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有非控股股东对民营企业价值创造的影响研究
1
作者 沈佳坤 李炳炎 张军 《运筹与管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33-239,共7页
根据创造共享价值理论中企业经济和社会价值的双重内涵,将国有非控股股东增强民营企业终极控制人的经济价值创造效用、社会价值创造努力以及资源掏空成本,引入终极控制人最优效用函数,并通过实证分析检验理论假设,为混合所有制改革背景... 根据创造共享价值理论中企业经济和社会价值的双重内涵,将国有非控股股东增强民营企业终极控制人的经济价值创造效用、社会价值创造努力以及资源掏空成本,引入终极控制人最优效用函数,并通过实证分析检验理论假设,为混合所有制改革背景下,更加有效发挥国有股权积极作用的政策制定提供借鉴。理论推导与实证结果表明:国有股东委派能够增强终极控制人对目标公司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提升作用,不能起到协同抑制目标公司资源掏空的作用,而国有持股仅对终极控制人提升公司社会价值的努力具有促进作用;国有股东委派能够直接提升目标公司的经济价值,并减少目标公司资源被掏空,但国有持股不能产生直接影响,且国有股东在提升企业社会价值方面还需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经济价值 企业社会价值 终极控制人行为 国有持股 国有股东委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机共驾型车道保持鲁棒控制
2
作者 章军辉 郭晓满 +3 位作者 刘禹希 郑明强 钱宇晗 丁羽璇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853-1862,1872,共11页
为更好地让共驾型车道保持控制系统能够预判驾驶人的转向行为,本文提出了一种间接式共驾型车道保持鲁棒控制算法。首先引入了仿驾驶人转向行为的驾驶人转向模型,并采用免疫遗传(immune genetic algorithm,IGA)算法对驾驶人转向模型参数... 为更好地让共驾型车道保持控制系统能够预判驾驶人的转向行为,本文提出了一种间接式共驾型车道保持鲁棒控制算法。首先引入了仿驾驶人转向行为的驾驶人转向模型,并采用免疫遗传(immune genetic algorithm,IGA)算法对驾驶人转向模型参数进行离线辨识,建立了驾驶人在环的线性时变人-车-路模型;其次考虑到复杂工况下道路曲率扰动、线性模型适配不足的缺陷以及模型参数的时变特性等因素,基于T-S模糊控制理论设计了输出反馈γ次优H_(∞)鲁棒控制器;再次综合考虑驾驶人转向行为、车辆横向综合偏差情况等因素,设计了一种人机控制权分配策略,用以实现驾驶控制权的平稳动态分配;最后基于驾驶人在环的集成平台对该鲁棒控制算法进行了验证与探讨。结果表明采用该人机控制权分配策略的鲁棒控制算法具有较好的扰动抑制作用,且能够有效增强共驾过程中的合作程度,提升了人机协作的友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汽车 人机共驾 T-s模糊控制 控制权分配 驾驶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愿性信息披露与公司治理:董事会功能与大股东行为 被引量:23
3
作者 程新生 徐婷婷 +1 位作者 王琦 孙婧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4期489-494,共6页
董事会功能发挥对于自愿性信息披露具有重要的作用。根据我国上市公司2004年数据,独立董事规模、财会专业背景独立董事比例、金额最高的前3名高管薪酬对自愿性信息披露产生正向影响;董事会越稳定,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水平越高。股权集中... 董事会功能发挥对于自愿性信息披露具有重要的作用。根据我国上市公司2004年数据,独立董事规模、财会专业背景独立董事比例、金额最高的前3名高管薪酬对自愿性信息披露产生正向影响;董事会越稳定,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水平越高。股权集中度越高,自愿性信息披露水平越低。这一结论说明我国上市公司有必要加强董事会建设,制衡大股东的控制权,以提高信息透明度和董事会治理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愿性信息披露 公司治理 董事会 大股东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股东终极控制与掠夺行为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张祥建 刘建军 徐晋 《当代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60-64,共5页
本文从公司控制链微观结构的视角研究了大股东的终极控制与掠夺行为。金字塔式控股结构和交叉持股是大股东实现控制权与现金流权分离的两种重要方式 ,并造成了大股东对小股东掠夺的强烈动机。通过建立一个模型分析了大股东掠夺行为产生... 本文从公司控制链微观结构的视角研究了大股东的终极控制与掠夺行为。金字塔式控股结构和交叉持股是大股东实现控制权与现金流权分离的两种重要方式 ,并造成了大股东对小股东掠夺的强烈动机。通过建立一个模型分析了大股东掠夺行为产生的机理 ,大股东能够用较少的现金流权来实现对公司的实质控制是掠夺行为产生的本质原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股东 公司 控制权 现金流权 终极控制 掠夺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股东代表诉讼制度建立的法理基础和基本思路 被引量:35
5
作者 赵万一 赵信会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39-147,共9页
股东代表诉讼的诉权基础是共益权,股东代表诉讼的当事人适格必须结合股东代表诉讼判决的对世效力一并予以考虑。在当事人适格方面,决定原告资格的惟一条件是股东的公正性和代表性;被告的适格问题必须与公司的诉讼地位一并考虑,公司在股... 股东代表诉讼的诉权基础是共益权,股东代表诉讼的当事人适格必须结合股东代表诉讼判决的对世效力一并予以考虑。在当事人适格方面,决定原告资格的惟一条件是股东的公正性和代表性;被告的适格问题必须与公司的诉讼地位一并考虑,公司在股东代表诉讼中处于共同诉讼的参加人。由于股东代表诉讼涉及到公司的利益,且代表公司行使诉权的管理人员可能与公司有利益上的冲突,因此,在股东代表诉讼中应当适当地限制当事人主义的适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东代表诉讼 当事人适格 职权主义 当事人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个大股东与会计稳健性 被引量:7
6
作者 徐经长 冯瑾 +1 位作者 乔菲 朱冰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60-77,共18页
本文基于会计稳健性的视角探讨了多个大股东的治理效应。以2007—2018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本文研究发现多个大股东的股权结构提高了会计稳健性,减少控股股东的私利行为是多个大股东影响会计稳健性的主要途径。进一步研究发现,多个... 本文基于会计稳健性的视角探讨了多个大股东的治理效应。以2007—2018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本文研究发现多个大股东的股权结构提高了会计稳健性,减少控股股东的私利行为是多个大股东影响会计稳健性的主要途径。进一步研究发现,多个大股东的数量、持股比例均提高了会计稳健性;在治理环境比较薄弱的情况下,多个大股东对会计稳健性的提升效应更加明显。通过分析多个大股东对会计稳健性的影响,本文为优化公司治理和改善公司信息环境提供了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会计稳健性 条件稳健性 多个大股东 控股股东 私利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盈余管理与控制性大股东的“隧道行为”——来自配股公司的证据 被引量:24
7
作者 张祥建 郭岚 《南开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76-93,共18页
我国上市公司处于大股东控制状态,在上市公司配股融资过程中,大股东具有通过盈余管理来获得配股资格和提高股票发行价格的强烈动机。本文以实施配股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基于行业横截面数据和修正的Jones模型研究了配股融资过程中盈余管理... 我国上市公司处于大股东控制状态,在上市公司配股融资过程中,大股东具有通过盈余管理来获得配股资格和提高股票发行价格的强烈动机。本文以实施配股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基于行业横截面数据和修正的Jones模型研究了配股融资过程中盈余管理的分布特征,并分析了大股东控制下盈余管理行为带来的隧道效应。研究结果表明:(1)上市公司在配股前3个年度和配股当年存在显著的盈余管理机会主义行为,而配股后长期业绩趋于下降;(2)配股公司的盈余管理程度与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具有倒U型关系;(3)大股东的盈余管理行为导致了上市公司价值的下降。因此,大股东通过盈余管理实现了对小股东财富的掠夺效应,误导了外部投资者的决策,造成了上市公司资本配置效率、公司价值、声誉和后续融资能力的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盈余管理 配股融资 大股东控制 隧道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向增发对象、目的与预案公告择时行为 被引量:8
8
作者 孙健 吕璠 佟岩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18-127,共10页
定向增发已成为我国资本市场中股权再融资的主流方式,定向增发预案公告的时机选择对参与定向增发的各利益方有着深远的意义。通过考察2006—2015年成功实施定向增发的A股上市公司预案公告择时行为,研究发现:(1)以项目融资为目的的定向... 定向增发已成为我国资本市场中股权再融资的主流方式,定向增发预案公告的时机选择对参与定向增发的各利益方有着深远的意义。通过考察2006—2015年成功实施定向增发的A股上市公司预案公告择时行为,研究发现:(1)以项目融资为目的的定向增发倾向于选择较低预案价格;以整体上市为目的的定向增发没有显著的择时行为。(2)大股东参与以项目融资为目的的定向增发,预案公告的择时行为更加明显。(3)以项目融资为目的的定向增发,大股东认购比例越大,择时动机越弱。(4)大股东以现金方式认购新股时,更倾向于降低预案价格。研究表明定向增发预案公告择时行为受定向增发对象和目的的影响,这为上市公司、监管层以及投资者更好地评估定向增发行为提供了经验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股东 定向增发 预案公告 择时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尔茨海默病和血管性痴呆患者的认知功能和精神行为症状 被引量:77
9
作者 冯丽君 张楠 +1 位作者 程焱 杜红坚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34-338,共5页
目的:比较轻中度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和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患者的认知功能损害和精神行为症状的特点。方法:本研究为病例对照研究。选取神经内科老年记忆障碍门诊中就诊的轻中度老年期痴呆患者共11... 目的:比较轻中度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和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患者的认知功能损害和精神行为症状的特点。方法:本研究为病例对照研究。选取神经内科老年记忆障碍门诊中就诊的轻中度老年期痴呆患者共115例,均符合美国精神病学会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第四版(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Fourth Edition,DSM-Ⅳ)的痴呆诊断标准。AD组61例,符合NINCDS-ADRDA可能或很可能AD诊断标准;VD组54例,符合NINDS-AIREN可能或很可能VD诊断标准中的皮质下缺血性血管性痴呆。采用简易精神状态评定表(Mini-Mental StateExamination,MMSE),世界卫生组织-加利福尼亚洛杉矶大学听觉词语学习测验(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University of California,Los Angeles,auditory verbal learning test,WHO-UCLA AVLT),画钟测验(Clock Drawing Test,CDT),神经精神问卷(Neuropsychiatric Inventory,NPI)对两组患者从记忆力、语言、注意力等方面以及妄想、幻觉、激越、抑郁、淡漠、易激惹、异常的运动行为等方面进行评估。结果:AD患者较VD患者MMSE量表中的语言能力,WHO-UCLA AVLT测评中的延迟回忆和长时延迟再认减退明显(均P<0.05),VD患者较AD患者MMSE中的注意力减退明显(P<0.05);NPI量表中,AD患者淡漠、激越、易激惹、异常运动行为明显多于VD患者(P<0.05),抑郁少于VD患者(P<0.05)。结论:AD和VD患者在认知功能损害和精神行为症状方面存在差异,AD患者的语言能力、记忆力较差,而VD患者的注意力较差;AD淡漠、激越、易激惹、异常运动行为多见,VD抑郁多见。临床工作中对痴呆患者的认知功能和精神行为症状测评有助于AD和VD的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血管性痴呆 认知功能 精神行为症状 神经心理学量表 病例对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股东控制下的股权融资依赖与投资行为研究——基于行为财务视角 被引量:12
10
作者 郝颖 刘星 《商业经济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73-79,88,共8页
基于行为公司财务研究视角,文章首先阐释了股票误定价影响企业投资行为的机制。然后,结合我国上市公司大股东股权融资的利益侵占动机分析,对不同股权融资依赖程度的公司投资行为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在取得了股权融资的公司中,股... 基于行为公司财务研究视角,文章首先阐释了股票误定价影响企业投资行为的机制。然后,结合我国上市公司大股东股权融资的利益侵占动机分析,对不同股权融资依赖程度的公司投资行为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在取得了股权融资的公司中,股票市价与企业投资水平显著正相关;股权融资的依赖程度越大,企业投资水平对股票市价的敏感性越高;大股东控制与股票市价的交互作用对公司投资规模的推动效果,显著高于单一的股票市价因素。文章结论的含义与启示在于:尽管股票定价偏差的非市场效率因素对公司投资行为具有独立的影响,但其影响程度因公司治理模式和所有权控制特征的不同而存在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股东控制 股权融资依赖 投资行为 行为公司财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府最终控制、控股股东行为与财务报告透明度——中国A股市场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3
11
作者 杨忠海 周晓苏 《财贸研究》 CSSCI 2011年第4期128-139,共12页
以中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2004—2006年间的2940个公司年度为样本,以财政部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和FASB发布的第2号公告中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为基础,对财务报告透明度进行度量,分析政府最终控制、控股股东行为对财务... 以中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2004—2006年间的2940个公司年度为样本,以财政部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和FASB发布的第2号公告中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为基础,对财务报告透明度进行度量,分析政府最终控制、控股股东行为对财务报告透明度的影响。研究发现:控股股东掏空行为显著降低了财务报告透明度;国家最终控制的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更不透明,并且政府干预动机越强,财务报告透明度越低;财务报告透明度与最终控股股东的所有权比例呈U型变化,与其他股东的制衡能力呈同向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控制 最终控股股东 控股股东行为 财务报告透明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受信义务的引入 被引量:4
12
作者 姚金海 潘榕芳 《证券市场导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49-54,共6页
针对我国证券市场上大量存在的控股股东通过截留、挪用等行为侵占上市公司资金和利用非公允关联交易、操纵公司重大决定等方式损害上市公司及中小股东利益的现象,我国《民法通则》、《公司法》以及一些行政规章虽然对此有所规制,但规制... 针对我国证券市场上大量存在的控股股东通过截留、挪用等行为侵占上市公司资金和利用非公允关联交易、操纵公司重大决定等方式损害上市公司及中小股东利益的现象,我国《民法通则》、《公司法》以及一些行政规章虽然对此有所规制,但规制大多集中在对董事等高级管理人员的责任追究上,而对操纵董事会及公司高管的控股股东或实际控制人的责任追究明显不足。本文认为,引入英美法系国家的受信义务,可以弥补现有法律对控股股东规制不足的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司治理 控股股东责任 受信义务 小股东利益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控股股东行为、特征与财务报告稳健性——中国A股市场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3
13
作者 周晓苏 杨忠海 《审计与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4-61,共8页
以中国A股上市公司2004年—2006年间的3618个公司年度为样本,借鉴Ball和Shivakumar、Khan和Watts以及Gassen等的研究成果对财务报告稳健性进行了实证度量,研究了不同特征的最终控股股东的行为对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稳健性的影响。研究发现... 以中国A股上市公司2004年—2006年间的3618个公司年度为样本,借鉴Ball和Shivakumar、Khan和Watts以及Gassen等的研究成果对财务报告稳健性进行了实证度量,研究了不同特征的最终控股股东的行为对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稳健性的影响。研究发现:控股股东的掏空行为显著降低了财务报告稳健性,控股股东的扶持行为也降低了财务报告稳健性,但在统计意义上不显著;相对于非国家最终控制的上市公司,国家最终控制的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更不稳健;财务报告稳健性与最终控股股东的控制权比例呈负向变化,与其他股东的制衡能力呈同向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终控股股东 控股股东行为 财务报告稳健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联交易与控制性股东的行为实施:456家上市公司样本 被引量:6
14
作者 张祥建 郭岚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97-105,共9页
以1998-2002年456家实施配股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配股后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的分布特征.以及关联交易对控制性股东资金占用行为、股票收益和企业价值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控制性股东通过关联借贷大量侵占了上市公司的资金;投资者在... 以1998-2002年456家实施配股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配股后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的分布特征.以及关联交易对控制性股东资金占用行为、股票收益和企业价值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控制性股东通过关联借贷大量侵占了上市公司的资金;投资者在关联交易发生后相应调整股票价格。导致了上市公司股票收益下降:控制性股东通过隐蔽的关联交易从上市公司输出财富。造成了以托宾Q衡量的公司价值下降,关联交易与公司价值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非公允关联交易成为控制性股东掠夺中小股东财富的重要方式,导致上市公司的资源被不断输送出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联交易 配股融资 大股东控制 掠夺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行为控制的半自主移动机器人系统 被引量:3
15
作者 陈琛 马旭东 戴先中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08-110,共3页
针对工作于动态、非结构化环境中的半自主移动机器人,构建了一个基于三层客户/服务器结构的机器人远程控制系统实验平台,论述了机器人客户端的软件结构,最后给出基于加权合成的多行为协作,从而实现机器人的复杂行为控制。实验证明系统... 针对工作于动态、非结构化环境中的半自主移动机器人,构建了一个基于三层客户/服务器结构的机器人远程控制系统实验平台,论述了机器人客户端的软件结构,最后给出基于加权合成的多行为协作,从而实现机器人的复杂行为控制。实验证明系统实时性、稳定性高。整个系统基于开放源代码软件技术,采用面向对象思想,易于实现和扩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为控制 半自主移动机器人系统 智能机器人 远程控制系统 监督控制 客户/服务器结构 行为协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联交易、资产专用性与控股股东行为——基于仁和与天目的案例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刘建梅 程昱 苑翠然 《管理案例研究与评论》 2012年第2期97-104,共8页
本文以资产专用性理论为指导,运用案例研究方法,从一个新的视角探讨了上市公司与控股股东之间关联交易的正面效应。通过仁和与天目两家中国药业公司的对比分析得出,如果控股股东与上市公司进行了具有资产专用性的关联交易,根据资产专用... 本文以资产专用性理论为指导,运用案例研究方法,从一个新的视角探讨了上市公司与控股股东之间关联交易的正面效应。通过仁和与天目两家中国药业公司的对比分析得出,如果控股股东与上市公司进行了具有资产专用性的关联交易,根据资产专用性理论,捆绑效应可以抑制控股股东的利益侵占行为。如果具有资产专用性的关联交易不多,则可能不会对控股股东形成有效的约束力,进而控股股东便可能进行利益掏空。本文的结论对于上市公司治理的完善以及监管机构对关联交易的监管都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联交易 控股股东行为 资产专用性 案例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控股股东控制、负债融资与企业投资 被引量:14
17
作者 张栋 《证券市场导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9-77,共9页
使用我国上市公司2000~2005年间非平衡面板数据,本文检验了控股股东控制下负债融资对企业投资的影响。研究表明:企业负债与投资规模显著负相关,但负债对国有控股公司投资水平抑制作用较弱;负债抑制了低成长公司的过度投资,而对于高成... 使用我国上市公司2000~2005年间非平衡面板数据,本文检验了控股股东控制下负债融资对企业投资的影响。研究表明:企业负债与投资规模显著负相关,但负债对国有控股公司投资水平抑制作用较弱;负债抑制了低成长公司的过度投资,而对于高成长公司,负债抑制了其正常投资;短期负债相比长期负债相机治理作用较强;银行借款对非国有控股企业投资支出抑制作用更强;企业投资与银行借款的负相关关系随着国有控股股东持股比例的增加而减弱,而非国有控股企业控股股东的持股比例变化不会对投资与银行借款之间的关系产生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股股东 企业投资 负债融资 公司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股权分置时期大股东资产注入实证分析 被引量:7
18
作者 刘婷 唐宗明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0年第1期146-151,166,共7页
以后股权分置时期上市公司大股东重要行为方式——资产注入为研究对象,运用事件研究和回归分析,实证检验了资产注入事件的超额累计收益及其相关影响因素。对样本的事件研究表明,使用股权模式进行资产注入的上市公司股价均有显著为正的... 以后股权分置时期上市公司大股东重要行为方式——资产注入为研究对象,运用事件研究和回归分析,实证检验了资产注入事件的超额累计收益及其相关影响因素。对样本的事件研究表明,使用股权模式进行资产注入的上市公司股价均有显著为正的超额累计收益率,且大股东为国有背景的上市公司超额累计收益率显著高于民营背景上市公司,说明股权模式的资产注入方式以及国有大股东的资产注入更为投资者和市场认可;超额累计收益的回归分析显示大股东持股比例对超额累计收益的影响呈显著的U型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股东行为 资产注入 超额累计收益率 公司绩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控股股东股权质押是否增加企业的财务风险?——来自民营企业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14
19
作者 王新红 曹帆 《南京审计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2-50,共9页
以2014—2019年深沪A股民营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企业财务风险的影响。研究发现,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增大企业财务风险的效应受到股权质押率高低的影响,当控股股东股权质押率较高时,股权质押增大企业财务风险的效应会更... 以2014—2019年深沪A股民营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企业财务风险的影响。研究发现,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增大企业财务风险的效应受到股权质押率高低的影响,当控股股东股权质押率较高时,股权质押增大企业财务风险的效应会更加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股权制衡度弱化了股权质押增大企业财务风险的效应。在董事长和总经理两职合一的民营上市公司中,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增大企业财务风险的效应更加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股股东 股权质押 财务风险 民营企业 财务决策 财务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颅磁刺激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认知功能及伴痴呆的行为精神症状疗效的meta分析 被引量:8
20
作者 王毅 程诚 +3 位作者 沈红艳 高红艳 戴悦宁 易正辉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931-941,共11页
目的·系统评价经颅磁刺激(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TMS)对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患者认知功能及伴痴呆的行为精神症状(behavioral and psychological symptoms of dementia,BPSD)的疗效。方法·检... 目的·系统评价经颅磁刺激(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TMS)对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患者认知功能及伴痴呆的行为精神症状(behavioral and psychological symptoms of dementia,BPSD)的疗效。方法·检索2019年11月2日以前的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及中国和美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等9个数据库的所有文献。英文以“Alzheimer′s disease”“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和“randomize controlled trial”为主题词进行检索,并检索自由词;中文以“阿尔茨海默病”“经颅磁刺激”“随机对照试验”为主题词进行检索。按照预先制定的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使用RevMan 5.3软件,以标准化均数差(standardized mean difference,SMD)为效应值,区间估计使用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进行统计分析;应用GradeProfile 3.2.2软件进行证据质量等级评价。结果·共纳入23篇文献。在改善认知功能方面:阿尔茨海默病疾病评估量表−认知子量表评价结果提示,高频TMS组效应值SMD=−0.64(95%CI−0.89~−0.40,P=0.000),低频组效应值SMD=−0.58(95%CI−1.12~−0.05,P=0.030);Grade证据质量等级显示,高频组为极低质量,低频组为低质量。使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评价认知功能时,根据TMS频率的高低、数值及治疗的次数分为3个亚组进行,结果提示,高频TMS组效应量SMD=1.30(95%CI 0.76~1.85,P=0.000),低频组疗效无统计学意义,Grade证据质量等级显示高频组和低频组均为极低质量;5 Hz组效应量SMD=3.99(95%CI 0.81~7.16,P=0.010),Grade证据质量等级为极低质量;治疗次数>40次且≤60次组效应量SMD=3.28(95%CI 1.67~4.90,P=0.000),Grade证据质量等级为极低质量。在改善BPSD方面:使用神经精神量表评价,结果无统计学意义,Grade证据质量等级为极低质量。使用AD病理行为症状量表评价分析显示,高频组效应量SMD=−0.83(95%CI−1.06~−0.60,P=0.000),低频TMS疗效无统计学意义;Grade证据质量等级显示,高频组结果为低质量,低频组结果为极低质量。结论·TMS能够改善AD患者的认知功能,且高频要优于低频,证据质量等级较低;而对AD患者的BPSD是否有效尚需进一步的研究。未来应纳入更多高质量的临床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来评价TMS对AD的疗效和安全性,为临床实践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经颅磁刺激 认知功能 伴痴呆的行为精神症状 META分析 随机对照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