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北京生态涵养区建设二十年:历程演进与前景展望 |
张贵祥
马广鹏
李繁繁
陈小龙
曾见闻
|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2
|
南京都市圈水安全-粮食安全-城市发展评价及协调特征研究 |
陈星
叶佳慧
许钦
张其成
宋兰兰
|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3
|
整体性视角下历史街区与邻近地区共生模式判别及其协同更新路径研究 |
肖竞
张芮珠
刘环宁
刘鹏
曹珂
|
《城市规划》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4
|
设立重点生态功能区对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研究--基于PSM-DID模型的实证分析 |
黄海燕
唐洁
|
《绿色科技》
|
2025 |
0 |
|
5
|
基于PDCA循环的蓄滞洪区防洪-经济-生态协调发展模式 |
姬金雪
王乐
要威
刘勇
王宇晖
|
《人民黄河》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6
|
中国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时空耦合 |
周扬
虞思佳
俞紫嫣
|
《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5
|
|
7
|
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发展研究进展与展望 |
崔学刚
史雅娟
马海涛
苗毅
|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8
|
新发展阶段我国智慧农业发展的困境与出路 |
仇相芹
|
《智慧农业导刊》
|
2025 |
1
|
|
9
|
青海河湟地区“三生”空间格局演化、主导功能分区与可持续发展 |
杨显明
马睿晨
王爱梅
韩朋轩
|
《地域研究与开发》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0
|
沿黄地区新质生产力与生态效率耦合协调发展特征及空间关联分析 |
刘同超
|
《水利经济》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1
|
都市圈发展失衡的政策叠加机制——以粤港澳大湾区“深莞惠”与“珠中江”都市圈为例 |
蔡想
|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2
|
区域协调发展背景下广东省五大都市圈协调发展评价研究 |
石喜平
柳梦琪
|
《绿色科技》
|
2025 |
0 |
|
13
|
岳西县自然保护地空间优化策略研究 |
陈智勇
|
《安徽农学通报》
|
2025 |
0 |
|
14
|
中国农业数字化绿色化协同发展的时空格局及收敛性分析 |
李旭辉
陈梦伟
朱启贵
|
《中国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14
|
|
15
|
高质量推进农村区域协调发展:思路目标与实现路径 |
朱晶
李天祥
|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7
|
|
16
|
世界三大湾区体育旅游协同发展经验及启示 |
袁俊
阮彩仙
刘艳红
|
《体育文化导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7
|
|
17
|
上海大都市圈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关系--基于2011-2020年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
王敏
郭广钰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3
|
|
18
|
基于多源数据的北京生态涵养区生态产品供给与经济发展耦合协调度研究 |
梁丽娜
王洪佳
冯慧懿
唐秀美
|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3
|
|
19
|
京津冀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先行区、示范区的理论逻辑与路径选择 |
刘秉镰
边杨
|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3
|
|
20
|
雄安新区缩小与北京公共服务差距的理论逻辑与实现路径 |
柳天恩
田梦颖
孙雨薇
|
《区域经济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