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urbo-codes与卷积码在异步DS-CDMA中的性能比较
1
作者 王敏 王贞松 +1 位作者 陈德荣 林家儒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S1期43-48,共6页
本文讨论了turbo-codes在异步DS-CDMA系统中的应用。比较了码速率为R=1/2,约束长度为K=5,生成多项式为(37,21)的turbo-codes与R=1/3,K=9,生成多项式为(557,663,711)的卷积码在多径衰落信道下使用非相干M-ary正交调制时的性能。提出了一... 本文讨论了turbo-codes在异步DS-CDMA系统中的应用。比较了码速率为R=1/2,约束长度为K=5,生成多项式为(37,21)的turbo-codes与R=1/3,K=9,生成多项式为(557,663,711)的卷积码在多径衰落信道下使用非相干M-ary正交调制时的性能。提出了一种在CDMA系统中turbo-codes译码器如何计算分支转移概率的方法。结果表明如果整个系统使用相同扩频增益,则使用turbo-codes(与卷积码相比)可提高系统容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步DS-CDMA turbo-codes 卷积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urbo码的编码调制技术 被引量:6
2
作者 王嘉梅 戴懿 郑志航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76-81,89,共7页
本文研究了Turbo码与网路编码调制(TrellisCodedModulation,TCM)相结合的Turbo码编码调制技术,给出了3种Turbo码与TCM相结合的调制方案,并进行了比较。对方案三进行了计算机模拟,从模拟得到的性能曲线表明,其性能要优于传统的采... 本文研究了Turbo码与网路编码调制(TrellisCodedModulation,TCM)相结合的Turbo码编码调制技术,给出了3种Turbo码与TCM相结合的调制方案,并进行了比较。对方案三进行了计算机模拟,从模拟得到的性能曲线表明,其性能要优于传统的采用卷积码的TCM调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通信技术 卷积码 网格编码调制 turb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C与网络编码的联合设计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吴宇平 赵旦峰 佟宁宁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2012年第17期5-9,共5页
Turbo码由于具有并行级联的特点,更易于与网络编码进行联合设计,迄今为止成为信道编码与网络编码联合设计领域的一个热点。在研究无线网络中物理层网络编码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型的物理层网络编码和信道编码的联合设计方案,即CTC... Turbo码由于具有并行级联的特点,更易于与网络编码进行联合设计,迄今为止成为信道编码与网络编码联合设计领域的一个热点。在研究无线网络中物理层网络编码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型的物理层网络编码和信道编码的联合设计方案,即CTC码(卷积Turbo码)与网络编码的联合设计方案,该方案具有较小的译码时延,更强的纠错性能,对于移动台(MS)来说,不仅提高了码率,还比MS直接使用CTC编码的算法简单。仿真结果表明CTC-网络编码系统具有较强的纠错性能,更适合于各种恶劣环境下的通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信与信息系统 卷积turbo turbo 网络编码 信道编码 中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urbo CPM系统在衰落信道下性能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韩志学 毕文斌 +1 位作者 张兴周 陆建勋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87-92,共6页
探讨了基于Turbo原理进行迭代检测的编码连续相位调制(CPM)系统在瑞利衰落信道下的性能.根据CPM的分解模型,把CPM分解为连续相位编码(CPE)与无记忆调制(MM)的组合,基于CPE的记忆特性和递归特性,结合外部的卷积码及交织器,建立了串行级联... 探讨了基于Turbo原理进行迭代检测的编码连续相位调制(CPM)系统在瑞利衰落信道下的性能.根据CPM的分解模型,把CPM分解为连续相位编码(CPE)与无记忆调制(MM)的组合,基于CPE的记忆特性和递归特性,结合外部的卷积码及交织器,建立了串行级联Turbo CPM系统模型.针对短帧系统在迭代检测过程中存在的正反馈现象,设计了衰落信道下基于加权外信息交换的Turbo CPM系统接收机,有效改善了系统收敛性.探讨了不同系统参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系统在衰落信道下具有优异的功率与带宽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PM turbo CPM 迭代算法 瑞利衰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Turbo码编码参数的盲识别方法 被引量:27
5
作者 张永光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67-172,共6页
针对Turbo码的盲识别问题,提出了一种对非归零Turbo码编码参数进行盲识别的方法.该方法通过分析Turbo码中子编码器的编码组成结构,建立了1/2码率卷积码的分析模型,进而在恢复Turbo码中交织序列的基础上,利用穷举比对的方法来确定交织关... 针对Turbo码的盲识别问题,提出了一种对非归零Turbo码编码参数进行盲识别的方法.该方法通过分析Turbo码中子编码器的编码组成结构,建立了1/2码率卷积码的分析模型,进而在恢复Turbo码中交织序列的基础上,利用穷举比对的方法来确定交织关系,实现了对非归零Turbo码的盲识别.实验仿真表明,在仅得到Turbo码编码数据序列的情况下,实际数据的编码参数识别分析结果和所设前提完全一致,表明了该识别方法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道编码 turbo 卷积码 盲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urbo码最优周期交织器的设计 被引量:2
6
作者 达新宇 孙宁宁 闫大勇 《空军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2004年第5期67-71,共5页
从码重分布的角度分析了影响Turbo码性能的原因,介绍了Turbo码最优周期交织器的概念,为Turbo码提供了一种新的交织器设计方法。经实验验证,用提出的方法所设计的交织器具有较好的性能,易于实现。
关键词 turbo 交织器 码重 误码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对称性的双向双二进制卷积Turbo码译码结构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詹明 周亮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179-1184,共6页
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对称性的双向并行译码方案,用于提高802.16 m标准中双二进制卷积Turbo码(DBCTC)的译码速度。定义了分支度量矩阵以降低译码计算复杂度,定义了前向、后向因子矩阵,推导了前、后向度量递归计算中的对称性,并将其应用于... 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对称性的双向并行译码方案,用于提高802.16 m标准中双二进制卷积Turbo码(DBCTC)的译码速度。定义了分支度量矩阵以降低译码计算复杂度,定义了前向、后向因子矩阵,推导了前、后向度量递归计算中的对称性,并将其应用于前向、后向度量及后验概率对数似然比的双向并行计算中。构造了采用该方案的DB CTC译码器结构图,详细分析了迭代过程。以计算复杂度,存储空间,译码速度为指标考察了方案的性能,并给出了译码性能仿真曲线。分析表明,该双向并行的译码方法较常规方法提高了一倍的译码速度,而没有增加计算复杂度和存储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二进制卷积turbo 最大后验概率算法 对称性 计算复杂度 译码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EEE802.16e中的卷积Turbo码编译码算法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王钢 高宏亮 杨文超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51-54,共4页
为了分析不同设计参数对IEEE802.16e中卷积Turbo码(CTC)性能的影响以及对比IEEE802.16e支持的CTC和卷积码的编码性能,介绍了IEEE802.16e中的CTC的编码过程,给出了编码过程中的循环状态确定方法的推导过程,分析了CTC的迭代译码结构和译... 为了分析不同设计参数对IEEE802.16e中卷积Turbo码(CTC)性能的影响以及对比IEEE802.16e支持的CTC和卷积码的编码性能,介绍了IEEE802.16e中的CTC的编码过程,给出了编码过程中的循环状态确定方法的推导过程,分析了CTC的迭代译码结构和译码算法,最后对CTC的性能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在相同码率和相同调制方式下CTC的编码增益要比卷积码大,采用CTC比采用卷积码有着明显的性能优势.因此在码率较低、信道状况较好或对系统实时性要求严格的情况下,可考虑使用卷积码,以降低信道编码的复杂度;而在码率较高、信道状况较差或对误码率要求严格时,可考虑选用CTC编码方案,以保证通信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EEE802.16E 卷积turbo 循环状态 MAX-LOG-MAP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的Turbo码算法的FPGA实现 被引量:4
9
作者 赵雅兴 张宁 《信号处理》 CSCD 2002年第3期237-240,共4页
本文提出一种使用FPGA实现改进的Turbo码算法的方法。在选用改进的最优周期交织序列的交织器和SISO(软输入软输出)译码器的Max-Log-MAP译码算法的硬件实现过程中,采用“自上而下” 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设计... 本文提出一种使用FPGA实现改进的Turbo码算法的方法。在选用改进的最优周期交织序列的交织器和SISO(软输入软输出)译码器的Max-Log-MAP译码算法的硬件实现过程中,采用“自上而下” 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设计方法。在采用并行算法的同时巧妙地改变前向矢量的计算顺序,减少了占用的硬件资源。整个设计在MAX+PLUSⅡ软件环境下仿真的结果表明,本设计实现的改进的Turbo码编码/译码器具有良好的误码性能和较高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urbo 算法 FPGA 迭代系统卷积码 信源编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urbo码的并行算法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崔琳莉 杨帆 彭启琮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CSCD 2010年第7期638-642,共5页
不同于传统的Turbo码,该文基于扩展咬尾递归系统卷积码(extended tail Biting recursive systematic,ETB-RSC)的思想,提出了一种并行的扩展咬尾Turbo码(parallel extended tail biting turbo code,PE-TBTC),它通过将接收序列分为若干子... 不同于传统的Turbo码,该文基于扩展咬尾递归系统卷积码(extended tail Biting recursive systematic,ETB-RSC)的思想,提出了一种并行的扩展咬尾Turbo码(parallel extended tail biting turbo code,PE-TBTC),它通过将接收序列分为若干子序列并行译码来显著提高译码速率。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PE-TBTC译码结构在不降低系统性能的前提下,以牺牲一定的硬件资源为代价,可以成倍地缩短译码所需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urbo 咬尾递归系统卷积码 并行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校验方程平均符合度的DVB_RCS协议中DB-CTC识别算法
11
作者 刘骏 李静 彭华 《信号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918-923,共6页
信道编码参数分析是对编码参数进行逆向分析,在协作通信、智能通信和信息截获等领域具有重要作用。针对DVB_RCS协议中双二进制卷积Turbo码(DB-CTC)码长和删除模式的识别,提出一种基于校验方程平均符合度的匹配识别算法。文章首先给出了... 信道编码参数分析是对编码参数进行逆向分析,在协作通信、智能通信和信息截获等领域具有重要作用。针对DVB_RCS协议中双二进制卷积Turbo码(DB-CTC)码长和删除模式的识别,提出一种基于校验方程平均符合度的匹配识别算法。文章首先给出了校验方程平均符合度的概念及计算方法,并推导出各删除模式下信息序列与校验序列之间所满足的校验方程;然后利用需依据码长和删除模式对接收序列进行分路,以及正确分路得到的序列可使得相应删除模式下的校验方程平均符合度取到最大值这两个事实,进行码长和删除模式的识别。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算法能够快速有效地识别低信噪比条件下不同码率的码长和删除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VB_RCS协议 双二进制卷积turbo 删除模式 校验方程平均符合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urbo码最优周期交织器 被引量:1
12
作者 祁峰 王睦重 +1 位作者 邵定蓉 张彦仲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81-384,共4页
从码字重量分布的角度分析了影响Turbo码性能的原因 ,介绍了Turbo码最优周期交织器的概念 ,然后基于这一概念 ,为Turbo码提供了一个新的交织器设计方法 ,并对采用这种交织器的Turbo码的性能进行仿真 .与几种常用的交织器相比 ,这样的交... 从码字重量分布的角度分析了影响Turbo码性能的原因 ,介绍了Turbo码最优周期交织器的概念 ,然后基于这一概念 ,为Turbo码提供了一个新的交织器设计方法 ,并对采用这种交织器的Turbo码的性能进行仿真 .与几种常用的交织器相比 ,这样的交织器使Turbo码的性能有了很大改善 ,这种改善在高信噪比的环境中更为明显 .最优周期交织器的应用对于实际的Turbo码交织器设计有重要的意义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馈 卷积码 信噪比 turbo 移动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删余型Turbo码分量编码器盲识别算法 被引量:4
13
作者 胡延平 张天骐 +1 位作者 白杨柳 周琳 《信号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2207-2215,共9页
针对目前删余型Turbo码分量编码器盲识别问题,该文提出一种针对此码的改进型监督矩阵匹配算法。由于Turbo码在编码过程中进行了删余操作,接收端无法获得完整的递归系统卷积码(Recursive System Code,RSC)码字,传统的盲识别方法就不适用... 针对目前删余型Turbo码分量编码器盲识别问题,该文提出一种针对此码的改进型监督矩阵匹配算法。由于Turbo码在编码过程中进行了删余操作,接收端无法获得完整的递归系统卷积码(Recursive System Code,RSC)码字,传统的盲识别方法就不适用于删余型Turbo码的识别。于是该算法在识别序列的构造上进行了改进,针对Turbo码在删余位上的码字与对应的RSC码有所区别的情况,将该位上的码字视为‘0’和‘1’等概率出现的误码,从而对删余位进行归零处理并选取合适的截取序列进行匹配度计算,根据最后匹配度的总分布情况对删余型Turbo码分量编码器的参数进行识别。仿真结果表明针对码长为256,码率为1/2的删余型Turbo码,在最大误比特率不超过0.033的情况下正确识别率能保持在8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合作信号处理 turbo 递归系统卷积码 盲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rformance analysis and design of MIMO-OFDM system using concatenated forward error correction codes 被引量:3
14
作者 Arun Agarwal Saurabh N.Mehta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7年第6期1322-1343,共22页
This work investigates the performance of various forward error correction codes, by which the MIMO-OFDM system is deployed. To ensure fair investigation, the performance of four modulations, namely, binary phase shif... This work investigates the performance of various forward error correction codes, by which the MIMO-OFDM system is deployed. To ensure fair investigation, the performance of four modulations, namely, binary phase shift keying(BPSK), quadrature phase shift keying(QPSK), quadrature amplitude modulation(QAM)-16 and QAM-64 with four error correction codes(convolutional code(CC), Reed-Solomon code(RSC)+CC, low density parity check(LDPC)+CC, Turbo+CC) is studied under three channel models(additive white Guassian noise(AWGN), Rayleigh, Rician) and three different antenna configurations(2×2, 2×4, 4×4). The bit error rate(BER) and the peak signal to noise ratio(PSNR) are taken as the measures of performance. The binary data and the color image data are transmitted and the graphs are plotted for various modulations with different channels and error correction codes. Analysis on the performance measures confirm that the Turbo + CC code in 4×4 configurations exhibits better performa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t ERROR rate (BER) convolutional code (CC) forward ERROR correction peak signal to noise ratio (PSNR) turbo cod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的高效Turbo码交织器设计
15
作者 吴赛 郭兵 王豪才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958-959,962,共3页
采用随机分块的方法 ,研究Turbocode交织器的并行编码结构 ,以获得高编码增益。探讨对随机分块方法进行改进 ,当交织器的总长度为N ,将它分为M个子数据块 ,按标准随机交织器的生成方式 ,生成 1个子模块内的交织π ,交织的总次数为N/M次 ... 采用随机分块的方法 ,研究Turbocode交织器的并行编码结构 ,以获得高编码增益。探讨对随机分块方法进行改进 ,当交织器的总长度为N ,将它分为M个子数据块 ,按标准随机交织器的生成方式 ,生成 1个子模块内的交织π ,交织的总次数为N/M次 ,将在各个子数据中同一位置的数据位 ,交织到对应的子数据块之后 ,也让它们具有相同的位置。这样可以在满足同样的S参数条件下 ,将用于查找表所需的存储器的容量减小到原来的 1/M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PEG turbo码交织器 卷积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道编码盲识别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79
16
作者 解辉 黄知涛 王丰华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166-1176,共11页
信道编码盲识别是非合作信号处理领域的重要内容,将非合作信号处理技术从信号层扩展到了信息层,在智能通信、信息截获、信息对抗等领域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首先对广泛应用于现代数字通信系统中的卷积码、BCH码、RS码、Turbo码和扰码的盲... 信道编码盲识别是非合作信号处理领域的重要内容,将非合作信号处理技术从信号层扩展到了信息层,在智能通信、信息截获、信息对抗等领域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首先对广泛应用于现代数字通信系统中的卷积码、BCH码、RS码、Turbo码和扰码的盲识别算法进行了总结和归类,然后对算法原理进行了描述,并分别从计算量和误码适应能力两个方面对算法的性能进行了分析.最后,根据目前算法的不足和现实需求,指出了未来信道编码盲识别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道编码 卷积码 BCH码 Reed-Solomon码(RS码) turbo 扰码 盲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OFDM的水声信道编码技术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贾宏 许茹 +1 位作者 孙海信 梁春丽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24-527,共4页
仿真分析了在水声信道下编码正交频分复用(COFDM)系统中,由于采用不同的纠错编码方法所产生的性能差异的原因,并给出了在构建高性能COFDM水声通信系统时选择纠错编码参数的原则.为了构建实用高效水声COFDM通信系统,本文分析了算法复杂... 仿真分析了在水声信道下编码正交频分复用(COFDM)系统中,由于采用不同的纠错编码方法所产生的性能差异的原因,并给出了在构建高性能COFDM水声通信系统时选择纠错编码参数的原则.为了构建实用高效水声COFDM通信系统,本文分析了算法复杂度从易到难的几种纠错编码方法、卷积码、RS码、RS+卷积的级联码和Turbo码.对它们的码率、码长、生成多项式以及是否交织及交织深度等因素对系统复杂性以及系统性能的影响进行了全面的比较和论述.最后,仿真实验验证了在水声COFDM通信系统中,通过选择合适的参数,能够找到复杂度低但性能优良的级联码,其性能可以和复杂度较高的Turbo码相媲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urbo RS码 卷积码 级联码 编码正交频分复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DPC码在802.16a OFDM系统衰落信道中的性能分析 被引量:4
18
作者 朱琦 叶芳 +1 位作者 刘钧雷 酆广增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624-628,共5页
本文通过对80 2 .16aOFDM系统信道的分析,权衡估计的性能和算法复杂度两个因素,针对不同的传输环境,提出了动态的OFDM信道估计方案.另外我们找到了一组优秀的非正则LDPC码,将其应用于IEEE 80 2 16aOFDM环境中,仿真验证了它们在SUI 3和S... 本文通过对80 2 .16aOFDM系统信道的分析,权衡估计的性能和算法复杂度两个因素,针对不同的传输环境,提出了动态的OFDM信道估计方案.另外我们找到了一组优秀的非正则LDPC码,将其应用于IEEE 80 2 16aOFDM环境中,仿真验证了它们在SUI 3和SUI 5多径衰落信道环境下具有良好的性能,并和协议中提出的卷积Turbo码进行了比较,结果证明在相同条件下,本文的LDPC码可以取得比协议提出的卷积Turbo码更优越的性能,具有更好的抗多径衰落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FDM LDPC码 信道估计 turb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道-网络编码的联合迭代译码设计 被引量:1
19
作者 吴宇平 赵旦峰 佟宁宁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520-1526,共7页
在研究无线网络中物理层网络编码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型的适用于多址中继信道的信道-网络编码的联合迭代译码设计方案,即卷积Turbo码(convolutional turbo codes,CTC)与网络编码的联合迭代译码设计方案。方案中考虑到中继可能存... 在研究无线网络中物理层网络编码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型的适用于多址中继信道的信道-网络编码的联合迭代译码设计方案,即卷积Turbo码(convolutional turbo codes,CTC)与网络编码的联合迭代译码设计方案。方案中考虑到中继可能存在不能正确译码信源信息的情况,信宿可以有选择地选择合适的先验信息进行译码。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案具有较强的纠错性能,同时随着中继点和信宿端的接收天线NR和ND的增多,系统的纠错性能也随之增强,从而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案广泛适用于多址中继信道环境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信与信息系统 信道-网络编码 联合迭代译码 卷积turbo 中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判决在纠错编码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0
作者 韩维 黄建国 《系统仿真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7期4763-4766,共4页
纠错编码中解调后对输出信息不判决而直接送给译码器进行译码的方法称为软判决方法,这样得到的信息就是软信息。从信息论的角度分析了软判决和硬判决时的信道容量,通过数学推导得到两种判决方式下信道容量的表达式,简要介绍了卷积码和Tu... 纠错编码中解调后对输出信息不判决而直接送给译码器进行译码的方法称为软判决方法,这样得到的信息就是软信息。从信息论的角度分析了软判决和硬判决时的信道容量,通过数学推导得到两种判决方式下信道容量的表达式,简要介绍了卷积码和Turbo码的编译码方法,并将软判决的观点应用于卷积码和Turbo码中。仿真结果表明,在解调器的输出端使用软判决的方法对这两种纠错编码方式来说都可以得到2dB左右的编码增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判决 信道容量 量化 卷积码 turb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