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CPS馈电的宽带圆极化双菱环天线 被引量:2
1
作者 周建永 杨雪霞 高艳艳 《无线电工程》 2010年第5期40-42,共3页
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双菱环形天线,通过在双菱环内添加寄生环来提高天线的圆极化带宽,每个环上槽口的位置决定天线的圆极化特性。双菱环和寄生双菱环分别在低频和高频处产生圆极化波,从而使天线的圆极化带宽增加,3 dB圆极化带宽达到了24.1%... 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双菱环形天线,通过在双菱环内添加寄生环来提高天线的圆极化带宽,每个环上槽口的位置决定天线的圆极化特性。双菱环和寄生双菱环分别在低频和高频处产生圆极化波,从而使天线的圆极化带宽增加,3 dB圆极化带宽达到了24.1%,在圆极化频带内增益为10 dB以上。为了测量天线性能,设计了共面带状线到微带线的转换巴伦,因为巴伦和天线在同一个平面内,所以对天线的性能产生了一点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极化 环天线 宽带 共面带状线(cp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共面带状线馈电的圆极化双频微带天线 被引量:7
2
作者 周鋆 杨雪霞 +1 位作者 吕艳青 江超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73-76,共4页
提出一种工作于2.4GHz(圆极化)和5.8GHz(线极化)的双频微带天线,由共面带状线(CPS)馈电。在菱形环中内嵌小方环实现双频工作,菱形环上槽口实现圆极化特性,背面加反射板以提高天线增益。为了实测天线性能和应用于不平衡馈电方式,还设计了... 提出一种工作于2.4GHz(圆极化)和5.8GHz(线极化)的双频微带天线,由共面带状线(CPS)馈电。在菱形环中内嵌小方环实现双频工作,菱形环上槽口实现圆极化特性,背面加反射板以提高天线增益。为了实测天线性能和应用于不平衡馈电方式,还设计了CPS至微带线的巴伦。实测结果与仿真结果比较吻合,在2.4GHz与5.8GHz的S11<-10dB工作带宽分别为33.3%和17.4%,增益分别达到9.05dBi和6.59dBi,2.4GHz频点3dB轴比带宽为15.8%。该天线频带宽、增益高、结构简单、易于集成,可用于无线通信和微波输能系统的整流天线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带天线 共面带状线 双频 圆极化 巴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激发LT-GaAs共面微带传输线THz色散与衰减特性 被引量:4
3
作者 郭冰 文锦辉 +2 位作者 张海潮 钟伟彬 林位株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98-102,共5页
采用半经验色散公式分析了 L T- Ga As厚衬底共面微带传输线的 THz模式色散与切伦柯夫辐射损耗特性 ,同时计算了导体欧姆损耗和衬底介电损耗 .结果表明 ,较小的横向尺寸有利于改善 L T- Ga As共面微带传输线模式色散和辐射损耗特性 。
关键词 LT-GAAS THZ 共面微带传输线 色散 光激发 衰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线数据采集系统915MHz天线的设计 被引量:2
4
作者 陈琼 杨杰 +1 位作者 王善进 冯军 《电子器件》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746-748,共3页
提出了一种工作频率为915 MHz的印刷偶极子天线。为了使天线获得宽带特性和平衡馈电,采用了微带线到共面带状线的巴伦馈电。仿真表明天线在830 MHz^1 030 MHz左右范围内,回波损耗低于-10 d B,相对带宽可达22%。在中心工作频点上,该天线... 提出了一种工作频率为915 MHz的印刷偶极子天线。为了使天线获得宽带特性和平衡馈电,采用了微带线到共面带状线的巴伦馈电。仿真表明天线在830 MHz^1 030 MHz左右范围内,回波损耗低于-10 d B,相对带宽可达22%。在中心工作频点上,该天线具有良好的回波损耗,可达-50 d B。且结构简单,易于制作和集成,可用于相关的无线数据采集系统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面带状线 印刷偶极子天线 巴伦 微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片集成传输线──共面耦合线、共面耦合带线及矩形微屏蔽的共面耦合线的新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袁乃昌 何建国 +3 位作者 赫崇俊 戴晴 刘克成 毛均杰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1-7,12,共8页
本文首次提出将一些新型的微加工共面传输线用于MMIC设计。这些共面传输线分别是共面耦合线(CCL)、共面耦合带线(CCS)、矩形微屏蔽共面耦合线(RMCCL)、共面耦合矩形微屏蔽线(CCRML)。推导出用于计算这些传... 本文首次提出将一些新型的微加工共面传输线用于MMIC设计。这些共面传输线分别是共面耦合线(CCL)、共面耦合带线(CCS)、矩形微屏蔽共面耦合线(RMCCL)、共面耦合矩形微屏蔽线(CCRML)。推导出用于计算这些传输线的TEM参数的解析公式,其推导方法为基于TEM模假设,用精确的保用变换。数字结果显示了各种共面耦合传输线的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耦合传输线 共面耦合线 单片集成传输线 微屏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的共面耦合带线 被引量:1
6
作者 袁乃昌 阮成礼 林为干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151-154,共4页
提出了一种新型的传输线,共面耦合带线用于MMIC设计,其准静态参数可通过保角变换法而获得。数据结果显示了这种传输线的性质。
关键词 传输线 波导 耦合带线 耦合传输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颖微带与共面带线混合结构的整流天线 被引量:3
7
作者 邓红雷 孔力 《电波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41-645,共5页
提出了一种新型高效微带与共面带线混合结构的整流天线,由接收面积大、增益高的矩形微带贴片构成接收天线,然后过渡到具有平行结构的共面带线,以便摆放二极管和电容,避免了钻孔,试验表明接收系统整流转换效率达到了78.2%,验证了设计的... 提出了一种新型高效微带与共面带线混合结构的整流天线,由接收面积大、增益高的矩形微带贴片构成接收天线,然后过渡到具有平行结构的共面带线,以便摆放二极管和电容,避免了钻孔,试验表明接收系统整流转换效率达到了78.2%,验证了设计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流天线 共面带线 微带贴片 混合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薄膜印刷折合振子的设计 被引量:1
8
作者 于大群 张金平 朱瑞平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2期156-158,共3页
对基于薄膜结构的印刷折合振子进行了研究,通过垂直过渡宽带巴伦将共面波导变换为共面平行带线对印刷折合振子进行平衡馈电。从仿真结果中可知,这种天线单元具有较宽的带宽,良好的辐射特性,天线性能受薄膜层平整度的影响较小,并且底层... 对基于薄膜结构的印刷折合振子进行了研究,通过垂直过渡宽带巴伦将共面波导变换为共面平行带线对印刷折合振子进行平衡馈电。从仿真结果中可知,这种天线单元具有较宽的带宽,良好的辐射特性,天线性能受薄膜层平整度的影响较小,并且底层的馈电网络采用共面波导传输线,解决了薄膜天线辐射单元与T/R组件连接的问题。这种天线单元形式的研究对降低大口径轻型可展开天线系统的存储体积、重量和制造成本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膜结构 印刷折合振子 共面波导 共面平行带线 巴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5.8GHz共面带线整流天线的设计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邓红雷 孔力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B08期49-52,共4页
整流天线是微波输电的关键技术之一,提出了一种新型结构的5.8GHz的共面带线整流天线,它具有平行结构,不需要钻孔,便于大规模生产,借助IE3D V10.0、ADS 2003C等高频仿真软件对该整流天线的参数进行了优化加工与设计,试验表明该接收整流... 整流天线是微波输电的关键技术之一,提出了一种新型结构的5.8GHz的共面带线整流天线,它具有平行结构,不需要钻孔,便于大规模生产,借助IE3D V10.0、ADS 2003C等高频仿真软件对该整流天线的参数进行了优化加工与设计,试验表明该接收整流转换效率达到了75%,验证了设计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流天线 共面带线 新型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圆极化UHF通用型RFID读写器天线 被引量:4
10
作者 郝宏刚 陈海雷 叶洪钢 《电子器件》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36-40,共5页
面向超高频(UHF)通用型射频识别(RFID)读写器天线的应用需求,设计了一款完全覆盖全球UHF(840 MHz^960 MHz)频段的RFID圆极化读写器天线。天线采用平面缝隙贴片结构,以共面波导(CPW)馈电方式实现宽频带圆极化特性。测试结果表明,天线的... 面向超高频(UHF)通用型射频识别(RFID)读写器天线的应用需求,设计了一款完全覆盖全球UHF(840 MHz^960 MHz)频段的RFID圆极化读写器天线。天线采用平面缝隙贴片结构,以共面波导(CPW)馈电方式实现宽频带圆极化特性。测试结果表明,天线的阻抗带宽为735 MHz^1 014 MHz(S11<-10 dB),相对带宽31.9%,并且在840 MHz^960 MHz频段内S11<-20 dB,3 dB轴比带宽为838 MHz^1 134 MHz,相对带宽30.0%,工作频带内有大于3.5 dBi的平坦增益。仿真结果与测试结果基本吻合,天线结构精简,易于加工,满足全球UHF RFID读写器天线的应用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频识别(RFID)读写器天线 通用超高频(UHF)频段 共面波导(cpW) 宽带 圆极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中参数共面带线低通滤波器的设计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邓红雷 《现代电子技术》 2007年第12期161-163,共3页
共面带线具有平行结构,优良的线性发散的传输特性,对基片的厚度不是很敏感,可广泛运用于单平面微波电路如检波器、滤波器、天线和光电子设备等的设计。目前,国内外对于共面带线滤波器的研究不多,采用微带线滤波器的设计原理,对集中参数... 共面带线具有平行结构,优良的线性发散的传输特性,对基片的厚度不是很敏感,可广泛运用于单平面微波电路如检波器、滤波器、天线和光电子设备等的设计。目前,国内外对于共面带线滤波器的研究不多,采用微带线滤波器的设计原理,对集中参数低通滤波器的设计方法进行了研究,设计一种集中参数的低通滤波器,并通过试验和仿真进行验证,表明该方法对共面带线低通滤波器的设计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面带线 低通滤波器 集中参数 设计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5.8GHz新颖混合结构的整流天线 被引量:2
12
作者 邓红雷 《信息与电子工程》 2007年第5期360-363,共4页
整流天线决定了微波无线输电效率的高低。为了克服微带贴片整流天线需要钻孔,不利于大规模生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5.8GHz混合结构的整流天线,接收面积大的矩形微带贴片构成接收天线,过渡到具有平行结构的共面带线,二极管和电容可方... 整流天线决定了微波无线输电效率的高低。为了克服微带贴片整流天线需要钻孔,不利于大规模生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5.8GHz混合结构的整流天线,接收面积大的矩形微带贴片构成接收天线,过渡到具有平行结构的共面带线,二极管和电容可方便地摆放在共面带线的两侧,避免了钻孔。试验表明该接收系统整流转换效率达到了78.2%,验证了设计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收整流天线 共面带线 微带贴片 混合结构 微波无线输电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颖结构的宽带微带至共面带线转换器的设计
13
作者 邓红雷 孔力 胡浩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65-67,共3页
通过采用高频仿真软件IE3D Verion10.0对系统参数进行优化,设计了一种新颖结构的宽带微带至共面带线的转换器,并对其各部分结构进行了研究和比较,测得转换器在4.2GHz^18.2GHz的大频率范围内的插入损耗低于1dB,回波损耗大于10dB。
关键词 共面带线 微带 转换器 锥形枝节 宽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串联式功分器设计 被引量:3
14
作者 郭俊 汪伟 +1 位作者 金谋平 王周海 《雷达科学与技术》 2009年第5期389-391,396,共4页
功分器是微波器件中的基本器件,常见的功分器都是用并联电路来实现,由并联电路的特点可知,当功分比较大时,功分器将存在高阻线,这就增加了加工难度,同时也增大功分器的插损,从而限制了并联式功分器在某些领域的使用。文中提出了一种串... 功分器是微波器件中的基本器件,常见的功分器都是用并联电路来实现,由并联电路的特点可知,当功分比较大时,功分器将存在高阻线,这就增加了加工难度,同时也增大功分器的插损,从而限制了并联式功分器在某些领域的使用。文中提出了一种串联式功分器结构设计,给出了等效电路,并对其进行仿真设计,仿真结果表明此方法是有效的。与Wilkinson功分器相比,串联式功分器工程上能够实现较大的功分比,输出相位差为180°,在超宽带巴仑和平面魔T等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分器 共面带状线 宽带 巴仑 魔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GB/s光接收机前端限幅放大器设计 被引量:2
15
作者 许静 李征帆 《微电子学与计算机》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50-153,共4页
作为光接收机前端的关键部分,限幅放大器要求具有高增益、足够带宽以及较宽的输入动态范围。本文在0.18滋m1P6MCMOS工艺上设计了一种用于10Gb/s传输速率的限幅放大器。该限幅放大器的增益S21可达31dB,-3dB带宽为11.3GHz,在10GHz范围内S1... 作为光接收机前端的关键部分,限幅放大器要求具有高增益、足够带宽以及较宽的输入动态范围。本文在0.18滋m1P6MCMOS工艺上设计了一种用于10Gb/s传输速率的限幅放大器。该限幅放大器的增益S21可达31dB,-3dB带宽为11.3GHz,在10GHz范围内S11、S22均小于-10dB。对于从10mVpp至1.5Vpp的较宽的输入动态范围,均可保持稳定的输出眼图。利用CMOS工艺中、多层金属互连线的顶层金属设计的共面带状线,可将放大器的工作频带扩展至10Ghz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接收机 限幅放大器 共面带状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串/并联电路超宽带小型化功分网络技术
16
作者 郭俊 金谋平 +1 位作者 汪伟 王周海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9-62,共4页
提出了一种串联式功分器结构设计,将其与并联式功分器相结合,可以实现小型超宽带1:4功分网络。文章给出了两种实现小型超宽带功分网络的拓扑图,并设计了2~10GHz范围的超宽带小型功分器,加工、测试结果,计算与实验结果吻合很好。
关键词 超宽带 功分器 共面带状线 小型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