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硅-铝催化剂酸中心形成及其结构
被引量:
17
1
作者
贺振富
代振宇
龙军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1-19,共9页
含Si、Al元素的固体酸催化剂,其活性与其酸性质密切相关。催化剂酸性来源于不同氧配位数的Al原子,而与Si原子无关。催化剂的酸类型、酸强弱取决于Al原子的氧配位数,即与Al原子形成配位的氧原子的个数。Al原子的氧配位数与其外层轨道的...
含Si、Al元素的固体酸催化剂,其活性与其酸性质密切相关。催化剂酸性来源于不同氧配位数的Al原子,而与Si原子无关。催化剂的酸类型、酸强弱取决于Al原子的氧配位数,即与Al原子形成配位的氧原子的个数。Al原子的氧配位数与其外层轨道的杂化方式有关。13Al外层电子排布是3s23p1d0,其外层轨道有sp3、sp3d和sp3d2杂化3种杂化方式。Al原子外层轨道经sp3杂化形成4个sp3杂化轨道,其中有3个未成键的sp3杂化轨道和1个空的sp3杂化轨道。如果1个Al原子与2个O原子(sp3杂化)形成共价键,其结构为[AlO2],这种Al原子外层还有1个价电子和1个空轨道,空轨道可吸引孤对电子,[AlO2]是二配位L酸中心;如果1个Al原子与3个O原子形成共价键,其结构为[AlO3],则Al原子外层有1个空轨道,[AlO3]是三配位L酸中心。如果1个Al原子与4个O原子和1个H原子形成共价键,其结构为四配位的H[AlO4]正四面体;Al原子外层轨道经sp3d杂化,可形成5个sp3d杂化轨道,有3个未成键的sp3d杂化轨道和2个空的sp3d杂化轨道,1个Al原子可与5个O原子和2个H原子形成共价键,其结构为五配位的H2[AlO5]正四方锥或三角双锥;Al原子外层轨道经sp3d2杂化,可形成6个sp3d2杂化轨道,有3个未成键的sp3d2轨道和3个空的sp3d2杂化轨道,1个Al原子可与6个O原子和3个H原子形成共价键,其结构为六配位的H3[AlO6]正八面体。H[AlO4]有提供1个H+的可能,是四配位B酸中心,H2[AlO5]有提供2个H+的可能,是五配位B酸中心,H3[AlO6]有提供3个H+的可能,是六配位B酸中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位数
L酸中心
B酸中心
桥氧与非桥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高压Na_2O-SiO_2系输运性质反常的分子模拟
被引量:
2
2
作者
邵俊
徐桦
+1 位作者
陆文聪
陈念贻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37-239,共3页
在6000K,0~100GPa范围内,对一系列Na2O-SiO2二元系进行了分子动力学模拟.这些体系包括SiO2、Na2O·10SiO2、Na2O·5SiO2、Na2O·2SiO2、Na2O·SiO2、2Na2O·SiO2.模拟结果显示,在前4个体系中,氧扩散系数随压力变...
在6000K,0~100GPa范围内,对一系列Na2O-SiO2二元系进行了分子动力学模拟.这些体系包括SiO2、Na2O·10SiO2、Na2O·5SiO2、Na2O·2SiO2、Na2O·SiO2、2Na2O·SiO2.模拟结果显示,在前4个体系中,氧扩散系数随压力变化反常.在Na2O·10SiO2,Na2O·5SiO2,Na2O·2SiO2中,硅的扩散系数随压力变化也出现反常.在这些体系中,20GPa处氧的扩散系数比常压下高出一个数量级.在上述各体系中,氧扩散系数随压力变化的峰值都在20GPa处,以前报导的SiO2体系中氧扩散系数随压力变化的峰值在30GPa处.还观察到,在SiO2体系中,氧扩散系数最大值大致相当于硅-氧配位数以五配位为主;而在Na2O·10SiO2体系中,氧扩散系数最大值大致相当于硅-氧配位数以六配位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钠-二氧化硅二元体系
分子动力学模拟
反常输运性质
高压物理
扩散系数
硅-氧配位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纳米抛光碳化硅压力对相变影响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被引量:
1
3
作者
王桂莲
张广辉
+1 位作者
王治国
冯志坚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5-39,共5页
为了研究纳米抛光碳化硅时压力变化对表面的影响规律,建立了金刚石磨粒纳米抛光碳化硅的分子动力学模型,数值模拟了纳米尺度下的碳化硅抛光过程,具体分析了抛光压力线性增大过程中的配位数为1至6的原子数量的变化规律,揭示了线性改变抛...
为了研究纳米抛光碳化硅时压力变化对表面的影响规律,建立了金刚石磨粒纳米抛光碳化硅的分子动力学模型,数值模拟了纳米尺度下的碳化硅抛光过程,具体分析了抛光压力线性增大过程中的配位数为1至6的原子数量的变化规律,揭示了线性改变抛光压力对被加工表面相变的影响规律,仿真结果表明:压力是诱导碳化硅相变的主要因素,当抛光压力增大时,发生相变的原子数增多,碳化硅的相变深度增加,其中配位数为1、2和4的原子数减少,配位数为3、5和6的原子数增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化硅
抛光压力
分子动力学
配位数
相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大别—苏鲁超高压榴辉岩中富Si金红石的地球化学意义
被引量:
2
4
作者
朱柯
梁金龙
+2 位作者
沈骥
孙卫东
赵静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88-300,共13页
本文对大别—苏鲁造山带的超高压榴辉岩中的富Si金红石进行了地球化学研究。通过对双河、东海等地区的金红石进行详细的岩相学以及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LA-ICP-MS)微量元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地区、不同赋存状态(粒间颗粒和包裹...
本文对大别—苏鲁造山带的超高压榴辉岩中的富Si金红石进行了地球化学研究。通过对双河、东海等地区的金红石进行详细的岩相学以及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LA-ICP-MS)微量元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地区、不同赋存状态(粒间颗粒和包裹体)的金红石均含有高达400×10^(-6)以上的Si。金红石中富含Si的现象普遍存在于大别—苏鲁不同地区的超高压变质岩中。纳米离子探针(NanoSIMS)面扫描分析显示,金红石中的Si均匀分布于金红石颗粒内部而非包裹体。这与前人报道的金红石中富含Si可能是硅酸盐包裹体所致这一结论不一致。据此,推测金红石中一定量的Si可能是以6次配位的形式存在,替代Ti的位置。这种类质同象置换通常在地壳范围的温、压条件下是不可能完成的,而陆壳物质深俯冲产生的高温、高压环境是Si进于金红石晶格的有利条件。因此,富Si金红石可能发展成为一种新的示踪超高压变质作用矿物学标准。同时,这一研究对揭示地球深部Si的赋存形态和指示陆壳物质俯冲深度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红石
硅
榴辉岩
超高压变质
配位数
NANOSI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硅-铝催化剂酸中心形成及其结构
被引量:
17
1
作者
贺振富
代振宇
龙军
机构
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出处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1-19,共9页
基金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资助项目(110005)
文摘
含Si、Al元素的固体酸催化剂,其活性与其酸性质密切相关。催化剂酸性来源于不同氧配位数的Al原子,而与Si原子无关。催化剂的酸类型、酸强弱取决于Al原子的氧配位数,即与Al原子形成配位的氧原子的个数。Al原子的氧配位数与其外层轨道的杂化方式有关。13Al外层电子排布是3s23p1d0,其外层轨道有sp3、sp3d和sp3d2杂化3种杂化方式。Al原子外层轨道经sp3杂化形成4个sp3杂化轨道,其中有3个未成键的sp3杂化轨道和1个空的sp3杂化轨道。如果1个Al原子与2个O原子(sp3杂化)形成共价键,其结构为[AlO2],这种Al原子外层还有1个价电子和1个空轨道,空轨道可吸引孤对电子,[AlO2]是二配位L酸中心;如果1个Al原子与3个O原子形成共价键,其结构为[AlO3],则Al原子外层有1个空轨道,[AlO3]是三配位L酸中心。如果1个Al原子与4个O原子和1个H原子形成共价键,其结构为四配位的H[AlO4]正四面体;Al原子外层轨道经sp3d杂化,可形成5个sp3d杂化轨道,有3个未成键的sp3d杂化轨道和2个空的sp3d杂化轨道,1个Al原子可与5个O原子和2个H原子形成共价键,其结构为五配位的H2[AlO5]正四方锥或三角双锥;Al原子外层轨道经sp3d2杂化,可形成6个sp3d2杂化轨道,有3个未成键的sp3d2轨道和3个空的sp3d2杂化轨道,1个Al原子可与6个O原子和3个H原子形成共价键,其结构为六配位的H3[AlO6]正八面体。H[AlO4]有提供1个H+的可能,是四配位B酸中心,H2[AlO5]有提供2个H+的可能,是五配位B酸中心,H3[AlO6]有提供3个H+的可能,是六配位B酸中心。
关键词
配位数
L酸中心
B酸中心
桥氧与非桥氧
Keywords
coordination
number
Lewis acidic center
BrΦnsted acidic center
bridging
oxygen
atom and non-bridging
oxygen
atom
分类号
TQ426 [化学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高压Na_2O-SiO_2系输运性质反常的分子模拟
被引量:
2
2
作者
邵俊
徐桦
陆文聪
陈念贻
机构
上海大学化学系
常熟理工学院化学系
出处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37-239,共3页
基金
上海市科委基金(0252NM101)~~
文摘
在6000K,0~100GPa范围内,对一系列Na2O-SiO2二元系进行了分子动力学模拟.这些体系包括SiO2、Na2O·10SiO2、Na2O·5SiO2、Na2O·2SiO2、Na2O·SiO2、2Na2O·SiO2.模拟结果显示,在前4个体系中,氧扩散系数随压力变化反常.在Na2O·10SiO2,Na2O·5SiO2,Na2O·2SiO2中,硅的扩散系数随压力变化也出现反常.在这些体系中,20GPa处氧的扩散系数比常压下高出一个数量级.在上述各体系中,氧扩散系数随压力变化的峰值都在20GPa处,以前报导的SiO2体系中氧扩散系数随压力变化的峰值在30GPa处.还观察到,在SiO2体系中,氧扩散系数最大值大致相当于硅-氧配位数以五配位为主;而在Na2O·10SiO2体系中,氧扩散系数最大值大致相当于硅-氧配位数以六配位为主.
关键词
氧化钠-二氧化硅二元体系
分子动力学模拟
反常输运性质
高压物理
扩散系数
硅-氧配位数
Keywords
molecular dynamics simulation
Na2O-SiO2 binary system
coordination number of silicon by oxygen
transport property anomaly
high pressure physics
分类号
O614 [理学—无机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纳米抛光碳化硅压力对相变影响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被引量:
1
3
作者
王桂莲
张广辉
王治国
冯志坚
机构
天津理工大学天津市先进机电系统设计与智能控制重点实验室
桂林航天工业学院机械工程学院
出处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5-39,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405196)
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8JCYBJC20100)。
文摘
为了研究纳米抛光碳化硅时压力变化对表面的影响规律,建立了金刚石磨粒纳米抛光碳化硅的分子动力学模型,数值模拟了纳米尺度下的碳化硅抛光过程,具体分析了抛光压力线性增大过程中的配位数为1至6的原子数量的变化规律,揭示了线性改变抛光压力对被加工表面相变的影响规律,仿真结果表明:压力是诱导碳化硅相变的主要因素,当抛光压力增大时,发生相变的原子数增多,碳化硅的相变深度增加,其中配位数为1、2和4的原子数减少,配位数为3、5和6的原子数增多。
关键词
碳化硅
抛光压力
分子动力学
配位数
相变
Keywords
silicon
Carbide
Polishing Pressure
Molecular Dynamics
coordination
number
Phase Transition
分类号
TH16 [机械工程—机械制造及自动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大别—苏鲁超高压榴辉岩中富Si金红石的地球化学意义
被引量:
2
4
作者
朱柯
梁金龙
沈骥
孙卫东
赵静
机构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中国科学院壳幔物质与环境重点实验室
成都理工大学地球化学系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矿物与成矿重点实验室
出处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88-300,共13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273031)
文摘
本文对大别—苏鲁造山带的超高压榴辉岩中的富Si金红石进行了地球化学研究。通过对双河、东海等地区的金红石进行详细的岩相学以及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LA-ICP-MS)微量元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地区、不同赋存状态(粒间颗粒和包裹体)的金红石均含有高达400×10^(-6)以上的Si。金红石中富含Si的现象普遍存在于大别—苏鲁不同地区的超高压变质岩中。纳米离子探针(NanoSIMS)面扫描分析显示,金红石中的Si均匀分布于金红石颗粒内部而非包裹体。这与前人报道的金红石中富含Si可能是硅酸盐包裹体所致这一结论不一致。据此,推测金红石中一定量的Si可能是以6次配位的形式存在,替代Ti的位置。这种类质同象置换通常在地壳范围的温、压条件下是不可能完成的,而陆壳物质深俯冲产生的高温、高压环境是Si进于金红石晶格的有利条件。因此,富Si金红石可能发展成为一种新的示踪超高压变质作用矿物学标准。同时,这一研究对揭示地球深部Si的赋存形态和指示陆壳物质俯冲深度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金红石
硅
榴辉岩
超高压变质
配位数
NANOSIMS
Keywords
rutile
silicon
eclogite
ultra-high pressure metamorphism
coordination
number
NanoSIMS
分类号
P595 [天文地球—地球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硅-铝催化剂酸中心形成及其结构
贺振富
代振宇
龙军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
1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高压Na_2O-SiO_2系输运性质反常的分子模拟
邵俊
徐桦
陆文聪
陈念贻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纳米抛光碳化硅压力对相变影响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王桂莲
张广辉
王治国
冯志坚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1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大别—苏鲁超高压榴辉岩中富Si金红石的地球化学意义
朱柯
梁金龙
沈骥
孙卫东
赵静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