用下,结构呈现混合振动形态,幅值随时间呈周期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激振动 流固耦合 尾流振子模型 动力响应 数值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体与结构相互作用问题的FE-SPH耦合模拟 被引量:9
13
作者 肖毅华 韩旭 胡德安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3-18,106,共6页
应用有限元(FE)-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SPH)耦合法模拟了具有自由表面的不可压流体与结构的相互作用问题。流体和结构分别采用SPH法和有限元法同时求解,两者在交界面处的相互作用通过接触算法进行处理。为了避免隐式计算压力,通过引入人... 应用有限元(FE)-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SPH)耦合法模拟了具有自由表面的不可压流体与结构的相互作用问题。流体和结构分别采用SPH法和有限元法同时求解,两者在交界面处的相互作用通过接触算法进行处理。为了避免隐式计算压力,通过引入人工压缩率,将不可压流体近似为人工可压缩流体。采用FE-SPH耦合法对弹性板在随时间变化的水压作用下的变形以及倒塌水柱冲击弹性结构两个问题进行了模拟。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以及其他已有数值结果符合良好,说明FE-SPH耦合法用于流体与结构相互作用问题的模拟是可行和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与结构相互作用 有限元-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耦合 接触算法 人工压缩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子循环-预测校正的三维SRM点火瞬态流固耦合数值模拟 被引量:5
14
作者 高双武 强洪夫 +1 位作者 周伟 马昌兵 《计算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B04期84-89,共6页
为了分析固体火箭发动机点火瞬态工作过程,通过采用基于子循环-预测校正的紧耦合算法,研究高效的耦合器耦合计算流体动力学代码及计算结构动力学代码,对某翼柱型装药固体火箭发动机点火瞬态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翼柱型发动机点火过程... 为了分析固体火箭发动机点火瞬态工作过程,通过采用基于子循环-预测校正的紧耦合算法,研究高效的耦合器耦合计算流体动力学代码及计算结构动力学代码,对某翼柱型装药固体火箭发动机点火瞬态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翼柱型发动机点火过程中,尾部药柱壁面最开始点燃,同时火焰快速向翼槽和头部传播,翼段是最容易发生破坏的地方;紧耦合算法能有效地应用于固体火箭发动机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火箭发动机 点火瞬态 流固耦合 子循环.预测校正 紧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力坝-库水-地基相互作用分析方法比较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王铭明 陈健云 徐强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715-722,共8页
对5种不同高度的重力坝分别采用流固耦合模型与附加质量模型进行了坝体-库水系统相互作用的时域地震动分析.将这两种模型计算所得动水压力结果与Westergaard公式解析解相比较可知,约70m高的中低重力坝采用Westergaard公式计算动水压力... 对5种不同高度的重力坝分别采用流固耦合模型与附加质量模型进行了坝体-库水系统相互作用的时域地震动分析.将这两种模型计算所得动水压力结果与Westergaard公式解析解相比较可知,约70m高的中低重力坝采用Westergaard公式计算动水压力就能满足工程实际的要求;对于160m以上的中高重力坝,采用流固耦合模型计算库水作用及坝体动力响应较为接近现实情况.从坝体频率、位移、峰值加速度(PGA)三个方面的结果可以看出,附加质量模型模拟地震条件下库水对坝体作用较流固耦合模型有一定的夸大,对中高坝而言更为显著.地基对200m级高坝库水作用的影响非常明显,在计算坝体与库水相互作用时地基作用不可忽略;对于70m高的中低坝,地基作用可以不用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固耦合 Westergaard公式 附加质量 动水压力 坝体-库水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化场地桩-土地震相互作用振动台试验数值模拟 被引量:27
16
作者 唐亮 凌贤长 +3 位作者 徐鹏举 苏雷 张效禹 张勇强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302-306,311,共6页
基于动力Biot理论将饱和砂土模拟为两相介质,正确考虑水和土颗粒之间变形关系,采用完全耦合u-p有限元公式模拟土体位移和孔压,选用多屈服面弹-塑性本构模型模拟黏土、砂土,砂层划分为20-8节点六面体单元,桩处理为梁-柱单元,建立三维有... 基于动力Biot理论将饱和砂土模拟为两相介质,正确考虑水和土颗粒之间变形关系,采用完全耦合u-p有限元公式模拟土体位移和孔压,选用多屈服面弹-塑性本构模型模拟黏土、砂土,砂层划分为20-8节点六面体单元,桩处理为梁-柱单元,建立三维有效应力振动台试验分析模型。通过振动台试验结果,验证该模型的正确性,显示该方法能够准确地模拟可液化场地桩-土-结构动力相互用的重要特征,这对于实际工程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动力耦合有限元方法 --桥梁结构动力相互作用 振动台试验 可液化场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体系阻尼及地震反应分析 被引量:10
17
作者 夏栋舟 何益斌 刘建华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2923-2928,共6页
通过全面考虑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体系中上部结构阻尼、地基土黏滞材料阻尼以及地基基础平动与转动时的辐射阻尼,推导了土-结构相互作用体系的耦合阻尼比公式。结合国内外关于阻尼调整系数的研究成果,提出了基于加速度反应谱的阻尼影响... 通过全面考虑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体系中上部结构阻尼、地基土黏滞材料阻尼以及地基基础平动与转动时的辐射阻尼,推导了土-结构相互作用体系的耦合阻尼比公式。结合国内外关于阻尼调整系数的研究成果,提出了基于加速度反应谱的阻尼影响因子概念,建立阻尼影响因子η与《规范》中地震影响系数α的关系式。通过耦合阻尼比公式以及提出的η与α的关系式,对土-结构相互作用体系地震作用加以研究。结果表明考虑土与上部结构的相互作用后能够增大体系的阻尼性能,并大大降低上部结构的地震作用,提高体系的整体抗震性能。其成果为未来抗震防灾研究与工程的抗震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动力相互作用 耦合阻尼比 阻尼影响因子 抗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桩-土相互作用的连续刚构桥车桥耦合振动分析 被引量:12
18
作者 李小珍 刘孝寒 刘德军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54-58,共5页
针对某高速铁路上一座位于软弱地基处的连续刚构桥,为研究考虑桩-土相互作用对上部结构和车辆动力响应的准确影响,避免由于桩顶横向位移和弯曲的耦合作用带来的误差,建立包含桩基础的整体桥梁模型(全桩模型),对比以往常用的墩底固结模... 针对某高速铁路上一座位于软弱地基处的连续刚构桥,为研究考虑桩-土相互作用对上部结构和车辆动力响应的准确影响,避免由于桩顶横向位移和弯曲的耦合作用带来的误差,建立包含桩基础的整体桥梁模型(全桩模型),对比以往常用的墩底固结模型和在承台底施加弹簧约束的模型(等效刚度模型)。计算分析了三种模型的自振特性,使用桥梁动力分析程序BDAP V2.0分别进行动力仿真分析。对比分析表明:考虑桩-土相互作用对桥梁横向振动有较大影响,其中横向动位移显著增大,最大误差达31%,而横向加速度降低;全桩模型由于考虑了桩-土相互作用以及横向位移和弯曲的耦合作用,比墩底固结模型和等效刚度模型要合理;高速铁路桥梁位于软弱地基处且具有高桩承台时,应采用考虑桩-土-上部结构动力相互作用的有限元模型进行车桥动力仿真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动力相互作用 车桥耦合振动 动力响应 连续刚构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土-结构相互作用的车桥系统耦合振动分析 被引量:6
19
作者 李忠献 黄健 张国忱 《天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035-1041,共7页
列车提速加剧了车桥系统的耦合振动,为此结合天津轻轨工程分析了考虑土-结构相互作用(SSI)效应的车桥系统的耦合振动.分别建立了考虑SSI效应和不考虑SSI效应(即墩底固接)的车桥系统耦合振动的分析模型.在车桥系统模型中,建立了27个自... 列车提速加剧了车桥系统的耦合振动,为此结合天津轻轨工程分析了考虑土-结构相互作用(SSI)效应的车桥系统的耦合振动.分别建立了考虑SSI效应和不考虑SSI效应(即墩底固接)的车桥系统耦合振动的分析模型.在车桥系统模型中,建立了27个自由度的车辆模型;在桥梁模型中采用空间梁单元进行模拟;在考虑SSI效应中, 以弹簧和阻尼器模拟土介质的动力性质,将群桩基础等效简化为弹性地基梁.对天津轻轨工程一座四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的数值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考虑SSI效应,对桥梁结构的横向和扭转角位移响应影响显著,而对桥梁结构的竖向和纵向位移响应影响不大,其中横向位移最大增幅达90%,扭转角最大增幅接近38%.可见,处于地基软弱地区的铁路桥梁,SSI效应会对车桥系统的耦合振动产生不容忽视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桥梁 车桥系统 耦合振动 -结构相互作用 群桩 弹性地基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不规则建筑-ATMD相互作用系统动力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李春祥 瞿燕 +1 位作者 王超 李锦华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26-31,共6页
使用傅里叶变换,建立了土-不规则建筑-ATMD相互作用系统的动力方程。定义ATMD的参数准则为:设置ATMD结构的最大平移和扭转角位移动力放大系数的最小值的最小化。ATMD有效性准则定义为:设置ATMD结构的最大位移动力放大系数的最小值的最... 使用傅里叶变换,建立了土-不规则建筑-ATMD相互作用系统的动力方程。定义ATMD的参数准则为:设置ATMD结构的最大平移和扭转角位移动力放大系数的最小值的最小化。ATMD有效性准则定义为:设置ATMD结构的最大位移动力放大系数的最小值的最小化与未设置ATMD结构的最大位移动力放大系数之比。基于定义的准则,研究了不规则建筑标准化偏心系数(NER)、扭转对侧向频率比(TTFR)、土对结构的刚度比(SRSS)和高基比(HBR)对AT-MD最优参数和有效性的影响。通过数值分析,综合出了一些有益的建议,为软土地基不规则建筑的地震振动控制设计与实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TMD 振动控制 土与结构相互作用 扭转耦合 最优参数 不规则建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