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2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tar Point Energy Center Correction of Star Simulator Based on Polar Coordinates
1
作者 WANG Lingyun WANG Xinghua +4 位作者 WANG Bo ZHANG Guoyu SUN Gaofei LIU Shi LI Wenjun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07-412,共6页
In this paper,various aberrations have been analyzed.Not only the effects of aberration on geometrical center position are taken into account,but also the deviation of displayed star position energy center caused by a... In this paper,various aberrations have been analyzed.Not only the effects of aberration on geometrical center position are taken into account,but also the deviation of displayed star position energy center caused by aberration is analyzed.These two aspects have been taken into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and star position correction.The correction method based on polar coordinates is proposed,and cumbersome partition correction and calculated quantity based on two-dimensional coordinates can be simplified.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rrection processing based on polar coordinates is simpler and easier compared with any other correction methods.In addition,the correction results are significantly more accurat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berration Energy center correction Polar coordinate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ScU-Net全息相位解包裹与像差同步求解
2
作者 严利平 苗小喆 黄柳 《光学精密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2441-2454,共14页
数字全息显微术中相位恢复面临噪声导致的解包裹误差与像差引入的相位畸变双重挑战,现有分步处理方法存在计算效率低与误差传递的固有局限,亟需发展同步求解新范式。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光谱通道U-Net(MScU-Net)的数字全息显微相位恢... 数字全息显微术中相位恢复面临噪声导致的解包裹误差与像差引入的相位畸变双重挑战,现有分步处理方法存在计算效率低与误差传递的固有局限,亟需发展同步求解新范式。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光谱通道U-Net(MScU-Net)的数字全息显微相位恢复方法。该网络在ResU-Net架构中引入Transformer增强的多光谱通道注意力机制,通过端到端非线性映射,直接从含噪、失真的包裹相位数据中实现相位解包裹与像差补偿的同步求解。实验结果表明,MScUNet在相位恢复中表现出显著优势,其中,峰值信噪比PSNR达29.82 dB,结构相似度SSIM保持0.96;背景区域噪声标准差(0.0004~0.0030 rad)较最优对比方法降低82.6%~95.8%;实测台阶高度系统偏差≤3.74%,测量局部波动达到亚纳米级(s=0.42 nm),该方法为微纳尺度的三维形貌测量提供了有效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全息显微 相位解包裹 像差补偿 多光谱通道注意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彩色条纹投影三维测量系统色差标定与校正方法
3
作者 贾璐璐 付帅 +5 位作者 吕艳敏 王雨晴 高楠 倪育博 孟召宗 张宗华 《光电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8-51,共14页
针对彩色条纹投影三维测量系统,提出一种利用相位标靶的系统色差标定与校正方法。采集液晶显示(LCD)和数字光处理(DLP)投影的三通道相位,建立相位差与相机像素的色差拟合模型,通过偏差通道的伸缩变换完成相机色差校正。利用相位差反解... 针对彩色条纹投影三维测量系统,提出一种利用相位标靶的系统色差标定与校正方法。采集液晶显示(LCD)和数字光处理(DLP)投影的三通道相位,建立相位差与相机像素的色差拟合模型,通过偏差通道的伸缩变换完成相机色差校正。利用相位差反解理想红蓝通道投影像素点,生成补偿条纹完成相机色差与投影仪色差的同时校正。经过实验测得标准球板半径平均误差降至原误差的19.23%,球心距误差降至原误差的11.87%,证明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其可实现对彩色物体的高精度重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三维测量 三颜色通道 相位标靶 色差校正 相位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ernike多项式波前畸变校正研究进展
4
作者 梁静远 张馨文 +1 位作者 柯程虎 柯熙政 《光通信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9-56,共8页
光波在大气中传输时,受湍流影响,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波前畸变。自适应光学系统通过相位共轭原理将畸变波前恢复成接近理想光的状态,从而实现波前畸变校正。Zernike多项式在圆域展开的低阶模式与Seidel像差一致,通过特定的算法产生共轭相位... 光波在大气中传输时,受湍流影响,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波前畸变。自适应光学系统通过相位共轭原理将畸变波前恢复成接近理想光的状态,从而实现波前畸变校正。Zernike多项式在圆域展开的低阶模式与Seidel像差一致,通过特定的算法产生共轭相位,可实现波前畸变的有效校正。系统阐述了Zernike多项式理论及波前探测/无波前探测两类自适应光学系统,详细分析了基于Zernike多项式的8种波前畸变校正算法工作原理,并指出了各种算法的校正效果和优缺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前校正 波前畸变 ZERNIKE多项式 自适应光学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口径大视场的机载共形光窗像差校正设计
5
作者 王浩瑞 陈建发 +2 位作者 崔泽曜 吕佳欣 郭亚轩 《电光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7-102,共6页
为解决在大口径大视场系统中共形光窗引入的复杂像差难以校正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应用于机载光学系统设计的新方法。该方法采用光窗内表面和离散型反射镜进行像差校正,通过分口径优化的策略平衡像差,并给出与离散式反射镜匹配的控制算法... 为解决在大口径大视场系统中共形光窗引入的复杂像差难以校正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应用于机载光学系统设计的新方法。该方法采用光窗内表面和离散型反射镜进行像差校正,通过分口径优化的策略平衡像差,并给出与离散式反射镜匹配的控制算法解决子口径间波面不一致问题,具有自由度高、结构简单等优点。仿真实验验证该方法可以在120 mm口径和0°~30°扫描角度下,将中心视场的波前像差RMS由0.62λ校正至0.06λ(λ=950 nm)。研究表明,离散型反射镜在动态像差补偿方面具有良好的性能,该校正方法在共形光学系统设计中具有广阔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设计 共形光学 离散型反射镜 像差校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透射电镜像差测量数据集的构建及优化
6
作者 杨威威 郭惠 +5 位作者 陈桂森 李德响 王翰为 何玉涛 明文全 陈江华 《电子显微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31-544,共14页
在透射电子显微镜中,准确测量像差参数对波函数重构、高分辨率三维电子断层成像及图像定量模拟至关重要。目前常用的检测像差的方法通常需要在已知球差的前提下,利用几何平均算法估算其他低阶像差参数。卷积神经网络作为一种非线性图像... 在透射电子显微镜中,准确测量像差参数对波函数重构、高分辨率三维电子断层成像及图像定量模拟至关重要。目前常用的检测像差的方法通常需要在已知球差的前提下,利用几何平均算法估算其他低阶像差参数。卷积神经网络作为一种非线性图像分析工具,理论上可通过监督学习从大量功率谱图中直接检测像差参数(包括球差)。然而,实验获取的二维功率谱图易受衰减和噪声影响,往往无法准确呈现环形特征,且实验中获取大量图像费时繁琐,这使得构建庞大且高质量的数据集成为该方法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二维功率谱图数据集构建程序及可视化用户操作界面。该方法的优势在于:只需输入一张待检测的二维功率谱图,即可自动生成所需的数据集,并自动确定各项像差参数的范围、删除重复项以及排除采样伪像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射电子显微镜 衬度传递函数 像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单压电结构的复合式变形镜设计
7
作者 杜文杰 邹有云 +3 位作者 布一帆 邓杰 葛鑫磊 马剑强 《压电与声光》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39-747,共9页
为了解决传统的单压电变形镜谐振频率随口径增加而降低的矛盾,提出了一种基于单压电结构的复合式变形镜,通过单压电致动器阵列的约束作用使其谐振频率不依赖于口径。通过有限元仿真设计了变形镜结构并制备了67单元40 mm口径变形镜样机,... 为了解决传统的单压电变形镜谐振频率随口径增加而降低的矛盾,提出了一种基于单压电结构的复合式变形镜,通过单压电致动器阵列的约束作用使其谐振频率不依赖于口径。通过有限元仿真设计了变形镜结构并制备了67单元40 mm口径变形镜样机,搭建了基于Shack-Hartmann传感器自适应光学系统对变形镜性能进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典型致动器在电压50 V下波前变形幅值可达到10μm,重构的前15项归一化残差均在10%内,初始镜面校平后均方根值(RMS)仅为18 nm,变形镜的一阶固有频率为2.8 kHz。所提出的变形镜既具有高变形量高致动器数目,也具有高工作带宽以及低成本高性能的特点,为天文望远镜提供了一种新的波前校正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形镜 自适应光学 单压电结构 像差校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O_(3)薄膜潜在极化特性的原子尺度研究
8
作者 杨勇 杨玉寅 +3 位作者 王靖辉 朱银莲 马秀良 唐云龙 《电子显微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40-447,共8页
结合像差校正透射电子显微技术和多模式原子力显微技术,本文研究了生长在LaAlO_(3)衬底上WO_(3)薄膜的极化特性。衍衬分析表明WO_(3)薄膜在衬底上外延生长,薄膜内部呈现出周期性的铁弹畴。原子尺度表征揭示了薄膜与衬底保持共格外延状... 结合像差校正透射电子显微技术和多模式原子力显微技术,本文研究了生长在LaAlO_(3)衬底上WO_(3)薄膜的极化特性。衍衬分析表明WO_(3)薄膜在衬底上外延生长,薄膜内部呈现出周期性的铁弹畴。原子尺度表征揭示了薄膜与衬底保持共格外延状态以及薄膜内部存在大量的线缺陷。利用几何相位分析,确定了薄膜在面内面外都存在较大的应变梯度,解释了薄膜极化的来源。实验证实,线缺陷同时具有局域导电特性,表明缺陷对WO_(3)薄膜的极化保持性能产生明显影响。这一发现为应变-缺陷耦合影响氧化物极化特性提供了新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化 缺陷 应变梯度 像差校正电子显微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大调制量音圈变形镜的驱动器优化设计
9
作者 葛久捌 李明星 +5 位作者 许莎莎 王辰 周颖 俞琳 吴晶晶 胡立发 《液晶与显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55-565,共11页
音圈变形镜因其大调制量和无磁滞等优势,作为自适应次镜在大口径地基天文光学望远镜中应用广泛。本文提出了一种用于37单元大调制量音圈变形镜的音圈驱动器优化方法,并进行了仿真和验证。针对动磁式结构,给出了音圈驱动器的电磁力理论公... 音圈变形镜因其大调制量和无磁滞等优势,作为自适应次镜在大口径地基天文光学望远镜中应用广泛。本文提出了一种用于37单元大调制量音圈变形镜的音圈驱动器优化方法,并进行了仿真和验证。针对动磁式结构,给出了音圈驱动器的电磁力理论公式,并简述了电磁力与镜面应变之间的关系。接着利用有限元软件对结构进行了详细的优化。最终,根据优化结果对37单元音圈变形镜进行了仿真分析与像差校正验证。所设计的音圈驱动器电机效率为0.362 N/W1/2,响应速度为0.3 ms,线性度为1,单个驱动器可以使变形镜的最大行程达到50μm。本文设计的音圈驱动器在结构简单、小型化、低成本、高响应速度、线性响应和高效率方面表现优异,使其在大气湍流像差校正、激光武器、激光通信和眼底成像等领域具有良好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光学 变形镜 音圈驱动器 大气湍流像差校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部改质加工碳化硅皮秒激光聚焦特性调控
10
作者 曹轼毓 梁仁超 张屹 《激光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19-525,共7页
激光内部改质加工技术因其效率高、无接触和损耗小等优势,广泛应用在半导体晶圆切割领域。为了研究晶圆内不同深度处激光聚焦特性对切割质量的影响规律,采用逆光线追迹法进行球差校正,通过设计并搭建基于液晶空间光调制器进行球差校正... 激光内部改质加工技术因其效率高、无接触和损耗小等优势,广泛应用在半导体晶圆切割领域。为了研究晶圆内不同深度处激光聚焦特性对切割质量的影响规律,采用逆光线追迹法进行球差校正,通过设计并搭建基于液晶空间光调制器进行球差校正的激光内部改质切割实验平台,选用1064 nm皮秒激光对350μm厚碳化硅晶圆进行实验,得到了长度降低20%~30%的激光内部改质层;进而基于激光在材料内部传输的能量损耗与球差校正导致的激光功率密度变化规律,提出一种碳化硅晶圆激光内部改质切割聚焦特性的调控方法。结果表明,通过变功率多道扫描策略,利用8道改质层实现了切割侧面粗糙度819 nm且无崩边崩角的高质量加工。该研究为碳化硅晶圆激光内部改质切割的工艺优化与切割质量提升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技术 聚焦特性调控方法 逆光线追迹法 球差校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谱分析的红外成像模糊去除算法研究
11
作者 徐祖新 王霄 +1 位作者 李鹏 乔俊 《应用光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51-758,共8页
针对红外成像中出现的像差和运动模糊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谱分析的红外成像模糊去除算法。该方法通过对模糊问题的分析,利用红外图像频谱信息构建了模糊函数估计方法,通过数据拟合项和正则项的优化,实现红外图像的模糊去除。实验在运动... 针对红外成像中出现的像差和运动模糊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谱分析的红外成像模糊去除算法。该方法通过对模糊问题的分析,利用红外图像频谱信息构建了模糊函数估计方法,通过数据拟合项和正则项的优化,实现红外图像的模糊去除。实验在运动模糊图像数据集和静态像差图像上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在数据集模糊去除实验上,相比之前的方法,本文方法峰值信噪比(PSNR,peak signal-to-noise ratio)提升了2.01 dB,结果相似性(SSIM,structural similarity index)提升了0.06;静态像差图像在实验室条件下通过短波红外探测器采集,算法在主观上有较明显的复原效果,且针对高通量光学系统成像复原效果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复原 像差校正 红外图像 相对孔径 点扩散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全息显微中相位像差校正技术综述
12
作者 何伟林 杨忠明 +1 位作者 张行愚 刘兆军 《应用光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49-261,共13页
数字全息显微技术是数字全息技术与显微技术的结合,兼备两种技术的优点,为微纳领域的定量三维测量提供了一种无损、无标记、准确和近实时的测量手段。然而,由于元件缺陷和失调以及环境扰动等原因,会在数字全息显微测量结果中额外引入相... 数字全息显微技术是数字全息技术与显微技术的结合,兼备两种技术的优点,为微纳领域的定量三维测量提供了一种无损、无标记、准确和近实时的测量手段。然而,由于元件缺陷和失调以及环境扰动等原因,会在数字全息显微测量结果中额外引入相位像差。为了获得准确的定量相位测量结果,必须对像差成因和主要成分进行分析,然后补偿和校正像差。这篇综述介绍了数字全息显微成像测量中主要的像差来源和影响,基于实现的方式对现有的像差校正方法进行了综述,并展望了未来像差校正领域的发展方向,为从事数字全息检测研究的研究者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全息 干涉测量 定量检测 相位像差 像差校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掩模光刻的液晶波前校正器设计与制备
13
作者 杜莹 陈梅蕊 +5 位作者 刘禹彤 曹宗新 毛红敏 李小平 孙会娟 曹召良 《中国光学(中英文)》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24-333,共10页
液晶波前校正器通常基于液晶显示器的工艺制备而成,因此其研制成本高、定制难度大。本文基于掩模光刻法制备液晶波前校正器,以实现液晶波前校正器的专用化、低成本研制。基于掩模光刻技术设计并制备了91像素的无源液晶驱动电极,并封装... 液晶波前校正器通常基于液晶显示器的工艺制备而成,因此其研制成本高、定制难度大。本文基于掩模光刻法制备液晶波前校正器,以实现液晶波前校正器的专用化、低成本研制。基于掩模光刻技术设计并制备了91像素的无源液晶驱动电极,并封装成液晶光学校正单元。设计并制备了驱动连接电路板,实现了液晶光学驱动单元和驱动电路板的匹配对接。对液晶波前校正器响应特性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其相位调制量为5.5个波长,响应时间为224 ms。利用Zygo干涉仪进行球面波的产生和静态倾斜像差的校正。结果显示,其可以产生正负离焦波前,且对水平倾斜像差校正后,Zernike多项式中第一项的值从1.18降至0.16,校正幅度达86%,实现了像差的有效校正。本文的研究工作可为液晶波前校正器的研制提供新思路,进而拓宽其应用领域和场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晶波前校正器 掩模光刻 波前 响应特性 像差校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动态双模态线阵相机的联合标定方法
14
作者 王羚 李金龙 +1 位作者 罗林 高晓蓉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48-154,共7页
在实际工业应用中,线阵相机在被测物体运动速度快、拍摄视场范围广以及精度要求高的场景下比面阵相机更具优势,并且将二维图像数据与三维点云数据相结合能使信息量更丰富,能更好地还原真实场景。为提高在工业应用场景下的双模态数据的... 在实际工业应用中,线阵相机在被测物体运动速度快、拍摄视场范围广以及精度要求高的场景下比面阵相机更具优势,并且将二维图像数据与三维点云数据相结合能使信息量更丰富,能更好地还原真实场景。为提高在工业应用场景下的双模态数据的结合精度,提出一种动态双模态线阵相机的联合标定方法,该方法能实现简便快捷的2D线扫相机与3D线扫相机之间的联合标定。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以较小计算量实现高精度双模态双线扫相机的联合标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阵相机 联合标定 双模态数据 畸变校正 二维图像 三维点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增强光学相干层析成像技术研究进展
15
作者 乔正钰 黄勇 郝群 《数据采集与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48-270,共23页
光学相干层析成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作为一种重要的无损断层三维成像技术,应用场景广泛。不断发展的场景需求对OCT技术的性能提出了新的要求,包括分辨率提升、焦深解耦、像差校正及分辨率各向异性改善等。在过去的十... 光学相干层析成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作为一种重要的无损断层三维成像技术,应用场景广泛。不断发展的场景需求对OCT技术的性能提出了新的要求,包括分辨率提升、焦深解耦、像差校正及分辨率各向异性改善等。在过去的十几年内,一系列基于计算成像的方法被证明能有效实现上述性能提升。本文围绕上述OCT成像4个性能提升需求,总结综述了代表性的计算成像方法。分析对比了相应计算成像方法之间的优劣,并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旨在为计算成像方法在OCT领域的进一步研究与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相干层析 计算成像 轴向横向分辨率 焦深解耦 像差校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光刻机物镜像差补偿的透射式变形镜设计
16
作者 邹有云 布一帆 +2 位作者 杜文杰 邓杰 马剑强 《压电与声光》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95-1000,共6页
针对深紫外光刻机物镜工作一段时间后存在的低阶像差问题,提出了一种大口径、小变形量、高精度的透射式变形镜结构。通过有限元对变形镜的校正性能进行仿真,确定了致动器数目、玻璃厚度、内外环的宽度。仿真结果表明,重构Z3-Z9项Zernik... 针对深紫外光刻机物镜工作一段时间后存在的低阶像差问题,提出了一种大口径、小变形量、高精度的透射式变形镜结构。通过有限元对变形镜的校正性能进行仿真,确定了致动器数目、玻璃厚度、内外环的宽度。仿真结果表明,重构Z3-Z9项Zernike像差,归一化残余误差小于0.2%,整体满足193 nm DUV光刻机物镜像差的校正。研究了重力场及热吸收对透镜像差的影响,两者均为离焦像差最大但数值较小,可被变形镜校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UV光刻机物镜 变形镜 像差校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于高能激光器的XY离焦像差校正方法
17
作者 冯亚飞 韦承甫 +2 位作者 任晓明 郭建增 王杰 《中国光学(中英文)》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66-373,共8页
针对高能激光器出光过程中出现的大量离焦和0°像散低阶像差现象,提出了基于哈特曼波前传感器和二维整形光路的XY离焦像差校正方法。首先,通过对Zernike多项式的离焦项和0°像散项进行线性组合得到XY离焦像差的表达式,该XY离焦... 针对高能激光器出光过程中出现的大量离焦和0°像散低阶像差现象,提出了基于哈特曼波前传感器和二维整形光路的XY离焦像差校正方法。首先,通过对Zernike多项式的离焦项和0°像散项进行线性组合得到XY离焦像差的表达式,该XY离焦像差系数的大小可直接表征X离焦和Y离焦的波前PV值。同时,通过微调高能激光器中二维整形光路中的镜子间距,可实现激光器输出光束XY离焦波面的补偿。因此,首先利用哈特曼波前传感器提取出光束的XY离焦像差系数大小,而后再根据XY离焦像差系数的大小实时闭环微调二维整形光路中的镜子间距,从而实现XY离焦像差的校正,改善输出光束的光束质量。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有效地将高能激光器输出光束XY离焦量的PV值由5.2μm和1.1μm校正到0.5μm以下,相应的光束质量β因子由3.1降到1.8,光束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能激光 光束质量 像差校正 光束整形 矩阵光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iFeO_(3)⁃NiFe_(2)O_(4)复合多铁薄膜的微观结构及磁电耦合研究
18
作者 王靖辉 陈双杰 +4 位作者 吕晓东 刘嘉琦 唐云龙 朱银莲 马秀良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49-556,共8页
结合透射电子显微镜和多模式原子力显微镜技术,本文探索研究了生长在Nb:SrTiO_(3)上的BiFeO_(3)⁃NiFe_(2)O_(4)复合薄膜的微观结构和磁电耦合性能。衍衬分析和选区电子衍射表明BiFeO_(3)和NiFe_(2)O_(4)在沉积过程中发生相分离并自组装... 结合透射电子显微镜和多模式原子力显微镜技术,本文探索研究了生长在Nb:SrTiO_(3)上的BiFeO_(3)⁃NiFe_(2)O_(4)复合薄膜的微观结构和磁电耦合性能。衍衬分析和选区电子衍射表明BiFeO_(3)和NiFe_(2)O_(4)在沉积过程中发生相分离并自组装外延生长形成纳米复合结构。进一步利用像差校正透射电子显微镜揭示了BiFeO_(3)与NiFe_(2)O_(4)两相间的界面和相分离细节;BiFeO_(3)基体中存在大量的层状缺陷和氧空位片,造成局部晶格膨胀和复杂的极化分布。多模式原子力显微镜测量证明了复合薄膜具有良好的铁电翻转和保持性能,以及较低的漏电流和明显的磁电耦合。本工作呈现了一种自组装复合多铁材料的制备与表征,期望为未来微电子器件设计提供借鉴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铁性复合薄膜 自组装 像差校正电子显微学 磁电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辨率罗兰圆光学系统的色差校正方法研究
19
作者 陈吉文 陈作儿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011-2017,共7页
罗兰圆光学系统优点众多,但系统中因平凸透镜的使用,导致各特征波长色散后的成像点在罗兰圆附近产生了一定量的偏移量,使得各波长成像点依次排列在一条曲面上。由于目前新型采集器件线阵CMOS或CCD的使用,而这类传感器的感光面是一个平面... 罗兰圆光学系统优点众多,但系统中因平凸透镜的使用,导致各特征波长色散后的成像点在罗兰圆附近产生了一定量的偏移量,使得各波长成像点依次排列在一条曲面上。由于目前新型采集器件线阵CMOS或CCD的使用,而这类传感器的感光面是一个平面,因此导致结果产生较严重的色差。提出了一种使用加权最小二乘法拟合像面的色差校正方法,并计算出系统像面的中心偏移距和偏移倾斜角这两个校正参数,将其引入原本罗兰圆光学系统进行色差校正,从而确定线阵光电传感器像面的最佳位置,实现高分辨率。此外在真空紫外光谱中C、P和S等元素非常重要,可使用本文提出的基于加权最小二乘法的色差校正方法,通过增加这类元素权值占比,实现最优分辨率。最后通过Zemax软件进行光学仿真,完成了罗兰圆光学系统的仿真以及优化。并给出170~410 nm波段点列图的成像宽度仿真以及各元素特征波长在CMOS传感器上所采集到的光谱图,推算出其实际应用中的分辨率,其照度光谱图显示其分辨率均可保持在0.02 nm,接近系统理论最佳分辨率。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加权最小二乘法拟合像面的方法,可实现罗兰圆光学系统的色差校正,实现高分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兰圆光学系统 平凸透镜 色差校正 高分辨率 加权最小二乘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角度多光谱相机的相对辐射校正方法分析
20
作者 赵德馨 李对对 +2 位作者 陈继辉 王凡超 李闯 《航天返回与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1-90,共10页
多角度多光谱相机(Directional Multi-Spectral Camera,DMC)由5台相机组成,每台相机单独成像,这种成像方式导致其立体成像过程中多相机间辐射响应很难保持一致性。为实现各个视角相机及每片CCD的辐射响应一致,文章提出了多相机全局色差... 多角度多光谱相机(Directional Multi-Spectral Camera,DMC)由5台相机组成,每台相机单独成像,这种成像方式导致其立体成像过程中多相机间辐射响应很难保持一致性。为实现各个视角相机及每片CCD的辐射响应一致,文章提出了多相机全局色差标定法,并与直方图在轨统计法和偏航定标法对DMC影像的辐射校正效果进行了对比。其中几种方法的相机间影像的辐射校正效果比较显示,多相机全局色差标定法校正的5个相机的影像颜色更接近,且均匀地物的相对辐射校正精度更高;CCD片间影像的校正效果比较显示,直方图统计法和多相机全局色差标定法校正的CCD片间影像都呈现颜色均衡,基本无色差,且相对辐射校正精度在3%以内。综上,说明多相机全局色差标定法更适用于校正DMC的辐射一致性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角度多光谱相机 相对辐射校正 多相机色差标定法 直方图统计法 遥感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