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冬季北太平洋海气环流年代际异常的统计动力诊断 被引量:8
1
作者 张东凌 吕庆平 张立凤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92-704,共13页
本文对冬季北太平洋大气和大洋环流做了联合复经验正交函数(CEOF)分解和小波分析,并分别讨论了第一、二模态的年代际变化及其与海表温度异常(SSTA)年代际变化(PDO、NPGO模态)的关系,得到以下主要结论:第一、二模态对时间系数的分析显示... 本文对冬季北太平洋大气和大洋环流做了联合复经验正交函数(CEOF)分解和小波分析,并分别讨论了第一、二模态的年代际变化及其与海表温度异常(SSTA)年代际变化(PDO、NPGO模态)的关系,得到以下主要结论:第一、二模态对时间系数的分析显示,其与PDO、NPGO指数的相关性较高,且小波分析表明其分别具有明显的准22、12年的年代际变化周期,这与PDO、NPGO模态的周期相同;第一、二模态时间系数对北太平洋SSTA的回归分析表明,其回归系数场的空间分布分别与PDO、NPGO的十分接近。第一、二模态空间场中大气环流异常分别类似于海平面气压异常(SLPA)的AL、NPO模态,可分称其为AL、NPO的风场模;而大洋环流异常则分别相应于SSTA的PDO、NPGO模态,可称其为PDO、NPGO的流场模。由第一、二模态近表层流场异常得到的垂直运动空间分布分别与PDO、NPGO的空间结构相似,说明海洋上层海盆尺度大洋环流引起的垂直运动所导致的海温动力变化是形成PDO、NPGO的重要原因,而大洋环流异常扮演着中介角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气环流异常 年代际变化 复EOF分析 PDO模态 NPGO模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自由度耦合强非线性振动系统的规范形方法 被引量:3
2
作者 万浩川 张琪昌 王炜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72-577,共6页
采用改进后的规范形理论研究一个线性耦合的三自由度强非线性振动系统。介绍了多自由度耦合强非线性系统的复规范形方法,利用一个恒等的矩阵变换将方程解耦,求出解耦后系统的规范形表达式。通过对一个实际振动系统的分析,用数值仿真方... 采用改进后的规范形理论研究一个线性耦合的三自由度强非线性振动系统。介绍了多自由度耦合强非线性系统的复规范形方法,利用一个恒等的矩阵变换将方程解耦,求出解耦后系统的规范形表达式。通过对一个实际振动系统的分析,用数值仿真方法验证了该方法在研究多自由度耦合强非线性问题中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规范形 多自由度 耦合 强非线性振动 渐近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错位反馈注入方法提高时空混沌控制效率 被引量:2
3
作者 高继华 肖井华 彭建华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EI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80-84,共5页
以空间一维复Ginzburg-Landau振子系统为模型,研究时空混沌系统的可控性.通过对局域反馈方法的优化,提出一种新的错位反馈注入控制方法.数值实验结果表明,通过调整控制器的错位间隔,该方法可以扩展可控区域参数空间的控制强度和控制器... 以空间一维复Ginzburg-Landau振子系统为模型,研究时空混沌系统的可控性.通过对局域反馈方法的优化,提出一种新的错位反馈注入控制方法.数值实验结果表明,通过调整控制器的错位间隔,该方法可以扩展可控区域参数空间的控制强度和控制器数目范围,提高时空混沌控制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沌控制 时空混沌 耦合复ginzburg-landau振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型耦合复动力系统的同步动力学 被引量:3
4
作者 樊炳航 孙鹤旭 +1 位作者 张华 周进 《复杂系统与复杂性科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72-77,共6页
通过讨论网络型耦合复动力系统的同步动力学问题,给出了该系统同步流形稳定性的分析方法,得到了网络型耦合复动力系统局部同步和全局同步的充分条件。所得的结果可以应用到由一个典型的复洛伦兹系统构成的网络耦合复动力系统,数值仿真... 通过讨论网络型耦合复动力系统的同步动力学问题,给出了该系统同步流形稳定性的分析方法,得到了网络型耦合复动力系统局部同步和全局同步的充分条件。所得的结果可以应用到由一个典型的复洛伦兹系统构成的网络耦合复动力系统,数值仿真表明理论结果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耦合复动力系统 复杂网络 同步动力学 复洛伦兹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模式耦合现象中复转矩系数法和开环模式判稳方法的等价性证明 被引量:6
5
作者 甄自竞 杜文娟 王海风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2272-2279,共8页
复转矩系数法和开环模式判稳方法采用相同的系统划分方式,都是将系统划分为2个子系统。当机械子系统的开环模式和电气子系统的开环模式相互靠近时,其中一个对应的闭环模式阻尼弱化甚至有可能处在复平面右半平面,这种现象称之为强模式耦... 复转矩系数法和开环模式判稳方法采用相同的系统划分方式,都是将系统划分为2个子系统。当机械子系统的开环模式和电气子系统的开环模式相互靠近时,其中一个对应的闭环模式阻尼弱化甚至有可能处在复平面右半平面,这种现象称之为强模式耦合现象。这种现可以同时采用复转矩系数法和开环模式判稳方法进行分析。该文主要对强模式耦合现象中复转矩系数法和开环模式判稳方法的等价性进行证明。在理论上证明2种方法的稳定判据一致,从而说明2种方法的等价性,并结合算例对理论进行验证,发现不同场景下两种方法的稳定判断结果完全一致,和理论推导结果相符;同时采用复转矩系数法从阻尼机理的角度对强模式耦合现象做出解释,并提出根据开环模式的留数估算复转矩系数法中阻尼系数的公式,计算结果表明估算值和实际值较为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转矩系数法 强模式耦合 开环模式判稳方法 次同步振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