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Hamilton-Costa模型的CPI偏差测定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雷怀英 王童 赵文娅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7-32,共6页
在对CPI偏差及其来源界定的基础上,通过对偏差测定方法的探讨,利用2001-2013年中国价格及城镇居民家庭收支调查数据,在Hamilton-Costa理论模型基础上通过构建Panel Data模型,对我国CPI偏差进行了估计。研究发现,以2000年为基期公布的CP... 在对CPI偏差及其来源界定的基础上,通过对偏差测定方法的探讨,利用2001-2013年中国价格及城镇居民家庭收支调查数据,在Hamilton-Costa理论模型基础上通过构建Panel Data模型,对我国CPI偏差进行了估计。研究发现,以2000年为基期公布的CPI定基指数与居民生活成本指数之间存在一定的偏差,其中2004、2007、2008、2009、2011和2012年6个年份存在负的偏差,而其他年份则存在正的偏差。研究还发现,恩格尔系数存在横向和纵向的差异,随着时间的推移恩格尔系数并没有表现出逐渐下降的趋势,这表明居民面对不同时间和地点上物价和收入等因素的变化,消费支出结构会及时做出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pi偏差 生活成本指数 面板数据 恩格尔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城镇居民分层CPI估计与比较 被引量:2
2
作者 陈立双 祝丹 周宇驰 《西部论坛》 2014年第3期81-89,共9页
根据经济指数理论和消费者偏好差异,构造基于GFT直接效用函数的可变偏好生活成本指数,并编制和比较1996—2011年中国城镇地区七大收入阶层的分层CPI,结果表明:2007年前各分层CPI间的差异相对较小,而在2007年以后差异明显扩大;低收入居... 根据经济指数理论和消费者偏好差异,构造基于GFT直接效用函数的可变偏好生活成本指数,并编制和比较1996—2011年中国城镇地区七大收入阶层的分层CPI,结果表明:2007年前各分层CPI间的差异相对较小,而在2007年以后差异明显扩大;低收入居民的分层CPI高于高收入居民的分层CPI;城镇居民CPI总指数近似反映了"中等偏上收入"阶层生活成本变化情况,而其他阶层居民则易对CPI总指数"感觉失真",2007年以来城镇地区CPI总指数的代表性逐渐降低。因此,针对不同收入阶层编制分层CPI,既能更好地反映各阶层居民的通货膨胀压力,维护CPI的权威性,还能为政府科学决策提供更为准确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层cpi 标题cpi cpi总指数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经济指数理论 生活成本指数 消费者偏好差异 收入阶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PI的理论框架:固定篮子指数还是生活费用指数? 被引量:13
3
作者 徐强 《财经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9-27,共9页
消费者价格指数(CPI)是使用最广泛的宏观经济指标之一。固定篮子指数和生活费用指数是编制CPI的两个理论框架,在国际上,使用哪一个理论框架来编制CPI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美国、荷兰、瑞典等少数国家使用生活费用指数框架,而绝大部分国... 消费者价格指数(CPI)是使用最广泛的宏观经济指标之一。固定篮子指数和生活费用指数是编制CPI的两个理论框架,在国际上,使用哪一个理论框架来编制CPI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美国、荷兰、瑞典等少数国家使用生活费用指数框架,而绝大部分国家使用固定篮子指数框架。本文介绍了CPI的两种理论框架之争,对两种理论框架进行了全面的比较,探讨了生活费用指数成为价格指数的条件,对生活费用指数的优点、缺点和新产品的处理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得出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费者价格指数(cpi) 固定篮子指数 生活费用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CPI质疑的思考 被引量:2
4
作者 雷怀英 赵彦云 《统计与信息论坛》 CSSCI 2013年第9期9-14,共6页
近年来,由于物价涨势较高,居民的切身感受同国家统计局公布的CPI数值产生偏差,各界人士对CPI的关注度达到了空前的高度。在总结与回顾中国CPI编制理论与现实差异的基础上,从不同层面多方位讨论了中国CPI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并在此基础... 近年来,由于物价涨势较高,居民的切身感受同国家统计局公布的CPI数值产生偏差,各界人士对CPI的关注度达到了空前的高度。在总结与回顾中国CPI编制理论与现实差异的基础上,从不同层面多方位讨论了中国CPI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国CPI改革和发展的主要方向。引起公众对CPI质疑的原因主要来自三个方面:消费者对CPI编制框架和理论的不理解、CPI编制现实条件的约束和限制、平均意义的CPI指数并不能代表不同阶层对物价变化的感受,由此造成了消费者感知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生活费用指数 偏差 消费者感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将房价因素计入中国CPI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杨殿学 张志敏 《统计与信息论坛》 CSSCI 2013年第3期28-31,共4页
近年来中国房价的快速上涨与下跌和相对稳定的CPI不配比问题,引起国人对CPI指标的质疑,已影响到政府统计公信力。运用中国2010年CPI的月度数据与各月CPI分类数据,在借鉴美国使用成本法和澳大利亚获取法的基础上,重新建立中国CPI在住房... 近年来中国房价的快速上涨与下跌和相对稳定的CPI不配比问题,引起国人对CPI指标的质疑,已影响到政府统计公信力。运用中国2010年CPI的月度数据与各月CPI分类数据,在借鉴美国使用成本法和澳大利亚获取法的基础上,重新建立中国CPI在住房消费方面的两种核算方法。通过对两种方法核算的CPI数据比较发现,澳大利亚获取法核算符合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现状,能更真实反映中国城乡居民消费价格水平。鉴于中国房价对CPI的显著影响,中国应该采用获取法核算CPI,将房价直接计入CPI核算中,进而提高CPI指标的公信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pi指数 使用成本法 获取法 公信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恩格尔曲线的中国CPI偏差估计 被引量:1
6
作者 曾先峰 章洁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0-14,共5页
文章基于Hamilton-Costa的理论模型,使用1995—2014年30个省市的统计数据,估算了中国CPI偏差。研究结果表明,以1995年为基期公布的CPI定基价格指数与居民的生活成本之间存在向上偏差,偏差幅度为0.09~0.51个百分点之间,年均CPI偏差约0.... 文章基于Hamilton-Costa的理论模型,使用1995—2014年30个省市的统计数据,估算了中国CPI偏差。研究结果表明,以1995年为基期公布的CPI定基价格指数与居民的生活成本之间存在向上偏差,偏差幅度为0.09~0.51个百分点之间,年均CPI偏差约0.398个百分点。这表明官方CPI被低估了,而真实的收入和消费支出被高估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恩格尔系数 cpi偏差 生活成本指数 可支配收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终端代价函数的连续搅拌反应釜无穷时域经济性预测控制优化 被引量:1
7
作者 毛冉 郑鹏远 +2 位作者 杨亦玘 王雅琳 秦海杰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48-53,76,共7页
针对连续搅拌反应釜,设计一种基于不变集技术和终端代价函数的无穷时域经济性预测控制优化算法。在经济指标中引入动态指标,构造基于寻优动态指标加权矩阵系数的二次复合性能指标,进而通过不变集技术离线计算终端约束集和终端代价函数;... 针对连续搅拌反应釜,设计一种基于不变集技术和终端代价函数的无穷时域经济性预测控制优化算法。在经济指标中引入动态指标,构造基于寻优动态指标加权矩阵系数的二次复合性能指标,进而通过不变集技术离线计算终端约束集和终端代价函数;将有限时域内的复合性能指标附加终端代价函数,构造无穷时域性能指标,对连续搅拌反应釜进行无穷时域优化控制,改善经济性能;仿真验证了所设计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搅拌反应釜 寻优动态指标加权矩阵系数 二次复合性能指标 终端代价函数 无穷时域 经济性预测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费者价格指数能反映生活成本吗——基于城镇各收入阶层食品生活成本估计 被引量:8
8
作者 范志勇 宋佳音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26-38,共13页
本文基于超级指数和可变偏好效用函数方法构建了1997—2011年中国城镇各收入阶层家庭食品消费生活成本指数,并在此基础上将各阶层生活成本指数与其消费者价格指数进行对比,检验消费者价格指数对生活成本的反映能力。样本期间内消费者价... 本文基于超级指数和可变偏好效用函数方法构建了1997—2011年中国城镇各收入阶层家庭食品消费生活成本指数,并在此基础上将各阶层生活成本指数与其消费者价格指数进行对比,检验消费者价格指数对生活成本的反映能力。样本期间内消费者价格指数与生活成本指数比较接近,可以较好地反映生活成本的变化。基于超级指数方法的结果显示,样本期间内替代偏差与家庭收入负相关,与通货膨胀正相关,而由于偏好改变所造成的偏差在绝对值水平上则与收入水平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费者价格指数 生活成本指数 替代偏差 可变偏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MAP58新一代建筑抗震性能评估方法 被引量:12
9
作者 吴继伟 梁兴文 朱汉波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7-43,共7页
介绍了FEMA P58提出的新一代建筑抗震性能评估方法。此法适用于新建筑和既有建筑的抗震性能评估,能够评估未来地震下单个建筑的反应结果。评估结果用包括人员伤亡、修复和重建造价以及居住中断时间等的概率分布表达,便于设计人员与业主... 介绍了FEMA P58提出的新一代建筑抗震性能评估方法。此法适用于新建筑和既有建筑的抗震性能评估,能够评估未来地震下单个建筑的反应结果。评估结果用包括人员伤亡、修复和重建造价以及居住中断时间等的概率分布表达,便于设计人员与业主、投资人或房屋用户等进行沟通。设计人员通过计算性能指标,可以比较不同结构体系潜在年平均地震风险或不同抗震加固方法的效果。业主可根据性能指标作各种决策,如结构体系的选择及房屋成本控制等。本法可对某一特定地震动强度或某一震级、震中距地震以及某一时间段内可能发生的全部地震情况下的建筑抗震性能进行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动强度 抗震性能评估 性能指标 修复造价 人员伤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美国家审计绩效衡量指标体系比较研究 被引量:24
10
作者 朱小平 叶友 傅黎瑛 《审计与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4,共4页
本文探讨了中国现阶段的审计绩效衡量指标体系,介绍了美国审计的绩效衡量指标。在比较研究中美审计绩效指标方面的主要差异的基础上,提出建立与目前中国国家审计绩效指标体系相衔接的"成本效益比"综合指标。
关键词 中国 美国 国家审计 审计绩效 衡量指标体系 成本效益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劣化桥梁概率维护模型和维护方案成本优化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彭建新 张建仁 王磊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2010年第6期35-42,共8页
建立了劣化桥梁服役期耐久性概率评估模型,根据预定义的概率维护模型,推导了桥梁结构在预防性维护策略和基于性能控制维护策略作用的可靠指标和状态指标的时变规律,结合现有的维护技术,分别计算了在单一维护技术和组合维护技术下劣化桥... 建立了劣化桥梁服役期耐久性概率评估模型,根据预定义的概率维护模型,推导了桥梁结构在预防性维护策略和基于性能控制维护策略作用的可靠指标和状态指标的时变规律,结合现有的维护技术,分别计算了在单一维护技术和组合维护技术下劣化桥梁的时变可靠指标与状态指标和年度维护成本和累计维护成本。研究发现,维护成本花费越高,桥梁性能指标越高;桥梁的初始性能越好,则后期维护成本越低。将预防性的定期维护和基于性能的维护方法组合的维护技术比单一的维护技术更合理,能维持结构性能的前提下有效的控制维护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劣化桥梁 耐久性 性能指标 维护 成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VM的项目绩效监测改进方法 被引量:9
12
作者 徐哲 毛婧颖 《系统管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57-262,共6页
传统挣得值方法在监测进度绩效时,不能区分挣得值来自于关键路径还是非关键路径上的活动,在监测费用绩效时,不能区分早期费用绩效与近期费用绩效对当前费用绩效的影响,因此造成监测结果不能准确反映项目的实际进展。从理论和算例分析两... 传统挣得值方法在监测进度绩效时,不能区分挣得值来自于关键路径还是非关键路径上的活动,在监测费用绩效时,不能区分早期费用绩效与近期费用绩效对当前费用绩效的影响,因此造成监测结果不能准确反映项目的实际进展。从理论和算例分析两方面分析了传统挣得值方法及其他学者提出的改进方法(含权挣得值法和挣得工期法)存在的局限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集成改进方法,在进度绩效监测方面,根据监测时各活动的总时差决定活动的关键程度,提出含权获工期法,将调整权重方法与挣得工期法结合;在费用绩效监测方面,区分不同监测时期的费用绩效对项目未来费用绩效的影响,提出含权费用绩效指数法。研究表明,改进方法挣得的监测结果为项目进度和费用绩效的评价和预测提供了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权挣得工期法 含权费用绩效指数法 绩效监测 改进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飞机垂直剖面性能优化及仿真 被引量:3
13
作者 孙淑光 戴博 张鹏 《控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00-604,共5页
利用飞行参数及大气信息,进行飞机垂直轨迹优化,减少燃油消耗,降低飞行成本是商用航空的目标。深入分析相关参数对飞机飞行成本的影响,对垂直轨迹优化计算进行了理论分析和研究。采用能态近似法,推导并给出性能优化的计算方法;通过分析... 利用飞行参数及大气信息,进行飞机垂直轨迹优化,减少燃油消耗,降低飞行成本是商用航空的目标。深入分析相关参数对飞机飞行成本的影响,对垂直轨迹优化计算进行了理论分析和研究。采用能态近似法,推导并给出性能优化的计算方法;通过分析成本指数,确定以最低成本为指标的性能优化方程;利用成本指数计算最低成本下的优化巡航速度,生成优化轨迹,给出仿真结果并分析了重量、成本指数等参数的变化对轨迹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本方法实现简便,效果良好,可以实现实时轨迹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本指数 能态近似法 性能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教育信息化成本效益分析与评价 被引量:11
14
作者 胡水星 张剑平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CSSCI 2012年第3期63-69,共7页
教育信息化成本与效益评价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核心工作是理清制约教育信息化建设成本与应用效益的关键因素。教育信息化成本指标包括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成本、教学科研信息化建设成本和信息化保障体系成本三个方面,效益指标包括教... 教育信息化成本与效益评价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核心工作是理清制约教育信息化建设成本与应用效益的关键因素。教育信息化成本指标包括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成本、教学科研信息化建设成本和信息化保障体系成本三个方面,效益指标包括教学效益、科研效益和管理效益三个方面。根据这一评价体系,对浙江省19所高校的信息化成本与效益进行分析发现:影响高校信息化成本的关键因素有基础设施、信息资源、电脑设备、人员规模、网络规模和培训经费;影响高校信息化效益的关键因素有管理科研人员素质、多媒体网络利用、信息化管理应用、信息资源科研利用、信息网络普及和多媒体教学利用;各高校信息化成本与效益之间有显著的相关性;这些关键因素是对成本和效益指标的进一步具体化,有利于指导教育信息化绩效评价的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信息化 成本效益 指标体系 绩效评价 调查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FA-GRA的竞争战略绩效综合指数构建及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雷辉 欧阳丽萍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9-36,共8页
本文基于验证性因子分析和灰色关联度方法构建了战略绩效指数,并运用中国医药生物制品上市公司2003年1季度-2011年3季度的季度财务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实施竞争战略的企业绩效优于没有明确战略定位的企业;差异化战略优于低成... 本文基于验证性因子分析和灰色关联度方法构建了战略绩效指数,并运用中国医药生物制品上市公司2003年1季度-2011年3季度的季度财务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实施竞争战略的企业绩效优于没有明确战略定位的企业;差异化战略优于低成本战略;竞争战略影响企业绩效表现出一定的"滞后效应";竞争战略具有持续的竞争优势,且差异化战略所建立起来的持续竞争优势强于低成本战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异化战略 低成本战略 战略绩效 战略绩效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费者价格指数偏差:理论与测度方法 被引量:2
16
作者 陈梦根 尹德才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2016年第6期3-15,共13页
消费者价格指数(CPI)是最重要的宏观经济指标之一,任何微小偏差都可能对经济决策产生巨大影响。CPI偏差一般被定义为CPI与生活费用指数之间的差异,CPI偏差问题历来受到众多学者的高度关注。从来源上看,CPI偏差大致涉及六种类型:商品替... 消费者价格指数(CPI)是最重要的宏观经济指标之一,任何微小偏差都可能对经济决策产生巨大影响。CPI偏差一般被定义为CPI与生活费用指数之间的差异,CPI偏差问题历来受到众多学者的高度关注。从来源上看,CPI偏差大致涉及六种类型:商品替代偏差、零售店替代偏差、质量变化偏差、新产品偏差、公式偏差和权重偏差。从测度方法上看,CPI偏差主要有直接测度和间接测度两种思路。CPI偏差理论和测度方法研究将为中国提高CPI数据质量和加强价格统计能力建设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费者价格指数 生活费用指数 消费者价格指数偏差 数据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智能电网的多适应性规划体系设计 被引量:20
17
作者 张建平 胡建绩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7,共7页
从智能电网发展要求及区域电网规划体系的角度,对现行区域电网规划工作进行分析。把经济管理学科的理论与电网规划工作相结合,考虑并平衡了电网性能最优、效率最高、社会效益最大和成本最低四大目标因素,提出了面向智能电网的区域电网... 从智能电网发展要求及区域电网规划体系的角度,对现行区域电网规划工作进行分析。把经济管理学科的理论与电网规划工作相结合,考虑并平衡了电网性能最优、效率最高、社会效益最大和成本最低四大目标因素,提出了面向智能电网的区域电网多适应性规划体系。引入多因素三级生产函数,建立了全系统综合效益指数模型,以指导和评估电网规划课题的研究与探索。最后介绍了多环节、多阶段、多目标、有完善反馈机制的规划流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电网 电网规划 电网性能 电网效率 社会效益 成本 评估指标 生产函数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机械对降低三大粮食作物生产成本的作用 被引量:7
18
作者 姚季伦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4-27,共4页
以三大粮食作物为例,用有无项目比较方法,分析了三大粮食作物的农业机械化发展与生产成本的关系,得出了自1985年以来我国农业机械化对降低粮食作物生产成本具有重要作用的结论。分析结果还表明:在农业劳动力不断减少及农业劳动力价格不... 以三大粮食作物为例,用有无项目比较方法,分析了三大粮食作物的农业机械化发展与生产成本的关系,得出了自1985年以来我国农业机械化对降低粮食作物生产成本具有重要作用的结论。分析结果还表明:在农业劳动力不断减少及农业劳动力价格不断上涨的新形势下,农业机械化发展对降低农产品CPI指数具有很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机械化 粮食作物 生产成本 农产品cpi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电改下基于引发责任的调频辅助服务成本分摊机制设计 被引量:16
19
作者 何永秀 周丽 +3 位作者 庞越侠 费云志 李司陶 高效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8期88-94,144,共8页
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对中国电力辅助服务市场机制建设提出了新要求,现行调频成本传递机制缺乏公平性和合理性的问题使得国内开始探索科学的调频辅助服务成本传递路径。首先可以明确调频需求是由发电机组、负荷共同引发的,因此有必要按&#... 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对中国电力辅助服务市场机制建设提出了新要求,现行调频成本传递机制缺乏公平性和合理性的问题使得国内开始探索科学的调频辅助服务成本传递路径。首先可以明确调频需求是由发电机组、负荷共同引发的,因此有必要按'引发者支付'原则对调频成本实行分摊。其次,提出功效指标的概念,根据发电机组和负荷的功、过表现,计算其对系统调频的责任程度,设计基于引发责任的调频成本分摊方法。最后,以算例验证'按引发责任分摊'的方法具有合理性和可操作性,为未来中国制定调频成本分摊机制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频 引发责任 功效指标 成本分摊 电力市场 机制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排放因素的飞机下降性能优化方法 被引量:4
20
作者 魏志强 韩孝兰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126-1131,共6页
为降低飞机下降阶段的飞行成本和对环境的影响,首先建立飞行动力学模型,然后基于国际民航组织给出的基准排放数据建立污染物排放量估算模型并改进飞行成本计算模型,之后基于遗传算法建立最佳"表速-马赫数"组合优化模型,最后... 为降低飞机下降阶段的飞行成本和对环境的影响,首先建立飞行动力学模型,然后基于国际民航组织给出的基准排放数据建立污染物排放量估算模型并改进飞行成本计算模型,之后基于遗传算法建立最佳"表速-马赫数"组合优化模型,最后分析下降阶段优化参数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与传统下降方式相比,优化后的下降策略能降低0. 296%的综合飞行成本和4. 45%的排放成本。成本指数、飞机质量、温度偏差和污染物价格对下降性能优化参数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学 下降性能 遗传算法 排放指数 飞行成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