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pplication of excavation compensation method for enhancing stability and efficiency in shallow large-span rock tunnels
1
作者 BIAN Wen-hui YANG Jun +2 位作者 ZHU Chun WANG Ke-xue XU Dong-ming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9期3242-3263,共22页
Engineering shallow,large-span rock tunnels challenges deformation control and escalates construction costs.This study investigates the excavation compensation method(ECM)and its associated technologies to address the... Engineering shallow,large-span rock tunnels challenges deformation control and escalates construction costs.This study investigates the excavation compensation method(ECM)and its associated technologies to address these issues.Utilizing five key technologies,the ECM effectively modulates radial stress post-excavation,redistributes stress in the surrounding rock,and eliminates tensile stress at the excavation face.Pre-tensioning measures further enhance the rock’s residual strength,establishing a new stability equilibrium.Field tests corroborate the method’s effectiveness,demonstrating a crown settlement reduction of 3–8 mm,a nearly 50%decrease compared to conventional construction approaches.Additionally,material consumption and construction duration were reduced by approximately 30%–35%and 1.75 months per 100 m,respectively.Thus,the ECM represents a significant innovation in enhancing the stability and construction efficiency of large-span rock tunnels,marking a novel contribution to the engineering fiel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xcavation compensation method rocky tunnels shallow spanning tunnels tunnel support field tes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自适应扩展卡尔曼滤波器的齿槽转矩抑制方法
2
作者 张蔚 凡昊洁 +1 位作者 张继爽 邰梓异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77-584,共8页
为了抑制轴向磁场磁通切换永磁(axial field flux-switching permanent magnet,AFFSPM)电动机齿槽转矩引起的转矩脉动,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扩展卡尔曼滤波器的齿槽转矩抑制方法.该方法根据齿槽转矩分析结果,以及AFFSPM电动机数学模型和... 为了抑制轴向磁场磁通切换永磁(axial field flux-switching permanent magnet,AFFSPM)电动机齿槽转矩引起的转矩脉动,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扩展卡尔曼滤波器的齿槽转矩抑制方法.该方法根据齿槽转矩分析结果,以及AFFSPM电动机数学模型和损耗模型,将齿槽转矩引起的系统转矩脉动作为扩展状态变量,与电流环的反馈电流一起构造系统扩张状态空间方程.在状态估计过程中引入了遗忘因子,提高观测精度和速度.与基于谐波电流注入法抑制齿槽转矩的控制方法进行了控制性能和突变工况对比.结果表明:所提出控制方法在低速时转矩脉动降低了43.5%,电损耗降低了14.8%,能更有效抑制齿槽转矩脉动和提高系统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向磁场磁通切换永磁电动机 齿槽转矩 转矩脉动 系统效率 自适应扩展卡尔曼滤波器 扰动补偿 矢量控制 谐波电流注入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水平共面一发双收磁偶极装置的瞬变电磁早期二次场信号提取研究
3
作者 王家明 李海侠 刘慧鹏 《地质论评》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534-1544,共11页
在瞬变电磁探测中,通常认为一次场衰减迅速,晚期接收到的总场信号主要由地质体引起的二次场信号构成,所以常用晚期信号开展勘探。笔者等以导电环模型为基础开展了模拟仿真,对不同延时情况下二次场信号的响应进行分析,得出早期二次场信... 在瞬变电磁探测中,通常认为一次场衰减迅速,晚期接收到的总场信号主要由地质体引起的二次场信号构成,所以常用晚期信号开展勘探。笔者等以导电环模型为基础开展了模拟仿真,对不同延时情况下二次场信号的响应进行分析,得出早期二次场信号幅值比晚期更强的结论,在浅层勘探中更具优势。由于早期总场信号中一次场较强,导致难以准确提取出地质体引起的二次场。为有效提取早期二次场信息,笔者等结合发射线圈在空间中的磁感应分布特征与磁偶极装置收发分离的特性,引入了参考线圈,并通过数字补偿的方法对接收线圈中的一次场进行压制。经过与传统磁偶极装置的实验对比,笔者等提出的一发双收装置和二次场提取方法可对一次场信号进行有效压制,使早期二次场异常信息得以凸显。通过对地下管线的探测试验,证实了本文所提出的装置与方法在实际工作中能够取得较好的探测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瞬变电磁法 水平共面磁偶极装置 数字信号补偿 一次场压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EM的引力参考传感器自引力计算与补偿 被引量:3
4
作者 高志勇 王上 王智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9-97,共9页
空间引力波探测太极计划将利用激光干涉的方法,测量两个检验质量之间的距离变化反演引力波信息。在0.1 mHz处,要求检验质量在敏感轴方向的总残余加速度保持在3×10^(-15)m·s^(-2)/√Hz以下。由航天器载荷静引力、热形变和质量... 空间引力波探测太极计划将利用激光干涉的方法,测量两个检验质量之间的距离变化反演引力波信息。在0.1 mHz处,要求检验质量在敏感轴方向的总残余加速度保持在3×10^(-15)m·s^(-2)/√Hz以下。由航天器载荷静引力、热形变和质量波动引起的自引力噪声是检验质量的残余加速度噪声主要来源之一,要求检验质量在敏感轴方向的自引力加速度小于1×10^(-10)m/s^(2),引力梯度小于5×10^(-8)s^(-2)。为了计算检验质量处的自引力大小和引力梯度,针对检验质量与引力源几何形状的不规则性,基于有限元法编写程序计算了引力参考传感器中的引力源作用在检验质量上的线加速度、角加速度和引力梯度。为了缩短计算时间,提出“类自适应”网格划分方法以减小网格数量,并设计了配重以补偿自引力。计算结果显示,经过补偿后的检验质量在敏感轴方向的自引力加速度为9.2377×10^(-12)m/s^(2),引力梯度为-2.5691×10^(-8)s^(-2),满足设计要求。本研究能够为航天器和引力参考传感器的设计与引力补偿提供参考与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引力波探测 引力参考传感器 自引力 引力梯度 引力补偿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偿向下延拓方法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16
5
作者 高玉文 骆遥 文武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2747-2756,共10页
位场向下延拓是重、磁处理和解释的常用方法,但其不稳定性限制了其在资料处理及反演中的应用.本文基于补偿圆滑滤波思想以及空间域向下延拓迭代法,通过逐次补偿的办法实现位场的稳定向下延拓.同时,在频率域空间给出了该下延方法的频率... 位场向下延拓是重、磁处理和解释的常用方法,但其不稳定性限制了其在资料处理及反演中的应用.本文基于补偿圆滑滤波思想以及空间域向下延拓迭代法,通过逐次补偿的办法实现位场的稳定向下延拓.同时,在频率域空间给出了该下延方法的频率域响应因子,并讨论了其低通滤波特性,理论模型和实际位场资料试验表明该方法向下延拓稳定性具有较高的延拓精度.将其应用于重力密度界面反演中,改进反演的稳定性,实际莫霍界面反演表明下延因子具备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位场 向下延拓 补偿法 频率响应 理想低通滤波器 密度界面反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限差分法在光纤陀螺温度场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4
6
作者 毛彩虹 宫兆涛 +1 位作者 牟旭东 杨国光 《压电与声光》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98-101,共4页
光纤环是光纤陀螺仪中的核心部件。光纤环所处的环境因素,如温度、应力引起的非互易性相位噪声,对陀螺仪精度的影响不容忽视,并且成为光纤陀螺仪工程化的瓶颈。该文通过有限差分法,对四极子光纤环在非稳态传热过程中的温度场进行数值求... 光纤环是光纤陀螺仪中的核心部件。光纤环所处的环境因素,如温度、应力引起的非互易性相位噪声,对陀螺仪精度的影响不容忽视,并且成为光纤陀螺仪工程化的瓶颈。该文通过有限差分法,对四极子光纤环在非稳态传热过程中的温度场进行数值求解,分析了光纤环在试验提供的温度环境下的温度零漂。提出光纤环尾纤补偿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差分法 光纤陀螺 温度场 尾纤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超声波风速仪 被引量:5
7
作者 李聪 国红玉 王峰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9-32,53,共5页
叙述了超声波风速测量的原理,依据时差法的理论推导了V型结构的二维超声波测风速的计算公式,提出了一种基于微控制器STM32的超声波风速仪的设计方法。描述了超声波发射LC振荡选频电路、信号放大电路、二阶有源低通滤波器和有源全波整流... 叙述了超声波风速测量的原理,依据时差法的理论推导了V型结构的二维超声波测风速的计算公式,提出了一种基于微控制器STM32的超声波风速仪的设计方法。描述了超声波发射LC振荡选频电路、信号放大电路、二阶有源低通滤波器和有源全波整流滤波的关键技术的实现过程,并给出相应电路图和验证结果,程序融入了AR自回归模型滤波算法。同时对温度对风速影响和脉动风场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该电路动态自适应能力强,抗干扰能力较强,配以智能化算法可实现高精度的风速测量,具有较高的参考和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差法 超声波风速仪 STM32 全波整流滤波电路 脉动风场 AR自回归模型 温度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测量反应堆快中子注量率的电流型宽禁带半导体探测器设计 被引量:1
8
作者 苏春磊 欧阳晓平 +4 位作者 李达 刘洋 宋晓靓 余小任 欧阳潇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2359-2363,共5页
为解决强流混合场快中子注量率实时测量的难题,本文基于反冲质子法,以耐辐照性能强、噪声低的半绝缘型(SI)GaN半导体材料为基础,采用带石墨平衡体及聚乙烯转换靶的并联结构,设计补偿式电流型探测器的方案,有效地降低了γ射线灵敏度。利... 为解决强流混合场快中子注量率实时测量的难题,本文基于反冲质子法,以耐辐照性能强、噪声低的半绝缘型(SI)GaN半导体材料为基础,采用带石墨平衡体及聚乙烯转换靶的并联结构,设计补偿式电流型探测器的方案,有效地降低了γ射线灵敏度。利用该探测器测量了西安脉冲堆1#径向孔道内混合场的快中子注量率,其结果与已有测量结果符合较好,验证了该方案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子、γ混合场 反冲质子法 宽禁带半导体 快中子注量率 补偿电流并联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波勘探中一些物理负效应的野外补偿方法
9
作者 曹明 徐传平 +2 位作者 郑雄 邓雁 巫芙蓉 《勘探地球物理进展》 2005年第1期42-50,i002,共10页
PS转换波勘探采用纵波震源,具有采集成本低及劳动强度小的特点,在识别岩性、孔隙中的流体性质以及裂缝描述等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但在实际多分量采集设计和施工中,或多或少忽略了PS波的传播特性、反射强度、波型转换、介质吸收... PS转换波勘探采用纵波震源,具有采集成本低及劳动强度小的特点,在识别岩性、孔隙中的流体性质以及裂缝描述等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但在实际多分量采集设计和施工中,或多或少忽略了PS波的传播特性、反射强度、波型转换、介质吸收以及检波器组合等因素的物理负效应,特别忽略了精细的采集设计和合理的采集参数所能带给资料上的细微变化对地质解释的贡献。归纳了导致P波和PS波的传播特性和造成地震成像差异的原因,给出了在野外采集中的补偿办法,并通过实例总结出以前勘探实践中忽略的因素,得出的结论对传统的P波勘探和转换波勘探都有着重要的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效应 补偿方法 多波勘探 野外 物理 转换波勘探 传播特性 劳动强度 裂缝描述 流体性质 反射强度 波型转换 介质吸收 地质解释 采集参数 补偿办法 借鉴作用 PS波 成本低 多分量 检波器 设计 P波 震源 纵波 岩性 孔隙 地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独热码有限状态机的斐索干涉解调相位补偿方法 被引量:8
10
作者 赵晨光 周次明 +5 位作者 庞彦东 范典 陈希 刘涵洁 周卿 李宇潇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9,共9页
针对相位调制型超弱光纤光栅水听器阵列解调过程中发生的相位翻转现象,提出了一种基于独热码编码的有限状态机相位补偿方法,用来在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中对翻转信号进行实时修正.将解调信号相位及其补偿条件设计在独热码编码的有限状... 针对相位调制型超弱光纤光栅水听器阵列解调过程中发生的相位翻转现象,提出了一种基于独热码编码的有限状态机相位补偿方法,用来在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中对翻转信号进行实时修正.将解调信号相位及其补偿条件设计在独热码编码的有限状态机中,通过状态机内部状态的即时转移,实现高时钟速率下光纤干涉系统解调信号的相位补偿.对多种相位补偿方式在功能仿真和实验测试中的功耗、占用资源及时序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基于独热码状态机的相位补偿方法,不仅可以正确地解决相位翻转问题,保证信号的完整性,同时还可以增加信号解调动态范围,使系统的逻辑延迟降低6%,在水声光纤传感解调系统的高吞吐率和高时钟频率应用环境下具有一定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状态机 斐索干涉 补偿算法 现场可编程门阵列 光纤布拉格光栅 相位调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偿阳极位置对舰船腐蚀电场防护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7
11
作者 徐庆林 王向军 +1 位作者 张建春 刘德红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23-128,共6页
为了减少舰船腐蚀电场对船上电磁通信设备的干扰,需要对舰船腐蚀电场进行抑制或消除.采用三维边界元法建立潜艇腐蚀静电场模型,研究补偿阳极位置对腐蚀电场防护效果的影响,结合电偶极子模型理论解释了静电场防护原理,基于静电场防护原理... 为了减少舰船腐蚀电场对船上电磁通信设备的干扰,需要对舰船腐蚀电场进行抑制或消除.采用三维边界元法建立潜艇腐蚀静电场模型,研究补偿阳极位置对腐蚀电场防护效果的影响,结合电偶极子模型理论解释了静电场防护原理,基于静电场防护原理,分析不同补偿阳极位置产生舰船腐蚀电场差异的原因.结果表明:补偿阳极的周向位置对电场防护效果影响较小,而纵向位置对电场防护效果有明显的影响;补偿阳极与螺旋桨的纵向距离分别为16.6、10.8、5、1 m时,电场模量的防护效果分别为3.41%、24.88%、49.27%和34.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腐蚀电场 补偿阳极 防护效果 舰船 边界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态无功补偿技术的磁平衡式电流互感器设计 被引量:14
12
作者 国智博 陈锋 +2 位作者 王彦昊 刘杰 马西奎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1期217-224,共8页
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动态无功补偿技术的磁平衡式电流互感器设计方法,其应用能够实现对大范围波动电流的精确测量。通过对电流互感器工作原理及其测量误差的分析,提出基于动态无功补偿的磁平衡式电流互感器控制算法,即采用自适应扰动法实... 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动态无功补偿技术的磁平衡式电流互感器设计方法,其应用能够实现对大范围波动电流的精确测量。通过对电流互感器工作原理及其测量误差的分析,提出基于动态无功补偿的磁平衡式电流互感器控制算法,即采用自适应扰动法实现对电流互感器二次侧测量电流的最大电流跟踪。建立了基于Comsol和Simulink联合仿真的磁平衡式电流互感器场-路耦合模型,仿真和实验验证了所提出磁平衡式电流互感器模型的有效性以及控制算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功补偿 磁平衡式电流互感器 场-路耦合模型 自适应扰动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型SERF原子磁力计三轴静磁场主动补偿电路设计 被引量:1
13
作者 姚泽坤 王青 +6 位作者 郭清乾 冯晓宇 胡涛 张寅 吴中毅 常严 杨晓冬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40-44,50,共6页
无自旋交换弛豫(SERF)原子磁力计是当前灵敏度最高的磁场测量传感器,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而小型SERF原子磁力计易受到地磁环境及内部元件剩磁影响,需对磁力计周围剩磁进行补偿,使其工作在近乎零磁场环境下(<1 nT),以实现高量灵敏度... 无自旋交换弛豫(SERF)原子磁力计是当前灵敏度最高的磁场测量传感器,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而小型SERF原子磁力计易受到地磁环境及内部元件剩磁影响,需对磁力计周围剩磁进行补偿,使其工作在近乎零磁场环境下(<1 nT),以实现高量灵敏度测量。对此,文中基于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设计开发了单泵浦光小型SERF原子磁力计三轴静磁场主动补偿控制电路,通过对原子磁力计三轴线圈施加直流扫描磁场,快速准确实现了-60~60 nT三轴磁场同步补偿。测量轴方向平均补偿精度分别达到0.12 nT和0.25 nT,泵浦光轴方向平均补偿精度达到0.36 nT,可满足小型SERF原子磁力计高灵敏测量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磁力计 三轴磁场补偿 FPGA电路 磁场扫描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硅湿法腐蚀中(110)衬底上的凸角补偿方法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涵 李伟华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750-754,共5页
从硅晶胞的空间原子结构出发,对(110)衬底进行研究,提出了针对(110)衬底上规则目标凸角结构的通用补偿方法.以(100)衬底上已提出的图形分析和共性补偿方法为依据,确定了(110)衬底表面特征晶向的平面关系,将所选70℃30%(质量分数)的KOH... 从硅晶胞的空间原子结构出发,对(110)衬底进行研究,提出了针对(110)衬底上规则目标凸角结构的通用补偿方法.以(100)衬底上已提出的图形分析和共性补偿方法为依据,确定了(110)衬底表面特征晶向的平面关系,将所选70℃30%(质量分数)的KOH腐蚀液条件下的特征晶面(111)、(311)以及与衬底同簇的(110)晶面与衬底相交,得到平面特征晶向,从而构建补偿图形的拓扑框架,最终选择拓扑框架中的部分晶向构成具体的补偿图形.利用各向异性三维仿真软件对由该方法设计得到的补偿结果进行验证,模拟结果与设计预期相一致,充分证实了该设计方法的正确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10)衬底 凸角补偿 拓扑结构 通用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FT和共轭梯度法的近场诊断方法 被引量:2
15
作者 杜柏 李建新 丁解 《现代雷达》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35-39,共5页
介绍了一种相控阵天线口径场诊断方法,本方法基于等效磁流法,通过引入矩量法建立近场测量数据域天线口径场分布的矩阵方程,再应用共轭梯度法求解该矩阵方程以获得相控阵天线的口径场分布,达到对口径场进行诊断的目的。同时引入探头补偿... 介绍了一种相控阵天线口径场诊断方法,本方法基于等效磁流法,通过引入矩量法建立近场测量数据域天线口径场分布的矩阵方程,再应用共轭梯度法求解该矩阵方程以获得相控阵天线的口径场分布,达到对口径场进行诊断的目的。同时引入探头补偿技术,利用探头平方根法,消除了探头对测量数据的影响。选取平面阵列进行数值仿真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并在微波暗室中对某相控阵天线进行了诊断试验,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与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场测量 等效磁流 共轭梯度法 探头补偿 相控阵天线口径场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磁性设备补偿磁场的数学模型及其应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丁玉洁 张杰 +1 位作者 陆震 鲁习文 《运筹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03-110,共8页
研究用永磁体对铁磁性设备进行磁场补偿的问题,建立了补偿磁场的数学模型.将设备划分成若干个小长方体后,基于磁矩量法建立了数学模型,并对补偿磁场进行拟合.在计算模型中的耦合系数矩阵时,用多个点的平均值作为耦合系数的有效值,提高... 研究用永磁体对铁磁性设备进行磁场补偿的问题,建立了补偿磁场的数学模型.将设备划分成若干个小长方体后,基于磁矩量法建立了数学模型,并对补偿磁场进行拟合.在计算模型中的耦合系数矩阵时,用多个点的平均值作为耦合系数的有效值,提高了计算结果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并且,针对永磁体距离设备很近时,设备呈现出的非线性磁化特性,通过优化方法求解各个单元的等效磁化率,这种方法不需要知道铁磁材料的磁化曲线和设备结构,便于计算和实际应用.最后,通过实验设计与数值计算,得到了永磁体对设备进行补偿的磁场分布,模型计算结果与实际测量数据误差在11%以内,这说明该模型能够满足工业要求,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备磁场 磁场补偿 磁矩量法 耦合系数矩阵 等效磁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能级原子系统中的快速绝热演化与时间反演
17
作者 刘焕焕 徐永刚 +4 位作者 张静 王江 张梦桥 姚杰 李永放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6-42,共7页
利用反向透热场补偿法(counter-diabatic field compensation method,CDF)研究二能级原子系统中实现粒子布居完全转移过程的机理。结果表明:附加反向透热场修正了系统Rabi频率,经过一个快速的脉冲光场作用后,可使系统本征值产生两个具... 利用反向透热场补偿法(counter-diabatic field compensation method,CDF)研究二能级原子系统中实现粒子布居完全转移过程的机理。结果表明:附加反向透热场修正了系统Rabi频率,经过一个快速的脉冲光场作用后,可使系统本征值产生两个具有相同能量、靠的很近的简并点;通过这两个能量简并点,系统可实现两次透热过程,即二次隧穿过程,而第2次隧穿过程恰好是第1次的逆过程或时间反演过程,使得系统最终恢复到初始状态,实现了超绝热演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能级原子系统 反向透热补偿法 超绝热演化 粒子布居完全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阻页岩气层含气饱和度计算新方法 被引量:23
18
作者 张晋言 李淑荣 +2 位作者 王利滨 陈芳 耿斌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4-41,共8页
四川盆地涪陵地区焦石坝页岩气田的产层为上奥陶统五峰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其底部一般发育厚度20 m左右、有机质含量和含气丰度均高的优质页岩气层,但是该层段却不具有最高的电阻率数值,较低的电阻率往往会导致利用电法测井信息的Arc... 四川盆地涪陵地区焦石坝页岩气田的产层为上奥陶统五峰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其底部一般发育厚度20 m左右、有机质含量和含气丰度均高的优质页岩气层,但是该层段却不具有最高的电阻率数值,较低的电阻率往往会导致利用电法测井信息的Archie等公式计算获得的含气饱和度远远低于实验分析值。为提高页岩气层关键参数的计算精度,开展了寻求利用非电法测井信息计算含气饱和度的方法研究。在深入分析该区页岩气层低阻成因的基础上,剖析了传统电法测井求取含气饱和度的局限性,阐述了利用中子—密度孔隙度重叠计算含气饱和度的可行性。根据页岩气层中子、密度等孔隙度测井响应特征,采用岩心实验刻度,利用密度测井值、密度孔隙度、密度与中子孔隙度的差值,以及通过优化最佳叠合系数的双孔隙度重叠等多种方法建立了页岩气含气饱和度计算模型。该新方法有效避开了电法测井中的低阻因素的影响,从根本上解决了优质页岩气层段含气饱和度计算数值偏低的问题,在实际应用中见到了良好的效果,为该区页岩气储量的准确计算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含气饱和度 低电阻率 非电法 体积密度 补偿中子 重叠法 储量计算 四川盆地 焦石坝页岩气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