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7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核-壳聚苯乙烯-二氧化硅复合微球的制备与表征
1
作者 尚靖昊 靳钊 +1 位作者 邵华锋 孔令毅 《塑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3-42,共10页
二氧化硅微球是核酸提取、核酸检测的重要试剂,然而亚微米级的单分散二氧化硅微球较难制备。本文通过制备单分散的羟基及羧基表面改性的聚苯乙烯微球,并以其为核,在其表面生长二氧化硅壳层,制备了一系列粒径在250 nm~1μm之间的单分散... 二氧化硅微球是核酸提取、核酸检测的重要试剂,然而亚微米级的单分散二氧化硅微球较难制备。本文通过制备单分散的羟基及羧基表面改性的聚苯乙烯微球,并以其为核,在其表面生长二氧化硅壳层,制备了一系列粒径在250 nm~1μm之间的单分散聚苯乙烯-二氧化硅核-壳微球,为制备新型单分散核酸提取试剂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红外光谱(FTIR)、热重分析仪(TG)对制备的复合微球进行了性能表征。结果表明,分别以丙烯酸、丙烯酸2-羟乙酯作为功能单体和苯乙烯共聚,通过无皂乳液聚合法,制备出了单分散的羧基化或羟基化的聚苯乙烯微球,通过调控体系内电解质浓度可以实现微球粒径在250 nm~1μm之间的可控化制备。进而以羧基化或羟基化的聚苯乙烯微球作为模板制备核-壳聚苯乙烯-二氧化硅复合微球。通过TG表征可知,以羧基化聚苯乙烯微球为模板制备的核-壳微球二氧化硅的质量占整体的52.97%;以羟基化的聚苯乙烯微球作为模板制备核-壳微球二氧化硅的质量占整体的48.10%。以羧基化聚苯乙烯微球为模板制备的亚微米级核-壳聚苯乙烯-二氧化硅微球时,二氧化硅壳层更加致密,相容性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结构 复合微球 无皂乳液聚合 聚苯乙烯 二氧化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壳式无机-高分子纳米复合粒子的形成机理与表征技术 被引量:15
2
作者 黄琨 向明 +1 位作者 周德惠 胡文军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2003年第3期63-65,共3页
简要介绍了一种制备核壳式无机-高分子纳米复合粒子的方法——乳液聚合,概述了核壳式无机-高分子纳米复合粒子的形成机理及其表征技术。
关键词 形成机理 乳液聚合 无机-高分子纳米复合粒子 核壳结构 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器漆用低VOC水性环氧-丙烯酸酯杂化乳液的合成与研究 被引量:15
3
作者 王文芳 李少香 +2 位作者 王扬利 刘鲁梅 刘光烨 《涂料工业》 CAS CSCD 2007年第11期30-33,37,共5页
利用杂化乳液聚合技术合成了水性环氧-丙烯酸酯杂化乳液,考察了乳化剂种类和用量对乳液单体转化率、凝聚率和电解质稳定性的影响,通过FT-IR、GPC、UV对所得乳液进行了分析与表征。结果表明:环氧树脂与丙烯酸酯发生了接枝反应,并形成核... 利用杂化乳液聚合技术合成了水性环氧-丙烯酸酯杂化乳液,考察了乳化剂种类和用量对乳液单体转化率、凝聚率和电解质稳定性的影响,通过FT-IR、GPC、UV对所得乳液进行了分析与表征。结果表明:环氧树脂与丙烯酸酯发生了接枝反应,并形成核壳结构。采用阴离子和非离子乳化剂复合体系(非∶阴=2∶1),用量为单体总量的2.5%~3%时,所得乳液综合性能优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化乳液 环氧—丙烯酸酯 乳液接枝聚合 低VOC 核壳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S/MA-TiO_2复合纳米微球作为润滑油添加剂的研究 被引量:16
4
作者 赵彦保 周静芳 张治军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80-82,86,共4页
采用原位种子乳液聚合法合成了 PS/ MA- Ti O2 核壳结构复合纳米微球 ,并通过透射电镜 (TEM)、红外 (IR)、差热 (DSC)、失重 (TGA)和 XPS等测试对其结构、性能和摩擦表面的组成进行了分析。在四球试验机上考察了其摩擦学行为 ,结果表明 ... 采用原位种子乳液聚合法合成了 PS/ MA- Ti O2 核壳结构复合纳米微球 ,并通过透射电镜 (TEM)、红外 (IR)、差热 (DSC)、失重 (TGA)和 XPS等测试对其结构、性能和摩擦表面的组成进行了分析。在四球试验机上考察了其摩擦学行为 ,结果表明 ,PS/ MA- Ti O2 核壳结构复合纳米微球用作润滑油添加剂有良好的抗磨性 ,并能显著提高基础油的失效负荷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壳结构 原位种子聚合 纳米微球 摩擦学性能 PS/MA-TiO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苯乙烯-丙烯酰胺)/蒙脱土核壳结构增强尼龙6 被引量:5
5
作者 陈军 吴唯 +2 位作者 吴笑融 陈玉洁 何三雄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8,共4页
通过乳液聚合制备了以蒙脱土为核、聚苯乙烯为次外层、聚丙烯酰胺为外层的新型聚(苯乙烯-丙烯酰胺)/有机蒙脱土核壳结构,通过熔融共混法制备了该核壳结构与尼龙6的改性材料。该核壳结构的微观形态得到表征并研究了改性尼龙6的力学性能... 通过乳液聚合制备了以蒙脱土为核、聚苯乙烯为次外层、聚丙烯酰胺为外层的新型聚(苯乙烯-丙烯酰胺)/有机蒙脱土核壳结构,通过熔融共混法制备了该核壳结构与尼龙6的改性材料。该核壳结构的微观形态得到表征并研究了改性尼龙6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核壳结构中蒙脱土片层已经完全剥离,聚苯乙烯成功插入蒙脱土片层,聚丙烯酰胺成功接枝到核壳结构表面,形成了预期的P(St-AM)/OMMT纳米复合核壳结构。该核壳结构能显著提高尼龙6工程塑料的力学性能,其中弹性模量提高2.04倍,弯曲模量提高7.87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壳结构 有机蒙脱土 丙烯酰胺 乳液聚合 尼龙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烯酸丁酯/苯乙烯-丙烯腈乳液聚合动力学 被引量:8
6
作者 刘振国 韩业 +3 位作者 周超 张明耀 任仲佳 张会轩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2-15,共4页
采用氧化还原引发体系异丙苯过氧化氢/硫酸亚铁/焦磷酸钠/葡萄糖(CHP/FES/SPP/Dx)引发丙烯酸丁酯/苯乙烯-丙烯腈核壳乳液聚合。系统研究了引发体系的引发机理以及各组分的量及配比等因素对聚合反应的影响。研究表明,聚合速率和转化率随... 采用氧化还原引发体系异丙苯过氧化氢/硫酸亚铁/焦磷酸钠/葡萄糖(CHP/FES/SPP/Dx)引发丙烯酸丁酯/苯乙烯-丙烯腈核壳乳液聚合。系统研究了引发体系的引发机理以及各组分的量及配比等因素对聚合反应的影响。研究表明,聚合速率和转化率随CHP或Dx量增加而提高;恒定CHP和Dx量及SPP/Fe2+质量比,聚合速率和转化率随着SPP、Fe2+量增加先迅速增加后变化不大;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了聚合物乳胶粒的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酸丁酯/苯乙烯-丙烯腈 氧化还原体系 聚合反应速率 粒子形态和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皂乳液聚合法制备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包覆厚度可控的纳米核-壳二氧化硅微球 被引量:10
7
作者 方建勇 刘晓丽 +4 位作者 路子阳 赵春山 高歌 杨文胜 刘凤岐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2079-2082,共4页
用改进的St ber法和无皂乳液聚合法制备窄分布的二氧化硅/PMMA核-壳纳米微球.用改进的St ber法将3-乙氧基甲基丙烯酸丙基硅烷(MPS)修饰在纳米的二氧化硅表面后,用无皂乳液聚合法制备核-壳纳米微球.该法简单有效且得到厚度均匀的聚合物... 用改进的St ber法和无皂乳液聚合法制备窄分布的二氧化硅/PMMA核-壳纳米微球.用改进的St ber法将3-乙氧基甲基丙烯酸丙基硅烷(MPS)修饰在纳米的二氧化硅表面后,用无皂乳液聚合法制备核-壳纳米微球.该法简单有效且得到厚度均匀的聚合物包覆层.随着单体MMA用量的增加,用动态光散射法测量,PMMA壳层的厚度从6.4 nm增加到96.3 nm.热重分析表明,PMMA的含量从22.25%增加到93.41%.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结果表明,得到的是包覆良好、表面光滑的核-壳无机/聚合物纳米微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皂乳液聚合 纳米二氧化硅 -壳包覆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壳型有机硅/丙烯酸酯共聚复合乳液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7
8
作者 刘祥 范晓东 罗焕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73-176,共4页
以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2-乙基己酯等为单体,过硫酸铵为引发剂,通过种子乳液聚合法合成了具有"硬核""软壳"结构的微相复合高分子乳液。透射电镜观察证实了此乳胶粒子的形态特征,表征了共聚物的玻璃... 以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2-乙基己酯等为单体,过硫酸铵为引发剂,通过种子乳液聚合法合成了具有"硬核""软壳"结构的微相复合高分子乳液。透射电镜观察证实了此乳胶粒子的形态特征,表征了共聚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及薄膜的拉伸强度和吸水率。结果表明,所合成乳液的乳胶粒子具有预期的核-壳型结构,成膜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13.6℃,其拉伸强度和耐水性比常规乳液聚合物有明显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酸酯 乳液聚合 -壳结构 乳胶粒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壳结构PAM-ZnS纳米杂化微球的制备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张丹 宋溪明 +4 位作者 梁福鑫 张国林 张建军 李莹 刘凤岐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2170-2172,共3页
PAM-ZnS hybrid microspheres with diameters of 640-660 nm were fabricated in two simple steps: the formation of polyacrylamide(PAM) microspheres via the polymerization of acrylamide in the water phase of a water-in-t... PAM-ZnS hybrid microspheres with diameters of 640-660 nm were fabricated in two simple steps: the formation of polyacrylamide(PAM) microspheres via the polymerization of acrylamide in the water phase of a water-in-toluene emulsion,and the sedimentation of ZnS at the inside or on the surface of the PAM microspheres in the emulsion via the reaction of Zn(AC)2 and Na2S or H2S.ZnS@PAM and PAM@ZnS hybrid microspheres were obtained by the use of Na2S and H2S as the precipitating agent respectively.The hybrid microspheres were characterized with TEM and FTIR spectrum.The XRD results show that ZnS in the hybrid microspheres is in a crystalline state with a face-centered structure.The hybrid microspheres are photoluminescence-active due to the presence of Z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相乳液聚合 有机/无机纳米杂化材料 核壳结构 聚丙烯酰胺 硫化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壳型纳米SiO_2-聚丙烯酸酯复合乳液的制备及应用 被引量:6
10
作者 王亚强 李玉平 +2 位作者 贺卫卫 陈智巧 刘丽 《涂料工业》 CAS CSCD 2006年第1期1-4,共4页
本文根据核壳乳液聚合理论,以硅烷偶联剂表面处理的纳米S iO2为种子,采用优化的乳液聚合工艺,制备核壳型纳米S iO2-聚丙烯酸酯复合乳液,并以其为基料制备建筑涂料。实验结果表明,纳米S iO2经硅烷偶联剂表面处理后,提高了其在聚合体系中... 本文根据核壳乳液聚合理论,以硅烷偶联剂表面处理的纳米S iO2为种子,采用优化的乳液聚合工艺,制备核壳型纳米S iO2-聚丙烯酸酯复合乳液,并以其为基料制备建筑涂料。实验结果表明,纳米S iO2经硅烷偶联剂表面处理后,提高了其在聚合体系中的分散稳定性和与聚合物的相容性。所制备的复合乳液粒子具有核壳结构,以其为基料制备的建筑涂料的耐沾污性、耐洗刷性和耐候性等性能大大高于国家标准中优等品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SIO2 聚丙烯酸酯 乳液聚合 核壳结构 建筑涂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壳型丙-苯乳液的制备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霍东霞 刘大壮 孙培勤 《涂料工业》 CAS CSCD 1999年第3期4-6,共3页
实验证明,根据粒子设计所制备的丙-苯乳液为核壳型复合乳液,且该乳液具有很好的结构稳定性。研究了乳化剂、引发剂、滴加速度等对聚合反应的影响。讨论了软、硬单体配比、丙烯酸含量及交联剂对涂膜性能的影响。
关键词 乳液聚合 核壳型 -丙乳液 苯乙烯 涂料 涂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ickering乳液聚合制备核-壳结构PS-SiO_2复合微球 被引量:6
12
作者 李煜 王朝阳 +1 位作者 陈云华 童真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54-158,共5页
用二氯二甲基硅烷对纳米SiO2粒子进行疏水改性,当其表面Zeta电位由-54.8 mV变成-25.8 mV时,SiO2粒子就能在苯乙烯-水界面自组装,形成稳定的Pickering乳液,即以胶体粒子为乳化剂的乳液。利用Pickering乳液聚合制备了以聚苯乙烯(PS)为核... 用二氯二甲基硅烷对纳米SiO2粒子进行疏水改性,当其表面Zeta电位由-54.8 mV变成-25.8 mV时,SiO2粒子就能在苯乙烯-水界面自组装,形成稳定的Pickering乳液,即以胶体粒子为乳化剂的乳液。利用Pickering乳液聚合制备了以聚苯乙烯(PS)为核、纳米SiO2为壳的PS-SiO2复合微球。用FT-IR、XPS、SEM、偏光显微镜等对复合微球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复合微球由聚苯乙烯和纳米二氧化硅粒子组成,二氧化硅粒子以单层、六方密排的方式分布在聚苯乙烯微球表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ckering乳液聚合 复合微球 -壳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氨基磁性微球的制备及其对活性艳兰KN-R吸附行为 被引量:4
13
作者 刘宏波 陈渊 +4 位作者 郑鹏鹏 张佳华 谢明明 隋松 王耀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01-104,共4页
用无皂乳液聚合及种子聚合方法制备了Fe3O4@P(MMA-DVB-GMA)复合微球,用乙二胺对微球开环后制备得到了表面带氨基的磁性微球,用透射电镜(TEM)、热失重分析(TGA)对其进行了表征,并考察了其对染料KN-R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制备的磁性微球... 用无皂乳液聚合及种子聚合方法制备了Fe3O4@P(MMA-DVB-GMA)复合微球,用乙二胺对微球开环后制备得到了表面带氨基的磁性微球,用透射电镜(TEM)、热失重分析(TGA)对其进行了表征,并考察了其对染料KN-R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制备的磁性微球粒径在150nm左右,大小均一,具备明显的核壳结构,磁含量为8wt%,在磁场作用下能够快速分离出来。该吸附剂在150min内达到吸附平衡,能够有效去除染料KNR,在4~9范围内pH对吸附剂吸附容量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皂乳液聚合 种子聚合 磁性 核壳结构 KN-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分散聚丙烯酸丁酯-二氧化硅核壳粒子的制备 被引量:6
14
作者 杨忠强 李志英 +2 位作者 李冬妹 张明 刘凤岐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1774-1776,共3页
The core-shell particles consisting of poly(butyl acrylate)(PBA) core and silica shell were synthesized. The 3-methacryloxy propyl trimethoxysilane (MPS) was used as functional comonomer to modify the PBA latex partic... The core-shell particles consisting of poly(butyl acrylate)(PBA) core and silica shell were synthesized. The 3-methacryloxy propyl trimethoxysilane (MPS) was used as functional comonomer to modify the PBA latex particle surface with silanol(SiOH) groups via semicontinuous emulsion polymerization. The resulted emulsion was transferred into water/ethanol mixture without loss of stability and functionalized PBA latex was used as seeds for further silica shell growth. The coating process was achieved by Stber method, base-catalyzed hydrolysis and condensation of tetraethoxysilane(TEOS). The functionalized latex and core/shell particles were characterized by using differential thermal analysis(DTA),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 and light scattering. It has been confirmed that the PBA latex particles have been entirely enveloped with silica shell and the core/shell particles are monodisperse. The thickness of silica shell can be estimated by the size difference of functionalized PBA-SiO 2 core-shell particl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酸丁酯-二氧化硅核-壳粒子 单分散体系 乳液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液聚合制备SiO_2/PMMA-DMEMA亚微米复合微球及其表征 被引量:5
15
作者 黄增芳 瞿晓岳 马军现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27-130,共4页
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出表面含可聚合官能团的亚微米SiO2粒子,以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为聚合单体,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DMEMA)为功能单体,在复合乳化剂SE-10/OP-10的作用下,通过SiO2粒子表面上的乳液聚合成功制备出了表面光滑且具有核壳... 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出表面含可聚合官能团的亚微米SiO2粒子,以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为聚合单体,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DMEMA)为功能单体,在复合乳化剂SE-10/OP-10的作用下,通过SiO2粒子表面上的乳液聚合成功制备出了表面光滑且具有核壳结构的SiO2/PMMA-DMEMA复合粒子,并对得到的复合粒子采用透射电镜(TEM)、红外光谱(FT-IR)、光电子能谱(XPS)和热失重分析(TGA)进行表征。TEM结果显示,SiO2处于内层,大小约170 nm;外层包覆了厚度约20 nm的聚合物。XPS表明,SiO2被聚合物包覆后,N元素的摩尔分数为2.08%,其表面Si元素的摩尔分数降到2.21%。复合粒子经TGA分析后,聚合物与SiO2质量比(fp)为69.4/100,其中PMMA和PDMEMA含量分别为29.0%和10.1%;复合粒子经甲苯抽提后,聚合物与SiO2的质量比(fp)为60.1/100。聚合物的有效接枝率(fe)约为86.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覆 乳液聚合 亚微米复合粒子 核壳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元乳化体系中“核-壳”结构苯丙乳液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刘小华 杨春明 +2 位作者 蒋敏 尹成杰 邓翠芬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41-47,共7页
在阴离子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两性活性剂十二烷基二甲基甜菜碱(BS-12)与自制改性炔二醇活性剂(R-DDTM)组成的三元复配乳化体系中,采用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法制备苯丙乳液。通过正交试验考察核-壳单体质量比、壳的玻璃化转变温度... 在阴离子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两性活性剂十二烷基二甲基甜菜碱(BS-12)与自制改性炔二醇活性剂(R-DDTM)组成的三元复配乳化体系中,采用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法制备苯丙乳液。通过正交试验考察核-壳单体质量比、壳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及成壳聚合反应温度对核-壳结构苯丙乳液性能的影响。借助透射电镜(TEM)、红外光谱(FT-IR)、激光粒度分析(DLS)及差示扫描量热(DSC)等手段对核-壳结构苯丙乳液的形貌、结构和性能进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三元乳化剂体系制备的苯丙乳胶粒子呈球形核-壳结构,粒径为100 nm左右,且乳胶粒子单分散性良好;当核-壳单体质量比为1:1,成壳聚合反应温度为80℃时制备的硬核软壳型苯丙乳液具有良好的成膜性和较强的稳定性,其乳胶胶膜耐水性良好,吸水率较低,光泽度及透明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元乳化体系 -壳结构 苯丙乳液 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氟硅聚氨酯-丙烯酸酯复合乳液的合成 被引量:6
17
作者 潘季荣 肖新颜 黄森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4,共4页
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IPDI)、聚丙二醇(PPG)、端羟丙基硅氧烷(PDMS)、二羟甲基丙酸(DMPA)及1,4-丁二醇(BDO)为主要原料,采用溶液聚合法合成有机硅改性水性聚氨酯(SiPU)。以SiPU为种子乳液,并作为复合乳液的壳层,加入核层单体丙烯酸丁酯(... 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IPDI)、聚丙二醇(PPG)、端羟丙基硅氧烷(PDMS)、二羟甲基丙酸(DMPA)及1,4-丁二醇(BDO)为主要原料,采用溶液聚合法合成有机硅改性水性聚氨酯(SiPU)。以SiPU为种子乳液,并作为复合乳液的壳层,加入核层单体丙烯酸丁酯(BA)、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及甲基丙烯酸十二氟庚酯(DFMA),通过乳液聚合得到氟硅改性聚氨酯-聚丙烯酸酯(FSiPUA)复合乳液。考察了PDMS及DFMA用量对乳液聚合过程及乳胶膜表面疏水性能的影响。采用FT-IR、CA、TEM、DSC及TG等表征复合乳液涂膜结构与性能。结果表明,FSiPUA复合乳液呈现核壳结构,在PDMS和DFMA的协同作用下,当PDMS和DFMA用量分别为m(PDMS)/m(PU)=5.5/100和m(DFMA)/m(AA)=15/100时,涂膜的表面自由能低至21.67 mN/m,对去离子水接触角达102.3°,涂膜耐热性有一定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性聚氨酯 含氟丙烯酸酯 乳液聚合 疏水性 核壳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187改性核壳型聚丙烯酸酯乳液的制备及性能表征 被引量:4
18
作者 刘祥 范晓东 唐敏峰 《现代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34-36,38,共4页
以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2-乙基己酯、γ-(2,3-环氧丙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A-187)等为原料,过硫酸铵为引发剂,通过种子乳液聚合法制备了具有核-壳结构的A-187改性聚丙烯酸酯(SACR)系列微复合高分子乳液。表征了乳胶粒... 以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2-乙基己酯、γ-(2,3-环氧丙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A-187)等为原料,过硫酸铵为引发剂,通过种子乳液聚合法制备了具有核-壳结构的A-187改性聚丙烯酸酯(SACR)系列微复合高分子乳液。表征了乳胶粒子的结构形态及粒度分布,测定了聚合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拉伸强度和聚合物薄膜的吸水率。所得SACR系列微复合聚合物乳液的乳胶粒子具有核壳结构,粒径分布较窄,聚合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随A-187加量的增加有所升高,聚合物的力学性能和聚合物的耐水性能有所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液聚合 γ-(2 3-环氧丙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 核壳结构 丙烯酸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皂乳液聚合法制备PS/TiO_2核-壳复合微球 被引量:3
19
作者 李海东 高文杰 +1 位作者 程凤梅 白福臣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3期1718-1721,共4页
采用无皂乳液聚合法制备聚苯乙烯(PS)微球,将所制备的PS微球经磺化吸水后,利用钛酸丁酯作前驱体在乙醇中反应,使TiO2包覆在磺化苯乙烯微球表面,得到有机-无机PS/TiO2复合微球。在所得的杂化微球表面接枝上可聚官能团,利用无皂乳液聚合... 采用无皂乳液聚合法制备聚苯乙烯(PS)微球,将所制备的PS微球经磺化吸水后,利用钛酸丁酯作前驱体在乙醇中反应,使TiO2包覆在磺化苯乙烯微球表面,得到有机-无机PS/TiO2复合微球。在所得的杂化微球表面接枝上可聚官能团,利用无皂乳液聚合将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合到微球表面,得到核-壳-壳杂化微球。用FT-IR、SEM和TGA等方法对所制得的复合微球进行表征。结果表明PS、PS/TiO2及PS/TiO2/PMMA微球表面光滑,球形度好,单分散性良好;通过改变TBOT的加入量可以控制TiO2对PS微球的包覆厚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皂乳液聚合 苯乙烯 TIO2 - 复合微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丙烯酸酯-苯乙烯/纳米SiO_2复膜胶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黄增芳 瞿晓岳 +1 位作者 谢辉 马军现 《包装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1期7-10,32,共5页
通过苯乙烯、丙烯酸酯和无机纳米SiO2粒子乳液聚合制备出有机-无机复合乳液,并将其用于纸塑和塑塑复膜胶。结果表明:可聚合乳化剂的引入可以提高其剥离强度,降低乳液胶粒的粒径;硬单体苯乙烯和纳米SiO2的增加使初粘力降低,当其质量分数... 通过苯乙烯、丙烯酸酯和无机纳米SiO2粒子乳液聚合制备出有机-无机复合乳液,并将其用于纸塑和塑塑复膜胶。结果表明:可聚合乳化剂的引入可以提高其剥离强度,降低乳液胶粒的粒径;硬单体苯乙烯和纳米SiO2的增加使初粘力降低,当其质量分数分别为20%和1%时,剥离强度具有最大值;剥离强度、初粘力和持粘力都随功能单体丙烯酸含量的增加,先增加后降低;改变不同的条件,最终可制得纸塑和塑塑分别为13.53N/(2.5 cm)和10.90 N/(2.5 cm)的高剥离强度和持粘力的复膜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酸酯 无机纳米SiO2 核壳种子乳液聚合 复膜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