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2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hysical property characteristics of Yanchang Formation reservoir in the southwest of Ordos Basin and their controlling fac-tors: taking Chang 3 and Chang 4 + 5 reservoirs in Longdong area as an example 被引量:1
1
作者 吴旭光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I0001-I0007,47,共7页
分析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陇东地区延长组储层物性特征及其控制因素,发现沉积和成岩控制储层物性。沉积微相带不同,储层物性就不同;成岩作用中压实-压溶作用、胶结作用对储层物性具有破坏作用,溶蚀作用是储层物性改善的关键因素。沉... 分析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陇东地区延长组储层物性特征及其控制因素,发现沉积和成岩控制储层物性。沉积微相带不同,储层物性就不同;成岩作用中压实-压溶作用、胶结作用对储层物性具有破坏作用,溶蚀作用是储层物性改善的关键因素。沉积微相带是控制油气藏储层展布的内在因素,成岩作用是储层形成过程中控制物性演化的外部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摘要 编辑部 编辑工作 读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南八仙地区渐新世沉积环境及储层物性控制因素
2
作者 易定红 刘应如 +7 位作者 李积永 李红哲 徐晓玲 吴颜雄 王爱萍 马元琨 涂加沙 贾正良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05-720,共16页
为了明确柴达木盆地北缘南八仙地区中深层油气勘探前景,预测有利储层分布区域,以古近系渐新统下干柴沟组上段为研究对象,在精细岩心观察和钻(测)井资料综合分析的基础上,结合铸体薄片、黏土矿物组合、泥岩岩屑氯离子质量分数、孔渗变化... 为了明确柴达木盆地北缘南八仙地区中深层油气勘探前景,预测有利储层分布区域,以古近系渐新统下干柴沟组上段为研究对象,在精细岩心观察和钻(测)井资料综合分析的基础上,结合铸体薄片、黏土矿物组合、泥岩岩屑氯离子质量分数、孔渗变化特征等参数综合分析结果,对该地区下干柴沟组上段沉积时期的沉积环境、碎屑岩储层物性变化特征及其控制因素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南八仙地区下干柴沟组上段沉积时期为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沉积环境,湖泊水体主要为淡水—微咸水;储层主要为岩屑长石砂岩和长石岩屑砂岩,砂岩的成分成熟度变化大、结构成熟度较低;气候干旱温暖,黏土矿物组合以伊利石和伊/蒙混层为主,高岭石和绿泥石含量少,不含蒙脱石;南八仙地区下干柴沟组上段有利储层是Ⅳ-1—Ⅳ-4砂组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和河口坝砂体,孔隙度平均为16.3%,渗透率平均为37.4×10^(-3)μm^(2),为中孔低渗储层和中孔中渗储层,原生粒间孔为主要孔隙类型,其中,Ⅳ-1—Ⅳ-4砂组砂体物性优于Ⅳ-5砂组,水下分流河道砂体物性优于河口坝砂体;沉积(微)相和胶结作用是南八仙地区下干柴沟组上段储层物性优劣的主要控制因素,其次是压实作用和溶蚀作用,高含量的次生方解石胶结物是Ⅳ-5砂组储层物性变差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环境 储层物性 油气 控制因素 下干柴沟组上段 南八仙地区 柴达木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砾岩储集层岩石矿物组成及其结构对聚合物表面活性剂二元复合驱提高采收率的影响
3
作者 张朝良 李钧 +3 位作者 晏晓龙 吕建荣 张德富 窦萍 《新疆石油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31-239,共9页
针对砾岩储集层矿物组成复杂、表面物理化学性质活跃、易与聚合物和表面活性剂发生相互作用,造成二元复合驱配方体系在地下发生损失与改变的问题,选取不同类型砾岩储集层岩心开展微观结构研究,分析矿物组成及含量,测定比表面和Zeta电位... 针对砾岩储集层矿物组成复杂、表面物理化学性质活跃、易与聚合物和表面活性剂发生相互作用,造成二元复合驱配方体系在地下发生损失与改变的问题,选取不同类型砾岩储集层岩心开展微观结构研究,分析矿物组成及含量,测定比表面和Zeta电位,建立化学剂在不同类型砾岩储集层岩心上的吸附图版,最后通过驱油实验,验证不同类型砾岩储集层岩石矿物组成及其结构对二元复合驱采出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砾岩储集层中,黏土矿物和沸石类矿物比表面大,Zeta电位较高,其活跃的物理化学性质会影响驱油效率。Ⅰ类储集层的岩心物性最好,总采出程度最高;活跃矿物含量最少的Ⅱ类储集层岩心化学驱驱油效率最高;Ⅲ类储集层岩心驱油效率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砾岩储集层 矿物组成 表面活性剂 聚合物 物理化学性质 吸附 采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长7段陆相页岩层系致密储层充注物性下限及其控制因素 被引量:2
4
作者 李辉 张涛 +4 位作者 侯雨庭 喻健 何鑫 陈世加 李勇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498-1510,共13页
近年来,鄂尔多斯盆地长7段页岩层系致密储层油藏勘探取得重大突破,其储层充注物性下限的大小是评价该地区致密油勘探开发潜力的关键。本次研究通过孔隙度、渗透率(简称为孔渗)含油饱和度分析以及高压压汞等实验方法,采用物性试油法、经... 近年来,鄂尔多斯盆地长7段页岩层系致密储层油藏勘探取得重大突破,其储层充注物性下限的大小是评价该地区致密油勘探开发潜力的关键。本次研究通过孔隙度、渗透率(简称为孔渗)含油饱和度分析以及高压压汞等实验方法,采用物性试油法、经验统计法和孔喉半径法分析不同地区、不同层位致密储层充注物性下限,并探讨其控制因素和对油气富集的影响。结果表明:陇东—姬塬地区致密砂岩以石英为主,储层孔渗平均为8.17%和0.15×10^(-3)μm^(2);陕北地区致密砂岩以长石为主,储层孔渗平均为8.20%和0.21×10^(-3)μm^(2)。陇东—姬塬地区的长71段致密储层孔渗下限为4.93%和0.034×10^(-3)μm^(2),长72段致密储层孔渗下限为4.36%和0.027×10^(-3)μm^(2);陕北地区长71段致密储层孔渗下限为5.90%和0.048×10^(-3)μm^(2),长72段致密储层孔渗下限为5.60%和0.043×10^(-3)μm^(2)。储层充注物性下限受储层物性、源岩生烃能力和源储间距三个因素影响。储层物性好、烃源岩生烃能力强、源储间距小的地区储层充注下限低,如烃源岩厚度更大的陇东—姬塬地区储层充注下限低于陕北地区,源储间距小的长72段储层充注下限低于长71段。储层充注物性下限越低,储层含油饱和度越高。储层充注下限低的陇东地区,平均含油饱和度为31.28%,陕北地区平均含油饱和度则为28.40%,明显低于陇东地区。同理,长72段储层含油饱和度高于长71段储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长7段 页岩层系 致密储层 充注物性下限 控制因素 原油富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致密油储层含油性主控因素及分布特征——以鄂尔多斯盆地红河油田36井区长8油层组为例 被引量:4
5
作者 郭秀娟 王建宁 +3 位作者 伍岳 邹敏 王静 何苗 《断块油气田》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9-76,共8页
鄂尔多斯盆地红河油田地质条件复杂,含油非均质性极强,导致水平井产能差异及开发难度大。文中基于钻、测、录井及岩心测试、生产动态等资料,对红河油田36井区长8油层组含油性主控因素及含油饱和度分布特征开展了研究。结果表明:1)红河... 鄂尔多斯盆地红河油田地质条件复杂,含油非均质性极强,导致水平井产能差异及开发难度大。文中基于钻、测、录井及岩心测试、生产动态等资料,对红河油田36井区长8油层组含油性主控因素及含油饱和度分布特征开展了研究。结果表明:1)红河油田由于油气充注强度整体较低,呈现“大面积含油、局部富集”的特点。2)断裂与储层物性是控制含油性的2个主要因素,不同尺度断裂及其伴(派)生裂缝带的含油性差异大。其中:中尺度断裂及其伴(派)生裂缝带既是良好的源-储输导体系,也能改善储层物性,是主要的油气富集带(区);裂缝带以外的基质区主要受储层物性影响,在优质储层发育部位,可发育形成次油气富集区。3)研究区存在断-缝输导成藏和源-储接触成藏2种油气成藏模式,由此建立了长8油层组致密油藏含油性差异成因模式,明确了高含油饱和度区呈“裂缝带内条带状分布、裂缝带以外沿优质储层片状分布”的特征,“雁列式中尺度断裂+优质储层”部位为有利的开发目标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油藏 含油性 主控因素 红河油田 鄂尔多斯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南缘西段齐古组深层储层特征及物性控制因素 被引量:3
6
作者 邓毅 高崇龙 +5 位作者 王剑 刘明 孟元林 任影 刘可 王柯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35-349,共15页
准噶尔盆地南缘西段齐古组深层碎屑岩储层油气勘探潜力巨大,但目前针对其储层特征及物性控制因素尚缺乏系统研究,制约了后期油气勘探进程。本文综合利用铸体薄片、扫描电镜、物性、压汞及包裹体等资料,并结合区域埋藏史及古地温等相关成... 准噶尔盆地南缘西段齐古组深层碎屑岩储层油气勘探潜力巨大,但目前针对其储层特征及物性控制因素尚缺乏系统研究,制约了后期油气勘探进程。本文综合利用铸体薄片、扫描电镜、物性、压汞及包裹体等资料,并结合区域埋藏史及古地温等相关成果,对齐古组储层岩石学特征、物性特征、成岩作用特征及物性控制因素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齐古组储层具有低成分成熟度、高塑性岩屑含量及中等结构成熟度的岩石学特征。尽管储层主体埋深大于3500 m,但储集空间仍以粒间孔为主,平均孔隙度为10.29%,平均渗透率为34.12×10^(-3)μm^(2),总体上属低孔低渗储层,但仍发育部分中-高孔渗储层。储层成岩作用主要有压实作用、胶结作用及溶蚀作用,成岩强度相对较弱,主体处于早成岩B期—中成岩A期,并表现为压实强度中等、胶结物含量较低且晚期发育酸性溶蚀的特征。富石英与长石、贫岩屑以及分选好等特征有利于储层物性的保存,而储层物性损失以压实减孔最为显著,但储层内部绿泥石包壳及中成岩期的酸性溶蚀作用可有效改善储层物性。此外,齐古组地层早期长期浅埋、后期短期快速深埋、地层超压及较低的古地温梯度等因素延缓了储层成岩进程,进而降低成岩作用强度,导致齐古组优质储层得以有效保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南缘 侏罗系 齐古组 储层特征 物性控制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临兴中区盒7—盒8段有效储层物性下限及主控因素 被引量:3
7
作者 赵霏 王令波 +1 位作者 吴鹏 徐延勇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6-75,共10页
针对临兴地区盒7—盒8段有效储层物性下限不明确的问题,基于物性数据、测井解释成果、试气资料、沉积相、铸体薄片等,综合累积频率法、采气指数法、交会图分析法开展了有效储层发育主控因素分析。研究表明:盒7、盒8段孔隙度下限值分别为... 针对临兴地区盒7—盒8段有效储层物性下限不明确的问题,基于物性数据、测井解释成果、试气资料、沉积相、铸体薄片等,综合累积频率法、采气指数法、交会图分析法开展了有效储层发育主控因素分析。研究表明:盒7、盒8段孔隙度下限值分别为6.0%、5.5%,渗透率下限值分别为0.05、0.04 mD。有效储层受沉积、成岩、构造作用综合控制,沉积作用控制了储层的空间展布和发育规模,是影响储层物性的主要因素;成岩作用对储层物性的影响较为复杂,其中,压实作用加剧了储层致密化程度,溶蚀作用产生的次生溶孔有利于有效储层的形成,胶结作用对有效储层发育的影响具有两面性;后期构造作用有利于形成构造成因微裂缝且促进矿物溶蚀,对改善局部储层的连通性具有积极意义。该研究对于临兴地区有效储层预测以及煤系地层油气勘探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效储层 物性下限 主控因素 下石盒子组 临兴中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渤中凹陷CFD6-4油田东营组储层特征及物性控制因素 被引量:4
8
作者 曹英权 曲希玉 +2 位作者 王清斌 王冠民 陈思芮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01-711,共11页
曹妃甸6-4油田为渤海中西部发现的优质整装中型油田,但实钻结果表明,该区东营组储层物性差异较大,储层特征及物性控制因素尚不明确。为了解决曹妃甸6-4油田勘探过程中有利储层的预测难题,基于普通薄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物性、粒度... 曹妃甸6-4油田为渤海中西部发现的优质整装中型油田,但实钻结果表明,该区东营组储层物性差异较大,储层特征及物性控制因素尚不明确。为了解决曹妃甸6-4油田勘探过程中有利储层的预测难题,基于普通薄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物性、粒度等测试手段和数据,进行了储层岩石学、成岩作用、物性及储集空间特征研究。研究结果揭示:①储层主要为中—细粒岩屑长石砂岩,成分成熟度低,结构成熟度中等—低,储集空间整体以次生溶孔为主。②储层物性控制因素包括沉积微相、岩屑类型及成岩作用。其中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辫状河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及扇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对应的砂体粒度大、分选性好、抗压实能力强,有利于原生孔隙的保存,为主控有利储层的沉积微相类型;流纹岩及安山岩中长石含量较高,易发生溶蚀作用形成次生孔隙,改善储层物性,为有利岩屑类型;研究区储层物性受成岩作用改变明显,主控有利储层的成岩相类型为强溶蚀相、中等压实相及弱胶结相。③东营组储层发育2个异常高孔渗带,第一异常高孔渗带是在相对弱压实的背景下,由优势沉积微相控制的;第二异常高孔渗带由优势母岩类型和强溶蚀作用共同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特征 物性控制因素 渤中凹陷 CFD6-4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海珠江口盆地陆丰凹陷文昌组沉积成岩特征及储层物性控制因素 被引量:3
9
作者 李敏 张月霞 +9 位作者 吴琼玲 李亚茹 向钰鉥 田鑫 张晴宇 李婉霖 孙梦迪 张艺凡 吴彦旺 管彦凯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9-88,I0005,I0006,共22页
为明确陆丰凹陷深部储层特征及成因机制,对凹陷南部地区7口井文昌组岩心样品进行薄片鉴定、FE-SEM观察、XRD分析及物性测试。结果表明:文昌组岩石类型为长石石英砂岩、岩屑石英砂岩、岩屑砂岩和少量石英砂岩,杂基以泥质和凝灰质为主,胶... 为明确陆丰凹陷深部储层特征及成因机制,对凹陷南部地区7口井文昌组岩心样品进行薄片鉴定、FE-SEM观察、XRD分析及物性测试。结果表明:文昌组岩石类型为长石石英砂岩、岩屑石英砂岩、岩屑砂岩和少量石英砂岩,杂基以泥质和凝灰质为主,胶结物以自生石英、泥晶碳酸盐和自生高岭石为主。储层物性非均质性强,孔隙度为2.2%~21.6%,平均为12.0%,以次生孔隙为主;渗透率小于10×10^(-3)μm^(2)的占比达95%,呈特低—低—中孔隙度、低—特低渗透率特点。文昌组主要发育三角洲、辫状河三角洲和扇三角洲3种沉积相,包括三角洲前缘、辫状河三角洲前缘和扇三角洲前缘3种亚相及6种沉积微相。辫状河三角洲的储层孔隙度相对较高,渗透率相对居中;扇三角洲的储层孔隙度居中,渗透率相对较高;三角洲的储层孔隙度与扇三角洲的相似,渗透率相对最低;辫状河三角洲水下分流河道砂体更利于发育优质储层。文昌组砂岩经历早成岩阶段A、B期、中成岩阶段A、B期;压实—压溶作用较强,导致原生孔隙不发育;不同类型、不同期次的胶结作用抑制储层物性;长石、凝灰质和岩屑的溶蚀作用形成次生孔隙及次生矿物,孔隙度提高,但渗透率无明显提升。该结果对陆丰凹陷文昌组后续勘探开发提供基础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江口盆地 陆丰凹陷 文昌组 沉积成岩特征 储层物性 控制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南凹陷二叠系井井子沟组二段致密砂岩储层特征及影响因素
10
作者 陈煦 邱波 +4 位作者 石湘 白洁 李文霞 陈毓清 何伯斌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45-1255,共11页
吉南凹陷是准噶尔盆地东部新发现的含油凹陷,其中二叠系井井子沟组二段是该凹陷最主要的含油层系。基于多口井的岩心常规分析、常规薄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及黏土矿物X射线衍射分析等资料,系统开展了吉南凹陷井井子沟组二段砂岩储层... 吉南凹陷是准噶尔盆地东部新发现的含油凹陷,其中二叠系井井子沟组二段是该凹陷最主要的含油层系。基于多口井的岩心常规分析、常规薄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及黏土矿物X射线衍射分析等资料,系统开展了吉南凹陷井井子沟组二段砂岩储层岩矿特征、储层物性及孔隙特征、影响储层物性的主要因素研究。研究表明,井井子沟组二段砂岩储层为低矿物成熟度、中等结构成熟度,属于低—特低孔、特低—超低渗、纳米级吼道、处于中成岩A期的致密储层特征。通过定性、半定量分析,认为压实作用、胶结作用,特别是早期碳酸盐胶结作用是导致致密储层形成的主要因素,中成岩期的溶蚀作用有效地改善了储层物性。计算结果表明,井井子沟组二段砂岩储层原始孔隙度平均约27.1%,压实作用及胶结作用减孔量平均为11.3%、9.8%,溶蚀作用增孔量平均约为3.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东部吉南凹陷 二叠系井井子沟组二段 储层岩矿特征 储层物性特征 储层物性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致密砂岩储层物性的主控因素分析 被引量:71
11
作者 唐海发 彭仕宓 +1 位作者 赵彦超 李爱荣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7年第1期59-63,共5页
以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下石盒子组盒二段储层为例,综合利用岩心、测井以及各种分析化验资料,通过储层沉积学、岩石学和成岩作用的研究,详细探讨了该区致密砂岩储层物性的主控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盒二段储层属于辫状河流相沉积体系,沉积... 以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下石盒子组盒二段储层为例,综合利用岩心、测井以及各种分析化验资料,通过储层沉积学、岩石学和成岩作用的研究,详细探讨了该区致密砂岩储层物性的主控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盒二段储层属于辫状河流相沉积体系,沉积微相在宏观上控制了储层物性的空间分布,其中辫状河主河道微相物性最好;在砂岩的岩矿组成中,随石英含量的增加,长石、岩屑等含量的减少,储层物性变好;研究区经历了较强的成岩作用,其中压实作用、胶结作用对储层原始孔隙起到破坏作用,导致储层致密,低孔低渗,但溶蚀作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储层的储集性能,次生孔隙发育带的识别将是致密砂岩气藏勘探的一个重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致密砂岩储层 储层物性 主控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二叠系砂砾岩储层主控因素 被引量:23
12
作者 张顺存 黄治赳 +4 位作者 鲁新川 邹妞妞 张生银 柳双权 史基安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0-30,共11页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二叠系碎屑岩储层的岩石学特征和物性特征的研究表明:克—百地区储层类型主要是小砾岩和砂砾岩,物性以夏子街组(P2x)为好,风城组(P_1f)和下乌尔禾组(P_2w)较差,上乌尔禾组(P3w)较好;车—拐地区储层类型主要是砂砾岩和...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二叠系碎屑岩储层的岩石学特征和物性特征的研究表明:克—百地区储层类型主要是小砾岩和砂砾岩,物性以夏子街组(P2x)为好,风城组(P_1f)和下乌尔禾组(P_2w)较差,上乌尔禾组(P3w)较好;车—拐地区储层类型主要是砂砾岩和小砾岩,物性以下乌尔禾组(P2w)为最好,上乌尔禾组(P_3w)及佳木河组(P_1j)次之.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岩芯、薄片、测井,录井及扫r电镜资料的分析,研究了沉积环境及成岩作用对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二叠系砂砾岩储层物性的控制作用.研究区以扇三角洲沉积相为主,其前缘水下分流河道微相水动力条件最强,储层的泥质杂基含量最低、物性最好;平原分流河道微相水动力条件较强,在合适的条件下也可以形成优质储层;前缘水下分流河道间、平原漫滩、平原沼泽等微相由于水动力条件较弱,沉积物泥质杂基含量较高,难以形成有效储层;研究区少量发育的冲积扇相沉积物的物性大多数较差,仅扇中及扇缘的部分河道沉积物物性较好.研究区对储层物性影响明显的成岩作用主要是压实、胶结、溶蚀作用,其中压实作用是储层物性最主要的破坏性成岩作用,造成了储层物性不可逆的降低;依胶结物含量的不同,胶结作用对储层物性具有双重作用;溶蚀作用是产生次生孔隙和裂缝,并具有连通作用的最重要的建设性成岩作用.总结了研究区砂砾岩储层的主控因素:沉积相带是控制碎屑岩储层物性的关键因素,压实作用强度是决定碎屑岩储层物性条件的主要因素,胶结作用的发育程度对储层原生孔隙的保存和次生孔隙发育影响较大,酸性孔隙流体运动活跃的疏导层是溶蚀孔隙发育区和油气聚集的有利区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叠系 储层 物性 主控因素 准噶尔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顺北油气田断控缝洞型储层特征与主控因素 被引量:62
13
作者 赵锐 赵腾 +2 位作者 李慧莉 邓尚 张继标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8-13,共6页
塔里木盆地顺北地区古生代地层中发育大量走滑断裂,沿走滑断裂分布的缝洞是其主要油气储集空间。对顺北地区断控型储层的基本特征以及主控因素尚不明确。在断裂解析基础上,通过地震振幅、测井曲线、取心综合标定等方法,并参考油气井动... 塔里木盆地顺北地区古生代地层中发育大量走滑断裂,沿走滑断裂分布的缝洞是其主要油气储集空间。对顺北地区断控型储层的基本特征以及主控因素尚不明确。在断裂解析基础上,通过地震振幅、测井曲线、取心综合标定等方法,并参考油气井动态资料,对研究区断控型储层开展研究工作。结果表明:储集空间包括裂缝与洞穴;不同断裂带上发育的储集体具有显著的非均质性;顺北主体区走滑断裂平面控储范围约为1.5km;在破碎体系中优势缝洞的发育位置主要依据振幅值的差异识别;油气在破碎带中为径向流动,而在裂缝带中则为单向流动,渗流特征取决于介质特征。进一步的研究揭示出控制断控缝洞型储集体发育的因素为:走滑断裂样式决定优势缝洞发育部位,断层核带结构控制储集体类型,流体对破碎体系的成岩改造促使储集空间定型。顺北地区断控型储层特征和主控因素的明确,可为今后的油气勘探开发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控型储层 走滑断裂 储层特征 主控因素 塔里木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塔河油田石炭系卡拉沙依组砂岩储层特征与物性控制因素 被引量:11
14
作者 钟大康 漆立新 +3 位作者 云露 杨素举 刘康宁 吴亚生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2013年第1期48-55,共8页
综合普通岩石薄片、铸体薄片、电子探针、X衍射、扫描电镜等多种资料,对塔里木盆地塔北隆起塔河油田石炭系卡拉沙依组储层特征、成岩作用、孔隙类型及物性特征进行了探讨,并就储层物性控制因素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研究区石炭系卡拉沙... 综合普通岩石薄片、铸体薄片、电子探针、X衍射、扫描电镜等多种资料,对塔里木盆地塔北隆起塔河油田石炭系卡拉沙依组储层特征、成岩作用、孔隙类型及物性特征进行了探讨,并就储层物性控制因素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研究区石炭系卡拉沙依组储层主要为潮坪沉积的中—粗粒岩屑石英砂岩、长石石英砂岩,其次是岩屑长石砂岩;虽然储层岩石现今埋深达5 000m,但其孔隙度和渗透率平均值分别为9.93%和34.46×10-3μm2,属于中孔中渗储层,储层孔隙主要为粒间碳酸盐胶结物溶蚀孔隙;砂岩深埋优质储层的主要原因与成岩序次和后期碳酸盐胶结物溶蚀有关,早期碳酸盐胶结抑制了压实作用,后期的碳酸盐胶结物溶蚀为储层提供了大量储集空间;成岩序次是控制该地区储层物性的关键,溶蚀作用是前提,沉积条件是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 物性 控制因素 砂岩 石炭系 卡拉沙依组 塔河油田 塔里木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营凹陷古近系深部碎屑岩有效储层物性下限的确定 被引量:53
15
作者 王艳忠 操应长 +1 位作者 宋国奇 隋风贵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6-21,共6页
东营凹陷古近系深部碎屑岩储层岩心、试油、实测物性等资料较缺乏,导致有效储层物性下限计算困难。综合运用分布函数曲线、测试、试油和束缚水饱和度等方法,确定研究区有效储层物性下限,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有效储层孔隙... 东营凹陷古近系深部碎屑岩储层岩心、试油、实测物性等资料较缺乏,导致有效储层物性下限计算困难。综合运用分布函数曲线、测试、试油和束缚水饱和度等方法,确定研究区有效储层物性下限,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有效储层孔隙度下限与深度的对数呈线性关系,渗透率下限与深度呈指数函数关系;有效储层物性下限受储层性质、原油性质、温度、压力等因素的影响,次生孔隙会增大有效储层孔隙度下限,原油密度、黏度越低,有效储层物性下限越小,地层温度增加、深部超压均会使有效储层物性下限降低;有效储层物性下限主要由温-压系统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效储层 物性下限 影响因素 古近系 东营凹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中地区碳酸盐岩与碎屑岩储层物性差异及主控因素 被引量:16
16
作者 沈卫兵 庞雄奇 +3 位作者 张宝收 霍志鹏 王贵 王阳洋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38-146,共9页
通过对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55口探井的岩心观察及200多张铸体薄片的鉴定,分析了92口探井的孔渗、岩石压汞及测井解释成果,及其石炭系—志留系碎屑岩储层与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之间物性特征的差异,结合地质背景讨论了造成这些差异的主控因... 通过对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55口探井的岩心观察及200多张铸体薄片的鉴定,分析了92口探井的孔渗、岩石压汞及测井解释成果,及其石炭系—志留系碎屑岩储层与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之间物性特征的差异,结合地质背景讨论了造成这些差异的主控因素。结果表明研究区碎屑岩储层总体为低孔低渗—中孔中渗,碳酸盐岩储层总体为低孔低渗—特低孔特低渗,两类储层的孔隙度、渗透率和孔喉半径三个物性特征参数之间的相关性完全不同。原始沉积作用是两类储层物性差异形成的基础,宏观上体现在储层沉积相带的不同,微观上体现在储层矿物组分、结构的差异;后期成岩作用,包括压实、溶蚀、胶结及构造裂缝改造是两类储层物性差异形成的关键,相对于碎屑岩储层物性参数大小的改变,碳酸盐岩储层物性受溶蚀、胶结、构造裂缝改造的影响较大,相对而言受压实作用的影响较小。两类储层物性差异主控因素的对比研究表明碎屑岩储层应侧重于优质沉积相带中原生孔隙油气勘探;碳酸盐岩储层应侧重于次生孔隙油气勘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物性 主控因素分析 碎屑岩储层 碳酸盐岩储层 塔中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山岩风化体储层控制因素研究——以三塘湖盆地石炭系卡拉岗组为例 被引量:49
17
作者 侯连华 王京红 +4 位作者 邹才能 张光亚 王志勇 杨春 林潼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57-568,共12页
针对火山岩风化壳储层控制因素和成因复杂的难题,以三塘湖盆地石炭系卡拉岗组为例,在搞清晚石炭世构造环境和岩性特征基础上,提出风化淋滤和断裂改造是火山岩风化壳形成有利储层的主要控制因素。不同火山岩岩性经风化淋滤后储层物性均... 针对火山岩风化壳储层控制因素和成因复杂的难题,以三塘湖盆地石炭系卡拉岗组为例,在搞清晚石炭世构造环境和岩性特征基础上,提出风化淋滤和断裂改造是火山岩风化壳形成有利储层的主要控制因素。不同火山岩岩性经风化淋滤后储层物性均增大并能形成有利储层,储集层孔隙类型以次生溶蚀孔隙和裂缝为主,具双峰分布特征。建立了5层结构模型,并提出通过岩芯识别火山岩风化体方法,指出不同风化体结构层中的孔隙类型和岩石结构不同,其中溶蚀带和崩解带是有利储层发育段,火山岩风化体厚度可达380 m,受断裂控制的火山岩风化体发育中低角度裂缝,储层物性更好、厚度更大,火山岩风化体主要发育于古地貌高部位和斜坡带,沿断裂处更发育。该认识改变了古生界火山岩成岩作用强、储集性能差,不能形成有利储层的认识,扩大了油气勘探领域,对指导火山岩风化体油气勘探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并指出中国中西部含油气盆地古生界发育大规模火山岩风化体,是今后油气勘探的新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北部 三塘湖盆地 火山岩风化体 储集性能 控制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储层应力敏感性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50
18
作者 刘晓旭 胡勇 +1 位作者 朱斌 赵金洲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6年第3期18-21,共4页
全面分析储层应力敏感性产生的机理认为,外部因素的改变会引起储层产生应力敏感性,而储层岩石物性等内部因素对应力敏感性的强弱起决定性作用。室内岩心应力敏感性评价时,仪器与设备的精度、加载与卸载方式、实验用流体类型以及各种人... 全面分析储层应力敏感性产生的机理认为,外部因素的改变会引起储层产生应力敏感性,而储层岩石物性等内部因素对应力敏感性的强弱起决定性作用。室内岩心应力敏感性评价时,仪器与设备的精度、加载与卸载方式、实验用流体类型以及各种人为因素等都会对评价结果产生影响,其中岩心密封套在高压、高温条件下的密闭性会对实验结果产生较大影响。所以储层应力敏感性不应该从孔隙度和渗透率的高低进行简单评价,中、高渗储层和低渗储层在生产过程也都可能表现出较强的应力敏感性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集层 应力敏感 孔隙度 渗透率 岩石物性 有效应力 因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致密油储层储集性能主控因素分析 被引量:10
19
作者 黄福喜 杨涛 +4 位作者 闫伟鹏 郭彬程 唐惠 李欣 马洪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38-547,共10页
致密储层储集性是形成致密油"地质甜点"的关键控制因素之一,是致密油勘探寻找"甜点"的重要参考依据。中国致密油储层岩性复杂、类型多样、分布广、总体致密。储层岩性主要为陆相湖盆砂岩和碳酸盐岩,按沉积成因与岩... 致密储层储集性是形成致密油"地质甜点"的关键控制因素之一,是致密油勘探寻找"甜点"的重要参考依据。中国致密油储层岩性复杂、类型多样、分布广、总体致密。储层岩性主要为陆相湖盆砂岩和碳酸盐岩,按沉积成因与岩性,可划分为深水重力流砂岩、三角洲水下分支河道砂岩、湖相滩坝与浅滩云质岩,以及湖相泥灰岩4种储层类型,不同类型致密储层在中国晚古生代至新生代陆相盆地广泛分布。受沉积环境与成岩作用影响,储层储集性差,一般孔隙度<10%、渗透率<1×10-3μm2。中国致密油储层的物性好坏与裂缝发育程度决定了储层的储集性能,主要受沉积相、成岩相与裂缝3种因素控制。不同成因储层储集性能主控因素不同,其中,深水重力流砂岩型储层受成岩相与构造缝控制,三角洲水下分支河道砂岩型储层受沉积-成岩相与构造缝控制,湖相滩坝、浅滩云质岩型储层受岩性与溶蚀作用控制,湖相泥灰岩型储层主要受构造缝控制。上述不同致密油储层储集性能主控因素及其差异性是勘探中寻找不同类型致密油"甜点"与目标优选的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致密油 储层类型 储集性 控制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昆北油田切12区E31碎屑岩储层特征及控制因素 被引量:18
20
作者 林伶 牟中海 +2 位作者 马达德 寇福德 景海权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11年第4期26-29,136,共4页
通过对昆北油田切12区下干柴沟组下段(E31)储层岩石学特征、储集空间特征、孔隙结构、物性特征及控制因素的分析和研究,认为工区储层岩石类型以岩屑长石砂岩、长石岩屑砂岩为主;储集空间以原生粒间孔为主,次生溶孔和裂缝次之,属低孔特... 通过对昆北油田切12区下干柴沟组下段(E31)储层岩石学特征、储集空间特征、孔隙结构、物性特征及控制因素的分析和研究,认为工区储层岩石类型以岩屑长石砂岩、长石岩屑砂岩为主;储集空间以原生粒间孔为主,次生溶孔和裂缝次之,属低孔特低渗储层。影响研究区储层物性的因素有沉积相、成岩作用、构造运动,其中沉积相和胶结作用是主要的控制因素。储层特征及控制因素的研究有助于进一步认识和预测工区储层的发育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特征 储层物性 控制因素 下干柴沟组 昆北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