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JD-R理论的煤矿工人不安全行为影响数值仿真研究
1
作者 李立功 刘若冉 赵旭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9-36,共8页
为探索煤矿工人不安全行为影响因素的动态作用机理,综合文献计量分析、结构方程模型和数值仿真技术,通过367篇文献剖析煤矿工人不安全行为的影响因素,并基于JD-R理论建立煤矿工人不安全行为影响机理分析模型以及系统动力学仿真模型。研... 为探索煤矿工人不安全行为影响因素的动态作用机理,综合文献计量分析、结构方程模型和数值仿真技术,通过367篇文献剖析煤矿工人不安全行为的影响因素,并基于JD-R理论建立煤矿工人不安全行为影响机理分析模型以及系统动力学仿真模型。研究结果表明:针对煤矿工人不安全行为扩散,工作资源的抑制作用由强至弱分别是安全文化、安全支持和教育培训;激励因素的抑制作用由强至弱分别是安全意识、满意度和安全态度;工作资源促进作用由强至弱分别是问责风险、作业压力和环境风险;损耗因素的促进作用由强至弱分别是生理疲劳、情绪耗竭和不安全心理。研究结果可为煤矿综合防控工人不安全行为扩散,制定行为安全管理政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D-R理论 煤矿工人 不安全行为 数值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正式互动对新生代矿工不安全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李乃文 武兴波 牛莉霞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329-2335,共7页
为了明晰非正式互动对新生代矿工不安全行为的影响机理,引入知识共享和安全胜任力这两个中介变量,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建立非正式互动、知识共享、安全胜任力、不安全行为四者关系的假设模型。采用非正式互动量表、知识共享量表、安全... 为了明晰非正式互动对新生代矿工不安全行为的影响机理,引入知识共享和安全胜任力这两个中介变量,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建立非正式互动、知识共享、安全胜任力、不安全行为四者关系的假设模型。采用非正式互动量表、知识共享量表、安全胜任力量表和不安全行为量表,使用问卷调查法收集数据,通过各变量的相关分析和中介效应检验验证假设模型;同时,通过人员访谈,深入了解矿工们对于非正式互动、知识共享和安全胜任力的看法。研究显示:非正式互动会对新生代矿工的不安全行为产生直接影响,并且可以通过知识共享的中介作用、安全胜任力的中介作用以及二者的链式中介作用3条路径间接影响矿工的不安全行为。人员访谈结果显示,与领导和同事的互动可激发安全责任感,知识共享能增强危险源识别能力,安全胜任力可以在非正式互动中培养。企业应重视新生代矿工与他人之间的非正式互动,提升知识共享水平和安全胜任力,减少不安全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社会学 非正式互动 新生代矿工 知识共享 安全胜任力 不安全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工不安全行为的双重加工机制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祁慧 孟令俊 +1 位作者 曹家琳 孙艺宁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9-205,共7页
矿工不安全行为研究是安全管理领域的经典问题,现有文献多从人因工程和行为经济学视角解释不安全行为的产生机制,少有文献关注矿工在“未经深思熟虑”状态下的不安全行为决策机制,本研究基于双系统理论建构矿工不安全行为双重加工机制... 矿工不安全行为研究是安全管理领域的经典问题,现有文献多从人因工程和行为经济学视角解释不安全行为的产生机制,少有文献关注矿工在“未经深思熟虑”状态下的不安全行为决策机制,本研究基于双系统理论建构矿工不安全行为双重加工机制解释模型。采用问卷调查方法调动矿工在系统2——即深思熟虑的状态下对25种不安全行为进行威胁评估,结果显示对于所有不安全行为,被调查者判断此类行为“经常发生”的比例远高于做出“低威胁评估”的人数比例,表明矿工在生产过程中确实存在运用系统1——“未经深思熟虑”的决策机制实施不安全行为的情形。在此基础上分析矿工采用系统1进行行为决策的影响因素,过去行为、时间压力、处理能力、认知动机、卷入程度及风险感知等因素是影响行为加工机制的主要因素,并据此提出了针对系统1状态下的不安全行为的管控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工 不安全行为 双系统理论 威胁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正式组织视角下煤矿工人群体动力对不安全行为驱动因素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陈子涵 李磊 +1 位作者 欧阳有鹏 李浩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6-133,共8页
为探究非正式组织中的群体动力在煤矿工人安全生产中发挥的作用,在现有研究基础上,建立煤矿工人群体的动力因素、安全态度、情绪状态与不安全行为之间关系的假设模型,编制不安全行为调查问卷,回收304份有效问卷,并分析所得数据的有效性... 为探究非正式组织中的群体动力在煤矿工人安全生产中发挥的作用,在现有研究基础上,建立煤矿工人群体的动力因素、安全态度、情绪状态与不安全行为之间关系的假设模型,编制不安全行为调查问卷,回收304份有效问卷,并分析所得数据的有效性和可靠性。然后应用IBM SPSS Amos24.0构建非正式群体动力、安全态度、情绪状态与不安全行为之间关系的结构方程(SEM)模型,并验证该模型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非正式群体压力、非正式群体凝聚力、非正式群体沟通、非正式群体激励通过作用煤矿工人的安全态度和情绪状态,能够增加或降低煤矿工人不安全行为发生的可能性;其中,非正式群体凝聚力、非正式群体沟通、非正式群体激励可直接影响不安全行为的发生。研究结果可为相关煤炭企业调节煤矿工人非正式群体凝聚力、建立有效沟通机制、制定科学激励政策等提供参考,为降低煤矿工人不安全行为的发生提供管控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工人 不安全行为 非正式组织 群体动力 安全态度 情绪状态 S-O-R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化背景下矿工风险感知水平对不安全行为产生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成连华 张璇 +1 位作者 郭慧敏 曹东强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41-1049,共9页
为充分探究智能化背景下矿工风险感知水平对不安全行为产生的影响,首先,分析了智能化建设背景下矿工工作内容、矿工风险感知方面的变化;其次,基于矿工个体接收、判断信息直至产生行为的全过程,从个体因素、作业因素、管理因素和组织因素... 为充分探究智能化背景下矿工风险感知水平对不安全行为产生的影响,首先,分析了智能化建设背景下矿工工作内容、矿工风险感知方面的变化;其次,基于矿工个体接收、判断信息直至产生行为的全过程,从个体因素、作业因素、管理因素和组织因素4个方面提出了智能化煤矿矿工风险感知水平影响因素指标体系,建立了基于系统动力学的矿工不安全行为推演模型;然后,运用G1法与C-OWA算子进行指标组合赋权确定各指标权重系数;最后,干预策略仿真模拟,动态分析各指标因素间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在影响因素中,一级指标个体因素(0.325)权重最大,二级指标安全意识(0.087 4)、安全氛围(0.077 5)、安全监督(0.077 4)、安全投入(0.064 4)与安全知识(0.064 3)权重较大;智能化背景下矿工风险感知水平对不安全行为产生的作用路径有108条,3条作用路径权重较大;完善安全制度,加强智能化教育培训的组合干预策略对提升矿工风险感知水平和降低不安全行为水平有显著效果。研究结果可为智能化煤矿提升矿工风险感知水平,降低矿工不安全行为产生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工 风险感知 不安全行为 系统动力学 干预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工不安全行为影响因素分析及控制对策 被引量:87
6
作者 李磊 田水承 +2 位作者 邓军 王莉 李停军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794-798,813,共6页
我国30 a间煤矿重大事故统计数据显示,人因事故占到96.5%以上。在所有导致煤矿重大事故的直接原因中,不安全行为是引起煤矿绝大多数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因此,在对不安全行为影响因素文献综述的基础上,以G矿N1301工作面的矿工为研究对象... 我国30 a间煤矿重大事故统计数据显示,人因事故占到96.5%以上。在所有导致煤矿重大事故的直接原因中,不安全行为是引起煤矿绝大多数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因此,在对不安全行为影响因素文献综述的基础上,以G矿N1301工作面的矿工为研究对象,确定了由4个一级因素16个二级因素组成的不安全行为的影响因素集。引入网络层次分析法(ANP),构造不安全行为影响因素的网络结构模型,并通过发放专家打分表,对不安全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两两比较,利用Super Decisions(SD)软件计算出不安全行为影响因素的一级因素和二级因素的权重,进而得出全部16个二级影响因素权重总排序,并以此为依据对不安全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了重要性分析。其重要性排序将为预防矿工不安全行为指出控制方向,并提出相应的矿工不安全行为控制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工 不安全行为 网络层次分析法(ANP) 控制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工安全诚信与不安全行为影响关系研究 被引量:18
7
作者 田水承 李广利 +2 位作者 陈盈 王莉 李磊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7-22,共6页
矿工安全诚信是影响不安全行为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为研究矿工安全诚信与不安全行为之间的影响关系,将矿工安全诚信分为安全态度诚信与安全能力诚信。采用结构方程模型(SEM),构建以行为意向为中介变量,由矿工安全诚信到其服从性行为与... 矿工安全诚信是影响不安全行为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为研究矿工安全诚信与不安全行为之间的影响关系,将矿工安全诚信分为安全态度诚信与安全能力诚信。采用结构方程模型(SEM),构建以行为意向为中介变量,由矿工安全诚信到其服从性行为与参与性行为的关系模型。用来自5个煤矿的212份矿工调查问卷数据检验分析所构建的关系模型。研究表明:矿工安全能力诚信显著影响其参与性行为和服从性行为,与行为意向的关系不显著;矿工安全态度诚信显著影响其服从性行为,并通过行为意向影响其参与性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工 安全诚信 不安全行为 行为意向 结构方程模型(SE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工不安全行为致因分析及控制 被引量:14
8
作者 刘双跃 陈丽娜 +2 位作者 周佩玲 彭丽 方茈心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2013年第1期158-163,共6页
探讨和研究人的不安全行为产生原因及控制已成为预防矿难发生的热点问题。针对现场获得的矿工不安全行为("三违")事件,从生理和心理效价、经济效价、时间效价、法规执行成本、危险压力成本五个方面进行致因分析,采用模糊聚类... 探讨和研究人的不安全行为产生原因及控制已成为预防矿难发生的热点问题。针对现场获得的矿工不安全行为("三违")事件,从生理和心理效价、经济效价、时间效价、法规执行成本、危险压力成本五个方面进行致因分析,采用模糊聚类方法,选取适当的阈值λ,将不安全行为的产生分为三个基本要素,即:安全知识不足、安全技能不够、安全意识淡薄。鉴于目前对"三违"人员通常采取行政处罚,以及对安全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流于形式,未能杜绝三违的重复发生,提出了针对不安全行为成因进行针对性的安全教育模式,并且取得了良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工 不安全行为 安全教育 个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ioLAB的矿工不安全行为与噪声关系试验研究 被引量:22
9
作者 田水承 李磊 +3 位作者 邓军 景兴鹏 赵泓超 王莉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0-15,共6页
为有效预防和控制煤矿矿工不安全行为,基于噪声是影响矿工不安全行为较大的环境因素之一这一事实,构建由行为数据采集系统(MindWare BioLab生理指标测试仪)、注意力集中能力测定仪、基础信号分析系统等3个部分组成的噪声场景个体行为能... 为有效预防和控制煤矿矿工不安全行为,基于噪声是影响矿工不安全行为较大的环境因素之一这一事实,构建由行为数据采集系统(MindWare BioLab生理指标测试仪)、注意力集中能力测定仪、基础信号分析系统等3个部分组成的噪声场景个体行为能力测试系统,对10名试验对象进行研究。利用SPSS18.0软件,研究被测试者生理指标与噪声的关系,噪声对操作出错次数的影响,并计算试验对象在噪声情景下的个体行为能力。结果表明,噪声对试验对象的生理指标影响明显,有噪声时试验对象的操作更容易出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 矿工不安全行为 噪声 试验研究 生理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理实验的矿工不安全行为与疲劳关系研究 被引量:22
10
作者 田水承 乌力吉 +1 位作者 寇猛 范永斌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24-330,共7页
人的不安全行为是导致事故的主要原因,而疲劳又是引起不安全行为的重要因素。为了精准预防和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必须弄清疲劳与不安全行为的影响关系,因此尝试构建由行为数据采集系统(Captiv行为生理指标测试仪)、双臂调节能力测定仪、... 人的不安全行为是导致事故的主要原因,而疲劳又是引起不安全行为的重要因素。为了精准预防和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必须弄清疲劳与不安全行为的影响关系,因此尝试构建由行为数据采集系统(Captiv行为生理指标测试仪)、双臂调节能力测定仪、Tobbi眼动分析系统等3个部分组成的不安全行为与疲劳测量系统,以探讨疲劳对不安全行为的影响关系。选取15名实验对象并加以疲劳刺激开展实验研究,研究了在疲劳前后状态下,被测试者生理指标与疲劳的关系,以及疲劳前操作时与疲劳后操作时行为能力的差异。结果表明,疲劳对试验对象的生理指标影响明显,疲劳状态下的实验对象操作更容易出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工 不安全行为 疲劳 生理指标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作压力、安全注意力与不安全行为的影响机理模型 被引量:35
11
作者 李乃文 张丽 牛莉霞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4-19,共6页
为探索矿工工作压力、安全注意力与不安全行为之间的深层次逻辑关系,在文献梳理和开放式访谈的基础上,采用结构方程构建工作压力、安全注意力与不安全行为的影响机理模型。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抽取矿工650名,对矿工的工作压力、安全注... 为探索矿工工作压力、安全注意力与不安全行为之间的深层次逻辑关系,在文献梳理和开放式访谈的基础上,采用结构方程构建工作压力、安全注意力与不安全行为的影响机理模型。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抽取矿工650名,对矿工的工作压力、安全注意力和不安全行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矿工工作压力的安全管理方式、无效能感、干部风格、组织支持和角色冲突均显著负向影响安全注意力,影响程度依次减弱;安全注意力的安全信息刺激显著负向影响不安全行为;工作压力通过安全注意力的自身素养和安全监管显著正向影响不安全行为。安全注意力是矿工工作压力和不安全行为的部分中介变量。有效减轻工作压力和控制安全注意力水平,可以有效干预不安全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工 工作压力 安全注意力 不安全行为 结构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层关联分析的矿工不安全行为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7
12
作者 田水承 李停军 +2 位作者 李磊 薛明月 李广利 《矿业安全与环保》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25-128,共4页
运用行为观察法和行为抽样法对矿工不安全行为进行采集,构建了矿工不安全行为数据库;基于分层关联分析方法,以构建的不安全行为数据库为依据,对矿工的工作环境因素和不安全行为影响因素间的关联度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外部因... 运用行为观察法和行为抽样法对矿工不安全行为进行采集,构建了矿工不安全行为数据库;基于分层关联分析方法,以构建的不安全行为数据库为依据,对矿工的工作环境因素和不安全行为影响因素间的关联度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外部因素对矿工的行为影响具有密切的关系,其关联度为81.3%;在外部因素中,环境因素与矿工的不安全行为的关联度最大,为33.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工 不安全行为 影响因素 分层关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EM-ANP的矿工不安全行为影响因素指标体系研究 被引量:22
13
作者 李磊 田水承 陈盈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29-536,共8页
中国煤矿安全生产形势虽有好转,但依然严峻,由人的不安全行为而导致的煤矿事故时有发生。为了减少煤矿重大事故的发生,就必须预防和控制煤矿工人的不安全行为。文中分别从内在和外在2个层面对影响矿工不安全行为的因素进行深入分析,并... 中国煤矿安全生产形势虽有好转,但依然严峻,由人的不安全行为而导致的煤矿事故时有发生。为了减少煤矿重大事故的发生,就必须预防和控制煤矿工人的不安全行为。文中分别从内在和外在2个层面对影响矿工不安全行为的因素进行深入分析,并对各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提出假设,进而根据假设,构建矿工不安全行为影响因素概念模型。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矿工不安全行为影响因素概念模型进行验证,最终得出矿工不安全行为影响因素指标体系。采用网络层次分析法计算所构建指标体系中各指标的权重,并进行重要度分析。该研究有利于制定更有针对性的不安全行为预防措施,也有利于提升煤矿的安全管理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M-ANP 矿工 不安全行为 影响因素 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迁移学习与残差网络的矿工不安全行为识别 被引量:37
14
作者 温廷新 王贵通 +2 位作者 孔祥博 刘孟潇 薄靖凯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1-46,共6页
为精确识别矿工的不安全行为,降低煤矿事故发生率,提出迁移学习结合深度残差网络的图像识别方法。将矿工的行为样本划分为完全安全行为、较安全行为、不安全行为3个维度,其中完全安全行为包括:走路、坐下、站立,较安全行为包括:弯腰、... 为精确识别矿工的不安全行为,降低煤矿事故发生率,提出迁移学习结合深度残差网络的图像识别方法。将矿工的行为样本划分为完全安全行为、较安全行为、不安全行为3个维度,其中完全安全行为包括:走路、坐下、站立,较安全行为包括:弯腰、下蹲、抬东西、推、拉、挥手、拍手,不安全行为包括:跌倒、投掷;采用ResNet50网络进行训练,微调ImageNet数据集迁移学习的权重参数,通过全连接层进行12分类,并将最终分类结果与测试数据进行对照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基于迁移学习的残差网络模型识别跌倒与投掷动作的准确率,优于其他深度神经网络模型,能够有效识别不安全行为从而避免由人为因素导致的事故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安全行为 迁移学习 残差网络 矿工 图像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疲劳对矿工不安全行为影响的ERP实验研究 被引量:17
15
作者 李红霞 薛建文 杨妍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76-380,共5页
煤矿企业的生产事故中有80%是由人的不安全行为引起的。预防和控制煤矿中人的不安全行为是减少人员伤亡和经济财产损失、保障安全生产顺利进行的关键环节。文中运用脑电测量实验,基于疲劳对矿工不安全行为的影响,结合神经管理学和安全... 煤矿企业的生产事故中有80%是由人的不安全行为引起的。预防和控制煤矿中人的不安全行为是减少人员伤亡和经济财产损失、保障安全生产顺利进行的关键环节。文中运用脑电测量实验,基于疲劳对矿工不安全行为的影响,结合神经管理学和安全管理学理论与方法,对疲劳状态下矿工的不安全行为进行实验研究,构建了由刺激发生系统(STIM)、信号采集与处理系统、被试反应系统、数字放大器等组成的事件相关电位(ERP)测量系统,并选取了15名实验对象作为被测试者开展实验研究,对被试者疲劳前后注意力的脑电信号指标进行测量。当被试者疲劳时,注意能力有所下降,ERP实验中的朝向反应实验可以反映出这种变化。实验分别对被试者在疲劳前后脑电信号P3a成分进行测量,结果表明疲劳前后P3a成分的波幅、潜伏期都有不同程度的变化,疲劳对被测试者脑电信号的波幅、潜伏期影响明显,疲劳时被试者注意力下降,更容易出现不安全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疲劳 矿工不安全行为 事件相关电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扎根理论的矿工不安全行为成本和收益识别 被引量:7
16
作者 李琰 于瑾慧 田水承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58-162,共5页
为了减少矿工不安全行为的发生,以陕西煤业化工集团神南矿业公司为研究样本,基于扎根理论对矿工不安全行为成本和矿工不安全行为收益进行识别,通过实地访谈收集资料,将访谈内容进行编码处理,建立矿工不安全行为成本和收益识别的概念模型... 为了减少矿工不安全行为的发生,以陕西煤业化工集团神南矿业公司为研究样本,基于扎根理论对矿工不安全行为成本和矿工不安全行为收益进行识别,通过实地访谈收集资料,将访谈内容进行编码处理,建立矿工不安全行为成本和收益识别的概念模型,并以此构建矿工不安全行为成本和收益识别的动态模型图;最后,通过模型理论饱和度检验,证明模型中展现的脉络关系是饱和的。研究结果表明:矿工自身的安全意识、人口统计特征因素及情景因素,对矿工不安全行为成本和收益有着重要影响;风险成本、预备成本和实施成本构成矿工不安全行为成本,精神收益和物质收益构成矿工不安全行为收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本收益分析 扎根理论 矿工不安全行为成本 矿工不安全行为收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工工作压力、心智游移与不安全行为的关系 被引量:21
17
作者 李乃文 刘孟潇 牛莉霞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70-174,共5页
为研究矿工工作压力、心智游移与不安全行为3者之间的作用关系,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SEM)构建矿工工作压力、心智游移与不安全行为的关系模型。采用多阶段抽样法,对580名矿工进行问卷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矿工工作压力的工作特征、组织... 为研究矿工工作压力、心智游移与不安全行为3者之间的作用关系,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SEM)构建矿工工作压力、心智游移与不安全行为的关系模型。采用多阶段抽样法,对580名矿工进行问卷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矿工工作压力的工作特征、组织管理和工作无奈感显著正向影响心智游移;心智游移的身心状态、个人特质、消极毁灭性、自发思维、注意失控和作业任务无关显著正向影响不安全行为;工作压力通过心智游移的身心状态、消极毁灭性、自发思维、注意失控和作业任务无关显著正向影响不安全行为;心智游移是矿工工作压力对不安全行为影响的部分中介变量,有效干预工作压力和心智游移,能减少矿工的不安全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工 工作压力 心智游移 不安全行为 结构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工作满意度的煤矿员工不安全行为研究 被引量:33
18
作者 王家坤 王新华 王晨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4-20,共7页
为研究矿工工作满意度对煤矿安全生产的影响,首先,分析并提炼测度工作满意度及不安全行为的相关变量,并从理论层面提出基本假设;然后,针对上述变量进行问卷设计、数据收集与统计学分析;最后,运用结构方程模型(SEM)构建二阶验证性因子分... 为研究矿工工作满意度对煤矿安全生产的影响,首先,分析并提炼测度工作满意度及不安全行为的相关变量,并从理论层面提出基本假设;然后,针对上述变量进行问卷设计、数据收集与统计学分析;最后,运用结构方程模型(SEM)构建二阶验证性因子分析模型与因果关系路径分析模型,分析矿工个体特征、工作满意度对矿工不安全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矿工的文化程度、月收入水平显著影响其不安全行为的选择;从福利待遇、组织安全管理、绩效考核3个维度衡量的工作满意度对矿工的不安全行为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并从绩效考核与员工的需求层次出发提出提高煤矿安全管理水平的对策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员工不安全行为 结构方程模型(SEM) 个体特征 工作满意度 需求层次理论 煤矿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流程思想的矿工安全行为习惯塑造研究 被引量:9
19
作者 李乃文 马跃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20-124,共5页
针对煤矿安全生产中的矿工不安全行为问题,在分析不安全行为控制难点的基础上,结合安全行为理论,提出通过安全行为习惯塑造来控制矿工的不安全行为,并对塑造矿工安全行为习惯的5个阶段——文本化、流程再造、制度化、物化、习惯化分别... 针对煤矿安全生产中的矿工不安全行为问题,在分析不安全行为控制难点的基础上,结合安全行为理论,提出通过安全行为习惯塑造来控制矿工的不安全行为,并对塑造矿工安全行为习惯的5个阶段——文本化、流程再造、制度化、物化、习惯化分别进行阐述。研究表明:塑造安全行为习惯不仅需要灌输安全理念,还应对不合理的作业流程、制度重新设计,其最终落脚点是使矿工形成自主的安全行为习惯。只有落实到行为习惯的控制措施才能对不安全行为产生自发的控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工 不安全行为 安全行为习惯 塑造 流程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理社会安全氛围对矿工不安全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9
20
作者 禹敏 栗继祖 秦文静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34-40,共7页
为明确心理社会安全氛围(PSC)对矿工不安全行为的影响机制,在文献梳理与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分析PSC、工作家庭冲突、工作倦怠和不安全行为之间的关系,构建PSC情境下矿工不安全行为发生的假设模型;采用问卷形式,在山西省30座煤矿不同班组... 为明确心理社会安全氛围(PSC)对矿工不安全行为的影响机制,在文献梳理与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分析PSC、工作家庭冲突、工作倦怠和不安全行为之间的关系,构建PSC情境下矿工不安全行为发生的假设模型;采用问卷形式,在山西省30座煤矿不同班组的1200名一线矿工中开展调查;采用多层线性分析法验证假设模型。结果表明:PSC跨层次负向影响工作家庭冲突、工作倦怠和不安全行为;工作家庭冲突通过工作倦怠中介作用对不安全行为产生影响;PSC通过工作家庭冲突的中介作用对工作倦怠产生影响,同时,PSC通过工作倦怠的中介作用对不安全行为产生影响。PSC能够缓解矿工的工作家庭冲突和工作倦怠问题,降低不安全行为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社会安全氛围(PSC) 工作家庭冲突 工作倦怠 矿工 不安全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