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水下压缩空气储能的远海电淡冰冷热联产系统性能分析
1
作者 杨毅 刘石 +5 位作者 黄正 卜宪标 吴蔚 温喆然 徐军涛 李士杰 《储能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60-1167,共8页
提出了基于水下压缩空气储能的电淡冰冷热多联产系统,以解决海上可再生能源发电的配储难题以及远海对电、淡水、冰和冷热获取难的问题。构建了储释能过程以及多联产过程的热动力学数学模型,分析了发电、制冰、制冷以及生产淡水和热水的... 提出了基于水下压缩空气储能的电淡冰冷热多联产系统,以解决海上可再生能源发电的配储难题以及远海对电、淡水、冰和冷热获取难的问题。构建了储释能过程以及多联产过程的热动力学数学模型,分析了发电、制冰、制冷以及生产淡水和热水的性能。结果表明:水下定压储能的储能密度和能量回收效率较定容储能实现大幅提高。另外,通过压缩空气储能以及级间压缩热和膨胀制冷,可以在海上同时生产电能、淡水、热水、冰和冷能;级间压缩热除了加热膨胀机进气,还可以驱动多效蒸馏海水淡化设备生产淡水同时生产60℃以上热水。对于深度500m,容积10000m^(3)的储气罐,每天的淡水产量达51.45t;抽取中间级膨胀机出口气体进行膨胀制冰制冷,当抽取50%空气流量(30.4 kg/s)时,每天可制冰30.72 t。水下压缩空气储能可以解决海上风电和光伏的不稳定难题,促进海上可再生能源发电更大规模的发展。依托水下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可以建立海上能源站,为远海岛屿、渔船、商船和浮动平台等提供电淡冰冷热供应,助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压缩空气储能 定压储能 冷热电淡冰多联产 电淡联产 海上能源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布式能源系统的研究现状与应用前景 被引量:25
2
作者 冉鹏 张树芳 +1 位作者 郭江龙 毛宁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3,共3页
在能源结构调整中,分布式能源系统引起了世界能源界的广泛关注,在大电站和电网能基本保证供电的情况下,分布式能源系统与中心电站相结合,对于保障重要用户的电力供应有极好的作用。对分布式能源系统的概念和优势、应用领域及其在我国的... 在能源结构调整中,分布式能源系统引起了世界能源界的广泛关注,在大电站和电网能基本保证供电的情况下,分布式能源系统与中心电站相结合,对于保障重要用户的电力供应有极好的作用。对分布式能源系统的概念和优势、应用领域及其在我国的发展前景作了比较详细的研究和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能源系统 热电联产 热电冷三联产 电力供应 电网 供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微型燃气轮机为核心的分布式供能系统 被引量:23
3
作者 翁一武 翁史烈 苏明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4,共4页
针对以微型燃气轮机为核心的分布式供能系统,结合国外微型燃气轮机的研究发展及应用情况,叙述先进的微型燃气轮机技术进展及特点,对以微型燃气轮机为核心的小型冷热电联供系统和微型燃气轮机-燃料电池混合系统进行探讨,展望微型燃气轮... 针对以微型燃气轮机为核心的分布式供能系统,结合国外微型燃气轮机的研究发展及应用情况,叙述先进的微型燃气轮机技术进展及特点,对以微型燃气轮机为核心的小型冷热电联供系统和微型燃气轮机-燃料电池混合系统进行探讨,展望微型燃气轮机分布式供能系统在我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燃气轮机 分布式供能系统 分布式供电 电力系统 集中控制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可中断负荷的微网能量优化 被引量:18
4
作者 言大伟 韦钢 +1 位作者 陈昡姿 张鑫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88-93,共6页
建立能量模型协调优化微网可靠性与经济性对系统经济效益的提高至关重要。考虑在并网模式和孤岛模式下都将可中断负荷纳入微网能量管理,优化各分布式电源DG(distributed generation)出力,并网时还包括微网与主网交换功率,使微网投资运... 建立能量模型协调优化微网可靠性与经济性对系统经济效益的提高至关重要。考虑在并网模式和孤岛模式下都将可中断负荷纳入微网能量管理,优化各分布式电源DG(distributed generation)出力,并网时还包括微网与主网交换功率,使微网投资运行费用和补偿停电损失费用之和最小。该模型不但考虑了微型燃气轮机热(冷)电联供的发电特性,而且将热(冷)能供给优化转化为电能供给优化统一求解,回避冷热价格对模型求解影响,简化微网综合供能模型。以一个微网系统算例验证了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但能确保微网负荷的可靠、经济供电,也有利于主网整体经济供电能力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网 可靠经济 能量优化 冷热电联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凝汽余热利用对大型供热机组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3
5
作者 李岩 付林 张淑彦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10,共5页
利用吸收式热泵回收汽轮机凝汽余热来提高电厂的供热能力和能源利用效率,是大型热电联产节能领域的重点研究方向。在该类型系统中,抽汽和凝汽参数的选择既影响着凝汽余热利用系统的性能,又影响着供热机组运行的安全与经济性。对此,在深... 利用吸收式热泵回收汽轮机凝汽余热来提高电厂的供热能力和能源利用效率,是大型热电联产节能领域的重点研究方向。在该类型系统中,抽汽和凝汽参数的选择既影响着凝汽余热利用系统的性能,又影响着供热机组运行的安全与经济性。对此,在深入剖析大型供热机组的设计和工作机理的基础上,从运行安全出发,确定基于凝汽余热利用的抽、凝参数的选择依据及关联,分析凝汽余热利用对供热机组发电的影响,结果表明:空冷机组在小容积流量工况下比湿冷机组具备更强的适应能力;应综合供热和发电2方面因素评价凝汽余热利用热电联产系统的能源利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供热机组 湿冷 空冷 热电联产 凝汽余热利用 吸收式热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气热、电、冷联产系统及其在国内外的应用现状 被引量:35
6
作者 张万坤 陆震 +1 位作者 陈子煜 曹卫华 《流体机械》 CSCD 2002年第12期50-53,共4页
阐述了天然气热电冷联产系统的几种常用运行模式 :燃气轮机 +余热型溴化锂冷热水机组、燃气轮机 +排气再燃型溴化锂冷热水机组、燃气轮机 +双能源双效直燃式溴化锂吸收式冷热水机组、燃气 -蒸汽轮机联合循环 +蒸汽型吸收式制冷机组及内... 阐述了天然气热电冷联产系统的几种常用运行模式 :燃气轮机 +余热型溴化锂冷热水机组、燃气轮机 +排气再燃型溴化锂冷热水机组、燃气轮机 +双能源双效直燃式溴化锂吸收式冷热水机组、燃气 -蒸汽轮机联合循环 +蒸汽型吸收式制冷机组及内燃机前置循环余热利用等。简要介绍了该系统在国内外的应用现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热电冷联产 运行模式 BCH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型燃气轮机冷热电联产系统运行模式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黄锦涛 丰镇平 刘莉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1-3,46,共4页
介绍了微型燃气轮机及分布式发电 /能源系统的技术特点及其应用场合和发展现状 ,对微型燃气轮机冷热电联产系统的多种方案进行了研究。根据实际负荷曲线 ,设计了 10 0kW级微型燃气轮机的冷热电联产系统 ,并对其在各种负荷下的系统匹配... 介绍了微型燃气轮机及分布式发电 /能源系统的技术特点及其应用场合和发展现状 ,对微型燃气轮机冷热电联产系统的多种方案进行了研究。根据实际负荷曲线 ,设计了 10 0kW级微型燃气轮机的冷热电联产系统 ,并对其在各种负荷下的系统匹配、运行方式等进行了讨论。通过计算和分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燃气轮机 热经济性 能源系统 运行方式 技术经济性 负荷 方案 冷热电联产系统 分布式发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阳能冷热电联供系统的综合性能评价与研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武家辉 张强 +2 位作者 王维庆 王海云 王帅飞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1期179-186,共8页
为了高效利用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同时满足用户多样化能源的需求,可以采用太阳能实现冷热电联供。当太阳能作为热源或辅助电源时,系统较为稳定且控制方法简单。但是当两种形式同时存在时,会导致太阳能的能源利用率降低且成本升高。因此,... 为了高效利用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同时满足用户多样化能源的需求,可以采用太阳能实现冷热电联供。当太阳能作为热源或辅助电源时,系统较为稳定且控制方法简单。但是当两种形式同时存在时,会导致太阳能的能源利用率降低且成本升高。因此,需要一种方法对太阳能冷热电联供系统(PV/T-CCHP)的优劣进行评估。提出采用基于Fuzzy-AHP的多目标决策法(MCDM),建立PV/T-CCHP系统指标体系。以传统的分供系统作为参考,从四个角度分别评估了PV/T-CCHP系统运行性能、不同控制策略下的运行性能以及综合运行性能。研究结果可以为PV/T-CCHP系统的设计运行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发电 太阳能集热器 冷热电联供系统 FUZZY-AHP MCD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布式供能系统控制的设计和应用 被引量:9
9
作者 俞新祥 翁一武 杨锦成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1-13,16,共4页
分布式供能系统是可以布置在用户附近并独立提供电、热或(和)冷的小型模块化能源系统,具有环保高效、使用安全、操作方便等特点。结合上海紫竹科学园区内的冷热电联供系统的实际应用,介绍一种典型的以天然气为燃料、微型燃气轮机为原动... 分布式供能系统是可以布置在用户附近并独立提供电、热或(和)冷的小型模块化能源系统,具有环保高效、使用安全、操作方便等特点。结合上海紫竹科学园区内的冷热电联供系统的实际应用,介绍一种典型的以天然气为燃料、微型燃气轮机为原动力的分布式冷热电联供系统;详细阐述了冷热电联供系统以可编程控制器(PLC)为核心的控制系统的控制功能、结构、硬件和软件组成及其实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供能 冷热电联供 可编程控制器 微型燃气轮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借鉴国外经验积极发展我国的区域供冷供热 被引量:13
10
作者 寿青云 陈汝东 《流体机械》 CSCD 2003年第11期47-50,共4页
介绍了美国、日本等国家区域供冷供热技术的发展 ,总结了其发展过程中的若干经验 ,与我国的具体情况做比较 ,提出了促进我国区域供冷供热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 区域供冷供热 热电联产 节能 多种能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电厂采用热、电、冷联产的优势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范江 王若霞 薛景杰 《中国电力》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9期12-14,共3页
针对目前多数热电厂冬、夏两季热负荷不平衡问题,计算热电厂在夏季利用机组富余抽汽作为溴化锂制冷机动力制取的冷量,分析开发热电厂夏季热负荷,实行热、电、冷联产的节能效益及综合优势。
关键词 热电厂 热电冷联产 热负荷 节能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热冷联产硅基薄膜光伏辐射板组件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尹宝泉 王一平 朱丽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028-1033,共6页
对联产组件的性能进行户外测试,并分别与常规硅基薄膜组件、常规辐射板组件的性能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于同类型硅基薄膜组件,硅基薄膜光伏辐射板组件的光电转换效率可提高3%~6%;相对于同规格辐射板组件,其集热效率略有... 对联产组件的性能进行户外测试,并分别与常规硅基薄膜组件、常规辐射板组件的性能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于同类型硅基薄膜组件,硅基薄膜光伏辐射板组件的光电转换效率可提高3%~6%;相对于同规格辐射板组件,其集热效率略有提高,达到45%;而其制冷量有所降低,但仍可达到30~50W/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基薄膜电池 辐射板 电热冷联产 太空辐射 光伏辐射板组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电冷联产系统经济性诊断方法研究 被引量:12
13
作者 张晓晖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8-13,共6页
针对热电冷联产系统的特殊性,利用等效焓降理论和吸收式制冷机的性能方程,通过理论分析和数学推导,建立一套全面热电冷联产系统的经济性定量计算数学模型。通过引入"广义供热"抽汽概念,将抽汽直接连接用于制冷的热电冷联产系... 针对热电冷联产系统的特殊性,利用等效焓降理论和吸收式制冷机的性能方程,通过理论分析和数学推导,建立一套全面热电冷联产系统的经济性定量计算数学模型。通过引入"广义供热"抽汽概念,将抽汽直接连接用于制冷的热电冷联产系统的热力系统内扰动的经济性诊断方法同凝汽机组、供热机组的经济性诊断方法统一。给出单效吸收式制冷机局部定量分析近似计算方法,解决了工程上吸收式制冷机局部定量分析计算时的简化计算问题,提出的近似计算方法在精度和计算量方面均具有一定的优势,既解决了吸收式制冷机变工况计算问题,又满足实际机组经济性诊断的需要,实例计算证明了理论模型和诊断方法的准确、简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电冷联产 广义供热 热经济性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布式能源站热经济学代数模式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周济波 秦渊 孙张伟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29-32,共4页
分布式能源站是一种采用热电冷三联产技术在有限区域内提供电力、蒸汽、热水和空调冷冻水的综合能源供应设施,其高效率、低污染的优点,越来越广泛地受到人们的重视。对于三联产的分布式能源站3种产品成本的确定,应用热经济学代数模式分... 分布式能源站是一种采用热电冷三联产技术在有限区域内提供电力、蒸汽、热水和空调冷冻水的综合能源供应设施,其高效率、低污染的优点,越来越广泛地受到人们的重视。对于三联产的分布式能源站3种产品成本的确定,应用热经济学代数模式分析方法,以火用流为计价对象,引入按能级分摊的原则建立成本方程和热经济学会计法通用分析计算模式进行分析计算。将计算结果与传统的产品等价法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证明能级分摊方法可作为热电冷三联产定价的基本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能源站 热电冷三联产 热经济学 能级分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00~699MW级集中式高背压型空冷机组热电联产系统仿真与性能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顾煜炯 刘浩晨 耿直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51-56,91,共7页
以我国最具代表性的600~699 MW级空冷发电机组为例,采用Ebsilon软件建立集中式高背压型空冷机组热电联产系统模型,分析不同工况下机组发电量随高背压热负荷占比变化的规律,获得机组整体收益随电热价比变化的结果。结果表明:当外界热负... 以我国最具代表性的600~699 MW级空冷发电机组为例,采用Ebsilon软件建立集中式高背压型空冷机组热电联产系统模型,分析不同工况下机组发电量随高背压热负荷占比变化的规律,获得机组整体收益随电热价比变化的结果。结果表明:当外界热负荷一定时,可以通过调整高背压热负荷占比得到实际最大发电量并通过算例得到这一具体数值,且其要小于理想最大发电量;当外界热负荷与电热价比变化时,本文确定了采用何种运行策略可使机组整体性收益最大。研究结果可为空冷热电联产机组提供可参考的运行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冷热电联产 Ebsilon仿真 能量梯级利用 经济优化建议 电热价比 热负荷占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流体网络的微型沼燃气发电机系统数学建模与数字仿真
16
作者 黎宾 张海燕 严方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01-105,共5页
微型沼燃气发电机系统城乡可用,是一种具有非常广阔前景的分布式发电系统。根据微型沼燃气发电机的动态特性以及溴化锂制冷原理,建立了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冷热电联供的微型沼燃气发电机系统数学模型,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数学建模仿真,... 微型沼燃气发电机系统城乡可用,是一种具有非常广阔前景的分布式发电系统。根据微型沼燃气发电机的动态特性以及溴化锂制冷原理,建立了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冷热电联供的微型沼燃气发电机系统数学模型,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数学建模仿真,为进一步研究农村冷热电联供的微型沼燃气分布式发电系统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沼燃气发电机 数字仿真 冷热电联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阳能热驱动的吸附式冷热联供系统性能测试 被引量:10
17
作者 彭佳杰 潘权稳 +1 位作者 葛天舒 王如竹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661-667,共7页
由太阳能热驱动的吸附式冷热联供系统可以输出温度适宜的冷风和生活用水,且无需冷水回路和冷水驱动水泵,可满足小型化应用的需求.为了探究该系统的运行性能及其影响因素,对1种由2个吸附床、1个冷凝器和1个重力热管型蒸发器组成的硅胶-... 由太阳能热驱动的吸附式冷热联供系统可以输出温度适宜的冷风和生活用水,且无需冷水回路和冷水驱动水泵,可满足小型化应用的需求.为了探究该系统的运行性能及其影响因素,对1种由2个吸附床、1个冷凝器和1个重力热管型蒸发器组成的硅胶-水吸附式冷风机进行了实验研究,确定了机组的动态运行特性.结果表明,机组能够有效利用62~85℃范围内的太阳能热水,系统的冷量为0.95~2.76 kW,制冷性能系数为0.24~0.46,综合性能系数为1.48~2.40,机组单个循环最佳制冷时间为750 s.当驱动热水、冷却水和冷风的进口平均温度分别为85.1℃、29.9℃和29.5℃时,冷风和冷却水的出口平均温度分别为22.4℃和40.1℃.实验结果为高效利用太阳能实现冷热联供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工程 冷热联供 吸附式制冷 硅胶-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市江北城区域性冷暖联供可行性探讨 被引量:1
18
作者 杨志勇 李波 +1 位作者 曾晟 赵渊 《重庆建筑大学学报》 CSCD 2003年第2期82-88,共7页
重庆市常年具有较大的冷暖供应的需求,从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方面对区域性冷暖联供的可行性进行分析。以华能重庆燃机电厂为热源,以其附近的江北开发区为用户区,初步设计了两种冷暖联供方案,并与一般中央空调、家用空调进行了经济性比... 重庆市常年具有较大的冷暖供应的需求,从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方面对区域性冷暖联供的可行性进行分析。以华能重庆燃机电厂为热源,以其附近的江北开发区为用户区,初步设计了两种冷暖联供方案,并与一般中央空调、家用空调进行了经济性比较,得出的结论是区域性冷暖联供是可行的,并以方案1较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庆 江北城 区域性冷暖联供 可行性 节能 污染 热电联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机联调抽汽-高背压联合供热[火用]分析与优化 被引量:21
19
作者 梁占伟 张磊 +3 位作者 徐亚涛 张俊杰 靖长财 王顺森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39-247,共9页
为了实现热电联产机组运行优化,采用自主研发的热力系统集成优化(TPIS)软件搭建热力系统仿真模型,建立了热电联产机组[火用]分析模型,研究了供热[火用]效率、当量电耗[火用]效率以及电厂总[火用]效率随主蒸汽质量流量的变化特性;通过[火... 为了实现热电联产机组运行优化,采用自主研发的热力系统集成优化(TPIS)软件搭建热力系统仿真模型,建立了热电联产机组[火用]分析模型,研究了供热[火用]效率、当量电耗[火用]效率以及电厂总[火用]效率随主蒸汽质量流量的变化特性;通过[火用]分析得到了抽汽供热、抽汽-高背压联合供热、抽汽梯级利用-高背压联合供热的最优运行工况。结果表明:双机联调抽汽梯级利用-高背压联合供热方式最佳运行区间大于其他2种供热方式,双机联调抽汽-高背压联合供热方式的供热能力最大,研究结果为热电联产电厂能耗评价与运行优化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电联产 湿冷机组 高背压 [火用]分析 能量梯级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有绝热压缩空气储能的分布式能源系统供能特性研究 被引量:10
20
作者 张华煜 陈上 +1 位作者 朱彤 甘中学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S1期142-150,共9页
构建了一种耦合绝热压缩空气储能和风力发电机组的分布式能源系统模型,考虑了冷热电的联合供应以及电能不同时段、季节的费率结构。对各供能环节建立数学模型,并基于产能和用能的匹配对主要设备进行容量配置,分析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情况... 构建了一种耦合绝热压缩空气储能和风力发电机组的分布式能源系统模型,考虑了冷热电的联合供应以及电能不同时段、季节的费率结构。对各供能环节建立数学模型,并基于产能和用能的匹配对主要设备进行容量配置,分析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情况。分析了压缩空气储能中关键参数对分布式能源系统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降低压缩热返还比、增加压缩机级数可减少系统能源费用,并提高风电利用率。当夜间风力较大时,选取较大的储气最大压比和压比范围可使风电利用率和能源费用同时达到最优。对于夏季特征天,当最大压比为140,最小压比取60时,风电利用率达到最大值82.4%,同时日消耗能源费用达到最低值72452元。通过与绝热压缩空气储能纯储电的供能系统比较,表明所提出的系统在能源费用和风电利用率上具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能源 绝热压缩空气储能 冷热电三联供 压缩热返还比 风电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