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4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乙烯基磷酸的核壳乳液功能防腐涂层制备
1
作者 孙建刚 何昊晨 曹红亮 《功能高分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63-372,共10页
以苯乙烯(St)和丙烯酸正丁酯(BA)为共聚单体、乙烯基磷酸(VPA)为功能单体,通过种子乳液聚合法制备了具有核壳结构、含磷酸基团的功能乳胶颗粒。以poly(St-co-BA)为种子、poly(St-co-BA-co-VPA)为壳层,制备了固含量(固体颗粒在产物乳液... 以苯乙烯(St)和丙烯酸正丁酯(BA)为共聚单体、乙烯基磷酸(VPA)为功能单体,通过种子乳液聚合法制备了具有核壳结构、含磷酸基团的功能乳胶颗粒。以poly(St-co-BA)为种子、poly(St-co-BA-co-VPA)为壳层,制备了固含量(固体颗粒在产物乳液中的质量分数)约30%、颗粒分布较均匀的核壳乳液。所制得的核壳乳液涂层的热分解温度大于380℃,腐蚀电位可达到1.74 V,腐蚀电流密度有所下降,具有优异的防腐性能。这种功能涂层具有着很高的阻抗,证明了其可以大幅减缓腐蚀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子乳液聚合 乙烯基磷酸 核壳结构 铝材防腐涂层 水性涂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苯基马来酰亚胺共聚物的合成及对PVC树脂耐热改性效果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孙芳芳 宋运运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49-54,共6页
通过种子乳液聚合结合半连续加料方式,成功聚合出分子结构一致且与聚氯乙烯(PVC)树脂具有良好相容性的聚(N‐苯基马来酰亚胺‐苯乙烯‐丙烯腈)(PNSA)共聚物胶乳,将其与PVC树脂直接复合制备PNSA/PVC复合材料,并对PNAS耐热改性的效果进行... 通过种子乳液聚合结合半连续加料方式,成功聚合出分子结构一致且与聚氯乙烯(PVC)树脂具有良好相容性的聚(N‐苯基马来酰亚胺‐苯乙烯‐丙烯腈)(PNSA)共聚物胶乳,将其与PVC树脂直接复合制备PNSA/PVC复合材料,并对PNAS耐热改性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PNSA纳米胶乳颗粒粒径在155.3~251.5 nm之间,粒径分布均一;PNSA共聚物分子组成呈无规结构,分子结构一致,差示扫描量热曲线呈现单一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_(g)),且与PVC树脂具有极佳的相容性;PNSA含量由0升高至50%(质量比,下同)时,复合材料的T_(g)由84.8℃提高到107.2℃,提高了22.4℃,维卡软化温度由71.2℃提高到91.9℃,提高了20.7℃;除耐热性改善以外,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也有一定程度的提高,本文的研究有利于PVC应用领域的进一步拓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氯乙烯 N‐苯基马来酰亚胺 自由基共聚 种子乳液 耐热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共聚乳液的合成及表征 被引量:19
3
作者 顾丽娜 宋金星 +4 位作者 陆林光 魏艳 王胜鹏 陈红梅 包永忠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657-663,共7页
采用间歇和种子半连续乳液聚合方法合成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硅丙)共聚乳液,用激光粒度仪、透射电子显微镜、差示扫描量热仪、表面张力仪等分析了硅丙共聚乳液和涂层的性能。采用种子半连续乳液聚合和间歇乳液聚合均可得到具有核-壳结构... 采用间歇和种子半连续乳液聚合方法合成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硅丙)共聚乳液,用激光粒度仪、透射电子显微镜、差示扫描量热仪、表面张力仪等分析了硅丙共聚乳液和涂层的性能。采用种子半连续乳液聚合和间歇乳液聚合均可得到具有核-壳结构的硅丙共聚乳液。半连续乳液聚合得到的硅丙共聚乳液的粒径较小,粒径分布窄;采用半连续滴加纯丙烯酸酯单体和滴加单体预乳液对共聚乳胶粒子的平均粒径及粒径分布、形态影响不大。采用间歇乳液聚合可使有机硅单体的开环聚合和丙烯酸酯单体的自由基聚合同时进行,获得的硅丙乳液稳定性好,但聚合转化率偏低,乳胶粒子粒径较大,粒径分布较宽。硅丙共聚乳液胶膜的吸水率小于纯丙烯酸酯聚合物乳液胶膜,并随有机硅共聚率的增加而降低;硅丙乳液胶膜的接触角接近有机硅接触角。硅丙共聚乳液涂层整理的织物手感优异,但涂层牢度小于纯丙乳液整理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硅 丙烯酸酯 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法 间歇乳液聚合法 织物整理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核壳结构的自交联硅丙乳液的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15
4
作者 郭天瑛 陈熙 +2 位作者 郝广杰 宋谋道 张邦华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81-84,共4页
通过种子乳液聚合法制备了以丙烯酸丁酯(BA)-苯乙烯(S t)共聚物为核,甲基丙烯酸甲酯(MM A)-苯乙烯(S t)-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VTES)为壳的水性自交联乳液。用旋转黏度仪研究了乳液的流变性能。对所得乳胶膜进行了交联度和力学性能的研究... 通过种子乳液聚合法制备了以丙烯酸丁酯(BA)-苯乙烯(S t)共聚物为核,甲基丙烯酸甲酯(MM A)-苯乙烯(S t)-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VTES)为壳的水性自交联乳液。用旋转黏度仪研究了乳液的流变性能。对所得乳胶膜进行了交联度和力学性能的研究,结果发现,随着VTES含量的增大,其交联度明显提高;pH值越小,膜的交联越充分,力学强度越高;核-壳组分质量比越小,乳胶膜的拉伸强度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子乳液聚合 自交联 核-壳结构 硅丙乳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St-MMA-AA)多孔胶粒聚合物乳液的合成 被引量:13
5
作者 阚成友 袁青 +1 位作者 刘青 孔祥正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117-119,共3页
以苯乙烯(St)、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二元共聚乳液为种子,通过无皂种子乳液共聚合,制得具有一定交联度的P(St-MMA-AA)乳液。将稀释后的该乳液在90℃下依次用碱、酸各处理3h,首次得到了具有多孔结构的P(S... 以苯乙烯(St)、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二元共聚乳液为种子,通过无皂种子乳液共聚合,制得具有一定交联度的P(St-MMA-AA)乳液。将稀释后的该乳液在90℃下依次用碱、酸各处理3h,首次得到了具有多孔结构的P(St-MMA-AA)乳胶粒。透射电镜结果表明,碱、酸处理后胶粒体积增大了3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液聚合 多孔结构 乳胶粒 高聚物乳液 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硅氧烷/甲基丙烯酸甲酯核壳结构复合粒子的制备 被引量:14
6
作者 孟勇 翁志学 +2 位作者 单国荣 黄志明 潘祖仁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69-173,共5页
由种子乳液聚合法合成了具有高硅含量 (m(有机硅 )∶m(丙烯酸酯 ) =7∶6)的核 /壳结构聚硅氧烷 /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复合粒子。研究了乳化剂类型与浓度、反应温度、引发剂浓度和聚合方法等工艺条件对聚合动力学、复合粒子的粒径分布及形... 由种子乳液聚合法合成了具有高硅含量 (m(有机硅 )∶m(丙烯酸酯 ) =7∶6)的核 /壳结构聚硅氧烷 /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复合粒子。研究了乳化剂类型与浓度、反应温度、引发剂浓度和聚合方法等工艺条件对聚合动力学、复合粒子的粒径分布及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 ,采用m(SDS)∶m(OP 1 0 ) =1∶1的复合乳化剂可以获得粒径小 ( 1 0 0nm)、分布窄的稳定复合乳液 ;随着乳化剂浓度的增加 ,乳液粒子粒径变小、单体转化率增加 ;提高催化剂、引发剂浓度将会提高单体转化率 ;相对一次投料法 ,由甲基丙烯酸甲酯单体滴加的种子乳液聚合法合成的复合粒子粒径均一、形态规整、具有明显的核 /壳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丙烯酸甲酯 聚硅氧烷 种子乳液聚合 核壳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壳结构聚丙烯酸酯塑料增韧剂的制备与结构控制 被引量:12
7
作者 张会轩 戴英 +1 位作者 杨海东 冯之榴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93-95,共3页
核/壳结构聚丙烯酸酯塑料增韧剂的制备与结构控制张会轩戴英杨海东*冯之榴(吉林工学院化工系长春130012)(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130022)关键词聚丙烯酸酯,增韧剂,制备,种子乳液聚合1996-08-28收... 核/壳结构聚丙烯酸酯塑料增韧剂的制备与结构控制张会轩戴英杨海东*冯之榴(吉林工学院化工系长春130012)(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130022)关键词聚丙烯酸酯,增韧剂,制备,种子乳液聚合1996-08-28收稿,1997-01-06修回国家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酸酯 增韧剂 核壳结构 塑料增韧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聚合乳化剂合成含氟丙烯酸酯无皂乳液及其性能 被引量:17
8
作者 肖新颜 王叶 +1 位作者 徐蕊 万彩霞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650-655,共6页
以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酸丁酯(BA)、甲基丙烯酸六氟丁酯(HFMA)等为主要原料,采用预乳化种子乳液聚合法合成了含氟丙烯酸酯无皂乳液,考察了可聚合乳化剂烯丙氧基壬基酚聚氧乙烯(10)醚硫酸铵(DNS-86)和HFMA的用量对无皂乳液的电解... 以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酸丁酯(BA)、甲基丙烯酸六氟丁酯(HFMA)等为主要原料,采用预乳化种子乳液聚合法合成了含氟丙烯酸酯无皂乳液,考察了可聚合乳化剂烯丙氧基壬基酚聚氧乙烯(10)醚硫酸铵(DNS-86)和HFMA的用量对无皂乳液的电解质稳定性和涂膜耐水性的影响。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差示量热扫描仪及热重分析对氟丙乳液涂膜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与传统乳液聚合得到的乳液及相应的涂膜相比,无皂乳液的耐电解质性能和涂膜的耐水性都有一定的提高,含氟单体有效地参与了聚合,涂膜的疏水性大大增强,耐热性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聚合乳化剂 种子乳液聚合 含氟丙烯酸酯无皂乳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种子乳液聚合法制备中空多孔聚合物微球 被引量:8
9
作者 罗付生 丁建东 +3 位作者 杨光成 王玉 宋洪昌 李风生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3期341-343,共3页
用分散聚合法制得粒径约为 3μm的聚苯乙烯种子微球 ,通过溶胀、种子乳液聚合及萃取得到中空多孔聚合微球 ,使用扫描电镜检测了其中空多孔形貌和粒径 。
关键词 中空多孔微球 聚苯乙烯 种子乳液聚合 制备 聚合物微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壳型交联丙烯酸酯共聚物的合成及表征 被引量:15
10
作者 潘明旺 万林战 +2 位作者 张健 李佐邦 张留成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61-64,共4页
采用种子乳液共聚方法合成了以BA、2-EHA为核层共聚单体,St、MMA为壳层共聚单体,1,4-丁二醇二丙烯酸酯为核壳层交联剂的共聚物(ACR)。借助动态光散射粒径分析仪、DSC、TEM分别考察了乳胶粒的粒径及其分布、共聚物玻璃化转变温度以及乳... 采用种子乳液共聚方法合成了以BA、2-EHA为核层共聚单体,St、MMA为壳层共聚单体,1,4-丁二醇二丙烯酸酯为核壳层交联剂的共聚物(ACR)。借助动态光散射粒径分析仪、DSC、TEM分别考察了乳胶粒的粒径及其分布、共聚物玻璃化转变温度以及乳胶粒的微观形态结构。实验结果表明,共聚物具有明显的三个玻璃化转变温度(Tg),分别对应ACR的核层、接枝过渡层、壳层的Tg,且ACR乳胶粒呈现规整的核壳结构。当壳层苯乙烯含量大于70%时,所合成的乳胶粒结构表现明显的异常核壳形态(夹心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壳结构 聚丙烯酸酯共聚物 种子乳液聚合方法 核-壳聚丙烯酸酯 乳胶粒 热塑性树脂 改性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种子溶胀聚合法制备新型分子烙印聚合物 被引量:10
11
作者 刘岚 卢保森 +1 位作者 郑军军 邓芹英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45-48,共4页
用超声波乳液聚合法,合成聚苯乙烯微粒,并以之作为种子,经过两步溶胀,以茶碱为模板分子,甲基丙烯酸为功能单体,乙二醇二丙烯酸酯为交联剂,聚合得到粒度均匀的球形分子烙印聚合物。研究了影响分子烙印聚合物形貌和吸附性能的因素,表明该... 用超声波乳液聚合法,合成聚苯乙烯微粒,并以之作为种子,经过两步溶胀,以茶碱为模板分子,甲基丙烯酸为功能单体,乙二醇二丙烯酸酯为交联剂,聚合得到粒度均匀的球形分子烙印聚合物。研究了影响分子烙印聚合物形貌和吸附性能的因素,表明该聚合物对模板化合物茶碱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吸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烙印聚合物 种子溶胀 超声波乳液聚合 茶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33水性核壳结构型含氟丙烯酸酯乳液的合成及性能 被引量:13
12
作者 和玲 梁军艳 +2 位作者 高敏 朱江安 徐岩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20-124,共5页
采用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方法,在十二烷基硫酸钠(SDS)/辛基苯基聚氧乙烯醚(OP-10)复合乳化剂的作用下,合成了以甲基丙烯酸甲酯(MM A)、丙烯酸丁酯(BA)和甲基丙烯酸十二氟庚酯(A ctyflon-G 04)为原料的水性核壳型结构的含氟丙烯酸酯聚合... 采用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方法,在十二烷基硫酸钠(SDS)/辛基苯基聚氧乙烯醚(OP-10)复合乳化剂的作用下,合成了以甲基丙烯酸甲酯(MM A)、丙烯酸丁酯(BA)和甲基丙烯酸十二氟庚酯(A ctyflon-G 04)为原料的水性核壳型结构的含氟丙烯酸酯聚合物乳液。并利用FT-IR、SEM-EDX、TEM、DSC等手段研究了乳液的稳定性、乳胶粒子的结构和形态,分析了氟单体含量和复合乳化剂含量对聚合物乳液性能及成膜性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氟聚合物 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 核壳结构 成膜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种子聚合法制备单分散交联聚苯乙烯微球的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由英才 祁东风 +3 位作者 张保龙 丁培元 杜宗杰 黄吉甫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13-17,共5页
用无皂乳液聚合法合成了直径大于2μm的聚苯乙烯种子,合成的种子先用小分子化合物溶胀,再用单体溶胀后聚合,得到了直径为4~8μm的单分散交联聚苯乙烯/二乙烯苯微球。研究了甲醇浓度和苯乙烯浓度对种子直径的影响以及小分子化... 用无皂乳液聚合法合成了直径大于2μm的聚苯乙烯种子,合成的种子先用小分子化合物溶胀,再用单体溶胀后聚合,得到了直径为4~8μm的单分散交联聚苯乙烯/二乙烯苯微球。研究了甲醇浓度和苯乙烯浓度对种子直径的影响以及小分子化合物的种类和用量、溶胀温度和时间、溶胀剂用量等对生成的微球的直径和分散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液聚合 种子聚合 微球 单分散 聚苯乙烯 交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丙烯酸丁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核壳型粒子增韧环氧树脂的研究 被引量:10
14
作者 张凯 黄渝鸿 +2 位作者 周德惠 傅强 江璐霞 《绝缘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7-9,13,共4页
为研究环氧增韧新方法 ,采用种子乳液聚合方法制得了聚丙烯酸丁酯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PBA/PMMA)核壳型粒子乳液 ,用破乳法获得了 PBA/PMMA核壳型粒子 ,并对其进行了红外光谱及乳液相容性表征。PBA/PMMA核壳型粒子对环氧树脂 CYD- 12 8... 为研究环氧增韧新方法 ,采用种子乳液聚合方法制得了聚丙烯酸丁酯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PBA/PMMA)核壳型粒子乳液 ,用破乳法获得了 PBA/PMMA核壳型粒子 ,并对其进行了红外光谱及乳液相容性表征。PBA/PMMA核壳型粒子对环氧树脂 CYD- 12 8增韧改性研究表明 :当用量为环氧树脂用量的 2 %时 ,冲击强度有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壳型聚合物粒子 乳液聚合 环氧树脂 增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烯酸酯乳液及其胶膜的制备和性能表征 被引量:11
15
作者 崔梦雅 李瑞海 +1 位作者 刘川 徐前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6-21,共6页
采用预乳化半连续自生种子乳液聚合的方法以丙烯酸丁酯(BA)、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和苯乙烯(St)为主链,丙烯酸(AA)为功能单体共聚制备丙烯酸酯乳液。研究了预乳化时的相比、种子乳液的含量、反应保温时间、硬单体St与MMA的比例、功能单... 采用预乳化半连续自生种子乳液聚合的方法以丙烯酸丁酯(BA)、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和苯乙烯(St)为主链,丙烯酸(AA)为功能单体共聚制备丙烯酸酯乳液。研究了预乳化时的相比、种子乳液的含量、反应保温时间、硬单体St与MMA的比例、功能单体用量以及软硬单体比例等对乳液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预乳化油水比为1.8∶1、种子乳液质量为预乳化液的1/3、m(St)/m(MMA)=1∶5.5、AA占单体总量为3%时能得到稳定性好、粒径较小且分布较窄、胶膜吸水率低的乳液。通过拉伸测试、差示扫描量热、红外光谱及凝胶渗透色谱等方法,本实验发现随着软硬单体配比增加,乳胶膜的拉伸强度和玻璃化转变温度(Tg)逐渐下降,断裂伸长率逐渐提高。最终得到了粒径分布在114 nm^290 nm之间,相对分子质量分布指数为1.679的目标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酸酯 乳液聚合 预乳化 自生种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S/MA-TiO_2复合纳米微球作为润滑油添加剂的研究 被引量:16
16
作者 赵彦保 周静芳 张治军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80-82,86,共4页
采用原位种子乳液聚合法合成了 PS/ MA- Ti O2 核壳结构复合纳米微球 ,并通过透射电镜 (TEM)、红外 (IR)、差热 (DSC)、失重 (TGA)和 XPS等测试对其结构、性能和摩擦表面的组成进行了分析。在四球试验机上考察了其摩擦学行为 ,结果表明 ... 采用原位种子乳液聚合法合成了 PS/ MA- Ti O2 核壳结构复合纳米微球 ,并通过透射电镜 (TEM)、红外 (IR)、差热 (DSC)、失重 (TGA)和 XPS等测试对其结构、性能和摩擦表面的组成进行了分析。在四球试验机上考察了其摩擦学行为 ,结果表明 ,PS/ MA- Ti O2 核壳结构复合纳米微球用作润滑油添加剂有良好的抗磨性 ,并能显著提高基础油的失效负荷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壳结构 原位种子聚合 纳米微球 摩擦学性能 PS/MA-TiO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工艺对核壳型丙烯酸酯乳液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7
作者 胡平 曾幸荣 +1 位作者 黄杰 张静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8-11,共4页
采用间歇法、半连续滴加法和预乳化半连续滴加法等种子乳液聚合工艺,制备了核壳型丙烯酸酯乳液,研究了聚合工艺对乳液性能以及漆膜力学性能的影响,并用激光纳米粒度仪和透射电镜(TEM)对乳胶粒子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当丙烯酸质量分数为... 采用间歇法、半连续滴加法和预乳化半连续滴加法等种子乳液聚合工艺,制备了核壳型丙烯酸酯乳液,研究了聚合工艺对乳液性能以及漆膜力学性能的影响,并用激光纳米粒度仪和透射电镜(TEM)对乳胶粒子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当丙烯酸质量分数为4%,核、壳层中甲基丙烯酸甲酯与丙烯酸丁酯的质量比分别为3∶7和7∶3,核壳总单体质量比为1∶1,核层和壳层反应温度分别为70℃和80℃时,采用预乳化半连续滴加法可以合成黏度适中、乳胶粒径小且分布均匀、稳定性好和漆膜力学性能优良的核壳型丙烯酸酯乳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壳型丙烯酸酯乳液 种子乳液聚合 聚合工艺 粒度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氟/硅丙烯酸酯核壳型乳液的合成及性能 被引量:18
18
作者 和玲 徐岩 +1 位作者 朱江安 梁军艳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87-192,共6页
采用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法,在十二烷基硫酸钠(SDS)/辛基苯基聚氧乙烯醚(Tx-10)复合乳化剂的作用下,合成了以丙烯酸丁酯(BA)为核,以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甲基丙烯酸十二氟庚酯(DFHMA)、3-(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 采用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法,在十二烷基硫酸钠(SDS)/辛基苯基聚氧乙烯醚(Tx-10)复合乳化剂的作用下,合成了以丙烯酸丁酯(BA)为核,以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甲基丙烯酸十二氟庚酯(DFHMA)、3-(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MPTMS)和甲基三甲氧基硅烷(MTMS)为壳的核壳型含氟/硅丙烯酸酯聚合物乳液.利用FTIR,TEM,SEM—EDX和DSC等手段对乳液组成、乳胶粒子结构、膜表面及断面形态等进行了表征,讨论了氟/硅含量对聚合物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核-壳粒子尺寸为20~30nm,乳液膜的性能与膜表面氟和硅的含量及相容性有较大的相关性,当m(氟):m(硅单体)=3:1时,形成的膜均匀透明,吸水率较低,尺寸稳定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 含氟/硅丙烯酸酯聚合物 核壳结构 膜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性印刷纸张上光油用乳液的合成及性能 被引量:17
19
作者 刘杰凤 黄敏 金烈 《涂料工业》 CAS CSCD 2006年第6期41-44,共4页
通过预乳化工艺、种子乳液聚合法,选择合适的功能单体进行乳液粒子设计,合成了硬核软壳的苯丙乳液。探讨了在预乳化中能保持较小乳胶粒径的最大相比值,分析了功能单体加入方式对乳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由此乳液配制成的水性上光油具... 通过预乳化工艺、种子乳液聚合法,选择合适的功能单体进行乳液粒子设计,合成了硬核软壳的苯丙乳液。探讨了在预乳化中能保持较小乳胶粒径的最大相比值,分析了功能单体加入方式对乳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由此乳液配制成的水性上光油具有较高的光泽和较好的耐水、耐磨性能。乳胶粒的核壳结构由DSC及GPC表征得到初步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光油 种子乳液聚合 印刷纸张 核壳结构 苯丙乳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空乳胶粒子的制备——碱处理 被引量:4
20
作者 郝冬梅 刘成岑 +1 位作者 施凯 唐小真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46-149,共4页
通过间歇无皂种子乳液聚合 ,制得具有一定交联度的聚 (苯乙烯 (St) -丙烯酸丁酯 (BA) -甲基丙烯酸 (MA) )复合乳液。将稀释后的乳液进行碱 -酸阶段处理 ,得到了粒度均一的、中空结构的乳胶微粒。主要研究了在碱处理过程中 p H值、温度... 通过间歇无皂种子乳液聚合 ,制得具有一定交联度的聚 (苯乙烯 (St) -丙烯酸丁酯 (BA) -甲基丙烯酸 (MA) )复合乳液。将稀释后的乳液进行碱 -酸阶段处理 ,得到了粒度均一的、中空结构的乳胶微粒。主要研究了在碱处理过程中 p H值、温度、时间对粒子的空径 (粒子中空的大小 )、粒径及表面羧基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碱处理条件为 p H=12 .5,t=3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子乳液聚合 中空结构 乳胶粒 碱处理 苯乙烯 丙烯酸丁酯 甲基丙烯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