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98篇文章
< 1 2 1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Overlay welding for corrugating roll
1
作者 唐少炎 刘跃军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EI 2006年第1期32-38,共7页
The effects of chemical compositions and microstructures on wearability properties of overlaid corrugating roll were studied, and the factors governing the hardness and the wearability of overlaid layer were explored.... The effects of chemical compositions and microstructures on wearability properties of overlaid corrugating roll were studied, and the factors governing the hardness and the wearability of overlaid layer were explor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hardness and wearability of the overlaid layer significantly rise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mass fraction of various types of eutectic, but the crack-resistance falls. The chief factor governing the hardness of overlaid layer is the matrix microstructure, especially the amount of austenite; and the second is the amount of carbide. The principal factor governing the wearability of overlaid layer is the amount of special carbide, particularly the amount of eutectic; and the second is the hardness of overlaid layer. Meanwhile, high alloying electrodes may cause the gear-surface hardness of corrugating roll to be higher than 63HRc, and may enhance the wearability of the gear-surface of corrugating roll by a factor of 5.63 and 9.0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rrugating roll overlay welding overlaid layer overlaying electrod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pontaneous ignition of corrugated cardboard under dynamic high radiant flux
2
作者 Liu Liu Yan Gu +10 位作者 Hong Yang Xing Wang Yang Zhou Xiaogan Dai Yong Han Shanggang Wen Ming Li Congmei Lin Changgen Feng Fei Tang Yushi Wen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10期65-77,共13页
Understanding the response of solid combustibles under high radiant fluxes is critical in predicting the thermal damage from extreme scenarios.Unlike the more moderate radiant fluxes in conventional hydrocarbon fires,... Understanding the response of solid combustibles under high radiant fluxes is critical in predicting the thermal damage from extreme scenarios.Unlike the more moderate radiant fluxes in conventional hydrocarbon fires,extreme events such as strong explosion,concentrated sunlight and directed energy can generate dynamic radiant fluxes at the MW/m^(2) level,creating a unique threat to materials.This study investigates the pyrolysis and spontaneous ignition behaviors of corrugated cardboard by using both experimental and numerical methods,under 10-cm dynamic high radiant fluxes ranging from 0.2 to 1.25 MW/m^(2) for 10 s.The spontaneous ignition process at dynamic high radiant fluxes was recorded and quantified.Two ignition modes were found at the critical radiant flux of 0.4 MW/m^(2),namely hot-gas spontaneous ignition and hot-residue piloted ignition.The latter is not the focus of this paper due to its extremely small probability of occurrence.The research reveals that the increase in flux intensity induces shorter delay times for both pyrolysis and ignition,lower ignition energy density,along with a corresponding rise in the critical mass flux and surface temperature at ignition moment.The simulation results are generally aligned with the experimental findings,despite some divergences may be attributed to model simplifications and parameter assumptions.The work contributes to a deeper insight into material behavior under extreme radiation,with valuable implications for fire safety and hazard assess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xtreme radiation Fire safety corrugated cardboard PYROLYSIS Ignition temperatur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一维卷积神经网络的钢轨波磨迁移诊断方法 被引量:1
3
作者 王阳 肖宏 +3 位作者 张智海 迟义浩 魏绍磊 方树薇 《铁道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5-123,共9页
监测钢轨表面波磨状态是控制铁路环境振动与噪声的必要措施,利用安装在运营列车车体上的加速度传感器实现对钢轨波磨的实时监测,具有低成本、高效和便携的优点。为实现利用车体动态响应识别钢轨波磨,通过小波变换等手段分析钢轨波磨激... 监测钢轨表面波磨状态是控制铁路环境振动与噪声的必要措施,利用安装在运营列车车体上的加速度传感器实现对钢轨波磨的实时监测,具有低成本、高效和便携的优点。为实现利用车体动态响应识别钢轨波磨,通过小波变换等手段分析钢轨波磨激励下车体振动特性,建立车辆-轨道刚柔耦合模型,获取车体垂向加速度仿真数据集。基于一维卷积神经网络搭建钢轨波磨检测模型并在仿真数据集上进行训练,与其他几种常见的检测模型进行对比,最后将模型迁移到实测车体垂向加速度数据集上实现对钢轨波磨的诊断。研究结果表明,钢轨波磨激励的振动能量在运行方向左侧和右侧空气弹簧对应的地板表面位置基本相同,通过车体垂向振动加速度信号无法区分左右两股钢轨的差异。与SVM、LSTM及2D-CNN相比,本文提出的钢轨波磨检测模型精度最高,单个样本推理时间仅为1.00 ms,钢轨波磨识别准确度达92.3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轨波磨 车载检测 数据驱动 迁移学习 一维卷积神经网络(1D-CN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Q460高强钢焊接波形钢腹板梁的剪切性能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刘勇 冀伟 +1 位作者 赵彦华 杨文娟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34-242,共9页
Q460高强钢焊接波形钢腹板抗剪强度的计算是波形钢腹板组合梁桥设计的关键问题。本文综合考虑焊接残余应力、初始几何缺陷和几何参数的影响,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对3种常用波型的Q460高强钢波形钢腹板梁进行了非线性剪切屈曲研究。通过对... Q460高强钢焊接波形钢腹板抗剪强度的计算是波形钢腹板组合梁桥设计的关键问题。本文综合考虑焊接残余应力、初始几何缺陷和几何参数的影响,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对3种常用波型的Q460高强钢波形钢腹板梁进行了非线性剪切屈曲研究。通过对比有限元模型的计算值和试验实测值,证明了有限元模型的正确性;分析了焊接残余应力和初始几何缺陷对高强钢焊接波形钢腹板梁抗剪强度的影响;将有限元结果与既有的波形钢腹板梁抗剪强度计算公式进行比较,并提出了抗剪强度下限计算公式。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有限元模型可用于计算波形钢腹板梁的初始刚度、极限抗剪强度、荷载-位移曲线和残余抗剪强度;焊接残余应力对抗剪强度影响较小,初始几何缺陷则具有显著影响,影响程度在剪切长细比λ_(s)>0.6后愈发明显;随着腹板厚度的增加,波形钢腹板的初始刚度和抗剪强度显著提升;波形钢腹板高度越小,钢材的利用率和残余抗剪强度越高;波形钢腹板的残余抗剪强度与波纹深度无关,而与破坏模式有关。研究成果可为高强钢焊接波形钢腹板梁抗剪强度计算与分析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形钢腹板 高强钢 剪切强度 非线性 焊接残余应力 初始几何缺陷 参数分析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虚拟激励法的地铁车辆排障器疲劳失效研究及拓扑优化
5
作者 刘阳 温泽峰 +5 位作者 吴兴文 周亚波 陶功权 张振先 侯建文 易志 《中国机械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40-849,共10页
排障器是地铁车辆重要的安全保障装置。通过线路试验及理论研究对排障器失效原因进行调查分析发现,排障器的一阶固有模态(95.7 Hz)与小半径曲线钢轨波磨的通过频率95 Hz接近,从而导致排障器共振,这是排障器过早发生疲劳失效的主要原因... 排障器是地铁车辆重要的安全保障装置。通过线路试验及理论研究对排障器失效原因进行调查分析发现,排障器的一阶固有模态(95.7 Hz)与小半径曲线钢轨波磨的通过频率95 Hz接近,从而导致排障器共振,这是排障器过早发生疲劳失效的主要原因。根据失效原因对排障器进行拓扑优化设计,利用模态错频设计方法,将排障器一阶固有模态增加到160 Hz,解决了排障器的共振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虚拟激励法的子结构分析技术,建立随机振动模型,再现排障器真实服役工况下的振动环境,计算关键位置动应力,结果表明,仿真与实测最大动应力误差为1.8%。最后,优化激励加载处理方法,基于线路实测数据,验证排障器的疲劳寿命。分别采用Dirlik法及Zhao-Baker法计算优化后排障器的疲劳寿命,结果表明优化结构在焊缝及母材位置均满足30年360万km的设计寿命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障器 钢轨波磨 动应力 虚拟激励 疲劳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退火温度对TA1/TC4波纹轧复合板力学性能及微观组织的影响
6
作者 张鹏 宁少波 +4 位作者 王涛 任忠凯 赵浩 刘文文 郭继保 《塑性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4-202,共9页
对波纹轧制工艺制备得到的TA1/TC4复合板进行轧后退火研究,通过拉伸、拉剪测试以及界面微观组织表征,研究了退火温度对波纹热轧TA1/TC4复合板变形失效行为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低温退火(350~450℃)时,复合板基材的静态回复程度较低,复... 对波纹轧制工艺制备得到的TA1/TC4复合板进行轧后退火研究,通过拉伸、拉剪测试以及界面微观组织表征,研究了退火温度对波纹热轧TA1/TC4复合板变形失效行为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低温退火(350~450℃)时,复合板基材的静态回复程度较低,复合板内部的加工硬化现象仍较明显,导致复合板韧塑性能力提升不明显,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复合板塑性改善明显。当退火温度高于500℃时,复合板的拉伸和剪切性能下降明显,对复合板的综合力学性能存在不利影响。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在500℃,1 h的退火条件下,复合板的综合力学性能最佳,此时屈服强度为802.3 MPa,剪切强度为366.54 MPa,伸长率接近1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纹轧制 TA1/TC4复合板 退火温度 力学性能 界面微观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铁钢轨短波长波磨作用下弹条断裂有限元分析
7
作者 关庆华 张晗 +4 位作者 焦朋宇 李伟 赵阳 尼垒 李冰冰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14,22,共5页
[目的]为了降低弹条失效对地铁列车运行安全的影响,对钢轨短波长波磨作用下弹条服役性能的影响进行研究,并探讨改进措施。[方法]针对某城市地铁线网的扣件服役问题展开现场调研,对弹条式扣件的病害形式及发生概率进行总结,并对易发病害... [目的]为了降低弹条失效对地铁列车运行安全的影响,对钢轨短波长波磨作用下弹条服役性能的影响进行研究,并探讨改进措施。[方法]针对某城市地铁线网的扣件服役问题展开现场调研,对弹条式扣件的病害形式及发生概率进行总结,并对易发病害的线路特征进行讨论。建立DT-Ⅲ型扣件精细化有限元模型,计算弹条振动模态,并分析安装状态下弹条的最大应力位置。[结果及结论]在正常服役状态下,弹条的显著等效应力均出现在小圆弧内侧,分别靠近弹条中肢连接处和铁垫板位置。在安装状态下,弹条的一阶固有频率为642 Hz,该频率与轨面实测波长为32 mm波磨的通过频率重合;弹条的第一主拉应力最大值出现在弹条中肢连接位置的小圆弧内侧,与现场弹条断裂位置一致。因此,短波长波磨为诱发弹条断裂的主要因素。建议对波长30~50 mm的波磨进行严格控制,以改善弹条服役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弹条断裂 钢轨短波长波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缩尺试验的第三介质对波磨演化影响研究
8
作者 雷震宇 王志强 《铁道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6-30,共5页
研究目的:为研究波磨在不同环境下的演化过程,采用自行设计的缩尺双盘试验装置,以便分析第三介质对波磨形成和发展的作用。通过建立缩尺双盘试验装置并校核其稳定性,分析接触界面干燥以及存在水、润滑油和摩擦调节剂(Friction Modifier,... 研究目的:为研究波磨在不同环境下的演化过程,采用自行设计的缩尺双盘试验装置,以便分析第三介质对波磨形成和发展的作用。通过建立缩尺双盘试验装置并校核其稳定性,分析接触界面干燥以及存在水、润滑油和摩擦调节剂(Friction Modifier,FM)介质工况下波磨的形成机制,并在波磨形成的基础上分析波磨在上述工况下的发展特性。研究结论:(1)在干燥工况下,轨轮表面接触区域出现了波磨,而在水、润滑油和FM介质工况下,轨轮表面接触区域未出现明显波磨,表明水、润滑油和FM能够有效抑制波磨的发生,这与其降低界面摩擦系数有关;(2)相较于干燥工况,水、润滑油和FM能够有效减少轨轮表面结构损伤;(3)试验过程中轨轮表面波磨的形成机理为横向蠕滑诱发的轮轨接触自激振动导致轨轮表面波磨的生成;(4)当接触界面存在水、润滑油和FM介质时,其能够显著减缓波磨的发展,并且随着车轮的往复运行,原有波磨趋于消失;(5)第三介质具有调控轮轨界面摩擦属性的功能,考虑地铁车辆起动/制动需求,选择摩擦系数适中的FM产品用于控制钢轨波磨是较为合适的;(6)本研究结论可为不同环境下波磨的演化过程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磨 缩尺试验 第三介质 蠕滑率 摩擦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纸张本构模型的瓦楞纸板边压强度仿真分析
9
作者 孙德强 李想 +5 位作者 郝乾崇 马毅 李欣怡 宋雅玲 叶润杰 高雪蒙 《包装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5-162,共8页
目的采用LS-DYNA软件中的MAT274纸张本构模型,研究瓦楞纸板边压强度有限元仿真计算问题,并结合理论和试验结果验证模型的可靠性。方法参照瓦楞纸板边压强度测试试验标准,使用ANSYS和LS-PREPOST软件建立与此标准相吻合的瓦楞纸板边压强... 目的采用LS-DYNA软件中的MAT274纸张本构模型,研究瓦楞纸板边压强度有限元仿真计算问题,并结合理论和试验结果验证模型的可靠性。方法参照瓦楞纸板边压强度测试试验标准,使用ANSYS和LS-PREPOST软件建立与此标准相吻合的瓦楞纸板边压强度计算的有限元模型;采用边压强度试验及Li的简化公式和Garbowski的改进经验公式,分别得到瓦楞纸板的边压强度;对相关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以验证瓦楞纸板边压强度仿真计算模型的可靠性。结果针对B型、C型2种瓦楞纸板,采用以上方法得到其压缩过程及压缩曲线或边压强度的试验、理论和有限元计算结果。结论试验和仿真得到压缩过程中样品的变形模式和压缩曲线,以及边压强度理论、试验和仿真值结果的吻合性,证明了有限元模型的可靠性。这为瓦楞纸板设计应用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瓦楞纸板 纸张 本构模型 边压强度 有限元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形波形板钢异形柱轴压性能研究
10
作者 白正仙 李广飞 +2 位作者 姜子钦 牛子尧 王刘浩翔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6-82,共7页
为提高传统L形钢异形柱的整体稳定性及材料利用率,提出一种新型L形波形板钢异形柱,该柱由工字形钢、波形板及外侧翼板三部分构成。为研究该柱轴压性能及各部分截面参数的影响特征,设计6个模型,采用有限元软件ABAQUS进行弹性屈曲及非线... 为提高传统L形钢异形柱的整体稳定性及材料利用率,提出一种新型L形波形板钢异形柱,该柱由工字形钢、波形板及外侧翼板三部分构成。为研究该柱轴压性能及各部分截面参数的影响特征,设计6个模型,采用有限元软件ABAQUS进行弹性屈曲及非线性分析,研究各模型屈曲模式、荷载-位移曲线、破坏特征,以及整体稳定系数、极限荷载等关键性能指标变化率与截面参数变化率的关系;将各模型整体稳定系数与现行《钢结构设计标准》中的柱构件轴压稳定系数曲线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L形波形板钢异形柱屈曲模式均为弯扭屈曲;各模型稳定系数均在b类柱构件轴压稳定系数曲线之上;稳定承压性能随外侧翼板、工字形钢翼缘面积增大而增强,随工字形钢腹板面积增大而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结构 L形异形柱 波形板 轴压稳定性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典型钢轨波磨病害下高速轮轨瞬态滚动接触及磨损行为分析
11
作者 丁旺才 马帅 +3 位作者 靳忠渊 李得洋 吴少培 李国芳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7-79,共13页
以典型钢轨波磨病害为研究对象,构建了考虑轨下结构及轮轨弹塑性接触的三维轮轨瞬态滚动接触有限元模型,采用基于有限元模型的三维磨损分布计算方法,研究了匀速和牵引状态下轮轨接触特性及钢轨磨损行为的差异,以及牵引状态下不同病害参... 以典型钢轨波磨病害为研究对象,构建了考虑轨下结构及轮轨弹塑性接触的三维轮轨瞬态滚动接触有限元模型,采用基于有限元模型的三维磨损分布计算方法,研究了匀速和牵引状态下轮轨接触特性及钢轨磨损行为的差异,以及牵引状态下不同病害参数钢轨波磨对轮轨接触特性及磨损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牵引状态下轮轨纵向力受固有刚度不平顺影响更显著,波磨对相对滑移的影响与纵向力有关,且需在固有刚度不平顺影响基础上叠加,叠加效果与波磨波长和谷深有关。在波磨谷深限值内,当波磨波长较短或谷深较大时,纵向力会出现与波磨几何相似的振型,导致相对滑移分布与波磨几何相关,接触压力变化进一步影响磨损深度,使波峰附近磨损增加,波谷附近磨损减少,波磨进一步发展。由于磨损增量相位与波磨几何相位差较小,钢轨波磨有减缓趋势,波磨在较大波长及谷深下减缓较快。研究结论以期为高速轮轨波磨区段钢轨维护策略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钢轨波磨 瞬态动力学 有限元分析 磨损分析 轮轨接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动随机载荷下波纹夹芯板的非平稳响应特性分析
12
作者 李博 邵东 +1 位作者 曹渊 梁伟阁 《兵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88-198,共11页
为研究波纹夹芯板在移动随机载荷作用下引起的非平稳振动问题,建立了一个通用的动力学解析模型。利用简化一阶剪切变形理论和Hamilton原理推导得到了单个胞元的控制微分方程,基于回传射线矩阵法和虚拟激励法,引入了递推技术有效的模拟... 为研究波纹夹芯板在移动随机载荷作用下引起的非平稳振动问题,建立了一个通用的动力学解析模型。利用简化一阶剪切变形理论和Hamilton原理推导得到了单个胞元的控制微分方程,基于回传射线矩阵法和虚拟激励法,引入了递推技术有效的模拟了整个结构在移动随机载荷作用下的全域响应。通过将负载的连续移动过程划分为3个阶段,提出了针对于移动随机载荷的统一加载机制,并通过有限元仿真软件验证了计算模型的精度。研究结果表明:通过调节波纹夹芯板的厚度和倾角可以有效拓宽结构的Bragg带隙;低速移动随机载荷在作用时间内会引起更多的振动行为。研究结果为波纹夹芯板在复杂载荷条件下的设计和优化提供了理论支持,并为航空航天和海洋工程等领域中相关装备的研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纹夹芯 模态阻尼 回传射线矩阵法 移动随机载荷 非平稳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速冲击下聚脲涂履瓦楞夹芯板的动态响应仿真研究及优化
13
作者 刘艳 李立郑 何强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05-313,共9页
为了研究聚脲涂覆瓦楞夹芯板的抗冲击性能,运用LS-DYNA有限元分析软件,对夹芯板在圆柱体冲击作用下的动态响应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不同的涂履方式对夹芯板的最大挠度(Defl)、冲击载荷峰值(Peak)和变形模式的影响,对背侧涂覆(B型)结... 为了研究聚脲涂覆瓦楞夹芯板的抗冲击性能,运用LS-DYNA有限元分析软件,对夹芯板在圆柱体冲击作用下的动态响应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不同的涂履方式对夹芯板的最大挠度(Defl)、冲击载荷峰值(Peak)和变形模式的影响,对背侧涂覆(B型)结构进行了多目标优化设计,对聚脲的增强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聚脲的涂覆能够有效增强夹芯板的抗冲击性能,相比于无涂覆(O型)结构,Defl降低最多的是B型结构,下降7.17%,Peak降低最多的是冲击侧涂覆(A型)结构,下降了7.87%。优化后的夹芯板与未优化夹芯板相比,Defl减小了49%,同时发现增加聚脲的厚度可以提高夹芯板的抗冲击性能。最后观察到夹芯板抗冲击性能的改进主要归因于聚脲涂覆夹芯板中塑性弯矩和膜力的增强。该研究为提高全金属夹层结构的抗冲击性能提供了一个潜在的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脲弹性体 瓦楞夹芯板 抗冲击性能 数值模拟 响应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波纹板加固重载铁路涵洞动力性能分析与试验
14
作者 陈树礼 崔春锴 +1 位作者 杜明康 许宏伟 《振动.测试与诊断》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29-735,844,845,共9页
为研究波纹板技术在重载铁路盖板涵加固应用中的动力适应性问题,以某既有铁路涵洞重载扩能改造为背景,采用现场试验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开展大轴重重载列车条件下波纹板加固既有铁路盖板涵动力性能分析与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波... 为研究波纹板技术在重载铁路盖板涵加固应用中的动力适应性问题,以某既有铁路涵洞重载扩能改造为背景,采用现场试验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开展大轴重重载列车条件下波纹板加固既有铁路盖板涵动力性能分析与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波纹板加固后,盖板涵顶板受力和变形显著降低,实测动挠度和动应变最大值较加固前降低近50%,波纹板加固提高了涵洞整体刚度。列车正常运营条件下,数值模拟和现场实测结果数据吻合程度较好,各关键点动力响应曲线基本一致。列车提速及提轴列车条件下,盖板涵顶板跨中横向加速度、竖向加速度与速度、轴重基本呈线形变化规律,跨中横向振幅及竖向振幅与速度关系则不明显,加固后的盖板涵动力性能满足35.0 t轴重列车80 km/h的通行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纹板 重载铁路 盖板涵 动力性能 现场试验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轮轨损伤状态下重载机车牵引电机振动响应分析
15
作者 张涛 甘福明 +2 位作者 党小辉 施亚泰 张欣 《噪声与振动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88-193,共6页
随着我国重载铁路快速发展,轮轨损伤问题在重载机车日常运营中越来越凸显,势必对重载铁路的运营安全性造成影响。建立重载机车-轨道刚柔耦合动力学模型,通过仿真分析重载机车驱动系统在不同轮轨损伤状态下的振动状态,探究扁疤、多边形... 随着我国重载铁路快速发展,轮轨损伤问题在重载机车日常运营中越来越凸显,势必对重载铁路的运营安全性造成影响。建立重载机车-轨道刚柔耦合动力学模型,通过仿真分析重载机车驱动系统在不同轮轨损伤状态下的振动状态,探究扁疤、多边形和波磨等不同轮轨损伤形式对机车轮轨力和电机振动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车轮扁疤状态下,轮轨力和电机垂向加速度随着扁疤长度的增大而增大,随着扁疤长度从10增加到60 mm,电机垂向加速度最大值由0.56增大到5.92 g;在车轮多边形状态下,多边形幅值越大,轮轨力和电机垂向加速度越大,但与多边形阶数不呈线性变化关系;在钢轨波磨状态下,轮轨力和电机垂向加速度随着波长的增大而减小,随着波深的增大而增大,当波长为200 mm,波深从0.1增加到0.5 mm时,电机垂向加速度从0.81增大到6.52 g。因此,轮轨损伤对牵引电机影响较大,机车运营过程中需要关注牵引电机的振动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机车-轨道耦合模型 车轮扁疤 车轮多边形 钢轨波磨 牵引电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刚/柔轮轨下钢轨波磨对牵引齿轮振动特性影响
16
作者 朱海燕 杨世俊 +1 位作者 曾庆涛 金铭泽 《噪声与振动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7-162,304,共7页
为研究钢轨波磨对高速列车牵引齿轮振动特性的影响,采用谐波函数描述钢轨波磨不平顺,研究在钢轨波磨波长为100~150 mm、波深为0.01~0.05 mm下牵引齿轮的振动响应特性。应用傅里叶变换得到牵引齿轮振动加速度频谱,发现钢轨波磨激励是影... 为研究钢轨波磨对高速列车牵引齿轮振动特性的影响,采用谐波函数描述钢轨波磨不平顺,研究在钢轨波磨波长为100~150 mm、波深为0.01~0.05 mm下牵引齿轮的振动响应特性。应用傅里叶变换得到牵引齿轮振动加速度频谱,发现钢轨波磨激励是影响牵引齿轮振动响应的关键因素。结果表明:随着钢轨波磨波长的减小、波深的增加会使主动齿轮垂向振动加速度增大,主动齿轮垂向振动加速度峰值变化周期与钢轨波磨波长和轮对转动周期成正相关;柔性轮轨下的主动齿轮垂向振动加速度幅值相比于刚性轮轨明显增大,在钢轨波磨和车轮转频共同作用下,考虑柔性轮轨时的主动齿轮垂向振动加速度幅值会出现拍振现象,且能反映出轮轨激励高频成分和较高频率内的振动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高速列车 牵引齿轮 钢轨波磨 振动响应 幅频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对称波纹槽纵向边缘应变及参数影响研究
17
作者 许春田 宋向阳 +2 位作者 宗旭 郑昊 马莹莹 《塑性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16,共7页
为提高板材辊压成形质量,针对非对称波纹槽冷弯辊压成形,首先阐明了纵向边缘应变产生的机理,然后利用ABAQUS 2020软件对其行为进行了有限元数值仿真研究,并分别对初始道次成形角度增量、屈服强度、辊站间距及槽数等参数对波纹槽成形精... 为提高板材辊压成形质量,针对非对称波纹槽冷弯辊压成形,首先阐明了纵向边缘应变产生的机理,然后利用ABAQUS 2020软件对其行为进行了有限元数值仿真研究,并分别对初始道次成形角度增量、屈服强度、辊站间距及槽数等参数对波纹槽成形精度的影响进行了分析。仿真及实验结果表明,纵向边缘应变峰值易发生在槽2和槽3成形过程中的第5道次,且随着成形角度增量的增大而变大,随着板材屈服强度的增大而变小,而槽数对其影响并不明显。同时,为降低波纹槽辊压成形纵向缺陷,辊站间距设计应大于变形区长度,且间距越大,缺陷越不易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弯辊压成形 非对称波纹槽 纵向边缘应变 参数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覆土波纹钢拱桥自振特性研究
18
作者 刘保东 潘瑞雅 +2 位作者 张北辰 黄胜泽 朱妍妍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8-154,164,共8页
覆土波纹钢拱桥因其具有变形能力强、对地基要求低和抗震性能好等优点而被广泛推广,本文通过试验和数值模拟分别研究了单层钢板和波纹钢板-混凝土组合拱桥在回填过程和成桥阶段的自振特性。结果表明:随着填土高度的增加,单层钢板和波纹... 覆土波纹钢拱桥因其具有变形能力强、对地基要求低和抗震性能好等优点而被广泛推广,本文通过试验和数值模拟分别研究了单层钢板和波纹钢板-混凝土组合拱桥在回填过程和成桥阶段的自振特性。结果表明:随着填土高度的增加,单层钢板和波纹钢板-混凝土组合拱桥的自振频率均表现出先减小后增大最后再减小的规律;在整个回填施工过程中,覆土波纹钢板-混凝土组合拱桥的自振频率始终大于单层波纹钢拱桥,说明外侧的混凝土能有效提高结构的刚度;在进行数值模拟时,相比于实体单元,土弹簧单元可以准确地模拟波纹钢板外侧土体的约束作用,建议采取这种建模方法进行动力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覆土波纹钢拱桥 自振特性 微波干涉雷达 土弹簧单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win-PBL剪力连接件力学性能与结构参数优选
19
作者 姚国文 董雨杭 +2 位作者 应立 贺煊博 吴树杭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共9页
波形钢腹板连续刚构桥是一种新型的桥梁结构形式,其结合了钢的高强度、强变形能力和混凝土的良好抗压性能,其剪力连接件的细部构造对整体承载能力有着决定性的影响。为深入探索Twin-PBL剪力连接件的力学行为,并通过细部构造优化来提高... 波形钢腹板连续刚构桥是一种新型的桥梁结构形式,其结合了钢的高强度、强变形能力和混凝土的良好抗压性能,其剪力连接件的细部构造对整体承载能力有着决定性的影响。为深入探索Twin-PBL剪力连接件的力学行为,并通过细部构造优化来提高其力学性能,基于ABAQUS建立了典型波形钢腹板箱梁节段的实体有限元模型,研究了波形钢腹板与混凝土顶板之间Twin-PBL剪力连接件的力学表现,揭示了横向贯穿钢筋构造的有无对Twin-PBL剪力连接件抗剪性能的影响规律,并对开孔钢板孔径、厚度及横向贯穿钢筋直径进行了结构参数优选。研究表明:Twin-PBL剪力连接件设置横向贯穿钢筋能够降低开孔钢板和钢翼缘板的剪应力,且贯穿钢筋分摊了孔洞内混凝土榫的部分剪力;综合考虑开孔钢板的材料属性、制作工艺等因素,对开孔钢板截面高度为180 mm的Twin-PBL连接件,最优开孔直径为70 mm,横向贯穿钢筋直径为25 mm,开孔钢板厚度为28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Twin-PBL剪力连接件 力学性能 构造优化 波形钢腹板组合箱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紧凑型四陷波UWB−MIMO天线的设计
20
作者 李国金 马微 +1 位作者 马雨欣 李派 《中国舰船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16,共8页
[目的]为解决舰船通信装置安装空间受限、其他装备干扰信号导致通信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紧凑型四陷波UWB−MIMO天线。[方法]将梯形进行裁剪和添加,接地板引入改进的波纹I形去耦结构,整体尺寸为36 mm×22 mm×1.6 mm。通过在辐... [目的]为解决舰船通信装置安装空间受限、其他装备干扰信号导致通信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紧凑型四陷波UWB−MIMO天线。[方法]将梯形进行裁剪和添加,接地板引入改进的波纹I形去耦结构,整体尺寸为36 mm×22 mm×1.6 mm。通过在辐射贴片上刻蚀倒U形狭缝、L−n形狭缝,在馈线旁左侧引入C形寄生枝节,在右侧引入U形寄生枝节,实现WLAN(5.15~5.85 GHz)、IEEE INSAT/超扩展C频段(6.1~6.53 GHz)、X频段(7.37~7.8 GHz)和无线电导航(RN)频段(9.15~9.7 GHz)共4个频段的陷波。[结果]仿真与测试结果表明,该天线工作频段为2.9~10.7 GHz,隔离度低于−20 dB,包络相关系数T_(ecc)<0.02。[结论]该天线在各方面特性良好,可以广泛应用于舰载无线通信设备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线 四陷波 波纹I形去耦结构 缝隙枝节 多输入多输出(MIMO) 超宽带(UW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