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865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Ordering Degree Regulation of Pt_(2)NiCo Intermetallics for Efficient Oxygen Reduction Reaction
1
作者 Chen-Hao Zhang Han-Yu Hu +3 位作者 Jun-Hao Yang Qian Zhang Chang Yang De-Li Wang 《电化学(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23,共12页
Alloying transition metals with Pt is an effective strategy for optimizing Pt-based catalysts toward the oxygen reduction reaction(ORR).Atomic ordered intermetallic compounds(IMC)provide unique electronic and geometri... Alloying transition metals with Pt is an effective strategy for optimizing Pt-based catalysts toward the oxygen reduction reaction(ORR).Atomic ordered intermetallic compounds(IMC)provide unique electronic and geometrical effects as well as stronger intermetallic interactions due to the ordered arrangement of metal atoms,thus exhibiting superior electrocata-lytic activity and durability.However,quantitatively analyzing the ordering degree of IMC and exploring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ordering degree and ORR activity remains extremely challenging.Herein,a series of ternary Pt_(2)NiCo interme-tallic catalysts(o-Pt_(2)NiCo)with different ordering degree were synthesized by annealing temperature modulation.Among them,the o-Pt_(2)NiCo which annealed at 800℃for two hours exhibits the highest ordering degree and the optimal ORR ac-tivity,which the mass activity of o-Pt_(2)NiCo is 1.8 times and 2.8 times higher than that of disordered Pt_(2)NiCo alloy and Pt/C.Furthermore,the o-Pt_(2)NiCo still maintains 70.8%mass activity after 30,000 potential cycles.Additionally,the ORR activity test results for Pt_(2)NiCo IMC with different ordering degree also provide a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ordering degree and ORR activity.This work provides a prospective design direction for ternary Pt-based electrocatalys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uel cell Oxygen reduction reaction ELECTROCATALYSIS Intermetallic compound ordering degre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econd-Order Topological Insulators in 2D Electronic Materials
2
作者 FENG Xiao-ran NIU Cheng-wang +1 位作者 HUANG Bai-biao DAI Ying 《物理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1,共31页
Higher-order band topology not only enriches our understanding of topological phases but also unveils pioneering lower-dimensional boundary states,which harbors substantial potential for next-generation device applica... Higher-order band topology not only enriches our understanding of topological phases but also unveils pioneering lower-dimensional boundary states,which harbors substantial potential for next-generation device applications.The distinct electronic configurations and tunable attributes of two-dimensional materials position them as a quintessential platform for the realization of second-order topological insulators(SOTIs).This article provides an overview of the research progress in SOTIs within the field of two-dimensional electronic materials,focusing on the characterization of higher-order topological properties and the numerous candidate materials proposed in theoretical studies.These endeavors not only enhance our understanding of higher-order topological states but also highlight potential material systems that could be experimentally realiz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cond order topological insulator corner state 2D electronic materia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 New Technique for Constructing Higher-order Iterative Methods to Solve Nonlinear Systems
3
作者 XIAO Xiaoyong 《应用数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62-774,共13页
In this paper,a new technique is introduced to construct higher-order iterative methods for solving nonlinear systems.The order of convergence of some iterative methods can be improved by three at the cost of introduc... In this paper,a new technique is introduced to construct higher-order iterative methods for solving nonlinear systems.The order of convergence of some iterative methods can be improved by three at the cost of introducing only one additional evaluation of the function in each step.Furthermore,some new efficient methods with a higher-order of convergence are obtained by using only a single matrix inversion in each iteration.Analyses of convergence properties and computational efficiency of these new methods are made and testified by several numerical problems.By comparison,the new schemes are more efficient than the corresponding existing ones,particularly for large problem siz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ystems of nonlinear equation order of convergence Higher-order method Extended Newton iteration Computational efficienc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odeling and analysis of maneuver laws based on higher order multi-resolution dynamic mode decomposition for hypersonic glide vehicles
4
作者 Zichu Liu Yudong Hu +2 位作者 Changsheng Gao Wuxing Jing Xudong Ji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2025年第6期34-47,共14页
The precise characterization of hypersonic glide vehicle(HGV) maneuver laws in complex flight scenarios still faces challenges. Non-stationary changes in flight state due to abrupt changes in maneuver modes place high... The precise characterization of hypersonic glide vehicle(HGV) maneuver laws in complex flight scenarios still faces challenges. Non-stationary changes in flight state due to abrupt changes in maneuver modes place high demands on the accuracy of modeling methods. To address this issue, a novel maneuver laws modeling and analysis method based on higher order multi-resolution dynamic mode decomposition(HMDMD) is proposed in this work. A joint time-space-frequency decomposition of the vehicle's state sequence in the complex flight scenario is achieved with the higher order Koopman assumption and standard multi-resolution dynamic mode decomposition, and an approximate dynamic model is established. The maneuver laws can be reconstructed and analyzed with extracted multi-scale spatiotemporal modes with clear physical meaning. Based on the dynamic model of HGV, two flight scenarios are established with constant angle of attack and complex maneuver laws, respectively. Simulation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the maneuver laws obtained using the HMDMD method are highly consistent with those derived from the real dynamic model, the modeling accuracy is better than other common modeling methods, and the method has strong interpretabil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ypersonic glide vehicle Dynamic mode decomposition Higher order koopman assumption Manoeuvre law modeling INTERPRETABILIT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Ordered Probit模型的人车冲突安全影响因素研究
5
作者 裴玉龙 杜小敏 沈威宇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81-187,共7页
为探究和定量分析人车冲突严重程度的影响因素,通过采集3个信号交叉口的人车冲突视频数据,利用T-Analyst标定人车轨迹并计算冲突指标(PET),采用85%位累计频率曲线法划分人车冲突等级;从人、车、路及环境特征中选取10个因素作为变量,构建... 为探究和定量分析人车冲突严重程度的影响因素,通过采集3个信号交叉口的人车冲突视频数据,利用T-Analyst标定人车轨迹并计算冲突指标(PET),采用85%位累计频率曲线法划分人车冲突等级;从人、车、路及环境特征中选取10个因素作为变量,构建Ordered Probit模型,以确立人车冲突严重程度的显著影响因素,并通过边际效应定量分析不同显著因素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行人闯红灯情况、年龄、行人交通量、人行道占用情况、人行道起点终点、车辆速度变化及车流量是人车冲突严重程度的显著因素,相较于各自参考量,行人闯红灯、车辆加速通过冲突点、人行道起点及老年人造成严重冲突的概率分别增加8.2%,5.9%,5.1%,4.4%;相较于低流量的交通流,较高流量的车流和行人交通流使得严重冲突的概率分别增加3.7%,2.5%,但人行道占用使得严重冲突的概率下降6.8%。研究结果可为信号交叉口行人过街交通安全设施的设计和实施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号交叉口 行人安全 人车冲突严重度 ordered Probit模型 边际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redicting the assembly/disassembly order of protein complexes via coarse-grained simulations
6
作者 Yunxiao Lu Xin Liu Zhiyong Zhang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7-15,I0002,I0008,共11页
The assembly of a protein complex is very important for its biological function,which can be investigated by determining the order of assembly/disassembly of its protein subunits.Although static structures of many pro... The assembly of a protein complex is very important for its biological function,which can be investigated by determining the order of assembly/disassembly of its protein subunits.Although static structures of many protein com-plexes are available in the protein data bank,their assembly/disassembly orders of subunits are largely unknown.In addition to experimental techniques for studying subcomplexes in the assembly/disassembly of a protein complex,computational methods can be used to predict the assembly/disassembly order.Since sampling is a nontrivial issue in simulating the assembly/disassembly process,coarse-grained simulations are more efficient than atomic simulations are.In this work,we developed computational protocols for predicting the assembly/disassembly orders of protein complexes via coarse-grained simulations.The protocols were illustrated via two protein complexes,and the predicted assembly/disassembly orders were consistent with the available experimental dat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otein complexes assembly/disassembly order coarse-grained simulations native contact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律解释方法的位序问题再思考 被引量:1
7
作者 雷磊 《政治与法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5-101,共17页
需排序的法律解释方法包括文义解释、体系解释、主观语义解释、主观目的解释、历史沿革解释和客观目的解释六种,比较解释和合宪性解释并非合适的排序对象。在法律论证的视角下,法律解释方法属于同位阶规则,这决定了解释方法的位序是“... 需排序的法律解释方法包括文义解释、体系解释、主观语义解释、主观目的解释、历史沿革解释和客观目的解释六种,比较解释和合宪性解释并非合适的排序对象。在法律论证的视角下,法律解释方法属于同位阶规则,这决定了解释方法的位序是“顺序”而非“位阶”。法律解释方法的论据属性要求一种运用顺序模式,而其理由属性要求一种优先顺序模式。在两种模式中,方法排序均可被确定为“文义解释—体系解释—主观语义解释—主观目的解释—历史沿革解释—客观目的解释”。运用顺序适用于普遍情形,其排序依据是语义的确认与确证的区分,以及解释方法与法律文本的“距离”远近,它是固定的、不可逆的;优先顺序仅适用于冲突情形,其排序依据是诸解释方法背后的法价值及其相互关系与实现程度,它是初步的、可逆的和推定的,只是对解释者的具体权衡过程施加了一种论证负担。解释方法的抽象位序虽无法代替个案中的论证说理,但同样有其实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解释方法 位序 同位阶规则 运用顺序 优先顺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滑模函数分数阶Rikitake混沌系统3个同步方案设计 被引量:1
8
作者 孟金涛 毛北行 +2 位作者 王东晓 焦建锋 陈灿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95-600,共6页
用滑模同步理论和滑模动态方法研究分数阶Rikitake不确定混沌系统滑模同步,绘制Rikitake混沌系统吸引子相图,根据分数阶微积分,构造3个滑模函数,给出3个同步方案,并对3个同步方案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表明:分数阶Rikitake不确定混沌系统... 用滑模同步理论和滑模动态方法研究分数阶Rikitake不确定混沌系统滑模同步,绘制Rikitake混沌系统吸引子相图,根据分数阶微积分,构造3个滑模函数,给出3个同步方案,并对3个同步方案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表明:分数阶Rikitake不确定混沌系统在一定条件下可取得滑模同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数阶 滑模 同步 混沌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分数阶微分形式在盐渍土电导率高光谱反演中的适用性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周凤玺 滕祥帅 +1 位作者 郝君明 王立业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72-281,共10页
近年来,部分学者将分数阶微分理论应用到盐渍土电导率高光谱反演中,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效果。然而,已有研究多采用Grünwald-Letnikov分数阶微分定义形式,对于Riemann-Liouville、Caputo分数阶微分定义形式的应用研究较少,Riemann-Lio... 近年来,部分学者将分数阶微分理论应用到盐渍土电导率高光谱反演中,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效果。然而,已有研究多采用Grünwald-Letnikov分数阶微分定义形式,对于Riemann-Liouville、Caputo分数阶微分定义形式的应用研究较少,Riemann-Liouville、Caputo分数阶微分定义形式在盐渍土电导率高光谱反演中的适用性尚不明确。基于实测土壤电导率和高光谱数据,考虑常见的Grünwald-Letnikov、Riemann-Liouville和Caputo三类分数阶微分定义形式,通过软件编程实现Grünwald-Letnikov、Riemann-Liouville、Caputo分数阶微分处理函数,比较分析了不同分数阶微分定义形式下,土样高光谱数据在同阶微分处理后的差异性以及随阶数增加后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土样光谱反射率曲线在不同分数阶微分定义形式下,同阶微分处理后表现出较大差异;在0.1~1阶范围内,随微分阶数的增加,Grünwald-Letnikov、Riemann-Liouville、Caputo分数阶微分处理后高度变异波段数量均呈现出增加趋势;当微分阶数趋于1时,光谱反射率微分值逐渐降低且向0值逼近,波动范围逐渐减小,而光谱数据的变异性却随着波动范围的减小而增强;Grünwald-Letnikov分数阶微分处理在0.6、0.7阶相关系数提升9.5%、6.7%,Riemann-Liouville和Caputo分数阶微分处理后,相关系数分别在0.8~0.9阶、0.7~0.9阶提升1%左右。该研究为高光谱数据预处理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思路,为更好的将分数阶微分理论应用到土壤盐渍化遥感反演中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渍土 电导率 光谱反射率 分数阶微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技术支持型教学干预对大学生高阶思维影响的元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晓虹 王华利 刘雨轩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4-132,共9页
在信息化3.0时代,技术支持型教学为大学生深度学习创设了丰富的课堂环境,最终指向高阶思维能力的提升。研究采用元分析的方法,对国内外32篇高阶思维的相关定量文献进行整理分析,结果显示:技术支持型教学干预显著正向促进大学生高阶思维... 在信息化3.0时代,技术支持型教学为大学生深度学习创设了丰富的课堂环境,最终指向高阶思维能力的提升。研究采用元分析的方法,对国内外32篇高阶思维的相关定量文献进行整理分析,结果显示:技术支持型教学干预显著正向促进大学生高阶思维的培养,其中,对批判性思维的影响效果较为显著,自编试题的测评工具作用最为突出,10~16周的干预时间影响最佳,教师作为教学反馈主体对学生高阶思维的影响最大,不同学科领域间和不同教学模式对学生高阶思维的影响不存在组间差异。基于以上结论,提出以下对策建议:实现测评工具的精准开发与应用、促进教师反馈的个性化与系统性、增强课程教学的学科融合性与跨学科教学设计、提升教学模式的综合性与灵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阶思维 技术支持 教学干预 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场景的生活治理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锐 《思想战线》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5-162,共8页
我国的生活治理不同于西方的生活政治范式,生活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一轮“生活革命”引出的社会失序问题要求国家进入民众的生活世界。中国场景的生活治理有三重目标,即满足生活需求、调控日常生活、获得社会认同。中国特... 我国的生活治理不同于西方的生活政治范式,生活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一轮“生活革命”引出的社会失序问题要求国家进入民众的生活世界。中国场景的生活治理有三重目标,即满足生活需求、调控日常生活、获得社会认同。中国特色的生活治理需要系统对规范结构进行场景转换,通过于此,在使系统变得可理解的同时,推动社会规范的重构,既促进社会的有机团结,又实现生活的自主治理。生活治理目标的实现需要推动话语权对接、再造社会性关联、构建认同型规范。系统只有做好生活教化工作,并协调好嵌入和改造生活的关系,国家治理方能重构亲近型秩序,促进国家政治德性的人人共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生活 生活治理 中国场景 秩序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元主体协同促进青少年体育高质量发展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林会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64-272,共9页
多元主体的有效协同是促进青少年体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运用文献研究法、比较分析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对多元主体协同促进青少年体育高质量发展进行探讨。经研究发现,多元主体协同促进青少年体育发展是指各主体在青少年体育发展... 多元主体的有效协同是促进青少年体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运用文献研究法、比较分析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对多元主体协同促进青少年体育高质量发展进行探讨。经研究发现,多元主体协同促进青少年体育发展是指各主体在青少年体育发展中形成多元参与格局、良性互动关系、良好合作秩序、系统性发展合力;科学的定位分工、有效的资源配置、合理的利益分配是实现多元主体有效协同的关键。多元主体协同促进青少年体育发展面临着体制机制不健全、联结关系松散、保障条件有待优化等困境;差异化目标和利益诉求、青少年体育发展主体的路径依赖、组织自强与外部激励双重缺失、青少年体育发展政策不完善等是导致相关困境的主要原因。研究认为,应优化青少年体育发展的顶层设计、明确各主体发展青少年体育的职能、搭建主体协同联动平台、促进主体发展能力提高、完善青少年体育治理的法规以提升多元主体促进青少年体育发展的协同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体育 多元主体 协同困境 协作秩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秩序与人工智能对齐——超越技术问题的国际关系理论视角 被引量:1
13
作者 庞珣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74-87,共14页
在国际关系视角下,人工智能对齐不仅是技术风险治理的核心议题,更关乎未来全球秩序稳定性。近年来,人工智能对齐研究逐步从假定个体目标独立性的“直接对齐”延伸至更具结构性的“社会对齐”,在对齐过程中纳入偏好的外部性和群体排序等... 在国际关系视角下,人工智能对齐不仅是技术风险治理的核心议题,更关乎未来全球秩序稳定性。近年来,人工智能对齐研究逐步从假定个体目标独立性的“直接对齐”延伸至更具结构性的“社会对齐”,在对齐过程中纳入偏好的外部性和群体排序等宏观层面问题。进一步看,人工智能对齐还不可避免地涉及价值冲突、制度协调和地缘政治张力,亟需在全球政治框架中予以审视,确保由人类主导的全球秩序的功能和价值,即实现“秩序对齐”。人工智能正在与人类形成新型且复杂的“委托-代理”关系,不仅影响既有全球秩序的运行逻辑,更可能演化为秩序的一部分。国际关系学能为对齐提供概念框架和分析工具以识别和解决“委托人问题”,揭示对齐的结构性挑战和政治本质。唯有通过政治妥协和弹性治理,方能防止人工智能沦为地缘博弈工具,从而释放其造福人类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秩序 对齐 委托-代理 错位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穿透式金融审判的理论基石与制度进路 被引量:2
14
作者 鲁篱 庄鸿钦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5-63,201,共10页
穿透式审判思维在金融司法领域的广泛运用并非纯粹的法律适用问题,而是源自我国政法传统的塑造与金融法适应性提升的必然结果,反映出法院寻求金融治理功能的客观需要。在实践中,穿透式金融审判以“通谋虚伪表示”与“公序良俗转介”为... 穿透式审判思维在金融司法领域的广泛运用并非纯粹的法律适用问题,而是源自我国政法传统的塑造与金融法适应性提升的必然结果,反映出法院寻求金融治理功能的客观需要。在实践中,穿透式金融审判以“通谋虚伪表示”与“公序良俗转介”为主要实施方式,不仅表征我国法院的角色由金融纠纷的裁判者拓展到金融风险的治理者的转变,同时也昭示着穿透式审判思维业已实现从审判理念到司法规制工具的转型。为抑制穿透式金融审判所可能引发的风险,应从维护法秩序与实现规制效能的双重视角对其予以完善,划定穿透式审判在金融司法中的运用边界,确保司法治理金融市场功能的更好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透式审判 金融司法 金融治理 公序良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气控制系统永磁同步电机FOSMC无差拍预测控制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航宇 高峰 《探测与控制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42-149,共8页
针对导弹电气控制系统中传统的PI控制器在负载发生变化或外部扰动时不能很好兼顾系统响应的快速性和抗干扰性的问题,提出一种新型的基于分数阶滑模速度控制器(FOSMC)的电流预测控制模型。该模型在速度外环采用滑模控制器来替代PI控制器... 针对导弹电气控制系统中传统的PI控制器在负载发生变化或外部扰动时不能很好兼顾系统响应的快速性和抗干扰性的问题,提出一种新型的基于分数阶滑模速度控制器(FOSMC)的电流预测控制模型。该模型在速度外环采用滑模控制器来替代PI控制器,并引入分数阶微积分与滑模控制相结合,提升系统鲁棒性并削弱系统的抖振。在电流反馈通道引入滑模观测器,减小系统误差。仿真实验结果表明,系统能够获得更快的电流响应和更小的电流纹波,速度抗扰性能得到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 分数阶 滑模控制 无差拍预测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特征融合的部分有序深度森林模型
16
作者 许行 温萧轲 王文剑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65-175,共11页
部分有序数据是同时包含有序特征与无序特征的一类数据,其广泛存在于现实生活中。传统的有序分类方法或者将所有特征都视为有序特征,或者对有序与无序特征分别进行处理,忽略了二者之间的关系,这些方法难以有效解决部分有序数据上的分类... 部分有序数据是同时包含有序特征与无序特征的一类数据,其广泛存在于现实生活中。传统的有序分类方法或者将所有特征都视为有序特征,或者对有序与无序特征分别进行处理,忽略了二者之间的关系,这些方法难以有效解决部分有序数据上的分类问题。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特征融合的部分有序深度森林模型,称为FFDF(feature fusion-based deep forest)。利用典型相关分析的思想,设计特征融合的贡献度计算方法,将有序特征和无序特征融合到同一特征空间,统一度量二者之间的关系。对融合的特征空间进行数据粒化,降低模型处理连续变量时的复杂性。设计融合空间下的特征矩阵输入级联森林,构建部分有序的深度森林模型。在来自UCI和WEKA的13个公共数据集上与部分单调决策树、有序分类模型、深度森林模型等六种方法进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准确性和平均绝对误差方面均优于对比方法;与集成模型深度森林gcForest和DF21进行了时间性能上的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时间性能上优于对比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序分类 部分有序数据 特征融合 深度森林 典型相关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风险治理的中国式现代化适切与契洽——生态型秩序要素功能凝聚及模式建构 被引量:2
17
作者 胡锐军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8-123,共16页
日益凸显的社会风险复杂性对既有的治理理念和实践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契合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建构社会风险治理的生态政治模式或将是一种创榛辟莽的新径。其逻辑基础在于历史所印、理论所证和实践所需。建构路径即根据社会秩序原... 日益凸显的社会风险复杂性对既有的治理理念和实践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契合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建构社会风险治理的生态政治模式或将是一种创榛辟莽的新径。其逻辑基础在于历史所印、理论所证和实践所需。建构路径即根据社会秩序原理,借鉴生态法则所投射的自然法则,对社会秩序的构成要素加注生态性含量并实现其功能的凝聚:秩序载体上,建设生态型组织并提升其自我净化、自我修复功能;秩序规范上,增强生态型制度的韧性与弹性;秩序力上,强化生态型权力生长目标、生长路径和生长动力导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风险 生态型 载体 规范 秩序力 功能凝聚 模式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话语体系:核心内容及其构建逻辑 被引量:2
18
作者 仇华飞 于利花 《社会主义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4-172,共9页
新时代中国在国家建设和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傲人的成绩,国际社会地位进一步提升,与之伴随的是在国际事务中的发言权和话语权分量的逐渐增加。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已经掌握了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国际秩序构建的主导权与决定权,西方强国塑... 新时代中国在国家建设和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傲人的成绩,国际社会地位进一步提升,与之伴随的是在国际事务中的发言权和话语权分量的逐渐增加。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已经掌握了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国际秩序构建的主导权与决定权,西方强国塑造的话语体系虽然初现“式微”趋势,但在国际议题设置、重大议程决定、行为准则制定等方面仍然具有垄断性优势。为了改变话语体系建设滞后于国家力量的现状,我们需要立足中国现实,融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批判性借鉴西方话语体系,构建在本质上区别于西方国家的中国特色外交话语体系。考察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话语体系的构建逻辑,有利于我们更深刻地理解其本质和价值内涵,提升外交话语感染力和引领力,进而提升外交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治理体系 国际秩序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中国特色外交话语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由国际秩序的失序与复合型世界秩序的生成
19
作者 杨卫东 沈骏霖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4-123,共10页
国际秩序的核心要素是权力、规则与观念。一种有序的国际秩序得以运行的前提是构成国际秩序的三大核心要素之间的良性互动,即权力是基础,权力构建规则,规则是权力意志与价值观念的体现,权力、规则与观念之间的良性互动都需要话语构建其... 国际秩序的核心要素是权力、规则与观念。一种有序的国际秩序得以运行的前提是构成国际秩序的三大核心要素之间的良性互动,即权力是基础,权力构建规则,规则是权力意志与价值观念的体现,权力、规则与观念之间的良性互动都需要话语构建其合法性。国际秩序失序原因之一是权力失衡或权力衰落,原因之二是观念变化而规则没有明显变化,国际秩序失序的本质是构成国际秩序核心要素中权力、规则与观念三者关系互动不平衡所致。新世纪以来,由美国主导的自由国际秩序日趋失序,其主要原因是由于构成国际秩序三要素中权力、规则与观念层面出现的问题所致。复合型世界秩序由自由国际秩序与联合国宪章为基础的国际秩序所构成,正成为当今及未来相当一段时期内世界秩序发展的大趋势。复合型世界秩序的主要特点体现为:自由国际秩序处于衰落与收缩态势;以联合国宪章为基础的国际秩序影响力不断增强;复合型世界秩序具有均势秩序的一些特点;以联合国宪章为基础的国际秩序与自由国际秩序之间在规则与观念层面有许多交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国际秩序 国际秩序失序 复合型世界秩序 权力 规则 观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太体系和秩序变革:基于关系网络的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陈志瑞 韩志立 《太平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6-42,共17页
引领国际体系和秩序变革是新时代中国对外工作的重要方面。在百年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的大背景下,中美战略竞争加剧,亚太地区也在加快分化组合。对于亚太体系和秩序变革,既有研究侧重崛起国超越霸权国的权力过渡,以... 引领国际体系和秩序变革是新时代中国对外工作的重要方面。在百年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的大背景下,中美战略竞争加剧,亚太地区也在加快分化组合。对于亚太体系和秩序变革,既有研究侧重崛起国超越霸权国的权力过渡,以及崛起国与霸权国的观念竞争,对体系层面因素考察不足。当前,亚太地区已形成美国盟伴关系网络、中国战略伙伴关系网络、东盟对话伙伴关系网络三个重要关系网络,关系网络成为亚太体系的主要架构形态,也是亚太秩序变革的重要驱动因素。通过对这些关系网络的考察,本文认为阵营对抗在亚太地区尚难以形成。美国亚太盟伴关系网络有其内在缺陷,难以形成有效制衡中国的国家集团。中国战略伙伴关系网络并非同盟体系,不搞集团政治和阵营对抗。东盟对话伙伴关系网络推动区域合作与对话,降低了中美两国在亚太走向阵营对抗的可能性。因此,即便面临“特朗普2.0”的冲击和风险,只要切实维护稳定均衡发展的大国关系、增强制度合作、寻求文化和身份共识,亚太地区就会展示足够韧性和活力,化解世界政治经济动荡的不确定性,实现长治久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太体系 亚太秩序 关系网络 中美关系 东盟 “特朗普2.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