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2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xperimental Study of Air Conditioning Unit of Evaporative Cooling Assisted Mechanical Refrigeration 被引量:3
1
作者 HUANG Xiang,XU Fang-cheng,WU Jun-mei(Xi’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Xi’an,Shaanxi 710048,China)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106-110,共5页
The evaporative cooling,which assists the refrigeration machinery air-conditioning systems test-rig,has been designed.Its structure and working principle were described,and the performance test was conducted and analy... The evaporative cooling,which assists the refrigeration machinery air-conditioning systems test-rig,has been designed.Its structure and working principle were described,and the performance test was conducted and analyzed.The test shows that making full use of the evaporative cooling "free cooling" in Spring and Autumn seasons can fully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air-conditioned comfort through the switch of the function in different seasons.Taking into account the evaporative cooling fan and pump energy consumption,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mechanical refrigeration system,more than 80 percent of energy can be saved,and the energy efficiency ratio of the Unit(EER)is as high as 7.63.Using the two stages of indirect evaporative cooling to pre-cool the new wind in summer,under the conditions of the same air supply temperature requirements,0.83 kg/s chilled water saved can be equivalent to the traditional mechanical refrigeration system,and when the new wind ratio up to 50 percent,more than 10 percent load was reduced in mechanical refrigeration system.The overall EER increased about 35 perc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VAPORATIVE cooling mechanical REFRIGERATION AIR-CONDITIONING unit EE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hermal-environment characteristics and comfort of combined radiant-floor (Korean heating system ondol) and convective cooling system 被引量:3
2
作者 LEE Kang-Guk HONG Won-Hwa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3年第12期3589-3603,共15页
The thermal-environment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xisting forced-convection cooling system were compared with those of the convective cooling system, which combined the radiant-floor cooling system using floor-heating p... The thermal-environment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xisting forced-convection cooling system were compared with those of the convective cooling system, which combined the radiant-floor cooling system using floor-heating panel typically applied to apartments in South Korea with the forced-convection cooling system using improved fan coil unit. The subjective warm/cool-feeling responses to the combined radiant-floor and convective cooling system in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conducted among the test subjects were analyzed to establish the basic data for the combined cooling system. The results show that in the thermal-equilibrium condition, the vertical air temperature difference in the model living room is larger in the forced-convection-cooling condition. Most of the subjects feel a proper warm/cool feeling on their entire body, but they feel colder on the foot and lower body in the combined-cooling condi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nvection cooling temperature ondol thermal comfort fan coil unit combined cooling syste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风下空冷岛通流散热行为对发电机组热经济性的影响
3
作者 谢家琪 马欢 +2 位作者 仝波 陶丁 司风琪 《热力发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8-119,144,共13页
电站空冷岛平台上往往包含有2台直接空冷发电机组的空冷单元阵列,各方位空冷单元相互作用下的通流散热行为会对2个机组运行的热经济性产生直接且异样的影响。为此,通过耦合直接空冷机组热力学模型和空冷岛三维通流散热数值模型,分析研... 电站空冷岛平台上往往包含有2台直接空冷发电机组的空冷单元阵列,各方位空冷单元相互作用下的通流散热行为会对2个机组运行的热经济性产生直接且异样的影响。为此,通过耦合直接空冷机组热力学模型和空冷岛三维通流散热数值模型,分析研究了不同环境风向风速下各空冷单元通流散热行为、空冷单元组群冷却性能及2个机组运行热经济性的关联关系。研究发现:任一风向下,迎风面空冷单元通流散热特性较差且迅速恶化,而下游空冷单元性能好且受环境风影响小;热风回流现象容易出现在两侧和迎风面空冷单元;炉后风下两机空冷单元冷却能力相等且均是最差,而在炉侧风下两机空冷单元冷却性能一高一低,下游的要好于上游;当炉后风风速由0 m/s增大到12 m/s,在100%THA负荷下两机发电效率下降2.46%,加权煤耗增大15.91 g/(kW·h),而在30%THA负荷下,两机发电效率下降1.24%,加权煤耗增大8.65 g/(kW·h);炉侧风和炉前风下两机整体运行经济性相近,且低负荷下两机运行的热经济性参数对风速变化的敏感度也相对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空冷机组 空冷岛 通流散热行为 数值模拟 热经济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化学水处理技术降低循环水硬度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李火银 员佳琦 +3 位作者 李攀 程应伟 朱学智 于新功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7-41,47,共6页
使用电化学法处理某焦化企业实际循环水的实验,探究了循环水的硬度和碱度去除率随处理时间的变化情况。分析了电流密度、水力停留时间、极板间距等实验操作参数以及商用阻垢剂对电解效果和能耗的影响。结果表明:硬度和碱度去除率随处理... 使用电化学法处理某焦化企业实际循环水的实验,探究了循环水的硬度和碱度去除率随处理时间的变化情况。分析了电流密度、水力停留时间、极板间距等实验操作参数以及商用阻垢剂对电解效果和能耗的影响。结果表明:硬度和碱度去除率随处理时间呈现先上升后平稳的趋势,且碱度去除率总是高于硬度去除率;电流密度为70 A/m^(2)、水力停留时间为6 min、极板间距为3 cm时电解效果最佳,硬度和碱度去除率可达27%以上,单位能耗低至13 kWh/kg;商用阻垢剂对电解效果具有阻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冷却水 电化学 电解效果 单位能耗 阻垢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炉原子吸收测定间接空冷机组循环水中的痕量铝
5
作者 星成霞 李永立 +1 位作者 顾融融 胡远翔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67-171,共5页
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测定SCAL型间接空冷机组循环水中的痕量铝,从石墨炉工作参数、基体改进剂、试剂空白、水样前处理等方面进行了实验条件优选。实验结果表明:石墨炉灰化温度、原子化温度分别为700℃和2 700℃,不加基体改进剂条件下,铝... 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测定SCAL型间接空冷机组循环水中的痕量铝,从石墨炉工作参数、基体改进剂、试剂空白、水样前处理等方面进行了实验条件优选。实验结果表明:石墨炉灰化温度、原子化温度分别为700℃和2 700℃,不加基体改进剂条件下,铝离子标液质量浓度在0~20μg/L范围内标准曲线线性相关系数可达到0.999 8,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0%,检测下限为0.5μg/L。采用水样酸化静置1 h后直接测定并与标准加热消解法测定值进行了对比,相对误差小于5.0%,空白值小于0.5μg/L,有效解决了加热消解法空白值高的问题,提高了间接空冷机组循环水中小于10μg/L痕量铝测定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间接空冷机组循环水 痕量铝 基体改进剂 空白值 水样前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通风湿式冷却塔节水方案的数值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杨岑 宋小军 +3 位作者 赵顺安 李陆军 宋志勇 黄春花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68-376,共9页
为降低自然通风湿式冷却塔的耗水量,本文采用一种可用于回收其蒸发损失的空气冷凝器结构,并通过数值模拟方法对其节水特性展开研究。首先基于空气运动控制方程和水蒸气冷凝模型,建立了用于分析空气冷凝器节水特性的数学模型,其次分析了... 为降低自然通风湿式冷却塔的耗水量,本文采用一种可用于回收其蒸发损失的空气冷凝器结构,并通过数值模拟方法对其节水特性展开研究。首先基于空气运动控制方程和水蒸气冷凝模型,建立了用于分析空气冷凝器节水特性的数学模型,其次分析了冷却空气流速、空气冷凝器的结构尺寸和材质等因素对该冷凝器节水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空气冷凝器的单位面积节水量随着冷却空气流速以及冷凝器宽度的增大而增大,但随着冷凝器长度和高度的增大而减小;空气冷凝器的材质和壁厚对其单位面积节水量没有显著影响,空气冷凝器可采用重量轻和成本低的薄壁PVC来加工制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式冷却塔 蒸发损失 空气冷凝器 单位面积节水量 水蒸气冷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灵活调峰下在线学习的直接空冷机组背压预测模型 被引量:2
7
作者 温文涛 杨振华 +1 位作者 漆乡萌 邓慧 《热力发电》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8-77,共10页
在灵活调峰的背景下,为适应直接空冷机组负荷动态变化与环境因素干扰,提出一种在线学习的神经网络方法对直接空冷机组背压进行预测。首先,对历史数据进行清洗,通过Spearman相关性分析确定影响运行背压的低冗余重要特征。接着,采用Hammer... 在灵活调峰的背景下,为适应直接空冷机组负荷动态变化与环境因素干扰,提出一种在线学习的神经网络方法对直接空冷机组背压进行预测。首先,对历史数据进行清洗,通过Spearman相关性分析确定影响运行背压的低冗余重要特征。接着,采用Hammerstein模型对背压进行模型参数在线辨识。同时,采用长短记忆神经网络和注意力机制建立直接空冷机组背压预测模型,使用在线学习的方式对模型进行更新。实验表明:该模型在预测未来1 h内不同时间跨度的背压绝对百分比误差(MAPE)低于9%,并在预测30 s内的背压MAPE低于1%。最后,在实际电厂系统中验证模型能够在实际应用中稳定运行。本研究的成果为直接空冷机组背压实时预测提供了有效的方法,这对于灵活调峰直接空冷机组的运行和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空冷机组 背压预测 在线学习 注意力机制 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藏/冷冻车辆用制冷机组的性能实验及模拟 被引量:2
8
作者 王振环 崔然成 王珊珊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9-136,共8页
为研究冷藏/冷冻车辆用10 kW制冷机组不同参数对性能的影响,本文采用实验和模拟方法分析了制冷循环系统的制冷能力、COP和压力性能,并通过分别改变制冷剂充注量、过热度和制冷剂种类对其进行了实验和模拟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制冷剂充注... 为研究冷藏/冷冻车辆用10 kW制冷机组不同参数对性能的影响,本文采用实验和模拟方法分析了制冷循环系统的制冷能力、COP和压力性能,并通过分别改变制冷剂充注量、过热度和制冷剂种类对其进行了实验和模拟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制冷剂充注量和过热度的变化,制冷机组的制冷能力和COP表现出不同的趋势。模拟值和实验值的制冷能力和COP误差分别为6.4%和8.5%,所有结果均在10%以内。与制冷剂充注量相比,制冷机组的性能变化更多地依赖于过热度的变化。在制冷循环过热度为4℃、制冷剂充注量为7.4 kg时,制冷机组的制冷能力和COP最佳。通过数值模拟分析了应用于制冷循环系统的制冷剂R449A,比采用R404A的系统COP高约4%。确认了制冷剂R449A可以替代R404A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藏车 制冷机组 制冷能力 过热度 COP R449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接空冷机组喷淋冷却系统的数值模拟和性能分析 被引量:24
9
作者 石维柱 安连锁 +1 位作者 张学镭 范志强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523-527,553,共6页
以国产某300 MW直接空冷机组为例,建立了空冷单元喷淋冷却系统的数值分析模型,设计了3种不同型式的喷淋冷却系统,并采用Fluent软件对喷淋冷却系统的性能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到了空冷单元内部及出口的温度场.结果表明:喷淋后空冷单元的出... 以国产某300 MW直接空冷机组为例,建立了空冷单元喷淋冷却系统的数值分析模型,设计了3种不同型式的喷淋冷却系统,并采用Fluent软件对喷淋冷却系统的性能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到了空冷单元内部及出口的温度场.结果表明:喷淋后空冷单元的出口空气平均温度比喷淋前降低了2~5 K,其中加装喷淋系统C后的空冷单元出口空气平均温度降低了5 K,排汽压力降低了6.7 kPa;喷淋系统的喷雾越均匀,雾滴覆盖范围越大,喷淋冷却系统的性能越好,排汽压力的降幅越大,经济性越好;对于国产某300 MW机组,当除盐水量充足时,采用喷淋系统C是最佳方案,如除盐水量有限,则应选择喷淋系统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冷机组 直接空冷 喷淋冷却系统 强化传热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装载机冷却系统控制装置设计与试验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孙新年 郭新民 +3 位作者 杨文霞 张连永 牛化武 李爱娟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88-191,共4页
设计了装载机冷却系统控制装置,将发动机冷却系统和液压油冷却系统分开布置,发动机冷却系统采用液力驱动,液压油冷却系统采用电机驱动,两冷却系统的风扇和水泵转速都由单片机控制,实现了冷却系统冷却能力的自动调节。液压油冷却系统采... 设计了装载机冷却系统控制装置,将发动机冷却系统和液压油冷却系统分开布置,发动机冷却系统采用液力驱动,液压油冷却系统采用电机驱动,两冷却系统的风扇和水泵转速都由单片机控制,实现了冷却系统冷却能力的自动调节。液压油冷却系统采用晶闸管相控调压调速系统,建立了其控制模型。将此控制装置在ZL-50装载机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该控制装置可有效解决装载机发动机水温和液压油温同时过高的问题,还可将预热时间减少50%,预热阶段节约燃油4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载机 冷却系统 控制装置 冷却风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直接空冷机组夏季冷却性能技术分析 被引量:11
11
作者 吕凯 陈胜利 +3 位作者 荆涛 李高潮 万超 马汀山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07-111,共5页
对几种提高直接空冷机组空冷系统夏季冷却性能技术的应用背景、技术方案及应用效果进行了分析对比。结果表明:尖峰冷却系统在其他参数不变的情况下,通过设立尖峰冷却装置,分流进入主机空冷系统的部分乏汽,降低空冷系统热负荷,其机组背... 对几种提高直接空冷机组空冷系统夏季冷却性能技术的应用背景、技术方案及应用效果进行了分析对比。结果表明:尖峰冷却系统在其他参数不变的情况下,通过设立尖峰冷却装置,分流进入主机空冷系统的部分乏汽,降低空冷系统热负荷,其机组背压的降低幅度取决于分流乏汽流量的大小;空冷系统增容改造通过增加空冷单元从而增大空冷系统的总换热面积,提高冷却能力,其机组背压的降低幅度取决于总换热面积增加的大小;对于特定的直接空冷机组,应根据机组实际情况优选合适的改造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冷机组 直接空冷系统 夏季 冷却性能 机组背压 尖峰冷却系统 增容改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00MW直接空冷机组给水泵配置及其汽轮机排汽冷却方案探究 被引量:20
12
作者 赵恩婵 刘利 俞保国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65-67,共3页
针对300 MW空冷机组的设计运行条件,对机组给水泵的配置方案和给水泵汽轮机(小汽机)的排汽冷却方案进行了分析与比较,得出小汽机间接空冷比直接空冷运行可靠性略高;给水泵配置方案1比方案2初投资高,年运行费用高,但其运行安全性稍高于方... 针对300 MW空冷机组的设计运行条件,对机组给水泵的配置方案和给水泵汽轮机(小汽机)的排汽冷却方案进行了分析与比较,得出小汽机间接空冷比直接空冷运行可靠性略高;给水泵配置方案1比方案2初投资高,年运行费用高,但其运行安全性稍高于方案2;在夏季用电高峰期小汽机排气冷却为直接冷却方案时,采用1台50%容量的汽动给水泵(汽泵)+1台50%容量的电动给水泵(电泵)方案运行,可降低运行风险,提高运行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00MW机组 空冷 给水泵 小汽机 排汽冷却 间接冷却 直接冷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喷雾增湿降温法提高空冷机组出力的研究 被引量:20
13
作者 王松岭 刘阳 +1 位作者 赵文升 李玉辉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5-8,共4页
夏季环境温度过高是限制直接空冷机组出力的主要原因。采用喷雾增湿降温法可有效地降低空冷凝汽器(空凝器)入口空气温度,改善空凝器的换热效果,提高机组运行真空使其满负荷运行。通过对喷雾增湿降温法的研究及其经济性分析,并采用计算... 夏季环境温度过高是限制直接空冷机组出力的主要原因。采用喷雾增湿降温法可有效地降低空冷凝汽器(空凝器)入口空气温度,改善空凝器的换热效果,提高机组运行真空使其满负荷运行。通过对喷雾增湿降温法的研究及其经济性分析,并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数值模拟软件对其效果进行验证,表明喷雾增湿降温法在直接空冷系统中增设喷雾增湿装置后,可以显著提高机组运行的经济性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空冷 发电机组 喷雾增湿 换热 空冷凝汽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舶电气设备水冷系统研究与开发 被引量:13
14
作者 桂永胜 谢坤 +2 位作者 胡刚义 阳世荣 彭威 《机电工程》 CAS 2015年第12期1625-1630,共6页
针对船舶电气设备体积大、功耗高、散热差、噪音高等问题,对船舶电气设备水冷系统的模块化水冷板、传感与控制单元进行了研究,对电气设备本体、循环水系统、监控与保护装置的典型特征进行了归纳,提出了一种基于模块化水冷板以及传感与... 针对船舶电气设备体积大、功耗高、散热差、噪音高等问题,对船舶电气设备水冷系统的模块化水冷板、传感与控制单元进行了研究,对电气设备本体、循环水系统、监控与保护装置的典型特征进行了归纳,提出了一种基于模块化水冷板以及传感与控制技术的船舶电气设备水冷系统,利用联调试验和实船电气设备对该水冷系统的体积、功耗、散热、噪音进行了测试。研究结果表明,该系统可提高船舶电气设备的功率密度、稳定性、冷却效率、噪音水平,可保证船舶电气设备的体积、功耗、散热、噪音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电气设备 水冷系统 模块化水冷板 传感与控制单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接空冷凝汽器运行腐蚀原因分析及控制策略 被引量:9
15
作者 邓宇强 李海平 +3 位作者 张祥金 倪瑞涛 祁东东 宋飞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2-16,共5页
国内直接空冷机组普遍存在凝汽器运行腐蚀的情况,虽然通过设置凝结水除铁装置可使给水含铁量达标,但直接空冷凝汽器的运行腐蚀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分析其腐蚀原因,主要是给水碱化剂——氨在凝汽器初凝液中的分配系数太低,以及初凝液... 国内直接空冷机组普遍存在凝汽器运行腐蚀的情况,虽然通过设置凝结水除铁装置可使给水含铁量达标,但直接空冷凝汽器的运行腐蚀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分析其腐蚀原因,主要是给水碱化剂——氨在凝汽器初凝液中的分配系数太低,以及初凝液中的酸性阴离子富集,使设备材料在低pH值条件下发生腐蚀。试验结果表明:可通过在凝汽器排汽中辅助加入微量有机碱化剂或提高给水加氨量的方法,达到降低直接空冷凝汽器运行腐蚀的目的;从腐蚀控制和安全运行方面考虑,凝汽器排汽中加入微量有机碱化剂的方法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电厂 直接空冷机组 空冷凝汽器 运行腐蚀 腐蚀控制 碱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接空冷机组雾化增湿系统的数值研究 被引量:23
16
作者 王松岭 赵文升 +1 位作者 刘阳 林阿彪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9期28-33,共6页
为研究雾化增湿降温法在大型电站直接空冷机组中应用的可行性,基于标准湍流模型和离散相模型,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技术对雾化增湿系统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讨论了雾滴的雾化过程和雾滴在空冷单元内热湿交换效果。结果表明,含有雾化增湿装... 为研究雾化增湿降温法在大型电站直接空冷机组中应用的可行性,基于标准湍流模型和离散相模型,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技术对雾化增湿系统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讨论了雾滴的雾化过程和雾滴在空冷单元内热湿交换效果。结果表明,含有雾化增湿装置的空冷单元,空冷散热器入口和出口的空气温度都有明显的降低。直接空冷机组应用雾化增湿系统使空冷散热器的散热效率和真空度得到明显提高,不仅显著提高机组的经济性,而且有利于机组的安全运行,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空冷机组 雾化增湿 数值模拟 经济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装防风网的空冷岛换热性能研究 被引量:11
17
作者 陈海平 吴胜利 +2 位作者 王璟 李平 任兵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131-136,共6页
空冷岛加装防风网后,其换热性能会受到防风网的影响。以国内某电厂300 MW直接空冷机组为例,利用FLUENT商业软件,数值模拟挡风墙下沿安装防风网对空冷岛换热性能的影响,并分析不同开孔率和防风网高度对空冷岛换热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 空冷岛加装防风网后,其换热性能会受到防风网的影响。以国内某电厂300 MW直接空冷机组为例,利用FLUENT商业软件,数值模拟挡风墙下沿安装防风网对空冷岛换热性能的影响,并分析不同开孔率和防风网高度对空冷岛换热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加装防风网后,空冷单元的空气流量和换热量明显增加。随着环境风速的增大,防风网的防风效果越明显,为直接空冷机组的安全运行和经济性分析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00MW机组 防风网 直接空冷 换热效率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却空气迎面风速和温度对直接空冷系统动态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8
18
作者 郭钰锋 秦华 +1 位作者 于达仁 赵晓敏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9期22-27,共6页
直接空冷机组和常规湿冷机组由于在冷端系统上差别较大,使得空冷机组的控制必须考虑外部环境变化对于汽轮机冷端的影响。该文在空冷凝汽器静态变工况计算的基础上,考虑空冷系统凝汽器的蓄热效应,建立了直接空冷凝汽器动态数学模型,该模... 直接空冷机组和常规湿冷机组由于在冷端系统上差别较大,使得空冷机组的控制必须考虑外部环境变化对于汽轮机冷端的影响。该文在空冷凝汽器静态变工况计算的基础上,考虑空冷系统凝汽器的蓄热效应,建立了直接空冷凝汽器动态数学模型,该模型能够分析冷却空气迎面风速和环境温度对直接空冷系统凝汽器动态特性的影响。得到了冷却空气迎面风速和环境温度对直接空冷机组背压的影响曲线,仿真结果表明随着环境温度的升高和冷却空气迎面风速的降低,系统的稳定时间变长,证明直接空冷系统凝汽器的时间常数随着空冷凝汽器的散热能力的强弱而有相应变化,并为进一步研究适用于直接空冷机组的背压保护控制策略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空冷机组 蓄热效应 冷却空气迎面风速 空气温度 凝汽器动态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00MW循环流化床空冷机组协调控制及其优化 被引量:15
19
作者 赵志丹 郝德锋 +3 位作者 黄晓华 党黎军 陈志刚 王亚军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83-87,共5页
介绍了华能蒙西发电厂首台国产化300 MW循环流化床机组的协调控制策略。针对需克服流化床机组热惯性问题,对负荷变化时风量/燃料量变化前馈、适应煤质变化对燃料量前馈比例控制等进行了优化。调试及实际运行表明,机组负荷在小范围变化,... 介绍了华能蒙西发电厂首台国产化300 MW循环流化床机组的协调控制策略。针对需克服流化床机组热惯性问题,对负荷变化时风量/燃料量变化前馈、适应煤质变化对燃料量前馈比例控制等进行了优化。调试及实际运行表明,机组负荷在小范围变化,负荷变化率可达到2%,可实现大范围4 MW/min的负荷变化,优化提高了循环流化床机组控制的稳定性和快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00 MW机组 循环流化床 空冷 协调控制 前馈 蒙西发电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哈蒙式间接空冷系统变工况特性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17
20
作者 张春雨 严俊杰 +1 位作者 李秀云 林万超 《动力工程》 EI CAS CSCD 2000年第1期566-570,共5页
在提出哈蒙式间接空冷系统凝汽器压力变工况计算数学模型的基础上,分析了哈蒙式间接空冷系统运行性能的影响因素,并通过实例计算得出了各种因素对凝汽压力的影响规律,从而为提高哈蒙式间接空冷系统的性能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发电机组 空冷系统 经济性 变工况 凝汽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