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nhanced Pool Boiling Heat Transfer on Copper Foam Welded Surfaces
1
作者 HU Zhuoyang CUI Enhua +3 位作者 KHAN Muhammad Niaz ZHANG Qian CHEN Xuefeng JI Keju 《Transactions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EI CSCD 2022年第S01期32-41,共10页
Enhanced pool boiling heat transfer of the porous structure is critical to the thermal management technology.In this paper,pool boiling heat transfer experiments are performed on copper foam welded surfaces in de-ioni... Enhanced pool boiling heat transfer of the porous structure is critical to the thermal management technology.In this paper,pool boiling heat transfer experiments are performed on copper foam welded surfaces in de-ionized water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basic parameters of copper foam on heat transfer enhancement.Boiling phenomenon is observed to facilitate the understanding of enhancement mechanism.The results show that copper foam welded surfaces can significantly enhance the pool boiling heat transfer performance,reduce the boiling incipience temperature by 7-9℃,and reach two times heat transfer coefficient compared with smooth plain surfaces due to numerous nucleation sites,extended surface areas,and enhanced turbulent effect.Pore density and thickness of foam have two side effects on heat transf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pper foam porous surface enhanced heat transfer pool boil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轻质油改性起泡剂环己二醇单戊醚的起泡与浮选性能
2
作者 王帅 李了艳 +2 位作者 段广宇 马鑫 钟宏 《有色金属(选矿部分)》 2025年第2期168-174,共7页
利用化工副产品开发新型起泡剂是实现浮选药剂降本增效的重要途径。将轻质油改性制备的环己二醇单戊醚用作起泡剂,测定了环己二醇单戊醚、松醇油和甲基异丁基甲醇(MIBC)的泡沫高度、泡沫半衰期和表面张力。结果表明,环己二醇单戊醚起泡... 利用化工副产品开发新型起泡剂是实现浮选药剂降本增效的重要途径。将轻质油改性制备的环己二醇单戊醚用作起泡剂,测定了环己二醇单戊醚、松醇油和甲基异丁基甲醇(MIBC)的泡沫高度、泡沫半衰期和表面张力。结果表明,环己二醇单戊醚起泡能力优于松醇油和MIBC,泡沫稳定性介于松醇油和MIBC之间。对云南硫化铜矿和硫化铅锌矿进行浮选,结果表明,环己二醇单戊醚与松醇油相比,铜粗精矿的铜回收率提高5.67百分点,铅锌粗精矿的铅回收率提高0.57百分点,铅锌粗精矿与锌粗精矿的锌回收率提高0.43百分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起泡剂 环己二醇单戊醚 起泡性能 硫化铜矿 硫化铅锌矿 浮选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泡沫铜对密闭管道内合成气爆炸特性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郑凯 任佳乐 +2 位作者 宋晨 贾千航 邢志祥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6-36,共11页
为研究泡沫铜孔隙密度和H2体积分数对合成气爆炸特性的影响,在封闭的管道中安装了孔隙密度为15、25和40 ppi的泡沫铜,实验分析了当量比为1的合成气-空气在不同H_(2)体积分数时的火焰结构、尖端速度和超压等参数变化规律。实验结果表明:... 为研究泡沫铜孔隙密度和H2体积分数对合成气爆炸特性的影响,在封闭的管道中安装了孔隙密度为15、25和40 ppi的泡沫铜,实验分析了当量比为1的合成气-空气在不同H_(2)体积分数时的火焰结构、尖端速度和超压等参数变化规律。实验结果表明:火焰在泡沫铜上游的行为是受“郁金香”火焰形成过程的影响,泡沫铜对其没有影响。但是孔隙密度和H2体积分数的改变不仅会影响“郁金香”火焰的形成时间,还会影响变形“郁金香”火焰的形成。泡沫铜将火焰分割促使其从层流向湍流转化,对爆炸火焰传播起到加速作用。泡沫铜会引起管道内超压和火焰尖端速度的极大提升,且孔隙密度越小,H_(2)体积分数越大,火焰穿过泡沫铜后的最大火焰尖端速度越大,压力上升幅度越大,超压峰值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气 泡沫铜 爆炸火焰 尖端速度 超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某低品位斑岩型铜矿浮选回收试验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姜美光 梁泽跃 +2 位作者 吕向文 张军 蒋丛国 《矿冶》 CAS 2024年第1期46-51,共6页
云南某大型斑岩型铜矿铜品位0.32%,伴生有钼,具有综合回收价值。采用一次粗选、两次精选、两次扫选工艺流程综合回收矿石中的铜和钼等金属。系统研究工艺参数条件如原矿磨矿细度、粗精矿再磨细度、捕收剂、抑制剂、起泡剂种类及用量等... 云南某大型斑岩型铜矿铜品位0.32%,伴生有钼,具有综合回收价值。采用一次粗选、两次精选、两次扫选工艺流程综合回收矿石中的铜和钼等金属。系统研究工艺参数条件如原矿磨矿细度、粗精矿再磨细度、捕收剂、抑制剂、起泡剂种类及用量等对铜回收的影响,并考察伴生金属钼、金和银的回收情况。结果表明,捕收剂PL307和起泡剂HCLL对铜浮选回收效果好,在原矿磨矿细度-0.075mm占比65%、粗精矿再磨细度-0.045mm占比90%、捕收剂PL-307用量120g/t、抑制剂石灰用量300g/t、起泡剂HCLL用量20g/t的最佳参数条件下,经过闭路试验可获得产率1.23%、铜品位22.84%、铜回收率87.79%的选矿指标,铜精矿产品含钼0.398%、金4.33g/t、银62.50g/,其中钼回收率为71.99%、金回收率为66.57%、银回收率为14.48%,伴生金属钼和金也得到了较好的回收,选别指标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品位铜矿 斑岩型 硫化铜 黄铁矿 浮选 精矿再磨 捕收剂 起泡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光电双驱动的柔性硫化铜/密胺泡绵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5
作者 赵家瑞 张锦涛 +5 位作者 叶腾飞 苏朝化 齐宇 秦雅洁 王泽博 潘玮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53-257,262,共6页
通过化学沉积法在密胺泡绵骨架上生成硫化铜,制备出具有光热、电热性能的硫化铜/密胺泡绵复合材料。研究表明,在低电压(1~4V)的驱动下,硫化铜/密胺泡绵复合材料表面饱和温度可达30~145℃,并且在功率为0.2~1.4W/cm^(2)的激光下材料表面... 通过化学沉积法在密胺泡绵骨架上生成硫化铜,制备出具有光热、电热性能的硫化铜/密胺泡绵复合材料。研究表明,在低电压(1~4V)的驱动下,硫化铜/密胺泡绵复合材料表面饱和温度可达30~145℃,并且在功率为0.2~1.4W/cm^(2)的激光下材料表面可以实现30~160℃的温度变化。硫化铜/密胺泡绵优异的光热和电热转换性能使其可用于除冰和海水淡化,并将在全天候便携式的可穿戴加热器方面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热转换性能 电热转换性能 密胺泡棉 硫化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浮选智能加药控制系统开发及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卢华亮 李刚 +1 位作者 饶慧琦 刘金优 《现代矿业》 CAS 2024年第8期225-228,共4页
针对选矿厂浮选药剂添加人工控制模式精确度低、调整不及时、人员操作偏差大、药剂单耗较高等情形,开发了一套浮选智能加药控制系统。系统结合了计量泵式自动加药机和泡沫影像单元等硬件,计量泵式自动加药机实现药剂远程精准控制,泡沫... 针对选矿厂浮选药剂添加人工控制模式精确度低、调整不及时、人员操作偏差大、药剂单耗较高等情形,开发了一套浮选智能加药控制系统。系统结合了计量泵式自动加药机和泡沫影像单元等硬件,计量泵式自动加药机实现药剂远程精准控制,泡沫影像单元将现场浮选槽泡沫信息反馈给智能控制系统,实现了浮选药剂统一、及时、有效的智能控制。系统在选矿厂铜浮选工艺投入运行一段时间后,对比投入前后回收率指标和药剂使用单耗可知,浮选智能加药控制系统投入后,浮选铜回收率指标提高了0.36个百分点,同时捕收剂和起泡剂等药剂使用单耗平均相对减少16.56%。浮选智能加药控制系统在提高浮选回收率指标的同时,能有效降低药剂使用单耗,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浮选 智能化系统 泡沫影像 加药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Fe-LDH/泡沫铜的制备及催化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降解水中敌草隆性能与机制
7
作者 沈天瑶 杨怿 +3 位作者 于海鹤 徐鹏 张广山 王鹏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43-255,共13页
采用一步水热法,以钴和铁元素为活性组分制备了片层状钴铁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CoFe-LDH),通过调节元素摩尔比和水热温度、时间以及尿素投加量的制备条件得到了可以高效催化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DBDP)的粉末催化剂。研究结果表明,当n(尿... 采用一步水热法,以钴和铁元素为活性组分制备了片层状钴铁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CoFe-LDH),通过调节元素摩尔比和水热温度、时间以及尿素投加量的制备条件得到了可以高效催化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DBDP)的粉末催化剂。研究结果表明,当n(尿素)∶n(Co)∶n(Fe)=10∶3∶1,水热温度为120℃,水热时间18 h时,得到的CoFe-LDH催化性能最优,其催化DBDP降解敌草隆(DUR)的降解率和降解速率常数分别达到了96.54%和0.1354 min^(-1),制备条件中水热时间对催化性能影响最大。在此基础上,将配比优化的CoFe-LDH负载在泡沫铜(CuF)表面,得到了片状可回收的三元CoFe-LDH/CuF(CFHC)催化剂。系统地表征了CFHC的结构组成,研究了微观结构和元素组成与催化性能之间的内在联系。由于还原态铜元素的引入,增加了催化剂表面的氧空位含量,显著地提升了复合材料的催化性能。CFHC的加入成功将DBDP对敌草隆的去除速率提升至0.2175 min^(-1),是DBDP空白体系的3.18倍。CuF的引入增加了催化剂的导电能力,在降解过程中钴、铁、铜和氧空位之间的电子转移是高催化活性的根本原因,CFHC重新调整了DBDP体系内的优势活性物种,·O_(2)^(-)和^(1)O_(2)取代·OH成为了降解敌草隆的主要活性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 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 钴铁 敌草隆 泡沫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泡沫铜作为填充材料的相变储热实验 被引量:31
8
作者 张涛 余建祖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021-1024,共4页
对填充有泡沫铜的固-液相变储热装置进行了试验研究.采用纯度为98%的正21烷(C21H44)作为相变材料(PCM),通过抽真空灌注的方法将其灌注到泡沫铜内部,封装并作绝热处理后作为试验件.在进行储热试验时,用嵌入了加热棒的铝制底座模拟被散热... 对填充有泡沫铜的固-液相变储热装置进行了试验研究.采用纯度为98%的正21烷(C21H44)作为相变材料(PCM),通过抽真空灌注的方法将其灌注到泡沫铜内部,封装并作绝热处理后作为试验件.在进行储热试验时,用嵌入了加热棒的铝制底座模拟被散热件对试验件加热,利用探针式和贴片式铂电阻(pt100)测量试验件温度并通过数据采集仪进行采集.整理绘制了在不同加热功率下的温度时间曲线,讨论和分析了此装置的热性能,结果表明泡沫铜作为填充材料能明显改善相变储能装置的传热性能和内部温度均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沫铜 相变材料 石蜡 热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体石蜡体系中含铜物种的化学变化 被引量:16
9
作者 樊金串 杨瑞卿 +1 位作者 赵杰 黄伟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67-72,共6页
针对完全液相法制备的Cu-Zn-Al催化剂在还原前就有低价态Cu存在的问题,考察了几种不同类型的含铜物质在液体石蜡中热处理时,热处理气氛、催化剂各组分间的相互作用以及铜源种类对热处理产物的影响。结果表明,液体石蜡在受热情况下能将C... 针对完全液相法制备的Cu-Zn-Al催化剂在还原前就有低价态Cu存在的问题,考察了几种不同类型的含铜物质在液体石蜡中热处理时,热处理气氛、催化剂各组分间的相互作用以及铜源种类对热处理产物的影响。结果表明,液体石蜡在受热情况下能将Cu2+还原,并且遵循先生成Cu+,再生成单质Cu的逐级还原;Cu2+被还原的程度与铜盐的种类和热处理温度有关。CuO在240℃时可以被液体石蜡还原为Cu2O,在300℃时被还原为单质Cu;在相同温度下,硝酸铜比乙酸铜更容易被液体石蜡还原。完全液相法制备的Cu基催化剂在还原前就有低价态Cu存在的根本原因是液体石蜡的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亚铜 液体石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离子电池三维多孔Cu_6Sn_5合金负极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被引量:7
10
作者 樊小勇 庄全超 +3 位作者 江宏宏 黄令 董全峰 孙世刚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973-977,共5页
以三维多孔泡沫铜为基底,通过直接电沉积的方法制备锂离子电池Cu6Sn5合金负极材料.发现合金表面大量的微孔和“小岛”不仅增大电极的表面积,而且显著缓解充放电过程中的体积变化.测得三维多孔Cu6Sn5合金的初始放电(嵌锂)容量为620mAh... 以三维多孔泡沫铜为基底,通过直接电沉积的方法制备锂离子电池Cu6Sn5合金负极材料.发现合金表面大量的微孔和“小岛”不仅增大电极的表面积,而且显著缓解充放电过程中的体积变化.测得三维多孔Cu6Sn5合金的初始放电(嵌锂)容量为620mAh·g-1,充电(脱锂)容量为560mAh·g-1,库仑效率达到90.3%,具有较好的循环性能.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结果显示,在泡沫铜基底上制备的Cu6Sn5合金电极具有比通常的铜片基底更好的结构稳定性,经过50周充放电循环后无明显的脱落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沫铜 电镀 Cu6Sn5 三维多孔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泡金属结构参数的测定 被引量:2
11
作者 牛玉舒 李保山 +2 位作者 翟玉春 全明秀 胡壮麒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EI CAS 2001年第4期9-12,共4页
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 -射线衍射、图象分析等手段测定发泡镍、铜、银结构特征。结果表明 :这 3种发泡金属均为向空间延伸的具有五边形窗的十二面体结构 ,其骨架本身是中空的、非完全封闭式的管状“通道” ,骨架均为面心立方结构的金属晶... 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 -射线衍射、图象分析等手段测定发泡镍、铜、银结构特征。结果表明 :这 3种发泡金属均为向空间延伸的具有五边形窗的十二面体结构 ,其骨架本身是中空的、非完全封闭式的管状“通道” ,骨架均为面心立方结构的金属晶体 ;用等积圆法测定发泡金属的孔径分布 ,得发泡镍、铜、银的平均孔径分别为 0 .2 45 ,0 .2 38和 0 .2 45mm ;建立用图象分析仪近似测定发泡金属骨架厚度分散系数的方法 ,测得发泡镍、铜、银的厚度分散系数分别为 1.18,1.12和 1.13 ;分别用BET法和流体压力降法测定 3种发泡金属的比表面积 ,得发泡镍、铜、银的BET法比表面积分别为 1.35× 10 6,2 .85× 10 6和 1.85× 10 6m-1,流体压力降法比表面积分别为 4.42× 10 5,4.98×10 5和 3 .99× 10 5m-1;用最大载荷法测定发泡镍、铜、银的拉伸强度 ,结果分别为 1.39,3 .98和 0 .98N/mm2 ;另外 ,测定了发泡镍、铜、银的电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泡金属 发泡镍 发泡铜 发泡银 结构特性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泡剂及粘结剂用量对铜尾矿轻质材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2
作者 丁向群 潘阳 +3 位作者 李刚 王晓丹 龚威 董越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21-126,共6页
目的探索发泡剂和粘结剂的用量对制备材料性能的影响规律,从理论和实际工程中研究铜尾矿的综合利用.方法测试在不同发泡剂及粘结剂用量下,制备材料的抗压强度、体积密度及导热系数,采用XRD分析制备材料的物相组成,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 目的探索发泡剂和粘结剂的用量对制备材料性能的影响规律,从理论和实际工程中研究铜尾矿的综合利用.方法测试在不同发泡剂及粘结剂用量下,制备材料的抗压强度、体积密度及导热系数,采用XRD分析制备材料的物相组成,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其形貌.结果当发泡剂及粘结剂用量分别占铜尾矿质量的4.0%和37.5%时,制备材料的体积密度为0.36 g/cm3,导热系数为0.10 W/(m.K),抗压强度为1.0 MPa.结论微观分析表明材料的主晶相为α-石英和磷酸盐,α-石英颗粒之间由磷酸盐连接.发泡剂及粘结剂的用量对铜尾矿制备轻质材料的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粘结剂的用量影响制备材料的组成与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尾矿 轻质材料 发泡剂 粘结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用液化石油气气路系统中残留物的组成 被引量:2
13
作者 吴明清 仇延生 +2 位作者 潘光成 张红霞 李军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8-23,共6页
影响车用液化石油气(Liquefiedpetroleumgas,简称LPG)推广使用的主要因素之一是气路系统中的堵塞物。对车用液化石油气气路系统中堵塞物的研究结果表明,蒸发器上的残留物主要是酯类、醚类、正构烷烃、单质硫和硫化铜粉末。其中酯类、醚... 影响车用液化石油气(Liquefiedpetroleumgas,简称LPG)推广使用的主要因素之一是气路系统中的堵塞物。对车用液化石油气气路系统中堵塞物的研究结果表明,蒸发器上的残留物主要是酯类、醚类、正构烷烃、单质硫和硫化铜粉末。其中酯类、醚类是相关橡胶材料中的添加剂,显然是烃类长期浸泡腐蚀的结果;正构烷烃是尾气再循环气中的CO和CH通过F T(Fischer Tropsch)反应合成而得;单质硫则来源于LPG中溶解的单质硫。过滤器中的堵塞物是未能通过过滤器的颗粒状硫化铜,与蒸发器中的粉末状硫化铜均来源于LPG中的活性硫对铜制管线的腐蚀。烃类的碳链越长,对橡胶的腐蚀性越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化石油气 汽车代用燃料 残留物 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CF靶用泡沫铜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4
14
作者 谭秀兰 刘颖 +3 位作者 刘晓波 李恺 罗江山 唐永建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452-1456,共5页
以次磷酸钠为还原剂的化学镀进行导电化处理,研究了ICF靶用泡沫铜的电沉积工艺。采用扫描电子显微境和X射线衍射仪对制备过程中各阶段泡沫铜的微观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经化学镀后可获得晶粒尺寸小、分布均匀的铜沉积层。电沉积... 以次磷酸钠为还原剂的化学镀进行导电化处理,研究了ICF靶用泡沫铜的电沉积工艺。采用扫描电子显微境和X射线衍射仪对制备过程中各阶段泡沫铜的微观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经化学镀后可获得晶粒尺寸小、分布均匀的铜沉积层。电沉积后铜沉积层主要由0.55μm的小颗粒组成,并且出现突出大颗粒的形貌特征。在氢气氛围下,经700℃热处理后,铜颗粒进一步长大,沉积层结晶致密。制备的泡沫铜呈3维网络状结构,分布均匀密度为0.19g/cm^3,孔径分布为400-600μm,孔隙率达97.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F靶 泡沫铜 化学镀 微观形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蜡/SiO_2/CuS纳米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用于太阳能的光热转换与存储 被引量:5
15
作者 刘佳佳 张凇铭 +4 位作者 何秀芹 郝勇敢 邵先坤 刘同宣 李本侠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04-106,共3页
以石蜡作为相变材料,结合二氧化硅良好的热稳定性、化学稳定性和硫化铜优异的光热转换特性等优点,设计制备出新型"石蜡/SiO_2/CuS"纳米复合相变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热重分析仪和差示扫描量热法等分析测试... 以石蜡作为相变材料,结合二氧化硅良好的热稳定性、化学稳定性和硫化铜优异的光热转换特性等优点,设计制备出新型"石蜡/SiO_2/CuS"纳米复合相变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热重分析仪和差示扫描量热法等分析测试手段对该复合材料的结构和相变储热性能进行表征,并在光照下测试了该复合相变材料的光热转换和热存储效果。结果表明,由于硫化铜的加入,复合相变材料的光热转换性能得到明显提升,这为将来太阳能的光热转换和存储利用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蜡 二氧化硅 硫化铜 相变储热 光热转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八水氢氧化钡相变材料储热性能实验 被引量:22
16
作者 盛强 邢玉明 罗恒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35-638,共4页
采用八水氢氧化钡(Ba(OH)2·8H2O)作为相变储热材料,经过150次熔化—凝固热循环实验,发现随着热循环次数的增加,Ba(OH)2·8H2O的相变点温度变化很小,但是该相变材料结晶时存在严重的过冷现象.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获得50次热循环... 采用八水氢氧化钡(Ba(OH)2·8H2O)作为相变储热材料,经过150次熔化—凝固热循环实验,发现随着热循环次数的增加,Ba(OH)2·8H2O的相变点温度变化很小,但是该相变材料结晶时存在严重的过冷现象.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获得50次热循环后Ba(OH)2·8H2O与铝合金和紫铜金属材料之间的腐蚀情况图像,图像分析表明,Ba(OH)2·8H2O与紫铜有良好的相容性.搭建了含/未含泡沫铜的相变储能装置的实验台,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泡沫铜填充不仅可以提高相变材料的传热效率,而且能够有效地降低Ba(OH)2·8H2O的过冷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水氢氧化钡 泡沫铜 相变材料 储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相变蓄热材料传热特性计算与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肖光明 杜雁霞 +3 位作者 刘磊 魏东 杨肖峰 桂业伟 《实验流体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8-53,共6页
复合相变材料(PCM)作为一种固/液相变材料与多孔高导热泡沫等材料复合而成的新型材料体系,具有潜热大和热导率高等优异性能。因此,基于复合相变材料的蓄热装置成为新一代飞行器热管理技术的研究热点。以碳化硅(SiC)泡沫填充石蜡类相变... 复合相变材料(PCM)作为一种固/液相变材料与多孔高导热泡沫等材料复合而成的新型材料体系,具有潜热大和热导率高等优异性能。因此,基于复合相变材料的蓄热装置成为新一代飞行器热管理技术的研究热点。以碳化硅(SiC)泡沫填充石蜡类相变材料为研究对象,采用有限容积法与等效热容法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考虑材料细观与宏观传热特性的复合相变材料传热特性数值预测方法,搭建了实验平台并开展了材料传热特性的实验研究,验证了计算模型与方法的有效性。相关方法可为材料孔隙率、微结构等特征对复合相变材料传热特性的影响规律研究以及材料蓄热性能的优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蜡 SiC泡沫 代表性单元 双温度法 蓄热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掺杂相变微胶囊的聚氨酯发泡材料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4
18
作者 韩鹏举 卢立新 丘晓琳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80-82,共3页
采用原位聚合法在中试条件下制备石蜡/脲醛树脂相变微胶囊,然后将其与聚氨酯(PU)组合料混合发泡,制备相变微胶囊/PU发泡材料复合材料。通过红外光谱、扫描电镜和光学显微镜、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和热重分析法(TGA)分别对相变微胶囊和复... 采用原位聚合法在中试条件下制备石蜡/脲醛树脂相变微胶囊,然后将其与聚氨酯(PU)组合料混合发泡,制备相变微胶囊/PU发泡材料复合材料。通过红外光谱、扫描电镜和光学显微镜、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和热重分析法(TGA)分别对相变微胶囊和复合材料样品进行化学结构、形貌、储热性能和热稳定性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蜡/脲醛树脂相变微胶囊 聚氨酯发泡材料 相变储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泡沫金属/石蜡复合相变材料蓄热过程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9
19
作者 刘芳 于航 《建筑节能》 CAS 2010年第2期38-40,共3页
建立了矩形腔体内填充泡沫金属/石蜡的二维蓄热模型,运用体积平均理论建立了数学模型,模拟得出泡沫金属基体填充石蜡的融化过程温度场、流场及相界面移动规律,并比较了有无泡沫金属,不同孔隙率对石蜡融化过程的影响。
关键词 泡沫金属 石蜡 数学模型 体积平均理论 融化 温度场 流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PS法测定泡沫铜/石蜡复合相变材料热物性 被引量:17
20
作者 张涛 余建祖 高红霞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04-609,共6页
运用瞬态平面热源法(Transient Plane Source-TPS)对4种孔隙率的泡沫铜/石蜡复合材料热物性进行了测量。以10μm厚的镍金属按双螺旋线布置作为测量探头。泡沫铜材料孔隙率分别为ε=97.79%、ε=96.17%、ε=94.94%和ε=93.26%,经线切割加... 运用瞬态平面热源法(Transient Plane Source-TPS)对4种孔隙率的泡沫铜/石蜡复合材料热物性进行了测量。以10μm厚的镍金属按双螺旋线布置作为测量探头。泡沫铜材料孔隙率分别为ε=97.79%、ε=96.17%、ε=94.94%和ε=93.26%,经线切割加工后向内灌入液态石蜡,凝固后作为测试样品。在室温(25±1℃)和常压下对复合材料的等效导热系数、热容及热扩散率进行了测量。测试结果表明:复合材料导热系数和热扩散率因泡沫铜的加入而大幅提高,在孔隙率ε=93.26%时,等效导热系数已达到单纯石蜡的25倍,而复合材料等效热容则由于铜金属加入的绝对量较少相对原石蜡热容变化较小。以比例加成的方法对泡沫铜/石蜡复合材料的等效热容进行了计算,并利用实验数据拟合了其等效导热系数的计算公式,运用这些公式对复合材料物性的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非常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能技术 泡沫铜 相变材料 瞬态平面热源法 热物性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