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60篇文章
< 1 2 6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Geothermal Resources Potential Analyses of Tanggu Urban Area and the Vicinity,Tianjin
1
作者 Yongjiang Yang,Jiulong Liu,Baozhen Jin,Fei Liu Tianjin Geothermal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Designing Institute,Tianjin 300250,China.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9-10,共2页
In order to construct a newly developed green area, the Tanggu urban area as the core part of Binhai new area,needs more and more clean energy year by year. This area is abound in geothermal resources endowed by the g... In order to construct a newly developed green area, the Tanggu urban area as the core part of Binhai new area,needs more and more clean energy year by year. This area is abound in geothermal resources endowed by the grand Nature.Based on the estimation o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ongying Formation GEOTHERMAL resourceS potential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 Tanggu urban area and VICINITY of TIANJI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镍钴矿产资源禀赋条件与找矿潜力 被引量:4
2
作者 张照伟 吴华英 +3 位作者 谭文娟 王亚磊 邵继 李文渊 《岩石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16-430,共15页
镍、钴属于新能源金属,在高端制造业、合金材料、新能源电池等领域具有不可替代性,需求量逐年陡增。但国内镍钴矿产资源原料极度短缺,对外依存度已高达93%和99%,潜在资源安全威胁凸显,加强国内镍钴矿产资源勘查已迫在眉睫。本文系统分... 镍、钴属于新能源金属,在高端制造业、合金材料、新能源电池等领域具有不可替代性,需求量逐年陡增。但国内镍钴矿产资源原料极度短缺,对外依存度已高达93%和99%,潜在资源安全威胁凸显,加强国内镍钴矿产资源勘查已迫在眉睫。本文系统分析了我国镍钴矿产资源成矿特征,无论是成矿类型,还是构造背景特征,与全球均存在显著不同。全球60%的镍资源主要赋存于红土型镍钴矿床中,40%的镍资源则储存在岩浆镍钴硫化物矿床内,而我国镍资源的93%赋存在岩浆镍钴硫化物矿床中。世界上60%的钴资源来自沉积型铜钴矿床、23%的岩浆型镍钴矿床、15%的红土型镍钴矿床及2%的热液型含钴矿床,而我国钴资源45%赋存于岩浆镍钴硫化物矿床内、40%的钴资源赋存在与热液相关矿床中,受赋存状态及开发利用条件限制,这部分赋存在热液矿床中的钴资源尚不能有效利用。可见,我国镍钴资源关键来源是岩浆型镍钴矿床。对比我国岩浆镍钴硫化物矿床成矿特征及地质分布特点,本文提出我国岩浆镍钴硫化物矿床独特的资源禀赋条件,重要结合带旁侧滞后发育的铁质系列镁铁-超镁铁质侵入岩是镍钴资源赋存的关键空间,明确勘查工作的重点方向。另外,分析认为,加强钴矿赋存状态研究,创新破解开发利用条件限制,是实现钴资源增储上产的关键路径。这为指导镍钴资源勘查、助力找矿新突破提供了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铁-超镁铁质岩 镍钴矿床 资源禀赋 找矿潜力 勘查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驻马店地区中深层地热资源综合信息探查和潜力评价 被引量:1
3
作者 胡剑 王道成 +5 位作者 徐凌 刘蔷 冷济高 高阳 赵雅静 尹超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7-75,共9页
河南省地热资源丰富,豫北、豫中地区地热资源勘探程度较高,目前已实现大规模开发利用,但豫南地区地热资源勘探程度较低,钻探资料有限,针对其构造特征、地层分布、地热地质特征和资源潜力研究程度相对薄弱,尚难满足产业化、规模化开发需... 河南省地热资源丰富,豫北、豫中地区地热资源勘探程度较高,目前已实现大规模开发利用,但豫南地区地热资源勘探程度较低,钻探资料有限,针对其构造特征、地层分布、地热地质特征和资源潜力研究程度相对薄弱,尚难满足产业化、规模化开发需要。基于区域地质特征,结合二维地震解释成果,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开展了驻马店地区地热地质特征研究、资源评价和有利区预测。研究表明,驻马店构造位于周口坳陷西南部的舞阳凹陷、驻马店—淮滨凹陷、平舆凸起和长山隆起区、南襄盆地东部的泌阳凹陷5个二级构造单元;驻马店地区除正阳、确山位于长山隆起区地热地质条件较差外,其余地区均具有较好的地热资源开发条件;该区发育有新近系、古近系砂岩热储和寒武-奥陶系碳酸盐岩3套层状热储,总静态资源量约为115×10^(15) kJ。预测泌阳县城区、新蔡县城区和驿城区西部热储埋深适中、涌水量大、温度较高,为最具地热资源开发有利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热资源 潜力分析 有利区预测 周口坳陷 泌阳凹陷 驻马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不同蒸发公式的流域典型期潜在蒸发、径流的时空演变特征 被引量:1
4
作者 宿辉 宋向旭 +3 位作者 周帅 武春晓 韩小庆 张晓 《长江科学院院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6-33,共8页
分析潜在蒸发、径流的时空变化对准确认识气候敏感区实际蒸发和水量平衡变化规律具有重要意义,但受全球气候年际、季节变化等影响,流域层面潜在蒸发、径流难以预测与评估。以气候敏感区黄河源区为研究对象,采用综合差分样本方法(CDSST)... 分析潜在蒸发、径流的时空变化对准确认识气候敏感区实际蒸发和水量平衡变化规律具有重要意义,但受全球气候年际、季节变化等影响,流域层面潜在蒸发、径流难以预测与评估。以气候敏感区黄河源区为研究对象,采用综合差分样本方法(CDSST)划分流域干湿状态为丰水年、枯水年和混合年,并构建了各状态下月尺度abcd水文模型,探究了4种潜在蒸发算法(Haregreaves、Makkink、Penman-Monteith和Jensen-Haise)不确定性对流域潜在蒸发、径流预测不确定性的影响;利用不均匀系数、集中度和相对变化幅度等水文指标,揭示了4种不同潜在蒸发算法对流域水资源预测的影响。结果表明:较1990年之前,流域呈干旱状态的年份增多(由4 a增至10 a),且丰水、枯水和混合年对应的年份个数占比分别为25.86%、24.14%和50%;同时,潜在蒸发算法不确定性改变了流域蒸发量和径流量的时空分布特征。研究结果对于科学掌握变环境下流域水文过程动态变化、区域水资源管理和生态恢复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在蒸发 径流不确定性 水资源 黄河源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钒矿成矿地质特征与资源潜力评价 被引量:1
5
作者 丁建华 张勇 +3 位作者 李立兴 叶会寿 李厚民 付雪瑞 《中国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2-42,共21页
【研究目的】钒金属因其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能而用途广泛,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国是钒资源大国,无论是总资源量还是产量、消费量均排列全球第一,对中国钒矿资源进行成矿规律总结和潜力分析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 【研究目的】钒金属因其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能而用途广泛,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国是钒资源大国,无论是总资源量还是产量、消费量均排列全球第一,对中国钒矿资源进行成矿规律总结和潜力分析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研究方法】本文在系统梳理和全面总结全国钒矿成矿规律的基础上,开展了钒矿资源潜力评价。【研究结果】与黑色岩系有关的沉积型钒矿是中国查明资源量占比最多的钒矿类型,主要集中分布于扬子地块南北缘、秦岭—大别造山带以及塔里木地块北缘,海侵、生物有机质、热水流体共同作用下沉积的黑色岩系地层是寻找该类型矿床最重要的找矿要素。其次为与基性—超基性杂岩有关的钒钛磁铁矿型钒矿,主要分布于攀西裂谷、华北地台北缘及天山一带,成矿主要与深大断裂有关,带状分布的构造-岩浆岩带是寻找该类型矿床最重要的要素。潜在资源预测共圈定了213个预测区,包括A类预测区32个,B类预测区85个,C类预测区96个。【结论】综合考虑中国钒矿资源在全球供需链中的位置,以及中国钒矿品位较低、共伴生矿多、矿物组成复杂的特点,结合资源综合利用水平较低、资源浪费较大的现状,建议为巩固和培养中国钒资源优势,对岩浆型钒钛磁铁矿应加大找矿投入,保证已有钒产业基地产能需求;对沉积型钒矿,应加强选冶技术研发,提高综合回收率;同时应加强高档钒产品的开发,提高对钒矿资源的高效、高端开发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钒矿 沉积黑色岩系型 岩浆钒钛磁铁矿型 成矿规律 资源潜力 矿产勘查工程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氦气勘探开发进展与展望
6
作者 刘成林 洪思婕 +7 位作者 王馨佩 范立勇 王海东 陈践发 朱玉新 丁振刚 张雪 胡浩然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77-789,共13页
氦气是重要的具有战略意义的资源,分析中国氦气勘探与开发进展及其勘探前景具有重大意义。研究分析了中国氦气勘探开发现状,梳理了中国典型含氦天然气田(藏)的地质条件,展望了中国氦气发展前景。研究认为:(1)氦气在中国主要与烃类或者... 氦气是重要的具有战略意义的资源,分析中国氦气勘探与开发进展及其勘探前景具有重大意义。研究分析了中国氦气勘探开发现状,梳理了中国典型含氦天然气田(藏)的地质条件,展望了中国氦气发展前景。研究认为:(1)氦气在中国主要与烃类或者非烃类气藏伴生,且富氦天然气藏具有多层、多类型分布特征,鄂尔多斯盆地、四川盆地和塔里木盆地是中国3大氦气富集盆地。(2)中国西部挤压型盆地以壳源氦气为主,少量为幔源氦气,与烃类和非烃类气藏伴生;中部盆地主要为壳源氦气,与烃类气藏伴生;东部拉张型盆地以壳-幔源氦气为主,主要与非烃类气藏伴生。(3)结合盆地构造背景,划分出7种氦气生运聚模式。(4)特殊的地质条件与构造演化史使中国具有不同于世界其他地区的氦气地质条件、资源潜力与分布特征。适合中国地质条件的氦气富集理论、对氦气资源潜力准确的认识和创新性的氦气勘探开发技术是中国氦气产量快速上升并稳定发展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需求量 产量 勘探 资源潜力 氦气 天然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东北地区侏罗系页岩油储层地质特征及资源潜力
7
作者 王显东 王志国 +4 位作者 成德安 马威奇 安测 曾宏斌 徐亮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0,共10页
针对川东北地区侏罗系凉高山组页岩油储层特征非均质性强、资源潜力尚不清楚等问题,通过岩心实验数据分析,明确岩性和物性等“四性”特征,再利用体积法进一步落实川东北地区侏罗系页岩油储层资源潜力。结果表明:凉高山组页岩呈现石英含... 针对川东北地区侏罗系凉高山组页岩油储层特征非均质性强、资源潜力尚不清楚等问题,通过岩心实验数据分析,明确岩性和物性等“四性”特征,再利用体积法进一步落实川东北地区侏罗系页岩油储层资源潜力。结果表明:凉高山组页岩呈现石英含量高的特征,岩相多为纹层状长英质页岩,硅质纹层发育;自留井组大安寨段和东岳庙段页岩层系岩性组合较为相似,以灰岩、页岩互层为主,岩相多为纹层状混合质页岩,钙质纹层发育;3套页岩储层的平均孔隙度为4%~9%,储集空间类型主要为硅质颗粒晶间孔、黏土晶间孔、黄铁矿晶间孔、有机质孔和页理缝;通过“七性”关系评价,明确凉高山组上段1亚段底部、凉高山组上段2亚段底部和凉高山组上段3亚段顶部为凉高山组最优甜点层;大安寨段中部和东岳庙段顶部为自流井组最优甜点层;通过体积法对3个页岩层系进行资源潜力评价,明确仪陇—大竹地区是四川盆地侏罗系陆相页岩油气下一步勘探的有利区带。研究成果为凉高山组页岩油的增储上产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东北地区 侏罗系 页岩油 富集特征 资源潜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菲律宾海铁锰结核和结壳的分布规律和成因机制
8
作者 任江波 王历星 +5 位作者 刘实佳 姜玉涵 于淼 杨永 姚会强 何高文 《岩石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449-2464,共16页
铁锰沉积矿产资源广泛分布于深海大洋,在边缘海也有显著分布。菲律宾海作为全球最大的边缘海之一,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复杂的构造背景使其成为研究铁锰结核和结壳分布规律及成因机制的理想场所。本研究综合了菲律宾海铁锰结核和结壳调查... 铁锰沉积矿产资源广泛分布于深海大洋,在边缘海也有显著分布。菲律宾海作为全球最大的边缘海之一,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复杂的构造背景使其成为研究铁锰结核和结壳分布规律及成因机制的理想场所。本研究综合了菲律宾海铁锰结核和结壳调查和研究成果,绘制了研究区铁锰沉积矿产的分布图,对比了不同区域样品的矿物、化学组成和成因机制。结果显示,菲律宾海铁锰结核和结壳共生现象普遍,发育水成、热液和水成-热液过渡型等多种类型。这些铁锰沉积矿产的形成得益于强大的底流、持续的氧化条件和较低的沉积速率,分布在较宽的水深范围,在1572~3845m形成富集带。水成型铁锰结核和结壳在九州-帕劳海脊和西菲律宾海基塔-奄美海台、(冲)大东海脊以及中央裂谷带广泛分布,其壳层厚度最大达15cm,最早可以追溯到19Ma。这些样品厚度主要为7.2~25.0mm,生长速率主要为4~7mm/Myr。热液铁锰沉积矿产在伊豆-小笠原-马里亚纳弧区域广泛发育,生长速率高,Co、Ni、Cu等金属品位低且变化范围大。菲律宾海深海盆地,尤其是西菲律宾海盆,铁锰结核发育稀少,这可能与九州-帕劳海脊和中央裂谷带等连续地形的阻隔作用有关,这些地形既不利于深水区物质和氧气的循环,也不利于沉积物的清除,导致相对封闭的海盆只能在局部形成小规模铁锰沉积矿产。尽管如此,东菲律宾海盆发育相对丰富的铁锰结核和结壳,其化学组成和地理位置介于上述两个区域,呈现以水成成因为主的水成-热液混合成因。此外,九州-帕劳海脊和西菲律宾海高地古老而稳定基底为铁锰壳层的生长提供了有利条件,相关的水成型铁锰沉积矿产最具资源潜力,具有与典型水成型铁锰矿产相似的矿物和化学组成,尽管其Co、Ni、Cu的金属品位略低,但该地区较快的生长速率和较浅的水深有望弥补这一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锰结核 铁锰结壳 分布规律 成因机制 资源潜力 菲律宾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省基性-超基性岩时空分布与铜镍硫化物矿资源潜力
9
作者 张翔 黄增保 +7 位作者 陈世强 司豪佳 徐锡东 王永强 李文轩 刘子锐 胡妍 龚振中 《西北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9-86,共18页
岩浆铜镍硫化物矿床是西北地区主要的铜镍矿床类型。近年来,甘肃省地矿局在北山、阿尔金山、祁连山等地区针对铜镍硫化物矿床开展了找矿勘查,并取得了一定进展,其成果受到行业高度关注。笔者系统总结了甘肃重要铜镍硫化物矿床研究新进... 岩浆铜镍硫化物矿床是西北地区主要的铜镍矿床类型。近年来,甘肃省地矿局在北山、阿尔金山、祁连山等地区针对铜镍硫化物矿床开展了找矿勘查,并取得了一定进展,其成果受到行业高度关注。笔者系统总结了甘肃重要铜镍硫化物矿床研究新进展和红川、大敖包沟等铜镍硫化物矿床找矿亮点,系统梳理和总结了甘肃省基性–超基性岩体(群)时空分布、岩浆型铜镍硫化物矿成矿地质条件、主要矿床类型和典型岩浆铜镍硫化物矿床特征,分析了甘肃省岩浆铜镍硫化物矿床的找矿潜力,划分了找矿远景区,圈定了找矿靶区,提出了找矿方向,为找矿勘查实践和理论研究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性-超基性岩 铜镍硫化物矿床 资源潜力 战略性矿产 甘肃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土壤硼地球化学异常特征与找矿远景区预测
10
作者 柳青青 王学求 +6 位作者 张必敏 周建 王玮 刘汉粮 刘东盛 周怡宁 常婵 《地学前缘》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0-60,共11页
硼是一种新兴战略矿产,在现代高新技术产业中应用广泛。近年来,硼的需求持续上升,硼矿资源勘查也日益受到重视。本文依托中国地球化学基准值计划所采集的3380件汇水域深层土壤数据,提供了全国B元素地球化学分布和异常特征。全国汇水域... 硼是一种新兴战略矿产,在现代高新技术产业中应用广泛。近年来,硼的需求持续上升,硼矿资源勘查也日益受到重视。本文依托中国地球化学基准值计划所采集的3380件汇水域深层土壤数据,提供了全国B元素地球化学分布和异常特征。全国汇水域土壤深层样品B平均含量为46.4μg/g,B整体上具有南高北低、连片分布的特点,可划分为5个地球化学分区,分别为东北与内蒙古东部地区(Ⅰ)、西北部地区(Ⅱ)、华北地区(Ⅲ)、青藏地区(Ⅳ)和南方地区(Ⅴ)。以B含量70.9和52.4μg/g(累频85%)分别作为南北方异常下限,共圈定出37个B地球化学异常,在全国圈定10个地球化学省和9个小规模异常。根据B异常空间分布,结合地质背景和硼矿床分布,进一步划分出9个成矿远景区,建议加大盐湖型硼矿的找矿勘查力度,并将硬岩(海相沉积)型硼矿作为下一步勘查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地球化学基准 找矿远景区 深层土壤 地球化学异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胜利油田化学驱油体系研究进展及资源潜力评价新方法
11
作者 束青林 巩锦程 +3 位作者 张娜 张磊 孙以德 李绪明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4-103,共10页
化学驱作为提高石油采收率的关键技术手段,其驱油体系的适用界限和资源潜力评价方法的科学构建,对于实现化学驱资源的可持续高效开发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长期以来,中外对于化学驱资源潜力的评价方法普遍侧重于油藏特性和地层流体性质... 化学驱作为提高石油采收率的关键技术手段,其驱油体系的适用界限和资源潜力评价方法的科学构建,对于实现化学驱资源的可持续高效开发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长期以来,中外对于化学驱资源潜力的评价方法普遍侧重于油藏特性和地层流体性质等主要指标,而未能与驱油体系适用界限相关联。随着驱油体系性能的提升,化学驱技术的适用界限得到了拓展,这使得传统资源潜力评价方法在面对更广阔油藏类型时,在针对性、可操作性和前瞻性等方面日益显现出局限性。为克服这一关键问题,系统梳理了中外化学驱资源潜力评价方法,重点阐述了近年来胜利油田通过持续攻关形成的新型驱油剂和体系,以及不同维度适用界限拓展情况,其中地层温度界限拓展至95℃,地层水矿化度界限拓展至50000 mg/L,钙镁离子质量浓度界限拓展至1500 mg/L,原油黏度界限拓展至1000 mPa·s,渗透率界限拓展至10×10^(-3)μm^(2)。进而建立了与化学驱油体系适用性相关联的资源潜力评价新方法,将胜利油田化学驱资源潜力分为聚合物驱后油藏、海上油藏、低效普通稠油油藏、高温高盐油藏和中低渗透油藏5类,同时构建了直观的化学驱技术适用性图版,以更加科学高效地指导化学驱技术在不同资源潜力油藏的开发应用实践,并将化学驱资源储量增加10×10^(8)t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驱油体系 研究进展 界限拓展 资源潜力 评价新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系统灵活运行对静态稳定裕度的影响研究
12
作者 李鹏飞 林泽源 +2 位作者 周志勇 刘柚梅 贾燕冰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99-409,共11页
【目的】新型电力系统中,高比例新能源并网和复杂多变的负荷需求使灵活性成为电网运行关注的重点,但调节各类资源达到灵活供需平衡的运行方式后对系统静态稳定性的影响还尚未可知。为此,提出一种计及电动汽车可调度潜力等灵活性资源的... 【目的】新型电力系统中,高比例新能源并网和复杂多变的负荷需求使灵活性成为电网运行关注的重点,但调节各类资源达到灵活供需平衡的运行方式后对系统静态稳定性的影响还尚未可知。为此,提出一种计及电动汽车可调度潜力等灵活性资源的优化运行策略,并研究了其对系统静态稳定裕度影响。【方法】首先,建立了基于电动汽车可调度潜力评估的电动汽车集群、负荷、外电网、风光、需求响应等灵活性供需模型;其次,提出一种表征更为全面的静态稳定裕度指标评估体系,基于考虑灵活性供需约束的机组出力结果,定量评价灵活运行对系统静态稳定裕度的影响。【结果】经IEEE33节点系统验证,通过对不同场景下的系统静态稳定裕度变化趋势对比分析,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集群 可调度潜力 需求响应 灵活性资源 静态稳定裕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盆地源内致密气成藏特征及勘探方向
13
作者 谢武仁 汪泽成 +5 位作者 罗冰 郑马嘉 马石玉 陈娅娜 辛勇光 杨荣军 《中国石油勘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5-77,共13页
随着中国含油气盆地油气勘探程度的不断提高,拓展战略接替领域已经成为油气发展的关键问题。最新勘探突破揭示,四川盆地源内致密气具有超万亿立方米的资源潜力,有望成为新的战略性接替领域。基于大量岩心精细描述、测井解释和地球化学... 随着中国含油气盆地油气勘探程度的不断提高,拓展战略接替领域已经成为油气发展的关键问题。最新勘探突破揭示,四川盆地源内致密气具有超万亿立方米的资源潜力,有望成为新的战略性接替领域。基于大量岩心精细描述、测井解释和地球化学数据分析,探讨了四川盆地源内致密气成因类型及层系展布特征,揭示了其油气成藏富集规律,明确了资源潜力及未来勘探方向。结果表明:(1)四川盆地受多旋回构造演化和海—湖平面频繁波动影响,发育多套优质厚层烃源岩,形成了海相和陆相多类型源内致密气。(2)源内致密气具有两种源储配置样式,一是近源成藏,被烃源岩包裹,封盖条件优越,如筇竹寺组致密气和须五段致密气;二是源储一体、高压封存,如雷三2亚段和茅一段海相泥灰岩致密气。(3)筇竹寺组致密砂岩、雷口坡组泥灰岩、茅一段泥灰岩和须家河组五段致密砂岩4套源内致密气资源潜力合计超过4×10^(12)m^(3),是未来勘探的重要领域。其中筇竹寺组致密气最有利区为资阳—蓬莱地区,海相泥灰岩有利区集中在蜀南—川中地区,须五段致密气有利区为蓬莱—金华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源内致密气 筇竹寺组 茅一段 须家河组 资源潜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泰州地方芋资源的鉴定比较与推广潜力分析
14
作者 苏彩霞 栾春荣 +3 位作者 张旭 朱展飞 洪斌 李美云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4期36-39,共4页
通过对泰州地方芋资源的鉴定,结果表明,该地区芋资源丰富,农艺性状、品质与抗性、产量表现等各方面均有显著差异;从综合性状看,虽然各品种均有一定的缺点,但香荷芋、黄荷芋、香沙芋、龙香芋等品种整体表现较好,值得推广应用。为此,要进... 通过对泰州地方芋资源的鉴定,结果表明,该地区芋资源丰富,农艺性状、品质与抗性、产量表现等各方面均有显著差异;从综合性状看,虽然各品种均有一定的缺点,但香荷芋、黄荷芋、香沙芋、龙香芋等品种整体表现较好,值得推广应用。为此,要进一步继承和弘扬泰州芋头特色,应在保存优质资源的同时,开展芋育种研究,通过改良或引种杂交等方法,加强不同种群间的优势互补,克服制约其发展的显著缺陷,培育更多适应市场需求的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的芋头新品种,以进一步促进泰州芋头产业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芋资源 泰州 鉴定比较 推广潜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RAS的广东河源矿田花岗岩型铀矿多元信息成矿预测
15
作者 夏宗强 蔡煜琦 +2 位作者 范洪海 杨华 肖敏 《地质与勘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34-345,共12页
广东河源矿田是武夷山铀成矿带南端的一个花岗岩型铀矿田,矿化类型分为花岗岩内带碎裂蚀变岩亚型和花岗岩外带上覆沉积盆地亚型。为了进一步评价河源地区铀成矿潜力,助力下一步铀矿勘查,本文在典型矿床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区域成矿规律,... 广东河源矿田是武夷山铀成矿带南端的一个花岗岩型铀矿田,矿化类型分为花岗岩内带碎裂蚀变岩亚型和花岗岩外带上覆沉积盆地亚型。为了进一步评价河源地区铀成矿潜力,助力下一步铀矿勘查,本文在典型矿床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区域成矿规律,系统厘定了河源地区花岗岩型铀矿预测要素,采用矿床模型综合地质信息预测技术,基于MRAS平台开展了铀矿多元信息成矿预测,并指出了河源地区铀矿资源扩大的前景及方向。研究发现,铀矿受富铀花岗岩体、断陷带、断裂构造、不同类型接触界面和热液蚀变等因素控制,其中断裂构造是最关键的控矿因素;利用证据权重法圈定了21片成矿预测区,其中A类成矿预测区6片,B类成矿预测区7片,C类成矿预测区8片,显示河源地区花岗岩型铀矿成矿潜力大,找矿前景好,可作为我国南方新的铀矿勘查基地;下一步找矿方向应围绕河源断陷带两侧,以已知矿床(点)的深部和外围扩大为主,积极探索红盆底部与花岗岩体接触带的外带型铀矿,以及花岗岩体内岩浆-构造-蚀变活动发育区的碎裂蚀变岩型铀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岩型铀矿 资源潜力评价 成矿预测 找矿方向 河源矿田 广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深层—超深层碳酸盐岩油气勘探历程及新领域
16
作者 曹自成 耿锋 +3 位作者 任丽丹 蒋华山 尚凯 刘永立 《新疆石油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95-402,共8页
深层—超深层碳酸盐岩已成为塔里木盆地油气增储上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盆地未来油气勘探的重要方向。通过系统梳理塔里木盆地油气成藏地质理论,以及深度总结勘探成果,将塔里木盆地深层—超深层海相碳酸盐岩油气勘探历程划分为4个主要... 深层—超深层碳酸盐岩已成为塔里木盆地油气增储上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盆地未来油气勘探的重要方向。通过系统梳理塔里木盆地油气成藏地质理论,以及深度总结勘探成果,将塔里木盆地深层—超深层海相碳酸盐岩油气勘探历程划分为4个主要阶段:潜山勘探阶段(1984年—1996年)、岩溶缝洞勘探阶段(1997年—2015年)、断控缝洞勘探阶段(2016年—2020年)和新领域新类型勘探阶段(2021年至今)。通过系统分析塔里木盆地深层—超深层碳酸盐岩油气成藏地质条件、勘探形势和增储领域,明确了顺北地区断控缝洞带、塔北地区多类型缝洞带、塔中地区复合缝洞带、麦盖提斜坡复合缝洞带和满加尔坳陷西缘震旦系—寒武系深层白云岩是下一步油气勘探的重要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深层—超深层 碳酸盐岩 勘探历程 资源潜力 地质条件 典型油气藏 勘探新领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源潜力视角下城市更新单元划分方法——以重庆市渝中区为例
17
作者 李和平 张荣明 《城市规划》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71-84,共14页
城市更新由“散点更新”逐渐转向“片区统筹更新”,城市更新单元作为统筹更新方式的基本边界、更新传导载体和更新实施的工具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城市更新单元在划分中存在着“问题导向”思维弱化更新潜力发挥、空间评价与范围划分逻辑... 城市更新由“散点更新”逐渐转向“片区统筹更新”,城市更新单元作为统筹更新方式的基本边界、更新传导载体和更新实施的工具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城市更新单元在划分中存在着“问题导向”思维弱化更新潜力发挥、空间评价与范围划分逻辑脱节等问题。基于资源潜力视角,解析了其具有的机会价值、空间度量、阈值判断等特征;探索性构建了“基于资源调查的更新潜力评估-基于非监督聚类划分单元边界-统筹资源潜力划定更新单元”的城市更新单元划分路径;并以重庆市渝中区更新单元划分和更新规划策略作为实证进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更新 更新单元 资源潜力 重庆市渝中区 非监督空间聚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追因溯果:信息资源管理领域因果推断方法的应用与展望
18
作者 吴江 陶成煦 +1 位作者 欧桂燕 丁杨 《情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15-932,共18页
推断数据之中的因果关系以揭示信息资源管理现象背后的本质,是信息资源管理领域新的时代命题;探讨信息资源管理领域因果推断方法的应用与展望能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相较于统计推断,因果推断采用专门的设计与实验控制混淆变量与选择偏... 推断数据之中的因果关系以揭示信息资源管理现象背后的本质,是信息资源管理领域新的时代命题;探讨信息资源管理领域因果推断方法的应用与展望能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相较于统计推断,因果推断采用专门的设计与实验控制混淆变量与选择偏差,能够更准确地刻画因果关系。就其方法而言,在社会科学领域,潜在结果模型可以灵活应对研究数据的不同特性并揭示复杂社会问题的原因,从而被广泛应用。为此,本文首先从哲学与科学两个层面阐述因果推断的由来;其次,界定因果推断的概念,比较因果推断与统计推断的区别,梳理因果推断的相关术语;再其次,提炼潜在结果模型下信息资源管理领域因果推断方法应用的基本流程,并着重围绕方法的适用条件,分析各类方法在信息资源管理领域的应用思路;最后,针对具体领域,探讨相关研究在方法应用上的现状与不足,在此基础上,从研究方法、应用过程和应用领域三个方面,提出信息资源管理领域因果推断方法应用的前景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资源管理 因果推断 潜在结果模型 随机实验 准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页岩气地质特征、资源潜力与发展方向 被引量:7
19
作者 郭旭升 王濡岳 +3 位作者 申宝剑 王冠平 万成祥 王倩茹 《石油勘探与开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28,共14页
通过梳理中国页岩气地质理论研究进展与勘探实践,分析和总结不同类型页岩气地质特征、富集规律与资源潜力,取得以下认识:①中国的海相、海陆过渡相、陆相页岩在地质年代上由老到新分布,构造改造和生烃演化过程复杂度逐渐降低。②沉积环... 通过梳理中国页岩气地质理论研究进展与勘探实践,分析和总结不同类型页岩气地质特征、富集规律与资源潜力,取得以下认识:①中国的海相、海陆过渡相、陆相页岩在地质年代上由老到新分布,构造改造和生烃演化过程复杂度逐渐降低。②沉积环境控制源储配置类型,是“成烃控储”的基础,海相和陆相源储配置类型以源储一体型为主,偶见源储分离型,海陆过渡相以源储一体型和源储共生型为主。③刚性矿物抗压保孔和地层超压控制源储一体型页岩气的富集,良好的源储耦合与保存条件控制源储共生型和源储分离型页岩气的富集。④海相依然是中国页岩气增储上产主阵地,过渡相和陆相有望成为重要接替领域。建议按照3个层次开展页岩气勘探部署,加速展开中上扬子地区海相志留系、寒武系和二叠系勘探;重点突破中上扬子地区海相超深层和华北地区奥陶系等海相新层系、石炭系—二叠系海陆过渡相以及四川、鄂尔多斯、松辽等盆地中生界陆相页岩气领域;探索准备华南和西北等新区页岩气领域,为中国页岩气持续发展提供技术与资源储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海相页岩 海陆过渡相页岩 陆相页岩 源储配置 富集机理 资源潜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锂矿资源勘查开发现况及国外典型锂矿床概述 被引量:3
20
作者 李庆哲 王京彬 +1 位作者 刘大文 贾长顺 《地质与勘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36-654,共19页
为全面掌握全球锂矿资源分布与产业格局特征,助力海外锂矿资源勘探开发与战略并购,服务国家“走出去”战略和“一带一路”倡议,本研究通过系统分析全球锂矿地质勘查数据与学术研究成果,全面分析了锂矿资源空间分布规律,并重点剖析了具... 为全面掌握全球锂矿资源分布与产业格局特征,助力海外锂矿资源勘探开发与战略并购,服务国家“走出去”战略和“一带一路”倡议,本研究通过系统分析全球锂矿地质勘查数据与学术研究成果,全面分析了锂矿资源空间分布规律,并重点剖析了具有重要工业价值的伟晶岩型、盐湖卤水型和黏土型三类锂矿床。研究发现:(1)全球锂矿资源分布具有显著的不均一性,其中伟晶岩型锂矿分布广泛,盐湖卤水型锂矿集中分布于南美锂三角、青藏高原及北美西海岸,黏土型锂矿则主要赋存于北美科迪勒拉造山带;(2)典型矿床分析表明,澳大利亚Greenbushes、津巴布韦Bikita及刚果(金)Manono-Kitolo伟晶岩型锂矿,智利Atacama与玻利维亚Uyuni盐湖卤水型锂矿,以及墨西哥Sonora黏土型锂矿具有显著的矿床地质特征差异;(3)产业现状显示,2022年全球锂矿勘查投资达4.67亿美元,2021年澳大利亚以占全球49%的锂产量位居首位,主要锂业公司分布于玻利维亚、智利等资源国及中、美等技术领先国家。综合分析认为,伟晶岩型与盐湖卤水型锂矿仍具较大找矿潜力,其中中南部非洲及阿富汗地区是伟晶岩型锂矿的重要远景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矿床 伟晶岩型 盐湖卤水型 黏土型 资源概况 矿床类型 勘查开发 资源潜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