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角点相关匹配识别的试样变形测量方法研究
1
作者 邵龙潭 唐孝强 郭晓霞 《岩土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65-672,共8页
将数字图像测量技术应用于常规土工三轴试验,成功解决了传统变形测量中的诸多难题,显著提升了测量精度与效率。但高像素图像中灰度阶层的多样性和渐变性使得梯度迭代计算变得复杂,角点附近存在多个潜在的角点候选位置,直接影响了亚像素... 将数字图像测量技术应用于常规土工三轴试验,成功解决了传统变形测量中的诸多难题,显著提升了测量精度与效率。但高像素图像中灰度阶层的多样性和渐变性使得梯度迭代计算变得复杂,角点附近存在多个潜在的角点候选位置,直接影响了亚像素角点定位精度。为了解决亚像素角点检测算法的定位偏差问题,针对已研发的土工三轴试验试样全表面变形数字图像测量系统,提出了基于角点相关匹配识别的亚像素角点检测方法。该方法首先运用Harris检测算法从原始图像中提取整像素角点坐标,随后以这些角点为中心构建固定尺寸的灰度子区。通过子区间的相关匹配迭代处理,获取了初始整像素角点在变形后的亚像素级位移。在模拟试样仿射变形试验中,改进后的算法在继承角点特征稳健识别的基础上,具有良好的仿射不变性,平均绝对误差降低了80.5%,大幅度提高了三轴试验试样全表面变形测量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点相关匹配 数字图像测量 定位偏差 灰度子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大坝监测数据质量评价因子及算法研究
2
作者 冯宇扬 李登华 +1 位作者 方博雅 丁勇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0-96,共7页
大坝监测数据是判断大坝运行安全的主要依据,为了鉴别数据优劣并选择出可信度较高的数据,文中构建一个大坝监测数据质量评价框架。针对测点之间的相关性、监测项目及仪器的特点,利用Kshape算法找出具有强相关性的测点,再通过相对偏移率... 大坝监测数据是判断大坝运行安全的主要依据,为了鉴别数据优劣并选择出可信度较高的数据,文中构建一个大坝监测数据质量评价框架。针对测点之间的相关性、监测项目及仪器的特点,利用Kshape算法找出具有强相关性的测点,再通过相对偏移率、相对平滑率、周期波动程度和精度修正率等评价因子对大坝监测数据进行评价;其次,结合混合蝙蝠算法优化后的长短期记忆网络对大坝监测数据进行分类,构建了大坝监测数据质量评价算法流程。以新疆某大坝监测数据为研究对象进行试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大坝监测数据质量评价算法的准确率为94.33%,可为评价大坝监测数据质量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坝监测数据 评价因子 数据质量评价 长短期记忆网络 测点聚类 相关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小室电压特征的PEM电解槽故障诊断
3
作者 沈大力 董砚 +2 位作者 杨富荃 雷兆明 曹欣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29-237,共9页
为快速检测和准确识别电解槽故障,提出一种基于交错电压检测电路的加权修正方差算法和改进相关系数算法结合的故障诊断方法,对具有电压特征的电解槽多种小室故障进行识别和诊断。首先,采用小室交错电压检测的方法,结合加权修正方差算法... 为快速检测和准确识别电解槽故障,提出一种基于交错电压检测电路的加权修正方差算法和改进相关系数算法结合的故障诊断方法,对具有电压特征的电解槽多种小室故障进行识别和诊断。首先,采用小室交错电压检测的方法,结合加权修正方差算法提取故障特征,从而识别是否存在故障,以及区分电解槽小室故障和电压传感器故障。其次,考虑到可再生能源制氢时电压的波动性,提出利用小室间电压的相关性,采用改进相关系数算法,进行电解槽短路、缺水等故障的诊断。经过算例分析与结果对比,验证了故障诊断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解槽 故障检测 电压测量 加权修正方差 相关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齿轮传动系统振动测点优化布局及振动监测方法研究
4
作者 李昊諝 曹宏瑞 +3 位作者 杨阳 杜明刚 乔百杰 史江海 《振动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305-1316,共12页
传感器测点优化布局对于机械设备状态监测、故障诊断及健康管理具有重要意义。聚焦于齿轮传动系统,研究一种基于箱体模态及频响函数有效独立分析的振动测点优化布局方法,并采用优化测点融合的信号进行齿轮传动系统振动监测。建立齿轮传... 传感器测点优化布局对于机械设备状态监测、故障诊断及健康管理具有重要意义。聚焦于齿轮传动系统,研究一种基于箱体模态及频响函数有效独立分析的振动测点优化布局方法,并采用优化测点融合的信号进行齿轮传动系统振动监测。建立齿轮传动箱体动力学模型,进行模态分析获取箱体模态振型,利用模态振型进行有效独立分析得到初始测点布局;通过谐响应分析获取初始测点关于主要轴承座处的频响函数,基于主成分分析及有效独立分析进一步优化测点,并选取对齿轮故障激励更加敏感的优化测点;基于优化测点重要性权重进行频谱加权融合,利用融合频谱实现对齿轮传动的振动监测。通过对锥齿轮传动试验台实测数据分析表明,相比任意测点组的融合频谱,优化测点组的融合频谱整体响应幅值较大,对齿轮传动的运行状态监测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障诊断 测点优化 有效独立分析 频响函数 频谱融合 振动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曲率分析与分形维数的断层三维复杂度计算模型 被引量:1
5
作者 晏俊生 刘再斌 +6 位作者 范涛 杨辉 刘文明 杜文刚 安林 刘晨光 王晓辉 《煤田地质与勘探》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54-63,共10页
【目的和方法】断层是煤矿隐蔽致灾因素中威胁最大的地质构造因素之一,其三维量化评价一直是个难题。针对现有量化指标无法全面反映断层形态及缺乏三维空间断层耦合分析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曲率分析与分形维数的断层三维复杂度计算模... 【目的和方法】断层是煤矿隐蔽致灾因素中威胁最大的地质构造因素之一,其三维量化评价一直是个难题。针对现有量化指标无法全面反映断层形态及缺乏三维空间断层耦合分析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曲率分析与分形维数的断层三维复杂度计算模型。该模型利用Delaunay算法改进了传统分形维数的测量体形态,有效减少了断层在三维分形维数计算中存在的无效值,同时引入断层面曲率来修正断层参数量,从而保留了断层自身结构特征。为验证模型的有效性,选取陕西某煤矿实际揭露的断层,进行地质构造复杂程度定性评价,并对工作面、巷道历史突水点空间分布数据开展模型应用及验证。【结果和结论】对比发现,模型识别出煤矿井田三维空间内,共有75个剖分区间具有非零统计值;计算得出的断层三维分形维数、2种融合断层面曲率(高斯曲率和平均曲率)的断层三维复杂度的均值,分别为0.939 4、1.136 2、1.219 9,与单一的分形维数相比,融合曲率的复杂度指标在揭示断层走向差异及分布集中区方面表现出明显优势。将断层三维复杂度、样本点与各突水点间的距离作为2个相关性指标计算皮尔逊相关系数,结果可分为工作面及巷道突水点两类,其平均值按断层三维分形维数、融合断层面高斯曲率以及平均曲率的断层三维复杂度排序,前者为0.784 3、0.838 6以及0.907 2,后者为0.771 8、0.832 4、0.890 3。数据结果表明,断层复杂度与工作面突水点的相关性均大于其与巷道突水点的相关性,即在研究区内,断层对工作面的生产活动影响更大。同时,无论融合何种断层面曲率,相关系数均在0.77以上,即提出的断层三维复杂度与矿井水害条件有强相关关系。另一方面,结合该煤矿构造复杂程度定性评价结果为总体较低,且主要受断层影响,而该煤矿的断层复杂度在1左右,极少区域在2以上,反映了该煤矿断层分布虽在部分区域较为集中,但总体的断层复杂程度较低。这与该煤矿已有的构造复杂程度定性分析相符合,研究成果为三维断层复杂度计算提供了一种新的模型构建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层复杂度 三维量化分析 曲率分析 DELAUNAY算法 皮尔逊系数 突水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全量测点耦合结构分析与估计的工业过程监测方法
6
作者 赵健程 赵春晖 《自动化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517-1538,共22页
实际工业场景中,需要在生产过程中收集大量测点的数据,从而掌握生产过程运行状态.传统的过程监测方法通常仅评估运行状态整体的异常与否,或对运行状态进行分级评估,这种方式并不会直接定位故障部位,不利于故障的高效检修.为此,提出一种... 实际工业场景中,需要在生产过程中收集大量测点的数据,从而掌握生产过程运行状态.传统的过程监测方法通常仅评估运行状态整体的异常与否,或对运行状态进行分级评估,这种方式并不会直接定位故障部位,不利于故障的高效检修.为此,提出一种基于全量测点估计的监测模型,根据全量测点估计值与实际值的偏差定义监测指标,从而实现全量测点的分别精准监测.为克服原有的基于工况估计的监测方法监测不全面且对测点间耦合关系建模不充分的问题,提出多核图卷积网络(Multi-kernel graph convolutional network,MKGCN),通过将全量传感器测点视为一张全量测点图,显式地对测点间耦合关系进行建模,从而实现全量传感器测点的同步工况估计.此外,面向在线监测场景,设计基于特征逼近的自迭代方法,从而克服在异常情况下由于测点间强耦合导致的部分测点估计值异常的问题.所提出的方法在电厂百万千瓦超超临界机组中引风机的实际数据上进行验证,结果显示,与其他典型方法相比,所提出的监测方法能够更精准地检测出发生故障的测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迭代特征替换 多核图卷积网络 全量测点估计 故障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IDAR技术在树高测量上的应用与精度分析 被引量:22
7
作者 杨伯钢 冯仲科 +4 位作者 罗旭 祝晓坤 董明 全明玉 韩光瞬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S2期78-81,共4页
该文介绍了基于TerraSolid处理软件平台,采用机载激光雷达(LIDAR)数据进行独立树树高测量的原理和方法,并在北京市昌平试验区进行了研究试验.试验表明,通过LIDAR数据量测、分析,可实现对树高的测量;此外,通过与外业实测树高的比较和相... 该文介绍了基于TerraSolid处理软件平台,采用机载激光雷达(LIDAR)数据进行独立树树高测量的原理和方法,并在北京市昌平试验区进行了研究试验.试验表明,通过LIDAR数据量测、分析,可实现对树高的测量;此外,通过与外业实测树高的比较和相关性分析可看出,采用LIDAR测量树高的方法,基本可满足林业调查的精度要求.在此基础上,还对利用LIDAR测量树高产生误差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和归纳,为LIDAR技术在森林生物量测量中的应用、推广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雷达 树高 点云 测量 误差分析 相关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isher最优分割法的机床热关键点优化研究 被引量:20
8
作者 高峰 刘江 +2 位作者 杨新刚 李艳 杨艳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070-1075,共6页
利用温度测点建立热误差模型时,测点的选取直接影响到模型的精度。采用一种最优化分段方法——Fisher最优分割法,以试验采集到的原始数据作为分析数据,通过计算分类的直径、比较各类中的误差函数,对机床测点变量进行分类,经过对各类中... 利用温度测点建立热误差模型时,测点的选取直接影响到模型的精度。采用一种最优化分段方法——Fisher最优分割法,以试验采集到的原始数据作为分析数据,通过计算分类的直径、比较各类中的误差函数,对机床测点变量进行分类,经过对各类中温度变量与热误差之间相关系数的计算,获得用于热误差建模的热关键点,从而完成测点优化。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对其优化出的测点建立热误差模型,与采用变量分组优化选出的温度测点建立的热误差模型进行比较,结果说明Fisher最优分割法可行、实用性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isher最优分割 热关键点 误差函数 相关系数 测点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津海河隐伏断裂的晚第四纪活动特征研究 被引量:17
9
作者 陈宇坤 任峰 +1 位作者 张翠芬 邵永新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11-121,共11页
在海河隐伏断裂精确定位的基础上 ,文中利用天津地区晚第四纪地层中的 4个海相地层作为标志层 ,通过地质钻孔勘探、微体古生物鉴定、地层对比及年代学测定和研究 ,获得了海河断裂的晚第四纪活动特征。研究表明 ,海河断裂在天津市区段的... 在海河隐伏断裂精确定位的基础上 ,文中利用天津地区晚第四纪地层中的 4个海相地层作为标志层 ,通过地质钻孔勘探、微体古生物鉴定、地层对比及年代学测定和研究 ,获得了海河断裂的晚第四纪活动特征。研究表明 ,海河断裂在天津市区段的上断点埋深为 2 1m ,对应的最新活动时代为晚更新世晚期至全新世早、中期 ,塘沽区段的上断点埋深为 16 4m ,最新活动时代已进入了全新世早、中期 ;天津市区段在晚更新世晚期 (36 2 90aBP)以来 ,垂直运动速度为 0 2 4 8mm/a ,塘沽区段全新世(72 0 0aBP)以来的平均垂直运动速率为 0 333mm/a。这表明海河断裂塘沽区段 (东段 )的活动性明显高于市区段 (西段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伏断裂 晚第四纪 地层 运动速率 地质钻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变压器油箱固有频率测试及其影响分析 被引量:20
10
作者 赵宏飞 马宏忠 +3 位作者 李凯 李勇 黄朝志 钟钦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65-169,共5页
首先分析油浸式电力变压器振动产生机理以及油箱壁发生共振现象原因,对常用油浸式电力变压器的油箱壁结构特点进行了分类,提出了振动测点布置的方法。对1台100 kV·A、10 kV/0.4 kV油浸式变压器油箱表面固有频率进行测试,并对所有... 首先分析油浸式电力变压器振动产生机理以及油箱壁发生共振现象原因,对常用油浸式电力变压器的油箱壁结构特点进行了分类,提出了振动测点布置的方法。对1台100 kV·A、10 kV/0.4 kV油浸式变压器油箱表面固有频率进行测试,并对所有测点固有频率特性进行分析,并与变压器空载运行时油箱表面测得的振动信号进行比较,由比较可知当使用振动测量法诊断变压器故障时需考虑油箱壁共振现象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变压器 固有频率 振动 共振 故障诊断 测点布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三维变形测量的数字图像相关系统 被引量:65
11
作者 唐正宗 梁晋 +1 位作者 肖振中 郭成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2244-2253,共10页
针对材料力学实验中的三维变形测量,提出并实现了一种基于双目立体视觉、摄影测量术和数字图像相关法的便携式三维变形测量系统。研究了该系统涉及的双目摄像机标定,图像相关算法,三维重建,以及三维位移、应变计算等关键技术。提出了一... 针对材料力学实验中的三维变形测量,提出并实现了一种基于双目立体视觉、摄影测量术和数字图像相关法的便携式三维变形测量系统。研究了该系统涉及的双目摄像机标定,图像相关算法,三维重建,以及三维位移、应变计算等关键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摄影测量术的摄像机标定算法,该算法采用10参数镜头畸变模型,不需要高精度标定板即可实现摄像机的高精度标定。利用最小二乘非线性优化算法实现了数字图像的高精度匹配,针对非线性优化初值难求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种子点的初值计算方法,为非线性优化提供了可靠的初值。最后,介绍了三维重建以及计算三维位移、三维应变的方法。实验结果表明,标定结果的重投影误差为0.03 pixel,图像匹配的误差约为0.02 pixel,静态外形及位移的测量精度为0.05%,应变的测量精度优于0.5%。与传统的测量方法相比,本文提出的系统可以更准确、全面、直观地实现对位移场、应变场的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变形测量 立体视觉 数字图像相关 摄像机标定 摄影测量 种子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谱相关密度分析在轴承点蚀故障诊断中的研究 被引量:10
12
作者 毕果 陈进 +2 位作者 李富才 何俊 周福昌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88-393,共6页
利用谱相关密度提取轴承故障特征时需要在循环频率域和频率域上同时兼顾高分析带宽和高分辨率,从而使得该方法的计算量庞大,难以达到较高的分析精度。鉴于此,首次在循环平稳分析中引入解析的思想,利用解析形式的谱相关密度在循环频率域... 利用谱相关密度提取轴承故障特征时需要在循环频率域和频率域上同时兼顾高分析带宽和高分辨率,从而使得该方法的计算量庞大,难以达到较高的分析精度。鉴于此,首次在循环平稳分析中引入解析的思想,利用解析形式的谱相关密度在循环频率域不存在高频特征的特点,提出运用时域选抽技术,在保证分辨率的同时降低分析带宽,减少计算量,从而得到更好的分析效果。本文以一般调幅信号解析形式的谱相关密度分析为基础,对滚动轴承点蚀故障模型进行了分析,推导了其谱相关密度分析的理论结果,给出具体的算法实现。仿真调幅模型和实际轴承故障信号,证实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和算法的可行性,同时也验证了谱相关密度分析对调幅特征的提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障诊断 滚动轴承 谱相关密度 调幅 点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变形测量数字图像的种子点匹配方法 被引量:17
13
作者 唐正宗 梁晋 +1 位作者 肖振中 郭成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51-55,共5页
针对数字图像相关方法中的大变形测量难题,提出了一种数字图像的种子点匹配方法.对于连续变形的图像系列,将图像子区划分后,选取其中任一子区作为种子点并进行相关匹配,根据相邻状态变形的连续性,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整像素搜索方法,可保... 针对数字图像相关方法中的大变形测量难题,提出了一种数字图像的种子点匹配方法.对于连续变形的图像系列,将图像子区划分后,选取其中任一子区作为种子点并进行相关匹配,根据相邻状态变形的连续性,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整像素搜索方法,可保证种子点在大变形情况下仍能匹配成功.当种子点匹配完成后,根据同一状态相邻点变形的连续性,利用种子点的相关参数计算其4个邻近点的相关参数初值并完成匹配,按照同样的方法依次向外扩散,直至所有的点匹配完成.通过刚体旋转和单向拉伸实验表明,对于40°旋转图像的位移场以及高达113%的钢试件大变形,测量结果良好,具有较高的精度,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变形测量 数字图像相关 种子点 最小二乘迭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系统中直流接地电阻检测和接地故障点探测的方法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费万民 张艳莉 +1 位作者 吕征宇 吴兆麟 《电工电能新技术》 CSCD 2001年第3期60-63,67,共5页
本文论述了现有的直流系统接地故障检测方法及其不足之处 ,提出了一种全新的直流接地故障检测方法。该方法具有对直流系统无任何不良影响 ;检测结果不受分布电容的影响 ,检测精度高 ;能准确判断故障所在支路 ,故障定点准确 ;电路简单 ,... 本文论述了现有的直流系统接地故障检测方法及其不足之处 ,提出了一种全新的直流接地故障检测方法。该方法具有对直流系统无任何不良影响 ;检测结果不受分布电容的影响 ,检测精度高 ;能准确判断故障所在支路 ,故障定点准确 ;电路简单 ,成本低廉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直流接地电阻 直流接地故障点 检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Kohonen自组织竞争网络的机床温度测点辨识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高峰 刘江 +1 位作者 李艳 杨新刚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862-866,共5页
提出一种基于Kohonen神经网络的温度测点辨识优化算法,用机床进给系统上不同位置处的温度测点变化值及定位误差作为输入样本来训练神经网络。利用该网络的自组织竞争将胜出的结果输出到相应的分类模式中,根据各类分类模式中温度变量与... 提出一种基于Kohonen神经网络的温度测点辨识优化算法,用机床进给系统上不同位置处的温度测点变化值及定位误差作为输入样本来训练神经网络。利用该网络的自组织竞争将胜出的结果输出到相应的分类模式中,根据各类分类模式中温度变量与热误差之间的相关系数,确定出机床热关键点。通过多元线性回归理论建立了热误差模型,与基于变量分组优化方法的热误差模型比较发现,该方法具有更好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OHONEN神经网络 热关键点 测点辨识 相关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故障-测点互信息的传感器多目标优化配置 被引量:3
16
作者 于保华 杨世锡 周晓峰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56-162,共7页
针对大型流程工业系统状态监测故障诊断的传感器优化配置特点,建立能够定量反映测点获取故障信息效率的故障-测点互信息矩阵.提出传感器系统测点-故障关联度优化目标函数,建立兼顾测点获取故障信息效率、传感器系统可靠性、经济性的多... 针对大型流程工业系统状态监测故障诊断的传感器优化配置特点,建立能够定量反映测点获取故障信息效率的故障-测点互信息矩阵.提出传感器系统测点-故障关联度优化目标函数,建立兼顾测点获取故障信息效率、传感器系统可靠性、经济性的多目标优化配置模型.设计改进的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NSGA-II),在保证故障可检测性和可分辨性的前提下,获得兼顾3大优化目标的Pareto前沿解集.电站除氧器的实例分析表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障-测点互信息 测点-故障关联度 传感器优化配置 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NSG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故障关联因子的新型广域后备保护 被引量:35
17
作者 马静 李金龙 +1 位作者 王增平 杨奇逊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1期100-107,共8页
提出一种基于故障关联因子(fault correlation factor,FCF)的广域后备保护新方法。该方法在系统正常运行情况下,根据网络拓扑结构及相量测量单元(phase measurement unit,PMU)的配置情况,初始化保护关联域;借助开关变位信息和启发式搜... 提出一种基于故障关联因子(fault correlation factor,FCF)的广域后备保护新方法。该方法在系统正常运行情况下,根据网络拓扑结构及相量测量单元(phase measurement unit,PMU)的配置情况,初始化保护关联域;借助开关变位信息和启发式搜索技术快速更新保护关联域(protection correlation region,PCR)。在系统发生故障后,通过分析各关联域内差动电流故障稳态分量,界定故障关联域,实时计算该关联域内的故障关联因子,并据此确定具体的故障支路。新英格兰10机39节点系统的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不受系统运行方式的影响,计算简便,易于实现,且能够在PMU有限测点情况下快速、灵敏、可靠地判别故障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域后备保护 保护关联域 故障关联因子 相量测量单元 启发式搜索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粗糙集与偏相关分析的机床热误差温度测点约简 被引量:12
18
作者 蔡力钢 李广朋 +1 位作者 程强 李伟硕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969-974,共6页
为了合理减少温度测点数量并有效提高温度数据采集与分析的效率,提出了一种基于粗糙集与偏相关分析相结合的温度测点约简方法.首先,利用偏相关分析的方法建立了温度变量与主轴热误差之间的偏相关系数,并以此为依据辨识了主要的敏感温度... 为了合理减少温度测点数量并有效提高温度数据采集与分析的效率,提出了一种基于粗糙集与偏相关分析相结合的温度测点约简方法.首先,利用偏相关分析的方法建立了温度变量与主轴热误差之间的偏相关系数,并以此为依据辨识了主要的敏感温度变量.然后,在基于粗糙集理论获取的可行温度测点组合基础上,筛选出包含敏感温度变量最多及偏相关度高的温度测点组合.最后,建立了热误差线性回归模型,并在某型号数控机床上进行验证与分析.结果表明:温度传感器测点可由22个减少到6个,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热误差模型的精确性和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误差 粗糙集 偏相关分析 数控机床 温度测点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偏相关分析的数控机床温度布点优化及其热误差建模 被引量:26
19
作者 凡志磊 李中华 杨建国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7期2025-2028,共4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偏相关分析的数控机床温度布点优化方法。数控机床热误差建模一般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该方法中由于自变量之间的相互作用,各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不再与简单相关系数所反映的情况完全吻合。使用偏相关分析对温... 提出了一种基于偏相关分析的数控机床温度布点优化方法。数控机床热误差建模一般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该方法中由于自变量之间的相互作用,各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不再与简单相关系数所反映的情况完全吻合。使用偏相关分析对温度变量进行优化选择,实现了温度测点优化布置,并建立了数控机床热误差的多元线性回归优化模型,提高了热误差模型的精确性和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控机床 偏相关分析 温度布点优化 热误差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注入法”与选线测距定位 被引量:21
20
作者 桑在中 潘贞存 李磊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1998年第4期35-39,共5页
根据小电流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的特点,提出了“S注入法”选线、测距和定位新原理,导出了有关的公式和算法,研制出了相应的装置,并已在较大范围内推广应用。“S注入法”的主要特点有:(1)通过PT注入。单相接地时接地相PT... 根据小电流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的特点,提出了“S注入法”选线、测距和定位新原理,导出了有关的公式和算法,研制出了相应的装置,并已在较大范围内推广应用。“S注入法”的主要特点有:(1)通过PT注入。单相接地时接地相PT一次被短接,处于不工作状态,利用不工作PT注入信号,不增加一次设备,不会对运行设备产生不良影响;(2)只向接地线路接地相注入。有利于提高选线和定位的分辨率;(3)注入信号的基波频率f0处于工频的N次谐波与N+1次谐波之间,有利于躲过工频及其各次谐波的干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电流接地系统 选线 测距 S注入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